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流动书库

2024-05-01

班级流动书库(共7篇)

篇1:班级流动书库

策划:高一一班 葛慧茹

活动名称:“校园图书漂流活动”

活动背景:随着高中生活的日益紧张,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够用,曾经的那些“书虫”已经没有太多时间静下心来在书店走走逛逛翻翻挚爱的小说散文,没有太多时间在阅览室找到那本读了一半的意犹未尽却无暇再翻看的诗集,只能看着教科书发呆,被一摞摞的练习册淹没,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却找不到心灵彼岸一丝闲适„„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让曾经的“书虫”重新回到书的怀抱。2.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3.通过此次活动,让相同爱好不同班级的同学通过图书互相交流,以书会友。

活动对象:高一高二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

1.开学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选一本书放在任意楼层的书架上。2.书架上的书可供同学老师们任意翻阅。3.每两个月以班级为单位更换图书。

4.每个学期在由图书管理员代替班级选出最佳读书班级。(高一高二各一个班级)

5.此项活动主要有每个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

活动要求:

1.每个班级选择的图书必须有质量。

2.翻看图书的同学老师不得损坏图书或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3.班级选好的图书首页或封皮上要写上班级。(也可以写上简单的图书介绍)

活动评选标准

1.图书内容积极向上。2.适合高中生阅读。3.同学们喜欢阅读。

4.选择的图书能代表班级体现班级风格。5.遵守读书秩序,不破坏图书,乱涂乱画。

篇2:试论流动儿童班级“家文化”建设

一、以爱为流动儿童安家, 重视“家文化”

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周岁 (或7至15周岁) , 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1]。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 存在方言障碍、学业负担沉重的问题, 有自卑、猜疑、封闭等心理[2]。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等相关因素也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不安、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 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在流动儿童与他人交往, 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心态中体现出来, 如:不愿意与人交往, 害怕与人交往[2]。对流动儿童而言, 班级就是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家”, 教师和同学就是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家人”。将班级文化打造成“家文化”, 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鉴于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 望通过家文化建设过程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 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地方, 其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与灵魂。它是一种风尚, 一种文化传统, 一种行为方式, 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学生。班级文化作为群体文化, 是班级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的集合体, 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由此形成的家庭观念以及家庭伦理关系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当中的言行举止。这些观念和伦理关系久而久之就积聚成为一种文化, 我们谓之“家文化”。“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关怀、接纳和共生, 其灵魂是爱。班级“家文化”创建的价值在于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携手融为一家, 让流动儿童在这个城市、这个班级体会到家的温暖, 以此更快地增强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 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回归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怀、接纳和共生势必成为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关怀中接纳, 接纳中共生。由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所引发的关怀教育就是要师生之间架起关怀的桥梁, 学生彼此体验关怀的温暖。教师要切实地尊重和信赖学生。学生之间的关怀类似兄弟姐妹的关怀, 渗透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当地儿童不经意间表现出的关爱也会让流动儿童有家的温暖, 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 如何彼此关爱, 在家的氛围中浇灌并享受关爱, 关怀的同时彼此接纳。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接纳不管高低贵贱、聪明愚笨, 都是被无条件接纳的, 这种无条件源自师生的关怀与包容。流动儿童所需要的正是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中所倡导的接纳与被接纳, 家文化的接纳是双向选择, 仅仅班级、城市儿童以及教师接纳了流动儿童是不行的, 还需要流动儿童同样地接纳他们。彼此接纳才能在关怀与接纳中共生, 共生的过程亦是彼此磨合的过程, 在爱的氛围中磨合成为一家人。本着“不抛弃, 不放弃”的思想进行交往、合作、协商, 教师、流动儿童、当地儿童与班集体达成不离不弃的共识, 彼此相互依赖, 共同成长。

二、和谐班级氛围, 彰显“家文化”

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家文化要求塑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基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 让流动儿童在体验中切实获得家的感觉, 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 感受到家文化的熏陶与呵护。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两个群体携手融为一家, 以此更快地增强流动儿童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 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正是家文化的价值所在, 也是和谐班级氛围的价值所在。

和谐的班级氛围, 顾名思义, 即美的班级环境、均衡协调的班级气氛和情调。班级环境和情调的塑造表现在班级物质环境、精神以及制度建设中。物质环境建设即可见的教室的装饰;制度建设即班级制定的成文的规范条例用以规范班级管理;精神建设即需要感觉的文化气氛和情调。整个和谐班级氛围是以物质环境为依托, 制度为保障, 在班级精神熏陶下通过班级主题活动体现的。而制度、精神以及主题活动渗透又会通过物质环境的创设展现出来, 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 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班级家文化建设的核心, 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 主要表现在班魂、班名、班训、班歌等的制定及能够凝聚班级团队意识、反映班级精神的活动过程。班级精神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班级创设的氛围、形成的价值观感染和影响班级成员, 是内隐的, 深层次的, 看不到的, 部分内容则会通过物质环境建设体现出来。为流动儿童有效融入新教育而设计班级精神, 需要围绕家文化这个核心进行。如将班魂确定为“相亲相爱”、“不抛弃不放弃”等等, 让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能感觉到自己将要为班级兄弟姐妹承担相应的责任;班名设计, 突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浓浓的兄弟情, 如“爱之家”、“温馨港”、“乐之园”等, 让人听了就容易产生归属感的名字;班训设计, 旨在激励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为了做到对彼此的“不抛弃和不放弃”要倍加用心和努力;班歌设计, 最好可以让孩子自己作“词”作“曲”, 重点并非强调专业化, 而是儿童共同的参与, 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2. 班级制度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守护班级兄弟姐妹, 就要拥有能够守护的力量。而钢铁般意志的磨练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纪律和章法向来是良好精神风貌的保障, 规章的制定通过让儿童群体自己合作制定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方式进行。此后, 继续针对相应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制度文本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即主要侧重于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合作事项、彼此谦让照顾等角度拟定。更多的是从家的角度设定规章, 也可看作是“家法”, 但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家法。不以否定形式呈现, 要以鼓励的、肯定的语气陈述规章。比如, “作为兄弟姐妹我们要彼此谦让”, 而不是“同学之间不能打架斗殴”。前者所采取的形式“我们”是主体, 是儿童自愿的、主动的、积极的, 而非后者是规训的、被动的、消极的。语气要柔中带刚, 不失语言魅力。

3. 班级主题活动

班级活动设计体现并反映关怀、接纳和共生的意义与价值, 围绕“家”、“爱”等主题展开。活动密切结合流动儿童的身心特点, 以流动儿童为主体, 借助“在地”儿童群体帮助, 帮助流动儿童重拾自信, 增强对学校以及班级和学习的适应性。在活动过程中, 师生真诚、平等地交往, 彼此尊重与感恩。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正地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要能与学生平等地展开对话。比如, 在“我的兄弟姐妹”主题活动中, 教师要了解各类儿童的心理, 结合平时的观察和交往, 尽可能引向活动目标, 渗透家的情感关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平等而自然的。对于流动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对其社会适应性而言, 与当地儿童的交往更为重要。在上述主题活动中, 可以通过让孩子描述班级成员的优缺点, 回顾班级成员令大家感动的故事, 讲述他们之间的生活点滴等, 以此增进了解, 深化情感。流动儿童与在地儿童的交往中各自取长补短, 发挥优势, 真诚交往、彼此关心、宽容理解, 自觉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 懂得微笑、倾听和赞美, 体验彼此成长中的快乐。

4. 班级物质环境

班级精神形成、制度建设及主题活动开展, 除依靠无形的文化氛围感染儿童以外, 还需要实体的、有形的、看得见的文化实体刺激儿童的视觉, 让儿童在这种内外兼并的环境中坚定“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自然而然形成“班级是我家”、“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不离不弃”的价值观。物质环境的创设, 以多角多区为主要形式, 比如, 班级精神形成中, 班魂是无形的, 但班名、班训和班歌都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在教室的一角, 让大家除了无形氛围的体验之外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力;班级公约、章法同样以文本的形式粘贴在教室的另一角;主题活动中儿童的所感所想, 以作品的形式陈列在指定区域。为了映衬家的温馨感, 所用文本的色彩与形式要多样化, 以体现热诚、和平的色彩为主。比如, 班歌的文本可以配用音符标注, 色彩尽量绚烂, 班歌形式可以裁剪成为儿童心目中“家”的形象, 或者是儿童认为有归属感、温暖、安心、踏实的标志物。班级活动需要流动儿童和在地儿童共同完成, 教师尽量创设合作的环境和情景, 以增进彼此的信任, 同时也增加彼此磨合的机会。

三、融洽教学关系, 形塑“家文化”

班级的构成要素中, 儿童、教师是以主体形态出现, 家长也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彼此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融洽与否, 直接影响和谐班级氛围以及“家文化”建设的成效, 为此, “家文化”建设当中, 融洽的教学关系至关重要。

1. 改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一直是我们倡导的。这种和谐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以及尊重的基础上。目前, 随着对内尔·诺丁斯 (Noel Noddings) “关怀伦理”的关注, 出现了关心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需要以尊重为前提, 用爱去浇灌和呵护。家文化中, 教师与学生, 承担的是家长与孩子的角色, 我们一直强调尊师爱生, 但更需要的是尊生爱师。“尊”与“爱”是可以兼得与并存的。不管是尊师爱生还是尊生爱师, 良好的沟通必不可少。沟通强调某种预期结果的达成。为此, 教师要转换角色、确定规则、放弃权威适当调整教学[4]。

2. 增进生生情感

在中小学, 同伴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 Sieber[5]认为同伴之间的互助所产生的多样性学习资源获取方式, 是从少数的、单一的好朋友中所不能弥补的。这就为同伴群体作用的不可替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当地儿童与流动儿童本身来自不同的环境, 他们各自受不同家庭文化的熏陶, 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 家庭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的差异也导致他们基础素质以及性格的差异。流动儿童为此也出现了系列问题, 所以, 利用同伴关系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提升个体在社会、情绪性智力等方面的能力是有必要的。

3. 紧密家长和教师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教师是孩子后天成长的引路人, 二者的关系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 尤其在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交流与融合中作用更为明显。为此, 家长与教师要相互配合, 建立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首先要彼此尊重, 教师对待家长要客观公正;其次是彼此信赖, 教师和家长做到彼此信任, 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更好地了解孩子。此外, 孩子了解到教师与家长的亲密关系, 也会不自觉地增进对教师的信赖, 这是连锁效应;最后, 要求彼此联系规律化, 教师可通过开家长会、主题班会、节日活动等邀请家长参与。此外教师可定期做家访, 跟家长紧密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过程。

此外, 家文化的建设有赖于社会、家庭、社区以及学校的配合。基于多方合作, 共同营造适合儿童的生活环境, 共同关注流动儿童, 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融入新学校, 融入新教育, 是值得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祁丽玲.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研究.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8.

[2]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中学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张紫晨, 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4]郭华.课堂沟通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篇3:流动日记——班级建设的润滑剂

一、流动日记是学生的心灵驿站

童年是天真的,学生是纯洁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是复杂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复杂。心理孤独就是复杂心理中日趋明显的一个表现。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与外界接触得少,而在学校里,除去上课,余下的时间还要写作业,平时只要有教师在,总是要求学生不要讲话,学生的时间都放在了埋头学习上,真有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势,因为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少了,久而久之,孩子的伙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善与人交往,心情压抑,极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一位心理学家说,孩子永远都没有错,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因此,我就充分利用起了流动日记。“我手写我心,我心由我抒”,流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时的流动日记成了在学生间流动的心灵驿站。在刚拿到日记本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日记应反映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无病呻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了过多的要求,没有了任何的压力,学生在这心灵驿站里,思想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他们试着将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借着日记倾诉,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更可贵的是,当一个学生写下了他的心路历程后,有一些学生会在后面“跟帖”,引发学生心中一系列的话题,形成心与心之间的碰撞,让学生的心得到了无限制的疏解。是的,在流动日记的心灵驿站里,学生的心在健康成长!

二、流动日记是学生的竞技舞台

流动日记是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更是他们的竞技场。流动日记不是个人的,凡领到日记本者都可以任意翻阅,进而给出评价,自己的日记写得怎么样,给同学留下什么印象,这是每个学生都很在意的,这无形之中激起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意味着求新、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发展。于是,每七八天才有一次的日记机会,学生会非常珍惜。当组长领到流动日记本开始,创造性的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日记内容上推陈出新,别人写班里的事,我就写校外的事,别人写事,我就写人,别人写人,我就写物,总是与众不同;有的在日记装饰上花样百出,你在署名上画富有个性的头像,我就在内容旁用上精美的花边,真是各具特色。同时流动日记又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竞争当然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是不易成功的,因而在流动日记中,一组有一组的风格基调,这些都是小集体智慧的结晶。流动日记让学生在集体中彰显个性,于竞技中获得提高。

三、流动日记是师生交流的平台

如果按照以往在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的方式,无论是任课教师、学生告状亦或是自己发现问题,我总是大张旗鼓,批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这样一来,我就成了猫一般的教师,学生在我面前唯唯诺诺,躲躲藏藏,有什么话也不敢对我说,班级里出现的一些事我常常最后一个才知道。因为对班级问题处理得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班级建设。流动日记的出现改变了我获得班级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我教育学生的方式。由于对学生的流动日记强调了一个“真”字,再加上日记的轻松流动,因此,流动日记就成了反馈班级风貌的“反光镜”。无需花费大量时间,从那只言片语中,我就能把握好班级的脉搏。班级中的种种情况,都会在这里清晰地反映出来。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教师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不但否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还会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应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为有了流动日记,我总能在与学生单独谈话时,做到有的放矢;因为有了流动日记,我总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更多的是,因为有了流动日记,我的教育方式更为含蓄,更为婉转,我时不时地将自己对某件事、某个学生的肺腑之言用自己的笔抒写到日记本上。因为教师在日记上的如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激励着一个又一个学生,流动日记能带着我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走进每个学生的心。

四、流动日记是家校联系的纽带

家长是学生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家校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流动日记形式特殊,它带给家长的信息是广泛的、全面的。我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他们有的说:“杨教师,一开学,小孩们都在流动日记上说你们班现在的羊羊达标卡换代了,我觉得这样好,对孩子的评价更全面了!”有的说:“哎呀,人家孩子字写得那么端正,我家孩子最近这字写得不好看,是不是这段时间做事马马虎虎的呀!”有的说:“我家孩子这段时间课堂上总做小动作,不止一个孩子在流动日记上指出来了,杨教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有的说:“你们班××同学表现特别好,课堂上认真听讲,作业从不拖拉,很多孩子在流动日记上表扬他,我要叫我家孩子多多向他学习!”流动日记成了家长与学生,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家长在阅读中感受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失利的悲伤,成功的喜悦,与班级同欢乐,同时也在比较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得与失,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商量教育方法,鼓励引导,与孩子共成长。

流动日记,是班级建设的润滑剂,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让班级管理更为和谐,它犹如一阵清新的风,吹出了德育的一片生机。

篇4:班级流动书库

一、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 因此,人类总是对群体组织有浓厚的情感依恋。 一旦个体认定自己为某群体的成员后,他就会认为自己的命运从此以后和这个群体息息相关。 例如,球迷会将自己所崇拜的球队表现内化,甚至会因球队较差的表现而出现负面的生理、心理反应。 即使这些组织不存在实体,而仅是一些符号表现。 但只要个体认同了它, 就会保持着忠诚。 身份从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研究发现, 若个体在囚徒困境实验中面对没有群体身份的个体, 他们通常会选择和合作。 但若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外群成员,便会选择竞争,这种现象便是群组差异。 造成群组差异的原因是个体对外群成员的恐惧和不信任。 同时,当不同群组( 而非个体) 在一起工作时, 人们通常会认为外群体成员会在工作中作弊耍花招。 这也为他们先发制人地展开攻击找了个合适的借口。 而且,人们还倾向认为外群成员会对自己做出侵犯行为。 所以,人们也会差异地对待内群和外群成员。 个体在区分内群和外群成员时,分类标准可用肤色、种族等先天标准,也可用职业、宗教信仰等后致标准。 身份认同的实验已经证实儿童更愿意帮助内群成员, 甚至有贬损或伤害外群成员的倾向。 人们倾向认为和内群成员比较,外群成员道德观较差而且不值得信任。 同时,一旦人们发现外群成员处于不利状态时,他们还会有幸灾乐祸的心态。 显然,群体身份认同的差异决定了个体行为方式的差异,也决定了个体间的交往模式。

二、群体身份认同视角下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

1.流动儿童群体身份认同的结构

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决定了他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界定自己和面对他人。 不同的身份选择方式,也代表了流动儿童对“ 社交性”的认知和界定差异,也必然影响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状态。 造成流动儿童充满负面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的社会认知冲突,其中一个表现便是流动儿童的身份内化状态。 不同的身份内化状态,将影响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表现。 这与流动儿童无法正常融入城市,无法正常认识自己的身份有莫大的关系。 而已有的研究也表明,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矛盾还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并不利于其社会融合。 而刘欣构建的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理论则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是一个由内及外环环相扣的层次结构。 其中,流动儿童城市认同的最外层是行为趋同、 中间是情感归属,而最内在核心则是核心价值。 因此,改变流动儿童认知时,不能够简单地局限在其外围行为是否改变,更应该从流动儿童的情感归属和核心价值来看。 考虑到核心价值是群体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我们有必要探讨流动儿童群体身份认同和同伴关系的相互关系。

2.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

另外一方面, 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也必然会影响其同伴关系。 毕竟,和谐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流动儿童树立起社会角色的正确认知。 郑友富和俞国良则认为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身份建构有重要作用。 流动儿童之所以社会融入的状况差,身份认同易模糊,其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经常出现“ 低人一等”的念头。 这样的念头使流动儿童在面对城市儿童时,往往容易出现自卑情绪,从而导致其不容易进入到城市儿童的群体中。 雷有光也认为,正是由于流动儿童的边缘化地位使其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虽然流动儿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儿童成为好朋友,但由于他们的自卑情绪和弱势地位,使其容易认为城市儿童是不友好的。 最后,大多数流动儿童在城市融入尝试受挫后,便会选择放弃融入城市生活,转向和其他流动儿童交往。 范兴华也认为,老家认同严重的流动儿童不愿意和城市人群接触,甚至会排斥城市人群。 而城市认同则让流动儿童愿意融入城市中,愿意和城市儿童交朋友,有更亲密的互动。

3.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

大多数研究都表明,流动儿童倾向于将自己视为城市的“ 外来者”。 而研究者通过城市中第三方视野得出的结论也验证了流动儿童对自己的定位和看法。 其中,白文飞通过对社区居民和学校老师的调查中也从第三者的视角验证了如上结论, 他们认为在城市社区居民和学校老师的眼中流动儿童是进入城市的“ 外来人员”。 俨然, 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符合身份传播理论所认可的双向评价原则。 即,流动儿童目前的身份认同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造成,另一方面也是由社会整体的环境造成的。 这种双向影响必然造成流动儿童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歧视知觉明显,最终使流动儿童形成封闭式的小群体。

由于流动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 因此其社会融入较差的状态最终必然延续在班级中。 徐志刚认为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危机也会延续到班级认同中,并形成危机。 其中流动儿童班级认同危机主要有五个表现:第一,与非流动儿童交往的贫乏;第二, 班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第三,班级归属感的缺失及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第四,分割的个人群组出现;第五,班级认同的转移。 在以上五个表现中第一点和第四点应特别注意。 目前,大多数接受流动儿童的公立学校都实行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安置在一起的混合教学班级模式。 这种模式原本的目的在于保证班级中成员结构合理和多元,并促发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相互了解与交融。 但目前已有调查表明,在问及是否主动和城市儿童交流时,有28.9%的流动儿童表示仅“ 有时”会和城市儿童交流,18.2%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 偶尔”会和城市儿童交流,5.9%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 从来没有”和城市儿童交流过。 显然,流动儿童的在班级中的表现有悖于班级划分时教育理念设计的初衷。 同时,班级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欠缺的沟通将必然导致两类群体间的误解和分歧增加, 最终也将造成彼此的相互疏远。 而第四点则意味着在班级中存在由流动儿童组成的亚群体。 流动儿童在班级中无法获得归属感时,他们便会转而相互“ 抱团”形成可以寄托精神的班级亚群体。 已有调查显示:24.9%的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表现出了较强的敌意, 并发出自强宣言或口号。 所以,在班级中存在流动儿童的亚群体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种亚群体虽然可以使得流动儿童暂时找到依靠,但是从班级整体上来看,它却可能会造成整个班级的分裂,甚至会出现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对抗。

三、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分析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时,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探讨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具有深刻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 群体身份认同作为连接群体背景和个体情景的恰当概念工具,使我们在研究班级适应时能兼具微观的个人研究层次和中观的群体研究层次。 通过群体身份认同概念使我们能够在现实的班级背景下把握流动儿童的行为模式及同城市儿童相比较而言的行为差异。

摘要: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往往对自己是城市人还是老家人有所迷惑。这种身份认同的困难将影响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并有可能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并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群体身份视角下出发,分析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这将为进一步地设计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方案打下明确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首先在梳理清楚群体身份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结构、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和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情况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最后做一展望。

篇5:班级流动书库

关键词:流动管理;班级管理;纵轴;横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51-03

一、流动管理: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管理”一词的本意是照管和约束,但似乎这个解释只是偏重于“管”而非“理”。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重视了“管”忽视了“理”而让自己固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权威位置,从而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其实,管理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体系,管理的妙处就在于它的灵活多变,班级管理尤其是这样,因为和班级管理相关的很多要素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比如,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学校要求在变,班级的组成在变,学生也在变。但是,有一个目标是不变的,那就是“立德树人”,推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班级管理需要流动起来,要注意重新梳理班级在主观客观方面的各个要素,在变化中调动这些要素的积极性,在流动中促进班级的发展。由此可见,流动管理在理论层面上是存在合理性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流动管理更具有必要性。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是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如果用一成不变的规则去要求变化的个体显然是不符合实践要求的。比如,高中三年的三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不考虑文理分科,由高一年级九门学科齐头并进到高二四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再到高三三门主科加两门选修科目的学习,课程教学上的变化要求班级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体现在高中三年的不同时段,对学生的学业管理、课程安排、学习引导、方法指导等都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笼统地抓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在各个学段面临的具体问题,那不仅会使班级管理大而无当,还会阻碍学生的进步。此外,从学校教育外界环境的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提出的德育要求也有调整,班级管理也必须遵循新的德育理念和要求。比如,近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的细节要求,就让德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和内容,要把这些大的方向和小的细节都落实在班级管理当中,显然要求管理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

同时,流动管理也具有可行性。一提到班级管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班级规则。诚然,规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规则也是可以变化的。学生们的身心都处于不断发展中,硬性的要求固然不可或缺,比如最基本的学生守则,但是更多的规则是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所以流动的规范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自觉遵守。此外,管理目标的达成其实也离不开流动。流动管理的主旨是推动集体和个人的进步,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只有当班级营造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积极氛围,学生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展和提升自己。如此来看,流动管理是一种师生之间的、集体和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种双赢的可行的管理方式。

二、纵横交叉:流动管理的实践操作

既然合理,必要且可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进行流动管理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流动管理的点。班级管理中有一些基本要素,比如班级规范、学生岗位、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等,可以作为横轴;班级管理的时间段或运行范围,比如“高一、高二、高三”“期初、期中、期末”“课堂、课后、考试、活动”等,则可以构成纵轴。当我们把横轴和纵轴结合起来研究时,就能找到可以进行流动管理的契机。

以纵轴上高一上学期期初这个节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新组建的班级,横轴上的学生群体、班级规范、学生岗位都可以作为流动管理的要素。这一流动管理的背景是学生刚上高中,不了解高中的各项要求,不熟悉高中生活,所以在开学后的九月初到十月初这一个月中,要让学生充分适应高中生的角色并自主调整自己的状态。班主任尽量不在第一时间糾正学生出现的各种差错,而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现有水平和高中要求的差距,并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和调整。这里的流动性具体体现在班规、临时班委的岗位以及班级各项事务负责人的灵活多变上。举例来说,班规在此时只是最简化的三条基本原则:一、不迟到不早退;二、上课认真听讲,按临时值日表认真打扫卫生;三、各项行动听指挥,有困难联系班主任咨询。这三条要充分流动起来则必须开放诠释班规的权限,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细节的补充,比如不迟到不早退的具体时间、上课认真听讲的量化标准、打扫卫生的具体要求等。通过在实践中的补充和修改,逐渐形成明确具体的班级规范,并且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

学生群体是班级流动管理的关键要素,让学生群体流动起来其实并不抽象。从物质层面来看,在班级中的座位位置就是学生流动性的一个体现。座位虽小,学问却大。以往班主任多按照个头高矮、视力好坏来排座位,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个学生在教室中的地理位置其实对他的学习和活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的座位在流动管理期间理应是流动的。我们先根据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然后每周进行一次纵列推移和四人小组斜前后位置的互换,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座位最适合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与更多同学接触的机会,从而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地理定位”。学生精神层面的流动其实是学生心理上的自我定位的不断调整过程,这种定位包括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期待,对在自己班集体中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的评估和选择。为了推动这种精神层面的流动,必须配合以临时班委岗位流动和班级事务的岗位流动。首先,每个同学都能自主选择想要担任的班委职位或班级事务岗位;其次,在出现多人选择同一个岗位时给每位同学提供试岗的机会;第三,试岗结束后要及时组织班集体和个人对试岗总结得失;第四,多人频繁试岗必然会带来短期的管理失调,但失误有时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契机。班主任应当积极做好预案,让还处于观察和思考中而没有参加试岗的同学分担班级事务,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能力,激发并满足他们想要获得他人认同和尊重的需求和渴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心理定位”。学生的定位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这个流动管理节点之后班级这盘大“棋局”的呈现方式,所以班主任在这一个月的流动管理中绝对不是不作为,而是把工作转入“幕后”和“地下”,多研究学生心理,推动学生在心智上的成长,少进行常规说教,不要用死板的规范限制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然,流动管理不能局限于横轴上的要素,对于纵轴上的时间节点我们同样应当重视起来。以高二下学期二月到三月份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前后这一时间段为例,此时应该注重哪个节点的流动呢?经过精心的考虑,我们选择了“课堂”这一节点,因为课堂是班级管理的最重要方面,而由于学生疲惫、考试压力、课堂流程长期不变等原因,此时的课堂是紧张沉闷的,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横轴上的变量以推动纵轴上课堂这个节点的运动。首先,师生的角色可以进行良性的流动,在教师讲授无法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建议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微课”讲授:让学生选出几位代表,帮助大家一起进行考试要点的复习,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其次,学习方法可以流动。以往一贯采取的背诵和练习的方法让学生长期承担着枯燥重复的劳动,此时不妨改为学生互相出题考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考查自己,及时查漏补缺。其三,学习目标可以流动。如果学生过分重视考试和分数,很多情况下会适得其反,所以应当鼓励学生调整目标。重新确立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提高自己、努力做到各科均衡发展的学习目标,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其四,课堂效率的优化也可以成为流动的一个突破口。可以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课堂效率的跟踪调查,记录他们的听讲情况和学业成绩的变动情况,并利用相关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寻求课堂上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并在班级内进行讨论和推广。这样,就实现了纵轴对横轴上的要素提出变化的要求,而横轴上要素的变化推动了纵轴上“課堂”这个点的运动,而“课堂”又推动了另一个点即“考试”的运动。流动管理就是要让横轴纵轴真正交互运动起来。

这种交互运动在横轴上“学生”这个要素积极性比较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在高二这一学段,学生的活动开始增多,如艺术节、运动会、五四辩论赛等。比之学习,学生对于活动更有兴趣,也愿意通过活动锻炼和展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活动这一纵轴上的节点成为了流动管理的又一个契机。首先,在活动准备阶段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班委负责制,让学生自主报名参与,并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组内不设组长。每个组在规定时间内交出活动方案,并把各组方案在班级里进行公示,最后全班投票决定采纳哪一组的方案。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把正式参与和后勤协助有机结合起来,即使是简单的任务,如举布景,也认真布置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细心耐心品质。在活动总结时,安排正式参与和后勤协助的同学互致谢意,并鼓励其换位思考,提出下次把活动组织得更好的方法。在活动中应当让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但不应当让班干部拥有选择任务的优先权。通过对各个活动的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了,积极性和自主性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活动本身也因为学生的成长而更加精彩,这就是流动管理的力量。

三、结语

在高中三年中,适宜进行流动管理的要素和节点还有很多,这不仅要求班主任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纵轴和横轴的变化及时发现可以流动的契机,让管理不断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要求班主任有开拓创新的心态。流动管理的优势在于发展变化,但它的难点在于合理有效的变化。只有班主任自身不断更新理念、学习方法、贴近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教育管理,所以流动管理也是对班主任自身的挑战。

责任编辑:杨孝如

Mobile Administration: A Practical Mode of Class Administration

GU Qing

(Nanj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Nanjing 210008, China)

Abstract: The highest state of class administration is properly between strain and relaxation, and combination between controlling and releasing, with a view to reaching the goal of students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obile administration is the intersection of horizontal axis of elements and vertical axis of time, so we should grab the variable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omote class administration in change. Mobile administra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enthusiasm and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so that they could have a deep knowledge of and improve themselves in mobility.

篇6:班级流动书库

昨天:栉风沐雨筑基石

在标准院, 我们见到了标准设计事业部部长詹谊, 作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电子化项目的负责人, 回顾整个研发过程, 她说:“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寻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电子化发展的新途径, 进行了不懈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探索。在此期间, 尽管屡遇挫折, 我们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标准设计的独特性决定了她的每次变革都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复制、借鉴, 我们先后研发尝试了光盘版、平台版、U盘版等多种电子化应用方式, 虽均未形成能投入市场的最终产品, 但为后来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013年3月, 标准院推出了新一代标准设计电子化产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国标电子书库》。利用网络技术, 以电子化形式集成了五十多年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成果, 完整收录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基础技术资源, 可替代设计院的有效版本管理。时隔一年, 今年3月, 标准院再次推出国标电子书库i Pad版离线客户端的应用, 作为国标电子书库系列产品在i OS平台上的扩展应用, 为用户提供更方便高效的移动访问新模式。

十几年的历程, 文字短短带过。今年, 是詹谊在三十多年工作生涯中尤为值得铭记的一年, 在全行业专家的共同支持下, “国标电子书库”在各勘察设计单位得到了成功应用及迅速普及, 所带来的效率和质量变革比传统纸质的图集更为强大,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正在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今天:如椽巨笔谱强音

“国标电子书库不只是电子版的国标图集和标准规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国标电子书库就是要将同类信息串联起来, 让整个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源都能查得到, 使工程技术人员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詹谊介绍, “这一年来, 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 从产品功能和内容上对国标电子书库提出了很多期望和要求, 我们也相应做了很多改进。比如, 产品上市之初, 仅提供通过互联网在线阅读的使用方式, 为了满足用户在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 国标电子书库陆续推出了局域网阅读和i Pad离线阅读的使用方式;在内容上根据用户的建议新增了废止图集的查询和阅读;目前, 正在根据用户需求规划引入产品样本, 提供DWG设计节点, 以方便设计人员的使用。”

对于每一个应用国标电子书库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轻松便捷的工具, 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资源齐全完备的数据库, 并且具备强大、便捷的资源检索功能, 比如可按类别、目录、页码、书签、关键字等实现查找, 都能快速的在第一时间让使用者找到想要的资料内容, 还可在重要的内容图集页加入批注建议等, 以形成强化认识, 从而减少了图书馆、档案库、资料室的奔波, 也消除了一页页翻阅查找的麻烦。国标电子书库汇集了全部的现行国标图集以及近2000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完整内容, 可以避免因文件过多而无法全品种购买, 并且能及时了解到第一时间更新的图集, 还会在新的图集旁边标注出该项曾经使用过的已经废止的图集, 避免了因没有及时购买到纸版图集而使用了作废图集的问题。特别是i Pad版本, 可以将图集、规范等资源下载到自己的i Pad上, 在没有互联网的环境下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使用。

詹谊,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标准设计事业部部长,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标电子书库项目负责人。

工程设计人员小汪用他的i Pad给我们演示了国标电子书库的操作, 一边对其便捷性赞不绝口, “以前我们都是通过院里的局域网访问国标电子书库来查看标准图集和标准规范的, 虽然在查找和使用上比以前的纸质图集方便了很多, 但是总觉得还是不够完美, 画图时总需要在制图软件和电子书库平台之间反复切换屏幕。i Pad版本可以和纸版图集一样放在桌面上查看, 方便了很多。”显然, 年轻的设计师接受新事物快, i Pad版本无疑给他们提供了提升工作效率的绝佳工具。

采访中, 另一位资深设计师王工也从工地上匆匆赶来, 聊起电子书库, 她表示, 作为在设计岗位工作了二十余年用惯了纸版图集的工程设计人员, 起初对电子产品是不太接受的。“我们原来给甲方做汇报, 除了要带一大摞技术文件, 其余就全凭记忆和口述, 遇到没带的规范或者图集上的技术问题, 甲方就容易产生争议, 常常为了某一点细节, 设计方要和甲方争执很久。现在我们可以拿着i Pad, 汇报时直接搜索出相关图集和规范给甲方看, 省却了很多的沟通和协调时间和麻烦。外出去工地也一样, 随用随查, 施工单位看起来也清晰直观很多。”

郑实,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科技质量部部长

在谈起目前建筑行业的工程设计质量问题,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科技质量部部长郑实对记者说道, “国内的建筑设计过多讲求创意思维、个性化, 中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大问题不是缺少标新立异的产品, 而是建筑设计水平、质量水平达不到标准。标准化与设计的个性化并不是一对矛盾, 标准图集、标准规范是基础, 是保证建筑基本水平的, 它的流通性、普及性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 国标电子书库的出现, 正符合了行业的需求, 是有其必然性的。”

明天:攻坚克难再登高

“纵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发展, 客观来讲已经进步很大了”郑实表示, “走到电子化应用的今天, 标准设计还应该更贴近用户的需求, 搭建更好的信息平台, 这项工作肯定不容易, 但是还请从事标准设计事业的同志们一定要迎难而上, 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国标电子书库可以添加一些图集、规范的特点介绍、常见问题目录、技术指导手册等增值内容, 让使用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文件。希望能提供标准图的DWG节点下载, 在设计图纸里直接采用。”郑实对国标电子书库的未来充满期待。

说到未来, 詹谊部长同样充满信心。她介绍, 标准院还将以国标电子书库为依托, 与行业内应用广泛的建筑设计软件公司合作,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将标准设计嵌入到常用CAD绘图软件中, 设计人员在画图的时候可以随时进入国标书库查找引用所需要的相关内容。继续完善针对个人用户的在线购买和在线支付功能, 统计分析用户的搜索、收藏、购买等行为偏好, 更精准地为行业用户提供服务。

在BIM领域, 标准设计也将为BIM技术提供强大的数据库资源, 而这个数据库会通过国标电子书库平台惠及广大工程设计人员,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国标电子书库的BIM资源库中直接引用所需要的具体节点图, 并通过接口方式把所有信息完整的表达出来, 将大大节省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的时间成本、效率成本。这一信息化成果的应用, 将对BIM在国内的发展和落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带来工程设计行业的一场信息革命。通过内容集成和技术集成, 国标电子书库将实现由单一的资源电子化产品到全行业信息服务及资源整合平台的华丽转身。

“这一年来, 我们的研发团队感受到大家对国标电子书库的认可, 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们付出的辛苦, 值得了!”通过国标电子书库的应用, 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全行业从业者,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詹谊非常希望看到的, 同时也更是渴望实现高效高质、健康发展的整个建筑行业所希望看到的。

篇7:我家的“电子书库”

书桌上一台P/133电脑、一台家用扫描仪、一只上网用的MODEM,构成了电子书库的全部。由于职业的习惯,我喜欢教育、科技、外国文学方面的书,而丈夫则偏重于经济、金融和计算机方面。我们各自在硬盘里建起自己的藏书目录,并在各自的目录下进一步分门别类,现在连我们也搞不清这里面到底有多图书和资料了。

我们的电子图书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市面上的图书光盘,数以千计的PDF格式和文本格式的图书构成了主体;二是报刊杂志发行的电子版,如《读者》200期、《作家文摘》等等,这些往往都是这些刊物多年的合订本并且带有自动检索,十分超值。再有就是网上冲浪时下载的一些感兴趣的资料和订阅的电子邮件。特别是现在网上有不少图书网站,藏书丰富、下载方便,是我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感觉这些站点就是一个个可自己借书而不用归还的图书馆。

电子书库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业余时光,Acrobat Reader和Readbook是我们最常用的两个读书软件。下班回家,泡一杯上好龙井,打开电脑,选一本书,沉浸其中,让电子书一页页从荧屏中滑过。平时与工作有关的一些重要的图表、试卷等,我们一般也用扫描仪把它们扫进计算机里,既便于保存又便于检索,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

读电子书有它的不足之处,过去多年的那种青灯黄卷式的读书方式现在变成了面向荧屏,刚开始会感觉不适应,特别是再也闻不到那种熟悉的书香味了。还有就是没有了过去手执书本,枕上、厕上随手可翻的那种方便的舒适。

然而瑕不掩瑜,电子书库更多的是它的优点。首先,电子图书价格低廉,一张光盘上百套书,细算下来,四大名著加起来还不足四毛钱,这对于我们这些荷包不鼓偏又嗜书如命的书虫来说实在是挡不住的诱惑。其二,便于检索,查找资料再也用不着在书堆里翻它个天昏地暗了,输入关键词,等上几秒钟,电脑挖地三尺也要给你找出来。其三,摘录、做笔记不用再浪费笔墨了,“复制”、“粘贴”,鼠标轻点几下而已。看一些英文版的书,遇到生词不用查词典,“金山词霸”帮你指哪译哪。其四,不怕借、不怕偷、不怕虫蛀、不怕发霉,过去手头有好书被朋友发现,难免会心惊肉跳,生怕开口借,一借不复返,现在轻松了,好书只要有人要,一律“友情复制”、免费奉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班级流动书库】相关文章:

小学“先进班级”流动红旗实施方案04-17

人员流动04-30

流动政策05-01

流动05-02

收入流动05-07

流动人才05-19

流动子女05-31

流动党员管理05-24

集团人才流动04-09

流动儿童报告04-11

上一篇:销售会议策划方案下一篇:私自去游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