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制图与AutoCAD》融合式教学的探讨

2022-09-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 计算机绘图也走进了课堂。《工程制图》和《A u t o C A D》本属于两门不同的课程, 既有其独立性, 又有些相关的内容, 从实用性及够用原则出发, 融合其相关部分, 合二为一, 这也是现阶段课程综合改革的一个趋势。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一课程的教学方法, 既节省了课时, 教学效果又明显,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 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也有较大的促进与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综合, 怎样融合, 才能达到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 确实是个难题。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今拿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以期抛砖引玉。

1 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 《工程制图》与《A u t o C A D》课程的综合一般有四种情况:一, 把《工程制图》与《A u t o C A 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 分别由两个专业的老师讲授, 互不关联, 这样做不但课时占用多, 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各级教育部门也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 提出了课程综合的理念。第二种综合:把Auto CAD放在工程制图内容的最后一章。主要介绍Auto CAD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一些绘图与修改命令的使用, 学习和提高计算机绘图的技能, 但由于内容很少, 所以也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有的学校教学设施跟不上等原因, 干脆就不上了, 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确实不利, 是一个缺陷。第三, 把Auto CAD的内容穿插在制图的有关章节中。在制图的基础知识章节后介绍计算机绘图基础及常用的绘图命令和修改命令, 在以后的章节后加入相关的A u t o C A D绘图内容。这样, 把Auto CAD只作为一种绘图工具来介绍, 制图课讲完了, 书中的图用A u t o C A D也能绘出来, 效果虽不错, 但两门课程还没有达到有机融合。第四种是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和Auto CAD三部分内容分割成若干模块, 然后根据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机组合。即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和Auto CAD按不同的章节顺序进行编排, 各部分内容既有独立性, 又相互联系, 书中只强调Auto CAD的绘图工具作用, 而不把它作为绘图理论处理, 用后效果也不错, 但和第三种存在着同样问题。

2《工程制图》与《A u t o C A D》的关系

《工程制图》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的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A u t o C A D》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 它主要研究用指令来绘制、编辑平面图形和三维图形的方法与技巧。它和制图的主要内容都是绘图, 两者联系密切。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把计算机绘图看做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做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做是铅笔、三角板和圆规。就象尺规绘图一样可以利用它很方便的绘制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而且可以将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融合起来, 同步进行, 这样会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得更深入, 掌握得更牢固, 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工具绘图的能力。在造型与三维建摸方面Auto CAD的优越性更显著, 我们还可以利用该功能绘制出三维图来帮助学生读图。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尺规作图, 更不能取代制图理论和制图标准。因此, 在应用时要适时、适度, 真正起到对制图有着补充、帮助和丰富的作用。

3《工程制图与Auto CAD》融合式教学的探讨

分析和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 我们在编制和讲授《工程制图与Auto CAD》这门课程时, 就能有的放矢, 有效地结合两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教学环境的配置

最好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用课件讲解理论和方法, 用事先绘好的形体的轴测图, 分解图和剖开的形体图等, 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 用Auto CAD演示绘图的步骤, 学生印象深, 理解的透, 可模仿性强, 效果显著。

3.2 融合的方式

(1) 从能否用Auto CAD绘图替代尺规作图方面来考虑进行融合

有的图形, 两者绘制方法不同是不能替代的。尺规作图在先, 讲清原理与方法, 举典型例题说明;Auto CAD绘图接后, 加深理解, 提高熟练程度, 形成技能。如平面图形中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圆弧连接的画法、斜视图的画法等。对两者绘制方法相同的图形, 可直接用Auto CAD绘图代替尺规作图, 如组合体视图、剖视图的画法及轴测图等。有些虽然两者绘制方法不同, 但不需记忆中间的作图过程的, 如椭圆的画法;或图形过于复杂, 如零件图、装配图的画法及板图作业等, 均可用Auto CAD绘图来替代尺规作图。有人提出用Auto CAD完全替代尺规作图, 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徒手作图、尺规作图、计算机绘图, 各有各的长处, 都不可能相互取代。尺规作图就象人用笔写字一样, 它有它的作用, 能训练人的心与手的配合及熟练程度, 也属素质训练的一个方面。

(2) 从如何提高制图的教学效果方面考虑来进行融合

制图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空间形体与平面投影图之间的转换。既是课程的重点, 也是难点, 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关键之所在。由形体画投影比较容易, 由投影想形体就难了。为了分解难点, 帮助想象, 利用A u t o CAD三维绘图功能, 可起到显著的效果。课前可绘出投影图的三维模型, 授课中可利用三维动态观察器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还可进行拆分、组合、剖切, 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形体的结构和形状, 加深了认识与理解, 学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利用Auto CAD进行装配图的教学效果更好,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太方便了。

(3) 从现代绘图工具的应用方面考虑来进行融合

Auto CAD是现代的一种新型的绘图工具, 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在Auto CAD的教学中, 绘制图形和编辑图形是本门课的重点, 而绘制之前对图形的分析正是制图课中解决的问题, 充分利用制图中图形分析的能力对Auto CAD的学习能起到本门课所起不到的效果。

4 结语

制图和Auto CAD是两门相关的课程, 将Auto CAD融入工程制图中, 极大的丰富了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 改变了工程制图的教学方法, 是一场制图教学的革命。同时, 制图的有关内容对学习Auto CAD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工程制图》和《Auto CAD》本属于两门不同的课程, 既有其独立性, 又有些相关的内容。从实用性及够用原则出发, 融合其相关部分, 合二为一, 互补有无, 互为促进, 既可减少总的课时用量, 又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确实是有益之举。

关键词:制图,CAD,融合,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冰.工程制图与Auto 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 焦永和.机械制图[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3] 齐玉来, 韩群生.机械制图[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4] 刘国庆, 郑桂水.AutoCAD2004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动画与儿童心理学的应用——以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下一篇:匹配技术在家政服务中的应用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