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2024-04-28

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通用8篇)

篇1: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高二选修班期末复习背诵默写填空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以东,以北。地表形态:(原因:。黄土高原成因2.水土流失危害:①

3.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②土壤

③降水④地质灾害

人为原因(主要):①,②

4.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尖锐的根源在于,环境治理以为中心,治理与相结合,是成功的经验

5水土流失三大措施:①,②如:、、,③(根本措施)

第二节鲁尔区

1.分析某工业区区位条件:自然:①②社会经济:①③④

2.鲁尔区区位优势:①③

④⑤⑥.3.鲁尔区的主导(首先衰落的)产业是①②

4.鲁尔区(辽中南、美国东北部)遇到的问题:①是:)②

可持续发展措施:①②

第三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时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一般包括:①②③南水北调根本原因:

2.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原因:①②③

3.南水北调东线起点:,终点:,利用作为输水渠道 优点有①②,缺点有①②西线起点:优点有①②③,缺点是

4.华北成为我国最缺水(春旱最严重)地区的原因:自然原因:①②③,人为原因:①②③

5.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水源地与沿线):①②③④⑤⑥.6.西气东输西起:,线路布局主要考虑:7.管道优点:①,8..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西)部影响:(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

篇2: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

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

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

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

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

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

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

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遥感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

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

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 调整产业结构

③ “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

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

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

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

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篇3: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一、整合的必要性

1.“问题研究”的教学现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每一章节后都有“问题研究”, 但由于各种原因, 没有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 可以说目前的地位比较尴尬。但笔者发现学生在闲暇之余却经常有意无意翻看此部分内容, 可见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很高。

2.“问题研究”设置的出发点

“问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 也是地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教会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问题的同时, 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探究和创新意识 是高中生 必须具备 的素质之 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问题研究正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研究, 在实践中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学习地理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地理问题。“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问题研 究”中的内容 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问题, 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让学生参与到现实问题的讨论中, 摆脱传统教学过于机械、沉闷的课堂模式, 让学习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整合的途径

1.设置情境进行整合

合适的情境设置不仅有助于“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情境设置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整合。设置情境的方法有多种, 如生活展 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研究”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第一章“问题研究”为:“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笔者在实际指导学生研究时把情境设置为一次旅游, 通过视频、图像等资料直观显示新加坡的自然、人文条件。先创造具体生动的 场景, 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新鲜好奇。然后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让学生成为情境的参与者。此外, 让曾经到 新加坡旅游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以增强同学们的认同感。这样通过多方面、立体化的活动活跃学生 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参与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等, 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2.适当调整案例, 让问题研究更贴近生活

教材中的部分“问题研究”选取的案例与我们学生生活距离较远, 不利于问题研究的开展。那我们就不必局限于课本上的案例, 可将案例进行适当调整, 选取身边相近的案例。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研究的开展, 又能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如第四章“问题研究”内容为“我的家乡怎样发展”。教材选用我国西南某乡的发展经验, 而笔者所在学校为我国东南沿海城镇, 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乡土人文条件都相差甚远。笔者把研究对象改成学生所在家乡后, 学生立马熟悉起来, 既有一种亲近感, 又多了一份身上的责任感, 都愿意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上, 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此方法在进行“北京私家车———北京的私家车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等问题的研究时同样适用。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调整,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注重各门学科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科学, 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进行“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整合时, 我们要发挥基础科学的作用,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各门功课知识, 体现“我学为我用”, 更可以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 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知识框架结构。

如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此类问题研究的教学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政治学上所讲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大坝、开发北大荒的行为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经济利益,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与此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建大坝导致渔业减产、海水倒灌、三角洲盐渍化加重等问题;长期开发北大荒则导致黑土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等问题。人类向自然过多地索取必然会遭受自然的惩罚。人类要不断反思 自己的行 为, 建立更加 稳定的人 地关系, 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这也反映了政治学上所讲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地关系也是如此。

4.建立机动灵活的研究机制

新课程更加关注研究性学习, 规定其占15个学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密切相关, 体现了以学论教的评价机制, 注重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重新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和研究能力等现实问题, 在问题研究的项目选择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这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引导者身份协助其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分析信息, 碰到困难时互相支持、互相帮 助,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探索、探究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养成。

5.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每一章“问题研究”内容的设置都是与本章内容紧密联系的, 新旧知识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充 分利用这 一点。在新旧 知识中找寻规律, 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来获得新知识, 做到举一 反三, 进行知识 的系统化、深 化及升华,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必修三在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 选取的是“西气东输”问题, 从西气东输的线路、原因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其实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很多, 如南水北调、晋煤外运、西 电东送等。在 学习了“西 气东输”之后, 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将相关内容如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整合, 可以很好地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 “问题研究”板块给了我们很大的拓 展空间, 我们有责任用好这块阵地。课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的终点, 只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甚至可以说是学习的起点。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知 识作为“武器”, 在“问题研究”的“战场”上检验我们的成果。

摘要: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设置了“问题研究”板块, 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调整案例等途径, 实现“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整合。

关键词: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篇4:地理必修三难点突破

高考试题离不开区域,区域作为试题背景和思考对象提供问题素材与知识载体,但考查的不是区域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体现的地理原理、规律。因此复习的重点不是记忆区域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科学阐述和解释。

(一) 区域综合分析

五步分析法:

(1) 在哪里——定位、分布,即区域的空间位置;

(2) 有什么——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些自然、人文地理要素有什么突出的特征;

(3) 为什么——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这些地理现象和特征的成因,推导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4) 怎么样——运用人地关系原理评价这些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如何办——分析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二) 区域特征分析

1. 区域特征分析方法

从区域的整体性特点出发,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特征: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按照“遵地之规、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找出该区域在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以青藏高原为例:

2. 区域特征结构模型

(1) 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

(2)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起伏;

(3)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

(5)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6) 区域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社会经济特征(产业、交通、城市、人口等)。

(三) 区域差异比较

1. 区域差异比较法

比较法在区域地理中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同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不同地区分布、特点或成因的异同,如: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与成因的比较。

(2) 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异同。从不同角度找出地理区域异同点,认识地理区域的特征、规律,如:中、美两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的比较;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比较。

(3) 对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要建立图式分析同一事物间的差别、联系,把握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脉络,如:鲁尔区形成、发展、衰落、整治阶段的比较。

2. 区域差异比较步骤

(1) 选择的比较对象最好是哪里?(学会选择比较对象:同等级、同类型)(2) 从那些角度进行比较?(学会选择与制定稳定精确的比较标准,即相应的知识结构)(3) 两个类型的地理事象有那些异同?(学会按一定的步骤、确定的比较标准进行比较)(4) 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既要比较现象,又要比较本质)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 区域资源开发及资源枯竭地区转型

【模式】1. 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可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 对资源枯竭地区整治措施的探讨,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 资源利用: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2) 产业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3) 环境治理: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等。

【案例】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 区位优势: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便利的水运。

(2) 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钢铁、机械等主导产业衰落。

(3) 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模式】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或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成因(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措施(对症下药,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案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 危害:① 土地退化,农业减产;② 泥沙陡增,下游形成地上河;③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2) 成因:①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② 人为原因:垦荒、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林破坏植被;轮荒、开矿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3) 治理措施:①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②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③ 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三)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模式】1.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分析模型(如下图)。

2. 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分析思路:对于某流域的开发整治要根据各河段自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人口、交通、经济基础等)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其基本思路是:优势→开发方向、开发重点;问题→整治措施,核心是趋利避害、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案例】 以长江流域为例:上游地区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水电开发是其重点;针对地质灾害多发、水土流失加剧的状况,要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防护林建设。中游地区要充分发挥土地、矿产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整治重点是退耕还湖,防治洪涝灾害。下游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同时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水体和大气质量。

(四)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模式】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思路:区域定位(在哪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有什么?)→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怎么样?)→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怎么办?)

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确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向;(2) 促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商品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3) 注意农业生态问题,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案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河西走廊:利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瓜果粮生产;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江南丘陵: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的系列开发;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河南:发挥小麦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市场、交通、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农业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农业。

(五)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模式】1. 对某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要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问题—措施”的分析思路: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六) 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模式】 为什么—怎么样—何影响

1. 为什么即转移、调配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要结合区域实际从“分布不平衡”的角度具体分析。

2. 怎么样是指流向、线路、路径。

3. 何影响:分析对两端、沿线的影响;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一般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要注意“影响对象”的指向要求。

【案例】

三、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

高考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是要求死记硬背,空泛地说出它们都有哪些用途,而是结合实例来考查同学们对地理信息技术特点、功能的了解程度以及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篇5:鲁教版地理必修三会考提纲

一、能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的性质分类

(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裂变能。

(3)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四、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神黄铁路、大秦铁路、焦——兖——日铁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五、能源的综合利用:

1、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2、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中心的多元结构。

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④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地理复习方法

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轮复习正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盘点的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甚至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默图、甚至描图训练,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三、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看报,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编一些地理时事题与同学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四、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有的同学客观性试题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丢失。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同学们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忆,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

地理好难不会怎么办

当你看着世界地图,映入眼帘是一片花花绿绿的画面,有许多国家,面积有大有小。你有没好奇过,为什么有些国家面积那么大,有的那么小,好像分地不公平。俄罗斯那么高纬度,那里的冬天有多冷?我的家为于地图哪个角落?学地理就要常看地图,产生思考,记住地图的轮廓。在考试中有一个清晰的总体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常常联想与地理相关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冬天的白天那么短,夏天的天气会那么热?然后在地理中找答案,明白之后,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以此往复,不断循环,地理成绩越来越好。

掌握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有因引果。比方说,气候和农业的联系,地形与城市形成的联系。熟悉各方面的地理要素,慢慢推导。在学习中发挥记忆和思考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学习中也离不开老师的辅导,上课注意听讲,做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有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特别是你做错的题目,再听老师讲一遍,理解效果更好,记忆更深。

脑洞大开,培养抽象的思维,立体的思维。例如你能在脑海中要能够模拟地球公转是的太阳直射点,大脑模拟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什么时针在转,模拟晨昏线和地球纬度,自转之间的关系等等

篇6: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生产过程:在工厂中,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工业的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产出:产品、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2、工业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好的利润。

3、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原料、科技、政策、乡土情感、信息的通达度

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4、工业的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

5、科技:随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技因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大。同时,对交通、科技、市场、信息的要求也增大。例如:钢铁工业的区位变化 :

6、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若在季风区应该分布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居民区水源。 (3)排放固体垃圾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优质环境为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7、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因素选择的影响: 国防需要——“长虹”、军工企业、卫星

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工业区布局秒纺织厂 工业惯性——不合理但仍在那

发展:煤铁复合体型(鲁尔区)——临海型(福山)——临空性(高新技术区)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导致 形成 扩展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投入、产出;零部件生产与组

装件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①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②分类: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③优势:A、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区的规模效益。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的分类比较: 分类方法

类型

知识点差 集聚目的

自发形成的

按成因分类

规划建设的 工业地域

业区)

发育程度低的工

按发育程度分类

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4、工业分散

①成因:在各地寻找最佳区位。

②表现:价格低、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共产之间,可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工业区饱和,新工业外迁。

5、工业的地域联系:

①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②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等的流动。

工业部

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钢铁、石油化工、机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小。

降低建厂成本(如五里工

多空间上的联系,很少生产上的联系

工业地域

取得规模效益(如钢铁城)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加强交流协作、降低成本、工业之间存在生产上和信息上的联系

特点

门 械制造、汽车工业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况

(1)发展基础:多数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3)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面临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衰落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第11 / 15页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地区。 3.案例: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

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充沛的水源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离铁矿区较近5)广阔的市场 衰落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世界性钢铁过剩 5)环

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消除污染 5)拓展交通 二、新工业区 1.概况

1)时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开始,20世纪50年代后 2)地区:经济薄弱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台湾新竹 3.案例:㈠、意大利新工业区

①形成条件:大量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②特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③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如萨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④区位因素:经济的高度开放;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方便。 ⑤意义: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㈡、美国硅谷

①高技术工业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硅谷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军事订货(特别)

③主要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程 ④硅谷扩散:将电子装配工业移向劳动力、低价低的地方。 温州乡镇、晋江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何不同?

没有形成产、供、销网路,企业间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而是彼此成为竞争对手。

何有措施:A、加强科技投入;B、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C、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D、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中关村

区位条件:A、交通便利;B、靠近高效、科研机构;C、政府支持

不足:A、研发费用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B、科技创新不够,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靠近市区,环境较差;交通拥挤,低价高。

篇7: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复习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课本难重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强化地图和图表的判读和运用;

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4.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6.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先进;便利

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经营

生产特点: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③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同期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③人口稠密,丰富④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丰富

⑤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原因:;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原因:;

③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①自然条件优越(平坦、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⑤程度高;⑥农业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①气候,茂盛;②地广人稀,低;③距离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②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中欧、;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①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坦,适合牧草和的生长②水平高,生活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章末练习题

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

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A.日本B.加拿大C.美国D.西班牙

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

A.美国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

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印度D.中国

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

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

A.青藏高原的青稞 B.河西走廊的水稻C.海南岛的橡胶树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

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①运费少②科技含量高③劳动力成本低④生产资料投入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

17.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其优点在于()

A.牲畜需要不断地更换环境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C.有利于节约用水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

18.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

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

19.下列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A.小农经营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低D.商品率低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完成20~23题。

20.泰国的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美国的中部平原、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1.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

A.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

22.从农业的商品率来看()

A.美国的谷物农业商品率最高B.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商品率最高

C.阿根廷的牧牛业商品率最低D.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商品率最低 右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回答23~25题。

23.该农作物是()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

24.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D.机械化水平低

25.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欧洲

26.兼有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南半球国家有()

A.澳大利亚B.新西兰C.南非D.美国

右图是“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这种作物应该是()

A.小麦B.棉花C.甘蔗D.稻米

28、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D.机械化水平高

读下图,判断回答29~30题。

29.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3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草原B.珠江三角洲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D.东北平原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导航答案)

3.1节

2.市场4.气候地形市场土壤市场

7.气候土壤地形灌溉水源市场交通8.家庭

3.2节

2.雨热劳动力经验3.人多地少精耕细作人口稠密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4.加拿大俄罗斯5.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地广人稀机械化科技

3.3节

2.温和草类土地租金海港5.西欧澳大利亚

6.多雨多雾饲料城市化习惯

章末检测:

篇8: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指瑕

第一册

1. P4第二节第1行:

“宇宙是无限的, 但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这种表述将科学上的宇宙与哲学上的宇宙相混淆。科学上所讲的宇宙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象的能量大爆炸, 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 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这个概念不同于哲学上所讲的宇宙概念, 即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结合下文内容, 这一句话宜改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或“人类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2. P31:

关于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而课本上只介绍了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类型, 即褶皱和断层。严格地说,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建议将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改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3. P37第二节第1行:

“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这句话未能全面、准确地叙述辐射定律的相关内容。建议将其改为“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4. P48倒数第6行:

“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这句话叙述不够全面, 漏掉了岩石圈。因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 热量传输不可能没有岩石圈。因此, 建议该句改为“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5. P48倒数第5行:

“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 改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 不仅产生流水的侵蚀地貌, 还产生流水的堆积地貌。建议将该句改为“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侵蚀作用, 并通过搬运、堆积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6. P5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下方将亚热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这与教材中气候类型判断教学的内容不一致。建议将亚热带气候仍分为两种, 即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或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 将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别归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并建议换上相应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另外, 为体现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建议将P58《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下方的亚热带荒漠和草原带分别归入热带荒漠带和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用不同的图例分开, 并换上相应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 P60第3行:

“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表述不科学, 因为海岸线不一定就是东西向延伸的。建议该句话改为“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大致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8. P64“活动”第3行:

“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将富含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带到表层, 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 大量鱼群来此觅食, 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成因说法欠妥。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沿岸上升流, 而非秘鲁寒流。因此, 建议第一句改为“由于秘鲁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 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 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 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9. P84第二节第1行: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 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可再生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显然不合适。建议最后一句改为“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第二册

1.P4:从“人口增长模式图”可以看出, 原始低增长阶段的出生率波动大, 死亡率波动小。但这与实际不符, 在原始低增长阶段, 由于受灾荒、战争及瘟疫流行的影响, 死亡率的波动应很大, 而出生率则相对稳定。建议该图作适当修改。

2.P23第二节第1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 例如,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前面已讲过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因素有关, 最后一句又说:“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等有关。”前后重复叙述。建议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改为“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社会分配制度、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P57第1行:“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样叙述不够完整, 因为如蘑菇等微生物的生产显然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建议将“动植物”改为“动植物和微生物”。

4.P90倒数第2行:“在商业活动中, 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并以“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作形象化说明。这种叙述将生产、消费作为商业活动的环节, 显然扩大了商业概念的内涵。因为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所以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建议将该句改为“在商业活动中, 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图中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删去。

第三册

1.P42:关于“稳定战略”的叙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归宿”的解释是“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归宿点”应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目的, 也就是说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或归宿点。因此, 建议将文中的“归宿点”删去。

2.P77倒数第1行:“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句话本身没有错, 但将旅游资源放在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条目下叙述就欠妥了, 因为长江流域许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资源。建议将其改为:“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P97“知识窗”中第1行:“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被称为‘地球之肾’”。这样叙述将湿地的防旱功能漏掉了, 应将文中的“蓄洪防洪”改为“蓄洪防旱”。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唯美祝福语下一篇:“埃及” 教案示例-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