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2024-04-28

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通用7篇)

篇1: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前段时间学习用CAD画篮球,在网上找到的都是一些残缺不全的步骤,有好些是在关键步骤省略或是错误,给自己学习带来很大的误解,浪费大量的时间,哪些所谓的高手总是寥寥几笔一概而过,殊不知,他们省略的才是最宝贵的,现在自己也能画出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给新手们一点参考,后面还会有排球,足球,羽毛球等

1.第一步如图,在三个不同视图中分别作R120的圆,圆心在0,0,0 即圆心处

2.作直线。如下图:

指定直线第一点: 0,0,0

指定下一点: @120<60 指定下一点: @65<150

3.转换坐标系如图。作另外一条直线,指定第一点0,0,0

指定下一点@120<120

指定下一点: @65<30

4.倒圆角命令。对上图两直线作倒圆角命令,角度为0

两直线会自动相交于一点O

5.运行UCS命令,在O,A,B面中创建新的UCS,圆心为O,X轴经过A,Y轴经过B如图所示。

做好UCS后

再作圆弧,在绘图中选择

起点,端点,方向

方式来作圆弧

具体操作为选择A为起点,B为端点 O为切线方向

6.删掉多余辅助线,恢复为世界坐标系

7.调整坐标系如下图。删掉XY平面的圆

8.选择圆弧命令

方式为 起点,圆心,角度。以A为起点,圆心为坐标原点角度为-120 作圆弧 如下图所示

9.镜像AB圆弧。删掉黄色圆,选择三维镜像,以ZX平面镜像圆弧AB如下图所示

10.阵列上图的三段圆弧

改变坐标系如下图,选择阵列

环形阵列,阵列数为4 角度360,中心捕捉坐标原点0,0,0如下图

最后删除多余的圆弧

11.下一步运用

扫掠

命令。在旁边绘制半径为3的圆,扫掠路径为上图修剪后的圆弧,因为圆弧是分段的,所以得用多次扫掠命令,最终如图,并对所以扫掠后的图形

并集

处理,以此为一个整体实体

12.旋转实体45度,分别作出两圆如图,对两圆如先前弧线一样执行扫掠命令,同样半径为3,最终效果如图

13.最后一步作实体圆球,半径为120-124之间,比如122的球体,差集后效果如图

篇2: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一、在俯视图画圆1/2圆,如图1,

图1

二、将视图点为主视图将半圆旋转6度(这个度数可根据要求自定),然后以一个端点为基点水平镜像,再换到俯视图选中一个半圆镜像,再换到轴测图删除多余的一个半圆,

如图2。

图2

三、将视图点为主视图在一个端点上画圆(尺寸大小自定),画好后如图3。

图3

四、现在沿路径拉伸小圆,再拉伸面,直至完成如图4

图4

篇3: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文献[1]中关于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创建步骤过多,效率较低。文献[2]中重点讲述了三维转二维技术中三视图的创建方法,但没有涉及剖视图、断面图和斜视图的创建。文献[3]中对平面摄影命令在剖视图的应用作了简单阐述,但介绍过程过于简单。文献[5]中只讲了剖切轴测图的画法,未涉及二维剖视工程图的画法。

1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绘制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绘制需要用到solview命令和soldraw命令。

Solview命令为在布局环境下的设置视图命令,共有四个选项,即UCS(U)/正交(O)/辅助(A)/截面(S)。其中的UCS(U)选项用于创建投影视图,其投影方向与模型空间投影方向一致,故在使用前须先设置模型空间的三维模型为俯视或主视等。投影视图实质上还是一个三维模型。正交(O)选项用于创建与前面所创建的投影视图成垂直的其他投影视图。辅助(A)用于创建斜视图和局部视图,截面(S)用于创建剖视图和断面图[4]。

Soldraw命令为设置图形命令,其功能为生成二维轮廓线,是在基本投影面上投影实体的所有线条。Soldraw命令只能对用Solview命令生成的视口操作。使用Soldraw命令后,对应每个视口将自动生成三个图层,其名字由视口名称+后缀组成。其中以“DIM”为后缀的图层用于存放尺寸标注,以“HID”为后缀的图层用于放置不可见轮廓线,以“VIS”为后缀的图层用于放置可见轮廓线[4]

1.1 创建三维模型

在模型空间创建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1.2 在布局环境下创建基本视图

1)在模型空间设置为主视图,然后点击布局或新建布局,设置打印机、图纸幅面、图形方向及打印比例等信息,也可采用默认设置,点击确定。删除布局中的默认视口。

2)键入Solview命令,选择UCS(U)选项,选择<当前>和默认比例1 不变,然后指定主视图中心位置(可多次指定),并用两点确定主视图视口所在矩形,输入主视图视口名称(本例为01)。主视图视口出现,其内为模型的正面投影。

3)双击主视图所在视口,使用缩放及平移命令调整正面投影的显示比例及位置。后续投影视图的显示比例默认与第一个视图相同。

4)重新键入Solview命令,选择正交(O)选项。在提示“指定视口要投影的那一侧:”时捕捉主视图视口上边框中点,然后光标下移指定俯视图中心位置,并用两点确定俯视图视口所在矩形,输入是俯视图视口名称(本例为02)。此时显示俯视图视口及其内的水平面投影。

俯视图内部图形只需底板的局部视图,还需后续处理。

5)再次键入Solview命令,选择辅助(A)选项。在提示“指定斜面的第一个点”和“指定斜面的第二个点:”时目标捕捉斜置圆筒上的两个象限点,并在提示“指定要从哪侧查看:”时从斜置圆筒左上方左键点击,此时要创建的辅助视图将位于刚点击的点到斜面的延长线上。在提示“指定视图中心:”时在延长线上选择一点并框定视口,输入视口名称03 后辅助视口创建完成。

创建完成的视口位置不符合绘图人员的要求,可用移动命令将视口移动至所需位置。视口内图形是整个模型的斜视图形,并不是所需的倾斜部分的斜视图,还需后续处理。

此时完成的图形(作了消隐处理)如图2 所示。并且系统自动创建图层Vports,其中存放视口矩形边框。另外系统自动为每个视口创建三个图层,其后缀分别为DIM、HID和VIS。应用此方法创建的各投影视图具有相同的显示比例,主视图与俯视图自动满足长对正。

1.3三维转二维创建斜视图和局部视图

在1.2 中显示的各视口中的投影视图虽视觉上为二维图形,但实质上仍为三维模型,三个投影存在关联。要将其转化为二维图形,必须要使用Soldraw命令。

1)键入Soldraw命令,在提示“选择要绘图的视口...:”时选择三个视口边框(非实体轮廓)。

此步骤后将生成三维模型在XY、XZ、YZ平面上的投影,并分别显示在布局环境下的三个视口内。模型空间移开模型后如图3所示。

2)将后缀为VIS的图层设置线宽为0.6mm,将后缀为HID的图层设置线型为HIDDEN,打开线宽开关,并设置合适的线型比例。布局中的三个基本视图的线型和线宽自动根据其类型进行改变。

3)双击俯视图视口,删除局部视图所需图线以外的所有图线,并添加标注、波浪线和点化线等。

双击斜视图视口,同样进行处理,只留下斜视局部视图所需部分,也添加标注、波浪线和点化线。也可将斜视图旋转处理。

4)关闭Vports图层,视口边框消失。在图纸空间状态下,添加中心线。最终工程图如图4所示。

2 剖视图的绘制

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根据剖切平面的个数以及位置关系又可分为单一剖切面剖切、多个平行剖切面剖切(即阶梯剖)和旋转剖切面剖切(即旋转剖)。

Auto CAD可以直接根据三维模型直接实现全剖视图工程图的绘制,其他剖视类型的工程图必须经过一些处理才可以绘制。与前面相同,实现剖视图工程图的绘制也是应用Solview命令和Soldraw命令。剖视图创建完成后,系统自动为剖切区域打上剖面线。

2.1 全剖视图的绘制

1)建立三维模型如图5所示。设置为俯视图。

2)进入布局环境,设置置打印机、图纸幅面、图形方向及打印比例等信息,也可采用默认设置,点击确定。删除布局中的默认视口。

3)输入Solview命令,应用U选项创建俯视图。具体步骤见1.2。将俯视图视口移动到合适位置。

4)重复Solview命令,输入S(截面)选项,在提示“指定截切平面的第一点”和“指定剪切平面的第二点”时目标捕捉模型对称平面的两点。在提示“指定要从哪侧查看:”时在对称平面的下侧(即组合体的前方)任意位置点击一次,跟随系统提示完成主视全剖视图的中心选定以及视口的创建。

5)再输入Soldraw命令,选择已创建两个视口。此时系统除了自动创建图层Vports,以及每个视口对应的后缀为DIM、HID和VIS图层以外,还为主视全剖视图创建了一个后缀为HAT的图层,用以放置剖面线。

6)改变相关图层的线宽、线型,并关闭Vports层,消除视口边框,添加点画线后可得最终工程图如图6所示。

2.2 半剖视图的绘制

半剖视图用solview命令不能直接绘制,必须要加以处理。也可采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处理后绘制。

文献[1]中提出先使用solview命令创建完整的基本视图进行轮廓投影,再将模型空间的基本视图复制粘贴到图纸空间进行旋转,最后对图线进行修改画剖面线。这种方法操作步骤过多,不能体现出三维转二维的高效率。

对于有一定制图的设计人员来说,可以对带虚线的基本视图进行编辑修改绘制半剖视图,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操作步骤,但不至于太过复杂。方法有二:

方法一:使用solview和soldraw命令

1)建立如图7所示三维模型;

2)应用solview命令的U选项和O选项对图7 分别创建主视图和俯视图,步骤参考1.2;

3)对主视图视口和俯视图视口使用soldraw命令,创建投影,并修改虚线的线型和轮廓线的线宽,主俯视图如图8所示;

4)对主视图视口双击进入模型空间,添加对称位置处的点画线,将图形左侧的虚线全部去掉,将图形右侧内部的粗实线去掉,虚线全部改为粗实线即可得半剖视图;

5)按照图9处的剖切位置对俯视图加以处理,即可得如图9所示剖视图。

方法二:使用flatshot命令。

Flatshot命令是Auto CAD2007 版本的新增命令,仅能在模型空间中执行,其主要功能就是对三维模型或面域进行平面摄影从而生成所需的平面图形。这个过程如同拍摄照片,即相机正对屏幕上显示的三维实体进行拍照[3]。当要创建三视图时,需要先将三维模型调整到主视图方向、俯视图方向和左视图方向,再分别使用flatshot命令,所得到的三个视图分别处于XZ、XY和YZ平面上,互成90度。如要将三个基本投影视图放置于同一平面,可结合工具栏中的剪切、粘贴和视图命令进行。

1)建立三维模型如图7所示;

2)在模型空间中点击主视图,并输入flatshot命令,注意在出现“平面摄影”对话框时,要将“暗显直线”(即不可见线)下方的“显示”选中,并将线型设置为hidden(虚线),并根据提示选择投影放置位置,确定缩放比例后可得主视图投影在XZ平面上;

3)在模型空间中点击俯视图,其他步骤同(2),可得俯视图投影在XY平面上,此时所得图形如图10 所示,这两个视图的投影都以块的形式存在;

4)在俯视图中选择俯视图投影,选择工具栏的剪切,在点击主视图,选择工具栏中的粘贴,将其位置与主视图投影对齐后可对两投影进行分解,再按照方法一中的(3)、(4)两步骤对图形进行修改,也可得到如图9所示剖视图。

比较这两种方法,大部分人更习惯于在模型空间进行操作,且不须建立视口,也不用担心图形缩放后主视图与俯视图比例不一致,故笔者认为方法二更为简洁方便。

2.3 局部剖视图的绘制

局部剖视图不能直接得到,也需对投影视图进行系列操作,其方法与2.2半剖视图的创建相同。

2.4 阶梯剖视图的绘制

阶梯剖视图使用平面摄影flatshot命令比较方便。其思路为将假想剖变为真实剖,再使用平面摄影,修改其投影即可得阶梯剖视图。

1)建立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

2)在模型空间按阶梯剖思路将模型剖成图12所示形状;

3)在模型空间对图12 进行平面摄影,分解图块后修改即可得其阶梯剖视图,如图13所示。

如需绘制俯视图,可在剖切前对俯视图进行投影。

需要注意,因为是真剖,所以在阶梯剖投影视图中的平行剖切面的分界平面也会有投影,表现为直线,应当去除。

应用三维转二维技术绘制旋转剖工程图较为复杂,此处不作介绍。

3 断面图的绘制

断面图大多用于回转体类零件,如轴、吊钩等,其实质就是去掉截断面后所有或部分可见轮廓线的全剖视图,所以可采用2.1的方法先创建全剖视图,再删去不需要的可见轮廓线即可,此处不再举例。

4 结论

本文简述了根据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剖视图、断面图和斜视图的方法。最终图形可用于教学参考,也可用于教学作业。在信息化教学应用愈来愈广泛的今天,不论是课堂多媒体教学,还是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抑或是编写教材和习题集,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实体模型以及对应的二维工程图。应用好三维转二维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蒋兴建.Auto CAD中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视图和剖视图的方法技巧[J].科技信息,2008(14).

[2]李勇峰,陈书剑.Auto CAD中三维造型生成二维剖视图的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8).

[3]杨晓龙,晁晓菲.Auto CAD中三维实体转二维视图的方法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3(4).

[4]王国业,胡仁喜,刘昌丽.Auto CAD2008中文版三维造型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篇4: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关键词:连接圆弧;偏移法;同心圆外加内减法;单圆法

中图分类号:TP39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The Painting Research of Connection Arc in AutoCAD

Chen Yong,Zhao Haicheng,Li Weixin

(Shangdong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Yantai264670,China)

Abstract:Through AutoCAD analysis the mapping principle of connecting arc, summarized the nine categories of connected circular painting, covering almost all connected arc of painting,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rawing.

Keywords:Connecting arc;Offset method;Within the concentric circles plus subtraction;Single round method

绘图时常会遇到由一圆弧光滑连接线段的情况,这种光滑连接在几何中成称为相切,在制图中则通称为连接。在AUTOCAD中绘制圆弧连接通常运用圆弧命令或者圆TTR(相切、相切、半径)命令绘制,即基于指定半径和两个相切对象绘制圆。

但是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复杂图形中需要绘制辅助线来辅助完成,本文对AUTOCAD绘图中出现的圆弧连接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归类,以便提高绘图效率。

一、连接圆弧作图原理

以下图形中红色为已知条件,黑色线为辅助线,黑色圆为辅助圆,蓝色圆为在已知条件下可以绘制出的圆。

(一)偏移法

已知相切直线与圆弧半径(假设为40),那么符合条件的圆弧有无数个,并且它们的圆心轨迹是一条直线,即与相切直线距离为半径40的一条平行线。

(二)同心圓外加内减法

已知外切圆弧(假设半径为40)与圆弧半径(假设为20),那么符合条件的圆弧有无数个,并且他们的圆心轨迹与已知外切圆弧是同心圆,半径为两圆弧半径之和;同理,如果是相内切,则半径为两圆弧半径之差。

(三)单圆法

已知圆弧半径R并且圆弧过点S,那么符合条件的圆弧有无数个,并且他们的圆心轨迹是以S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

二、具体应用汇总

以下图形中,红色为已知条件,虚线为辅助线,已知圆分别用字母A、B表示,求作圆用字母C表示。

(一)已知圆的半径+直线相切+直线相切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偏移法+偏移法/TTR法/圆角F法

(二)已知圆的半径+直线相切+圆相内切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偏移法+同心圆法/TTR法/圆角F法

(三)已知圆的半径+相切直线+外切圆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偏移法+同心圆法/TTR法/圆角F法

(四)已知圆的半径+内切圆+内切圆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同心圆法+同心圆法/TTR法/圆角F法

(五)已知圆的半径+内切圆+外切圆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同心圆法+同心圆法/TTR法/圆角F法

(六)已知圆的半径+内切圆/外切圆+起点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单圆法+同心圆法

(七)已知圆的半径+内切圆/外切圆+切点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单圆法+同心圆法

(八)已知圆的半径+相切直线+起点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偏移法+单圆法

(九)已知圆的半径+直线相切+切点

连接圆弧绘制方法:偏移法+单圆法

[作者简介]

篇5: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在AutoCAD中,轴测图的画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投影原理,通过对绘图环境进行正确设置,画出反映物体三维形状的二维图形;第二类是由创建的三维实体,通过相关命令自动生成二维轴测图。

当用第一类方法时,因绘制的轴测图是在二维平面中完成,相对三维图形更简洁方便。一个实体的轴测投影只有三个可见平面,即前面、顶面、左侧面,如图1中矩形底板,为了便于绘图,我们将这三个面作为画线、找点等操作的基准平面,并称它们为轴测平面,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左轴测面、前轴测面和顶轴测面。当激活轴测模式之后,就可以按F5键分别在这三个面间进行切换。由于在轴测图中不可见的虚线通常不画,故应先作出实体在三个基准平面中反映实形的面的投影,如图1B中所示一端是圆弧的棱柱、三角板,应先画出右轴测面,再向后复制相应厚度即可。

第一类轴测图的画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工具下拉菜单—草图设置—捕捉和栅格—捕捉类型和样式:等轴测捕捉—确定(或在状态栏右击—设置)。

2. 打开正交状态,通过极轴追踪沿轴测轴方法度量画线或输入极坐标画线。

3. 基准面的切换方法:F5或CTRL+E依次切换上、右、左三个面。

当然实际作图过程中,教师应先对机件进行充分的形体分析,然后按先主后次、由外而内、先叠加后切割的基本原则,通过复制法、平移法绘制轴测图。在绘制过程中,对于定位线、轴测圆的画法容易出错,而尺寸标注是个难点,解决难点的要素如下。

首先,对于定位线可以结合自动捕捉、自动追踪及正交状态沿轴测轴方向复制实现,切不可简单的运用偏移命令,因为OFFSET中的偏移距离是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而在轴测图中,需沿轴测轴方向进行度量,即两线之间垂直距离与30°方向之间的距离不等。当然,许多情况下,可直接沿轴测轴方向多次移动图元即可定位,而无需画定位线。例如图1D中所示圆角圆心的定位,可通过将先画出的椭圆分别沿x轴、y轴平移相应半径值即可。

其次,圆的轴测投影为椭圆,椭圆的手工绘制比较复杂,而在CAD中可使用画椭圆命令,即进入轴测轴环境—选定画圆投影面—椭圆命令等轴测圆:I指定圆心指定半径—确定完成。由于圆位于不同的轴测面时,投影椭圆长、短轴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故画椭圆之前一定要明确圆所在的坐标平面,利用面转换工具,切换到与圆所在的平面对应的轴测面,这样才能使用椭圆看起来像是在轴测面内。当然,在轴测图中经常要画线与线间的圆滑过渡,如倒圆角,方法是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一个完整的椭圆,然后使用修剪工具剪除多余的线段,例如图1D中所示圆角,而对于轴侧图倒直角可以直接用倒角命令实现。

再次,关于轴测图中的尺寸标注,圆或圆弧因投影为椭圆,故只能采用旁注型尺寸标注,同理角度尺寸的标注也一样,对于其它类型的线性尺寸标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设置文字样式。设置倾斜角度分别为30°与-30°的文字样式。

2.用平行尺寸标注命令Aligned进行标注。为方便标注,可使用等轴测捕捉,并极轴追踪角度设置为30°,通过捕捉交点方式标注,如交点不易捕捉到,也可补画相应辅助线帮忙。

3.编辑尺寸命令改变尺寸界线的夹角,使其符合正等轴测图的标注要求,注意此处的倾斜角度是指尺寸界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而不是旋转角度。一般与轴测轴X平行的尺寸其尺寸界线的角度设为-30°,与轴测轴Y平行的尺寸其尺寸界线的角度设为30°,与轴测轴Z平行的尺寸其尺寸界线的角度根据标注位置设为30°或-30°,参图3中所示尺寸。

4. 改变标注文字的样式。将与轴测轴X、Z平行的尺寸的文字改为倾斜角度为30°的文字样式,与轴测轴Y平行的尺寸的文字改为倾斜角度为-30°的文字样式。

用第一类画法作轴测图时,仅适用于机件内外形状不复杂的外形图的画法,如因结构表达需要,需画出复杂机件带剖切的轴测图时,如图4所示机件,则可采用第二类画法,即由三维实体转换成轴测图。具体步骤如下:

1. 沿用画轴测图的构建思路,采用创建基本实体命令、拉伸法、旋转法、剖切法生成机件的各组成部分,进入西南等轴测视图(视点选择)。

2. 通过移动命令正确定位,用并集、差集命令进行组合,生成所需三维实体。

3. 根据结构表达需要,对三维实体通过剖切或差集命令剖开,表达机件的内、外形状。

4. 进入图纸空间,创建新布局,生成视口,双击视口,进入浮动模型空间,调整实体在视口中的显示位置,通过提取实体轮廓图(Solprof)命令,选择实体,选择结束后回车确认,然后连续敲三次回车即可。即对于是否将不可见轮廓线放在一个独立的图层上,选择是;对于是否将轮廓线投影到一个平面上,选择是;对于是否删除切线,选择是。这样就生成了视点位置轴测图。提取实体轮廓图命令执行完成后,实体模型与提取的轮廓线重合,应关闭实体模型所在图层或移动实体模型后,才能显示轮廓线。

5. 返回模型空间,对生成轴测图的线型进行简单调整。提取实体轮廓图时,会将3D实体上可见与不可见的轮廓线分别放在不同的图层上,并把这些轮廓线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故命令执行后自动生成两个新层:PV-xx、PH-xx,其中PV-xx存放可见轮廓线、PH-xx存放不可见轮廓线。通过图层命令,加载并改变相关图层即可获得所需线型与线宽。

6. 如图5所示,通过工具菜单—新建UCS—视图,将当前UCS坐标设计成与屏幕平行,注意观察图形界面左下角所示坐标系的变化,如图6所示。将坐标原点定位于二维轴测图上任一点,工具菜单—新建UCS—原点。将生成的轴测图打断,对图形进行修改,填充剖面线。

为何要重新改变坐标系,并确定原点呢?因为提取实体轮廓图生成轴测图时,是沿视点方向生成二维平面图,该二维平面不平行于任一基本投影面,但进行剖面填充时,需在原点所在的XY面内进行。如果原点不选在轴测图所在的二维平面内,虽然也可进行填充,但转换视点后会出现图7所示效果。

在对机件进行图案填充的过程中,由于正等测轴测图中轴间角为120°,故对于在左轴测面内的填充角度应为15°或75°,而位于右轴测面内的填充角度应为了75°或15°,对于顶轴测面内的填充角度应为45°,如图8所示,这样才能符合制图要求。

对于已由三维实体生成的轴测图,其尺寸标注同上所言,不再累赘,其实我们也可先直接对三维实体标注尺寸,再投影生成再尺寸标注的轴测图。当然要想对三维实体正确地进行尺寸标注,必须先调整UCS,根据尺寸标注平面设置当前UCS平面,即尺寸标注应在不同的空间位置进行。

CAD/CAM技术的进步与推广,特别是UG、Pro/E、Solidworks等先进的三维绘图应用软件的普及,将有力、有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三维思维习惯,因此应该成为对学生扩充、拓宽思维能力教育、训练、运用的重中之重,以期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我们通过AutoCAD绘制轴测图,一方面降低了传统的轴测图画法的教学难度,另一方面为后续三维制图软件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力得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机械制图学科理论。可以讲AutoCAD的应用与研究,将成为机械制图教学的革命。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针对AutoCAD中轴测图的两种画法, 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轴测图画法的作图思路、步骤、注意点和作图技巧, 运用轴测图的画法演绎创建三维模型的基本思路, 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三维思维习惯和视觉习惯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AutoCAD,轴测图,画法教学

参考文献

[1]徐书洁编著.Auto CAD2000三维绘图精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姜勇编著.AutoCAD2007机械制图习题精解.人民邮电出版社.

篇6: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关键词:画法几何 AutoCAD 教学改革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05-02

画法几何是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画法几何是建筑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其中多面正投影图是主要研究内容。在画法几何的常规教学中,由于教学所用工具的精度问题,以及人工绘图时的误差等各方面的影响,传统绘图教学无法得到最为精确的作图结果,影响实际教学效果,而该文主要讨论了AutoCAD软件的画法几何教学和解题中的应用,并结合解题实例加以论证。

1 基于AutoCAD软件的画法几何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画法几何教学和解题方法为使用手工绘图解决空间的几何问题,在一些复杂的解题过程中,例如求两平面的夹角时需要掌握换面法的作图技巧,并且要进行多次换面,作图过程繁琐,由于作图工具的精度,人工作图误差等方面因素影响,求解结果精度低、非专业人员很难掌握。而利用AutoCAD软件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具有明显的特点的优势。

(1)可以大大缩短作图所耗费的时间,并提高解题作图中的误差,做到精确绘制解题过程得到解题结果的效果。

(2)利用CAD强大的绘制和编辑图形功能,可大大提高作图效率,而且可以使用查询、尺寸标注等方式获得几何要素的实长、角度等的精确大小。

(3)在立体的三视图章节教学中,可以充用利用CAD软件的三维功能以及多视口显示,直观地呈现空间立体的形状以及它的三视图。

2 CAD软件技术在画法几何中的应用

AutoCAD软件在画法几何教学及解题中可以得以广泛的应用,例如图1所示空间物体,可以绘制好空间立体图后,使用CAD【视图】菜单中【视口】命令,然后选择【新建视口】(+vport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四个:相等】的视口方式,再设置成【三维】模式,就可以直接显示出如图1的效果,在一个界面同时显示出空间立体的三面投影图,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和得出。

又如在求平面倾角的讲解内容中,可以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如图2所示空间图形,平面P和H面相交于直线L,在P面内画一条水平线MN,以MN的基准绘制一条垂直线AB,因为AB直线为平面P内倾角最大的线,故亦称为最大斜度线,而此条最大斜度线的倾角就反映了平面P对H面的倾角,从而把平面的倾角转化成直线的倾角问题,简化了解题的步骤。利用CAD软件绘制出的空间示意图能直观地反映平面倾角的表达与求法,加强学生对倾角问题求法的理解与记忆。

3 画法几何解题中应用AUTOCAD技术实例

在用AutoCAD解画法几何题目时,可用直线(Line)、偏移(Offset)、直线平行垂直追踪捕捉功能、圆(Circle)、延伸(Extend)、 修剪(Trim)等命令来完成解题过程.

例:如图3所示,已知两平行线AB和CD的间距为10mm,求用AB的水平投影。

经分析可知,先利用CAD的垂直捕捉功能,绘制cd的垂直线作为辅助投影轴X1,再根据点的换面画法求出直线CD的辅助投影积聚点c1’d1’,再使用圆(Circle)命令,以积聚点为圆心,两直线距离10为半径绘制圆,然后利用偏移(Offset)命令,以X1轴为基准,a’点到X轴的距离为间距作一条X1轴的平行线,此平行线与刚才绘制的圆相交的点即为直线AB的辅助投影,再利用连系线就可以直接交出直线AB的水平投影ab,此题有2解。具体做图方法如图4所示。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AutoCAD技术的画法几何教学和解题方法,可在继承传统画法几何精髓的基础上,借助于AutoCAD软件技术强大的功能,解决传统画法几何解法作图繁锁、求解速度缓慢、求解结果精度低等问题,可以准确和快捷地求解画法几何问题,因此,随着CAD技术的发展,画法几何的解题和教学过程中也应进行更新与改革,即可节省大量的课时,又可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继海.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 胡腾.精通AutoCAD2008中文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钱可强.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版,2009.

篇7:AUTOCAD三维篮球的画法的详解

关键词:AutoCAD 图样画法 工程制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91-02

《图样画法》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担负着应用能力的扩充和进一步提高画图能力和看图能力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AutoCAD的二维、三维功能来解决模型不便于携带、类型不全等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形体表达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在视图教学中巧用AutoCAD

表达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形状特点的物体形状除三视图这一基本方法外,可采用增加视图数量或斜视图、局部视图、旋转视图。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三视图和对应的三个投影面是比较熟悉的,但对另三个投影面和另外的视图比较陌生,在看图时常常感到不习惯;易把局部视图和斜视图混为一谈;而旋转视图绕轴线旋转后伸长部分的度量会出错[1]。为了直观、形象、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AutoCAD的三维建模空间中,用绘图菜单中的“建模”功能来创建三维模型或先在二维平面绘制实体横截面轮廓,然后使用“拉伸”、“旋转”、“放样”和“扫掠”功能创建复杂三维模型,再利用设置视点或自由动态观察(如图1)功能,清晰、直观、准确地把物体的各方位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在剖视图教学中巧用AutoCAD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而内部形状用虚线来表示。当物体内部形状较复杂时,则视图上细虚线很多,给读图和标注尺寸增加困难,为了清晰地表达物体内部形状,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位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其类型有全剖视图(图2、图3的b)、半剖视图(图3的a)和局部剖视图(图4的a、b);按剖切面数量和相互关系又可分为单一剖切面、两相交的剖切面(旋转剖)、几个平行的剖切面(阶梯剖)和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斜剖)[2]。教学实践中发现理论上的假想很难被学生理解,反映在学生做“改图”练习时,盲目将投影图上的虚线一概变成实线再加上剖面线充当剖视图或将已经不存在的外形线画出来。为此,在教学中应用AutoCAD创建典型物体的模型后,用“修改”菜单下“三维操作”中的“剖切”功能对实体模型进行“真剖”,用着色功能将剖切面切到的面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3],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剖切面、不同剖切位置、不同剖切方法会产生各种剖视图,分析出剖切位置对剖视图画法的影响,再概括总结,找出最佳表达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剖视画法的认识。再利用三维动态观察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剖切视图,这样就很容易分析出物体剖切后内部的实际形状了。巧妙地使用AutoCAD的这些功能,对剖视图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在断面图教学中巧用AutoCAD

断面图主要用来表达轴类、支架類、轮盘类的轮幅以及型钢构件等某处横断面的形状,对视图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断面图的画法分为两部分,一是按断面图定义画;另一是按断面图的特殊规定画。在教学中为体现断面图画法简单、表达明确和选用灵活的特点,应用AutoCAD制作三维实体,进行实剖,明确两种画法是为了解决:(1)与断面图定义相矛盾的结构处置(图5);(2)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切出的移出剖面的处置(图6);(3)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处置(图7)。

断面图教学中使用AutoCAD,可以将直白的描述变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过程,加强由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到形象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 在表达方法综合应用教学中巧用AutoCAD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主要是把学生所学过的知识有机地联合起来,并灵活地运用到看图和画图中去,就需要从分析典型的内外形较复杂机件入手。大量典型机件的模型可在课前由教师用AutoCAD建立,以便课上随时调用和修改。如图8所示四通管的三维模型和剖切模型。

课上教师从不同方向展示用AutoCAD绘制的四通管三维模型及剖切模型(如图8),并做如下引导:(1)该机件由几部分组成?(2)四个方向的连通情况如何?(3)左右部分的结构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两轴线之间的关系?(4)哪些部分需要表达外形、内形?

由学生分组讨论:(1)通过形体分析,该机件由中间带有上下底板的圆筒、左部圆筒及右部倾斜的圆柱筒三部分组成。(2)因四个方向的连通情况属于内部结构,需作全剖切才能描述清楚。(3)左圆筒与右圆筒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可采用相交的两剖切平面(如图9的B-B)旋转剖的主视图,主要表达四通管的特征:四个方向的连通情况。而左右圆筒的两轴线又互相平行,可采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如图9的A—A)阶梯剖的俯视图,主要表达右边倾斜管的位置以及下底板的的形状。(4)上底板、左端面、右端面的形状及其上圆孔的分布情况还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上底板的结构形状可采用向视图(如图9的D向视图);左端面可采用如图9的C-C剖视图;右端面的形状可采用如图9的E-E斜剖视图。

经过以上的分析讨论,用图9的表达方案,可使每个视图都有表达重点,目的明确,既起到了相互配合和补充的作用,又达到了视图数量适当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可在课时很少的情况下较快、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5 教学效果分析

在《图样画法》教学中巧妙地使用AutoCAD强大的绘图和三维建模技术,可使每节内容的重点突出,展示思维的全过程,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晓英.现代工程图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焦永和.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高作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实施方案下一篇:学校火灾安全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