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考试练习题

2024-04-23

食品添加剂考试练习题(精选6篇)

篇1:食品添加剂考试练习题

复习题

1、下列哪种酸味剂既可作果蔬护色剂,又可作肉制品的发色助剂:

A

柠檬酸

B抗坏血酸

C磷酸

D醋酸

柠檬酸——果蔬护色剂、酸度调节剂、腌制剂、香味辅助剂、抗氧化增效剂、络合重金属离子、防腐

抗坏血酸——果蔬护色剂、发色助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增效剂

磷酸——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增效剂、香味辅助剂、络合重金属离子、防腐

醋酸——酸度调节剂、香味辅助剂、防腐、腌制剂

2、强酸在食品中一般不使用的范围有:

A

淀粉水解

B

赋酸

C

加工助剂

D

水解植物蛋白

酸味剂功能——赋予食品酸味;调节食品酸度以达加工工艺要求;香味辅助剂;抗氧化增效剂;络合重金属离子;防腐作用;果蔬制品护色剂和肉制品发色助剂;腌制剂;加工助剂

盐酸作用——调节食品酸度以达加工工艺要求;加工助剂

*运用实例:去橘络、囊衣;水解大豆蛋白质;淀粉糖浆

3、可乐型饮料中常使用的酸味剂是:

A

柠檬酸

B

乳酸

C磷酸

D

醋酸

柠檬酸——清凉饮料、果加工、抗氧化增效、汽水、水果硬糖、果蔬护色剂、酸度调节剂、腌制剂、香味辅助剂、络合重金属离子、防腐

乳酸——清酒、冰淇淋、果汁、干酪、乳酸饮料、番茄浓缩物、果酒调酸和白酒调香、酸度调节剂、防腐

磷酸——清凉饮料、可乐、罐头食品、复合调味料、糖果、焙烤食品、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增效剂、香味辅助剂、络合重金属离子、防腐

醋酸——合成食用醋、苹果糖浆、干酪、酸度调节剂、香味辅助剂、防腐剂、腌制剂

可乐型饮料——富马酸、磷酸

4、下面哪个作用一般不是酸味剂在食品中的功能?

A

发色助剂

B

一定的抗微生物作用

C

赋酸

D

增进抗氧化作用

5、对酸、碱、盐耐受性最好的增稠剂是

A海藻酸钠

B卡拉胶

C黄原胶

D

CMC

增稠剂

典型特性

海藻酸钠

能和

Ca2+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凝胶时间和结构可通过pH、钙盐种类和磷酸盐缓冲剂和螯合剂控制;具有成膜性。

琼脂

热溶液冷却时能形成坚固的热可逆凝胶;凝固温度一般为40

℃以下,熔化温度一般在60

℃以上,随条件而改变。

卡拉胶

在水溶液中,k-型和i

-型分别需K+,Ca2+形成热可逆凝胶,l-不凝胶;在牛奶中三者都可凝胶

;能稳定蛋白质尤其是乳蛋白,因此特别适合做乳制品的增稠剂和胶凝剂。

果胶

HMP:

在pH

2.0-3.5

和60-65%

蔗糖存在时可形成热不可逆凝胶;

LMP:

在Ca2+存在时可形成热可逆凝胶;

甲酯化程度不同,凝胶快慢也不同。

黄原胶

低浓度能产生高粘度;溶液具有高度假塑性;粘度稳定性高(耐热性、耐酸碱性和耐盐性好);有很强乳化稳定和悬浮作用。

CMC

冷水可溶,能产生粘稠溶液,溶液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有假塑性;具有成膜性。

6、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合成增稠剂,一般不作凝固剂使用是

A

海藻酸钠

B

卡拉胶

C黄原胶

D

CMC

海藻酸钠——增稠剂、胶凝剂、乳化剂、成膜剂冷饮食品稳定剂、面包改良剂;属天然

卡拉胶——增稠剂、胶凝剂、悬浮剂、乳化剂、稳定剂;来源为海藻,属天然

黄原胶——乳化剂、稳定剂、悬浮剂、增稠剂、黏合剂;来源为微生物,属天然

CMC(羟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悬浮剂、稳定剂、保形剂、成膜剂;纤维素衍生物,属半合成7、常用于仿生食品的增稠剂是

A海藻酸钠

B卡拉胶

C黄原胶

D

CMC8、下面哪种增稠剂可形成热不可逆凝胶:

A

海藻酸钠

B卡拉胶

C琼脂

D明胶

热不可逆凝胶

海藻酸盐,高甲氧基果胶

热可逆凝胶

卡拉胶,琼脂,明胶,低甲氧基果胶。

9、要制作豆干、油炸豆腐等豆制品时,选用哪种凝固剂较好?

A硫酸钙

B

氯化镁

C

葡萄糖酸内酯

D

氯化钙

硫酸钙(南豆腐凝固剂)——质地细嫩、持水性好(含水量高)、有弹性,产量高,但易残留涩味和杂质,不适合豆干、油炸豆腐的生产

氯化镁(北豆腐凝固剂)——豆浆凝固快,硬度较强,含水量低,具有独特的甜味和香味;但制品持水性差、易破,制作较难,产量低。适合豆干、油炸豆腐的生产

氯化钙——豆浆凝固快,制品持水性差、易破,过量时苦味重

葡萄糖酸内酯(盒装灭菌豆腐凝固剂)——制品保水性好、质地细腻、滑嫩可口,并有防腐作用,适合机械化生产;但有微酸味和涩味,不适合豆干、油炸豆腐的生产

10、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嫩滑豆腐则使用哪种凝固剂?

A硫酸钙

B

氯化镁

C

葡萄糖酸内酯

D

氯化钙

酸类凝固剂(葡萄糖酸内酯)特点——产酸速度可通过温度控制,低温、常温释放H+速度慢,80℃以上快,故适合机械化操作

11、果蔬硬化常使用的添加剂是

A硫酸钙

B

氯化镁

C

葡萄糖酸内酯

D

氯化钙

提高果蔬制品的脆硬度——使用氯化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钙盐,原因是可使可溶性果胶成为凝胶状不溶性果胶酸钙

12、既可做凝固剂,又可做酸味剂、防腐剂、发酵粉成分的是下面哪种物质?

A硫酸钙

B

氯化镁

C

葡萄糖酸内酯

D

氯化钙

葡萄糖酸内酯——凝固剂、酸味剂、膨松剂、防腐剂、金属离子螯合剂

硫酸钙、氯化镁——凝固蛋白制作豆腐

氯化钙——凝固蛋白制作豆腐、提高果蔬制品脆硬度

13、属于食用合成色素的是()

A萝卜红

B柠檬黄

C菊花黄

D玉米黄

14、香精的调配可由下列()部分组成。

A香基

B合香剂

C修饰剂

D定香剂

15.以下防腐剂都属于安全性高的食品添加剂,从ADI看,从高到低安全性顺序正确的为:

A

①尼生素②山梨酸及其钾盐③尼泊金酯④苯甲酸及其钠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6.以下防腐剂比较适合用于面包的是:B

A尼生素

B丙酸钠

C尼泊金酯

D山梨酸钾

17.以下尼泊金酯类抗菌性就最高的是:D

A尼泊金乙酯

B尼泊金丙酯

C

尼泊金甲酯

D尼泊金丁酯

对比其他食品防腐剂,尼泊金酯有什么特性

①广谱抗菌剂——对霉菌、酵母菌与细菌都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前两者作用强,对细菌作用弱;

对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强;

总体抗菌性比苯甲酸、山梨酸等酸型防腐剂强

②抗菌作用与酯基团有关:随着酯基团增大,其抗菌性增高

③酯型防腐剂——未离解的形式防腐效果最强;

抗菌作用受pH影响小,最佳pH4~8

④对肉毒梭菌有抑制作用

18.以下防腐剂其特殊的口味适合于碳酸饮料的是:D

A

尼生素

B丙酸钠

C

D山梨酸

D

苯甲酸

19.下列具有愉快酸味的物质是()

A.DL-苹果酸

B.酒石酸

C.葡萄糖酸

D.乳酸

20.用于制造淀粉糖浆时,用()水解淀粉

A.柠檬酸

B.盐酸

C.淀粉酶

D.葡萄糖酸

21.下列哪种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增效剂()

A.磷酸

B.乳酸

C.己二酸

D.盐酸

22.下列哪种酸味剂可用作腌制剂()

A.磷酸

B.富马酸

C.己二酸

D.乙酸

23、最适合面包防腐的化合物

A、苯甲酸钠

B、山梨酸钾

C、丙酸钙

D、尼生素

丙酸钙及丙酸钠——抗菌谱窄:对霉菌效果好,对细菌、酵母菌作用弱;

适合面包、糕点的防腐:能非常有效地抑制引起面包霉变和发粘的霉菌;对引起面包产生粘丝状物质的好气性芽孢杆菌有抑制效果;对酵母菌几乎无效;

酸型防腐剂:未解离的丙酸防腐作用最强,最佳pH<

5.5,酸性越强,防腐效果越好

苯甲酸及其钠盐——广谱抗菌剂:对大多数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作用;

抗菌作用强:在pH<4时,最低抑菌浓度(简称MIC)为0.05~0.1%;

酸型防腐剂:未解离苯甲酸(pKa=4.2)的抗菌作用最强,最适pH2.5~4.0,随酸度增加效果增强,常用于保藏高酸性食品

山梨酸及其钾盐——广谱抗菌剂:对霉菌、酵母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对部分细菌(好气性细菌)有效;

酸型防腐剂:未解离山梨酸(pKa=

4.75)的防腐作用最强;最适pH<6,随pH增加效果减弱;

协同作用好:与其他防腐剂合并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对肉毒梭菌有抑制作用

尼生素——抗菌谱较窄:对细菌(革兰氏阳性菌、乳酸菌、链球菌属、杆菌属、梭菌属和其它厌氧芽孢菌)作用较强,对霉菌、酵母菌作用弱,因此常和其它防腐剂配合使用;

对肉毒梭状芽抱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抗菌作用与pH有关;

活性受pH影响,因此抗菌性受pH影响,最适pH为2-5,pH越低,抗菌性增加;

二、填空:

1.防腐剂分为食品防腐剂和果蔬保鲜剂

2.酸型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丙酸、脱氢醋酸及其盐类

3.生物防腐剂有尼生素和纳它霉素

4、防腐剂按作用可以分为杀菌剂和

抑菌剂。

三、判断题:

1.尼泊金酯在水中的溶解性随着酯基团越大而降低(√)

2.食品污染后,使用山梨酸钾的抑菌作用而防止食品的腐败;

(×)

3.酸味剂可作为香味辅助剂,偏酒石酸可以辅助葡萄的香味.(√)

4.柠檬酸及其盐类在食品中的生产使用量无需规定.(×)

四、名词解释

1、食品防腐剂定义——能够杀死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物体

2、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五、简答题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①有利于食品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防腐剂可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抗氧化剂可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

②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适当使用着色剂、发色剂、漂白剂、香精香料、乳化剂和增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加工、贮藏等都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可以通过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进行补充

④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⑤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适应食品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面包加工中膨松剂是必不可少的;

在制糖工业中添加乳化剂,可缩短糖膏煮炼时间,消除糖缸中的泡沫,减低糖膏粘度,提高热交换系数,进而提高糖果的产量与质量

⑥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糖尿病人不能吃蔗糖,可以适量使用食品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甜菊糖等;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组成脑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对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可在儿童食品如奶粉中添加

⑦有利于原料的综合利用——食品厂制造罐头的果渣、菜浆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而后加入适量的维生素、香料等添加剂,就可制成便宜可口的果蔬汁;

又如利用生产豆腐的豆渣,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和其他助剂,就可以生产出膨化食品

⑧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茶饮料、速溶减肥茶、鸡精、各种酱腌菜.2.请简述酸味剂的功能作用

①赋予食品以酸味——提供糖酸比、改善风味、掩盖某些不好的风味;主要用于饮料,果酱,腌制食品,配制酒,果酒等

②调节食品的酸度以达到加工工艺要求——果胶的凝胶、干酪的凝固;提高酸型防腐剂的防腐效果;减少食品高温杀菌时间;作复合膨松剂的酸味物质,使膨松剂产CO2.③作香味辅助剂——如酒石酸可辅助葡萄的香味,磷酸可辅助可乐饮料的香味,苹果酸可辅助许多水果和果酱的香味

④作抗氧化剂增效剂,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如磷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等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增效剂

⑤络合重金属离子——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等

⑥防腐作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低pH值条件下,难以维持生命活动,因而酸均有一定的抗微生物作用

⑦作果疏制品的护色剂和肉制品的发色助剂——如柠檬酸可作果蔬护色剂;抗坏血酸既可作果蔬护色剂,又可作肉制品的发色助剂

⑧腌制剂——如柠檬酸(酸甜芒果)、醋酸(泡菜)。

⑨作加工助剂——强酸(盐酸):在加工橘子罐头时,常用盐酸中和去橘络、囊衣时残留的NaOH;

加工化学酱油时,用约20%浓度的盐酸水解脱脂大豆粕。

用于制造淀粉糖浆,用盐酸水解淀粉

六、论述题

1、试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

A、食品添加剂危害性

①来自食品添加剂本身

②滥用带来的危害

③重复使用

④使用过期或不纯的食品添加剂

⑤伪造或掺假

⑥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⑦计量不规范

B、几个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指标

LD50——半数致死量;ADI——每日允许摄入量;GRAS——一般公认安全的;MNL——最大无作用剂量

C、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①本身应该经过充分的毒理学评价,证明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

②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不被消化道消化吸收而全部排出体外,不能在人体内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加入食品后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③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若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或破坏,避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

④要有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和贮藏等过程,具有保持食品营养,防止腐败变质,增强感官性状,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并在较低使用量的条件下具有显著效果;

⑤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害物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的限量;

⑥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特别是不得掩盖食品原有的品质;

⑦使用方便安全,易于贮存、运输和处理;

⑧添加于食品后能被分析鉴定出来;

⑨价格低廉,来源充足。

D、食品添加剂选用原则

①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②具有毒性的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③不能破坏食品质量、风味和营养价值;

④不能用于掩盖缺陷或制售假劣产品;

⑤专供婴儿的主、辅食品,除按规定可以加入食品营养强化剂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等不适宜的食品添加剂;

⑥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指标,用后不产生毒害物,可以进行分析测定;

⑦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易于储存、运输和处理.

篇2:食品添加剂考试练习题

二、名词解释题:

1、食品膨松剂

2、急性毒性试验

3、遗传毒性试验

4、传统致畸试验

5、代谢试验

6、慢性毒性试验

7、中毒阀值量

三、是非判断题:

四、问答题:

1、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2、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除了遵守政府的有关法规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3、食品添加剂最大用量的确定步骤

4、对于一种添加剂,应该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5、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6、什么是食品乳化剂?它在食品配料中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7、使用食品乳化剂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8、什么是食品增稠剂?食品增稠剂的基本特性有哪些方面?食品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什么作用?

8.增稠剂与乳化剂有什么异同?

9、防腐剂的抗菌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10正确和合理使用防腐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1.怎样使苯甲酸、山梨酸分散均匀?

11、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2、抗氧化剂在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13、天然着色剂在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14、食用香料与食用香精的区别是什么?

15、食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

16、合成甜味剂的主要优点?

17、酸味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18、什么是食品营养强化剂?

19、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 20、什么是消泡剂?我国批准使用的消泡剂有哪些?

21、什么是被膜剂?

22、什么是水分保持剂?

23、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篇3: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需求日益提升, 食品行业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论是总量供给还是品种开发都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然而自2005年, 从“孔雀石绿”事件开始, 人们经历了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福喜问题肉等事件, 主食副食、鱼肉蔬菜, 吃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 使人们由原来想吃、吃不到, 变成了有吃、不敢吃, 甚至“谈食色变”。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公众严重的心理恐慌。

谈到食品安全, 很多人就会想到食品添加剂, 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从各种资料显示结果来看这些食品安全事件, 其中多达75.5%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 如不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其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总数的31.24%。事实上, 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基本都是生产者为美化食品、降低成本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所致, 而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几乎没有, 但是, 食品添加剂却一直被公众所误解, 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背上骂名。导致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是个别不良商人滥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识, 加上个别媒体的夸张报道, 导致社会上“谈添加剂色变”。因此, 本文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及兰州市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提出加强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控制措施建议。

食品添加剂定义及发展历史

《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添加剂与食品添加剂是两个概念, 后者只是前者各色种类中的一种。例如:曾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 其中的三聚氰胺属于水泥、塑料等添加剂, 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这种将化工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事故归结为滥用添加剂是不科学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早在周朝就有使用肉桂增香的记载;东汉初年已学会用卤水 (氯化物) 点豆腐;隋朝就发明了柑橘打蜡保鲜的技术;800年前的南宋腊肉的制作过程中也是用到了食品添加剂。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准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 314个品种, 其中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随着时代发展, 食品添加剂种类越发的丰富, 使用范围也更加的宽广, 并存在发展越好,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丰富, 人均消费量也越大这种现象。

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

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等出现的, 为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及其加工工艺的进步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①推动了新产品开发, 促进了新产品的不断出现;②改进了传统食品加工工艺, 促进了食品产业升级换代;③促进了食品加工行业的优化, 向多层次深化发展, 不再像原来一样单纯地进行初加工;④丰富了产品种类, 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质量与安全水平直接体现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 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的富足, 对食品种类、数量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 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 食品添加剂亦不例外, 即使是天然物质如果滥用也有危害。因此,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满足三个最基本条件:一是必须使用, 否则就能不加则不加;二是安全可靠,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国家卫计委审核证明对人体无害;三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对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范围和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使用应符合规范。

滥用食品添加剂出现的问题

目前, 食品安全事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是违禁使用“非法添加物”。在我国, 只有列入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名单中的添加剂才是合法可以用于食品生产的添加剂, 除此之外皆为非法添加物, 一律不允许用于食品生产中。非食用物质大都属于工业用添加剂, 比如:用吊白块漂白面粉、豆制品, 在面条、粉丝中掺入荧光增白剂用于增白, 工业用火碱、过氧化氢和甲醛处理水发食品, 用农药多菌灵等水溶液浸泡果品防腐等, 都是在食品中违禁使用非法添加物。这些工业用物质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所以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前, 我国面粉加工中曾普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面粉增白剂) 。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 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 而且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因此, 2011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删除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此后, 食品加工企业不得在面粉加工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 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度越来越高,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则是主要关注点之一。为适应国内需求和国际发展的需要, 国家不断对原有的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适时的调整, 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2013年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我国已全面清理了现行近5 000项食品标准, 制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 (2014-2015年) 》, 并成立了由37名相关学科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组, 制定公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

在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 目前执行的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GB 1519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0-2012) 》, 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 》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必须遵守的两个基础标准。

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完善了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由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 并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尤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购买等方面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在食品添加剂生产方面,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 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 向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申请, 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 无生产资质的企业将不被允许生产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 新《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依照遵循的守则, 食品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另外, 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 应当查验供货者的销售许可证以及各项证明文件, 并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记录体系, 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如果是进口的食品添加剂, 应当查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和海关部门的通关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并留存加盖进口商或供应商原章的相关证明复印件。此项规定, 有助于确保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食品添加剂来源合法可控。

兰州市食品安全问题及措施

食品安全追溯是一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食品安全问题的支撑工具。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机制能够将食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将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全市推行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设, 兰州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3个环节, 涵盖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所有品种, 截至2014年, 兰州市已有8 700户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超、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门店被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实现电子化信息查询。

总体来说, 兰州市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是好的, 但是某些地方特色食品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地方特色小吃食用频率高、食用范围广, 但是由于国家标准的局限性和地方标准的不完善, 使此类食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比如:酿皮中超范围使用柠檬黄、日落黄等食品添加剂;牛肉面中非法添加硼砂;代用茶、干制蔬菜、蜜饯等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腊肉、酱腌菜、熟肉制品 (主要是鸡爪、鸭脖) 等食品中亚硝酸盐超限量。

在餐饮服务环节, 一些小食品中也存在安全问题, 比如:散装糕点、酱腌菜、自制饮料、炒货制品等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合成着色剂等;坚果、炒货、肉类罐头、小厂家生产的食用油以及散装食用油等食品的酸价或过氧化值超标。因此, 对于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向社会公众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单位的监管, 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借助媒体的影响, 引导社会舆论, 使其协助监管主体做好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

篇4: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足义与内涵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具有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其与食品营养强化剂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明确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有意识地向食品添加少量非营养物质,用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在我国,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被加入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行列,但是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而且不具有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的最大区别是,食品可以维持人类生命、促进健康,而食品添加剂不具备这些功能,缺少了它人类生命不会受到威胁。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讲,食品添加剂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对食品资源开发及食品加工的一种手段。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收益效果,还能改善食品品质。但是它并不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有些时候大多数消费者是不知不觉,或是被动的食用这些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发展现状。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使用多年,近年来现代食品产业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产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但是80%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香料,其中3000到4000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被直接使用,600到1000种食品添加剂是常用添加剂。在我国,有25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而在美国有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并且美国的食品添加剂年消耗量在快速增长,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西欧国家食品添加剂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缺口比较大,食品添加剂总产值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约有3000家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所有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一年的总产量可以达到712万吨,总销售收入甚至达到767亿元人民币,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工业的份额越来越大。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期望品种多、数量大、安全性好的食品添加剂,当今在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及新技术,食品添加剂将朝着天然色素、防腐剂、抗氧化等多元化功能发展,在食品添加剂研究开发领域運用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发热点,天然型、高效安全型、复合型等是未来食品添加剂的特点。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并不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但是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或者使用非食用物质就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现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存在误区,消费者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内涵及其作用,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过度宣扬其产品是绿色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正因如此,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加深,他们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只要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谨慎购买。另外,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往往他们认为这两种物质是同一种产品,甚至有一些违法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最后把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推给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过程非常严格,确保其在使用范围内长期摄入不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急性、遗传性和亚慢性等一系列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其无安全隐患后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剂量用量更少,使用标准更严格。目前国家已经明文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而不是禁止添加食品添加剂,工业添加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被人们误认为非食用添加剂,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事故被认为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然而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食品的营养价值造成影响,一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具有营养价值。例如,乳链菌肽是一种氨基酸,并且可以强化营养,它是我国研发的一种新型防腐剂,但是这种防腐剂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果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食品添加剂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维护食品安全,而且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罪魁祸首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为了促进食品添加剂产业和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打击非法使用非食用添加剂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丰富多样的食品添加剂走向合理发展道路。

篇5:食品药品监督局考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起施行

A.2009年1月1日B.2009年5月1日

C.2009年6月1日D.2009年10月1日

2、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道德谴责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以上都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施行,同时废止()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监督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监管法》D.以上都不是

4、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除了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外,还应有()

A.保质期B.生产经营者名称C.联系方式D.以上都是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包括()

A.九章共一百零一条B.十章共一百零一条

C.九章共一百零四条D.十章共一百零四条

6、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

A.食品流通许可B.餐饮服务许可C.食品生产许可D.食品卫生许可

7、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8、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保证食品安全B.保障食品生产C.保护食品经营D.严惩违法行为

9、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1年B.2年C.3年D.4年

10、集中交易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

A.承担连带责任B.及时报告事故C.应当作出自查报告D.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1、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由帮发证部门

()

A.给予警告B.责令改正C.处以罚款D.吊销许可证

12、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2年B.3年C.5年D.10年

13、国家规定,从事()应当实行许可制度

A.食品生产B.食品流通C.餐饮服务D.以上都是

15、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

A.许可制度B.准入制度C.批准制度D.评估制度

1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1年B.2年C.3年D.4年

15、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

A.治疗功能B.保健功能C.营养功能D.辅助功能

16、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A.食品卫生许可B.食品生产许可C.食品流通许可D.餐饮服务

17、国家对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2年B.3年C.4年D.5年

18、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以上才能保证杀灭食品中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60度B.70度C.80度D.100度

19、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最高可受到货值罚金()处罚

A.2倍罚款B.3倍罚款C.5倍罚款D.10倍罚款

20、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

A.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B.厨师长C.法定代表人D.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21、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其词的内容,不得涉及()

A.制作成分B.产品标准代号C.疾病预防、治疗功能D.明星代言

22、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卫生等级是由什么部门或机构评定的?()

A.卫生行政部门B.行业协会C.新闻媒体D.消费者协会

2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A.食品卫生许可B.食品生产许可C.食品流通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

24、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外,还应当标明()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B.功能主治C.用法用量D.适用范围

25、生产经营食品中不得添加()

A.药品B.中药材C.化合剂D.增白剂

2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B.每年C.每两年D.每三年

27、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乳品质量安全负责,是乳品质量安全的()

A.第一责任者B.第二责任者C.总体责任者D.以上都是

28、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半年B.一年C.两年D.五年

29、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3B.4C.5D.103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哪种业态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的范围()

A.小吃店B.食品摊贩C.学校食堂D.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31、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2、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恶性或者慢性危害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33.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A.可继续销售B.可降价销售C.不能销售D.可作处理食品销售

34.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必须健康检查一次

A.半年B.一年C.两年D.四年

35.造成食物中毒的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A.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向卫生部门报告B.立即清扫现场,搞好室内外卫生

C.立即废弃剩余食品D.调换食品加工人员

36、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

A.对婴幼儿无害B.对环境无害C.对人体安全、无害D.以上都不是

37、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最高可处违法货值份额()倍罚款

A.3B.5C.8D.10

38.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3年B.4年C.5年D.10年

39、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哪各业态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的范围()

A.小吃店B.食品摊贩C.学校食堂D.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40、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

A.制作成份B.产品标准代号C.疾病预防,治疗功能D.明星代言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污染食

品和有毒食品()

2.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只须在贮存位置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和说明书。标签和说明书除应当载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规定的有关事项外,只须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就行了()

4.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做到:取得相应资质许可、建立自身的食品安全制度,接受监管部

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和对监管部门食品抽检要付相应检验费()

5.凡患有痢疾、伤寒、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病毒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得从

事直接入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6.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增加营养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7.销售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品,尚不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

职责没收所得、乳品和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乳品货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8.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可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

9.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10.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

序改选食品监督管理职责;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行为,不得给予二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

11.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

损害的,可以不承担责任()

12.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

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13.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

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14.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15.只要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无需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贴标签()

16.生产经营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1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18.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19.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

衣、帽()

20.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

篇6:食品添加剂考试练习题

(2007年)

第一部分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基础(1)食品质量安全概念(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概念

(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产业政策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1)适用地域(2)适用产品(3)适用主体

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1)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2)食品强制检验制度(3)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4、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5、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3)物理性污染

6、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2)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责(3)市(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4)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责

7、检验机构的资格与职责

(1)发证检验机构(2)委托检验机构(3)监督检验机构

第二部分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内容和要求

1、发证工作程序(1)工作环节(2)时限要求

2、申证主体规定

(1)独立法人机构(2)非独立法人机构(3)集团公司(4)分装企业

3、申请材料审查

(1)材料的完整性(2)材料的准确性(3)材料的有效性(4)企业产品标准的合理性

4、企业现场核查

(1)首次会议(2)现场核查(3)核查组会议(4)产品抽样

(5)末次会议

5、产品抽样(1)抽样方法(2)抽样单的填写

6、“QS”标志使用(1)“QS”标志的含义(2)“QS”标志使用要求

第三部分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

1、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10个必备条件

2、现场核查内容

(1)质量管理职责(2)企业场所要求(3)生产资源提供(4)采购质量控制(5)过程质量管理(6)产品质量检验

3、现场核查工作计划表

4、现场核查表

(1)合格(2)一般不合格(3)严重不合格(4)重点核查项目

5、核查报告

(1)合格(A、B、C级)(2)不合格

(3)免于现场核查企业的核查结论

6、企业不合格项改进表

第四部分 糕点等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1、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范围(1)申证单元的划分(2)产品种类

2、产品生产工艺

3、生产场所要求

4、必备的生产设备

5、出厂检验设备

6、产品相关标准

7、原辅材料要求

第五部分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

1、发证检验

2、监督检验

3、出厂检验

4、“*”号项目检验

5、进货验收

6、比对检验

7、检验批次

8、加严检验

第六部分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

1、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形式

(1)巡查(2)回访

(3)监督抽查(4)审查

2、无证生产销售的查处(1)无证产品的定义(2)无证生产销售的法律责任(3)无证查处的相关规定

3、委托生产标识方法(1)有证委托有证(2)无证委托有证

第七部分 核查人员管理

1、核查人员培训与注册

2、核查人员行为规范

3、核查组长职责

4、核查人员职责

第八部分 其他

1、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

2、关于印发《省级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规范》的通知 国质检监[2005]336号

3、其他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2007年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员

全国统考复习题题库

(以7类产品细则为主)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食品部

二OO七年二月

目 录

(共594题)

一、判断题(149)............................................................................9

来源:行政许可法.....................................................................................................9 来源:条例.............................................................................................................10 来源:79号令..........................................................................................................11 来源:通则.............................................................................................................15 来源:糕点.............................................................................................................16 来源:豆制品..........................................................................................................17 来源:蜂产品..........................................................................................................18 来源:果冻.............................................................................................................20 来源:挂面.............................................................................................................21 来源:鸡精调味料...................................................................................................22 来源:酱类.............................................................................................................23 来源:其他.............................................................................................................24

二、填空题(126)..........................................................................28

来源:行政许可法...................................................................................................28 来源:条例.............................................................................................................29 来源:79号令.........................................................................................................30 来源:通则.............................................................................................................33 来源:糕点.............................................................................................................34 来源:豆制品..........................................................................................................35 来源:蜂产品..........................................................................................................36 来源:果冻.............................................................................................................38 来源:挂面.............................................................................................................39 来源:鸡精调味料...................................................................................................40 来源:酱类.............................................................................................................41 来源:其他.............................................................................................................42

三、单项选择题(133).......................................................................43

来源:行政许可法...................................................................................................44 来源:条例.............................................................................................................46 来源:79号令.........................................................................................................49 来源:通则.............................................................................................................54 来源:糕点.............................................................................................................57 来源:豆制品..........................................................................................................58 来源:蜂产品..........................................................................................................60 来源:果冻.............................................................................................................63 7

来源:挂面.............................................................................................................65 来源:鸡精调味料...................................................................................................67 来源:酱类.............................................................................................................68 来源:其他.............................................................................................................69

四、多项选择题(130)..................................................................71

来源:行政许可法...................................................................................................72 来源:条例.............................................................................................................74 来源:79号令.........................................................................................................75 来源:通则.............................................................................................................80 来源:糕点.............................................................................................................83 来源:豆制品..........................................................................................................85 来源:蜂产品..........................................................................................................87 来源:果冻.............................................................................................................89 来源:挂面.............................................................................................................91 来源:鸡精调味料...................................................................................................93 来源:酱类.............................................................................................................94 来源:其他.............................................................................................................96

五、问答题(34)............................................................................99

来源:条例.............................................................................................................99 来源:通则............................................................................................................102 来源:糕点............................................................................................................104 来源:豆制品.........................................................................................................105 来源:蜂产品.........................................................................................................106 来源:果冻............................................................................................................107 来源:挂面............................................................................................................108 来源:鸡精调味料..................................................................................................108 来源:酱类............................................................................................................109

六、案例题(22)...........................................................................109

来源:通则............................................................................................................110 来源:老细则.........................................................................................................110 来源:糕点............................................................................................................111 来源:豆制品.........................................................................................................113 来源:蜂产品.........................................................................................................113 来源:果冻............................................................................................................114 来源:挂面............................................................................................................115 来源:鸡精调味料..................................................................................................116 来源:酱类............................................................................................................117 来源:老细则.........................................................................................................118 8

一、判断题(149个)

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来源:行政许可法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答案:×

2、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行政许可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答案:√

3、申请人只要符合条件,都有权取得行政许可。()答案:×

4、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的同时立即向申请人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答案:×

5、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答案:√

6、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答案:√

7、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依据职权必须撤销该行政

许可。()

答案:×

8、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答案:√

9、行政机关可以将其行政许可权委托给事业单位行使。()答案:×

10、部门规章既然不能创设行政许可的事项,也就不能对上位法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答案:×

来源:条例

11、对列入目录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方能生产、销售,经销企业可以销售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

答案:×

1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中对企业的审查就是对企业的实地核查。()

答案:×

1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答案:√

14、列入生产许可证目录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答案:√

15、根据需要,地方有关主管可以增加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类别。()

答案:×

16、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目录,应适时评价调整。()

答案:√

17、国家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的核查人员实行资格管理制度。()

答案:√

18、根据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可以负责部分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发证工作。()

答案:√

19、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可根据自身要求附加条件,限制企业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

答案:×

20、企业从境外进口半成品零部件,在境内加工或组装成列入目录的产品并销售的,适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答案:√

来源:79号令

21、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不在国内销售的,应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22、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可免于或者简化企业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也不对企业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审查。()

答案:×

2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原则,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审查。()

答案:√

24、国家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企业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食品,均可出厂销售。()

答案:×

25、某食品生产生产企业生产的小麦粉全部用于加工挂面,其生产的小麦粉应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2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只要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就可投入检验、检测。()

答案:×

27、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可使用召回的产品生产加工食品。()答案:×

28、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提出复检的,检验机构应当立即进行复检。()

答案:×

29、分装企业可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答案:×

30、核查组对通过必备条件审查的企业要求在现场抽取和封存样品,并告知企业送到核查组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答案:×

31、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材料应包含关键控制点的作业指导书及控制记录。()

答案:×

32、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可以以适当的形式转让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QS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答案:×

33、企业使用QS标志时,可根据需要按式样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

答案:√

34、当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产品进入无证查处期,企业不得再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35、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应当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36、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可以从事与其检验的列入目录产品相关的生产、销售活动。()

答案:×

37、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出厂前必须在其包装或者标识上加印(贴)QS标志。()

答案:√

38、核查人员、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刁难企业的,企业有权向国家质检总局和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

答案:√

39、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行决定在其产品包装或者标识上加印(贴)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答案:×

4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连续停止生产加工获证产品1年以上的,重新生产加工时,自行严格要求组织生产。()

答案:×

41、国家对从事企业必备条件的核查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对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资格管理制度。()

答案:×

42、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统一制定核查人员和检验人员的考核标准,统一培训核查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师资,统一组织注册审查员和高级审查员的考核注册。()

答案:×

43、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将省级食品生产许可工作部分事 13

项委托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但是许可审批权不得委托。()

答案:√

44、未经批准、备案的人员不得作为技术专家参加核查工作。()

答案:√

45、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未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提交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千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

46、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部门为省级或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申请受理部门)。申请受理部门的具体受理范围,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并予以公布。()

答案:√

47、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者省级监督抽查,涉及安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项目或者反映产品特征性能的项目连续3次不合格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48、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的,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并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

49、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从事与其检验的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相关的生产销售活动,或者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其检验的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食品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答案:×

50、审查组对抽样的正确性、抽样单填写的准确性、样品封存的完好性负责。()

答案:√

来源:通则

51、企业在出厂检验中应当按照生产批逐批进行出厂检验,一个生产批是指同一天生产的产品。()

答案:×

52、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食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食品市场准入标志。()

答案:√

53、对于现做现卖、流动制作等形式的食品加工场点不包括在本次市场准入发证范围之内。()

答案:√

54、在发证检验中,企业使用了某种食品添加剂而在食品标签上未注明的,检验机构一旦检出,则判为发证检验不合格。()

答案:√

55、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时应用质量好的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

答案:×

5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发证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检验机构实施。()

答案:√

57、在一个企业多个分厂核查中,各个分厂或生产加工点出现的内容相同的一般不合格项,只按一项计算。()

答案:√

5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从2005年开始,进一步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答案:√

59、现场核查工作基本程序,即召开首次会议、现场核查、核查组会议、末次会议。()

答案:√

60、现场核查工作中,核查组要进行企业标准合理性审查,对企业标准中低于国家、行业推荐性标准的,按国家、行业推荐性标准执行。()

答案:×

61、企业明示的经备案的产品标准的某个别项目与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不一致时,应提供合理性理由。()

答案:√

62、企业发生不合格就应采取纠正措施。()答案:×

来源:糕点

63、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糕点产品,其主要原料包括小麦粉、油、糖、蛋等。()

答案:×

64、糕点申证单元为5个,即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

答案:×

65、粽子属于熟粉类糕点。()答案:×

66、点发证检验要求检测总砷、铅、铜。()答案:×

67、须冷加工的糕点产品,其生产场所要求设专门加工车间,应为封闭式,室内装有空调和紫外线灭菌灯等灭菌消毒设施,并设有冷藏柜。()

答案:√

68、核查月饼生产企业时,要求企业应备有《月饼》及《月饼馅料》的国家标准。()

答案:×

69、粽子类产品在发证检验时要验商业无菌项目。()答案:×

70、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为主要疏松剂,适量加入辅料,经发酵、烘烤而制成的松软多孔的食品。()

答案:√

71、糕点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和感官、净含量、水分、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

答案:×

72、糕点发证检验的抽样要求随机抽取样品至少2kg(至少8个独立包装)。()

答案:×

来源:豆制品

73、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申证单元有2个,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答案:√

74、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豆干等产品。()

答案:×

75、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

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竹、豆腐、豆浆等产品。()

答案:√

76、腐竹的基本工艺流程为:选料、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揭竹、烘干、包装。()

答案:√

77、豆制品在贮存中应有防腐措施,做到低温冷冻保藏。()答案:×

78、其它豆制品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答案:√

79、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是GB2711-2003。()答案:×

80、在豆制品加工中经常用到的添加剂种类很多,如稳定和凝固剂、吊白块等。()

答案:×

81、腐竹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包括天平、灭菌锅、微生物培养箱等。()

答案:×

82、在发证检验项目中,次硫酸氢钠甲醛是腐竹产品的检测项目。()

答案:√

来源:蜂产品

83、蜂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范围包括蜂蜜和蜂王浆,但蜂王浆冻干品不在发证范围。()答案 :×

84、蜂产品的申证单元是一个,即蜂蜜和蜂王浆。()

答案:×

85、通过HACCP认证和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的企业,可免于现场核查。()

答案:×

86、生产蜂王浆的企业必须具有温湿度控制设备。()答案:√

87、原料蜂蜜必需要经过真空脱水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

答案:×

88、蜂蜜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之一是农残、药残超标。()

答案:√

89、一个企业如拥有多个不具备营业执照的分厂或生产加工点时,核查组应使用一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表》进行现场核查,一般不合格项不累加计算。()

答案:×

90、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蜂王浆出厂检验项目中带“*”项目企业应当每年检验4次。()

答案 :√

91、核查组对某一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时,发现该企业不存在严重不合格项,且一般不合格项为4(其中:重点核查项的一般不合格为2),核查结论确定为合格(B级)。()

答案 :×

92、蜂蜜的抽样基数为不少于200公斤,蜂王浆冻干品不得少于5公斤。()

答案 :×

来源:果冻

93、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果冻产品是指以水、食糖和增稠剂等为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申证单元为2个,即凝胶果冻、可吸果冻。()

答案:×

94、果冻基本生产流程包括化糖、溶胶、过滤、调配、灌装、封口、冷却、风干、包装等过程。()

答案:×

95、在GB19883-2005《果冻》标准中,果冻产品的分类是根据组织形态分类和根据原料分类。()

答案:√

96、在GB19883-2005《果冻》标准中,只对凝胶果冻产品的规格要求进行了规定。如对杯型凝胶果冻规定了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对长杯型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规定了内容物长度;对异型凝胶果冻规定了净含量的要求。()

答案:√

97、果冻生产关键控制环节为:1.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2.生产场所卫生管理;3.管道设备清洗控制;

4、灌装、封口控制;5.杀菌工序控制。()

答案:√

98、果冻生产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是:1.微生物污染;2.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3.标签标识不规范;4.凝胶果冻的规格不符合标准要求;

5、含乳型果冻蛋白质含量不合格。()

答案:√

99、果冻生产必备的生产设备有:

1、煮料罐;

2、灌装、封口设备;

3、冷却设施(如水冷、风冷);

4、生产日期/批号标注设施。()

答案:×

100、产品相关标准GB 19299《果冻卫生标准》;QB1432 果冻》;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答案:×

101、生产果冻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有:

1、天平(0、1g);

2、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3、灭菌锅;

4、微生物培养箱;

5、干燥箱;

6、生物显微镜;

7、折光仪。()

答案:√

102、果冻产品抽样时根据企业所申请产品品种,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按照以下顺序抽样:含乳型果冻、果肉型果冻、果汁型果冻、果味型果冻、其它型果冻。()

答案:√

来源:挂面

103、根据挂面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规定,挂面产品不允许分装,散装产品不纳入发证范围。()

答案:√

104、根据挂面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规定,挂面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压延机。()

答案:×

105、根据挂面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规定:米粉属于挂面的发证范围。()

答案:×

106、企业检验部门应能独立行使检验职权。()答案:√

107、食品生产加工可以使用非食品用原辅材料生产食品。()答案:×

108、企业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的产品为1个

生产批。()

答案:√

109、在现场核查时仅有一项严重不合格项,核查结论为合格(A级)。()

答案:×

110、企业应当每年检验“*”号项目2次以上(《审查细则》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

111、挂面企业没有出厂检验能力,可以委托出厂检验。()答案:×

112、挂面烘干时间是保证挂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不低于6个小时。()

答案:×

来源:鸡精调味料

113、鸡精中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企业标准。()答案: ×

114、高温对谷氨酸钠的呈鲜没有影响。()答案: ×

115、谷氨酸钠所呈现的鲜味强度在溶液的pH值为6、0—

7、0时最适合。()

答案: √

116、不可以仅使用味精和食盐来勾兑生产鸡精产品。()答案: √

117、企业取得了《食品卫生许可证》不需要再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118、在鸡精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酸水解蛋白物质。()答案:×

119、淀粉和糊精是鸡精中常用的填充物,同时起到赋型剂的作用。()

答案:×

120、产品标签上标注了审查细则规定的发证检验项目以外的指标,发证检验时,除对审查细则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以外,标签上标注的指标不需要一起检验。()

答案: ×

121、发证范围交叉的产品,企业申报应有自主选择权,不能强制要求按主导产品申报。()

答案:×

122、产品中不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在发证检验中也不得检出。()

答案:×

来源:酱类

123、酱类发证范围包括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和没有经过发酵工艺制成而成酱类食品以及不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和没有经过发酵工艺制成而成酱类食品。()

答案:×

124、酱类产品可以使用高温灭菌设备来灭菌。()答案:×

125、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过程中,除了承担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调查工作外,还需承担食品公司生产许可证的受理和审查工作。()

答案:×

126、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包装上没有规定的标志可以允许出厂销售。()

答案:×

127、产品检验项目中,只有标签不合格也可以认为产品是合格品。()

答案:×

128、酱类生产过程中不可以用非食用性原料生产的蛋白水解液。()

答案:√

129、采购的原料是已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时,应当选择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

答案:√

130、制曲过程可以用酶法生产来代替。()答案:√

131、企业生产的食品全部自产自用或全部出口不需要再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

132、酱生产企业可以将成品包装区可与生产区放在一起。()答案:×

来源:其他

133、经电离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答案:√

考核点:掌握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强制标识要求。题目或答案的来源:GB7718-2004 5.1.9.1.1 134、经电离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配料,不需在配料清单中

标明。()

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强制标识要求。题目或答案的来源:GB7718-2004 5.1.9.1.2 135、各地在发证检验中检出苏丹红、孔雀石绿、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应立即组织查处。()

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通知》要求。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136、以浸泡工艺生产的果酒纳入葡萄酒及果酒发证产品范围。()

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葡萄酒及果酒的发证产品范围。题目或答案的来源:《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37、茶叶分装企业必须具备称量、干燥、包装设备。()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对茶叶分装企业的要求。题目或答案的来源:《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38、以黄酒为主体,适当添加药食同源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类物质,能保持黄酒特有基本风格的产品,纳入黄酒发证范围。()

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黄酒发证产品范围。题目或答案的来源:《黄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39、企业明示的经备案的产品标准的某个别项目与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不一致时,应提供合理性理由。()

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对企业标准的要求。题目或答案的来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140、企业发生不合格就应采取纠正措施。()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采取纠正措施的前提条件。题目或答案的来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1.3管理职责说明② 141、食品企业发生不合格时可对其不合格品进行返修处理。()

答案:×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1.3管理职责说明② 142、呈绿色的雪糕其配料清单中标注:果绿。()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果绿为复配色素(以柠檬黄、亮蓝复配)]题目或答案的来源:GB7718-2004 5.1.2.2.1及GB2760-1996。143、高盐酱菜允许使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答案:×

题目考核点:掌握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题目或答案的来源: GB2760-1996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允许在低盐酱菜中使用。144、啤酒生产企业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必须设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答案:√

145、啤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项目分类中缺陷项目包括: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铅、甲醛、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146、根据《关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工作的补充通知》(质检监函[2004]19号)的要求,企业可以采用复原乳加工巴氏杀菌乳。()

答案:X 147、酸牛乳(酸奶)属乳制品中的液体乳申证单元,而非饮料中的含乳饮料申证单元。()

答案:√

148、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类制品包括所有以动物肉类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加工产品。()

答案:X 149、肉制品的发证检验、定期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要求进行。企业的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两次。()

答案:√

二、填空题(126个)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 ”线内

来源:行政许可法

1、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有法律、行政法、、、。答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国务院决定

2、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 日;如要延续,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答案:

45、15

3、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 的 决定。答案:准予行政许可、书面

4、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 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答案:法规、规章、行政机关、公告

5、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另有规定,依照其规定。

答案:法律、行政法规

6、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 手续。答案:注销

7、对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 28

当予以。答案:撤销

8、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 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答案:30日、法规、规章

9、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众有权。答案:公开、查阅

1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等不正当要求。

答案: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

来源:条例

11、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答案:科学公正、程序合法

12、企业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的,在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同一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答案:3

13、国家对直接 的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

答案: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

14、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 个月前向所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提出换证申请。答案:6

15、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未依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责令限期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仍未办理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 的罚款;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答案:等值以下

16、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 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答案:60日

17、对企业的审查包括对企业的 和对产品的。答案:实地核查、检验

18、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列入目录产品的,责令改正,处 罚款;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19、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不再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活动的,应当办理生产许可证 手续。答案:注销

20、国家对实行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统一目录,统一,统一,统一监督管理。答案:审查要求,证书标志

来源:79号令

2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以 为目的的食品加工经营活动,必须遵守《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答案:销售

2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 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

答案:国家产业政策。

23、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并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

答案:检验合格。

2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 和相应的。答案:环境条件、卫生要求

25、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校准满足使用要求,并在 内方可使用。答案:有效期限

26、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由 统一印制,并加印 印章。

答案: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批部门

27、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名称变更后 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答案:20日

28、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 组成。答案: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数字

2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新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新的原材料生产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新品种,应当在使用前索取 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答案:省级以上安全评价机构

3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 31

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答案:报告

31、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存在的不符合必备条件的问题改进情况实施。答案:回访

32、企业应当妥善保管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因毁坏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生产许可证证书遗失或者无法辨认的,应当,同时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答案:及时在省级以上报纸上刊登声明

33、已通过HACCP认证等国家推行的食品认证的企业,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时,按照不重复的原则,可 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

答案:免于或者简化

3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用于生产加工食品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容器等必须实施 制度。答案:进货验收

35、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实施 制度。答案:强制检验

36、_________________统一规定检验人员的资格注册管理办法,________________具体负责检验人员的注册管理。

答案:国家质检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7、担任核查组组长的审查员必须经_______________批准并报_____________备案。

答案: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国家质检总局

38、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未按本细则规定标注 和___________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违法生产销售 32

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QS标志、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39、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撤销生产许可,并处____万元以下罚款;企业在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及评分标准:20、3 40、审查组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________、_________和有关规定实施现场核查。审查员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要求。答案:审查通则、审查细则

来源:通则

41、食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 原辅材料生产食品。答案:非食用性

42、进行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的核查组一般由 组成,质量技术部门质量监督工作人员也可以参加核查组的核查工作但没有签字权。答案:2~3人

43、发证检验的判定原则是: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规定的判为 ;检验项目有1项或者1项以上不符合规定的(《审查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判为。答案:符合发证条件、不符合发证条件

4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 中规定的生产设备和出厂检验设备。答案:《审查细则》

45、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发证检验由 指定的

检验机构实施。

答案: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局

46、食品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标准主要有原辅材料标准、、及包装标准。答案:产品标准(含产品卫生标准)、检验标准

47、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 制度。答案:市场准入

48、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要求。答案:持续满足

49、从2005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 管理。答案:分类分级

50、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 制度。答案:行政许可制度

51、当重点项目一般不合格项大于

项时,核查结论为不合格。答案:4 来源:糕点

52、糕点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原辅料处理、、发酵(如发酵类)、、熟制、冷却和包装等过程。

答案:调粉、成型

53、糕点申证单元为1个,即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类糕点、类糕点、月饼)。答案:蒸煮、熟粉

54、糕点发证检验项目中,防腐剂除检验山梨酸、苯甲酸、丙酸

钙(钠)之外,月饼要加测。

答案:脱氢乙酸

55、糕点发证检验项目中,防腐剂除检验山梨酸、苯甲酸、丙酸钙(钠)之外,面包要加测。

答案:溴酸钾

56、糕点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食品添加剂超量、超 使用。答案:范围

57、糕点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油脂酸败,在检测中通常表现为 和 超标。

答案:酸价、过氧化值

58、用糕点进行再加工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 车间。答案:冷加工

59、糕点发证检验项目中“商业无菌”一项只适用于 产品。

答案:真空包装类粽子

60、糕点发证检验项目中“碱度”一项适用于 产品。答案:油炸类糕点

61、糕点发证检验项目中“酸度”一项适用于 产品。答案:面包

来源:豆制品

62、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 和。答案: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63、由于豆制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极易受 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

答案:杂菌或微生物

64、在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允许分装的产品只有。答案:腐竹

65、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豆腐应当是 申证单元。

答案:非发酵性豆制品

66、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发酵性豆制品如、、等。

答案:腐乳、豆豉、纳豆

67、纳豆是将蒸煮后的大豆,接种纳豆菌,经微生物 而成的一种发酵性豆制品。

答案:发酵

68、按GB2760规定,苯甲酸钠在豆制品加工中是 添加的。

答案:不允许

69、发酵性豆制品生产企业除应有原料库、加工车间等必备生产场所外,还应有 场所。

答案:发酵

70、企业生产豆制品所用的原辅材料、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答案:包装

71、在豆制品加工中,不得使用 等工业原料。答案:吊白块

来源:蜂产品

7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规定,申请变更《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在 部门提出变更申

请。

答案:原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

73、蜂产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含有 的有毒物质。

答案:蜜源植物

74、蜂产品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分装企业还应单独注明。

答案 :名称及品种、分装

75、蜂产品发证产品范围包括

其申证单元有 个。

答案:蜂蜜和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2 76、蜂王浆冻干品生产环境的 和 应满足工艺要求。

答案:洁净度、温湿度

77、蜂蜜具有吸水性、结晶性、粘滞性、和容易酸败等特性。

答案:旋光性

78、蜂王浆具有易变质、极不稳定、对热敏感等特性,具有 现象且呈。

答案:双折射、酸性

79、蜂王浆根据季节不同可以分为、等。答案:春浆、夏秋浆

80、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 产品。

答案:合格

81、盛装蜂王浆的容器应用清水刷洗干净,并用 食用酒精消毒。

答案:75% 来源:果冻

82、果冻基本生产流程包括化糖、溶胶、过滤、调配、灌装、封口、、冷却、风干、包装等过程。

答案:杀菌

83、生产果冻的企业应具备与生产相关的标准,包括 标准、标准、标准和 标准等。

答案:产品标准GB19883-2005《果冻》、原辅材料、GB 19299-2003《果冻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84、果冻生产关键控制环节有: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控制;生产场所卫生管理;管道设备清洗控制; 灌装、封口控制和。

答案:杀菌工序控制。

85、果冻生产必备的生产资源中关于生产场所的要求是:生产果冻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生产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场所。灌装车间,配备有效的消毒设施(如紫外灯、熏蒸、臭氧等消毒方式)。生产车间进口处配备清洗消毒设施(手清洗消毒、鞋靴消毒)。

答案:相对独立

86、必备的生产设备包括:1)煮料罐;2)灌装、封口设备;3);4)冷却设施(如水冷、风冷);5)生产日期/批号标注设施。

答案:杀菌设备

87、果冻产品相关标准有: ;GB19883-2005《果冻》;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答案:GB 19299-2003《果冻卫生标准》

88、果冻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有:1)天平(0、1g);2)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3)灭菌锅;4)微生物培养箱;5)干燥箱;6)生物显微镜;7)。

答案: 折光仪

89、果冻产品出厂检验项目有:感官、净含量(定量包装产品)、可溶性固形物、、。

答案: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90、果冻抽样方法是,根据企业所申请产品品种,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按照以下顺序抽样:、果肉型果冻、果汁型果冻、果味型果冻、其它型果冻。

答案:含乳型果冻。

来源:挂面

91、企业更改注册名称时应在 时间内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手续。

答案:更名后的3个月内

9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凡具有 的,必须单独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案:营业执照

93、挂面发证检验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并在保质期内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少于_______包,随机抽样_______包。

答案:1000、20 94、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 的要求。答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95、企业现场核查工作实行 负责制。答案:组长

96、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于核查前 日通知企业。

答案:5 97、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则必须选用获得 企业生产的产品。

答案:食品生产许可证

98、挂面生产企业除必须具备必备的 外,还应当有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

答案:生产环境

99、企业库房内存放的物品应当保存良好,一般应离墙离地存放,并按 的原则出入库。

答案:先进先出

100、企业应具有 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质量检验人员。

答案:独立行使权利

来源:鸡精调味料

101、鸡精调味料的产品类别编号为_________。答案:0305 102、鸡精中常用的填充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答案:淀粉、糊精、淀粉

103、鸡精的基本生产工艺是配料处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包装过程。

答案:混合过程、干燥加工过程

104、检测谷氨酸钠用的检验设备是。答案:酸度计

105、对于从原料鸡开始加工生产鸡精的企业,需具备完整的______设施以及_______设施。

答案:原辅料加工、冷藏

106、考察企业出厂检验能力主要是看企业是否能完成全部的出厂检验项目,除了考察检验设备之外还应考察企业是否具备_________。

答案:开展检验的消耗材料

107、生产企业不可以用________来代替食用蛋白质生产含氨基酸的产品

答案:非食用蛋白质

来源:酱类

108、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酱类产品包括以______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各种调味酱,以及以______为主体基质添加各种配料加工而成的酱类产品。

答案:粮食、调味酱

109、酱类产品申证单元为_______个。答案:1

110、酱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类别编号为_______。答案:0306 111、生产酱类产品所用的原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食盐、水等。

答案:蛋白质类原料、淀粉质类原料、食品添加剂

112、酱类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以及山梨酸的最大用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0.5mg/kg、0.5mg/kg 113、制曲过程中所产生的酶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蛋白酶、淀粉酶

114、酱后处理时,为了达到发酵酶系的灭活和灭菌,一般是通过______ 来达到效果。

答案:快速升温然后冷却的工序

115、制曲的目的是使曲种在曲料上充分生长繁殖,以取得酱类酿造过程中所需的_________。

答案: 各种酶

116、面酱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答案:小麦粉(面粉)

117、在酱生产过程中,影响酱产品微生物指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答案:生产环境

来源:其他

118、在油炸方便面的发证检验中,增加对 的检验。答案:铝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国质检监函[2006]108号《关于加强对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的通知》 119、当重点项目一般不合格项大于

项时,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答案:4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市场准入审查通则使用说明》 120、在含辣椒及辣椒制品的发证检验中,增加对 检验,其产品中。

答案:苏丹红、不得检出苏丹红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121、在以淡水鱼为原料的水产加工品的发证检验中,增加对 检验,其产品中。

答案:孔雀石绿、不得检出孔雀石绿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122、在酱腌菜的发证检验中,增加对 检验,其产品中。

答案:对羟基苯甲酸脂类、不得检出对羟基苯甲酸脂类

题目或答案的来源:国质检监函[2005]775号《关于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通知》 123、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糖化、、滤酒、包装。

答案:发酵

124、腌腊肉制品审证单元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火腿类。

答案:中国腊肠类

125、灭菌乳是对产品进行足够强度的热处理,使产品中所有的 和 失去活性。

答案:微生物 耐热酶类

126、乳粉的生产方法分为 和 两类。答案:湿法生产、干法生产

三、单项选择题

(133)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编号(A、B、C、D)填入括号内

来源:行政许可法

1、关于行政机关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公示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不得对外公示

B、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公示 C、经当事人申请才予以公示 D、在办公场所公示 答案:D

2、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许可应遵循便民的原则 B、行政许可是双方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应当公开 D、行政许可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答案:B

3、经下列哪个机关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许可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答案:B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B、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

记及其前置性许可

C、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动服务

D、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答案:B

5、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予以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A、可以予以说明解释 B、可以拒绝说明解释

C、应当予以说明解释,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D、应当告知申请人向律师咨询 答案:C

6、行政机关发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未当场告知或者未在五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的,应当如何处理。()

A、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B、自行政机关告知之日起即为受理 C、视为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D、自申请人补正全部内容之日起即为受理 答案:A

7、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如何处理。()

A、应当告知申请人 B、可以告知申请人 C、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D、可以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答案:C

8、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 45

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办理行政许可的起算日是指。()

A、行政许可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 B、行政机关收到行政许可申请之日 C、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 D、行政机关收到或者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 答案:C

9、对于行政许可是否可以转让,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B、一律不得转让

C、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由被许可人自行决定是否转让 D、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可以转让 答案:A

10、如果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需说明理由 B、可以说明理由

C、应当说明理由,但无须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D、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答案:D 来源:条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已经于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第9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A、2005年9月1日 B、2005年10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答案:A

1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适用范围是。()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其产品全部出口的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的

C.企业在境外生产列入目录的产品,在境内销售的 答案:B,13、属于“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A.消费者购买酱油自己使用

B.肉制品厂使用酱油为原料生产肉制品

C.酒店自己酿造或购买白酒用于向顾客提供餐饮服务 D.宾馆购买浴巾用于顾客使用 答案:C

14、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年。()

A、2 B、5 C、3 答案:C

15、企业未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处违法生产产品 的罚款。()

A、其货值金额10%至15% B、三千元以下罚款

C、其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

答案:C

16、承担发证产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伪造检验结论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 的罚款。()

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答案:A

17、企业经实地核查合格的,应当及时进行产品检验。需要送样检验的,核查人员应当封存样品,并告知企业在 日内将该样品送达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

A、3 B、5 C、7 答案:C

18、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进行产品检验,应当遵循 原则和 的原则,为企业提供可行、便捷的检验服务,不得拖延,不得刁难企业。()

A、诚信、方便企业 B、科学公正、公开透明 C、程序合法、便民高效 答案:A

19、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实行哪四个统一。()

A、统一审批发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审查要求、统一证书标志 B、统一产品目录、统一审查要求、统一证书标志、统一监督管理 C、统一产品目录、统一实施细则、统一审批发证、统一监督管理 D、统一产品目录、统一申请书、统一证书标志、统一监督管理 答案:B 48

20、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当 向所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提出换证申请。()

A、在期满三个月前 B、在期满六个月前 C、在期满一年前 D、随时 答案:B 来源:79号令

21、企业应当在封样后 天内将样品送达检验机构。()A、5 B、8 C、10 D、7 答案:D

2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 后单独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A、卫生许可证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营业执照 D、卫生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答案:C

23、企业将核查组封存的样品送 进行发证检验。()A、核查组指定的检验机构

B、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

C、企业在有资格承担该产品发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中自主选择。D、企业自主选择 答案:C

24、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产品的。()

A、检测能力 B、检验仪器的操作能力 C、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D、检验能力

答案:D

25、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统一管理体制,负责 的生产许可。()

A、部分食品 B、高风险食品 C、量大面广的食品。

D、与消费者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 答案:B

26、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后,应在 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

A、7 B、3 C、5 D、6 答案:C

27、国家质检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做出许可决定前,应当在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 日的时限内组织许可前抽查。()

A、50 B、40 C、60 D、20 答案:C

28、对现场核查或者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国家质检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自做出决定 日内,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A、7 B、5 C、10 D、15 答案:C

29、依据企业标准生产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的,其企业标准。()

上一篇:以奉献为主题的满分作文下一篇:去超市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