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2024-05-18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精选8篇)

篇1: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从两节作文复习课说起

第一节,陈倬莹老师:《善待文题,提分吸睛》。这是一节模拟考试作文评讲与中考作文复习课,上得很用心。陈老师准备了《模拟考作文选刊》、《“善待文题,提分吸睛”学案》,课堂先回顾考题,接着比较分析补充题目的情况,要求学生归纳补充文题的方法,然后与经典作品对接,让学生学会提炼主题,最后是学以致用:“街题”升格,能力迁移。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因,丝丝入扣。同时,教师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二节,吴彦卓:《写小物件,抒真感情》。这节中考作文复习课率真自然、讲求实效。吴老师以八年级课文《端午的鸭蛋》引出“小物件”这一话题,再以《枕头里的世界》为例,细细剖析文章写“小物件”的动人之处,然后水到渠成地教给学生融情于物的方法,最后以修改病文的形式来进行巩固训练。课堂真情洋溢,气氛亲切融洽,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回首往日,留意于曾经的“小物件”,给人启发多多!两位老师对2016年广东中考作文的方向把握准确,那就是要学生讲好自己的成长故事!他们都重视大作家的小文章,重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情感抒发!这就对了。我们在中考复习的后半阶段一定要找准我们可以做到的这个“点”,围追堵截,把这 1 个“点”给做实,这才见出中考作文复习之实效。

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唤醒,在作文复习时尤为重要。考场作文,最忌茫无头绪,无动于衷,破解之道,唯有唤醒曾经的情感体验。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体验式作文教学。

何谓体验式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所体验,围绕作文的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表演、试验、采访等等形式,对自然、社会、家庭、生命、自我„„有了新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运用写作知识,愉快地表达所思所想。这就是体验式作文教学。我看还可以把它说成是“综合实践活动型的作文教学”。因为它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唱做念打集于一身。也可以说是“行知式作文教学”!因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与新课程契合,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先“做”后写,教写“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当我们指导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和感受生活,激活思想,唤醒生活积淀,用笔去描绘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生活的假恶丑„„学生那如鲠在喉的表达欲望将得以满足,作文之苦痛将得以稀释。如果能将之常态化,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必能走出困境。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人对己的独特体验,而且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勇于用心体验我们普通人所过的庸常平凡的生活。并非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就能写出好文章,而是对生活敏感、善于体验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正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的:“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 妙词。” 毛荣富教授在《作文散步》中说得好:“对于作文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上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产生过碰撞交流后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也就是说,离开了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所谓的生活只是一种表象和机械的周而复始而已。”

作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放飞心灵、彰显自我的一方天地。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放胆为文,包容学生种种或稚嫩或偏激或冲动甚或消极黯淡的思想,号召他们把独特的个人体验痛快淋漓地抒写下来,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按摩器”。

篇2: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忻州市忻府区东楼初级中学校张文娟

本次国培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学习各省各地区的优秀课改经验,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读了国培中的《山东:“体验式作文教学”》一文,我更感受益匪浅。针对目前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体验式作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开放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写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结合山东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经验,自己对体验式作文教学有以下思考,与大家共同分享。

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率性和朴实的,应该充满着灵性,要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把他们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要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种乐趣,是一件愉快的事,成为他们一种表达的需要,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作文是困难的事。

一、开放生活,挖掘潜能。由书本和课堂向生活和课外开放。

写作要有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要写作文,首先要积累素材,积累素材,仅仅靠课本和课堂是不够的,课本和课堂虽然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也能提供一些学习的对象和范例,但课本和课堂能够提供的知识毕竟有限,作文必须向生活和课外开放,充分利用广阔的生活资源,把写作放到生活的大天地里去,把书本和课堂同社会生活和课外实践集合起来, 形成一个写作的整体观念,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让写作之“渠”永保清新和鲜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就是要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深入生活历来就是写作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课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人和事,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积累下来都是写作的素材,厚积才能博发,大量的积累是成功写作必不可少的。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这一心里特点,常常配合时令、节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开展演讲、朗诵、成语接龙等等活动,活动之后我会让学生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回忆一下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生经历的,因而说起来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

带领学生走出校外,贴近生活,贴近写作对象,参观访问,带学生游山看水,也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避免无病呻吟,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认真观摩。还可以让学生跟踪观察,预先确定写作对象,比如养一盆花,养一些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作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开放,不是说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只纵不收,让学生随心所 欲,课堂上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

开放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堂上方法和思路的讲解,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思路,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篇3:关于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评估

一、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概念界定

评估与考试、测量、评价的意义相近,是可互相替代的同义词,但是现代教育学却更加严格的区分这些相似概念, 并划定了评估的一般界限。评估是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 包括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手段,教学评估有助于帮助教师收集与学生学习效果有关的信息,帮助创设一种更加有效的课堂环境。从广义角度来讲,评估涵盖了考试、测量,其中, 考试是评估的一种正式手段,可以获得系统化的信息,测量可以对学习行为进行定量描述,是一种量化手段,而评价则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教学、学生所作出的决定。可见,评估与评价从严格意义上讲存在明显不同。本文所探讨的评估理念适用于各层次的外语学习,大学英语是我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估者是教师、学生等收集信息对教学进行判断,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态度的一种手段。

二、关注课堂和个体的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方法是实现促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形成性评价将视角集中在课堂教学,关注重点是教学环节和被评价个体,能够及时反馈改进意见,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发挥教学评估的正面导向作用。大规模的正式考试往往比形成性评估更容易受到重视,但是考试与形成性评估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包括环境因素、任务、试题、评价者地位等,概括起来可以说,形成性评估是一种动态的课堂评估,但是大规模考试则是一种静态的学习结果的考核,形成性评估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考试则仅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和学生成绩排序。从反馈效果来看,形成性评估能够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到课堂评价活动中, 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但是在考试中学生的角色为被动的应试者,是评判的对象,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往往要大于得到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英语基础都不同,学习目标和学习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任何评估方法都应当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在善待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参考常规标准的考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化诊断信息,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给较低起点的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改革正在尝试推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只有通过科学的课堂评估方式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动态跟踪,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系统化的多元评估

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开展了一段时间,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力求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体现英语教材编写内容,之后交际语言测试教学方法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传播的过程中,评估体系却又大大滞后于改革实践,导致体验式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发挥教学优势。多元评估体系强调的是评价功能的多重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应用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评估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缺乏过程反馈功能,而系统化的多元评估方法则以完善过程教学为目标,注重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合理性的评价,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制定、课堂设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

根据多元评估理论,我们应当适当提出以下几个标准来规范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评估主体是否为学生?评估手段是否多样化?是否包含了动态过程评估?是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是否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是否全面评估了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效果?总之,系统化评估手段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学习、教学、课程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完善课程体系。

教学评估并不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也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指导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在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动态收集各类信息,借助丰富的材料信息对教学作出合理判断,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估和系统化多元评估的优势,发挥其对课程教学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更加合理化、流程化、专业化,只有注重教学评估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摘要: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院校相继开展,在这种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一个相对合理的语言学习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更佳的语言体验,并在反思和总结中提高学习信心。任何教学模式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评估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来公正评判其实施效果。

篇4: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生活活动情境角色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83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获得知识并快乐成长。

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事例中去体验,然后结合课本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从课本上获得答案。

体验式教学法其实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都有应用,只不过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各有特点,不能一一概同。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验式教学法。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融入生活的真谛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是在生活体验中实现。例如,在学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思考:我们平时有没有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和与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然后在课堂上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发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地乱扔乱丢垃圾;随地乱倒剩饭剩菜;不能做到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浪费水、电,浪费纸张;随意踩踏学校草坪,随意攀折树枝;吃快餐时使用一次性碗筷,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

(2)关于这些行为的危害:污染了环境,不讲卫生,容易滋生病菌导致疾病,浪费资源,破坏绿化等。

(3)关于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今后要自觉做到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到垃圾桶,剩饭剩菜倒到指定的地方;随手关好水龙头、电灯,节约水电,节约纸张;保护好花草树木,不随意踩踏学校草坪,不随意攀折树枝;不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等。

关于如何与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发现有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等。

这些答案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印象都比较深,很快就记住了。课后,笔者针对有些学生随地乱丢垃圾的不良行为,在学生中开展“我来当一天校园清洁工”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他们深刻地体会到:随地乱丢垃圾的不良行为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校容校貌,还加重了清洁工人的工作负担。学生通过做一天校园清洁工,真实体会到随地乱丢垃圾的危害和清洁工人的艰辛,纷纷表示今后不会再乱丢垃圾并会积极劝阻其他同学类似的不良行为。

二、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参与活动,从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在感悟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中“竞争?合作?”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竞争现象?先让学生自己说出校园里的竞争,然后请四个学生上来表演“竞争”,四个学生每人用一个乒乓球拍向上拍打乒乓球,拍打得多者为胜。最后让获胜的学生谈谈在竞争中获胜的感受。在“合作!竞争!”的教学中,笔者分别选出三名学生,在教室里举行“小型拔河”循环比赛,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到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助视频、故事、实物、图片、小品、诗歌等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置身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情绪状态,让情绪上升为情感,进而升华为意志和行为。例如,在九年级《认清基本国情》一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冠军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资料,获得了体验。学生的情绪被运动员的高大形象和爱国情操所感染和打动,从中体验到中国的发展之快,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角色扮演获得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只有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角色扮演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或体验角色的心理或行为,从而增进自我认识,形成情感体验。把课本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表演场景,不但表演者有了内心的体验,观看者也会自我反思。这种活动学生可以进行换位思考,体验所扮演的角色的情绪,缩小了心理距离,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角色扮演会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进而内化为某种行为规范,这比教师空泛地讲解课本内容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礼貌显魅力》的教学中,笔者按照课本安排的活动,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有礼貌的学生、没有礼貌的学生三个角色。活动结束后,大家分组讨论课本里的三个问题:(1)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2)两个学生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3)两个学生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讨论后,由学生自己谈谈讨论结果。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具有反映我们自身素质,展示我们风采的作用。

五、通过先进人物或明星的感人事迹获得体验

先进人物或明星由于在某一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他们获得了国家给予的荣誉,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尊敬。他们的先进事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如在七年级下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刻苦训练的事迹来吸引和感染学生;在“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中,可以利用邓亚萍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事迹来吸引和感染学生。

当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可能全部列举。

通过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笔者感觉到体验式教学既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又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

篇5:关于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并且在经过对问题开展一系列讨论之后,得出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将语言学习和社会真实交际活动融合在一代起,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结论。关键词: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 前言: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而言,其学习过程均不可与特定语言环境脱离关系,这点同样对于英语学习也生效,因此语言环境的缺失成为了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就有必要开创多渠道去全面构建优秀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且确立一个完善的英语学习环境系统。如此对于启迪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拓展英语素养等意义重大。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无疑给解决英语学习环境的问题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念 1.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应当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其中的学生作为认知事物之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反应的同时,可以慢慢地树立起相关知识点,以此来使自身的认知能力获得提升。该理论对于学习的过程格外重视,并且把有意义的学习当成是真正的学习,而学生则通过主动参与其中来建构属于个人的个性化知识库。该理论还强调教师对学生只允许起帮助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要求教学过程中插入情景的创设和分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我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主张

作为如今教育学研究、实践中的一类主要思想,它所提出的诸多主张早已被人们广泛认可。其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心思想内容、注重学生的认知经验、提倡发现式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以及强调学习的互动等研究,现在已经纳入英语教学的有效范例中。体验式英语教学主张把学生摆在语言教学的中心位置,并且强调学生必须拥有的个人需要以及个性自主的学习风格,把合作式学习嵌套进入教学方式中,将课堂真实情境反映出校外社会现实。3.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施

体验式学习最初用于培训,之后广泛应用于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体验,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使其足以应用到实际沟通里。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有关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自身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即可感受到所有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而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就不再是授课主体了,其主要负责组织整个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引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师可按照教材、大纲的不同,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与众不同的教学优势,创造出更多教学形式结果,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而有实效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课堂教学设计

体验式教学这种模式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然后考虑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教师也不再只是负责知识的传递,更应该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在有效互动中,学生可以持续不断地汲取知识,并且达到上一层次知识水平。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而体验一般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体验情景的真实程度是引发学生对新知体验反应的关键所在,因此真实性在英语课堂中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场境、语境均应真实,即使是虚拟的或模拟的,也应符合真实情景,把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的施行,主要做法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性别、能力来进行若干个小组的编制。而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其明确的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使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课后努力完成。而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把每个学生进行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以及内在的动机相结合。在此之前还必须遵循的原则,即为多方面的因素使其融洽配合。但合作学习也绝不是单纯的小组活动,而是真正的合作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出来的真实学习情境。在对语言教学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我们得知互动本身就是掌握学会交流沟通的快捷办法之一。互动这时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输入,增加接触目的语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语言的输出机会。3.搭建学生的语言体验平台

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对于这门语言的各方面应用,这也与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十分符合。体验式教学更加重视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且把能够使学生的内在得到日益强化的力量摆在教学核心位置。其教学和训练方法的特征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体验中提升。为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为学生打造语言学习展示平台。首先是在课堂层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语言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是在课外层面,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各类英语演讲、英语朗诵、英语话剧等竞赛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最后在国内国际交流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国际交流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锻炼、体验、适应和提升,这样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和自身表现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

对于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研究所用的时间还不算长,这也是为什么还存在着许多许多仍需研究的问题。单单只论其教学时间的话,学生在进行情境体验或交际活动等时,就不得不荒废大量课堂上的时间,这也势必将对其他教学内容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还有就是学生的交际活动问题,目前尚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模式和方案。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真实有效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验和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培养语言使用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这种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应该适量,避免出现其他教学时间的浪费。参考文献:

篇6:体验式作文教学小结

张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更是写作的实施者,所以作文教学活动必须尊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对写作形式的构思与安排,对写作主题的感悟与确立,都不能够把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表达强加给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运用他们不理解的形式作文,写他们陌生甚至隔膜的内容。否则,这些就会成为作文教学的枷锁,把学生牢牢地锁在作文活动奴仆的位置。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主体地位的落实。1.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之泉引入作文写作,文章自然如清泉活泼生动,“体验”正是一条引“源”入文的好通道。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正是对学生生活的尊重,对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尊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中,使作文成为一种交流的需要与生活的自觉,而不是屈从于老师命令与催促的应付。

2.作文写作中,学生聚焦自己的生活,以产生活跃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文教学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如果没有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怎么能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激发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性呢?反之,而失去主体参与意识,即便面对异常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又怎么能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情感体验?生活的滋养被拧干后,作文也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

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学中追求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与作文的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所谓优劣的区分,泾渭分明。这种对写作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性,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体”,这怎么能激起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性,就等于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事实上把生活、学生、作文两两相隔绝,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而缺乏自主与个性体验的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写作当作表达体验的需要。

1.体验性作文教学外延的最大化是生活,但它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教学事件。课堂与生活在不少同学印象中似乎一直存在隔膜,尤其是作文教学,生活与写作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其实,作文抒写体验,而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产生丰富的体验,如果说作文是“井”,生活是“河”,它们肯定有相通之渠,只要打通,生活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中,体验正是最好的渠道。作文教学中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体验这道渠,激起学生对相应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生活入作文。

体验性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而不能“假”。所以,情境创设要求突出事件或情境的遭遇性,要自然,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心触动;绝不能让人一望就知是“假”,简单的说,就是情境的创设也是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其次,作文教学情境或事件的创设要具有“唤醒”功能,它必须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所以,它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创设,决不仅仅是对生活情境或事件的简单复制,它对作文写作在内容或者主题甚至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有着生活气息的情境带着它强烈的暗示性与导向性,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走入生活,写作就成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了。

2.体验性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作文写作当作与人交流与表达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作文意识。

《课标》要求写作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体验性作文教学的“体验”绝对不是总是始于或终于一节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自觉,写作不应该总是一次次的都要激起,应当成为表达丰富生活体验的需要,写作的过程应当生活化、体验化、自觉化。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注重体验与作文的过程引导和管理,因此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学的进行状态,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调控。

体验性作文教学同所有其他教学一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化是教学落在实处的基础,体验性教学更加如此,没有过程的教学任何体验都无从谈起;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体验性”必须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无到被唤起,到被加强,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体验或者表达与写作,它从开始就表现出持续性、发展性,忽视教学与学生体验、写作的过程性,希望教学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启发引导了就能够马上成功,这是不现实的。“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也不能够把一篇作文——即便它很出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教师如果忽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成长过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当我们真正把体验性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注:借鉴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10月号·上

第52页

李秋菊/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第79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D·A·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

第23、24页

华东师大出版社

篇7: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河源市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 陈雪梅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摆在了首位。而体验式作文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体验活动还有利于挖掘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多样的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体验;生活;活动;评价;乐趣

[正文]什么是体验式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因此,体验式作文是建立在实践或亲身经历之后进行习作的一种作文样式。“体验式作文”就是通过亲身参与的活动方式,开发阅读、活动、生活等写作资源,强化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促进自由表达,抒发独特见解,培育真情实感。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下面就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在体验生活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品尝交往的愉悦、品尝生活的美好、品尝探究的乐趣、品尝失败的教训、品尝磨难的艰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总是见缝插针地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中秋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从“中秋节”为主题的观察体验活动,事先让学生说说准备观察什么。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月饼的种类和特点、人们都在中秋节做些什么、夜空、商店的月饼销售情况等。接着,我又让他们说说怎样观察,有学生说可以看看形状、闻闻气味、用手摸摸,又有学生说可以到各个商店看看顾客的多少、比比价格等。有了这些铺垫,学生的观察体验活动不再盲目,而之后的写作也不再是空乏的了。

又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发生在教室的一件小事。学生都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思索着,可是很多同学只是摇头,其中一个细心的女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有件小事不知可不可以写?课间休息时,有个男同学把小丽放在桌角的书碰掉在地上,可那个同学瞥了一眼走开了,没当回事。第二个同学视而不见,并在书皮上踩了一个脏脚印也走开了。这时,我真有点看不顺眼正想走过去,可小丽同学抢先一步,把课本捡起来拍去尘土,并整齐地放在原处。说完,我及时给予肯定:刚才发现的这件事写出来既新鲜又有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对涉及这件事的几位同学的做法发表评论。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把发现的材料一一说出来,这样,学生的选材门径终于打开了。

二、在活动体验中迸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最重要的途径。美国在课程标准中提出,除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鼓励去积极思考,他们会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之外,“还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主体性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一)游戏活动。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教授就用他独特游戏体验教学方式开创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方晴空—— “快乐作文教学法”。我也曾经模仿过李教授的教学方法,在新年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了一堂游戏作文课《猜钱》,采取了游戏化的方式。游戏分三个步骤:

1、猜一猜钱在哪个红包。

2、在第一次猜对的基础上继续猜。

3、将钱奖励给连续两次猜对的同学。在三次游戏的过程中,把每次的游戏都切分成几个小块,先让他们先参与体验,产生真切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感受,“情动而辞发”后,再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激情,当即写下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

这样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也触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为真切表达做了极好的铺垫。我还曾上过的“摩擦产生静电”“鸡蛋上浮”“瓶里吹气球”“猜谜语活动”等等,都使我和学生品尝到了体验习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习作的层面上受益匪浅。

(二)模拟活动

模拟活动是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他人的生活体验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再现,扮演各种角色,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他人之体验,为写作积累生动的素材和情感体验。

我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盲人与哑巴”,游戏规则如下:两人为一组,由一位同学当“盲人”,在“哑巴”的拍手指挥下(哑巴拍一下表示停,两下表示向南移动,三下表示向北移动,四下表示安全前进),从教室前面出发,穿过重重椅子障碍,到达教室后面,且不许超过规定区域。学生们听后个个跃跃欲试,但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并要求把这些感受用笔记录下来,题目自拟。

第二天,一进办公室,一大叠作文便摆在我前面,随手翻阅,喜不自禁:《痛苦的体验》、《盲人与哑巴——无彩的世界》、《如果我是盲人》、《好好珍惜自己的眼睛》„„一个个精彩的作文题目引人入胜,而其中的内容,更是情真意切。现摘录一段:

和我合作的是黄魏同学,我是当“哑巴”的。看着老师摆的相当难的阵型,我觉得我们成功的机会很渺茫。“开始。”黄魏刚刚走了四、五小步,我就拍手示停,他乖乖地停下了。“啪啪啪!”我示意他向北,他向北迈了一大步,这下我可急坏了,迈得太大了,前面也有障碍了。“啪啪!”我只得让他向南,没想到,他又狠狠地迈了一大步回到了原位,还差点碰上障碍,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真是笨,怎么不跨小一点呢?”我在心里暗暗埋怨道。我真想对他大声喊:“向北一点点。”可是那样会犯规的。“啪啪啪!”我继续拍想让他再向北移动一下,可没想到,他竟向前走去,结果可想而知,他撞上障碍物了,我们失败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验到了残疾人的痛苦,更理解了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无色无语世界里的痛苦,也让我更敬佩她了。我想,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受不了,一定会崩溃的。

此外,还可以举行“师生模仿大赛”,进行角色模拟,模拟某种情境中的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警察与市民、主管与员工、交警与司机、售货员与顾客、谈判双方等,获得角色体验,学习换位思考。

(三)情感活动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里基础。写作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我曾模仿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亲情测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最纯洁、最干净的纸上写下五个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最牵挂的人,然后一个一个地划去。每划去一位,王老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当你把他们划去的时候,你好像把什么都划去了”。此时,学生心中那根情弦被拨动了,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情感喷涌而出。课堂上学生们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有的边说边哭泣,有的握着笔,颤抖着,久久不肯下笔。看着学生迟迟不肯下笔;看着他们轻轻的划去亲人,活动结束又赶紧用橡皮擦掉;看着孩子们用心写出的字字句句„我也感动得欲潸然泪下了,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珍惜。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失去亲人留下的是痛苦、孤独、害怕、寂寞,更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明白了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拥有的爱,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以情牵情,以情动情,以情燃情,让学生的真情像飞瀑倾泻在笔端。

三、在评价体验中让学生享受习作乐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确实,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若能使学生的成功感得到充分的满足,那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一大推动力。

1、在激励性评语中体验乐趣 作文批改中,有时教师的一条小小的激励性评语,都能激起学生一生对写作成功的追求。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努力挖掘他们习作中的优点,对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以及立意、布局的优点加以赞赏,尤其对于后进生更应沙里淘金,劣中寻优,用批语予以褒扬,哪怕是几个字,如:“妙!”“好极了!”“有意思!”等等,学生都有可能从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为再写作增加动力燃料。

2、在赞赏性讲评中体验乐趣

作文讲评则是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讲评中注意对学生的赏识,那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有些学生就因为老师在作文讲评中,表扬了他的文章而强烈地爱上了作文。尤其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讲评中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的进步、作文中的亮点。著名作家丁玲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曾说,自从小学老师在作文讲评中大大表扬了她的文章后,便激发了她对文学酷爱的热情,选定了文学作为她终身的事业。记得一次习作讲评课,我把后进生作文中的好句,好段摘了满满一黑板让大家一起品读、欣赏,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满园”,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

3、在多种展示中体验乐趣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何况少年儿童都是“兴趣至上”的。如何制定恰当的作文评价目标,让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 “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活动:(1)开展佳作交流会。对在作文中出现的学生优美的词句、精美的文段,我都会利用讲评课或活动课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班级优秀习作选,每次交流的佳作、精彩片段都让学生抄录在上面,在班级上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3)发表学生习作。帮学生把优秀作品投到学校《新星》文学社刊上,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活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了习作的乐趣。

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让学生在体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喜则笑,悲则哭,怒则骂,喜笑怒骂皆成文,让学生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中自由放飞。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把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立足生活书写人生--新课程理念下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尝试》小学教学资源网 [3]李白坚著,《快乐作文--教与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4]孔有君主编,新课堂作文丛书,《小学生体验作文》《小学生活动作文》,重庆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篇8: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一些生活经验, 主动体验语文课文的内容, 并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有效融合, 逐步转换为自己的意识, 从而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化理解, 使得学生可以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 阅读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首先,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主要侧重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合理融入阅读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 提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其次, 阅读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创新, 提升他们在课堂中的专注性和积极主动性, 将本来完全静态的文字内容变得更加活泼、生动、有趣、丰富。同时,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对旧知识进行深化记忆, 对新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 阅读体验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阅读体验式教学侧重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阅读中更好地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阅读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手段,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合理采用体验式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1. 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注重原初体验。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不够重视对阅读中的原始体验,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被激发出来, 不利于最初阅读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新课标体系对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有效、平等地交流和互动, 积极指导和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应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为学生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同时在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评价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原初体验,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谈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标题, 然后问学生这篇小说所说的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讨论前, 教师给出合理提示, 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应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人物着墨、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地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纠正、总结, 得出结论:于勒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但是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接下来, 要求学生根据小说的线索人物于勒对文章进行梳理式阅读, 并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 从而更好地体会小说的精妙构思。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并概括小说的情节, 随后教师进行概括板书。最后, 教师找出几个精彩片段, 要求学生阅读,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去品析人物形象。教师给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进行阅读, 同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阅读。

我国的汉语发展由来已久, 同时汉语知识博大精深, 因此给初中生提供了很多丰富的阅读素材, 但是每个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语文阅读理解的不同。而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结合语文课文内容的感染作用,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阅读语文课文, 促使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促使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地阅读和全面发展, 提升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乐园用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是记忆中的现实美景, 同时也可以是自己幻想的世界。然后, 教师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 通过详细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欢乐。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 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形成。

3. 合理巧设问题, 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进行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 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内容, 找一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 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这样会让学生更加认真地阅读, 对阅读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思考,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选用一些优秀的、具有内涵的阅读作品, 因为每次阅读这些文章, 都会产生不同的灵感和创意。同时, 教师应该合理巧设问题,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促使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空间, 扩展自我创新思维, 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因此,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设置合理恰当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进行阅读。

例如, 在《归田园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学生多次朗读后, 提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陶渊明怎样的情感?”这一问题, 当学生回答:诗歌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山林、享受田园乐趣的思想感情。这时, 教师要接着提出问题:“你们是从诗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享受到的田园乐趣, 并得出这一结论的?”教师此时可能会发现学生是一脸的茫然, 或有学生说是从课本的预习提示中看出来的, 甚至有学生是从课后练习答案中找到的。通过这种反应, 教师会意识到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会分析诗歌的主旨。于是, 教师给出课前预设的问题:诗中写到陶渊明每天“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但是“草盛豆苗稀”, 这些诗句不仅不能反映作者享受的田园乐趣, 而恰恰表现作者的辛劳,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陶渊明是一个诗人, 他不会种田。可能是天气太旱了, 豆苗不易生长。可能是雨水太大了, 豆苗淹死了。”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 会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陶渊明, 理解也缺少创造性。教师要进一步地引导, “陶渊明归隐山林, 是因为他厌恶世俗, 不愿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是在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这首诗洋溢着诗人归隐的自豪和心情的愉快。如果诗人真的整日忙于劳作, 搞得筋疲力尽, 满身臭汗, 也就少了很多情趣。现在大家再想一下, 陶渊明在田里究竟在干什么?”这时,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陶渊明在和家乡的农民一起聊天。他在田间的树下读书, 欣赏田间的美景。他在朗读诗词歌赋。”这时, 学生才真正地深入理解诗的主旨, 感受陶渊明在平淡田园生活中的乐趣。

4. 强化学生阅读体验后的写作训练。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 初中语文更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 教师不能把两者独立分开进行教学。因此, 教师在阅读与写作这两种教学中, 应该将这两部分充分结合在一起, 合理渗透融合起来。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注重的是读者之间的心灵碰撞, 因此在学生引发情感共鸣时, 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将这种自己的感悟用口语或者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文章仿写。这不但可以有效地积累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 在《鲁迅自传》一文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名言导入课程, 要求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课外阅读的《老舍自传》相结合, 进行比较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如《自我小传》, 并对学生的仿写进行展示与评比。

三、结论

上一篇:军训征文-两个我下一篇:十八届人大一次全体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