积极推行“三制”管理,提高管理育人效益

2022-12-22

1 全员管理责任制

倡导全员参与, 全面管理, 全过程监控, 全面发展, 实现“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管”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

科学的严格的规范化的管理, 可以规范人的行为, 约束人的惰性, 激发人的上进心、责任感和创造力, 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学校实际和特点, 我们建立严密的管理系统, 完善四条主线, 实现管理有序, 确保工作落实:

完善了由校长─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育人主线;由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主线;由党支部书记─团委─学生会组成的组织育人主线;由校长─总务处─工会─后勤人员组成的服务育人主线;多渠道安排部署, 增强协调功能, 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建立起四个层面的管理网络:

学校领导班子构成的决策中心;学校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等部门构成的执行中心;各部门负责人构成的操作中心;以及全体教职工构成的工作面。

在校长决策系统中实施三级 (校长级、中层级、年级组) 目标管理责任制, 做到统一指挥, 各负其责, 各施其职, 协调发展。各个层面、各个条块都层层落实责任制。这样, 全校上下密切配合协调运转, 共同朝着办学目标不懈努力。

全员管理责任制, 使人人肩上有担子, 个个身上有任务, 有力地强化了广大干部教师的团队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责任感, 使每个领导和教师都掂清了自己肩头的担子轻重, 及早科学地制订好完成目标责任的详细计划, 学校目标管理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2 学生成长导师制

让所有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危险期”和“困惑期”, 为学生一生和谐发展奠基。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 班级管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班级管理搞好了, 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以前, 每个班只有一个班主任, 他们教学与班级兼顾, 事无俱细, 事必躬亲, 使得精力分散, 身心疲惫。而其他任课教师上完课就“Bye, Bye!”, 只管教书, 不抓育人, 忽视管理, 有时甚至出现学生不听任课教师招呼, 要靠班主任来维持秩序, 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为杜绝这一现象, 在班级管理上, 我校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

所谓“学生成长导师制”是指教师在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 班级中每一个任课教师联系3至5名不同类型的学生, 依据“用心沟通, 以德树德;竭诚交流, 以情动情;刻意磨练, 以志砺志;修身垂范, 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 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和亲情化的教育引导工作, 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重点做好以下环节:

第一、每学年学校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 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 征求班主任意见, 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 按照年级统一安排, 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 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选定2名优秀学生和2名中等学生, 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导师带5名学生, 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 对症下药, 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建立家长联系本, 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 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 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 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组长在本年级进行“会诊”, 制定教育方案, 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 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 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 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 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导师既教书又育人, 既管教又管导, 使广大教师成为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兴趣特长的发掘者、生活困难的扶助者、习惯养成的帮助者, 真正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 学生个个受关爱”, 它满足了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需求, 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增进师生感情, 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3 学生成长伙伴制

让孩子的生活洒满友谊的阳光。现在的初中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 他们共同的性格特点常常表现为自私、以我为主, 合作互助意识差, 影响了班级和谐互助气氛的形成, 不利于班集体建设。为改变这一现象, 我们要求每个班级, 根据学生“学习互补、性格互补”等原则, 鼓励学生间自愿结成成长伙伴关系, 引导结对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 及时进行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 让他们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 能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更加勤奋地学习, 快乐地生活。

落实这一工作, 要求学生要做到“六个一”:交一个好伙伴;互赠一个成长进步卡;同做一件好事;进行一次团结互助竞赛;交流一本好书;学习一种好习惯或新本领。

推行“学生成长伙伴制”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 伙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有效机制, 引导学生自助助人,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实践证明, 以“全员管理责任制、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制管理工作, 优化带动了“三风”建设, 使校风严谨、教风笃实、学风浓郁, 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

摘要:优化学校管理, 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 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创新管理理念, 搭建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 提升管理手段和标准, 推行了以“全员管理责任制、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成长伙伴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制管理工作, 注意发挥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实行“领导教师全员参与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三制管理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三制”管理,管理育人,学校管理

上一篇:明清时期江右商帮社会责任行为及启示下一篇:校企合作下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方法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