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2资料

2024-04-20

食品添加剂2资料(精选6篇)

篇1:食品添加剂2资料

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求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①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②改变食品的感官性状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④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⑤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处理,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⑥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3.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CCFAC,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美国农业部USDA,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4.毒理学评价的四个阶段:急性毒性实验(48h)遗传毒理学实验(30d)亚慢性毒性实验(90d)慢性毒性实验(2-3y)★

1.食品防腐剂:指为了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在生产、运输、贮藏、流通过程中因微生物繁殖污染而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及提高食品的保存性、延长食用价值,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一类物质。

2.按来源分为化学合成和天然食品防腐剂,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根据其组成分为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无机盐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四类。

3.作用机制:①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或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微生物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逸出,导致微生物正常的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失去活性②与微生物的酶作用,作用于微生物的呼吸酶系③作用于蛋白质,导致蛋白质部分变性、蛋白质交联而使其他的生理作用不能进行。

4.影响食品防腐剂作用效果的因素:①食品的pH:酸型防腐剂受到影响较大,pH越低,效果越好;②水分活度Aw:水分活度在0.6以下,微生物几乎不能生长,降低Aw有利于发挥其性能;③微生物的种类;④热处理程度:在一定范围内,热处理程度增加能增加其作用效果;⑤食品防腐剂的溶解性与分散性:在食品中均匀分散才能达到防腐目的;⑥食品防腐剂的复配使用:往往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5.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方法:直接加入法(液态食品)、表面喷洒法和浸涂法(固态和块状食品)。

6.使用时应遵循原则:①合理使用,保证对人体健康无害;②不影响消化道菌群;③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④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⑤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1.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藏期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2.作用机制★大题:

①提供自身的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生成的过氧化物反应,阻断连锁反应

②抗氧化剂自身氧化,使空气中的氧与抗氧化剂先结合,消耗食品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氧

③抑制酶促氧化反应的氧化酶活力防止食品氧化

3.分类:按作用机制分,自由基吸收剂(主要是油溶性抗氧化剂及生育酚),氧清除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按化学性质分,油溶性(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PG:没食子酸丙酯、TBHQ:特丁基对二苯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水溶(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天然(生育酚、茶多酚TP)AP为营养强化型抗氧化剂

4.油脂的自动氧化过程:

①自由基形成的诱导阶段

RH RHO2催化剂ROHRH催化剂

诱导阶段主要是产生自由基,即油脂或脂肪酸RH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去氢生成自由基

②波及阶段

RO2ROO(过氧化自由基)

ROORHRROOH

诱导阶段生成的自由基不稳定,与氧生成高活性粒子过氧化自由基,与其他脂肪酸反应夺取氢,失去氢的脂肪酸生成新的自由基

③终结阶段

RRRRRROOROORROOROORO2ROO

各自由基相互作用生成相对稳定的聚合物

4.食品抗氧化剂使用注意事项:①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②正确掌握添加时机 ③食品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 ④选择合适的添加量 ⑤分布均匀

1.食品着色剂: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也称色素。

2.β-胡萝卜素:同时作为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

3.焦糖色:又称酱色,是将食品级的糖类物质经高温焦化而成,其生产方法有不含催化剂加工的普通法(将食品级的糖类在121度下高温热处理而制成)、氨法、亚硫酸铵法

4.发色机理: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某物质所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nm),那么该物质就会出现一定的颜色。其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应出来的(即被吸收光颜色的互补色)。

5.分类(1)食用合成着色剂:偶氮类、非偶氮类(2)食用天然着色剂:①多酚类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四吡咯衍生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其他类色素;②水溶性、油溶性、乳浊型、固体粉末型。

6.使用注意:(①严格执行规定标准

②配成1%-10%的溶液后再使用,以防分布不均,尽量不用金属器皿

③染色适度

④溶解性、浸透性、染着性相近的着色剂才能混合使用

⑤尽量在最后加入

⑥密封存放在干燥阴凉处①严格执行规定标准

1.食用香料:能够赋予食品香气和香味的食品添加剂,能够用于调配食品用香精的香料。

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和而成的,并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剂。

2.食用香料分类:(1)天然香料:精油类、浸膏类、酊剂类、树脂类;(2)合成香料:酮类香料、醇类香料、醛类香料;萜烯类、芳香类。

食用香精分类:(1)按状态分:①液体香精:水溶性、油溶性、乳化、水油两用型;②固体香精:吸附型、微胶囊(2)按香型分:果香型、豆香型、奶香型、肉香型等(3)按食用分:酒用香精、肉用香精、乳类香精、饮料香精、调味香精

3.香料、香精的品质:(1)香比强值B(2)留香值L(3)香品值P(4)综合评价分数:P*B*L/1000【P120计算题】

4.香精的配料:主香剂、合香剂、矫香剂、定香剂、其他成分。乳酸:既是合成香料又是酸味剂

5.使用注意:(1)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2)注意添加顺序(3)注意香味剂与食品环境的协调(4)掌握合适的添加量 ★

1.食品增稠剂:指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粘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

2.作用原理:增稠剂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其分子水化后以分子状态高度分散于水中,形成高黏度的单相均匀分散体系——大分子溶液。

3.食品增稠剂的分类:由植物渗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种子、海藻制取的增稠剂;由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制取的增稠剂;以天然物质为基础的半合成增稠剂。

4.(流变性)大题 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1)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对粘度的影响:分子质量越大,粘度越大(2)浓度对粘度的影响:浓度增高,粘度增大(3)pH对粘度的影响:有的升高,有的下降,在酸度较大的食品中,宜选用黄原胶;在豆乳等中性食品中宜选用CMC和海藻酸钠(4)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粘度降低(5)切变力对粘度的影响:切变力作用是降低分散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粘度下降(6)食品添加剂的凝胶作用:部分食品大分子链间的交链与螯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将水网络在体系中,使其不能自由流动。★

1.食品乳化剂:能显著降低油水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2.作用原理:(1)在分散相表面形成保护膜;(2)降低表面张力;(3)形成双电层。

3.乳化剂的分类:(1)按亲水基团在水中是否带有电荷分:离子型:硬脂酰乳酸盐、磷脂、改性磷脂等;非离子型:甘油酯类、蔗糖酯类、山梨醇酯类等;(2)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小分子乳化剂:常用此类,乳化效率高;高分子乳化剂:乳化剂的稳定效果好;(3)按亲水亲油性分:油包水类乳化剂:用于W/O乳浊液,例:甘油脂肪酸酯类,HLB在3-6之间;水包油类乳化剂:用于O/W乳浊液,例:Tween系列,HLB>9;(4)按来源分:天然乳化剂:少,磷脂等;合成乳化剂。

4.HLB——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乳化剂对于油和水的相对亲和程度,在食品行业中HLB一般取1~20。HLB=7+11.7lg(亲水基部分相对分子质量/憎水基相对分子质量)复合HLB=(HLBA*mA+HLBB*mB)/(mA+mB)★

1.护色剂:也称发色剂,是指食品加工工艺中为了使果蔬制品和肉制品等呈现良好色泽所添加的物质。

2.原料肉的颜色和色变化学:新鲜肉,肌红蛋白的血红素的铁处于二价还原型(Mb),呈暗紫红色,其表面和空气接触时易于分子氧相结合,而形成氧合肌红蛋白(MbO2),呈鲜红色,此时其中的铁仍为二价。当肌红蛋白中的铁被

+氧化成三价时,即形成高铁肌红蛋白(MMb),其中血红素的铁变成氧化态,呈褐色,继而变为绿色或黄色。

3.护色剂的发色机理:硝酸盐在细菌(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可以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不稳定,即使在常温下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N0),分解产生的亚硝基会很快地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鲜艳的、亮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MbNO),亚硝基肌红蛋白遇热后,释放出巯基(一SH)变成了具有鲜红色的亚硝基血色原。

4.漂白剂:指能使食品中所含的着色物质分解,转变为无色物质的添加剂,同时它还能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免于褐变。

5.作用机理:氧化型漂白剂:使着色物质氧化分解而漂白。还原型漂白剂:使着色物质还原而起漂白作用。

6.使用注意事项:(1)食品中的金属离子能使已还原的色素氧化变色二降低漂白效力,故不要混入铁、铜等金属离子;(2)亚硫酸盐类溶液易分解失效,最好现用现配;(3)因二氧化硫消失易复色,通常在食品中残留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但必须按规定的残留量使用。(4)亚硫酸盐类漂白 的水果只适宜于制作果酱、果脯等一些块型较小的产品;

(5)亚硫酸盐能破坏硫胺素,故不宜用于肉类、乳制品以及鱼类食品;(6)亚硫酸盐易于醛、酮、蛋白质等反应。★

1.通常将味分为酸、甜、苦、辣、咸、鲜、涩,其中酸、甜、苦、咸、鲜是独立的味道。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

2.阈值: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低浓度。绝对阈值:指人从感觉某种物质的味觉从无到有的刺激量。差别阈值:指人感觉某种物质的味觉有显著差别的刺激量的差值。最终阈值:指人感觉某种物质的刺激不随刺激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刺激量。

3.:味的相互作用:味的对比现象,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味的相乘作用,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起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味的消杀作用,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味的变调作用,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味的疲劳作用。

4.调味剂:是赋予食品的某种味感、产生某种鲜味、或为适当的调整食品的味道而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5.分类:调味剂包括:酸度调节剂(分为酸、碱和盐类)、甜味剂(天然和人工合成)和增味剂。

6.酸度调节剂的作用:(1)控制体系的酸碱性;(2)作香味辅助剂,用于调香;(3)作整合剂;(4)遇碳酸盐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5)具有还原特性;(6)有缓冲剂的作用。

7.使用注意:加入的顺序与时机;固体酸度调节剂的正确使用;根据添加对象确定不同的酸度调节剂;与其他调味剂的相互作用;酸味剂有一定刺激性,能引起消化功能疾病。

8.甜味剂的影响因素:(1)浓度:浓度越高,甜度越大;(2)温度:甜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介质:无一定规律;(4)协同效应:不同种类甜味剂有协同效应。

1.膨松剂: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食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得制品具有疏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2.分类:化学膨松剂——碱性(碳酸盐、碳酸氢盐,受热后能直接产生二氧化碳,不需要酸)、酸性(酒石酸氢钾、硫酸铝钾,与碱性盐反应才能产生二氧化碳)、复合膨松剂

生物膨松剂——酵母菌(使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能量,使面团体积增大。液体酵母、鲜酵母、干酵母、速干酵母)

3.稳定剂和凝固剂:是使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4.复合膨松剂的组成及各组分作用:(1)碳酸盐类(20%-40%):其作用是产生CO2(2)酸性盐类(35%-50%):其作用是与碳酸氢盐发生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并降低产品的碱性(3)淀粉、脂肪酸等(10%-40%):其作用在于增加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结块等。

5.复合膨松剂分类:

根据碱式盐组成,单一剂式复合膨松剂(只有一种能产生二氧化碳);二剂式复合膨松剂(两种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原料和酸性盐一起作用);氨系复合膨松剂(除能产生二氧化碳外,还能产生氨气)

根据产气速度,快性发粉(常温既能作用,馒头);慢性发粉(加热才产生气体,油条);双重反应发粉(蛋糕类)

1.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2.营养素:食品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修复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成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物质。

3.营养强化: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居民营养健康状况,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需要,在广泛消费的食品中添加原来不存在或含量极低的特定营养强化剂以补充人群所缺乏的营养素,且在不改变人群饮食习惯的条件下实现营养强化的目的。

4.应用意义:(1)弥补天然食物的缺陷(2)补充食品在烹调、加工、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被破坏和损失(3)特殊人群食品(4)简化膳食处理,增加方便(5)适应军事及各种职业的需要。

5.使用原则:(1)有明确的针对性(2)易被机体吸收利用(3)强化量以人体每日推荐膳食供给量的1/3~1/2为宜(4)尽量减少营养强化剂的损失(5)不影响该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及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6)应符合国家制定的使用标准,质量合格(7)经济合理,有利推广。6.营养强化的指标依据:(1)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是为了保障居民既不患营养缺乏病又不患营养过剩病所提出的食物营养素供应标准;(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包含了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①平均需要量EAR:根据个体需要量研制,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不能满足另外50%,是定制RDA的基础;②推荐摄入量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③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④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1.食品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2.酶活:酶活力的度量单位。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3.选择原则:安全性、法规允许、成本、来源稳定性、纯度、专一性、催化反应能力以及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等。

4.分类:动物来源、植物来源、微生物来源。

5.应用最广泛的是微生物源酶制剂其优点为:微生物种类繁多,产酶的微生物多;一种微生物可产多种酶;微生物繁殖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便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方法便于选育菌株和改良发酵条件,易于提高产率。

1.水分保持剂: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2.磷酸盐对肉制品的保水作用:(1)提高肉pH:肉的持水性在肉蛋白质等电点时最低,磷酸盐可提高肉的PH,使其偏离等电点,使肉的持水性增大;(2)螯合肌肉结构蛋白质结合的二价金属离子:磷酸盐能与蛋白质中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是蛋白质的极性基团游离出来,由于极性基团间的斥力增大,蛋白质的网状结构膨胀,网眼增大,持水能力增加;(3)解离肌肉蛋白质中肌动球蛋白:磷酸盐能将肌动球蛋白解离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肌球蛋白有较强的持水性;(4)增大肉的肌球蛋白的溶解性:能使肉的离子强度增加,肉的肌球蛋白溶解度增大而成为溶胶状态,持水能力增大。

3.抗结剂:是加入颗粒或粉末食品中以防止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篇2:食品添加剂2资料

生存的需求、感官与心理上的需求、健康上的需求

安全、营养、适宜是食品的三个基本要素,安全位于首位,是食品必备的基本要求。

食品安全的定义:对食品按其预期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保证”

食品质量:(食品中)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食品卫生: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相对安全:一种食物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

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

第一,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 第二,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 第三,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 第四,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 第五,食品安全是个经济学概念

三、食品安全影响因素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1、生物学危害

1)细菌、2)真菌、3)病毒、4)寄生虫

2、化学物质危害

1)天然存在的、2)被毒性物质污染的(农残、药残)、3)被有意无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食品添加剂)

3、物理危害 1)杂质、2)其他

4、其他

1)新开发食品及新工艺产品、2)食品状态、3)假冒伪劣产品

四、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

部的安全危害。

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

五、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

六、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权益。

(二)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行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七、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五)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七)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第二讲食品添加剂概论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保证了食品的高质量;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大发展;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要求;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有利于食品加工 ;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和原料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定义: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1)使用条件

①保持或提高添加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②作为某些特殊食品的必要配料;

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④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储藏(2)基本原则

①不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②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③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为目的 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⑤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⑥加工助剂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五、食品添加剂的毒性

日许量(ADI):每日允许摄入量的简称,据JECFA对ADI的定义:依据人体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的估计值,单位为每天每千克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用mg/kg·BW表示,简写mg/kg。

LD50:也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以mg/kg表示。

MNL:也称最大耐受量、最大安全量或最大无效量,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他是食品添加剂长期(终生)摄入对本代健康无害,并对下代生长无影响的重要指标。

六、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FAO

——世界粮农组织 WHO ——世界卫生组织

JECFA——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

CCFA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FD&C ——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

FDA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USDA ——美国农业部

FEMA ——美国食用香料制造者协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⑴四级标准:

①国家标准(GB)

②行业标准

③地方标准

④企业标准 ⑵标准等级 ①强制性标准 ②推荐性标准 ③指导性技术文件

第三讲

食品添加剂各论

第一章 着色剂(Colorant)

食品着色剂,是指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GB2760-2007允许使用的10种合成有机类色素分别是,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酸性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及其同名色淀)。

第二章 护色剂(Colour Fixatives)

一、定义:能与肉及制品中的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此前,又称为发色剂。

换句话说,护色剂是防止肉类物质发生褐变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二、种类

食品护色剂可分为护色剂和护色助剂。

护色剂助剂是指可提高护色剂效果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一般为具有还原作用的有机酸,如抗血酸及D-异抗坏酸、烟酰胺等。对于护色助剂,根据成本和需求确定投放量,一般不做限量规定。

常用的护色剂有:亚硝酸钠(K)、硝酸钠(K),以亚硝酸盐为主。

第三章 漂白剂(Bleaching Agents)

一、定义

漂白剂是指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色素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添加剂。

我国GB2760许可使用的亚硫酸盐类漂白剂有:硫磺、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偏重亚硫酸盐(也称焦亚硫酸盐,包括焦亚硫酸钾和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等。

禁用的漂白剂:主要有,吊白块

第四章 面粉处理剂

面粉处理剂,是指能促进面粉熟化(尽快地达到面筋强度要求)、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添加剂,又称面粉品质改良剂。

一、漂白剂、增筋剂

过氧化苯甲酰(BP)、偶氮甲酰胺(ADA)、过氧化钙。早期使用的溴酸钾、碘酸钾已经禁止使用(2005年)。

二、降筋剂:L-半胱氨酸盐酸盐

三、面粉填充剂:碳酸镁、碳酸钙、淀粉(不作规定)

第五章 抗氧化剂(Antioxidants)

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谓之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种类:我国15种: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植酸、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化物、抗坏血酸钙、脑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迷香提取物。

第六章防腐剂(Food Preservatives)

加入食品中能防止或延缓腐败性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叫防腐剂,其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常用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钙、对羟基苯甲酸酯 系列

其它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二氧化氯、双乙酸钠、脱氢乙酸 禁用防腐剂、硼酸、甲醛、水杨酸、β-萘酚

第七章 乳化剂

[定义]

是指能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目前国内外使用量最大的有: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和磷脂等。

第八章 增稠剂(Foodthickeners)

定义: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稠、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常用增稠剂:琼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

第九章 膨松剂和胶姆糖基础剂

(Bulking Agents and Chewing Gum Base Components)

第一节

膨松剂:也称膨胀剂或疏松剂,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也称膨胀剂或疏松剂

膨松剂类别

生物膨松剂: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品质优良的酵母。

化学膨松剂:也称合成膨胀剂。一般是碳酸盐、磷酸盐、铵盐和矾类及其复合物。化学膨松剂分为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2类

碱性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铵、碳酸钙、碳酸镁等。碱性膨松剂因其作用单一(产气),且可产生一定的碱性物质:碳酸钠、氨气,影响制品残留于食品中时有特异臭等。故目前使用复合膨松剂。

第二节

胶姆糖基础剂(Chewing Gum Bases)

一、定义、要求及用途

胶姆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泡泡糖、口香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添加剂。

二、类别、数量

天然树胶:糖胶树胶、小蜡烛树胶、达马树胶、马来乳胶等。

合成橡胶:丁苯(基)橡胶、松香脂,以及软化、填充剂、乳化剂等。

第十章 食用香料、香精

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香精,使食品增香的物质称之为食用香料,也有赋香剂或加香剂、增香剂、得味原料之称,是生产香精的主要原料。除少数香料外,大多数的香料不能直接(少数直接)、单独作为香精使用。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perfume compound),是由香料、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在生产中直接使用。

第十一章 甜味剂

定义:赋予食品以甜味感的非糖类物质,称谓甜味剂。常用的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糖精钠、甜味素(阿巴斯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

天然甜味剂:甜菊糖、甘草提取物

C12.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s)

酸度调节剂指可调节食品pH值,维持或调节食品酸味感的添加剂。目前在食品中常用的酸度调节剂有以下几类:

磷酸、枸橼酸、酒石酸、偏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乙酸及琥珀酸;

NaOH、K2CO3、Na2CO3、NaHCO3; 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柠檬酸一钠、乳酸钙等

第十三章 增味剂

定义: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食品添加剂,旧称为鲜味剂。增味剂类别:氨基酸类增味剂、核苷酸类增味剂、有机酸类、复合类 谷氨酸钠、肌苷酸钠、鸟苷酸钠

第十四章 营养强化剂

§1.概述

一、定义: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食品营养强化剂”。

赖氨酸盐酸盐、牛磺酸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第十五章 稳定剂和凝固剂

稳定剂:是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性物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篇3: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需求日益提升, 食品行业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论是总量供给还是品种开发都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然而自2005年, 从“孔雀石绿”事件开始, 人们经历了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福喜问题肉等事件, 主食副食、鱼肉蔬菜, 吃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 使人们由原来想吃、吃不到, 变成了有吃、不敢吃, 甚至“谈食色变”。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公众严重的心理恐慌。

谈到食品安全, 很多人就会想到食品添加剂, 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从各种资料显示结果来看这些食品安全事件, 其中多达75.5%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 如不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其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总数的31.24%。事实上, 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基本都是生产者为美化食品、降低成本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所致, 而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几乎没有, 但是, 食品添加剂却一直被公众所误解, 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背上骂名。导致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是个别不良商人滥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识, 加上个别媒体的夸张报道, 导致社会上“谈添加剂色变”。因此, 本文从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以及兰州市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提出加强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控制措施建议。

食品添加剂定义及发展历史

《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添加剂与食品添加剂是两个概念, 后者只是前者各色种类中的一种。例如:曾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 其中的三聚氰胺属于水泥、塑料等添加剂, 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这种将化工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事故归结为滥用添加剂是不科学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早在周朝就有使用肉桂增香的记载;东汉初年已学会用卤水 (氯化物) 点豆腐;隋朝就发明了柑橘打蜡保鲜的技术;800年前的南宋腊肉的制作过程中也是用到了食品添加剂。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准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 314个品种, 其中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随着时代发展, 食品添加剂种类越发的丰富, 使用范围也更加的宽广, 并存在发展越好,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丰富, 人均消费量也越大这种现象。

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

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等出现的, 为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及其加工工艺的进步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①推动了新产品开发, 促进了新产品的不断出现;②改进了传统食品加工工艺, 促进了食品产业升级换代;③促进了食品加工行业的优化, 向多层次深化发展, 不再像原来一样单纯地进行初加工;④丰富了产品种类, 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质量与安全水平直接体现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 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的富足, 对食品种类、数量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 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 食品添加剂亦不例外, 即使是天然物质如果滥用也有危害。因此,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满足三个最基本条件:一是必须使用, 否则就能不加则不加;二是安全可靠,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国家卫计委审核证明对人体无害;三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对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范围和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使用应符合规范。

滥用食品添加剂出现的问题

目前, 食品安全事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是违禁使用“非法添加物”。在我国, 只有列入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名单中的添加剂才是合法可以用于食品生产的添加剂, 除此之外皆为非法添加物, 一律不允许用于食品生产中。非食用物质大都属于工业用添加剂, 比如:用吊白块漂白面粉、豆制品, 在面条、粉丝中掺入荧光增白剂用于增白, 工业用火碱、过氧化氢和甲醛处理水发食品, 用农药多菌灵等水溶液浸泡果品防腐等, 都是在食品中违禁使用非法添加物。这些工业用物质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所以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前, 我国面粉加工中曾普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面粉增白剂) 。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 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 而且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因此, 2011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删除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此后, 食品加工企业不得在面粉加工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 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度越来越高,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则是主要关注点之一。为适应国内需求和国际发展的需要, 国家不断对原有的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适时的调整, 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2013年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我国已全面清理了现行近5 000项食品标准, 制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 (2014-2015年) 》, 并成立了由37名相关学科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组, 制定公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

在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 目前执行的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GB 1519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0-2012) 》, 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 》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必须遵守的两个基础标准。

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完善了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由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 并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尤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购买等方面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在食品添加剂生产方面,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 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 向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申请, 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 无生产资质的企业将不被允许生产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 新《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依照遵循的守则, 食品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另外, 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 应当查验供货者的销售许可证以及各项证明文件, 并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记录体系, 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如果是进口的食品添加剂, 应当查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和海关部门的通关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并留存加盖进口商或供应商原章的相关证明复印件。此项规定, 有助于确保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食品添加剂来源合法可控。

兰州市食品安全问题及措施

食品安全追溯是一种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食品安全问题的支撑工具。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机制能够将食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将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全市推行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设, 兰州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3个环节, 涵盖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所有品种, 截至2014年, 兰州市已有8 700户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超、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门店被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实现电子化信息查询。

总体来说, 兰州市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是好的, 但是某些地方特色食品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地方特色小吃食用频率高、食用范围广, 但是由于国家标准的局限性和地方标准的不完善, 使此类食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比如:酿皮中超范围使用柠檬黄、日落黄等食品添加剂;牛肉面中非法添加硼砂;代用茶、干制蔬菜、蜜饯等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腊肉、酱腌菜、熟肉制品 (主要是鸡爪、鸭脖) 等食品中亚硝酸盐超限量。

在餐饮服务环节, 一些小食品中也存在安全问题, 比如:散装糕点、酱腌菜、自制饮料、炒货制品等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合成着色剂等;坚果、炒货、肉类罐头、小厂家生产的食用油以及散装食用油等食品的酸价或过氧化值超标。因此, 对于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向社会公众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单位的监管, 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借助媒体的影响, 引导社会舆论, 使其协助监管主体做好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

篇4: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足义与内涵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具有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其与食品营养强化剂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明确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有意识地向食品添加少量非营养物质,用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在我国,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被加入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行列,但是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而且不具有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的最大区别是,食品可以维持人类生命、促进健康,而食品添加剂不具备这些功能,缺少了它人类生命不会受到威胁。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讲,食品添加剂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对食品资源开发及食品加工的一种手段。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收益效果,还能改善食品品质。但是它并不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有些时候大多数消费者是不知不觉,或是被动的食用这些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发展现状。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使用多年,近年来现代食品产业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产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但是80%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香料,其中3000到4000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被直接使用,600到1000种食品添加剂是常用添加剂。在我国,有25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而在美国有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并且美国的食品添加剂年消耗量在快速增长,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西欧国家食品添加剂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缺口比较大,食品添加剂总产值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约有3000家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所有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一年的总产量可以达到712万吨,总销售收入甚至达到767亿元人民币,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工业的份额越来越大。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期望品种多、数量大、安全性好的食品添加剂,当今在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及新技术,食品添加剂将朝着天然色素、防腐剂、抗氧化等多元化功能发展,在食品添加剂研究开发领域運用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发热点,天然型、高效安全型、复合型等是未来食品添加剂的特点。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并不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但是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或者使用非食用物质就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现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存在误区,消费者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内涵及其作用,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过度宣扬其产品是绿色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正因如此,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加深,他们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只要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谨慎购买。另外,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往往他们认为这两种物质是同一种产品,甚至有一些违法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最后把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推给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过程非常严格,确保其在使用范围内长期摄入不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急性、遗传性和亚慢性等一系列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其无安全隐患后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剂量用量更少,使用标准更严格。目前国家已经明文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而不是禁止添加食品添加剂,工业添加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被人们误认为非食用添加剂,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事故被认为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然而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食品的营养价值造成影响,一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具有营养价值。例如,乳链菌肽是一种氨基酸,并且可以强化营养,它是我国研发的一种新型防腐剂,但是这种防腐剂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果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食品添加剂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维护食品安全,而且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罪魁祸首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为了促进食品添加剂产业和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打击非法使用非食用添加剂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丰富多样的食品添加剂走向合理发展道路。

篇5:食品添加剂课程复习提纲2

1、名词和概念

防腐剂的防腐机理是什么?列举常用的几种食品防腐剂,酸性防腐剂,酯性防腐剂,天然防腐剂。

抗氧化剂概念,学名和简写。

乳化剂概念,HLB,蔗糖脂肪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司盘类乳化剂,大豆磷脂。食用色素概念及生色机理?介绍几种常用的合成和天然食用色素。

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各列举几类不同来源的增稠剂。

食品发色剂的概念和发色机理。

漂白剂的概念、种类和常用漂白剂。

食品甜味剂的种类?不同来源列举,化学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

面粉处理剂,胶姆糖基础剂,助滤剂,被膜剂,糖醇类甜味剂的优点。

什么是消泡剂,请举1例;有效的化学消泡剂需要什么条件。

食品鲜味剂的种类,谷氨酸钠,IMP,GMP,酵母提取物。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概念和使用注意事项。

水分保持剂的概念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磷酸盐的种类。

食品疏松剂的概念和主要种类,并举例说明。

自由基的概念,请说明油脂氧化的三个阶段及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

活性碳微孔、过渡孔和大孔的区别和各自作用是什么?

香精类型:水溶性液体香精,油溶性液体香精,膏状香精,拌和型粉末香精,微胶囊型粉末香精。食用香料概念。

疏松剂:NaHCO3,NH4HCO3,酵母;

凝固剂:葡萄糖-δ-内酯,石膏(硫酸钙),盐卤;

酶制剂:凝乳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糖化酶,α-淀粉酶,果胶酶,营养强化剂: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盐酸盐,维生素A,B,C,D,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牛黄酸,活性钙,乳酸钙,柠檬酸铁,葡萄糖酸锌,富硒酵母,γ-亚麻酸

其它:磷酸盐,亚硝酸钠,二氧化硫和无水亚硫酸钠,乳化硅油,活性碳,硅藻土

一些概念: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LD50、ADI、香精和香料;发色剂;GRAS,TBHQ,阈值;乳浊液,乳化剂,HLB,IMP,GMP,I+G,必需氨基酸,I+G,限制性氨基酸;生色团;生物疏松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溶菌酶;凝乳酶,阿斯巴甜,糖醇,食用明胶,色淀,o/w, w/o。

2、论述:

食用色素使用注意事项和研究进展?

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评价的四阶段和一般食品添加剂评价程序?

举出常见的食品和其中使用的添加剂,说明添加剂的作用。

篇6:食品添加剂2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目前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版本是(D)。

A:GB2760-2007 B:GB2760-2001 C:GB2760-1996 D:GB2760-2011 2.确定物质ADI值的客观依据是(B)。

A: 暴露量评估 B:动物毒性试验的NOEL结果C:识别危害 D:风险特征描述 3.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护色助剂是(A)。

A:L-抗坏血酸 B:核黄素C:硫胺素 D:β-胡萝卜素

4.我国GB2760-2011规定硝酸钠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C)而最大残留量小于30mg/kg。

A:0.3 g/kg B:0.5 g/kg C:0.15 g/kg D:0.25 g/kg 5.下面哪一种抗氧化剂简称生育酚?(D)

A:没食子酸丙酯 B:丁基羟基茴香醚C:二丁基羟基甲苯 D:维生素E 6.味精的化学名是(C)。

A:谷氨酸钾 B:鸟苷酸二钠C:谷氨酸钠 D:谷氨酸钙 7.下列防腐剂中属于多肽类抗生素的是(C)。

A:甲壳素 B:纳塔霉素 C:乳酸链球菌素 D:大蒜辣素 8.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A)。

A:木糖醇 B:阿斯巴甜C:甜蜜素 D:糖精 9.下面哪一种属于天然着色剂?(C)

A:柠檬黄 B:日落黄 C:红曲红 D:胭脂红 10.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又被称为花楸酸的是(C)。

A:苯甲酸 B:脱氢醋酸钠 C:山梨酸 D:丙酸钠

11.苯甲酸在(C)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A:中性 B:高温 C:酸性 D:碱性 12.石膏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A)

A:凝固剂 B:被膜剂 C:增稠剂 D:乳化剂 13.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化剂的是(A)。

A:乙基麦芽酚 B:茶多酚 C:BHA D:BHT 14.亚硫酸盐在土豆片、苹果、蘑菇罐头生产中,经常作(C)使用。

A:发色剂 B:防腐剂 C:漂白剂 D:凝固剂 15.下列物质属于甜味剂的有(B)。

A:苯甲酸

B:麦芽糖醇 C:谷氨酸钠 D:山梨酸 16.乳化剂的HLB值越小,其亲水性(A)。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相关 17.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C)。

A:甜味剂 B:乳化剂 C:增稠剂 D:防腐剂 18.经常与酒石酸、酒石酸氢钾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作面食膨松剂的物质是(D)。A:亚硫酸钠 B:磷酸三钠 C:硬脂酸钠 D:碳酸氢钠 19.根据溶解性判断,属于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是(D)。A:BHA B: TBHQ C:VE D:VC 20.相对甜度是以(C)为标准,其他甜味剂的甜度与其比较的甜度。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木糖

/ 9

1.JECFA是哪个机构的简称?(D)

A:FAO/WHO食品法规委员会 B: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2.若某种物质的LD50为0.95mg/kg,那么该物质的毒性级别属于(D)A:无毒 B:低毒 C:剧毒 D:极毒 3.判断物质急性毒性的重要指标是(B)

A:ADI B:LD50 C:NOEL D:最大无作用剂量

4.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中抗菌活性最强,同时毒性也是最大的是(D)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B: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C: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D: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5.山梨酸类的适用pH值范围为(B)。

A:pH5~6以上 B:pH 5~6以下 C:pH 8~9以下 D:pH8~9以上 6.天然生育酚主要有α、β、γ、δ四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是(A)A: δ-生育酚 B:γ-生育酚 C:β-生育酚 D:α-生育酚 7.下列颜色中,哪一个不是基本色(B)A:红 B:绿 C:蓝 D:黄

8.苯甲酸在(B)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 高温 9.下列增稠剂中,化学组成属于蛋白质类的是(B)A.琼脂 B.明胶 C.果胶 D.黄原胶

10.下列物质添加剂中,属于抗氧化剂的是(A)

A:茶多酚 B: 苯甲酸钠 C:蔗糖酯 D:乙基麦芽酚 11.乳化剂的HLB值越大,其亲水性(B)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相关 12.精制大豆磷脂是一种(B)

A:甜味剂 B:乳化剂 C:增稠剂 D:防腐剂 13.吃第二块糖感觉不如第一块糖甜,是因为不同味觉间的(B)作用 A:对比 B:疲劳 C:变调 D:掩蔽现象 14.天然甜味剂不包括(A)

A:三氯蔗糖 B:甘草酸二钠 C:竹芋甜素 D:甘草酸三钾钠 15.以蔗糖为原料,利用酶与生物技术方法可以制备得到(D)A:低聚麦芽糖 B:低聚木糖 C:大豆低聚糖 D:低聚果糖 16.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有机酸鲜味剂只有(C)。

A:味精 B:鸡精 C:琥珀酸二钠 D:肌苷酸 17.乳化剂乳化能力的差别,一般用(C)表示。

A:电离能力 B:水解能力 C:亲水亲油平衡值 D:增稠能力 18.食品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是(D)。

A:公众评价 B:厂商评价 C:消费者评价 D:毒理学评价

19.添加防腐剂时,若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同时使用,以(A)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A:山梨酸 B:山梨酸钾 C:二者之和 D:二者之差

20.食用天然色素根据结构分类,属于异戊二烯类衍生物的色素是(A)A:类胡萝卜素 B:花黄素 C:红曲色素 D:叶绿素

1.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使用添加剂的行为不包括(C)。

A:使用非法添加物 B: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 9

C:使用药食两用物质 D:使用工业级添加剂

2.二氧化硫可用作防腐剂的食品是(A)。

A:葡萄酒 B:食醋 C:泡菜 D:面包 3.下列微生物中,最能耐受低水分活度的是(D)

A:沙门氏菌 B: 一般霉菌 C:耐热细菌 D:耐渗透压酵母 4.BHA的化学名称为(C)

A:特丁基对苯二酚 B:二丁基羟基对甲苯 C:丁基羟基茴香醚 D:没食子酸丙酯 5.下列抗氧化剂,其中抗菌作用比较强的是(B)

A: BHT B:BHA C:TBHQ D:PG 6.下列抗氧化剂中,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铜铁离子的是(A)A:没食子酸丙酯 B:丁基羟基茴香醚 C:异抗坏血酸 D:特丁基对苯二酚 7.甜度最高的物质是(C)。A:果糖 B:葡萄糖 C:阿斯巴甜 D:木糖醇 8.下列属于亚硫酸体系的各还原漂白剂的有效SO2 含量最低的是(B)

A:液态SO2 B:亚硫酸(6%溶液)C:亚硫酸钠 D:亚硫酸氢钠 9.从生理学角度看,不是基本味感的是(A)

A:辣 B:酸 C:咸 D:苦

10.能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兼有清凉感的酸味的酸味剂是(C)A:DL-苹果酸 B:富马酸 C:柠檬酸 D:磷酸 11.不属于有机酸的酸味剂是(B)

A:柠檬酸 B:磷酸 C:琥珀酸 D:乳酸 12.食品乳化剂中需求量最大品种的是(B)A:脂肪酸蔗糖酯 B:单硬脂酸甘油酯 C:丙二醇脂肪酸酯 D:大豆磷脂

13.哪种乳化剂可用于W/O型和O/W型乳状液中(D)

A:硬脂酰乳酸钠 B:单硬脂酸甘油酯 C:吐温80 D:磷脂 14.下列增稠剂中,耐酸性最好的是(D)

A:魔芋胶 B:淀粉 C:明胶 D:果胶 15.复合膨松剂的组成成分不包括(B)

A:碳酸盐 B:酵母 C:酸性物质 D:填充剂 16.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是(C)。A:热不变性的 B:热可逆的 C:热不可逆的 D:热变性的 17.相对甜度是以(C)为标准,其他甜味剂的甜度与其比较的甜度。A:葡萄糖 B:麦芽糖 C:蔗糖 D:木糖 18.味精的化学名是(C)。

A:谷氨酸钾 B:鸟苷酸二钠 C:谷氨酸钠 D:谷氨酸钙 19.CCFA是哪个机构的简称?(D)

A:FAO/WHO食品法规委员会 B: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FAO/WHO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 20.水溶性香精不适宜在(B)食品生产中使用。A:饮料 B:糖果 C:冰淇淋 D:果冻

二、多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ABC)。A:食品添加剂的品种 ;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C: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D:食品添加剂的制造方法。2.食品添加剂进入人体后,最好能(ABCD)。

/ 9

A: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 B:不被消化道所吸收,全部排出体外; C:不能在人体内分解;

D:不会与食品作用后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影响食品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有(ABC)。

A:食品体系的 pH值; B:食品的染菌情况 ; C:防腐剂的溶解与分散情况 ; D:防腐剂的熔点

4.配制水溶性香精的稀释剂可以是(ABD)。A:蒸馏水; B:乙醇; C:甲醇; D:甘油 5.食用膨松剂包括(ABC)。

A:碳酸氢钠; B:碳酸氢铵; C:发酵粉; D:硫酸钠 1.下列防腐剂中,哪些属于有机化学防腐剂?(ABE)

A:山梨酸钾 B:苯甲酸 C:抗坏血酸 D:海藻酸钠 E:丙酸钠 2.下列抗氧化剂中,属于油溶性的是(ABCD)

A: BHA B: TBHQ C: BHT D: 生育酚 E:茶多酚 3.根据溶解性,属于水溶性的色素有(AC)

A:花青素 B:番茄红素 C:叶绿素铜钠 D:β-胡萝卜素 E:赤藓红铝色淀

4.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ABE)

A:糖精钠 B:三氯蔗糖 C:竹芋甜素 D:甘草酸三钾钠 E:阿斯巴甜 5.食用香精按照性能分类,可分为(ABCDE)

A:水质香精 B:油质香精 C:乳化香精 D:粉末香精E:微胶囊香精

1.属于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是(ABE)。A:三聚氰胺 B:硼酸C:日落黄 D:丁基羟基茴香醚E:吊白块 2.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包括(BCE)。

A:乳化作用 B:防腐作用C:增加风味作用 D:保水作用E:护色作用 3.从植物中提取出的香料制品可以是(ABCD)

A:精油; B:浸膏; C:酊剂; D:净油 E:单一化学成分 4.鲜味剂包括(ABD)。

A:谷氨酸钠(俗称味精); B:5′-鸟苷酸二钠; C: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D:肌苷酸二钠; E:糖精钠(俗称糖精)

5.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乳化剂(ABCDE)。

A:单硬脂酸甘油酯; B:大豆磷脂; C: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D: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E:蔗糖酯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的打“×”,并将答案按题号顺序填入下面表格中,填在其它地方无效。

1.三聚氰胺是一种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3.维生素E对于其他的抗氧化剂如BHA、BHT等不具有增效作用。(×)4.食品抗氧化剂能阻碍氧化作用,延缓食品氧化酸败开始的时间,如果食品已经开始氧化酸败,应该多添加抗氧化剂才有效。(×)5.吊白块学名为甲醛次硫酸氢钠,虽然工艺效果很好,但在食品中禁止使用。(√)

/ 9

6.天然香料的提取主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与挥发性溶剂浸提法等,一般将其加工为精油或浸膏的形式。(√)7.蔗糖酯系列产品中,一般单酯含量高,亲水性强;

二、三酯含量多则亲油性强。(√)8.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粘度与pH、温度及浓度等因素有关。(√)9.食品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由于增稠剂高分子发生部分降解,会导致粘度下降。(√)10.凡是从动、植物体和微生物体中提取的色素称为天然色素,常用的如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它们较为安全,且色泽自然,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

1.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 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不得添加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之外的任何物质。(√)2.我国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也属于GB 2760的内容。(√)

3.灭菌乳、发酵乳、大米、小麦粉、动植物油脂、新鲜果蔬不得添加任何香料、香精。(√)

4.工业明胶经过严格精炼后,其质量指标达到了食用明胶的要求,是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

5.在人类长期的饮食习惯中,一直被作为食品的物质,如盐、糖等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6.西汉时发明的卤水点豆腐,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还有发面使用的碱面也是食品添加剂。(√)

7.由于丙酸盐是防腐剂,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不能用于面包的防腐(×)。8.糖醇是一种适用于糖尿病病人的低倍甜味剂。(√)9.牛磺酸不能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

10.牛奶打开包装后常温下放置3天,如果牛奶不坏,就可能意味着其中添加了不应该添加的非法物质。(√)

1.与一部分人心目中“食品添加剂=食品不安全”的观念相反,迄今为止,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2.灭菌乳、发酵乳、大米、小麦粉、动植物油脂、新鲜果蔬不得添加任何香料、香精。(√)3.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4.在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质量缺陷时使用食品添加剂是较理想的方法。(×)5.很多人以为,有食品添加剂就是有毒,偶尔饮用含苯甲酸钠的碳酸饮料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6.市面上的月饼多为独立包装,包装内都装有一小包脱氧袋。脱氧袋的作用就是在于防止氧化变质。(√)

7.为了防止苹果在运输和贩卖过程中出现失水、发干,以及提高苹果的卖相,商家都会对苹果进行上蜡处理,其商品标签上会清楚地注明出来。这种做法是合法的。(√)8.二氧化钛可以限量用作饮料浑浊剂和用于魔芋凝胶制品。(√)

9.被指定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质,如功能性药品或食品也属于食品添加剂(×)10.水分保持剂是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四、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食品添加剂

/ 9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物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2.日容许摄入量(ADI)即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而不会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的量表示,即mg·kg-1·天-1。

2.抗氧化剂

答:食品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3.增稠剂

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4.乳化剂

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5.膨松剂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1.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与最大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2.无作用量(no-observed-effect level,NOEL)进行小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时,长期摄入某试物质仍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摄入剂量,其单位以mg·kg-1·天-1表示。

3.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4.增味剂(食品鲜味剂): 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主要是指能增强食品的风味,使之呈鲜味感的一些物质。

5.护色剂: 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3.护色剂

答:在肉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呈色剂。5.HLB值

答:HLB值是分子中亲油和亲水的这两个相反基团力量大小的平衡,人们对这种亲合力平衡后的结果用一个数值表示,这个值就被称作亲水亲油平衡值,简写为HLB值。

五、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 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鉴于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及使用量;②食品添加

/ 9

剂应有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等过程,具有保持营养成分、防止腐败变质、改善感官性状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而不应破坏食品的营养素,也不得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③食品添加剂不能用来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等缺陷,也不能用来对食品进行伪造、掺假等违法活动;④选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指标,用于食品后不得分解产生有毒物质,用后能被分析鉴定出来;⑤选用食品添加剂时还要考虑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易于储存、运输和处理等因素。(答对1点得2分)

2.简述山梨酸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①山梨酸为酸型防腐剂,其作用受pH影响。当pH<4时,抑菌活性强,当pH>6时,抑菌活性弱;②山梨酸主要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腐败菌有效,对厌气性细菌和乳酸菌几乎无效;③山梨酸的酸性较苯甲酸弱,适宜pH范围大于苯甲酸; ④用于加热产品时,应在加热后期添加,防止山梨酸受热挥发。(答对1点得2.5分)

3.简述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发色机理。

答:①主要功能:发色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功能包括使肉制品发色,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产生特殊的风味;(6分)

②发色机理:硝酸盐在过程中产生的NO能使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形成亚硝基肌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从而使肉制品保持稳定的鲜红色。(4分)

1.简述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答:①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鉴定,保证在规定使用量范围内对人体无毒无害; 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③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或能够经过正常解毒过程而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

④用量少,效果明显,能真正提高食品的商品质量和内在质量; ⑤使用安全方便。(答对1点得2分)

2.简述使用食品抗氧化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⑴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由于不同的抗氧化剂对食品的抗氧化效果不同,当我们确定这种食品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后,应该充分了解它的性质,然后选用。

⑵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剂时机,在使用抗氧化剂时,应该在食品处于新鲜状态和未发生氧化变质之前。

⑶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适应

在油溶性抗氧化剂使用时,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氧化剂复配使用,这样会大大增加抗氧化效果。

⑷选择合适的添加剂量

使用抗氧化剂的浓度要适当,虽然抗氧化剂的浓度较大时,效果较好,但并不是成正比关系。若浓度过大,除了造成使用困难外,还会引起不良作用。

⑸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光、热、氧、金属离子及抗氧剂在食品中的分散性与均匀分布。(答对1点得2分)

3.简述食品中添加使用适量亚硫酸酸盐的作用

答:⑴防酶促褐变作用 酶促褐变常发生于水果、薯类等食品中,亚硫酸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9

(2)防非酶促褐变作用;

(3)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4)防腐作用 亚硫酸可以起到酸性防腐剂的作用,未离解的亚硫酸被认为可抑制某些酵母菌、霉菌、细菌生长。(答对1点得2.5分)

1.二氧化硫漂白、防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其漂白、防腐作用主要是由于亚硫酸具有还原性所致,其作用机制为:① 亚硫酸被氧化时可使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使食品保持鲜艳色泽;② 植物性食品的褐变多与食品的氧化酶有关,亚硫酸对氧化酶有强抑制作用,故可防止酶性褐变;③ 亚硫酸与糖进行加合反应,其加合物不形成酮结构,因此可以阻断含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从而防止非酶性褐变;④ 亚硫酸为强还原剂,能阻断微生物的生理氧化过程,对细菌,霉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故其既是漂白剂又是防腐剂。(答对1点得2.5分)

2.简述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答: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是通过抗氧化剂的还原作用,降低食品体系中的氧含量; ② 是中断氧化过程中的链式反应,阻止氧化过程进一步进行; ③ 是破坏、减弱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不能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④ 是将能催化及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封闭,如络合能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离子等。(答对1点得2.5分)

3.简述亚硝酸盐的护色机理

答:①肉类腌制时加入护色剂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前者。②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pH=6.5~5.5)可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进而转变为一氧化氮。③一氧化氮能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铁的配位体,形成鲜红的一氧化氮肌红蛋白。④一氧化氮还能直接与高铁肌红蛋白反应,使之还原为一氧化氮肌红蛋白。⑤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不稳定,必须经过加热或烟熏,在盐的作用下令其蛋白质部分变性,转变为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才能变为比较稳定的红色。(答对1点得2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对也可得满分)

六、论述题(共1小题,15分)

1.论述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国内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15分)

答:作用:1)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① 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② 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③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

发展现状:我国有些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的产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味精、柠檬酸、木糖醇的产量,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我国山梨酸钾在近年也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也不断增加,各种复配添加剂和品质改良剂也大量增加,大大方便了用户,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相应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食品添加剂市场走向全球化,今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趋势:1)重视开发天然色素、天然抗氧剂等食品添剂;2)重视发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剂;3)采用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食品添加剂;4)调整结构加强应用技术研究。1.你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有何看法?

答:1)我国食品添加剂是受法规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标准的制约,符合添加剂国家标准要求的食品才能成为合格产品,否则即使对人体无危害作用,其产品都是不合格产品。

/ 9

2)从安全性来说,我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大多数都属于毒理学资料齐全,已制定了ADI值的产品,甚至许多食品添加剂无需规定其ADI值,属于GRAS(一般公认安全)的产品。因此从风险分析的角度,符合法律规定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很安全的。

3)不法商贩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超量使用,二是超范围使用,三是添加未经批准或禁用的物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必须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4)为了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成为合法要求,必须加大食品添加剂标准补充工作,是食品生产者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有法可依。

总之,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随着食品添加剂安全性信息的交流,相信消费着会越来越认识到,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符合法规要求的添加剂都是十分安全的。

必须从食品添加剂立法、守法及执法的角度展开讨论,答对主要意思即可得分。

1.你认为应该如何合理使用食品防腐剂?

答: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正确和合理使用各类防腐剂,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1)使用防腐剂应考虑的因素:①掌握所有食品防腐剂的杀菌和抑菌谱、抑菌浓度及食品中潜在菌群的分布情况; ②全面了解所用食品防腐剂的本身性状;③了解食品加工的条件和贮藏环境、期限等对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影响,以便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2)影响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因素:pH、染菌情况、溶解和分散、热处理、防腐剂的协同作用、其他因素。

(3)合理使用防腐剂 ①针对防治对象合理使用;②食品防腐剂的混合使用;③食品防腐剂的交替使用;④防腐剂与加热、冷冻处理、辐射相结合。

上一篇:七年级讲话稿下一篇:严文井:歪脑袋木头桩【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