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贫困情况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黔西县贫困情况范文

黔西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概况(进展情况)

黔西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概况

2010年国家局将黔西列为全国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县之一,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从2009年7月就对全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从基本烟田入手,对全县烟叶生产8大基础设施、生产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烟叶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摸清了家底,理清了思路,科学、合理、系统地对黔西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进行了规划。规划顺利通过了地区烟草局、省烟草局、国家烟草总局的评审。目前我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

一、组织保障及宣传培训情况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县烟草局成立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执行领导小组,专设办公室,为黔西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2009年10月24日,由黔西县委书记吴安玉主持,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参与的全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会在县烟草局四楼会议室召开。2009年11月7日,县烟草局组织了一次全面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培训会和安排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烤烟标准化生产体系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培训和安排。2009年11月20日,各乡镇、各部门、各种烟村相关人员参与的全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启动大会召开,标志着黔西县全员参与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序幕正式掀开。

(三)五个单元各生产片区分别召开群众会250余次,大力宣传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整县推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各单元建设情况

(一)林泉单元(2010年全面实施)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林泉高家井2500亩土地整治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评审工作,2010年1月10日动工,3月10日完工。

(2)规划需建设的921米清塘村青木坝子排洪沟已于12月24日启动建设,现完成了50%。

(3)林泉清塘育苗工场已完成平场、基础开挖工作,正进行大棚钢架的安装工作。 (4)烟田机耕道建设已设计上报,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评审,正在项目招标过程中。 (5)农机具配套已与地区农机研究所、县农机中心配合,已完成农机选型,正在比选采购过程中。

(6)规划的1片20间烤房群已建设完工,林泉高家井烘烤工场已完成设计审批工作,平场工作已基本结束。

(7)林泉高家井有机肥发酵工场正在建设过程中。 (8)防灾体系已与县气象局配合正在建设过程中。 (9)林泉单元中心工作站已完成设计上报工作。

2、烟叶业务模式

按照“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根据林泉基地单元品牌需求导向,结合单元内“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实际,对基地单元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进行优化再造。目前已对“计划合同管理、烟用物资管理、育苗移栽管理、机械作业管理、植保管理、采收烘烤管理、分级收购管理、工商合作管理”八大流程进行分解细化。

根据林泉单元的地域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烟叶生产组织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的不同,在不同的烟叶生产区域选择适宜的烟叶业务管理模式,优化烟叶生产、收购、工商合作等各环节管理要求,精简业务环节,统一管理标准,提高管理效率。全面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当地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将单元划分为10个生产片区进行烟叶业务管理,即:野坝片区(1833亩5500担)、林泉1片区(2283亩6850担)、林泉2片区(1800亩5400担)、西溪片区(1500亩4500担)、洪林片区(1750亩5250担)、檬井片区(1700亩5100担)、桃井片区(1635亩4900担)、锦星片区(1186亩3550担)、白泥片区(1816亩5450担)、高锦片区(1500亩4500担)。

3、生产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及科技创新

(1)生产组织体系建设

为充分发挥烟农主体地位作用,依靠烟农内在动力,形成内在发展机制,使烟农“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现已召开群众会50余次,组建烤烟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15个、发展种植专业户218户,基本搭建了生产组织体系。

(2)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专业化服务方面,按照“普惠制、广受益”的以及“烟农自愿,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互惠互利” 的原则,重点引导组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物资配送等等专业化服务队。目前已组建林泉单元综合性服务合作社1个,含育苗专业队3个,机耕专业队3个,植保专业队3个,物资配送专业队3个,另外烘烤、分级专业队也在宣传组建中。

(3)信息化管理

①国家局基础软件,启用海晟烟叶软件的生产管理模块。

②利用GIS、GPS,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管理图数一体化,前期基础工作已结束,基本框架已搭建,现正进行系统开发。

(4)、科技创新 ①技术创新

正在制定特色品种与特色烟叶配套技术研究实施方案,在林泉高家井开展500亩精准施肥示范,利用GPS定位法,已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在林泉高家井烟叶烘烤工场开展20间烤房集中供热烘烤烟叶方案已制定。 ②管理创新

在单元内打造“规范型、效率型、活力型”三型服务窗口工作已启动,已开展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三种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研究,重点研究烤烟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评估机制、指导合作社完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分配机制。并深度研究经营性设施所有权、经营权、否决权问题,真正做到普惠制、广受益。利用GIS、GPS技术,实现黔西县现代烟草农业管理图数一体化。

③设施创新

已与地区农机研究所共同开展山区农机综合利用研究:根据山区土壤耕作特性购买合适的农机具,用于整地、起垄、施肥、覆膜、移栽、中耕、培土、采收等农事操作。研究机耕与传统劳作对烟叶产质量、劳动力成本等的影响。

4、工商合作共建基地单元情况

2009年12月18日,黔西县局(分公司)与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基地单元座谈会在黔西召开,双方按照模式化、规划化、标准化,工商共同建立烟叶生产、收购、打叶、销售等业务管理标准流程,共同探索农、工、商合作机制,基地单元考核评介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并达成了一致,明确了深度介入的内容、原则、主要措施。目前工商共建基地单元实施方案已制定。

(二)其它单元(部分实施)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4个育苗工场已完成平场、基础开挖工作,正进行大棚钢架的安装工作。

(2)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34.24公理烟田机耕道建设已设计上报,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评审,正在项目招标过程中。

(3)农机具配套已与地区农机研究所、县农机中心配合,已完成农机选型,正在比选采购过程中。

(4)绿化银龙、钟山箐山烘烤工场已完成设计审批工作,平场工作已基本结束。 (5)防灾体系已与县气象局配合正在建设过程中。 (6)绿化、重新单元中心工作站正在招标过程中。

2、烟叶业务模式

按照“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根据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基地单元品牌需求导向,结合单元内“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专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实际,对基地单元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进行优化再造。目前已对“计划合同管理、烟用物资管理、育苗移栽管理、机械作业管理、植保管理、采收烘烤管理、分级收购管理、工商合作管理”八大流程进行分解细化。

3、生产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及科技创新 (1)生产组织体系建设

为充分发挥烟农主体地位作用,依靠烟农内在动力,形成内在发展机制,使烟农“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现已召开群众会200余次,共组建烤烟专业合作社24个、家庭农场35个、发展种植专业户1582户,基本搭建了生产组织体系。

(2)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专业化服务方面,按照“普惠制、广受益”的以及“烟农自愿,市场运作,政策扶持,互惠互利” 的原则,重点引导组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物资配送等等专业化服务队。目前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已组建综合性服务合作社各1个,含育苗专业队10个,机耕专业队23个,植保专业队23个,物资配送专业队23个,另外烘烤、分级专业队也在宣传组建中。

(3)信息化管理

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与林泉单元同步。 (4)、科技创新

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与林泉单元同步。

4、工商合作共建基地单元情况

绿化、钟山、甘棠、重新单元分别与浙江中烟、湖南中烟、湖北中烟、广东中烟对接,双方按照模式化、规划化、标准化,工商共同建立烟叶生产、收购、打叶、销售等业务管理标准流程,共同探索农、工、商合作机制,基地单元考核评介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并达成了一致,明确了深度介入的内容、原则、主要措施。目前钟山工商共建基地单元实施方案已制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进度还需进一步加快。

(二)、还需进一步加大与其它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育苗工场、机耕道路、烘烤工场、站点建设在目标期限内全面完工。实行倒排工期制和定期调度制度,实行监督制度和考核问责制。

(二)、继续加大生产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及烟叶业务管理建设,指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专业户正常运转,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黔西山区特色烟叶开发进度。

第二篇:黔西县民族工作情况的报告:政府向人大

黔西县民族工作情况的报告:政府向人大

>

一、基本情况

黔西县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县份,是毕节市东大门。县城距贵阳117公里,距毕节115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的前沿窗口。全县总面积2554.1平方公里(其中百管委托管区面积173.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其中13个民族乡,有彝族苗族乡6个;苗族乡1个;苗族彝族乡2个;苗族彝族仡佬族乡1个;布依族苗族乡1个;布依族彝族乡1个;白族彝族乡1个。民族区域面积111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6.8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不含百管委托管区)87.11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总人口20.54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58%。

全县有贫困乡13个,其中民族乡11个,占全县贫困乡的84.61%。全县有贫困户1.32万户,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贫困户1.19万户,

5.14万人,分别是总贫困户和总贫困人口的90.15%和90.18%。

黔西县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县。全县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四个教种,全县信教群众分布在26个乡(镇)的60多个村寨,现有宗教活动场所18处,其中获准开放的14处(其中佛教9处,基督教3处,天主教1处;伊斯兰教清真寺尚在恢复重建)。全县信教群众10843人,其中:佛教8404人,已履行入教手续的301人;基督教1050人,已履行入教手续的273人;天主教108人,已履行入教手续的78人;伊斯兰教1000余人属全民信教。有宗教团体两个即黔西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黔西县基督教教务管理委员会(简称黔西县基督教两会)。有办公场所,无办公经费和人员编制。佛教有教职人员3人,其中比丘2人,比丘尼1人;基督教有教牧人员19人(均由省基督教两会按立、受任和派立),其中长老2人,传道7人,执事10人,天主教隶属贵阳教区,有神职人员1人; 伊斯兰教有阿訇1人。信教群众中,60岁以上的占50%(其中佛教的信教群众中60岁以上的占90%),信教妇女占75%(其中信仰佛教的妇女达90%以上)。信教群众中文盲半文盲多(主要指佛教和基督教),少数民族多(伊斯兰教均为少数民族,其次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为协和杨柳的白族;林泉高锦的苗族);贫困信徒多(信徒相当部分未完全解决温饱),且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民族工作方面:

一是切实关注少数民族民生问题,加快民族地方社会事业发展。抢抓国发2号文件贯彻落实,争取中央、省、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组织好民族地方基础设施、增产增收等各类项目的实施,两年来组织实施项目>

二是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切实加大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如彝族毕摩经书和苗族口碑传承的抢救、整理工作力度,与贵州民族大学签订协议设立彝语教学实习基地。在2011年成立了黔西县彛学研究会,收集整理出版反映黔西彝族文化的《水西传说》书、画、碟,并组织水西彝汉书画展和召开水西文化研讨会,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在2012全省第七届旅发大会前夕组织十三个民族乡乌蒙欢歌表演队作誓师巡游;如期举办红林、绿化民族乡的苗族跳花坡、钟山民族乡的布依族六月六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增进了民族团结。在2012百里杜鹃国际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中,撰写论文参加彝族毕

摩文化论坛,组织节目参加彝族原生态歌舞大赛获铜奖。

三是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人才培养,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由县民宗局配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

部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的推荐和培养工作。向市民宗委和组织部推荐少数民族优秀副科级干部,组织人员参加国家民委举办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抓好树立中学民族高中班工作,2010年至今,县树立中学民族高中班第一至三届毕业生参加高考,131名学生中有59名上

一、二本线(其中三名为全县文科不同的第

二、

三、四名),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订并启动实施黔西县‘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召开全县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会,对全县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监测并直报省民委。县民宗局还配合县人大民宗委对全县十三个少数民族乡开展调研。

五是实施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十大扶持推进计划。民族地区贫困乡镇扶贫开发和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建设计划,组织对民族地区

贫困乡镇扶贫开发和民族特色文化村寨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篇,建立项目库54个,今年上报14个。对少数民族特需产品进行扶持,联系贵州省苗学会在林泉镇岔白工业园区注册成立水西刺绣工艺厂。

六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工作。制定了宣传实施方案,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调整了县民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涉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民族权益等开展事先介入,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与县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认真开展工作。

七是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立足实际,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拟定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意见,上报省级民族团结示范点一个,市级民族团结示范点三个,县级民族团结示范点八个(待批)。召开钟山、协和、沙井三个民族乡的民族代表座谈会,为撤乡建镇作准备,推进我县撤县建市工作。

八是积极指导县3个民族学会开展工作,县布依学会协助承办毕节

市布依学会年会,县彝学会协办中国彝族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水西古城奠基仪式。

(二)宗教工作方面:

一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做好合法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换证和年检工作的同时,对非法活动场所进行取缔,对信教人员作劝返就近合法场所活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

二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大对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了使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深入到广大干部和信教群众中去,我们每年都利用县委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行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每年对宗教界人士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以及管理成员进行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培训1-2次。利用基督教每年举办的教牧义工培训进行宣传;并将《宗教事务条例》、《贵州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及相应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印制了10000册,分发

给广大信教群众手中;宗教教职人员利用宗教场所开展活动时进行宣传。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知晓度和影响力。确保《宗教事务条例》在全县的贯彻和实施。

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信教群众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不能把信教群众看作异己力量。在依法管理宗教的同时,我们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引导到构建和谐社会上来,鼓励宗教界多作善事善举,引导其在自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自愿回报社会。在2011年特大旱灾中,组织信教群众捐资9400元,为铁石、锦星乡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等。

四是开展宣传教育,构筑坚固防线,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宗教正常活动,防范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完善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机制,保护合法,制止非法。认真开展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进行摸底调查和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工作,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有效遏制。

五是继续开展创建以安全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达标工作,对辖区内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场所活动有序开展。在做好巩固已达标场所工作的同时,指导了重灵寺、兴盛寺、青龙山观音洞、福音堂、福华堂、观音寺等场所的创建工作。

六是做好宗教界的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办理市、县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做好水西公园观音阁信教人员的工作,并已通过政府会议纪要在2012年7月将观音阁交由县民宗局管理,举行了水西观音阁合法场所回迁仪式。积极做好黔西县清真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已展开专题会组成由民宗、审计、发改、住建、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工作组,由政府办牵头对清真寺工程举行审计评估清算,待评估清算结束后决定工程的复工及其他事项。积极做好黔西天主教堂的教产落实工作。县民宗局还配合县政协调研组完成了主题为

抓好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的调研工作。

三、成绩与问题

(一)取得成绩。

一是民族工作得到发展。民族政策宣传到位、民族文化蓬勃发展、民族经济再上台阶,维护了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宗教工作得到稳定。宗教法规深入人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为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依法管理宗教提供了保障,也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各地应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但我县因财政困难尚未设立。

二是按照省、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应在省级示范性高中设立民族班,

我县第一中学、水西中学都属省级示范性高中,但未设立民族班;现仅有县树立中学设立民族班,由县民宗局每年拨付3万元。

三是民族和宗教工作三级网络机构尚未健全,村级和社区尚无专职工作人员。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西藏工作会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对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观念,做好我县民族和宗教界的稳定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宗教稳定。

(一)积极争取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

民族团结表彰会在全国召开了六次,贵州省和毕节市召开了五次。争取在今年内召开黔西县首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以推动民族工作

的顺利开展。

(二)及时印发黔西县民族和宗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黔西县民族和宗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形成初稿,争取及时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

(三)积极筹备成立黔西县白学研究会

根据2009年6月政府办公会议精神,2009年成立了黔西县布依学研究会和黔西县苗学研究会,2011年成立了黔西县彝学研究会,现在应积极筹备成立黔西县白学研究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两年来,我县的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的思想,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下,一如继往地做好全县民族和宗教工作,努力确保全县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有关项目资金,为全面推进我县民族和宗教工作,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为建设和谐平安新黔西而努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第三篇:揭西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调查

彭俊明

几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贫困县的揭西县农村,它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我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该村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展望未来,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参考思想。

一、调查内容、对象、时间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村民自治中的政策、组织、活动频率等与村民自治息息相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得出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此次调查以揭西县河婆街道庙垅村干部及全体村民为调查对象,以个人为单位,以结合他们的姓名顺序排名进行分析。为了调查分析的简单化,本次调查还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村民的资料库中进行抽样分析。调查样本为20人,采用资料登记数据库与结构式访问相结合的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本情况

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庙陇村,全村共有141户,540多口人,1000余亩耕地,3个村民小组,27名党员。张奉海自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干部群众,25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甘于奉献,清正为民,使全村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近年来,村先后被评为绿化先进村、镇级先进文明村,张奉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15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从1987年至今,连续24年镇人大代表。

根据对农村和基层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由此就可以被界定为:政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权利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环境建设等的实践,其中主要是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农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 主要力量。一般而言,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分为两种: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和基层国家民主建设,即由人民群众行使其民主自由与权利,对基层的社会管理事务等进行直接或者间接形式上的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就属于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它是培养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和举措。而乡级民主属于国家基层民主建设,它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国家行政部门所实行的民主,它的启动实施过程始终由国家政治权利直接介入与管理,是一种国家的政府行为。 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同时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国家可以下放权利到乡村来,以培养农村地区的社会自主性力量,促进基层社会民主建设。而基层民主建设又可以反作用于基层国家民主建设,促进民主的发展、完善和升级。该村通过建立村党委领导办公室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管理条理,定期举行例会并鼓励村民旁听,同时还公开选举过程,有效做到领导班子人民选。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基层民主应当涉及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日常

20 × 20 = 400

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点应当放在村务公开、村民议事上,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农村的直选作为评价村民自治的唯一标准。村民在自治管理中对于自身日常具体事务缺乏管理权限,故而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民主政治化进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十分强盛。而农村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使得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必备的资金和设施。

3、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总体上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成为了杂合多种因素的群众表决。特别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是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削弱,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概念中。

4、传播途径单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依赖于广播、电视、交通、报刊等,而这些在农村基层地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因而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时更新已有的民主观念,导致民主思想意识薄弱。

5、农村积淀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源深厚。农民中有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和潜在的男尊女卑、辈分排名的旧秩序。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中,也往往不分建议的好坏,而只是按照年龄、辈分排列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导权。

6、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不够顺畅。村委会选举是一个面向全部村民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各种资源汇集于此。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追求完全自由的“大民主”思想滋生。

7、少数当选者和党内人员素质不高。党员在群众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一些地区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而使得少数素质低的人员混入党内,造成了党在基层地区形象的打击。而村委会中更是鱼龙混杂,某些历史有疑问的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曾说过:“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通知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几率又有自由,又有同意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来谈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就只能陷于空谈,毫无实际意义。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党唯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政治化,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化、地方的民主政治化,加速基层的民主政治化。可以说,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关键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能否有一个大的突破。 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并不是指单纯以党内民主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作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褪尽人民民主发展是党执政的基本政治取向和要求,因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按照人民民主发展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因而,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既体现在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和效果,也体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对党内民主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两推一选”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两推一选”是指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做法。实践证明,按照“两推一选”选举出的村党支部班子,达到了党员、群众和上级党委三满意。

可见“两推一选”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根据初步实践取得的经验,两推一选”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三个阶段:

(1)党内民主推荐。换届前,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吸收非党的村委会成员 、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在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推荐新一届党支部成员职数至少多一倍的人数确定初步候选人。

(2)群众推荐。各村分别召开村民大会,对初步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要有70%-80%以上的村民参加。乡镇党委对过半数以上群众信任的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却订正式候选人。

(3)党内选举。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会。

(三)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在农村基层坚持民主政治,就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村级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提交全体党员讨论决定,防止个别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家长制”“一言堂”。实现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两委干部工作决策中不民主或者各自为政的问题,还可以有效促进村民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有序运行、齐心协力为人民服务。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要交给广大村民,反馈村政大事,仅仅依靠两委研究决定还不算,还要由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议事会充分讨论后再做决定,做到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者决策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地协调两委关系、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支持党员和村民参政议政,还必须建立村党支部向党员会议报告工作制度、保存党支部保障村民自治的制度、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村委会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以及定期召开由党员、村民参加的民主评议两委成员的工作制度和两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员和村民对两委干部的监督。

(四)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的重要。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期,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要有新的思考和改进。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一方面有益于农村基层地区党员后备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发挥。发展党员是我们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源头,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就可以在源头上提高党员准入的标准,从而确保农村党员素质的水平。但是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农村党员中存在着少数低素质的党员,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混乱不堪,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清理。同样,还要加强对所有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结合有效考核体制,将工作绩效和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的积极性。

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形成当的建设整体褪尽的工作机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以党员整体素质工作的完善为核心,积极做好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我们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

(五)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在拨那个村基层就是代表我们党行使执政权的机构,代表了我们党的光辉领导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武装自己的头毛,努力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长造型,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道路。这不仅要教育农村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把代表、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不断壮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尊重广大人们群众的医院,使村委会成为一个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自治活动中来,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协调各方面矛盾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

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带领广大农民想全面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第四篇:肥西县司法局走访帮扶企业活动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联系帮扶工作的通知》(肥办[2011]40号)文件精神,肥西县司法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现将本次“大走访“活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肥办[2011]40号文件要求,县司法局党组一班人在袁玲局长的带领下深入合肥亚博农牧有限公司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举行座谈,座谈会上,袁玲局长详细询问了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合肥亚博农牧有限公司系江西南昌亚博实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举办,成立于2005年,属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负责人王玉,共有职工100人左右,大多数是大柏店本地人,企业年产饲料近4万吨,年产值近1亿元,利润3%左右。

目前企业运转良好,干群关系融洽,从我局对走访企业掌握的情况来看,被走访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短缺、资金不足、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三方面。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如用工困难的问题,我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积极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合理用工,以促使在职员工思想稳定并积极

介绍其它人员来企业工作。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对肥西的投资环境、政府扶持力度、优惠政策非常满意,下一步将优化结构,整合力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局通过“大走访”活动,解决了企业的部分难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进一步树立了司法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良好形象。通过此次大走访活动也增强了我局人员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意识,为进一步作好今后的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011年11月4日

第五篇:泸西县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泸西县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我县2010年的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 以 “公益林资源管护、护林员管护工作督查、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为重点,通过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完成及时,现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我县共纳入省级公益林补偿的面积是5.7万亩,其中:所有权属为集体的面积5.35万亩,所有权属为国有的0.35万亩。收到州级下达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41万元。全县省级公益林管护责任单位涉及8个乡镇的4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国有林场。

2010年我县的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严格按《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26个村民委员会,按程序选聘护林员52人(其中: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兼管省级公益林24人)。52名巡山护林员经乡镇批准后统一管护省级公益林,兑付到林权所有者的补偿资金分配方案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平均分配到林农,项目实施一年来公益林区秩序稳定,做到了既管好了林,林农也得到了实惠的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公益林管护完成情况

1、资金兑付情况

我县严格按照《云南省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专户储存拨兑,层层监管,从严核算,安全专用。资金下达到乡镇后,按属

地管理原则由各乡镇林业工作站、财政所负责资金的兑付工作。

2010年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兑现情况是:下达给各乡镇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28.41万元 (泸政办发[2010]135号文)。省级公益林资金的补偿方案由各乡镇指导各实施村组结合各自实际拟定,林权所有者补偿、直接管护费、村集体监管费的补偿均未超过5:4:1的比例规定,各乡镇的补偿方案确定后报县林业局公益林管理所备案。2010年,全县兑付林权所有者的补偿费为12.708万元,涉及农户24068户,补偿人口75000余人。直接管护费10.165万元,用于省级公益林护林员工资。村集体监管费2.542万元,责任单位用于省级公益林的管护宣传、防火、防盗、防虫害、监管护林员、管护质量检查及造林补植抚育等支出。拨付国有省级公益林管护费用:1.575万元,由国有责任单位用于国有省级公益林的管护支出和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检查验收、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益林抚育、补植补造、管护站所(点)建设和林区道路维护以及其他相关支出。拨付县统筹费:1.42万元,用于乡镇林业站组织开展省级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重点区域森林火灾预防、公益林资源建档与监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公益林管护站点建设以及林区道路维护等开支。经检查,各项目单位无截留、挪用、挤占、滞发、随意调整用途、脱离管护任务、随意切块下达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

2、管护成效情况

为认真落实《泸西县政府、村财政、林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项目管理责任状》,加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公益林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来,为切实加强省级公益林的管护工作,泸西县国家重点公益林管理所将5.7万亩省级公益林承包给52人管护,以做到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实行“公益林管理所--林业站--村委会”三级管理的模式,对公益林进行统一管护。同时,建立健全巡山日志、巡查记录、森林防火、资源监测、人员监管、资金使用等各项制度。配套完善公益林区宣传碑16块、标志牌116块,固定标语10余条、检查哨所3余座等管护设施,有效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检查验收情况

泸西县林业局是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主管部门,年底要对乡镇林业站和管护责任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根据各乡镇实施的省级公益林面积,按照省、州和《泸西县政府、村财政、林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项目管理责任状》的工作内容,重点检查:管护责任主体落实情况,护林监管人员落实情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落实情况,限制性利用开展情况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成效。经检查,各乡镇均未出现和违反公益林管护和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未出现林地管理弄虚作假和致使公益林生态功能下降行为,有关材料上报及时和内容符合规定,未擅自调整补偿资金的使用计划和违反规定截留、挪用及不按规定实施管护项目。

三、采取措施

1、组织领导情况

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完善管理工作。为切实做好省级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泸西县林业分类经营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负责日常事务,林业局又明确公益林管理所办具体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真正做到工作有人管,部门有人抓,做到领导、人员、工作全面到位。

2、责任落实情况

明确要求,落实管护责任,签订责任状和承包管护合同。按年初工作计划,泸西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泸西县政府、村财政、林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项目管理责任状》8份;按项目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县林业局与管护责任单位签订《省级公益林管护合同(A)》43份,限伐协议43份,各管护责任单位又与52名承包管护人员签订《省级公益林承包管护合同(B)》52份。责任状和承包管护合同的签订,落实了项目管理工作责任制、责任人员。同时责成各承包管护员,要管好各自的责任区域,依法巡山、文明护林。

3、制度方案制定情况

政策体系是公益林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为确保公益林管护到位,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泸西县重点公益林《检查验收办法》、《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管护实施细则》、《护林员考核奖惩办法》、《护林员定期汇报制度》和《护林员巡山记录制度》等,明确了公益林建设、管护、资金补助、责任追究、考核奖励等一系列政策,使整个工作有章可循,达到“用好钱、管好林”的工作目标。同时,本着便于管理、职责分明的原则将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公益林划分为若干个监管责任区,每一个监管责任区落实一名监管员。在监管责任区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管护责任区,采取有效措施,将补偿面积落实到了管护单位、管护人员和山头地块,将管护责任与管护报酬挂钩,并签订了管护合同。

4、指导、监督、考核情况

县林业局将省级公益林的保护管理作为乡镇林业站的一项工作职责,并给予所有管护工作的指导和加以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是监管责任主体,具

体工作落实到林业站;村委会负有辖区公益林监管直接责任。乡镇林业站、村委会在各级政府领导下,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和检查的职责,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动态,发现和纠正管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指导、监督、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管理责任人,管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实现辖区公益林管护的全程监控。

每年,按照国家、省、州的管理要求,一是对项目区年度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资源消长,林地征用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发生及控制等情况逐级进行全面检查,写出总结,编制当年补偿性支出和公共管护支出工作计划,并形成报告上报;二是强化措施,加强督查,县公益林管理所每年对各乡镇的公益林护林员进行2次以上的抽查,每次抽查在10%以上护林员,各乡镇林业工作站每月对辖区内公益林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通过督察和检查,及时掌握生态公益林管理效果,发现生态公益林管理漏洞,有效地督促护林员工作;三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公益林管理所制订出台了护林员考核办法,并有乡镇林业站与护林员签订公益林管护责任书。护林员工资报酬按月发放70%,剩下的30%要在年终考核后一次性发放,考核合格以上的全额发放奖励工资;考核为不合格护林员,扣发全年奖励工资,不合格护林员和考核分位列全乡末位的解除聘用关系,另行选聘护林员。

5、宣传情况

印发《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给各级干部和村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省级公益林补偿的目的意义、有关政策;召开全县林业站长、护林员培训会议,林业站以会代训护林员,乡镇召开村两委和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启动省级公益林管护补偿工作,吃透补偿政策、主要工作精神和实际运作

方法;组织林业、财政和乡镇工作人员深入农家开展宣传,讲清讲透补偿政策,做到补偿工作家喻户晓。

6、档案管理情况

严格按《红河州公益林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省级公益林科技档案的分类制作与管理,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按相关要求和部门管理规定,加强对公益林补偿工作管理中产生的文字、电子材料进行立档归卷,同期建立电子档案,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也按《办法》认真整理各种文书材料,并分类、立卷归档。指导、督促各乡镇搞好档案建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保证管护主体管护的山头地块与图、表、册相一致,方案决议、各种会议记录、公示情况、目标责任状、管护合同(A、B)、信息报表等资料齐全,入档规范,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四、取得成效

实施省级公益林补偿,提高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关系生态环境建设和百姓切身权益的的大好举措,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本着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县政府把实施省级公益林补偿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并加强组织领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我县省级公益林补偿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项目从实施以来,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实践、探索、改进,逐步完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滥砍乱伐、毁林开垦的现象极少发生,牲畜破坏次生林的情况也逐年减少,省级公益林的管护取得了明显成绩。特别是补偿资金的到位,增加了林农收入,林权所有者获得了补偿,村集体林业工作热情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岗位和增加了林农收入,从当地村民

中招标的52名省级公益林承包管护人员,人均年管费收入近3600元,林权所有者获得补偿12万余元,村集体获得监管费近3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工作的实施,形成了“林有人看、树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良好局面,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培育和保护,公益林区域内森林质量明显提高。

五、存在问题

随着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顺利实施,今后的公益林管理工作要求会越来越高,就我县目前的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单位补偿费过低。完善和提高补偿额度到10元/亩,以进一步缩小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的补偿差距,减少林权所有者、承包管护人员的对比心理,有利于公益林补偿实施项目的健康发展。

二是工作经费匮乏。已实施补偿的省级公益林补偿基金中没有明确配套有各级的管理工作经费。县、乡无配套工作经费,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开展省级公益林补偿管理工作的到位性。

三是管护费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承包管护费偏低势必影响承包管护人员的管护积极性和管护质量,还有就是在旧城镇很难招到管护人员。

六、意见建议

一是提高补偿单价,争取与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单价相同即10亩/元,以消除林农的对比心理。

二是建议从补偿费中,规定一定比例的公益林管理工作经费。 三是扩大补偿资金统筹范围,出台相关政策机制,向水利、工矿企业等行业和社会捐赠统筹补偿资金。

四是出台启动公益林区的林木更新、采伐利用规划规则,加大低效公益

林改造力度,引导公益林管护区林农致富,保护好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建设。

泸西县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上一篇:去三亚玩的攻略范文下一篇:让青春不再迷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