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2024-05-18

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精选6篇)

篇1: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茶叶是我州重要的传统特色农产品,有着深厚的生产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对带动农民致富和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全面提升我州茶业发展水平,振兴茶叶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加工和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借助外力,农户参与,优化茶叶生产布局,调整茶树品种结构,改造低产低质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叶基地,开发特色茶叶产品,培育和扶持茶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茶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茶叶产业带,推动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效生态茶叶发展方向的原则。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茶叶,增强市场竞争力。

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提高茶叶加工质量,不断提高茶叶产业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3、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原则。积极扶持与农民结成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和茶叶产业化组织,增强其带动能力。

4、坚持依靠市场机制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投入到茶叶产业。

(三)目标任务。

1、到2011年,全州茶园总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0000吨。

2、确定全州茶叶生产重点乡镇。根据茶叶生产所需自然环境条件,全州确定25个茶叶生产重点乡镇,其中晴隆县5个(沙子、碧痕、大厂、花贡、紫马),普安县5个(江西坡、地瓜、新店、高棉、罗汉),兴义市6个(七舍、捧乍、猪场坪、泥凼、敬南、下五屯),兴仁县3个(四联、雨樟、巴铃),贞丰县3个(龙场、长田、小屯),安龙县3个(新桥、洒雨、龙广)。

3、建设各具特色的茶叶产业带。在晴隆、普安海拔1100米至1400米的区域发展大叶种茶叶,形成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坯产业带; 在兴义市海拔1400米至1800米区域发展小叶种茶叶,形成“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在兴仁、贞丰、安龙海拔1000米至1300米区域发展中叶种茶叶,形成地方特色绿茶产业带。

4、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有明显进步,建设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名牌产品,茶叶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形成产加销一体化茶叶产业新体系。

二、工作重点

围绕基地、加工、市场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全面实施“4821工程”,即: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新建8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兴办2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车间),建设一个能代表黔西南州茶叶水平的茗品茶叶交易市场,提升我州茶业产业化水平。

(四)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对现有4万亩低产茶园进行排查,对属于品种落后,茶树年龄老化,并已衰退无改造价值的茶园更新种植;对品种不差,茶树年龄未超过15年有改造价值的低产茶园,采用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进行改造。

(五)新建8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在规划区域内和规划期内新建8万亩标准化良种茶园基地,做到品种搭配合理、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符合无公害茶园要求;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获得质量认证;茶园管理科学,肥培管理水平高;茶园规划科学合理,路、沟、渠配套,设施齐全。

(六)兴办2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车间)。有计划地新建2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车间),引导名茶生产向“茶厂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无害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兴办名茶加工厂,促进茶叶分工分业,改变千家万户制茶卖茶的局面,逐步形成以名茶加工厂为核心的名茶生产经营格局。

(七)建设黔西南州茗品茶叶交易市场。选择在交通、区位、城市影响具有优势的兴义市,建设一个多功能、设施先进完善,能充分体现黔西南州茶叶水平的茗品茶叶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在遵守我州茶叶行业品牌管理办法的前提下,从事茶叶经销或到州外开办茶叶销售窗口。

三、保障措施

(八)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州委、州政府成立州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茶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计划和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州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农业局。各茶业发展县(市)都要建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乡(镇)要加强对茶叶生产的领导和管理,要切实加强茶叶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重点产区建立区域性茶叶综合服务站;强化科技对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以低产茶园改造、无性系良种推广、名优茶采摘和加工、机械化生产和有机茶开发为重点,加快茶叶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加强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开展茶园的培育、茶叶采摘、加工、市场销售等全程配套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茶叶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我州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九)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州、县(市)财政要逐年加大对茶叶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州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的茶叶产业化专项经费,有茶叶产业的县(市)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茶叶产业化经营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补助;对培育龙头企业、茶叶加工企业生产发展、技术改造等的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行补贴;对连片开发、品种符合规划、质量符合标准的种茶企业和种茶大户给予扶持;对茶叶市场体系建设、茶叶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等给予补助;对茶叶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等进行投入;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在扶持政策上,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西部大开发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应用好国家和省的相关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金融与扶贫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在资金的投放中,要向茶叶产业化项目倾斜。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还贷能力,信誉好,有辐射和带动的龙头企业,要采取专项贴息贷款的办法进行资金扶持;对参加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要采取小额贷款发放方式,有效解决农民发展资金问题。

(十)推进茶叶企业改革改制改造,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茶叶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依照利益分配原则,采取职工、农户分户管理茶园和承包、拍卖等方式加快国营、集体茶场改革改制步伐。建立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联合、兼并、参股、租赁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改变我州茶叶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实力强、管理优的国内外知名茶叶企业进入黔西南开发茶产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入茶产业。支持规模大、基础好的茶叶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技术,改造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

(十一)突出重点,依靠科技,加强茶叶基地建设。

1、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按照统一建立良繁基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供应的原则,建立茶苗良繁体系,加大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力度,确保无性系良种茶苗供应。州重点支持建立3个100亩以上的苗圃基地,负责引进茶树优良品种,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满足全州茶园发展对无性系良种苗的需要。茶树无性系良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要引入市场机制,按市场化运作,保证提供符合生产和市场需要的无性系优良茶苗。对苗圃基地申报的土地整治、水系配套、机耕道建设等,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农业部门要加强茶苗的管理工作,做好良种茶苗的产销衔接,确保供需平衡。要严厉打击生产、贩运、销售假冒伪劣种苗的行为,保证种苗质量。

2、扶持茶园连片开发和低产茶园改造。州每年集中抓3个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各主产县(市)也要做好规划,集中建立辖区内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连片茶园。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业主承包、股份经营”和“企业承包、农民进场务工”等方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规模茶园。结合旅游景点布局,建设一批旅游观光茶园。要重点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建立高标准茶叶示范基地。在部分贫困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实施“整村推进”。衰老低产茶园改造以改种换植为主,进行连片改造,淘汰没有生产能力的零星茶园。加强现有茶园管护,提高茶叶生产能力。

3、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种植技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新植茶园、生态茶园转换和低产茶园改造都要严格按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业部《有机茶》、《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的有关规定,选择环境,选择地块,选择农药,合理使用肥料。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检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提供保障。

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茶叶生产基地有害物质的监督管理,防止基地污染,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的环境卫生监测和茶叶市场的质量检测,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十二)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产业化经营体系。支持依法成立各种茶叶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全州成立茶叶行业协会,做好茶叶行业发展和市场营销的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为决策当好参谋。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茶农成立茶叶商会、茶农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经营行为规范、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解、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茶农和茶叶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茶叶流通。加大对茶农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依托茶叶行业协会,以“协会+企业+农户”为基本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

(十三)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茶叶产业的开发,营造共建氛围。鼓励技术干部经批准带薪带职领办茶叶产业,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以资金、土地、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到茶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茶叶产业化经营体系。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茶叶生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与我州茶叶产业建设。把发展茶叶生产纳入西部大开发、扶贫、退耕还林等工作计划,增大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在生产性开发用地、能源、交通等方面简化手续,给予最大的优惠。

(十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规模化经营。

1、按政府扶持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择优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创立名牌,开拓市场,做强做大。在技改、厂房改造、设备投资、产品研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2、按规模化发展要求,以资产和利益为纽带,在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对发展茶叶种植的企业,允许采取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的方式,建立生产基地;鼓励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或茶叶产销合作社,采取科学的营销手段,通过扩大宣传等多种途径,打造、借助1—2个知名品牌,开发同一品牌系列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分散经营、无品牌和产品牌子多、乱、杂,无序竞争、效益差的状况。

(十五)强化宣传促销,努力开拓市场,搞活茶叶流通。

1、重视茶文化宣传,加强茶文化建设和茶文化经营,营造市场。要加强我州茶叶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用名优品牌茶带活茶叶市场和茶叶产业。要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以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

2、开拓特色茶叶产品市场。主要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茶,药用保健茶、高档礼品茶、旅游特色茶等,拓展茶叶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3、走出去占有市场。走出去了解茶叶供求信息,参加各种展销会,在外地寻找代理商,设立固定销售点,建立销售网络,努力提高茶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以市场开拓带动产业发展。

(十六)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发改、经贸、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资金要相对集中地支持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项目。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在基地建设、良种推广、品种选择上搞好管理和服务;林业部门要在退耕还林上优先茶叶的种植;农口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扶贫开发项目要向茶叶产业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税务部门要按照相关税收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篇2: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鄂政发〔2009〕4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茶叶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我省茶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紧迫感

我省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四位,规模和效益为中部地区第一位。茶叶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山区和丘陵地区农民现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全国其他产茶大省相比,我省茶叶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茶树良种化面积小,无性系良种面积只占茶园总面积的125%,低于全国37%的平均水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少;加工机械装备差,企业小、散、弱,缺乏大的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开拓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后劲和上档升级。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省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70万亩,占总面积的23.3%,实现茶叶农业产值60亿元,系列产值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总面积的37.5%,实现茶叶农业产值80亿元,系列产值150亿元以上,力争年产值和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5家以上,年产值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以上、湖北省著名商标30件以上。

(二)总体布局。突出优势茶区建设,全省茶园总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重点建设鄂西武陵山富硒绿茶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及宜红茶区、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区等“四大优势茶区”。推动全省茶叶生产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茶叶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全面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

(一)加快茶树品种改良步伐。在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和五峰、英山、恩施、宣恩、鹤峰、大悟、竹山、咸宁等地建立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全省提供“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鄂茶10号”等原种接穗和种苗。省农业厅重点抓好苗圃、母本园和示范园配套建设,实行定点定种繁育,选育和引进一批名优特新品种,加强种苗质量管理,依法加强植物检疫。2009至2012年,全省每年建设无性系良种苗圃2000亩以上,高标准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以上。加快低产低效老茶园改种换植步伐,力争在2012年前高标准改造60万亩以上。

(二)实施规范化种植。兴建高标准规范化茶叶种植基地,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适应山区茶叶生产机械化、规范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加大茶区农药和肥料销售的监管力度,把好源头关,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杜绝重金属含量超标,提高种植科技水平。把高效茶园建设作为优势茶叶板块基地的重点来抓,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规范化的高效茶园100万亩,平均亩产值4000元以上。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一批有规模、有潜力、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茶产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集中,增强产业联动效应。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企业采用租赁、兼并、参股、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重组,改变我省茶叶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打造知名茶叶品牌。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动作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萧氏茗茶、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知名品牌,改变湖北茶叶品牌多、乱、杂的现状。提倡一个大区域形成一个优势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统一对外宣传,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品牌效应。加强品牌茶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对湖北茶叶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打造“湖北绿茶”整体形象。定期组织湖北绿茶品牌龙头企业到北京、上海等茶叶主销区举办大型推介活动,引导、扶持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培植在全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支持举办茶叶节、博览会等活动,努力提高湖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提高现代荼业加工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茶业加工业,在茶叶集中优势产区新建一批高标准加工厂,改造提升一批初精制加工茶厂,坚决取缔一批加工条件差、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小厂。加大现代化、清洁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引进和创新力度,促进全省茶叶加工升级换代。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用品、茶机械、茶包装等,抓好茶多酚、速溶茶等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夏秋茶的综合利用率,加粗延长茶叶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集群。

(六)提高科技创新和质量安全水平。抓好茶叶安全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生产机械化、名优茶和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加强茶叶出口基地安全示范区建设,探索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新模式。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及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步伐,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完善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新格局。

(七)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在省内外市场形成品牌专卖店、超市专柜、连锁营销和现代茶馆茶楼等形式多样、相互补充、遍及城乡的销售网络。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广、带动力强的茶叶专业市场,重点支持汉口茶市、陆羽茶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和鄂东大别山茶叶广场等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提档升级,使其成为提高湖北绿茶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的集散地和对外宣传销售的平台。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省企业自营出口创汇能力。

(八)弘扬湖北茶文化,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支持成立茶叶产业协会、学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指导服务、市场信息、经营行为规范、利益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深入挖掘、整理和宣传光大湖北茶文化,积极支持各行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茶文化、茶事相关活动,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发展茶经济。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茶叶产业列入培植农业优势特色富民产业,把茶叶产业发展与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茶叶主产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相应支持政策,引导茶叶企业和农民群众增加投入,推进全省茶叶产业加快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在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扶贫和低丘岗地以及低效林改造等项目资金安排中,向茶叶产业倾斜。发展改革、经济信息等部门要大力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及其技术改造;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要加大茶叶基地建设投入,加大茶叶生产加工购机补贴力度;科技部门要增加科技攻关经费;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对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增加种茶农户小额贷款额度。省及茶叶主产县(市、区)要加大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用于茶树品种改良和茶叶品牌建设。

(三)加强管理指导。省农业厅负责抓好茶树品种改良、茶叶品牌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检查督促、指导服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茶叶市场的监管和质量标准管理,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茶叶主产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全省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

篇3: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石墨烯是在光、电、热、力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 极具应用潜力、可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在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等产品上已呈现良好应用前景。发展石墨烯产业, 对带动相关下游产业技术进步, 提升创新能力, 加快转型升级, 激活潜在消费等, 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石墨烯材料及应用经过自主系统研发, 生产技术、料、智能穿戴等产品上的应用效果逐步显现, 产业化势头可喜, 多个具有石墨烯特色的产业创新示范区已露雏形, 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当前, 我国石墨烯材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

但受石墨烯材料生产技术成熟度不高、产业化应用路径长等因素制约, 我国石墨烯材料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尚未完全实现, 还存在技术转化能力弱、工装控制精度低、质量性能波动大、生产成本比较高、标准化建设滞后、商业应用领域窄等问题。因此, 在我国新材料、高端装备快速发展, 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 亟待以石墨烯市场开发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导向, 以终端产品需求为牵引, 采取“一条龙”模式构建完善产业链, 围绕产业链配制创新链、集聚创新要素, 强化上下游协同创新, 着力提升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综合性能, 推进石墨烯首批次产业化应用, 加快培育和壮大石墨烯产业。

二、把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

(一) 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 以需求为牵引, 以创新为动力, 着力石墨烯材料高质量稳定生产, 着力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 着力构建石墨烯材料示范应用产业链, 着力引导提高石墨烯材料生产集中度, 加快规模化应用进程, 推动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

到2018年, 石墨烯材料制备、应用开发、终端应用等关键环节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基本完善, 开发出百余项实用技术和样品, 推动一批产业示范项目, 实现石墨烯材料稳定生产, 在部分工业产品和民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

到2020年, 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 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 建立若干具有石墨烯特色的创新平台, 掌握一批核心应用技术, 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墨烯企业, 建成以石墨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 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 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发挥国家有关专项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石墨烯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

坚持创新驱动, 典型示范。创新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 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打造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 以实现产业化应用为龙头, 突破制约产业化应用的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上的障碍, 加快推进示范应用。

坚持需求牵引, 技术推动。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促进石墨烯产业链纵向延伸,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立足提质降本增效, 协同开展生产和应用技术攻关, 完善石墨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体系。

三、推进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

(一) 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共性关键技术

围绕石墨烯材料批量制备以及基于石墨烯的各类功能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引导骨干企业携手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协同开发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 促进关键工艺及核心装备同步发展, 提升产业化水平, 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尺寸以及表面官能团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 提高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的工艺稳定性、性能一致性、产品合格率, 有效降低成本。

(二)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机构等, 协同开展石墨烯产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体系建设, 提升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定期发布石墨烯产业专利态势, 建立石墨烯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保护机制,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利用。

(三) 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资源, 完善石墨烯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检测与信息交流等平台, 建立开放的石墨烯材料与器件性能参数数据库。引导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联合下游用户、相关科研院所, 围绕石墨烯产品生产和性能评价, 建立合作开发机制。

四、推进首批次产业化应用示范

(一) 创新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

积极利用石墨烯材料提升传统产品综合性能和性价比。推进石墨烯材料在新产品中的应用。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石墨烯材料专用检测仪器。重点发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储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胶、热工产品以及用于环境治理及医疗领域功能材料的生产应用技术, 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触控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制备技术。

(二) 开展终端应用产品示范推广

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消费需要, 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显示器件、智能休闲健身等领域, 构建石墨烯制品示范应用推广链, 促进石墨烯材料的研制生产、应用开发及性能评测等环节互动, 提升性价比, 示范推广利用石墨烯生产的储能材料、导电材料、导热材料、功能涂料、复合材料、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以及环境治理与医疗诊疗用新材料。

(三) 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加大石墨烯材料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应用, 围绕石墨烯材料应用开发建立军民口科研机构协作机制, 推动技术成果、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专业人才、基础设施等要素的互动。发挥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开展两用技术交流对接, 借助建设以军民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带动提升石墨烯产业军民融合水平。

五、推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一) 壮大石墨烯材料制造业规模

加快石墨烯材料生产迈向规模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建石墨烯材料生产线原则上要进入化工园区, 符合化工园区环保准入条件和园区规划环评要求, 粉体生产线装置规模不低于10吨/年, 薄膜生产线能够连续自动转片。鼓励石墨烯粉体制备与天然石墨资源开发有机结合。

(二)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等为纽带, 在材料制备领域提高生产集中度。支持中小企业发挥自身“专精特新”优势, 利用石墨烯材料开发适销对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 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创新、创业活动, 集群发展石墨烯材料应用产业, 形成聚集效益, 打造产业示范基地。

(三) 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优化石墨烯材料生产工艺, 完善生产装备, 鼓励选用符合能效1级或节能产品推广目录中的产品和设备。发展石墨烯材料清洁生产技术,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实现石墨烯材料生产过程废物的综合利用及达标排放。推进智能化生产, 加强石墨烯材料生产的污染物排放和能耗、物耗管理, 开展石墨烯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 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六、推进拓展应用领域

(一) 积极服务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立足石墨烯材料独特性能, 针对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重大基础设施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 协同研制并演示验证功能齐备、可靠性好、性价比优的各类新型石墨烯应用产品。加快防腐涂料在海工装备、港口岛礁等设施中的推广应用。

(二) 不断开拓工业领域新应用

重点围绕涂料、树脂、橡胶、电池材料等现有大宗产品性能提升,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所需新产品, 引导石墨烯材料生产、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跨行业联合, 利用石墨烯材料协同开发性能适用、成本合理的石墨烯应用产品, 并根据终端应用需要持续提高石墨烯材料性价比, 培育和扩大石墨烯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市场。

(三) 努力提升服务民生能力

开发基于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功能纤维的穿戴产品, 满足人们对智能休闲健身产品的多功能需求。加快开发石墨烯发热器件, 推进基于石墨烯的高效供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 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创新石墨烯产品在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 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大政策扶持

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统筹各类资源, 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支持企业围绕石墨烯n产业发展, 加大石墨烯材料制备关键工艺和装备研发力度, 鼓励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 交流培养专业人才, 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性能, 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项目。

(二) 加强投融资引导

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石墨烯企业股权并购和高端项目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融携手创新基于构建完整产业链、着眼终端产品推广应用的互惠合作融资模式。研究建立石墨烯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石墨烯产业化应用。

(三) 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适合我国产业特点并与国际接轨的石墨烯标准体系,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 尽快完善石墨烯材料的术语、产品、方法以及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规范, 统筹前沿领域标准预先研究, 鼓励制定先进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研究石墨烯材料认证技术要求。 (四) 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

篇4: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基本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重点任务。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乡居民基本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培养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加强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积极稳妥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项目的经营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

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引导规范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市场化运作。借鉴吸收国内外体育赛事组织运作的有益经验,探索完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大力开展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建立体育经纪人管理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体育经纪人在赛事推广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作用。

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业中的地位。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制定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涉及强制性标准体育用品质量监管,加强体育用品产品的认证工作,有效推动体育用品的品牌建设,增强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用品博览会。

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以体育劳务、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为重点,逐步扩大体育服务规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我国体育服务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鼓励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专业性强的体育服务贸易企业,树立我国体育服务贸易品牌。

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主要政策和措施

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安排补助资金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积极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兴建体育设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

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规律,不断丰富体育彩票新品种。完善体育彩票市场管理制度,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加强对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鼓励社会力量捐资设立体育类基金会,鼓励境内外组织与个人向基金会提供捐赠和资助。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可以按照税法规定扣除。鼓励社会捐赠体育事业,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向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

各级政府要立足国情、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在提供社会体育服务、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方面的作用。认真做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监管工作,防止闲置浪费或挪作他用。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对露天体育场,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已经免费开放的,不得改为收费经营。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应当向社会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探索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群众性体育场所的数量,改善体育设施和服务的供给结构、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性体育运动和健身需求。

政府对用于群众健身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并根据其向群众开放的程度,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支持和规范职业体育发展。

职业体育是体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道路,对于拓宽体育发展渠道、扩大体育社会参与、发展大众体育具有积极意义。要从国情和项目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鼓励引导、规范发展足球等职业体育赛事。完善职业体育的政策、制度和管理体系,严格职业体育俱乐部准入和运行监管,扶持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健全职业联赛赛制,促进规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职业体育水平。

加强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保护。

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赛事和活动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的市场开发模式,理顺和明确各相关主体在市场开发活动中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

强化知识产权对各类体育企业的导向作用,提升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加大自主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强体育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体育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增加体育产品商标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体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体育市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及其管理职能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

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和开放条件、技术要求和服务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测,确保设施设备和管理服务符合要求,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经营单位和活动组织者应当根据情况,提供相关的安全保险。

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

鼓励多方投入,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有关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

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协调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建立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和防止对体育市场资源的限制和垄断。

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

改革和创新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模式,在加强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管的同时,完善体育社团法人治理机制,充实体育社会团体业务职能,发挥体育社会团体服务功能。提高体育社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规范的能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协调,抓紧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认清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立足于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总体目标,明确体育产业新的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指导意见》的颁布为新的契机,紧抓落实,加快发展,开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专家解读

鲍明晓(《指导意见》的核心起草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指导意见》的颁布,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承认体育的产业地位,体育的事业属性被明确认可。这让投资者看到了行业的行政预期,在方向上给行业启动带来了利好消息。而且《指导意见》中的目标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是促进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实际上,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产业发展初期投资很重要,但实际上供给还是由消费决定的。体育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而且《指导意见》中有关内容也将涉及体育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优惠和消费的关系,有切实的惠民之意。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属于体育事业,但在《指导意见》中也被提及,是因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并不矛盾,双方是互动的。

体育产业是“大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发展体育产业要与传媒、文化创意、一般服务业等结合起来,实行多元化经营,这样收益才会增加。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发展情况、资源禀赋发展有特色的体育产业,比如西部的人文、自然资源,可以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

篇5:黔西南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国发[201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云南省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现就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总体要求

(一)基础条件。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区,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与东南亚、南亚多国邻近,具有向西南开放的独特优势;多民族和谐共处,与周边国家关系和睦,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改革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滇中城市群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自主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基础条件。但是,云南省也面临着对外通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层次不高、贫困面较大等困难和问题,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力做好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各项工作。(二)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和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紧紧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构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有利于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增进睦邻友好;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边远地区脱贫致富,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国际大通道,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着力加强对外经贸交流和合作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建设繁荣稳定和谐边疆,努力把云南打造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四)战略定位。

——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快外接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建设,构筑从陆上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

——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在对外经贸合作、对外文化交流、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合作,拓展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合作。

——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战略资源接续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一一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滇池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石漠化治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坚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开放带动,高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六)发展目标。

——到201 5年,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产,后续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相应的港口、通道和物流体系基本完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高原湖泊、重点流域水质恶化和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遏制,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O%以上,全面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连接国内外的公路、铁路、管道、港口、电网和电信设施,形成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等战略大通道,面向西南开放的平台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高原湖泊水质改善,江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不断巩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七)构建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抓紧实施昆明——长沙——杭州铁路客运专线,云桂铁路,大理——瑞丽铁路,以及成都一昆明铁路扩能等工程建设,推进中老泰、中缅和中越等国际铁路境内段及昆明——重庆铁路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促进国际铁路境外段同步建设。实施中缅、中老泰、中越公路云南境内路段的高速化改造,协调推进国际公路通道境外段的规划与建设。重点推进重庆——昆明、汕头——昆明、杭州——瑞丽、广州——昆明等国家高速公路云南段建设,加快省内州市间快速通道、滇中城市经济圈城际快速交通、兴边富民沿边干线公路、重要旅游区快速通道的建设,加快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等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推进伊洛瓦底江国际陆水联运、中越红河水运等国际联运,协调推动皎漂深水港建设。逐步提升重要航道等级,加快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和富宁港建设,实现右江——珠江千吨级航道贯通。加快泸沽湖、红河机场建设,研究论证沧源、澜沧等机场建设。构建以昆明新机场。为西部重要航空枢纽,丽江、西双版纳、芒市、大理、香格里拉、腾冲、文山等支线机场为辅助的机场布局网络。积极发展通勤航空和其他通用航空。鼓励中外航空公司开辟和增加国际航线,重点发展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欧美的航线。

(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中缅油气管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深化前期工作,在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金沙江、澜沧江水能资源开发,研究论证怒江水能开发问题;积极推进重点水库建设,协调发展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火电机组,以及燃气调峰机组;积极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合作。统筹考虑与南和邻近省区电源建设以及周边国家电力回送,加强西电东送通道和骨干电网建设,拓展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农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九)建设国际性的信息枢纽。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支持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发展直通印度洋的陆地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开展1:1 0000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建设,建立综合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政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支持云南实施中国——东南亚、南亚信息网项目和多语种大型对外宣传网站建设。加强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通信发展。

(十)建设保障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积极实施“润滇工程”,将具备条件的大中型水库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加快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抓紧开展滇中引水前期工作,纳入国家规划并适时开工建设。加强跨界河流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加强小塘坝、小水窖、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灌区配套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2015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十一)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以昆明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烟草、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贸物流基地,以化工、有色冶炼加工、生物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加快昆明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商贸流通、信息、旅游、文化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服务广阔腹地的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曲靖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和省内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玉溪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楚雄绿色产业基地、冶金化工基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滇南、滇西城市群发展,合理引导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城市布局。

(十二)建设重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加快形成沿边经济带。具备条件时,建设中缅瑞丽——木姐、中越河口——老街、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麻栗坡(天保)、耿马(孟定)、腾冲(猴桥)、孟连(勐阿)、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发展市场、原料、能源在外的加工制造业。规范并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发展,积极发展保税物流、跨境旅游。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加快云南电子口岸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改善对外贸易软环境,提高口岸通行能力。继续支持口岸联检设施、查验货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检验检疫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十三)完善对外经济走廊。依托昆明——河口高速公路及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昆明一河内经济走廊建设。以个(旧)开(远)蒙(自)城市群和河口为载体,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矿产开采加工和烟草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与南宁——河内经济走廊、环北部湾经济圈协调互动、合作发展。以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公路、中缅国际陆水联运线及中缅油气管道为依托,着力推进昆明一皎漂经济走廊建设。以楚雄、大理、保山、瑞丽等城市为节点,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现代物流、农产品替代种植、宝玉石加工和旅游业,推动与环孟加拉湾国家的区域合作。以泛亚铁路中线、昆曼高速公路及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道依托,稳步推进昆明依托,稳步推进昆明一曼谷经济走廊建设。以玉溪、普洱、景洪、磨憨、临沧等城镇为载体,重点发展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生物产业、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中缅(北)公路、铁路建设为契机,积极谋划以保山、腾冲为节点的昆明一密支那经济走廊建设,适度发展钢铁、有色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

(十四)增强对内经济走廊的纽带作用。以南昆铁路、云桂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和西江航运干线为依托,建设昆明一文山一广西北部湾一广东珠三角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特色旅游、生物医药及矿冶加工产业。以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和沪昆客运专线、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公路和兰州至磨憨213国道为依托,建设昆明一昭通一成渝经济走廊,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化工产业。以滇藏铁路、滇藏公路为依托,建设昆明一丽江一香格里拉一西藏昌都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可再生清洁能源、雪域高原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四、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十五)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贯彻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针,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互利发展的外交关系。加强对云南省外事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为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政策便利,支持周边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机构,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云南设立办事机构、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扩大云南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设立南大湄公河次区域教育联盟秘书处,推动海外办学。

(十六)全面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孟中印缅合作层次。支持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机制。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合理扩大矿产品和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机电、化工、纺织、日用品、成套设备、特色产品和互补型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强检验检疫,不断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将云南出口货物人民币结算退(免)税试点扩大到省内所有边境口岸和指定的重点通道。加大外事协调力度,实施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跨境运输协定》等协议。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便利化程度。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扩大云-南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

(十七)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点。在周边国家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推进老挝万象、缅甸皎漂和密支那经济合作区建设。鼓励云南企业赴周边国家合作开发资源。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走出去”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等各类保险和信贷服务。支持“走出去,企业品牌国际化建设,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和标准在周边国家应用。进一步推进投资便利化,建立外经和境外投资项下人员物资出入绿色通道。研究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罂粟替代种植,根据云南省罂粟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实际情况,安排有关农产品免税返销的品种和数量。加强对替代种植企业的管理。

(十八)深入开展对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省外企业到云南投资兴业,支持云南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珠江中上游资源、水运的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搞好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进一步扩大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领域,增进上海市与云南省的对口帮扶合作关系。加强云南省与其他西部省(区、市)的合作,以改善铁路、航空、内陆水运条件为重点,推动西南地区共同向东南亚、南亚开放。

五、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十九)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流通中心。强化对云南粮食生产的扶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建设以烤烟、橡胶、咖啡、中药材等为特色的工业原料基地,提高蔬菜、茶叶、花卉等特色园艺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切实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边境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入侵生物阻截带,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建设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和会展中心,农机交易服务和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加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和林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利用国家援外资金,探索在周边国家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动物疫情监测站,加强境外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农业技术推广枢纽。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发农业资源,逐步扩大农业劳务和技术输出。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支持力度。

(二十)改造升级传统工业。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推进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钢铁等产业优化升级。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大江干流水电开发、境外回送水电项目和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合理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技术水平先进的载能工业。尽快编制中缅油气管道入境原油和天然气利用规划,配套建设大型炼化项目,形成园区化、集约化石化基地。根据天然气利用政策,围绕民用气、车用气和工业领域用气,积极开拓天然气市场。依托云南和越南的煤炭资源优势,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合作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推进昆钢搬迁改造,积极探索利用境外矿产、能源和市场,在滇西边境一线发展钢铁产业。发挥水电资源优势,在滇西等边境地区和有条件的贫困地区推进矿业和水电开发利用相结合,适度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锗、铟、金等稀贵金属和铜、铅锌、磷等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对云南烤烟和卷烟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在全国卷烟生产计划指标增加时对云南给予倾斜。在充分保护自然植被前提下,有序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加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资金投入力度。

(二十一)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级产业园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服务、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生物质能应用示范、绿色食品保健品、生物化工产品开发等工程,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光伏、半导体照明、红外及微光夜视产业链。着力打造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建设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昆明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进一步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对云南给予倾斜。依托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基地,大力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指导云南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二十二)加快发展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大理、景洪、蒙自、临沧等地区性物流节点,推进磨憨、河口、瑞丽、猴桥、孟定口岸物流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地发展保税物流,完善专业物流体系。积极发展会展产业,支持在云南举办各类大型会议。在昆明逐步培育和建设国际性矿业交易综合市场。

(二十三)大力提升金融业的支撑服务能力。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加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建立双边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机制,一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支持。推进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加快自由兑换进程。支持符合条件的云南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及集合票据。鼓励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支持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开展与边境贸易和国际物流相关的保险业务试点。

(二十四)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和挖掘云南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形成滇中昆明国际旅游休闲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跨境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文化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哈尼梯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生态及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快推进云南旅游业综合改革。支持云南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旅游体育活动。将云南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机场建成对外开放口岸。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研究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人员往来正常、有序开展,适时研究推进相关出入境便利措施。对云南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倾斜。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十五)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高原湖泊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把滇池治理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滇中城市经济圈污染联防联控。加大对洱海、抚仙湖和异龙湖水污染防治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界河治理力度,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制定红河、南盘江、牛栏江、洮江等流域水体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方案,加大对跨界河流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

(二十六)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等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滇东南、滇东北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南方草原开发利用、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编制实施迪庆藏族自治州“两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石漠化重点县(市,区)的综合治理,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实施哈尼梯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强矿山生态与地质环境保护。

(二十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濒危动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提高有潜质和保护价值较大的保护区级别。在重要地段建立生物走廊带,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以原生生态系统、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沼泽、湖泊为重点,继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和高原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全面系统保护川滇生态功能区,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重点野生动植物园以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的投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加强西南种质资源库、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建立边境地区跨境自然保护区协作机制。考虑云南生态环境特点和发展承载能力,统筹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问题。推进森林和草原防火体系、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二十八)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继续加大对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突出结构减排,加强工程减排,强化管理减排。规范各类工业园区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集中治理。重点支持主要污染物、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建设和节能减排、低碳工程项目建设。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交易政策与总量减排的衔接机制。开展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试点工作。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共伴生矿、尾矿及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边远地区中小学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办学。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加强云南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适当扩大国家重点院校对云南的招生规模,支持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批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实训基地,加强职业培训。支持云南高校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等措施,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边境州(市、县)、边境口岸(通道)、交通沿线州(市、县)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紧急救援、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及食品药品安全监测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研发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民族医药研发能力和诊疗水平。建立与周边国家疾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的联防联控和卫生应急救治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边境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模式。加强艾滋病防治,加大结核病、疟疾等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临床医疗教学利研、传统医药、热带病防治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等方面战交流与合作。依托省级重点医院,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

(三十一)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边境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译制和制作能力,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博物馆、科技馆、艺术交流中心、影视基地等文化项目。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深化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设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三十二)着力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边境地区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坝就业。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有序开展劳务合作。加大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所有市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州)级统筹,扩大异地持卡就医试点范围。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综合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环境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宗教基础设施和宗教工作队伍建设,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三十三)促进边疆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以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和石漠化地区为重点,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编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继续加大对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指导和帮助云南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生态环境恶化、丧失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加大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实施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良种技术。

(三十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继续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和特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莽人、克木人脱贫成果,重点推进独龙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及瑶族支系山瑶等特困群体发展步伐。将少数民族教育放到突出重要位置,采取特殊政策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选拔力度。

(三十五)加强边防管控和出入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边防管控和出入境管理能力。加强外国人遣返和境外领事保护,切实做好周边外事、侨务及出入境管理工作。加强反恐、禁毒、艾滋病防治和防范非法出入境活动的国际合作,严厉打击跨国犯。

(三十六)加快垦企业改革发展。统筹农垦与地方协调发展,把农垦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纳入属地管理,国家在资金上给予补助。农垦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人员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垦区中低产田改造、道路和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建设规划,与地方同步实施。落实垦区强农惠农政策。鼓励云南农垦企业整合以天然橡胶为主的优势产业,培育橡胶龙头企业集团,建设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和南亚的橡胶主产区。

九、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

(三十七)财税政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和发展。加大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边界日常维护和边界管控,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改善边境地区民生。研究中小企业信贷增量奖励政策,加大涉农信贷增量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出台相应补贴和奖励政策。加大对云南贫困地区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开展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三十八)金融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支持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业务需要在周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优势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保险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

(三十九)投资与产业政策。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支持云南利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专项信贷资金建设有关项目。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对云南利用境外资源并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边境地区矿业与水电开发相结合、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

(四十)土地政策。对云南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改革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手续,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支持探索水电站、水库等重大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淹没区及生态修复整体绿化的用地方式改革。支持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鼓励通过市场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模式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四十一)价格和生态补偿政策。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实施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开展国际重要湿地、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流域生态补偿。

(四十二)人才政策。根据国家规定,逐步提高云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政策给予适当补助。支持中央国家机关、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选派人才对云南实施人才帮扶。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时,加大对云南省人才和智力支持力度。

(四十三)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境外投资、外商投资、口岸管理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导民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云南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桥头俸建设各项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桥头堡建设的支持力度。发展改革委要会同云南省人民政府抓紧编制桥头堡建设的相关规划,并与“十二五’’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桥头堡建设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篇6:关于加快乡镇发展的意见

时间: 2009-10-27来源:作者:

【收藏】【推荐】【打印】【关闭】

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13号)和《中共台州市委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中心镇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9号)等文件精神,为了加快横溪镇和白塔镇的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扩权强镇、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加大中心镇培育建设力度,加快提升中心镇集聚能力,不断强化中心镇辐射效应,努力增强中心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发展目标。着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加快中心镇建设作为完善城镇化体系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的要求,努力把中心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发达、集聚功能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3、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根据县域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中心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和修编工作,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等工作。推进中心镇与周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中心镇的总体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重点做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功能区等详细规划的编制,并及时做好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

4、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根据中心镇实际,明确功能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工贸强镇、旅游名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综合竞争力。

5、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对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着力改善整体生态和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管理网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农村新型救助体系。

6、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中心镇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允许依法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培育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担保机构,加强对中心镇企业和农民创业的融资服务。

7、促进人口向中心镇集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凡在中心镇建成区落户的本镇农民,依法保留其原所在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按照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享受原所在村的村级集体资产权益及承担相应义务,在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按《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和有关政策继续享受农村居民生育政策。鼓励农村宅基地依法流转,对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并在中心镇购买商品房的,可由所在中心镇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按规划向中心镇建成区集中迁建的公寓式农民新村,在确保退

宅还耕的前提下,可置换到中心镇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选址,农村建房指标允许在镇内自行调剂;采取异地置换方式,鼓励欠发达地区下山农民跨区域转移到中心镇安居乐业。允许中心镇开展农民住宅产权登记试点。

8、土地集约利用。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考虑中心镇发展需要,用地指标向中心镇适当倾斜,优先保证中心镇建设需要。在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的前提下,按法定程序适当降低中心镇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中心镇土地整理后置换出来的新增指标全部留在中心镇。支持和鼓励中心镇通过挖潜、旧城改造、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做到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鼓励农民在城镇规划区内统一建设公寓式农民新村,获取和节约的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主要安排用于中心镇建设。

三、扩权强镇措施

9、扩大事权。按照“充分放权、权责统一”的要求,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县发改局等在内的11个县级部门在镇域内的管理、审批、执法职权,全部或部分授权、委托给中心镇直接行使,启用各授权、委托部门中心镇管理专用业务章,办理授权、委托手续。中心镇上报省、市有关部门的审批事项,各授权部门应“见章盖章”,履行上报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具体授权、委托事项见附件)

10、扩大人事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中心镇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在核定的机构编制限额内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2002年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2-3个内设机构(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整合中心镇内设机构和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人员,可一套人马、几块牌子。放权以后各个相应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在中心镇的人员除人事关系外归镇管理,经费渠道不变。县里加强熟悉业务的后备干部下派到中心镇工作,下派期间编制、职务在原工作单位保留,工作考核和工资报酬福利等均由所在镇负责。

11、扩大财权。预算内经常经费支出预算按同类型乡镇安排。财政收入按上一年基数超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增长比例县得部分分成给予倾斜。在中心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水资源费等,除规定上缴中央、省、市部分外,县所得全额返还中心镇,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所得全额留中心镇(分间出让的80%返还),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耕地开发。上述专项经费应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中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各级政府的重点工程。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对中心镇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优先考虑。中心镇的建设资金补助,根据国家、省、市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县财政以一定标准进行配套。县财政根据财力状况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中心镇统一编制区域内生产力和居住点的合理布局规划,以及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四、保障措施

1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中心镇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中心镇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中心镇培育工作的汇报,研究中心镇改革、发展、建设中的体制性问题,及时解决中心镇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中心镇培育工作的指导、协调等工作。

13、明确工作职责。县直有关部门对中心镇授权后要加强业务指导,帮助中心镇开展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上岗和执法工作。中心镇按照“谁行使、谁负责”的原则,受县直有关部门授权,行使同等审批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中心镇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做好备案和报表报送等相关工作,自觉接受授权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内部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各委托、授

权部门要加强放权事项的指导、监督,确保中心镇依法规范落实放权事项;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有条件的其它建制镇实施。

14、强化监督考核。由县纪委牵头,会同委托授权部门、法制办、审计、财政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心镇进行综合督查和有关事项检查,加强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强化中心镇考核。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标准、办法要体现中心镇建设要求,考核结果与经济奖惩、干部任用挂钩。

附件:县机关部门授权、委托事项明细表

二○○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十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创新人才引进和园区管理体制,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园区,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支持和推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柳州阳和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玉林玉柴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

三、做大做强流通服务业,进一步促进物资流在大杨树镇汇集壮大

大杨树镇在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上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一是交通十分便利,国道111线、在建加嫩一级公路和嫩林铁路经由此地,年客流量400万人次,货运能力达到200多万吨;二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年产品达150万吨,加上食用菌、山野菜、中草药等农林特色产品,年产量达200吨,是本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三是商贸流通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目前,大杨树综合物流园区运行良好,中兴粮食批发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在农资、农

机具、建材等专业化市场上,逐步形成了以大杨树镇为中心,周边10余个乡镇、20余万人口为辐射圈的经济体。四是旗工业园区入驻大杨树,为发展商贸流通注入了活动。大杨树镇逐步凸显出全市物流节点镇和商贸重镇的战略地位。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需要自治旗给予以下优惠政策:

(一)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在全旗启动10个乡镇的城镇规划修编工作时,要统筹考虑各方因素,做好土地利用、地企规划协调和衔接等工作,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物流园的基础设施。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二)旗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旗工业园区择商引资上,应给予大杨树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三)加快物资产业培育和集聚。根据大杨树镇实际,明确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物流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扩大辐射面,发展面向生活领域的超市、餐饮、娱乐、家政等消费服务业,面向生产领域的农机、农药、化肥、建材等生产资料服务业,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商贸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建设,不断促进信息流健康发展

(一)有效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对大杨树现有的林业广播站和地方广播站进行合并,成立大杨树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中心,对大杨树镇新闻进行采编改版,及时与旗文体广电局

衔接协调,在鄂伦春一套新闻时间播出。

(二)为全面推介和宣传大杨树镇,积极协调旗政府信息中心,在鄂伦春政务网上开通大杨树镇人民政府网站。

上一篇: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下一篇:呼兰河传名著阅读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