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外就业指导中心

2024-04-23

北二外就业指导中心(通用3篇)

篇1:北二外就业指导中心

北二外2009年校园开放日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我院将与部分在京院校共同举办“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第二届校园开放日”。在此诚邀关心我院的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开放时间:8:30-15:00

学院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工业区田园路11号

招生办公室

2009年3月20日

篇2:北二外就业指导中心

1 基线调查, 了解教学对象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现代管理尤其注重基线资料的调查与掌握。因此,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教学对象,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以及个性特点等, 才做到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实践的观察了解, 二外日语教学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学习优势.一是, 日语中的汉字来源于古汉语, 年代久远, 多数保留着古汉语“字”的本义;二是, 日语中外来语词汇, 尤其是科技、体育用语, 多来自英语, 其读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 便于记忆。英语专业学生有母语-汉语及多年坚持英语语言学习经历, 积累了很多学习语言学的经验, 是学习日语语言的优势。

2) 预习练习缺失.多数学生认为, 英语才是自己的主业, 其他的都是副业, 通过课上的时间学习学习日语就行了, 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预习和练习日语。

3) 学习目标模糊。通过调查发现选择日语作为二外的学生, 认为日语里有汉字能看懂, 容易学会占有相当的比例;还有因为从小经常看日本动画片、漫画等, 受日本文化影响而选择的也不少;还有的就为了修满该课程的学分而选择日语二外。真正喜欢日语, 有明确目的选择的很少。至于为何要学、如何学、学了有何用, 普遍对此认识模糊。

2 更新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2.1 更新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知识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媒体是教的工具, 教材是教的内容。大学日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日语能力,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外语教学需要。因此要彻底转变观念, 如《学记》所说:“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 其职责仅在于“引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使学生有目的性的用所学的日语进行语言活动。教师只是起引导、辅助的作用, 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助互动的关系。

2.2 激发兴趣, 保持学习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习中是多么重要。

日语教师要在教学一开始时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二外日语兴趣的持久性,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中, 使学生们对日语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笔者在教授日语语音篇时, 提前精心制作多媒体PPT课件, 充分利用多媒体声音、录像、图片、动漫等融合汇集的特点, 将可爱动漫、五十音图儿歌及假名的书写笔顺等有机地融入其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较快地学会五十音图。当学生感到有点乏味的时候, 选择简单、易学的歌曲教学生学唱, 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娱乐过程中, 不但记住了单词, 也学会了语法;同时还可以起到提神、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在发音练习中, 选用的单词应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汇和流行的口语为主, 这样学生在学完之后可以立即使用, 不至于很快遗忘,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完五十音图后, 开展五十音图书法比赛、日语五十音图朗读比赛等, 利用“赛事”, 刺激学习激情, 及时点评、鼓励与表扬,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日语的兴趣, 最大限度挖掘内在潜力, 使之逐渐喜欢上日语学习。

金相结构学中有“往复交变的载荷最容易产生金属疲劳”的定律, 人也如此, 重复不变的行为, 也最易使人厌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后,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日语保持持久的、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日语的先决条件。因此, 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尤为重要, 在规范化中不断探索创新, 在创新中不断探索规范化。课上,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 适时地穿插介绍一下日本当下的政局、经济, 民间风俗, 商业习惯, 和中国的关系等, 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表扬鼓励, 让学生经常有高峰体验。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赞扬的话, 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这话并不夸张。为此, 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让学生更多地尝试成功的喜悦。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逐步体会到学日语的乐趣。

2.3 能力建设, 培育外文思维

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运用日语进行交流沟通, 要想恰当地运用日语进行语言文化交流沟通, 日语文化思维是基本前提。因此, 培养学生日语思维能力, 形成日语思维习惯, 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切实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都应努力养成日语思维习惯。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 创建半结构、开放式、参与性、分享性的教学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交流, 分享全体课堂成员的智慧, 创设良好的日语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环境, 让学生尽可能的用日语思维去理解日语,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拓宽创造性思维, 全面提高学生日语思维能力。

2.4 精心策划, 打造视听氛围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外语至关重要。人们之所以能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母语, 语言环境起了关键作用。学习任何语言, 都离不开语言环境, 学生第二语言学习也如此。课堂是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要阵地, 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 我在每一堂课上都根据学生的日语水平最大限度地用日语授课, 使课堂经常处于日语氛围之中, 让学生耳闻目染, 逐渐听懂日语、会说日语。其次, 利用录音、录像、DVD, 互联网等多媒体教学, 增加图片, 视频等信息, 给学生营造一种视觉、听觉印象, 这样比单纯的口头讲述印象要深刻的多。如在讲到“地震”一词时, 给学生看有关3.11日本大地震的录像, 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日本。

2.5 灵活多变, 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初学日语时都兴趣盎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是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 兴趣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 出现差异, 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使用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 还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采用情景教学法、汉、英、日对比法等, 降低日语学习难度, 是学生对全新的一门语言多了亲切与熟悉,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 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激发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好兴趣。

3 结束语

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日语教师即要转变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又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不断思索、总结,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先进教学模式, 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二外日语教学效果, 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尤为关键。彻底转变教育理念, 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教师课堂主体角色, 引导、辅助学生学习, 建立师生互助互动关系。继承运用传统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 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基线调查, 全面了解教学对象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以及个性特点,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发挥英语专业学生具有长期坚持语言学学习经历与经验的优势, 利用日语外来语词汇多来自英语, 与英语发音接近、便于记忆的特点, 使学生对全新的一门语言产生亲切与熟悉感。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PPT、录音、录像、DVD, 互联网等多媒体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情景教学法、汉-英-日对比法等, 降低日语学习难度, 增加图片, 视频等信息, 培养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保持学习激情;加强日语思维能力建设, 创建半结构、开放式、参与性、分享性的教学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交流, 分享全体课堂成员的智慧;打造视觉、听觉语言氛围, 创造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拓宽创造性思维, 组织、利用课堂及课外各种日语“赛事”, 刺激学习激情, 及时点评、鼓励与表扬, 让学生经常有“高峰体验”,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日语的兴趣, 最大限度挖掘内在潜力, 使之喜欢日语学习。不断探索、总结, 逐渐形成独特风格的教学模式, 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二外日语,以学生为中心,基线调查,日语文化思维,能力建设,学习兴趣,高峰体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茜.基础日语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6 (11) :171-177.

[2]林坡.关于基础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0) :173.

[3]邢硕.把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关于基础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4) :273-274.

[4]罗俊超.浅谈日语教学中日语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 2012 (15) :158-159, 192.

[5]华燕钧.浅论日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 :116-118.

[6]吴娱.湖南高校非专业日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1 (2) :42-46.

篇3:北语不是北外、北二外

作为一名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每每遇到这类情况,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很多人把北语误认为北京外國语大学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难道仅仅因为都是语言类大学?

会不会有些历史渊源呢?身为一名北语人,有必要在别人误解的时候解释一番,

但多数人对北语校名的来历知之甚少,于是记者团的四个姑娘决定行动起来,

去了解下北语的前世今生,相信听过这些故事后,大家再也不会混淆北语与北外、北二外了。

该从哪下手呢?我们想到了北语的离退休处,这里是老干部聚集的地方,可以找到了解的老师。我们联系了那里的老师,他们帮我们找到了解这方面情况的老师——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信的李延祜教授。

李延祜老师告诉我们,建校至今北语前后共有过四个名字,每一次校名的变迁,都是一次脱胎、一次成长。

中转站

1962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和“出国留学生预备部”从北京外国语学院分出,成立“北京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这也是北语最初的校名,当时定址在离北外不远的北京西郊苏州街。

成立之初的北语,更像是一个外国留学生来华和中国留学生出国的“中转站”。当时,学校里只有两大部门——“来华留学生汉语部”和“出国留学生培训部”,分别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学和出国留学生的外语预备教学。这两项教学都是短期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好汉语之后便转到其他院校学习专业,而中国学生学好外语后也都出国留学去了。

1964年,当时的北语招收了第一批中国本科学生,开始对中国学生进行4年本科培养,主设英、法、西、阿等几种语言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出国教授汉语的人才。这一年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名外国学生和新近招收的200余名中国本科生。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外学生一直都是分开住的,然而李老师却告诉我们,当时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外学生学习语言,学校一开始是安排中外学生混住的。由于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太大,本来出于好心的混住政策却引发了重重矛盾。一些留学生习惯了晚睡,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则习惯早睡早起,一个睡觉习惯的差异看起来事小,却往往能成为中外学生间矛盾的根源。还有的外国留学生在宿舍内墙上涂鸦,甚至画裸体图。这些涂鸦,在外国学生眼里是艺术,而在当时思想还有些保守的中国学生眼里却是不伦不类,甚至是有伤风化。“当时的大环境嘛,学校就觉得虽然这些来华留学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却保留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习惯。”李延祜老师说道。时间久了,矛盾慢慢地凸显出来,最终学校决定将中外学生校舍分开,此后,中外学生便再也没有混住过。

北语被误认为北外、北二外,原来是有渊源的!

1964年6月,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并开始扩大任务。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北京语言学院”。

1966年“文革”开始,仅仅招收了两届中国本科生的北语,刚刚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就被迫结束了“扩大的任务”。学生还没毕业就进入了部队,大部分外国留学生也都纷纷回国。还有一小部分比较激进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分成了两派参与到了“文革”的斗争当中,他们和中国人一样穿着蓝灰色的中山服,涌入茫茫的人群中,学校一度陷入停顿。

在全国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北语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时批斗和抹黑的对象。北语被批为“没有经过中央批准的黑学校”“口袋里的学校”。当时各个学校都外迁,搬到农村去,搞五七干校,北语师生也被下放到房山。

几年间学校苦苦支撑,到了1971年10月,北京语言学院还是被撤销了,全体教职员工并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在北京人一提到北语,就以为是北外或者北二外,也算有着历史渊源。1970年代,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许多因“文革”中断学业回国的外国留学生纷纷要求复学。1972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然而由于原来校址已经被北外所占,经国务院批准后,北语便在当时外迁的学校中选择了矿院作为复校地址。1973年春,学校迁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秋季重新接受来华留学生。于是,北语便搬来了五道口。

当年的五道口还是北京的郊区,周围只有一个小小的商店,一家新华书店,还有一个五道口工人俱乐部,也就是现在的五道口电影院,而那家小小的商店便是华联商场的前身。学校周围没有高楼,只有菜地。学校刚搬到这里时,一切都需要重建。当时的校长就带领着老师们又凿地又刷墙,中午累了饿了就到五道口吃一顿饭,下午回来接着干。学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建了起来,开始招收中外学生,不断壮大。现在的主楼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翻盖起来的,包括教二、教四、教五和汉语进修学院在内的小红楼都是老北语的建筑。

向毛主席要题字

到了1974年,考虑到学校的特殊性,北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了,更具有涉外单位的性质。于是校革命委员会决定大胆地向毛主席要一样东西——题字。学校将给毛主席写信的重任交给了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李延祜老师。李老师说,他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内心特别紧张,领导却只给了他一天的时间。这并不是一封普通的信,李老师绷紧神经,从构思开始,到完成后再逐字逐句核对有没有错误或者歧义,修改了多次,终于完成了这封信。十几天的等待后,1974年9月9日,北语终于迎来了建校以来的最大光荣——毛主席的亲笔题名。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教育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北语不断发展。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第一个创办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从此开始招收外国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之后的事情,由于李老师退休了,了解不深,所以我们又通过离退休处,找到了程之一老师,他在学校的档案馆工作多年,很了解后期的历史。

程老师讲起1990年代后的故事:当时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北京语言学院也经历着转型。随着学校专业不断增多,学校的综合性也不断增强。1990年代,国家实行学院制建设,规定包含3个及3个以上学院的高校均为大学,只包含单个或两个的叫学院。当时的北语发展迅速,已经具有大学的规模,再加之外国留学生不太认可“学院”,1996年“北京语言学院”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之所以加上“文化”二字,是因为教授的不只是语言,更有广泛的中国文化。

学校更名后不久,北语建造了万国墙,我们还可以看到墙上书写的当时的校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凡是来北语读书的留学生的国家都会被镌刻在石墙上,这也成为北语文化交流史的见征。图书馆也是建造于这一时期,北语的老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也是在这时提出的,即为图书馆正门左侧的烫金大字。但是,由于该校训没有被正式审批,所以逐渐被大家遗忘。2007年9月,96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为北语题写“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后来这八个字便成为了北语的校训。

2002年8月,学校40周年校庆之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直到今天。至于为什么去掉“文化”二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校名太长,听上去不太像一个大学的名字。况且,“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简称要怎么说呢?确实让人伤脑筋。

如今走到学校南门,就会看到东门上的校名,那是当年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而矗立在学校东门附近大石头上的题字,则是当年毛主席为我校题写的校名。

为了让我们有更直观和准确的认识,采访结束后,在程老师的一路带领下,我们又前往档案馆,查找了相应的资料了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

教二楼的一层档案馆,两排镶在镜框里的照片沉默无声地凝视着陌生人的到来。档案馆李老师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带领我们从每一张照片前经过,徐徐讲述了一遍整个学校发展的历程,为我们了解校史补充了很多内容。

(图片由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提供)

上一篇:寒假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