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简介

2024-04-12

济慈简介(精选6篇)

篇1:济慈简介

严济慈:著名物理学家

严济慈(1901—)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月23日生于浙江东阳,11月2日在北京去世。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在巴黎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起同时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1928年起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1931年起一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1938年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技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全国人大三、四、五届常委会委员,六、七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抗日战争期间,严济慈在昆明领导开展应用光学研究,研制成大批军用、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并被授予胜利勋章。

严济慈曾在法、美、英、德等国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3篇,1986年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他还编著了从初中到大学的10种数学、物理教科书,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磁学》等,培育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和许多科学家,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2:济慈简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蝈蝈与蛐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在诗人的联想中,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2.《夜》

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虽不言静而静自现。这里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诗人所描写的夜景,是多么静谧,又是多么美丽,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作者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二、问题研究

《蝈蝈与蛐蛐》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练习说明

一、《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二、反复朗读《夜》,完成下列各题。

1.用你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中所写夜景的特点和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1.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要注意夜景静谧而美丽的特点。

2.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这是同题材诗的比较。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像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对这两首诗,可从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重在让学生体会,不求面面俱到和过细的分析。

三、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或“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2.去感受夜色,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诗意,并加以表达。

教学建议

一、这两首都是田园诗。田园诗一般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人、因诗而异,各有其特点。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

二、欣赏《蝈蝈与蛐蛐》一诗,可根据它上下两部分相互呼应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所表现的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欣赏《夜》一诗,要抓住夜景的静谧、美丽的特点,体会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诗歌,不宜多讲,而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在关键处点拨,多让学生自己用心领悟。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1.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叶赛宁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二、《蝈蝈与蛐蛐》赏析(许自强)

这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

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可参看济慈的《秋颂》),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小诗很富于田园诗的情趣。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这时传来的蝈蝈和蟋蟀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真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能唤起人一种亲切的回忆。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蝈蝈的巧妙联想,使全诗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

(选自《欧洲名诗人抒情诗赏析》,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三、《蝈蝈与蛐蛐》原文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 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篇3:读济慈

“此地长眠者, 声名水上书”, 的确, 声名于他是身外之物。他也应当活在海上和葬在海边, 海边应该有一座属于他的林子, 那里开遍他所喜欢的花。他是大自然中夏天的夜莺。

拜伦、雪莱、普希金、济慈, 这四位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 每一个名字都是那么的沉重。拜伦是在古希腊染病死的, 雪莱亦是染病而亡, 普希金则是因为爱情而与情敌决斗被杀死的, 济慈是因染上了家族肺病而死去了。天妒英才, 老天无眼, 他们全都是英年早逝, 这其中又以济慈最为可怜。

“在英国的大诗人中, 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济慈的出身更为卑微。”济慈的父亲是马厩的雇工领班。在诗人不到15岁的时候, 他已经父母双亡了。他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受到了亲族的监护。诗人济慈无缘上学, 16就成为了一名学徒。从事诗歌创作, 成为一名诗人, 就诗人所处的客观环境而言, 或许并不适合, 或者说诗人爱上了一项他或许他不该爱上的事业。但他在困难条件下坚持着自己的爱好, 并最终弃医从文。

通观诗人的一生, 我们能够找到他的爱情, 却找不到他的婚姻;我们能够看到诗人及其亲人的疾病, 却看不到他们的康复和痊愈。诗人济慈的一生, 是潦倒、凄苦、辛酸的一生, 尽管他极为乐观, 对这些似乎不是太在意。有了若干年以后的名垂千古, 万世流芳, 却不能换生前多一分钟, 尽管一切有此可能。济慈在赌, 他用命在赌诗。从当时来看, 他输了, 毕竟他个体的生命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消亡了。从长远看, 他赢了, 他获得了空前的精神胜利。我们与其说济慈是夏夜林中啼叫的一只夜莺, 不如说他更像是一只啼血的杜鹃。

在济慈这里, 疾病问题和经济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一切都以诗歌为重, 一切都以诗歌为大, 生命中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和诗歌较量。在诗人的长诗《睡与诗》中, 诗人用诗句告诉我们生命于他是什么, 而他所理解的诗歌又是什么:

生命不过是瞬息;/是从树顶落下的渺小的露滴/所走的险径;是印度人的睡眠, /正当他的船冲向凶险的悬崖, /在芒莫伦西。但何必如此哀伤?/生命是没开的玫瑰的希望;/是同一故事永远不同的诵读;/是少女的面纱的轻轻揭露;/是一只鸽子翻飞在清朗的夏空;/是一个不知忧愁的小学童/骑着一条有弹性的榆树枝。 (《睡与诗》)

诗人一生潦倒, 此时或贫或病, 但他仍如以上“生命是没开的玫瑰的希望”所说的那样乐观之极。而诗歌呢, 于诗人又是什么?

诗本是光之无尽竭的/洒落;诗是最崇高的神力, /支着自己的右手, 半睡半醒。/只要她魅人的眼皮动一动, /千万志愿的使者就会来效力, /而她只以温煦的王笏治理。 (《睡与诗》)

显而易见, 诗人把诗说成是“光之无尽竭的洒落, 诗是最崇高的神力”, 诗歌在诗人的心中无比崇高, 而生命在诗人的心中则显得平淡了许多。

或许正是因为把诗歌看得重于一切, 所以诗人尽可能地把他所想表达的一切都通过诗传达给我们。在《给我们弟弟乔治》《给赠我以玫瑰的友人》等诗中, 我们领略到诗人通过描述亲情和友情给我们以美感。

在《给——》《白天逝去了》《我求你的仁慈》《灿烂的星》等诗中, 诗人的爱情丝毫不算逊色于拜伦、普希金等人的爱情诗。

白天逝去了, 它的乐趣也都失去!/柔嫩的手, 更柔的胸, 娇音和红唇, /温馨的呼吸, 多情的、如梦的低语, /明眸, 丰盈的体态, 细软的腰身!/一切违时地消逝了, 唉, 当黄昏——/那爱情的夜晚, 那幽暗的节日/为了以香帷遮住秘密的欢情, /正开始把昏黑的夜幕密密编织;/而这时, 一朵鲜花, 她饱含的魅力/枯萎了, 我眼前的丽影无踪;/枯萎了, 我怀抱着的美的形体;/枯萎了, 声音、温暖、皎洁和天庭——/但今天我既已读过爱情的圣书, /而又斋戒、祈祷过, 它该让我熟睡。 (《白天逝去了》)

同样是写给诗人的恋人范妮·勃朗的爱情诗, 在《我求你的仁慈》《灿烂的星》中, 诗人的狂热的爱恋在继续, 而且越来越炽。

灿烂的星!我祈求像你那样坚定——/但我不愿意高悬夜空, 独自/辉映, 并且永恒地睁着眼睛, /像自然间耐心的、不眠的隐士, /不断望着海涛, 那大地的神父, /用圣水冲洗人所卜居的岸沿, /或者注视飘飞的白雪, 像画幕, /灿烂、轻盈、覆盖着洼地和高山——/呵, 不, ——我只愿坚定不移地/以头枕在爱人酥软的胸脯上, /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而醒来, 心里充满甜蜜的激荡, /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 /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灿烂的星》)

这首《灿烂的星》是诗人的绝命之作, 是诗人在去意大利的船上写成的。这首十四行诗的前8节为我们讲述的是诗人内心的理想的爱情, 诗人不愿忍受在黑夜中像隐士一样痴等着飘雪飞满天。在诗的后6节,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他所钟情的充满情欲的人世间, 那里有酥软的胸脯、细腻的呼吸、甜蜜的激荡, 最后诗人竟愿葬身于这种欢乐之境。

不论是这里的《灿烂的星》, 还是上面的《白天逝去了》等诗, 我们很容易便能发现诗人的很多诗歌包括描述亲情和友情的诗歌都充满了自然界的意象。诗人济慈就是如此地倾心于自然界, 倾心于美, 他的诗歌无处不充满想象, 无处不调动着人们的感官去同他一起到自然界中幻想。在《有多少诗人》这首诗中, 诗人间接告诉我们他钟情于诗歌, 而这种钟情于诗歌来自他钟情于自然。

有多少诗人把闲暇镀成金!/我的幻想总爱以诗章作为/食品——它平凡或庄严的美/能使我默默沉思很多时辰;/平时, 每当我坐下来吟咏, /诗人就拥聚在我的脑海间, /但并不引起芜杂的骚乱, /而是合唱出悦耳的歌声。/正如黄昏容纳的无数声音:/树叶的低语, 鸟儿的歌唱, /水流的潺潺, 由暮钟的振荡/所发的庄严之声, 和千种/缥缈得难以辨识的音响, /它们构成绝唱, 而不是喧腾。 (《有多少诗人》

“正如黄昏容纳的无数声音:/树叶的低语, 鸟儿的歌唱, /水流的潺潺, 由暮钟的振荡/所发的庄严之声, 和千种/缥缈得难以辨识的音响, /它们构成绝唱, 而不是喧腾”, 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样, 在他的内心有一幅大自然的画面, 它流动在诗人的内心里, 同时又在制造声音, 激荡着诗人的内心, 逐步演绎出一曲人间绝唱。

在《咏阿丽沙巉岩》和《蝈蝈和蟋蟀》等诗中, 诗人或是醉心于户外超越千百年的抒情, 或是乐于真实地传达夏日郊野和冬季室内的景色, 总之诗人济慈是归于自然, 始终与自然不离。而在诗人的代表作《夜莺颂》中, 诗人像是夏夜的一只夜莺, 一直在林中啼叫着。

同另一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致云雀》《含羞草》等无比优美的抒情长诗一样, 济慈也有他《夜莺颂》等抒情长诗。有人说诗人的《夜莺颂》是诗人在花园李树下坐着听了夜莺的歌声之后花了两三个小时写下的,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诗人抱病在夏日的晚上穿梭于林间得来的灵感。比之于花园, 诗人可能更喜欢户外, 喜欢自然界;比之于早晨, 诗人可能更喜欢神秘的夏夜。

《夜莺颂》是一首组诗, 它共有8节。在这8节里, 诗人或是讲述了一种事实, 或是在抒发一种感情, 或是自我内心的静静的审视。

在全诗的第1节, 诗人直抒胸臆, “我的心在痛, 困盹和麻木/刺进了感官, 有如饮过毒鸩, /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在这里, 我们可以想象成诗人坐着轮椅或是寂然来到了林间站着, 他用自己内心的欢欣告诉了我们夜莺的存在, 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在诗的第2节, 诗人在林中缓缓前行, 分外醉心于林中的美景:

唉, 要是有一口酒……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想起花神, 恋歌, 阳光和舞蹈!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 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给嘴唇染上紫斑。

在接下来的诗的第3节里, 诗人感物伤怀, 感叹青春的逝去, 美好事物的不在, 而自己又疾病缠身。但诗人在第4节里又显示出了他一贯的乐观: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的无穷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去了!呵, 我已经和你同住!

诗的第4节让我们想起拜伦的《去吧, 去吧》等诗, 或许正因如此, 济慈才使得我们在提到拜伦和雪莱这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时不得不同时提及。在诗的第5节, 诗人从第3节的抑郁和第4节的抒情中再次走回, 再次缓慢前行而醉心于林中之美, 可抑郁的诗人在诗的第6节在静谧的黑夜中又想起了死亡。在诗的第7节, 诗人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一位美人被困在孤立的大海中的一个奇异的古堡里;勇敢的骑士如果能冒险来到这里, 定会得到财宝和古堡中的古堡为妻。而夜莺的歌会引动着美人打开窗户, 遥望并期待她的骑士来援救她脱离险境。现实中的诗人尽管有自己的恋人和爱情, 可恋人并没有和他结婚, 在《夜莺颂》的第7节, 诗人用一个神话埋葬和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首组诗的最后1节, 夜莺飞去了, 诗人或许又将回到凄苦的现实。

篇4:济慈的麦片粥

我又吃了一份苹果派和冰激凌,这些基本就是我横穿美国路上所吃的全部东西,我知道那是富含营养的,当然了还美味可口。这是的我是《在路上》里的萨尔,当然了也可能是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本人。1947年,凯鲁亚克买了张从纽约到芝加哥的汽车票,开始了他西部旅行的第一站,以此为基础,他写出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在路上》。凯鲁亚克在路上给母亲写信说,“在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我一直吃苹果馅饼和冰淇淋,真是美味”。另外这也是美国各地最便宜的食物。撇开食物和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说,小说中人物的饮食习惯有可能反映了作家本人的喜好,那诗人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记录他们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呢?

答案就是直接写下来。惠特曼特别看重早餐。在他的日记簿,只有两个配方:甜甜圈和咖啡蛋糕,都是早餐。不过,并不是说中午之后他就不在吃了。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太蠢了,昨晚,喝了一杯烈性酒,吃了好几块油腻的蛋糕”。足见其对咖啡蛋糕的热爱。

同样喜欢谈论食物的还有25岁就逝世的英国浪漫诗人约翰·济慈,他总是在书信中谈食物,也无论食物是好是坏。他从柯尔库布里写信给他的弟弟汤姆说:“我们昨天吃了难吃的腊肉,更难吃的鸡蛋和最难吃的土豆片三文鱼”。在和他的朋友查尔斯·布朗在芬恩海滩漫游的时候,济慈抱怨说,吃的只有鸡蛋,硬燕麦饼和威士忌,然后笔锋一转写道:我含情脉脉的倚在一块岩石上,希望某个有名的的美女会骑马而来,她慢慢接近我,解下马鞍袋 ,给我一打或两打特大号的烤牛肉三明治。

济慈吃什么样的麦片粥?勃朗宁认为这是愚蠢的人问的愚蠢的问题。不过,看来,第一个会回答这问题的就是约翰·济慈自己。还有一位诗人对这问题穷追不舍,1973年4月下旬,美国诗人和自学成才的厨师维多利亚·麦凯布决定将诗人和食物的关系明确化,她向当代的250位著名诗人发出正式信函,请他们分享自己喜爱的食谱。

大约有150位作家做了回复,麦凯布将其中的117个食谱收录进了《约翰·济慈的麦片粥:美国诗人最爱的食物(john Keats's Porridge: Favorite Recipes of American Poets)》一书中,书中有爱德华·艾比的花豆泥,也有美国女诗人克莱尔麦卡利斯特的烤甜橘子。女诗人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贡献出了她的复活节大茴香面包配方,政治诗人莫瑞尔·洛凯瑟写出了她最爱的煎蛋饼的食谱。食谱中有一半以诗的形式写成,至少有一半“让可怜的诗人在很长时间内不必为钱包必要的支出发愁”,按照诗人提供的食谱,麦凯布、她的丈夫和他们的朋友们烹饪了所有菜肴,据说,结论是很不错!

让我们来看看“嚎叫”的诗人艾伦·金斯堡给出的罗宋汤食谱:把两把切碎的甜菜根和甜菜叶放在两夸脱水里煮沸,加入少许盐和一片月桂葉。用一杯糖来做柠檬水,煮的时候,加入柠檬来平衡糖的甜度,大约需要四五个柠檬。把煮熟的热土豆放在一边,在凉的红色甜菜汤中间放一大块酸奶油。另一边放春天沙拉,西红柿,洋葱,生菜,小萝卜和黄瓜。

发现诗人的创意了吧。这也正是这本菜谱的有趣之处:所有提交的食谱中,近90%的食谱要么是诗人的独创,要不就对标准配方进行了变形。几乎没有几个诗人会循规蹈矩按传统老方子来。想想也是如此,诗人作为创造者,发明者,在厨房里自然也会独辟蹊径,像语言的魔术师类似,厨房里的诗人把烹饪变成了魔法事件。

篇5:秋颂济慈教案

1、掌握诗的内容。

2、体会诗歌中由丰富的意象产生的画面美及词汇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从诵读中体会诗的画面美及全诗的意境。

2、感受具有表现力的词汇及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中丰富的意象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实践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个学期大家刚来学校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大家喜欢秋天么?为什么?大家的感受如此丰富,诗人也一样,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这一首《秋颂》表达出的对秋的赞美。

二. 鉴赏全诗

1.有感情地范读第一段,标注拼音。注意蕴含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尽力想像相应的画面。读完后,讲述脑中出现的画面。

导入本诗的写作背景。

展示图片,与想像的画面比较,体会诗人描绘的秋景。

2.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回答问题:秋在这一节中是什么形象?什么形象伴着谷仓?什么形象看着徐徐滴下的酒浆?农夫: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展示秋景。诗人在这一节里采用了犹如电影中跳格的手法,场景变幻很快,极有动感。

欣赏几张图片,形象体会意境。

3.听一段野中的秋声,说一下听完之后的心情。欣赏诗人是如何通过诗句来表达的这种感受的。在这一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欣赏几幅画面,感受词句表达出的意境。

三.活动:分组做画。以诗中一两个意像为内容画一幅画,不一定要具体,不一定相似度高,只要有意境即可。选完成度高的一两幅,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篇6:简析济慈诗歌的生态学

关键词:济慈;生态批评;自然;人

随着人们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空前之快,但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不断恶化,诗歌中的自然美景似乎成了非常遥远的事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批评也有了生态批评这一与时俱进的新角度。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济慈创作出了很多有关自然、人与自然的诗歌,站在当今生态批评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在济慈的诗歌中,包含了诸多他本人的生态观点,甚至一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值得让当代读者深思。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入手,来解读济慈的诗歌,分析他对自然的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生态批评简介

生态批评学的英文为“Ecocriticism”,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便已产生该术语,但直到90年代生态批评才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热点。(Abrams, 87)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ASLE,即文学和环境研究所以及专门的期刊ISLE,即文学与环境交叉学科研究。简而言之,生态批评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一切生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重要性与人类和人类的环境是一样的,甚至具有同样的价值、道义以及政治上的权力。

不难理解,生态批评的兴起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腾飞,人类社会发展可谓是走上了快车道,人类取得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就。这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人类社会中开始蔓延一种观点,那就是人类可以控制自然的一切,人力比胜天。但这种想法很快被极度恶化的环境所打破,而环境恶化造成的种种恶果,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自己。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关心环境,生态批评主义也在文学批评领域应运而生。

生态批评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恰好19世纪早期英国的浪漫主义时期正是西方人定胜天这一传统思维的转折点(Abrams,91),因此很多浪漫主义诗人都有诸多作品是关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无不例外从自然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当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阅读他的诗歌时,不仅获得了美感,更让我们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济慈诗歌体现出的.生态观点

1.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于浪漫主义诗人来说,自然是一个不朽的话题,济慈也不例外。在他的诗歌中,济慈从不掩饰他的大自然热切的爱恋。在《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这首诗中,前四行济慈便描绘出了一副甜美的自然景象: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看天空的明媚的面貌,对着蔚蓝的苍穹的微笑,低低发声祷告,多么怡情!(Keats, 170)

从头四行可见,诗人完全没有关注城市里的生活,而是从一开始就赞美自然给久居城市的人带来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在接下来的诗中再次得到更强的抒发:他可以满意地,懒懒躺在一片青草的波浪里,读着温雅而忧郁的爱情小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傍晚回家了,一面用耳朵听夜莺的歌唱,一面观看流云在空中灿烂地飘过,

他会哀悼白天这样短暂。(Keats, 170)

在这里,济慈提出了一个设问句:“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或者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理解为,实际上济慈就在问“什么是最愉快的”。而济慈给我们的答案,就是这个久居城市的人躺在青草的怀抱中读书,而当他要重返城市时,他便会哀悼白天如此短暂。诗人并未直接对比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活,但他对返璞归真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都可见一斑。

济慈最为出名的诗歌之一的《哦,孤独!》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歌中,济慈首先提出了一种假设,那就是“哦,孤独!假如我和你必须同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济慈强烈地表达他愿与自然相伴的意愿:哦,孤独!假如我必须和你同住,可别在中层叠的一片灰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到大自然的观测台去……(Keats, 166)

同《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一样,济慈并没有直接抨击城市生活,而是通过具有感情色彩的措词,如“灰色”“层叠”等,来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此同时,他从不吝惜对大自然的赞美,若是必须孤独生活,必要与自然为伴。 可以说,济慈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让他从不缺少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而自然的美给了他灵感。

2. 天力胜人力

正如上文所提到,生态批评的一大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济慈的名作《秋颂》中,他更是体现除了超前的意识,看到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天力可胜人力。

纵观整首《秋颂》,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虽然赞美的是丰收,但其主体并非是喜获丰收的人们,而是为人们送来丰收的“秋女神”。在这首诗出,处处都是“秋女神”的痕迹,而诗人本人或是其他具体的人类形象则不见踪影。可见,济慈之于丰收,更多是对自然馈赠的感谢之情,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有着“天力胜人力”的观念。 如果是在《秋颂》中由于没有人类形象的出现,济慈的这种观点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他18的作品《咏海》中,可读出他认为自然是比人类地位更高的。在《咏海》中他写道:假如你的双目迷惑、厌倦;假如你的耳朵苦于喧腾,或袅袅之音,请坐在洞边默默深思吧,直到你一惊:放佛有海中仙女在唱歌!

在这几句中,诗人表达出了自然具有能使人平静、能使人深思的力量,可以解读为自然便是迷茫者的救世主,可见在济慈心中,自然是胜于人类的。

3.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济慈的很多诗歌都传达出了自然有影响人类的力量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合二为一。

在《给G.A.W》中,济慈写道:在一套中哪个神奇的刹那,你最可爱?是否当你在说话,一片甜蜜的语调令人沉迷?或者是看你在安静的思索,默默出身?或者突然起了床,你披着长衫,出去迎接晨光,一路纵跳,不愿意踩踏花朵?

在这首诗中,济慈描绘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弟媳)形象,她会为了晨光而高兴,像迎接朋友一般去迎接它,而在这一路上,她竟然不愿意踩踏任何一支花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慈对自然万物都怀有一颗像对待人那般的态度,并且他主张人不应损害自然,哪怕是一朵花。济慈这种观点放之于现代,依然闪耀着巨大的光芒,值得我们去思考。

结论

实际上在济慈所在的19世纪,生态批评并未诞生。济慈完全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对此赞美有加,这种对自然纯朴的爱奠定了他的生态观点之基础。实际上,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些超前的意识,即便济慈的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批评者所倡导的自然观并不完全一致,他已经显示出了生态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徐玉凤,耿宁:45)

上一篇:痛而不言高二作文议论文800字下一篇:蓄水小学效能风暴行动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