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2024-04-11

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通用10篇)

篇1: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语言学习策略在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中的探索

论文摘要: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早有研究,而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历史与语言学习策略定义着手,探索二外俄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案,以及学习策略与外语教学关系等三方面进行论述,则更好地体现了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二外俄语,探索

引言: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与人进行交际的工具。高校外语教学必须首先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语言传达知识、思想、信息、态度和情感等功能。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二外俄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第二外语知识,从而获得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由于限于俄语自身的特点,如入门比较难,词形变化丰富,语法过于复杂等,使诸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因此,在英语专业中,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一、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历史和定义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为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行为、步骤或技巧。它可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储、提取或使用(秦晓晴,1996)。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美国的J.Rubin(鲁宾)是最早的有影响的学习策略的研究者。8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及语言信息的认知过程。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在过去三十几年里,语言策略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尽管研究者仍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争论不休,如策略的定义和归类等等。但对学习策略的意蕴大家似乎已经达成共识---策略是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而且肯定了学习策略是存在的,是可教与可迁移的(莫雷,2002)。而在我国内部,第二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有文秋芳,吴一安和蒋祖康等人。到目前为止,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走过几十年的历程,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二外俄语的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也有利于改进教学质量。

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WendenandRubin(1987)认为语言学习策略(LLS)是“能够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并且有助于学习者构建的语言体系发展的策略。”这一定义建立在把学习者区分为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基础上。O’MalleyandChamot(1990)把语言学习策略(LLS)定义为“个体用于帮助其理解、学习、保留新信息的特殊的观念和行为”,强调学习策略的组成成分---观念和行为的特殊性。Stern(1992)认为语言学习策略(LLS)的含义与学习者有意识地参与学习活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密切相关,是“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的一些想法和学习技巧”。在这个定义中,Stern强调了学习策略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

从以上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来看,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更加注重学习者个体因素,以及个体差异对于策略使用的影响,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学习者了解语言学习中学习策略的内容来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二外俄语学习策略培养实施方案

策略指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这种行为可以是外部活动,也可以是内部活动。策略分为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前者与语言学习过程的管理有关,而后者与语言学习材料发生直接的关系。管理策略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以及情感的控制与调整。语言学习观如何进行策略培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策略培训方式。McDonough(1995)以培训的内容为标准,将策略培训分为两大类:(1)总体策略能力培训,其目的是向学习者教授一系列的学习策略用以克服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2)具体策略培训,即向学习者教授掌握专项语言技能,如词汇、听、说、读、写等的学习策略或某一单项策略。本文围绕这种策略培养方式,阐述在二外俄语学习中具体学习策略的实施方案。

(1)克服学生厌学情绪,培养其对俄文的兴趣

俄语作为第二外语是一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取得这门课的成绩或学分是他们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他们由于感觉不到俄语学习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什么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因而学习动力较低。在课堂之外他们很少能主动地寻求课外语言输入,因此,课堂就成为他们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语言输入源。如何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以充实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极其重要。俄语言本身的枯燥是不言而喻,然而其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却是丰富多彩和极具魅力的。俄罗斯这个广袤且历史上与中国产生过纠葛,对世界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国家对学生来说是有着神秘感的,俄罗斯文化艺术曾经拥有的辉煌和在世界上享有的声誉也是难以抹杀的。课堂间穿插部分俄国国情知识,介绍俄罗斯文化艺术史上人物及其作品,比如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作家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以及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罪与罚》等中国学生熟悉的经典巨著,使学生对俄罗斯产生立体、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对俄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打下基础。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今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为高等院校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提供了巨大动力。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多方位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俄汉、俄英语言相似之处对比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就至关重要。俄语二外教学与俄语专业教学相比又具有其自身特点:教学时间短,通常为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且每周多为两节课时;教学任务繁重。充分利用母语与俄语、英语与俄语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对比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鉴部分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与个人具体教学实践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具体探讨:自觉进行俄语与汉语,俄语与英语语音对比。因为许多俄语单词都是从英语里引进的,因此它们的发音是大同小异。俄语虽然难学,但在发音方面,基本上是怎样写就怎样读,这比起英语学习来算是一个有利条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不可能像儿童那样,依靠单纯的模仿去学习外语语音。母语和第一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视为学习外语的障碍,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有利因素。

(3)二外俄语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俄语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应尽可能地提供学生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前,俄语教学中所沿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自觉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消极接受者,更应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创造者。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使高校学生二外学习扎扎实实,学有所得,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学生。科德(S.P.Corder)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抹煞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更应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三、语言学习策略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来了解学生是如何理解、学习、记忆语言信息的,从而加强教学的目的性。

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很多种,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划分标准。O’Malleyetal.(1985)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种: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这三种策略对学习的影响尤为显著。提高学习者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将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更加独立自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习策略密切相关。Lessard-Clouston(1997)在其研究中强调了学习策略在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其实,从广义上讲,语言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策略,也包括交际策略。正如Oxford(1990)指出的,由于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主动参与,自我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对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另外,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策略,同时学习成功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并且指导学生使用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策略,已经被看作是优秀语言教师的特点之一。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养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外语教师应该能够自主设计融合了各种学习策略培养的教学内容。同时,外语教师还应该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总之,外语教师应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有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把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纳入其教学内容,作为其教学目的。只有这样,大学外语教师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地进行第二外语学习活动。

篇2: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如何提升二外(俄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第二外语(俄语)教学的教学和专业课的`课程性质不一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知识,就要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辩证关系.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 者:黄兴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外语系,四川,江油,621709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6) 分类号:H3 关键词:激趣   辩证关系   学习氛围   交际教学法  

篇3: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一、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二外俄语的意义

俄语是世界性语言之一, 俄语是获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世界上每出版四本书, 其中就有一本是用俄语写成的。世界上有28%以上的科学产品出自俄苏学者之手, 64%的科技情报资料可在俄文报刊上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对这一语种的求知欲望, 要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内部动机。辩证唯物论认为, 兴趣和爱好都是一种情感, 情感来源于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名言,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假如一个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俄语的内部冲动, 他对学习俄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自觉的态度, 那么, 他们就会认为俄语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来源、沙皇俄国的兴衰败亡、美丽的伏尔加河, 列宁、斯大林用俄语写下大量光辉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共产主义运动文献。俄语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 如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契柯夫、高尔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是用俄语写成的。掌握俄语这个工具, 有助于学习列宁、斯大林的著作, 有助于借鉴俄苏文学遗产, 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俄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最美丽的语言之一。

二、注意俄语和英语语音方面的异同

英语和俄语均为字母文字, 在字形、音调 (升调、降调) 上有很多相同或近似的地方。这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历史较长, 俄语字母 (33个) 比英语 (26个) 多, 和英语一样有大小写之分, 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之别, 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 和英语相似, 也有6对清浊相对应的辅音。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发音开始的, 在讲授字母时, 可以将俄语字母和英语字母对照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寻找俄文字母的特点。如Аа-a;Бб-b;Вв-v;Гг-g;Дд-d;Ее-e;Жж-zh;Зз-z;Ии-i;Кк-k;Лл-l;Мм-m;Нн-n;Оо-o;Пп-p;Сс-s;Тт-t;Уу-u;Фф-f;Хх-kh;Цц-ts;Чч-ch;Шш-sh;Ээ-e;Юю-iu;Яя-ia。与英语相比, 俄语的语音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 学生课后复习全靠课上所学得的印象, 然而, 还可能有部分学生学得语音形象不深或者完全遗忘, 这样课后就无法复习。因此, 语音教学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后的及时辅导 (利用晨读和自习时间) , 以利于语音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俄语和英语中, 重音都是词的重要语音特征。通常一个词只有一个重音, 但英语中的合成词有时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音, 这些发音最重、持续时间最长的重音是主重音, 其余的是次重音。英语单词的重音标在音标重读音节的左上方, 例如, teach/′ti:t?/ (教) , 俄语词的重音标在重读元音字母的上方, 例如, доска? (黑板) 。俄语单词通常只有一种重读形式, 而英语词可以有多种重读形式。存在这种区别的原因在于:俄语词通常只属于一个词类, 而英语词可以有不同的词类和词义, 其重音有助于区别词类和词义。例如, content:/kn′tent/满足的, 满意的 (形容词) ;/′kntent/内容 (名词) 。

二外俄语教学可以利用学生英语学科的优势, 英语与俄语进行对比教学, 简化讲解内容, 使英语语言知识对学习俄语产生正迁移, 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俄语基础词汇。

三、在教学中注意总结英俄语在语法上的异同

语法是学习俄语的基础。在俄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学生掌握的语言材料比较少, 过早地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 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 更不易掌握。因此, 初级阶段的教材不要通过讲解语法规则来教句型, 而是多半通过句型教学的方法来教语法, 也就是教师通过实物、情景等, 把常用的句型教给学生, 使学生直接理解和掌握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以后, 教师再归纳总结句型, 并引出定义和规则, 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这样便可以保证语法教学做到精讲多练。时态是两个十分复杂的语法范畴, 在学习第二外语——俄语的过程中, 不少学生往往自然的由英语动词的时态联想到俄语动词的时态, 本能地用英语动词的完成时来代替和套用俄语动词的完成体或试图简单的在两种语言动词时态上画“等号”。如用英语动词的一般时、进行时去套用俄语动词的未完成体, 或用俄语动词的完成体去套用英语的完成时等。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法作用上的某些不等值差异以及两种语言中动词的某些范畴的实质造成的。

I read newspaper every day. (一般现在时)

I am reading a newspaper. (现在进行时)

I have been reading the newspaper for an hour. (现在完成进行时)

I have read this book.I can tell you its contents. (现在完成时)

I read this article yesterday. (一般过去时)

I had read this article before he came. (过去完成时)

I was reading the newspaper when he came. (过去进行时)

I shall read this article tomorrow. (一般将来时)

英俄语法对比的另一层面是词法对比。语法是词性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教学在俄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语的词性变化比英语复杂, 英语有名词复数、所属格和代词宾格等词形变化。俄语中是名词、形容词、代词的变格, 动词的变位是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难点。俄语是通过格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表明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对中国学生学习俄语是个很大的困难, 因此, 教师必须把俄语中的格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应当指出, 正迁移不仅体现在两种语言语音知识、语法结构等方面的正转移, 还表现为语言技能的正转移。如果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方法,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这些技能有可能发生正迁移。

四、结束语

篇4:浅谈英语专业二外日语的教学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二外日语 教学方法

一、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学习的优越性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相比较于其他第二外语,学习日语具有明显优越性。如能充分发掘,合理加以运用,将对日语学习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这使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了一种文化的连带感与亲近感,相对于迥异的西方文明,人们更容易看到彼此之间“同文”的共通性,而且日语是以汉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现代日语当中保留有两千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这些汉字的大多数和中文中汉字在字形和词义上基本或完全相同。所以对于一名中国学生来说,学习日语有欧美国家学习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日语学习中,汉语或多或少起着一定的正面迁移作用。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汉字”的关系,而把日语当成汉语来学。有些汉字字形虽然完全一致,但文化内涵却相差甚远。而且除了借用汉语汉字外,日语还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自创了很多汉字。这类汉字是汉语中没有的。因此在日语学习中学习者既要发挥“汉字”的优越性,同时也要努力克服汉字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真正发挥优势的能动性。

二、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二外日语从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始设立,学习时间与专业日语一年级日语精读时间大致相当。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掌握程度与专业日语一年级学生相比有相当的差距。此外,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反映,同等时间内他们的日语学习效果也远不如英语。同样是零起点学习日语,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哪些因素影响了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学习的效果?基于多年实践的总结,笔者欲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现有教学模式的因素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无论是专业英语还是专业日语,课程设置都非常详尽。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然而一般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时间仅为每个星期4-6个学时,由于内容多、时间短、进度快,并且学生数量多,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说仍占主导地位。这种方式必然导致教学重点侧重于语法和阅读,而且课堂练习不够,这样极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产生恶性循环,丧失兴趣,产生畏难甚至放弃的负面情绪。

(二)学生方面的主观因素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学习目的等的影响。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作为所修专业,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会竭尽所能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体现出更大的积极性。而日语作为一门第二外语课程,直接的目的可能是通过考试取得学分以便顺利毕业,或者能在考研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也就是说,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二外日语学习最明确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再加上“考试重语言,轻文化、重语法,轻交际”等,致使英语专业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疏于与人沟通、合作、吸取社会文化知识等。由于学习目的的影响导致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必然会影响英语专业二外日语的学习效果。

三、二外日语教学方法探讨

相比于二外日语,专业日语或英语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课程开设详尽,课型明确细致。而二外日语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虽然仍要遵守语言学习的特点要求,却不能细致划分课型。所有课型特点都必须在不划分课型的课堂上来实施和完成。基于二外日语的特点和现状,二外日语教师必须适应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掌握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外日语学习来说,培养学习兴趣更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利用影音、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充分融合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另一方面,由于二外日语学习者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不多,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导入。让二外日语学习兴趣从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人文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潮流信息中开始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对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此外,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二外日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模范。

四、结语

二外日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应遵循其独特的教学特点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教师应充分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应得到充分发挥。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二外日语学习者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无疑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和主动性的发挥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应从情绪方面对学生多加注意。耐心讲解,细心引导,创造宽容,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不安情绪,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由被动的“为学而学”逐步转化为主动的“想学而学”。

【参考文献】

[1]栗园园.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

[2]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篇5:北二外考研英语专业文学专业试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英语专业文学专业 综合考试1卷 满分:150

考试说明: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Instructions: You are required to answer all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English.

I. Explain the following (15)

1.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2. the Ku Klux Klan

3. Progressive Movement

II.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teach of the following (15)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famous of all British newspapers?

A. The Times. B. The Guardian. C. Daily Telegraph D. Daily Mirror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tabloid?

A. New Statesman. B. The Sun. C. Sunday Times. D. Morning Star

3. How many terms was Franklin Roosevelt elected for?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4. The nuclear fami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A. grandmother. B. mother. C. father. D. unmarried children.

5. The first group of English Puritans to land in America called themselves “Pilgrims” because

A. it was the name of their church

B. they had been persecuted.,.

C.they had wandered for a great distance in search of freedom

D.they came from Holland

I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

篇6: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英语冠词属于功能词类,包括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n)和零冠词φ,是英语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类,其中定冠词the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词。英语冠词没有实义,不能单独使用,但是其使用范围比较广,可以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介词等的前面。而且,其用法涉及与存在和指称相关的语义概念,与回指与情景相关的语篇概念,以及与可数性和单复数相关的语法概念。英语本族语者尚不能完全正确地使用冠词,更不用说在学习过程中还将受到母语和中介语发展影响的二语学习者了。对于母语中没有冠词系统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冠词习得尤为困难,虽然英语冠词在英语初学者最初的学习过程都会有所介绍,但是却是英语语法中最难掌握和最后才能习得的部分。正如Peter Master所说“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冠词是语法中最难掌握的部分,也是最后才能完全习得的部分。”。笔者曾于2012年5月采用语料库的方法将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定冠词使用情况进行比较,调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口笔语中定冠词的使用情况。几年过去了,笔者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定冠词使用情况的兴趣并没有减弱,本文通过对河南某独立学院2015级俄语专业学生二外英语课堂上的英语写作练习Something about my winter vacation进行分析与归纳,再次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定冠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定冠词the的用法

定冠词the的用法有三种:泛指、特指和固定用法。所谓泛指就是指名词或名词词组用来指一类人或事物,而非单指某一个体的人或事物,一般格式为:the+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或the+形容词。特指就是指某一特定的人或事物,是指一个可以确定的人或事物,此时,the与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连用。固定用法则是指在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之前必然要用定冠词the,及其在一些固定词组中的用法。

三种用法中,特指是最常用也是研究最多的用法。Hawkins(1978)根据定位理论把英语定冠词的特指用法分为:(1)回指用法;(2)可见情景用法;(3)直接情景用法;(4)依赖特定知识的广义情景用法;(5)依赖一般知识的广义情景用法;(6)联想回指用法;(7)有解释性修饰语的名词词组中的不熟悉用法;(8)无解释性修饰语的名词词组中的不熟悉用法。Liu和Gleason在Hawkins的分类基础上把定冠词的特指用法分为:(1)文化用法,the与某一语言社区表示惟一性或所熟知的指称对象的名词一起使用。(2)情景用法,the与某个首次提及的名词一起使用,说话人或直接或间接地意识到这个名词所知对象在一个局部范围为人所知。(3)结构性用法,the与某个首次提及但又修饰成分的名词一起使用。(4)文本性用法,the与某个语篇中事先提到过的名词一起使用,或与某个事先提到过的名词有联系的名词一起使用。王剑在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定冠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中,采用篇章用法,情景用法,文化用法和结构用法,对所研究的语料进行分析。周瑞英认为,由于篇章是由一个以上的小句构成,可是一组句子、一段诗歌,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甚至一部小说,所以,王剑等提到的“the”的结构用法可以归纳到篇章用法里。在这个基础上,她把“the”的特指用法归纳为:篇章用法、情景用法和文化用法。本文中,笔者采用周瑞英的分类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中定冠词特指用法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三、大学英语写作中定冠词的使用情况

1.泛指用法:在收集的56篇作文中,没有一例定冠词the的泛指用法。

2.特指用法。

(1)篇章用法:I was on my way down the mountain,I saw a man who make a fire forcooking.

I cherish the time with them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job is helpful to my sights and experiences.

I kept the habitof exercising everyday.

The time I spent in my hometown was very happy.

(2)情景用法:We visited to the Great Wall.

I bought a plane style of kite;we putted it in the river together,happily running around.

I also tried to finish reading them in the winter vacation

(3)文化用法:The Spring Festival was the most enjoyable and happy part of the whole winter vacatio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3.固定用法:the last and most important

the happiest

On one hand,I liked the books which told the stories about some famous people.On the other hand,reading made me happy to forget all the troubles.

in the future

at the beginning of my vacation

in the first week

in the morning

四、大学英语写作中定冠词的误用

1.误用。

We went shopping and watched the new movie.(应为a)

I’ll drive my friends fishing and watch the movie on the weekend.(应为a)

2.滥用。

I washed the clothes and swept the floors with my mother.(去掉the)

I helped my grandmother fry the meat and do the cooking.(去掉the)

Last year I was admitted by the Henan University.(去掉the)

3.漏用。

So I read two books about history in vacation.(应为in the vacation)

Before New Year,everybody was busy with necessities.(应为the New Year)

五、分析与讨论

综上,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定冠词the的使用多体现在其特指用法和固定用法,其中特指用法最多,但是定冠词的泛指用法,在收集的样本中并没有出现,可能的原因包括两个:一个是本文分析的样本是题目为Something about my winter vacation的写作练习,在这样一个题目下,可能没有需要使用定冠词the的泛指用法的情况;另外一个就是这些学生对于定冠词the的泛指用法并没有完全掌握,所以为了避免用错,干脆回避使用。在文本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定冠词the使用正确率比较高,但是其中不乏误用的情况出现,本文将定冠词误用分为三类,误用(本该使用不定冠词的情况却用了定冠词)、滥用(本不该使用冠词的情况却用了定冠词)和漏用(本该使用定冠词的情况却没有使用)。

六、结语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对独立学院俄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定冠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定冠词使用多集中在其特指用法上,忽略了定冠词泛指的用法,虽然大部分同学定冠词使用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重点,同时要提高学生对定冠词所有用法重要性的意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定冠词对行文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还应该注意强调学生在习得定冠词的用法时,要全面地掌握定冠词的每一种用法。

摘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对独立学院俄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定冠词使用和误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定冠词使用多集中在其特指用法上,缺乏泛指用法;定冠词误用情况表现为误用、滥用和漏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定冠词使用,定冠词误用,特指,泛指

参考文献

[1]李景泉.大学英语冠词系统的发展模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9:1

[2]王冠三.英语冠词-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

[3]周保国.英语冠词系统习得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

[4]Master,P.Teaching the English Article System[J].TESOL Quarterly,1990,24(2):461-478.

[5]胡会丽.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生定冠词使用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6]张干周.实用英语语法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2013.9重印):48.

[7]Liu,D.,&Gleason,J.L.Acquisition of the Article the by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26.

[8]王剑.中国学生英语定冠词非类指用法的习得[J].外语教学,2005,26(3):22-26.

[9]周瑞英.论定冠词“the”表特指的认知心理基础[J].外语学刊,2009(4):30-32.

篇7: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关键词:本科院校 二外 俄语 教学模式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的成果越来越显著,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对外沟通的环节里,需要高素质的外语专业人才的参与。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外语专业方面做出突破,加强外语建设,从而实现这一目标。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培养的外语专业人才都偏向于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这显然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练习要保持同步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加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没有对学生的课外训练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语言英语情况保持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普遍问题。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环境,课堂知识要和实践能力充分结合,才能培养出实干型的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而且课外老师和学生几乎没有联系。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当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还要负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只有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充分融合,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是有用的人才。

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俄语教学以俄语交流环境和俄罗斯文化为主要载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入,中俄两国在文化和经济等领域交往的不断加深,俄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传统的俄语教学方式急需融入时代特征,将俄语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对面的实际应用环境作为新的教学载体。为了提高二外的俄语教学质量,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多元化教学建议。

1.情景教学法

对于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而言,身临其境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之一。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俄语语言环境。因此,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处在一个小小的俄语世界里,是提高学生俄语水平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俄语口语的应用能力,矫正俄语的发音。

2.英语俄语对比教学法

在我国,英语很早就被作为一门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也有较长时间的英语学习经验。俄语作为一个相对新鲜的语种,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陌生的发音特点,往往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可以将英语与俄语进行横向对比,根据英语学习的方法、特点和技巧,来总结出俄语学习的经验。这也符合学习迁移理论的相关观点。

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俄语教材相结合

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里,对各所高校的英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方面都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对于二外的俄语教学而言,要提高俄语的教学质量,除了上述的改进方法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的互动,注重对学生俄语口语的运用能力的培养;第二、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增加先进的教学工具的配置、反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第三、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展示俄罗斯社会风情,以及让学生感受当前俄语翻译人才的紧缺性,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俄语的价值,坚定学习信心。

同为世界大国,中俄两国既是近邻,又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随着我国和俄罗斯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交流越发深入,俄语在中国应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但俄语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本课题以二外的俄语教学模式作为案例,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的俄语教学中,从教学大纲、教学环境到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议和意见,希望以此能为高校的应用型的俄语人才的培养做出微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丽华.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下的大学俄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功(教育),2013,24:10-11.

[2]黄兴华.俄语教学之互动教学模式[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135-137.

[3]王金容,夏宏钟,杨德洪.中国清代俄语教育与人才培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49-53.

篇8:俄语作为高校二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大学二外俄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学校分配给二外的课时较少,一般是每周四学时,这就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没有更多的时间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练习,或者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实践对话游戏,提高学生兴趣,而是被动性地一味灌输知识点,强调死记硬背,令课堂教学枯燥无比。而学生方面,由于是零基础起步,对一门新的语言体系完全陌生,如同还不会走就被硬拉着跑一样,时间一长,刚开始学习的新鲜感褪去,不符合正常学习记忆规律的过量新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输入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俄语的兴趣。开发一种能够适应二外俄语课时量少现状的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较少的课堂时间内对新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并有效激起其学习兴趣从而将知识系统而明白地教授给学生,就显得迫在眉睫。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学习二外的学生多数没有过级的压力和考研究生的动力,学习主动性不强。仅凭兴趣也只局限在课堂学习上,课下很少自觉进行复习和练习。临考试前囫囵吞枣地记忆知识点以应付考试,没有循序渐进地积累,知识不能被真正掌握,学生毕业后语言应用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状况,如果师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能够随时对教师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及时给予学生朋友般的帮助和支持,无疑有利于学生积极克服客观条件带来的诸多不便,利用一切机会练习俄语,增强其学好二外俄语的信心。

3.课本单一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语言孕育了文学,文学提升了语言,一门语言更多折射出了它所代表民族的文化。笔者认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言学习的趣味,除了给学生配备一本用于基础语言知识学习的课本外,还应补充一些对俄罗斯民族文化有简单介绍的视频材料,在视觉上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带着兴趣学语言。

4.俄语师资队伍的老龄化

大学外语系二外俄语的教学对象是已有多年英语学习经历,掌握了英语基本知识,也具备一定英语学习经验,习惯于按照英语的思维接受外语的大学生。而现今的俄语教师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从中学就学习俄语,没有接触过英语,在课堂上很难将两种语言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教学。如果教师能够在拥有良好俄语专业水准的同时还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那么在学习中就能启发和帮助学生把刚学的俄语知识自觉在记忆库里同已掌握的英语进行比较,做到两种语言比较式的融会贯通,达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共鸣。

二、正确引导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即使是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暴的从外部将新知识“填灌”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支架”的作用,提纲挈领,为学生建造起基本知识结构的框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勇于“攀登支架”,努力将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外来的新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外语教学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情境的掌控理解以及积极协作会话交流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二外俄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授课对象是拥有近十年英语学习经验的中国学生,他们有丰富的外语学习心得,掌握多种学习外语的方法,非常了解欧美文化风俗的同时也牢牢恪守着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没必要介绍学习方法,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体验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俄语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上,让他们得到与已经熟知的知识完全不同的新鲜有趣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俄语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比如,向学生介绍俄罗斯民族面包撒盐迎接贵客的习俗,并让他们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为什么俄罗斯人会用面包和盐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面包和盐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接下来可以设置“迎接贵宾”的课堂主题情景会话,让学生自编自演,这样,学生在完全了解背景文化的情况下,更能够积极主动地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对话,同时也学习了有关欢迎的习惯用语和词汇,寓教于乐。课堂最后几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体现的语法点进行归纳性的梳理讲解,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设计符合建构主义的空杯理论,即“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

对比分析是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及语言教学的重要方法,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示出来。通过比较才能对认识对象的本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俄语的特点就要跟英语作比较,无论是语音、词汇或是语法,都可以通过比较来研究。

英俄同属印欧语系,在很多方面拥有相似之处,其表现具体如下:

(1)疑问句语调。

俄语语调分为六个调型,其中,第二调型是用于带疑问词的疑问句,此调型要求调心略有下降,虽是疑问句,但语调并不上扬,读此句型就如读陈述句一般,如:Где ты живёшь? Кто это? 这和英语中带特殊疑问词的特殊疑问句读法相似,如:Where do you live? Who is this? 而俄语调型中的第三调型——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又和英语中不带特殊疑问词的一般疑问句读法一致,都是调心急速上扬,比如:

Это твоя комната?

Is this your room?

(2)英俄在字母上发音相似。

相比较于英文的26个字母,俄语字母有33个,其中包含两个无音字母,这些字母在发音上绝大多数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读法相近的音,比如:ф—v,б—b,л—l,п—p等等。在发音上,鼓励学生利用已知的英文字母发音去记忆俄文字母读音,是非常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英文字母在写法上对俄文字母写法产生的负面影响,俄文中很多字母与英文字母在写法上一模一样,而读音是迥然不同的,比如:“m”俄语中读“t”,英语中读“m”;“g”俄语中读“d”,英语中读“g”,“n”俄语中读“p”,英语中读“n”等等。学生在写作业时,常常会想当然地用这些字母的英文读音来拼写单词。在日常练习中,教师应当有意让学生练习带有拼写错误率较高字母的单词,通过不断纠正错误,让学生从潜意识中去除英语对俄语在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3)俄语词汇中存在着英语语源的外来词,其读音与俄语发音非常相似。

比如: футбол—football, такси—taxi , профессор—proffesor 等等, 对于已经掌握了大量英语词汇的学生来说,对比着英语单词读音去记忆俄语单词,无疑会省下很大的精力。众所周知,俄语是一门拼音文字,一个单词的发音是组成这个单词字母发音的合成,那么,知道单词的读法,就很容易随之拼出整个单词。而对于那些非外来词的俄文词汇,应尽可能提前告诉学生构词法的一般知识,让他们了解前缀、词干、词根、后缀及词尾的概念,了解由一个词根加上不同的前缀、后缀可以构成不同的派生词,比如:

город → городок → городской →

↓ ↓ ↓ ↓ ↓ ↓

词根 词根 后缀 词根 后缀 词尾

пригород → пригородный

↓ ↓ ↓ ↓ ↓ ↘

前缀 词根 前缀 词根 后缀 词尾

针对这个例子,由一个词根词汇 “城市”(город),加上不同的前缀、后缀和词尾后,可以构成很多与词根意义相关的派生词汇:如小城市(городок),城市的(гороской),城郊(пригород),城郊的(пригородный)。由此可见,掌握了一定的语素含义,通过构词法规则,能够由一个单词推出很多相关的单词,与死记硬背相比较,帮助学生找规律记忆未尝不是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记忆捷径。

(4)同英语相比,俄语的语法较复杂。

俄语动词的两种变位和名词的六种变格以及大量的特殊变化,常常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头疼。在二外俄语语法教学中,应尽量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把语法知识放在简单的例子中去讲,让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自己组词造句,完成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俄语句子中词与词的逻辑关系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的,这是其在表达方式上与英语最大的不同,要提醒学生注意。但这并不表明,两种语言没有互通之处。在从句方面,和英语一样,俄语也分为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并列复合句通常由表示并列、转折和选择意义的连接词连接两个分句,而主从复合句通常由代表主句和从句关系的关联词来连接分句。比如:

A.Нам надо договариться, где мы встретимся.

B.We should decide where we will meet each other.

A.Он сказал, что он придёт.

B.He said that he will come.

用熟悉的英语句型去解释俄语句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浅谈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

关键词:二外法语;视听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H32

“法兰西是一个浪漫而诗意的国度,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着这样的印象,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大学生更不例外。法语和英语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法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拉丁语系,英语则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系。二者虽然分属不同语系,但在语言结构和大量的词汇上都有相同之处。法语因此也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在选择二外课程时的热门语种。

二外法语课程每年在各大高校中都吸引着众多学生进行辅修。这些学生中,有些是本身对法国文化和法语语言有着高涨的兴趣,出于个人爱好而学习;另一些学生则是考虑到今后的学业,为考研中的二外考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二外法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各学校每星期一般不会超过4课时,每学期72课时左右。在有限的授课时间中,教师要更加用心安排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手段,使学生打下相对坚实的语法和语音基础,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而不至于使二外法语课程成为他们大学学习生活中的鸡肋。

一、语音教学

针对这些非法语专业的零基础学生,语法学习固然重要,但教学初期的语音学习,以及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听与说方面的训练也不可忽视。无论哪种语言的学习,都应避免传统教学方法所造成的“哑巴外语”。因此二外法语中的语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从字母、音素的发音开始,首先谈语音学习。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法语共有35个音素,其中包括15个元音,17个辅音和3个半元音或称为半辅音。具体如下:

15个元音(voyelles)[a, ε, e, i, ?, o, u, y, ?, ?, ?, ?, ?, ?? , ??]

17个辅音(consonnes):[p, b, t, d, k, g, f, v, s , z, ∫, З, r, l, m, n, л]

3个半元音(semi-voyelles ou semi-consonnes):[w, j ,Ч]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法语音素发音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包括小舌音[r]也基本能够正确发音,但许多音素还是与他们一直以来学习的英语有所不同,如英语中有双元音而法语没有等等。其次,学生易受母语影响,将汉语口音甚至方言口音带进法语发音中,影响发音正确程度。以及法语的每个音素都有相应的字母组合构成的发音规则,学生在学习音素发音的同时需要去加深对字母组合的记忆。对于二外法语课程的学生来说,课堂时间较为有限,课后又容易松懈练习。课上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结合不同词汇反复练习每个音素的发音,强调口腔肌肉不得过于松弛以至于发出其他不准确的杂音。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PPT、錄音和发音视频,以及教师自身面对面的发音示范,对学生的基础发音将会有显著的训练效果。

二、口语训练

基础的发音规则掌握后,接下来要着重训练的就是初步的口语能力。口语在二外法语的学习中将会贯穿始终,并影响学生今后对法语的实际应用。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通病便是懒张口、怕张口,往往造成只会做题而不会真正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后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教学的初期就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口说法语。根据每单元的主题进行分组对话无疑是训练口语最有效的方法,从最基本的日常会话开始,配合课文中的词汇和例句,学生自行利用课内知识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这种练习方式除了能够加深对句型词汇的印象之外,往往还能为学生普及法语中的表达习惯。如在学生分组对话练习时,对话中人称“tu(你)”和“vous(您)”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关系的人之间的用法: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以及不熟悉的平辈平级之间,出于礼貌应使用“vous”;反之则使用“tu”。这样细节性的一个问题在与法国人实际的交流中,往往决定着谈话者的礼貌和态度问题。

三、听力训练

在二外法语课堂上,仅凭课内教材中的录音资料作为听力材料显然是不够的。课文、单词的录音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用来纠正发音,并不是正式的听力练习。这就需要教师于课外搜集一些难度适中的补充性视听资料,如法语歌曲、短片、学生能够理解的简单对话等等。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增加二外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也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初期的兴趣和热情慢慢消退后,失去学习法语、训练口语的动力。在课上使用《交际法语视听说教程》以及《走遍法国》等辅助教材的配套视听资料,可避免学生只听教师一人的口语发音,而去真正了解和模仿法国人地道的语音语调。视频中展现出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景色,以及形形色色的剧情和角色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二外法语视听说训练特点

不同于法语专业学生有专门的视听说课程,甚至有外教每周对学生进行视听说方面的训练,二外法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其性质更偏向于综合性课程,从零基础开始,集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知识等内容于一身,整体教学水平很容易流于泛泛,视听说方面的训练更易因为课时和教材的局限性而被忽视。很多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二外法语学习后,语法基础尚可,却连一些简单词汇的发音都容易出现错误,更毋论其日常交际的口语能力了。二外不应只以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为目的,而应同样注重语言真正的作用——对话与交流。因此这更加考验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课程进度与教学方法上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外法语的教学甚至要比法语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存在难度。因此教师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随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变化和所遇到的困难,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些手段在视听说训练中亦显得尤为重要。

篇10: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点滴

一、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日语的学生对日语假名的发音非常感兴趣, 富于联想。但同时日语是二外, 虽然有兴趣却没有学习日语的压力, 这就意味着一旦兴趣丧失, 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就必须做到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语的假名很多, 有近100个需要记忆, 加上其他的浊音、长音、促音、拗音等, 一部分学生在语音部分还没学完时便感到吃力了。学习的积极性受挫, 对日语的兴趣也随之减少。因此老师必须在这时抓住每一个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比如, 每行假名教完后, 利用已学过的假名组成单词, 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上口。有些单词在解释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日本的文化背景进行说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假名, 还可以促进其学习兴趣。例如:りょうり (料理) 便可以介绍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吃日本料理的经历及感受。又如:おちゃ (お茶) 就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日本的茶道及茶文化等。使学生对所学假名记忆更加深刻。

二、根据教材导入日本文化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不可分, 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 其实就是在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现在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表示对日本的社会、文化感兴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导入日本社会、历史、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日本知识等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所用的二外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日本语教程》, 这套教材在每课后都有一个“豆知識”, 专门介绍日本社会文化。内容涉及日本社会生活、文化习俗、语言、文学、体育等各个领域。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这些专栏更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日本知识和社会常识, 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

另外, 日语使用汉字, 使中国人学习日语相对于欧美国家有很大的优势。但日语汉字和汉语汉字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正是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因此, 不能单单介绍日语汉字的读与写, 要同时结合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日本社会的思维习惯和汉字区别等来介绍, 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日语字词, 做到正确运用。例如:汉语的“店”在日语中有三种表达方式, 即「店」「屋」「みせ」三种。「屋」这个词由来已久, 在日语中大部分店用「や」来表达。例如:床屋「とこや」、本屋「ほんや」、肉屋「にくや」、果物屋「くだものや」八百屋「やおや」、文房具屋「ぶんぼうぐや」、電気屋「でんきや」等。「店」一词属于新式说法, 系新兴起来对西洋品的一般说法。例如:商店「しょうてん」、洋品店「ようひんてん」、書店「しょてん」等。「みせ」一词很少作复合词, 只有「茶店」一词, 除此以外一般只用于「このみせ」、「あのみせ」等。

三、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比较日语和英语词汇, 加深记忆理解

日语被认为是介于汉语和英语中间的语言。日语中有很多汉语词汇被称为日语中的汉语词。这些词汇都是在历史上从汉语中进入日语的, 现在已经成为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后, 日本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有很多欧美词汇也以外来语的形式进入日语, 特别是近年来日语中外来语词汇越来越多。这些词汇是日语模仿英美语言的发音来拼写的。这些词汇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理解、记忆, 这也是他们与日语专业的学生相比的优势。如:バナナ、カメラ、ジョギング、クラブ等等。这样教师可以在教授词汇时比较它们与中文或英语的区别联系, 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记忆。

四、改革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 日语教学都是在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轻视语言知识的运用模式下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总是掌握着主动权, 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 师生之间互动很少, 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然而语言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灌输”过程, 而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言是一门需要掌握后熟练运用的学科, 所以真正地掌握语言也最需要实践, 也就是反复练习。语言的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等, 在二外的教学过程中, 也应适当地加入这些内容。教师精讲, 学生多练, 使得课堂模式多样化。二外日语的课时相对较少, 练习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教师在每堂课的设计上多动脑筋。

总之, 二外日语教学与专业的基础日语教学不同,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自主地去接受每一堂课的内容。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二外日语教学经验得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不周之处, 还望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版.

上一篇:游栖霞山作文350字下一篇:近似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