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2024-05-17

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共13篇)

篇1: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阎凤仪诗词欣赏

阎凤仪,女,笔名严峻、严冰,1945年12月生,山西稷山人。生性率直,嫉恶如仇;急公好义,不自量力;好读书不求甚解,喜舞文愧无惊句,曾帮诗友编辑出版多部书籍,自有拙著《塬草集》问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曲江诗社社员、户县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第一届理事。

马年颂马 碧野事耕耘,边陲扫万军。长怀千里志,伏枥尚凌云。

咏 梅不惯烟尘境,情钟雪里栽。谁怜蜂不至,自喜蝶难来。风炼凌霜骨,冰凝映日腮。芳心留一点,长向岁寒开。

端午步韵焦万利先生 榴花五月竞芳芬,丽日和风播远馨。汨水沉沙伤昔日,衷怀追念祭当今。千秋飞渡龙舟美,万代飘香米粽珍。可叹官仓多硕鼠,几人省得蕙兰心?

闷 硕鼠偷分代理金,书生无奈苦呻吟。一年诉讼劳神力,两载执行染泪襟。法院深深深似海,官员冷冷冷如砧。临终嘱托何时兑,愧对诗人一片心!2017年5月16日

丙申中秋 玉宇婵娟望九州,烟笼雾绕锁双眸。狂歌乱舞官仓鼠,拼力拉犁孺子牛。德赛追求成泡影,和谐美梦付东流。抛头洒血功安在?百姓依然阶下囚!水调歌头·登太白山

丙申初秋,西安仍然酷热,8月中旬,与季子海江一家前去太白山森林公园避暑两日,归来以记。难耐炎炎日,随子上南山。飚论翠岭盘越,冰火两重天。谷底绿铺红缀,玉宇云蒸霞蔚,鸿雁傲群峦。放眼平安寺,苍海卷波澜。

悬崖峭,乘缆索,继登攀。腾云驾雾游荡,快乐活神仙!观赏奇花异木,沐浴清风细雨,一步一层天。登上主峰处,鹤发舞山巅!

2016年8月18日 柳梢青·贺上林苑女子诗社成立

情溢初春。上林玉苑,满目清新。竞放花蕾,浓郁松柏,鸟语清纯。

绣旗猎猎凌云。奏雅韵、芳魂锦心。飒爽英姿,弘扬国粹,翘楚三秦。

2017年3月26日 满庭芳·和裴智《大明宫遗址公园》草绿花红,春风拂面,偕君郊外徜徉。终南如黛,太液映天光。童叟悠游牵手,放银线、纸鹞翱翔。芳园内,残台断壁,默默示兴亡。

神伤。思往昔,九重宫殿,金碧辉煌。更万国衣冠,伏拜唐皇。堪叹苍黄风雨,王朝易、草木遭殃。期当代,江山永固,百姓乐无央。

意难忘·和裴智《辛卯初夏同刘玉霖、魏义友、阎凤仪夫妇游世园会》 花谷飘香,看园林绚丽,精彩琳琅。长安迎远客,灞水荡波光。人涌动,怯骄阳,登塔叹无方。短信邀、望穿双眼,终会湖旁。

桥边席坐倾囊。借石榴树荫,野宴开张。口干凭“露露”,圆饼塞饥肠。尝米粽,品骚章,忠魂永流芳。乐声起、喷泉舞秀,神采飞扬。水调歌头·游汉城湖遗址公园 秋日去何处,来向汉城游。秋风阁上凝望,胜景豁心眸。潋滟湖光山色,五彩缤纷锦绣,白鹤舞轻柔。恍入神仙界,潇洒乐悠悠。

步湖畔,情荡漾,放歌喉。游人驻足微笑,老妪也风流。汉武英姿飒爽,史迹浮雕骋目,功业壮千秋。当代神州梦,料可展鸿猷。

2016年11月25日

篇2: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余云喜

风雨艰辛二十年,联珠缀玉舞蹁跹。老少咸集织锦绣,百花齐放换新颜。

篇3:巧借楹联,亲近诗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了《唐诗宋词选读》, 学生刚刚拿到这本书, 倒也挺高兴, 摇头晃脑读得不亦乐乎。但也有学生提出问题:“学诗歌除了读读读, 还能做什么呢?”“还可以背背背嘛!”有学生调侃了一句, 教室里一片笑声。

面对这个问题, 我也不禁哑然。是啊, 面对诗歌, 诵读这一法宝, 我们已运用了千百年。诵读, 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朱熹读书法提出了“大凡读书, 须是熟读, 熟读了自然精熟, 精熟后理自见得”的要求。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它是感悟诗歌的重要环节, 能够引导读者走向诗文深处, 悟到“不可言传”的诗外之意, 从而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 光是依靠读和背, 课堂又未免陷入一个怪圈, 学生很快对优美的诗歌丧失了新鲜感, 剩下的只是“背背背、默默默”的咬牙切齿之恨, 甚至有学生感慨生在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真是让人痛苦的一件事。老师心里其实也痛苦不已, 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对诗歌学习充满了抵触情绪, 课堂上就只剩下老师机械地讲解和“看押”式地背诵与默写了。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二、巧借楹联, 亲近诗词

一次出游为我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契机。和学生一同游莫愁湖时, 无意间在胜棋楼前听到了几个学生的对话。

“那对联上写的是什么?”

“是‘于此间得少佳趣;微斯人吾谁与归。’”

“噢, 用的是《岳阳楼记》中的话嘛!”

对呀!南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各处景点名胜都有不少楹联, 而这些楹联与我国古代诗文大多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 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揣摩中, 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诗词的兴趣, 达到以课外带课堂的效果。

果然,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刚在班上提出这个建议, 学生就议论纷纷。玄武湖、中山陵、栖霞山、灵谷寺……这还算近的, 不少同学还打算借用走亲访友的机会, 去扬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地, 一访佳联。

一段时日后, 我们进行了成果交流。

鸡鸣寺的“五更催起舞;千年唤知音。”——“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栖霞山的“妆成媚娇容, 教后宫三千俏佳人, 失尽春色;风霜红叶径, 数江南四百八十寺, 无此秋山。”——“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凉山的“四百八十寺, 过眼成墟, 幸岚影波光, 犹有天然好图画;三万六千场, 回头是梦, 问善男信女, 可知此地最清凉。”——“百年间, 浑教是醉, 三万六千场。”

瘦西湖中徐园的“绿印苔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簧。”——“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瘦西湖中二十四桥的“胜地据淮南, 看云影当空, 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 闻箫声何处, 有风吹到月三更。”——“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欧阳修祠的“山与堂平, 千古高风传太守;我生公后, 二分明月梦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通过对这些楹联的搜集和揣摩, 不少同学细细地琢磨了诗词的本身含义, 也结合了景点的特色, 进一步品味了诗词的蕴含。过去仅仅通过读和背来了解诗词, 现在真正经过潜心研究体味了诗词内涵, 了然于胸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后, 同学们已经不完全满足于寻找了, 大家禁不住心痒难挠, 既然这么多的楹联都与诗词相关, 我们可不可以自己来试一试呢。有时大家抄录下诗词来互相交流点评一下优劣, 有时不妨修改一两个字甚至自己创作半联, 甚至面对着身边的大小景点, 我们大可以壮起胆子来尝试自创一联。

在楹联与诗词的揣摩、品味中, 学生渐渐体会到了诗词的深层意蕴, 不仅提升了诗词诵读的量, 还渐渐领悟到了在鉴赏与写作中, 可以: (1) 注重角度巧选择。借鉴古人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的把握, 有助于细致观察生活, 善于在构思中筛选, 使文章富有个性, 更有意趣。 (2) 翻用旧题出新意。学习古人翻写他人诗词文章, 不以平常眼光看待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发掘新意。 (3) 锤炼语言不啰嗦。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时, 因为字数所限, 总不容易将写作精力真正完全地放到所写的内容上来, 其实教材中那些短小精练的唐宋诗词, 楹联中的隽言妙语无疑可以作为榜样。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词经典, 不少的楹联对联的根基也在诗词, 诗作的语言、内容及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向。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 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诗词自然而然产生的亲近感, 培养良好的语感, 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 谈吐作文, 自然文采斐然。

篇4: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罗元贞

早岁飘零未足悲,高堂有母尚堪归。

从今只合天涯老,流水行云带恨飞。

【何革荐评】一咏三叹,饱含深情,高堂无母之游子读来无不肝肠寸断。

偕燕婷连生雨中飞赴重庆

熊东遨

渝州西望雨蒙蒙,鹏翼高张借好风。

何忌压城云气黑,八千米上有晴空。

【何革荐评】不被眼前的表象迷惑,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冲破云雾,自是另一片天地。

卢沟桥

滕伟明

五十一年苔已苍,石狮犹自舔金疮。

人言晓月斯桥最,我上斯桥忽忽狂。

【何革荐评】以石狮五十年伤之不愈起兴,足见伤之重、仇之深也。无一字呐喊,却如惊雷震耳。

西站送客

高 松

客中送客更南游,一站华光入夜浮。

说好不为儿女态,我回头见你回头。

【何革荐评】不言情深,而深情自现,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趣。

春 运

周啸天

京郊地冻艳阳高,客至年关咒路遥。

木落平林天远大,枝头留守有空巢。

【何革荐评】由枝头的空巢而联想到村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早 春

楼立剑

嫩寒浅暖未均匀,小院风情已逗人。

才有桃花三两朵,却叫蜂蝶炒成春。

【何革荐评】好一幅春光图。“炒”字极富神韵,蜂蝶之情态顿时鲜活起来。

朱少文

东途踏尽又西征,水蚀风侵漫折腾。

何苦匆匆寻出路,只缘身在最低层。

【何革荐评】看似咏物,实为社会底层劳动者代言。

无 题

陈衍亮

一路昏黄灯似花,长街梦碎雨沙沙。

徘徊孤影他乡客,看尽千窗不是家。

【何革荐评】将漂泊者孤独、凄惶无助的内心感受刻画得十分到位,无亲身经历者很难发出这般感慨。

枫 叶

杨立新

身坠泥沙色尚鲜,殷勤拾取作书签。

红尘我亦飘零客,暂替秋风管一年。

【何革荐评】飘零人叹飘零叶,落叶有幸被人拾取保管,而飘零的人呢,谁曾见怜?读来颇能拨人心弦。

黄昏数往返于临潼临洮间云端口号

魏新河

凭空不见雁飞高,足踏羲和又几遭。

万里长风鼓双翼,一鞭天马过临洮。

【何革荐评】将驾驶飞机比作驾驭天马,十分新奇。一个“鞭”字使人联想到蒙古骑士的勃勃英姿。

高原牧场

刘庆霖

远处雪山摊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

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

【何革荐评】将草原比作花色头巾,尚属合理想象;而将牦牛放牧谓之啃太阳,则不得不佩服作者思维的奇特了。

篇5:安底镇诗词楹联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安底镇诗词楹联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本镇各村(社区)、学校诗词楹联组织、诗词楹联作者、研究者和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第二条: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建立。

第三条:本会在安底镇党委、安底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金沙县诗联学会的指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履行中华诗词学会制定的《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诗词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引导和培养全体会员、广大诗词楹联创作者、爱好者,努力从事传统诗词、新体诗词、新诗、民歌的创作,积极开展诗词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条:本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维护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伸张正义正气,通过诗词作品宣扬安底文明建设成果,反映新时期的新人、新事、新思想和新风貌,鞭挞假、丑、恶,向一切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歪风邪气作斗争。

第五条:本会名称为安底镇诗词楹联学会。

第六条:本会会址在安底镇科技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会的业务范围包括下列各项:

(一)鼓励和引导会员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反映现实,提高思想理论和艺术修养,致力于诗联创作和诗联理论研究

(二)编辑出版会刊及诗词楹联创作专集,大力宣传安底、讴歌安底,进一步提高安底镇知名度;

(三)从事有关诗联的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四)开办诗联培训班和诗联讲座;

(五)坚持诗联声韵改革和推进诗联体式的创新;

(六)大力发展“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校园”和创建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等活动,积极协助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诗词大赛活动。

第三章 会员

第八条:本会会员包括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一)凡承认本会章程,志愿加入本会的镇内诗词组织或其他有关组织、学术团体,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本会批准后,即成为单位团体会员;

(二)凡承认本会章程,自觉履行会员义务,具有诗联基本知识并从事诗联创作和诗联研究,由本人提出申请,有两名个人会员介绍或由单位团体会员推荐,经本会批准后,即成为本会个人会员。

第九条:本会会员的权利。

(一)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在本会出版的刊物、书籍上有发表健康向上作品的权利;

(三)本会组织的学术交流、培训、讲座和其他活动有权参加;

(四)有向本会提出监督、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五)有退出本会的自由。第十条:本会会员的义务。

(一)认真履行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自觉遵守本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利;

(三)自觉交纳会费;

(四)积极向本会投送稿件和参加各项活动,完成本会安排的工作任务。

(五)积极培养诗词爱好者参加本会为会员。第十一条:会员退会应向本会提出书面申请,履行退会手续。第十二条:会员如果违反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理,或有严重违反本会章程的行为,经本会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三条:本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其权利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本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本会计划和重大活动;

(五)决定本会终止事宜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如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须报经本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第十五条:本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3-5人,设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

第十六条:本会设立理事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若干名理事组成学会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由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第十七条: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如因特殊情况可临时决定召开会议。代表大会闭会后,由常务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实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工责任制。

第五章 资产管理

第十八条:本会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会员会费、社会赞助以及其他以本会名誉募集的合法收入。

本会经费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诗刊、诗集的出版发行。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

第十九条:本会资产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属于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巧立名目挪用。

第六章 终止

第二十条:本会由于合并、分立或其他重要原因需要终止时,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协议。本会终止协议需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通过,并报主管部门和批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能终止。

第二十一:本会终止前,应按有关规定成立清理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第七章 附则

篇6: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2016年4月5日,贵阳“怀沙诗社”社长余光新,金沙县原人大副主任、金沙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正乾,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院士、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莫万隆,卓毓刚、王晓曦、范泽彬夫妇、马也、金沙县原电视台主任编辑胡集训等知名书画诗词家20余人,在金沙县老干局局长曾一刚、西洛街道党工委委员樊兴祥,金沙中学田茂昭、金沙县三中陈登仁等诗词书画爱好者的陪同下,走进西洛街道初级中学,给西洛街道初级中学师生带来一场书画诗词盛宴。整个活动由西洛中学办公室主任李兴红主持。

活动开始,西洛街道党工委委员樊兴祥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在欢迎辞中说:“大地繁花似锦,校园春风和煦。和着诗的韵律,嗅着翰墨的芬芳,我们迎来了“怀沙诗社诗词进校园活动”的隆重举行。贵阳怀沙诗社是金沙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金沙在筑文化名人组成的知名文化团体,长期以来对西洛街道予以大力关心和支持,将一腔爱国爱乡的豪情倾注到西洛街道教育中。时值清明,贵阳怀沙诗社的艺术家来到这里,和西洛中学师生一起缅怀先贤,指导师生开展诗词楹联和书法绘画活动。这次活动,名家云集,群贤毕至。借此机会,我代表西洛街道党工委,向关心和支持我街道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华诗词书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诗词书画进校园的活动,提高师生对诗词书画的兴趣,探索和开拓诗词楹联、书法绘画与教育有机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途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是一切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接着,举行了贵阳“怀沙诗社”社长余光新向西洛中学捐赠了千余册诗集仪式;之后,金沙县原人大副主任、金沙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赵正乾发表了高潮迭起的讲话;随后,西洛中学副校长罗永霞组织了千人朗诵《破阵子·春景》和《清明》。

最后,书画诗词家及诗词书画爱好者以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现场书画、即兴诗词创作培训落幕。

附:诗词书画作品欣赏(部分)

诗赠贵阳怀沙诗社、西洛中学

诗五首

作者 赵正乾

(一)捐书助教进西中,情系诗乡意万重。

韵友骚朋齐奋力,栽桃护李沐春风。

(二)诗乡创建韵情浓,启智立德树美风。

桑梓真情添厚重,山花绽放景葱茏。

(三)春风拂面润新苏,雅韵书香梁栋育。

西洛山峰飞凤处,今朝艺苑展芳绿。

(四)立身献教苦耕耘,学子难忘雨露恩。

历暑经寒桃李艳,弘扬国粹满园春。

(五)诗坛会友缔新朋,国粹弘扬唐宋风。

更有担当期少壮,燃情育美诵情浓。

无 题

作者 卓毓刚 一本诗书一份情,笔笔学习莫嫌轻;

怀沙诗社绵绵意,切盼新笛茁长成。

2016-4-5

致怀沙诗社众吟长 作者 佚名

几度走天涯,离家更爱家。

乡情浓若血,泼墨赋金沙。

2016-4-5

怀沙诗社于西中赠书即兴 作者 陈登仁

风清云淡艳阳天,馥郁诗书满校园。

勿忘怀沙一滴水,迎来叶茂百花妍。2016-4-5 西洛中学诗教工作有感

作者 金沙中学 田茂昭

诗教园中花吐艳,春风时雨共相逢。

可期秋日结金果,香气盈盈满西中。

2016

篇7:霍山县诗词楹联学会

会员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长 李建国

(2010年5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会员、同志们:

正当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着力抓好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调结构、转方式、求发展之际,华坪县诗词楹联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今天隆重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在诗联文化界的各位朋友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诗歌以其丰沛的情感体验,超然高雅的审美品位,铿锵华美的音节韵律,带给我们无穷的美的享受,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个缤纷绚烂的精神驿站。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中华传统诗词独特的美学价值、认识价值被进一步发掘出来,作为饱含历史文化底蕴而彰显文化尊位的传统诗词,被越来

标,需要全县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奉献,广大诗联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秉承宗旨、牢记使命、开拓创新,为推进工业强县、产业富县、文化兴县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值此机会,我对广大诗联工作者提三点希望,以期共勉。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会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更是推动我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广大会员要进一步明确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品行修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决贯彻文化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和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学会的团体作用和会员的聪明才智,多出作品,创作精品,用优秀的诗联作品鼓舞人,用精湛的艺术精神塑造人,用高尚的人格情操引导人,为建设富裕和谐华坪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要积极推动诗联艺术的创作、传播和交流。学会要进一步支持有造诣的会员和作品参加省内外展赛。要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业强县、特色产业兴县和努力建设社会

们要珍惜这种缘、珍重这份情、珍爱这个家。老同志德高望重、见多识广、学识渊博、作品多、贡献大,这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认的,但艺术创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越是老同志,就越要谦虚谨慎、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德艺双馨的典范,做“传、帮、带”的老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一言一行引导和团结好全体会员,为年轻同志树立一流的品行榜样和创作表率。年轻同志更要主动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和请教,形成尊老爱老学老的良好风气。全体会员要自觉维护会长的权威,要将心比己、换位思维、互相理解。一个家要有一个家长,否则不成其为一个家;一个会要有一个会长,否则不成其为一个会。无论谁干会长都是为学会尽义务、作奉献,都是为了给我们大家做事,如果我们不支持,甚至互相拆台,谁也不干会长,没有人管事,那么我们这个学会就是形同虚设,学会的存在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篇8: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作品选登

美在桥城,誉满仁城。释儒道,共铸文明。逸群披胆,百载蜚声。庆“铜仁舰”,追星月,护龙腾!

春飙长驾,五路雄兵。亮神剑,大写和平。羞他西霸,笑尔东瀛。看舰旗张,浪花卷,日东升!

国门悬剑

——为中国五大战区成立喜赋

布阵东西南北中,威加四海战旗红。

东风长驾英雄气,水魅山魈泣路穷。

钢铁长城亮国胆,难容霸气卷狼烟。

“止戈”为武心十亿,悬剑国门日月安。

国庆颂

大展红旗举世飘,欢歌笑语卷狂潮。

春天故事千家暖,秋雨黄花连夜浇。

经济腾飞誉寰宇,科研跨越动云霄。

情随岁月流诗里,意在山河鸿韵敲。

樟苑情

尽染层林祭九秋,师魂依旧恋黉楼。

青春留下香樟伴,何惧霜飞白我头?

水调歌头·铜钟继响

——喜看铜中大气磅礴的文艺汇演

川硐在歌唱,大气卷平冈。台前台后呼应,舞步踏千腔。七彩依声激荡,百代铜钟撞响,春浪泻三江。万里涨新绿,桃李醉卢阳!

奔国道,敲国韵,驾辉煌。司春岁岁,丹心逐梦梦魂香。应运心葩怒放,应景诗舟击桨,潇洒过重洋。佳句朝霞染,才气闪红光。

赞玉屏箫笛

笛韵箫声世有名,吹欢舞水日东升。

吹开云彩群星灿,吹遍青山众鸟鸣。

吹旺茶油销内外,吹红侗曲动天庭。

吹出壮美武陵调,吹响和谐四海迎。

追逐晚霞

满目余晖天际洒,众翁追逐笑云霞。

富铜兴市为己任,盛世讴歌颂中华。

玉女峰

经年等待望穿江,

情化山峰天地藏。

君若一朝能到此,

蜂蝶花草几芬芳。

水晶阁

双峰合抱水晶阁,自古传闻典故多。

文笔云中书信史,红岩坡下降灾魔。

湖光荡漾云追月,船桨轻摇女放歌。

岛上林间百鳥唱,树投倒影戏流波。

移民搬迁

春风梳柳诗意长,党恩浩荡紫气扬。

苗侗移民新房住,祖孙喜乐暖心房。

浪花

一路悠悠一路鸥,

风回水转景横流。

谁将翡翠投江里?

碧上生花浪尽头。

中流砥柱

天赐铜岩卅许方,巍然屹立水中央。

顶风冒雨身无惧,斩浪推波性愈刚。

立挺两江神永驻,坐观三水韵流芳。

要知砥柱风流事,请向耋翁访古章。。

篇9:诗词楹联

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的诗、联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八、教师与教师、教学与学员之间,要加强互动工作,共同学习,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目标之地。

时代重人文,盛世重精神。为创建“荆楚诗词之村”更好地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八、教师与教师、教学与学员之间,要加强互动工作,共同学习,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方能达到目标之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其诗词、楹联的魅力,更加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凝聚国人,震撼村人,在荣获“荆楚诗词之村”的光荣称号之后,为创建“中华诗词之庄”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学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

二、提高学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弘扬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艺术殿堂,提高自身素质,巩固学习成果。

三、以唐诗、宋词、楹联、书法、弟子规、幼学琼林、家礼等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本重点背诵、朗诵部分唐诗、宋词和优秀的传统楹联,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

五、本难点教学诗词的平仄、背诵平仄,帮助学员分析结构,促进学员掌握规律,发现特点。

六、培养学员自己动手、动脑、写诗、写词的基本能力,初步做到让学员能写通俗易懂的诗词楹联。

七、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任务外,教师可结合学员的学习进度、学员特点、灵活增补教学知识。

篇10:春节的楹联诗词

1.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2.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3.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4.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5.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6.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7.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8.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9.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10.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1.和和顺顺千家乐 月月年年百姓福横批:国泰民安

诗词:

《元日》

[唐]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

[明]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歌》

[明]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篇11:有关诗词楹联

暮色入关山, 离人清泪弹。

花开飞紫燕, 蝶舞千千恋。

明月照无眠。 箫声起夜阑。

遍体蕴芬芳,迎风傲雪霜。

不求生暖处,壮志向八荒。

千里关山风劲啸,三秋归雁起平沙。

篇12:抗震救灾中的四川省楹联学会

四川省楹联学会先后聘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稚荃、梁伯言、遍能、吴一峰、张晓谷、夏顺均、李思祯、赵蕴玉、周北溪、李道熙、伍中一、周浩然(以上已故)、岑学恭、高少儒、王世德、傅承烈、谢桃坊、刘奇晋、冯广宏等担任顾问,馆员李金彝(已故)、张绍诚、冯修齐、李永晖等担任副会长。现任馆长张在德先生担任楹联学会编辑委员会主任,副馆长康济民先生担任顾问。因此,四川省楹联学会的工作得以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工作相配合、协调,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楹联学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更展示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008年5月9日,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组织部分馆员(包括冯广宏、谢桃坊、冯修齐、张绍诚等)赴金堂五凤溪考察。就在大家忙于撰写考察报告时,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造成空前的大破坏、大损失、大震惊……四川省楹联学会会长钱来忠、常务副会长冯修齐和李永晖、张绍诚、冯全生等在5月13日、14日余震期中多次电话联系,研究以省学会名义,利用各种渠道发表作品,向汶川地震死难者致哀,向救援者致敬;决定除在各个博客发表抗震救灾对联外,组织力量尽快出版《天府联苑》2008年第2期,开辟抗震救灾专栏。从5月15日起,四川省楹联学会先后在联友的“思槐堂”、“夕照楼”、“笔帖式”、“和雅音”和“四川楹联学会”、“天府联苑”等博客上发表“骨肉相连,血浓于水;艰难与共,爱大如天”红色大字对联,宣传“为抗震救灾努力奉献”。(此联经学会顾问、书法家刘奇晋先生书写,捐献给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组织的抗震救灾义卖会。网友们评论:泪写的联,血涂的字!)接着,学会又在以上博页陆续发表会长钱来忠,顾问冯广宏,常务副会长冯修齐,副会长李永晖、冯全生、罗永嵩、张绍诚,秘书长李兴辉和联家、诗人何崝、刘时和、周啸天、胜成等撰写的抗震救灾对联和诗词;并向《文史杂志》抗震救灾特刊供稿。

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于5月29日主办 “5·12汶川大地震名家书画赈灾义卖活动”,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有关企业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下,为期三天的义卖活动筹集到近50万元的善款,全部用于地震重灾区农村小学的重建。省楹联学会顾问岑学恭、周浩然、刘奇晋和张幼矩、陈沫吾等89位书画名家捐出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215件,表达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家和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中青年书画家们对灾区人民蒙受特大地震灾难的深切关爱之情。

成都丙戌金石书画会亦组织抗震救灾书画义卖。省楹联学会则为此贡献出创作的对联和诗词作品。顾问刘奇晋、秘书长李兴辉、会员张基栗等贡献书画精品多件。募集善款用于建设灾区希望小学。刘奇晋先生参加赈灾,义卖10件作品,价值14980元。其中由张绍诚代省学会拟、由刘奇晋书写的 “骨肉相连,血浓于水;艰难与共,爱大如天”联就售出两副。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杂志》将当年第4期特设为“‘5·12’汶川大地震特刊”。本馆馆员和四川省楹联学会的成员应邀撰写特稿,并创作书画作品。特刊刊出的馆员及学会会员的楹联有:钱来忠的“气壮山河,全民抗震;功垂竹帛,多难兴邦”、李永晖的“英勇前锋,冲关破塞;坚强后盾,救死扶伤”、冯修齐的“地震无情,山崩路断千树毁;山移志壮,内外同舟战震魔”、冯广宏的“地裂山崩,西蜀巨灾人不倒;国殇民疾,中央正气世皆钦”、冯全生的“领袖致悲哀,生命尊严不朽;山川承大爱,天灾祸患必消”、罗永嵩的“天灾有限志无限,地震无情人有情”、高显齐的“路断情连,吉祥神鸟援孤岛;山移志壮,内外同舟战震魔”、李兴辉的“血泪咽神州, 叹地震无情, 毁尽家园, 同胞瞬息成齑粉;军民扶劫难, 欣中枢有定, 倾将物力, 举国及时援四川”、张绍诚的“灾区即战场,三军一志;爱心化威力,万众一心”等。《文史杂志》编辑部则有 “挥泪为文,致哀先逝;平心论史,传鉴后生”一联。同期刊登馆员傅承烈的《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作》诗和冯广宏的《抗震救灾述闻》诗;还有冯广宏的《警惕地震伴生水患》和张绍诚的《重看史料说四川的抗震救灾》等专稿。

余震不断的5月中旬,《天府联苑》编委会副主任李永晖邀请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党组书记、文史馆副馆长唐建军同志担任《天府联苑》特邀顾问,共同策划指导立即编辑出版《天府联苑》抗震救灾特刊,“让楹联定格在纪念‘5·12’特大地震的历史画面上,激励今人和后代,永远不忘国难,挺起脊梁,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各地联友怀着大爱和真情,纷纷寄来特地创作的楹联诗词;冯修齐主编几乎每天都为特刊奔波于成都和新都之间,冯全生副主编也几乎全天泡在印刷厂里,忙着收集、整理、编辑、校勘……青年理事张兴渭一直坚持本职工作,休息时间收转联稿,还抽空奔赴灾区摄影。

这份全国首见的抗震救灾楹联特刊,保持48个页面,四个彩印页展示“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会场实景,重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到灾区现场慰问、指导的情景(特约记者翔宇、尹钢和本刊记者张兴渭摄影)。本期刊登了四川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何郝炬(原省人大主任)撰书的“三军奋战人为本,万众悲歌志作城”,顾问韩邦彦(原副省长)撰书的“悲痛化为力量,真情凝聚民心”,章玉钧(原省政协副主席)撰书的“天下齐心,托起生存希望;人间真爱,筑成万里长城”,诗人流沙河撰书的“四海同心,大灾有救;五洲援手,真爱无疆”,余德泉(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撰书的“山颓路陷,屋倒人埋,惊看地覆天翻,万众空前罹大难;党政同心,军民协力,奋起扶伤救死,五洲汇爱抚沉哀”,宗性(省佛协副会长)撰书的“大悲济世,多难兴邦”,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在德撰书的“炎黄血脉长相系,禹夏脊梁不可摧”,副馆长康济民撰书的“抢险救灾张国翼,扶危济困鼓风帆”,省楹联学会会长钱来忠撰书的“公仆带头,身先士卒;庶民尽力,爱献乡亲”,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育新撰书的“绝地寡情,汶川受难;黎民重义,禹甸抗灾”,馆员顾问周浩然撰书的“多难兴邦,显中华本色;全民抗震,见骨肉深情”,刘奇晋撰书的“天灾逢大爱,地震见真情”等对联墨迹。此外,特刊刊载了省内外联友的430余副对联;并发表各地联友(包括文史研究馆馆员和楹联学会会员)的近百首诗词,以及有关抗震救灾史料对联的评介和省政府参事室处长陈琼(四川省楹联学会会员)的对联治印等作品;还特别刊载了灾区都江堰楹联学会组织联人孙洪寿、傅承烈、马非白的专稿,显示了中华民族“摧不垮、压不倒”的民族精神。成都市新都翔宇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秀女士全力资助编辑印刷,使特刊终于提前一月寄发省内外楹联学会和联友,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的宣传鼓动作用。

从5月到7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和四川省楹联学会的负责人在忙于抗震救灾的同时,成立了《颂奥运,扬国威楹联作品集》编辑委员会(何郝炬、唐建军为顾问,钱来忠、张在德为主任,康济民、高显齐、李永晖为副主任)。经成都金凤凰快运有限责任公司赞助印刷经费,终于在7月底由华西印务公司把专辑赶印出来。该专辑是全国首创的、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的、“献给北京奥运会”的特殊礼品,分“体坛新姿”、“祥云圣火”、“京都盛会”、“健将雄风”和“和平友谊”五章刊载省内外联人原创楹联近800副(体现不同流派风格);又在“附录”中分设“诗联英译”(特邀陈若雷编审、张欣讲师翻译)、“师生属对”(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师生应对)、“朝花夕拾”(选刊省楹联学会《献给第11届亚运会——天府楹联选》的对联200余副)、“奥运史话”和“最强中国军团名单”等。专辑特增“奥运场馆”彩图八幅,由冯修齐配特撰楹联;封底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邵仲节先生创作的《喜迎奥运会 五彩耀中华》彩绘牡丹。8月1日,该专辑分发各省市文史研究馆、楹联学会,还通过四川省体育运动总会分送各省市体育部门,为北京奥运会文化氛围增添了色彩。

6月24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组织慰问团赴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德阳绵竹市,亲切慰问已经在灾区战斗了一个多月的北京军区第255野战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在德,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馆副馆长梁清诲,文史馆副馆长康济民、徐万华,楹联学会副会长李永晖、顾问刘奇晋参加慰问。慰问团向医院赠送了书画作品和巴蜀文化图书。

7月3日,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唐建军、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张在德率领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馆员和机关干部近50人赴“5·12”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市,慰问坚守抗震救灾一线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第255野战方舱医院全体官兵,并向他们赠送了一批省文史馆馆员和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创作的书法作品。参事室副主任任杰、纪尽善一同参加了慰问活动。

2009 年1月19日,室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文史馆副馆长唐建军和省文史馆馆长张在德分别率队,赶赴重灾区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和都江堰市聚源镇慰问,为居住在板房中的灾区群众书写春联,送去节日的祝福。省文史馆副馆长康济民、徐万华分别参加了两处的慰问活动。

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省楹联学会也参与了此次送春联活动。馆员书画家杨良、刘奇晋、何崝、汤荣新、刘道容,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书画家胡真来、徐寿鹏、李兴辉、王安国、刘为俊、胡马、何彬、周先云、彭世魁、潘锡仁、林元建、周国林、赵辛亚等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共为当地干部群众书写春联近400件。

灾区群众在得到春联后无不交口称赞,对书画家不畏严寒,不顾劳顿为他们送来美好的祝福表示衷心的感谢。不少群众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啊,人民政府好啊!没有全国人民的关爱,大震之后我们哪能有今天?”“托党和政府的福,感谢你们给我们送来了欢乐,送来了精神食粮!”……《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特派记者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抗震救灾的活动也为楹联事业培育了新的接班人。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原四川省立成都中学、成都二中)曾先后聘请原学校教师邵仲节(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何焱林(楹联学会理事)以及老校友王筑(已故)、张先齐、张绍诚、邱笑秋(均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幼矩、李维毅、李林海(学会理事)等担任文学艺术指导;更由青年教师王卡、余华中担纲组织高初中学生参加属对活动。他们的应对作品除在《天府联苑》抗震救灾特辑刊载外,还列入《颂奥运,扬国威楹联作品集》附录的一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觉前贤让后贤”。挂靠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四川省楹联学会,迄今走过了23年的光辉路程;特别是经历了抗震救灾的考验和锻炼,广大会员(其中多数会员是退休人士)以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添砖加瓦,发挥余热而无比自豪,无比高兴!他们表示愿以实际行动为后生带个好头,为即将编辑出版的《抗震救灾一周年纪念楹联集》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楹联集》继续努力奉献。

篇13:旅游诗词楹联的处理

趣味性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国的山水文化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土人

情多姿多彩,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旅游景点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而遗憾的是,太多的趣味—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丢失在翻译之中(lost in translation)

The pleasure of taking pains—Robert Frost

 如何将岳飞的《满江红》译得朗朗上口,又保持气势?

 如何让欧美游客更多欣赏到西湖天下景的“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

奇奇”?

 如何翻译小吃“西施舌”中的西施?

 如何译出佛教中雅俗共赏的对子“大肚能容容世上之难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旅游对翻译的“辐射”

 翻译永远是跨文化的,永远是讲求效果的。旅游翻译不仅要讲究文字本身漂亮,如果同

时注重营销组合(market mix—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则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 七彩云南——Colorful Yunnan /7-ColoredYunnan/Multi-colored Yunnan

 诗画江南,山水浙江——Poetic Jiangnan, Picturesque Zhejiang

 福天福地福建游——A Happy Tour to a Happy City

旅游翻译的原则

 以译出语或译出语文化为取向(source language orientation/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中很常见,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

如:Niagara Falls, Yellow Stone Park, Merlion Park;Great Barrier Reef, Minzu Hotel, Lingyin Temple;Jiuzhaigou Valley。

 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取向(target language orientation/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ation)目的是让旅游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如:望湖饭店(lakeview hotel),颐和园(Summer Palace)

 以作者为取向(author orientation)

 主要用于翻译名人名家的诗歌、楹联、散文、游记等,目的是“保存原作的风姿”和作

者的“权威性”。

 E.g.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 以旅游者为取向(tourist orientation)

 这种标准在旅游翻译诸标准中应成为首选或主要标准,即既可以“归化”,也可“异化”。 E.g.这种冬青树,你们称为“圣诞树”,我们俗称“鸟不宿”。

 This holly is what you call a “Christmas tree”, and it is what locally known as

“unperchable”. 以美学为取向(esthetic orientation)

 这种标准主要是在观光、访问、考察时或在宣传、推广中国的山水文化时用来翻译诗词、楹联、碑文、名胜古迹、风味小吃等,使用一切翻译策略,目的是尽可能实现原文的美学价值。

 E.g.仿膳—Imperial Food杭州煨鸡--Beggar’s Chicken 狗不理--Dogs Don’t Leave 西施舌—The Beauty’s Tongue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1、逐字翻译法(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 原文语序不变,原文的词逐个翻译,选择最常用的词意,不必考虑上下文。文化词也照

直译。就旅游翻译而言,这种译法适用面不广,但可灵活应用于翻译专有名词。 如拙政园(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的小飞虹桥,可译为:Small Flying Rainbow 

2、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 将原语语法结构转换为目的与中与之最接近的结构,原语中的词仍然注意译成目的语。

此法可用于某些景点楹联的翻译。

 例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Sea water tide, day to day tide, every day tide and every day ebb

 Floating clouds appear, often appear, often appear and often go(金隄、奈达)

幻灯片15

3、忠实翻译法(faithful translation)

 此法试图在目的语语法结构的限制内精确地再现原作的上下文意义。文化此照搬至目的语中,并保留原语的语法和词汇的“非正常性”。其目的在于试图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文本体现。

4、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 此法更多地考虑原语的美学价值,只要合适可以就意义作出妥协,不至于因半谐韵、文

字游戏、重复等修辞手段而在译文中产生不和谐的声音。这种翻译法非常适合不少导译文本和一些旅游推销广告。

5、改写法(adaptation)

 最自由的翻译形式。主要用于戏剧和诗歌翻译。这是旅游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方法。例如

上述山海关的对联可以改写为:

 Every day floating clouds come and goVery often sea waters ebb and flow

《湖上初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Ripping water shimmering on sunny day,Misty mountains shrouded the rain.Plain or gaily decked out like Xizi,West Lake is always alluring.

6、自由译法(free translation)

7、地道语译法(idiomatic translation)

8、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实践性

 E.g.1 花港观鱼(Viewing fish at the flower harbor)。

 实际上,在杭州西山大麦岭后,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名为“花港”,正确译

法应为Viewing Fish at the Flower Stream

 E.g.2 西安碑林

 在旅游资料中不宜译为“Forest of Steles”。Stele是希腊考古学方面的一个专业词,专指

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石板、石柱。一位澳大利亚专家建议改用比较通俗的常用词tablet,因此碑林可以为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旅游翻译的特殊性

 旅游文本的特点翻译特点与策略翻译效果

旅游文本的特点

 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指南、旅游行程、旅游委托书、旅游意向书、旅游合同、旅游广告、导游解说词、景点介绍、博物馆解说词、旅游宣传册、旅游地图、旅游宣传标语、演出节目单、菜单、宾馆指示牌、各类通知、路标、地名等等。因此所涉及的词汇量大、知识面宽、文化面广、措辞讲究、风格人性、具有可读性和亲和力,以及功能多样化。

翻译特点与策略

 翻译标准

 导游词的翻译应以“信”为前提,既重“达”,也重文笔。所谓“信”,即指忠实于原文

本的思想内容,忠实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包括文化背景、历史事实、审美信息,人文景观等。导游词应该“言之有物(据、理、情、趣、喻、神)”。导游应是导游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口头语言,因此必须在语言艺术的“达意”和“舒服”(朱光潜)上下功夫,在“美”字上做文章。

翻译特点与策略

这就决定了这类文本的翻译应主要采用“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E.g.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In the sky, the best is heaven, on the earth, the best are Suzhou and Hangzhou.Above is paradise, below is Suzhou and Hangzhou.翻译效果

 导游讲解与口译一样,注重的是现场效果(on-the-spot effect /immediate effect)。因此导

游词的翻译应注重现场效果和现场气氛。特别是在处理一些诗情画意的名胜古迹的译名时要做到简洁、明快、达意,能意译处则意译。

 E.g.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小瀛洲),应译成“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而不应是难以传达原文审美信息、难以产生现场效果的音译:the isle of Santanyinyue,xiaoyingzhou 或Lesser Yingzhou。

楹联的翻译

1、保持词汇层的对应

E.g.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直译:Water Water Hill Hill Place place Bright Bright Beautiful Beautiful

Fine Fine Rain Rain MomentMoment Pleasant Pleasant Wonderful Wonderful 意译:With water and hill, every place looks bright and beautiful

Rain or shine, every moment appears pleasant and wonderful

幻灯片31

2、保持句子结构的对应

 E.g.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The green hill is fortunate to be the burial ground of a loyal general

 The white iron was innocent to be cast into the statues of traitors

 E.g.2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 His belly is big enough to contain all intolerable things on earth

 His mouth is ever ready to laugh at all snobbish persons under heaven

3、改变句子结构

 E.g.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 Awaiting at the door another peak flying over

 Facing with a smile the cool spring warming up

4、保持词义层对应

 E.g.重重叠叠山,曲曲缓缓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 The hills—range after rangeThe trails—winding and climbing

 The creeks—murmuring and gurglingThe trees—high and lowly

5、保持语用层对应

 E.g.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 Virtuous, offspring will make the clan flourish

 Harmonious, brothers will make the family prosper

景点名称的翻译是旅游翻译之难点

 Times Square 一错再错

 该名源自一度为《纽约时报》总社所在地的“时报大楼”(Times Tower),因此Times Square

应译为“时报广场”。

“断桥残雪”问题残留至今Remnant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

“黄龙吐翠”与“吐口水”Yellow Dragon Spits Green

Yellow Dragon Dressed(Exuding Green/Displaying)Green

典故、诗词、俗语、楹联的翻译

 诗词的翻译

“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

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西起胶洲湾入海处的团岛,东至崂山风景区的下清宫,绵延80 多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长轴画卷。

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It is cool in summer and warm in winter.The

40-km-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dao Island at the west end to Xiaqinggong of Mount Lao at the east end. 游客乘着竹筏游览九曲溪,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如古诗所云:“武夷风景堪称奇,胜

似人间仙境。”

 Tourists can ride a bamboo raft to enjoy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along the Nine-bend

Stream, as reflected in the ancient lines that the landscape of the Wuyi Mountains is as

marvelous as a fairyland.Case Study

 白帝城是一座颇享声誉的“诗城”。我国历代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来此观景咏诗。“诗仙”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已成为不朽的佳作。„„“诗圣”杜甫在此两年,写下了437首诗,占现存杜诗的三分之一。„„刘禹锡在夔州民歌的基础上,首创了充满生活气息和三峡特色的《竹诗词》。1963年春天,毛泽东乘“江峡”轮视察长江三峡时,船航行至白帝城下,触景生情,兴致勃勃地咏诵: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 Historically, White King Town has been renowned as the “town of poetry.” Many noted

Chinese poets of past dynasties came here to enjoy the scenes and compose poems.During the Tang dynasty, one by Poet-immortal Li Bai, entitled “I left White King Town in the colored dawn”, has become known as an immortal masterpiece„.Poet-sage Du Fu wrote 437 poems during his two-year stay here, which make up one third of his existing poems„.Another poet Liu Yuxi, on the basis of Kuizhou folk songs,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Tang poem called the “Bamboo-Branch Song”, which is typical of local life and Three Gorges. In 1963, the late Chinese Chairman Mao Zedong made an inspection tour of the Three

Gorges on SS Jiangxia(River Gorge).When the ship reached White King Town, he was impressed so much by the sight as to recite Li’s poem in high spirits:

“I left White King Town in the colored dawn,And came down 1000 li in a day to Jiangling Town.Monkey’s screams still echoing across the banks,My boat had already passed 10,000 mountains.”

Case Study

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

多。” 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它描述的是古时苏州一带的水乡形态。

 The Chinese poet Du Xunhe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618-907)once wrote:

“When Suzhou comes into sight,Houses’re all pillowed on the waterside.The old capital with few vacant fields

Is crisscrossed by jetties and bridges.”

 This is a poetic description of old Suzhou, a time-honored water town in Jiangsu province. 俗语的翻译

 In America, “rolling stones gather no moss”, in China, they gather no inscriptions.But

Sunlight Rock, like any Chinese rock that sits still long enough, is covered with calligraphic inscriptions—over 80, in fact, the most famous being “Heroic Spirit of South Fujian Sea,” a eulogy to Kongxiga. 美国人说“滚石不聚苔”,但在中国确是滚石不聚墨。正如中国许多林立的峭石,日光

岩上刻有80多处碑文。其中最有名的是郑成功的颂文 “闽海雄风”。

 Paris: The Seine, the Eiffel Tower, the Louvre.An old saying says: All around Paris there is

France, meaning that what matters in France is in Paris: the power, the beauty, the elegance. 巴黎汇聚了迷人的塞纳河,雄伟的艾菲尔铁塔和精致的卢浮宫。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道

“法兰西风情尽在巴黎”,意指代表法国的元素—力量、美丽和优雅—尽在巴黎体现。 桂林山水甲天下。East or west, Gulin landscape is best.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Above is paradise, below is/are Suzhou and Hangzhou. 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路边草。(龙井茶)

 Picked three days earlier, it’s a priceless asset;picked three days late, it’s a

worthless/roadside grass.Practice

 中国有句俗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赶上地坛庙会那就是巧。这里蕴含着浓郁的京味

文化,叫北京人与外地人都喜爱。

 A Chinese saying goes, “Timing is everything” and this applies to Ditan Temple Fair(a

temple fair held in the Park of Earth Temple), at which you will find everything concerned with culture of Beijing.Both insiders and outsiders of Beijing enjoy it. 楹联的翻译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开。

 His belly is big enough to contain all intolerable things in the world;his mouth is always

ready to laugh at all snobbish persons under heaven. 楼观沧海日;门对钱江潮。(韬光寺的观海亭亭柱)

 The high pavilion commands the rising sun over the sea;

The temple door opens to the tidal waves at Qiantang. One can watch the sun rising over the sea from the high pavilion;

One can face Qiantang tidal waves surging at the temple door.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

 The lake is hemmed in by four-sided lotuses and three-sided willows;

The city is featured by mountains and half inlaid with a bright lake. 楼高但任鸟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豫园得月楼)

The tower, though high, can only let the bird fly past;

上一篇:双重预防机制汇报下一篇:高中美术鉴赏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