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秋-学生写景作文

2024-05-03

盼秋-学生写景作文(精选4篇)

篇1:盼秋-学生写景作文

盼秋-学生写景作文

盼着,盼着,盼红了石榴,盼来了秋风。

夏天过去,秋季来临了,深绿的小草变得枯黄,花儿也沉默了。快看!山坡上是什么那么耀眼?是红叶,绚丽多彩。那红叶映红了山坡,映红了小河,如晚霞一样瑰丽。

秋来了,那红火的枫叶,红得逼你的眼,秋风习习,红叶在夕阳下一个劲的微笑,在人们的赞美中一个劲的展示着自己柔媚的身姿。望着这红火的枫树,我不禁想起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许多花中,菊花为秋花。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落了,花群枯萎了,惟有菊花迎风而立,五彩缤纷,千姿百态。菊花的花瓣是一条一条的,中间的花瓣向里卷着,就像鹰爪一样,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略微弯曲,又有些下垂,好似金色瀑布倾泻而下。

秋妈妈忙着丰收,山野里,园子里,全是火红的高粱,黄澄澄的玉米。山坡上是熟透的酸枣,小灯笼似的大柿子,挂满枝头的核桃和板栗。田地里工作的农民们,露出了欢喜的`笑容。来到果园,秋妈妈打开她的化妆盒,把苹果擦得透红,把橘子抹得金黄,把葡萄涂得紫莹莹的……秋妈妈献出了一切。

秋雨无声无息不紧不慢的下着,密密麻麻地织了一道纱幕,笼住了远处的山。秋雨绵绵,那细雨如扯不尽的银丝,浸入了土里,使大地湿润。它不倦的敲打着窗棂,淅淅沥沥,像是在演奏一曲情意缠绵的乐章。

秋雨过后,该是那清凉的夜,月光如牛乳一般倾泻在泥土里,地上是湿的,没有灰尘,在路上散步,仰望天空,那时的星星比何时的都要亮,都要大……就似银灰色的天幕上缀满了一颗颗夺目的宝石,撒下晶莹、柔和的光辉,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雅致,那么幽静。

秋,把丰硕的果实留给人间,把美好的祝福留给人间。秋呢,便拂袖而去,树枝摇曳,叶儿欲追随秋的足迹,乘风而去,在空中打了几个旋转,又飘然而落。秋,留下一个美好的思念。

秋,真美!人们期待你明年再来,比今年更美!

篇2:盼秋-学生写景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夏季的连雨来了,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显露出了成熟的样子,都露出了自信满满的面孔。每棵果树上都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树木的叶子都由绿变黄凋落了。

果子静悄悄的从树枝上结出来,散发着泌人心脾的果香。果园里,大山里,瞧去,满树都结着小巧玲珑的果子。爬树,捡果,爬一会儿树,吃几口果子,甜甜的`果汁让人神清气爽。

叶子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这时,我们便摇动大树,使那一只只“蝴蝶”飞舞下来,铺成了一条“被子”我们躺在那一片片落叶铺成的“被子”上欣赏着落日与晚霞。

在秋天,秋雨不仅是十分常见的,也是多变的,一下就是一两天,可别恼。看,一会儿像银针,一会儿像豆子,一会儿像飞流,密密地斜织着。傍晚的时候,秋雨在不知不觉中停了。雨后的空气是那么清新,空气中含着那只有秋天才会有的气味――果香。

树枝上的果子逐渐成熟了,这时,农夫们便笑的合不拢嘴。不过,也忙的不可开交。庄稼熟了,今天忙着收麦子,明天又忙着收高粱……。果子熟了,今天忙着摘苹果,明天又忙着搞桃子……。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啊!

古代也有不少诗人借秋天为背景来写诗寄托自己的情感。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本来吗,春和秋就是反的正如春种秋收这个词语所说,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秋两个季节的喜爱之情。再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借秋天为背景来遥寄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秋天像是一位魔术师吹熟了万物,使人们迎来丰收。

篇3:小学生写景习作的指导

一、大题小做选景点

写景的文章往往可选的范围很广, 如果简单的让学生去写, 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往往笼统的写, 就会使内容空洞, 言之无味。一次习作中我们不可能将一处大场景写的面面俱到, 所以在选题时我们就应当指导学生, 大题小做, 把景点确定的小一点, 有选择地写, 那么就要找一处或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物, 突现它的特点, 来表达对整体的印象, 从而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习作前要先想想关于这处景的印象最深或深有感触的是哪里?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秋天的画”, 可以算是第一篇写景的习作, 指导学生介绍自己所选或画的图画的内容, 其实这是编者在有意识地告诉我们选题要小一点, “秋天”大的让人无从说起, 但浓缩到一幅小小的图画上, 可以是一棵挂满果实的果树, 也可以是风吹落叶的图片, 有了着笔点就好写多了;再如:写家乡的景物, 我们家乡要写的实在太多, 那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大题小做来选择景点, 构思时, 要选择具有鲜明的家乡特点的事物, 比如我们沂蒙山区就可以选择村后的那座山, 村前的那条河, 我家的果园, 我们的小山村等, 从中选取一个作为代表来写, 假如我们写家乡的山, 我们知道, 家乡的山上也有很多的景物可以写,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写, 从家乡的山中选一两处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比如山上的花草奇石, 山上的悬崖峭壁。比如写家乡的小山村, 可以写写村前村后的景象, 写写街上的鸡鸭小狗, 写写村里的奇闻异事。

二、按顺序写作

这是老话长提, 可这始终是小学阶段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描写景物时, 既可以由远及近, 由高到低, 也可以由近到远, 由低到高, 这样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 清晰自然, 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时间顺序, 如果要写《家乡的小河》, 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 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 也可以按早晨、中午、傍晚、夜晚的顺序, 写出景物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再一种是地点变换顺序, 例如我们描写《可爱的小山村》, 可以先写村前, 再写村子里, 村子后, 写一座山可以先写从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 再写从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 或者从高处看是什么样子, 从低处看是什么样子的顺序等。当然, 写作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这要根据学生的表达需要来确定, 因文而异。

三、抓住景物的特点

每个老师都会告诉学生,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可哪里才是这个景物的特点?学生就茫然了。要告诉学生, 所谓的特点就是你看到的事物和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 是它自己所独有的。那么, 怎样才能找出景物的特点呢?就需要你留心观察要写的景物。只有认真观察了, 亲身体验了, 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 否则只能看到表面现象, 写起来就显得空洞了!最好举几个例子, 比如, 我在教学写家乡的时候, 跟学生一起讨论家乡的特点, 先让学生自己说, 结果东拉西扯找不到重点, 我就问他们, 我们这里的哪些景象和城里不一样?有学生就说:我们是山区山多小河多, 村庄都座落在半山腰, 村子里鸡鸭成群就在大街上跑, 狗猫在村子里嬉戏也不拦着, 晚上鸡都上树休息, 不用进窝等, 我说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特点;那写《可爱的小山村》, 就可以抓住了山村人家那无拘无束生活, 各家的鸡鸭狗都在村口玩耍嬉戏, 傍晚大槐树下人们喝茶, 拉呱的悠闲自得, 这是城里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景象。这样, 学生写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 就能做到言而有物。

四、寄情于景物

篇4:浅探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写景;观察

写景文章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1.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了细致观察,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2.移步换景

观察点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即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

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于景物描写。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景物描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然一体。

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作者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对山雨的喜爱。

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美,才能深深感染读者。

例如《第一場雪》这样写道:“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个片段中,作者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该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结合观察合理想象,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地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

参考文献:

[1]杨凌.学生作文辞典[M].海南教育出版社,1995.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众意集团内部员工转岗制度1范文下一篇:看待命运的正能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