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2024-05-05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精选6篇)

篇1: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①生产上的联系。②空间上的联系。③信息上的联系。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两种类型:

①产品轻、小、价格贵,

②产品极其复杂,如飞机。

(2)工业分散的条件: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三、主要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1)概况:

①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②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④兴盛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二战结束。

⑤特点:生产规模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2)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3)鲁尔区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整治措施: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

④发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工业小区

(1)生产特点:

①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

②生产过程分散。

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④分散在农村或小城镇。

(2)生产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3、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高。

②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区位条件:

①位置优越。

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利。

⑤军事订货(美国特有)。

篇2: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最高。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①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③要避开低湿地区;

④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铁路建设:

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

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

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大型超市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篇3: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 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 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 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 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 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 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 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 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 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 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 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 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 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 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 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 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 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其次,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 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 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 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 顺流航行船速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 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 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 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 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 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 受到陆地阻挡, 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 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到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度, 加入极地环流, 一部分折向低纬度, 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 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 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 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 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 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 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 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 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 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 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 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为例, 分析了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材编写顺序和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展示, 论述了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不论是对于出版机构编写中小学教材, 还是一线教师在具体授课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参考文献

[1]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58.

[2]金祖孟, 陈自悟.地球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08.

篇4:“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对策

“着眼基础,立足课本”是最基本的复习方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顾知识”这种最传统的模式来实现。例如,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本P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针对这段材料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问题1】这段材料显示了什么信息?(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的变化等)

【问题2】材料中显示了哪些区位因素?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哪些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3】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能种水稻、甘蔗等这些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地方挖鱼塘养鱼有什么样的优势?

【问题4】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种水稻、甘蔗、养鱼、种花都适合,为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

【问题5】从“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说明了农业区位因素的什么特点?相比之下,哪类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问题6】“水稻田”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农业景观,类似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一定的地域形成比较稳定、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区称为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7】利用其自然条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发展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模式,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问题8】“桑基鱼塘”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问题9】混合农业典型的案例是什么?其形成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问题10】我国广大农耕区的农民既种植庄稼,又养鸡、猪等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为什么?

【问题11】南方的水稻种植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区位条件有哪些?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还有哪种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1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其区位条件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4】我们也学习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他们分别是什么?

【问题15】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哪些?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案例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问题16】乳畜业的分布、形成因素、特点是什么?

通过解决问题,对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巩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扣课标,突出重点;其次,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方式上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

二、建构系统为手段,提升知识为目标

1.第三章知识网络系统的建构

本章教材一共三节内容,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必修2各内容中,是与必修1以及初中地理联系最大的章节之一。第三章主要围绕“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条主线展开。

2.第三章、第四章的比较

课程标准中对这两章的要求如下: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很明显,这两条“标准”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工业生产无论从部门,还是从布局而言,都更复杂些,且工业的“非天然性”较突出。这两章知识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三、整合部分为手段,升华知识为目标

篇5:高2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1.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反应人口增长的快慢,正值(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增加,负值(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在减少;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 世界人口增长

①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出现老龄化) ②发展中国家:传统型(人口增长迅速) ③世界平均:过渡型 ④中国:现代型(未富先老)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世界人口迁移

①二战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收入差异) 2. 我国人口迁移

①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从中部地区向东北、新疆等边疆地区迁移; ②改革开放以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农村→城市 3.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①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②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环境承载力,区域最多能养活的人口(最大值)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负相关)。

3. 人口的合理容量:合理值

4. 对于同一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②决定城市土地利用的是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③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三节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世界城市化进程:

①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②中期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③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市场 因素。

2.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②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④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⑤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 【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 5.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社会经济条件】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人多地少,饮食习惯导致对稻米需求量大 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

6.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较低 ④科技水平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

7.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②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8.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地广人稀 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农业科技先进

9.大牧场放牧业特点:①面向市场,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牛、羊) ④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⑤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10.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1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①完善交通(铁路的贯通) 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③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④种植饲料 ⑤开辟水源(打机井) ⑥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12.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⑤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紧邻消费市场)。13.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地形平坦,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

【社会经济条件】③城市化水平高,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工业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

课本P61图4.6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广阔的市场3.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5. 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

:

6.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有: ①科技人员比例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投入中 的研究开发费用多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7. 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条件有: ① 知识、技术密集(主导因素)② 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③ 有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8. “硅谷”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知识和技术密集)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⑥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篇6: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小结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开物质载体。

⑤文化作为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定的文化由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文化霸权与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启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的行为举止,体现了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①文化对人的影响,般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见、摸着,却无时无刻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6.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激发起人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绿化养护文明施工措施下一篇:弱电验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