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

2024-05-08

城市流动儿童(精选十篇)

城市流动儿童 篇1

一、调查概况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流动儿童。调查抽取了湖北省的武汉、黄石、宜昌和浙江省的丽水、舟山等5个城市, 每个市均抽取了中小学各2所, 共20所学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 收到有效问卷1167份。其中武汉市400份, 回收387份, 有效回收率为96.75%;黄石市200份, 回收189份, 有效回收率为94.5%;宜昌市200份, 回收200份, 有效回收率100%;舟山市200份, 回收194份, 有效回收率97.5%;丽水市200份, 回收197份, 有效回收率为98.5%。发放对象为各市有代表性的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城市公办学校。

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的两个衡量维度, 即语言与风俗习惯。语言主要涉及的是流动儿童进城后的语言适应状况, 风俗习惯则涉及的是流动儿童的卫生习惯、居住地理位置以及家乡节日。

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采取集体施测的方法, 对调查获得的所有数据在spss上进行录入及相关的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认为, 外来族群适应本地族群文化的衡量标准有三个:一是语言;二是宗教;三是风俗习惯。由于流动儿童不存在宗教上的适应问题, 因此, 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两个维度上。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状况并不理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前期语言交流困难

戈登认为, 族群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通常表现在语言方面, 如果两个族群在语言上互相不通, 无法进行思想交流, 那么这两个族群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显然会比较少, 偶有交流也容易因彼此语言隔阂造成误解。在明显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 通常各族群居民会形成事实上相互隔离的社区, 这样的族群之间也就谈不上相互的融合或同化。

流动儿童进城之初以及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他们仍旧习惯性地使用方言与他人交流, 特别是在同族群中,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然而, 流入地与流出地间的语言毕竟存在差异, 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障碍。作为支配群体的城市族群, 他们无需变更自身的语言系统。而作为从属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子女, 将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母语”, 转而向城市主流语言靠拢, 否则他们将很难适应城市文化。

调查表明,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初期, 尽管讲普通话的人占大多数,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使用的是老家方言, 而使用城市方言的人数明显不多。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差异, 这就容易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平均超过60%以上的人能够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人不能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语言不通, 客观上导致了交流障碍的产生。

调查发现, 除宜昌市外, 其余四城市中的大多数流动儿童均不会使用流入地方言, 这对处在从属地位的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是相当不利的。

调查结果显示, 平均超过60%以上的流动儿童能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流动儿童不能听懂城市方言。作为从属群体的流动儿童, 如果无法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那么他们将很难与城市文化融合。平均超过70%以上的流动儿童认为在与城市儿童交流时不存在语言障碍, 但也有平均将近30%的流动儿童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2. 风俗习惯差异大

在族群历史演变的过程中, 各族群都会依据其传统居住地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条件而形成各自特有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如农耕、畜牧) 和传统生活方式 (定居、游牧) , 同时形成自己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 流动儿童与城市族群之间的风俗习惯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卫生习惯差异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 不少流动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良卫生习惯 (详见表6) , 如衣服未能及时换洗, 指甲不能经常修剪, 有的同学不爱洗澡, 还有的同学早上起来, 口脸没洗就去学校上课去了。流动儿童的这些不良卫生习惯, 也从我们对城市儿童及教师的访谈中得到了印证, 如:“他们不爱讲卫生, 个人卫生习惯很不好, 不想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不爱干净, 经常随地吐痰”、“妈妈不让我和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一起玩, 说他们不爱卫生, 又喜欢打架”、“流动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而言, 在卫生习惯方面确实要差些, 一位教师如实说”, 这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听到的对流动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评价, 尽管其中可能有夸大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卫生习惯差已成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而城市儿童在这些方面则无疑要好很多。

(2) 居住格局差异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流动儿童大都居住于城乡结合处 (详见表7) , 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高度聚集的居住模式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的“主动”间离, 一方面是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 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的都市文化, 二者之间的文化沟堑也就此形成。而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在大部分时候的“终日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交际模式, 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艰难性。

(3) 节日差异

城市日益缤纷多彩的节日化, 与乡村相对比较执着的传统时节相比, 无论在数量、内容还是形式上, 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等愈发受城市族群热衷的节日, 在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看来, 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与吸引力, 更多的则是淡视,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文化裂痕的生成。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1)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凸显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交流障碍, 二是风俗习惯差异大。其中语言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进城后的前期语言交流障碍, 风俗习惯差异大具体表现在卫生习惯差异、居住格局差异以及节日差异三个方面。

(2)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越来越多, 希望融入城市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也会愈发凸出,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

2. 建议

(1) 大力推广普通话, 构建良好语言环境

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与普及过程中, 会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观念问题。从说惯了家乡方言或城市方言到改说国家通用语言, 不仅仅是能力问题, 更主要的则是观念问题。目前推广普通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在于还有多少人不会讲普通话, 而是很多人本身会讲普通话却不好意思、不愿意讲, 许多人的语言观念仍旧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尽管“宁可卖祖宗, 也不改祖宗声”的封建语言意识不是那么强烈了, 但是一改多年的用语习惯而改讲普通话, 恐怕还需要鼓起一点勇气来。在一些流入地城市, 这种保守的语言观念表现为盲目的语言优越感, 排斥甚至看不起自身方言以外的任何语种, 这是一种典型的族群语言意识的体现;二是克服使用普通话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些人害怕讲普通话, 担心讲不好会被嘲笑, 或者觉得讲普通话不自然甚至会感到尴尬, 时间一长, 就对讲普通话产生畏惧心理。流动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就与他们的用语担心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无论是讲普通话还是老家方言, 他们都会面临着被嘲笑的危险, 而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又很脆弱, 很容易受到伤害, 类似的事件发生几次后, 他们就不会再轻易开口讲话了。攻破上述两个难关, 普通话就可以在城市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得到很好的普及与推广, 流动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也就会随之消除。

(2)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需从流动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 要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 对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需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教师要把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及意义向学生阐述到位, 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轻到重的循序渐进培养原则。如对一年级新入学的新生第一个月就应该着重教会他们正确的看书及写字姿势, 第二个月就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注意保护好眼睛。之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杂物、纸屑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 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与不良卫生习惯的消除, 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流动儿童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有“反弹”的特点, 改变固有的条件反射, 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 需反复坚持训练, 方可取而代之。建议教师在班级中采取“反复抓”与“抓反复”的策略, 充分利用班干部及其他同学与小学生的作用, 相互监督、相互检查, 加之强化训练, 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法可同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 依据学校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确定强化训练点, 学校、班级上下一致强化训练。

(3) 加大群体间的互动频率, 消除偏见与隔阂

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歧视, 往往源于这两大群体间的误解与隔离。所以,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减少大众媒介对流动儿童的消极负面报道及宣传, 转而以增加尊重、重视流动儿童为主题内容, 特别要对流动儿童中自强不息、德才优异、考取大学等典型事例, 予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 扭转并改变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误解, 让他们意识到流动儿童将是未来城市居民, 二者在同一城市空间生活, 两大群体之间只有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帮助, 彼此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并能在心理上接纳和认同流动儿童, 进而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看待流动儿童, 为流动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以及舆论环境;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城市各社区单位还应采取各种活动方式, 促进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及其父母间的交往互动, 以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 加深彼此的了解, 改善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促进群体间的相互融合, 进而建构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共同的社会认同。

(4) 尊重差异, 相互接纳

二元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 在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心理差距与尊严差距。流动儿童由于家庭背景、文化传统, 行为习惯仍旧保留着原有的乡村痕迹, 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过程中, 他们的这些行为方式显得有些“老土”。这种“老土”导致了他们自卑心理的形成, 从而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迟钝与封闭。与此同时, 由于大众传媒的负面报道以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陌生, 也导致了城市儿童不愿意与流动儿童交朋友。为此,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让城市儿童认识城乡差异, 让他们了解农村, 让城市儿童体会到流动儿童父母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了解中尊重差异, 在差异中赢取尊重。在实践层面, 就城市儿童来说, 了解农村, 尊重与欣赏差异;引导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发扬、挖掘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自身的优秀品质, 开展“结对子”活动, 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一对一结为好朋友, 让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 生活上互相关心, 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让他们在同伴交往中了解彼此, 自然融合。差别引发歧视, 差别引发矛盾, 差别引发格格不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拉近二者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Kronauer, Martin1998, "'Social Exclusion'and'Underclass'-New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in Andreβ, Hans-Jürgen (ed.) ,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ershot:Ashgate.

[2]Sabour, M'hammed1999,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The Case of Joensuu."in Lit-tlewood, Paul et al.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 Aldershot:Ashgate.

[3]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8.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2~211.

[5]曾群, 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 2004, (3) .

[6]Social Exclusion Unit.What is social exclusion[EB/OL].http;//www.Socialexclusionunit.gov.uk/page.Asp?id=213.

[7]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4) .

城市发展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 篇2

摘 要:改革开放30余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举世公认。然而,他们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却迟迟未进入公众的视线范围之内。平民教育实践为这些流动儿童提供了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然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识滞后和管理失当今平民教育处境尴尬。期待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41号)出台的当下,政府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以促进平民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关键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城市发展;流动儿童;平民教育;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30余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从农村流入城市打工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流入城市打工的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11亿人。北京市政协的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为726万人。占1/3强。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的9万余人,迅速增长到年的41.8万人,占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0%。虽然迄今为止,尚无对在京流动学前儿童人数的准确统计,但是从人口家庭化迁徙的上升趋势以及近3年北京市新生儿中非户籍人口约占51%等情况推测,在京的流动学前儿童人数很可能已超过了户籍学前儿童人数,也超过了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人数。作为不同于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新兴社会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但长期以来,这个庞大的人群有着怎样的托幼服务需求,他们子女的学前教育状况如何。却一直未进入公众的视线。笔者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正视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期待借《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的春风,在政府空前重视的大背景下,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一、现有体制的边缘地带成为平民教育实践探索的空间

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背景,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托的现实需求,催生了平民教育。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一直未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应有的关注。在现有体制的边缘地带,平民教育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量出现民间兴办的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各种非正规托幼机构,提供灵活便利、低成本、低收费的托幼服务;二是面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现实需求出现的第三种力量,即由民间兴办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

1 “山寨园”占据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半壁江山

目前,满足低收入人群托幼需求的所谓“山寨园”已占据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半壁江山。以北京市为例。2009年,低收费、没有正式注册的“山寨”幼儿园已达1298所。超过了全市注册的1266所正规幼儿园。笔者近两年所作的相关调研显示,北京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多聚居在城乡交界处。这类地区多为城中村,缺少公共服务设施,也缺少公办的正规幼儿园。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托需求又是客观存在的,于是,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幼儿园纷纷出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就近入园的便利。在这些非正规幼儿园入托的幼儿中,约95%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非正规幼儿园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托幼服务力量。

“山寨园”多依据所处社区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兴办,整体收费水平通常为每月200~400元(包括伙食费),基本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非正规幼儿园大多是低成本办园,条件一般比较简陋,师资力量也显薄弱。尽可能满足家长的托幼服务需求是“山寨园”最突出的特点。例如,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工作时间较长的特点,这些非正规幼儿园的开园时间通常是周一到周六,有的周日也开园,早上6点半孩子就可以入园,晚上离园时间比较晚,延时服务通常也不另外收费。这些均有别于作息制度严格的正规幼儿园。

从办园主体上看,“山寨园”大多是民间自发兴办的,主办者也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从举办形式来看,既有小规模的混龄式家庭托儿所,也有大致按照年龄分班的在园幼儿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还有个别连锁经营的园所;从地域分布和生源来看,大多分布在城市周边或城乡交界处,主要招收住在附近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因而也被称为“打工子弟幼儿园”“农民工幼儿园”。“山寨园”的提法说明这些非正规幼儿园处在边缘地带,它们被排除在现有教育体制之外。由于未能得到官方认可,媒体往往称之为“非法幼儿园”或“黑园”。

2 由民间兴办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成为第三种力量

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由民间兴办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已大量出现,被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第三种力量”。之所以称之为“第三种力量”,是因为它们处在公办教育机构和营利性质的民办教育机构之外,属于公益性学校。在呼唤公民社会的今天,通过由民间兴办公益组织的方式来为弱势群体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已成为可能。尽管目前相关政策和发展环境并不宽松,但在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以笔者参与创办的四环游戏小组为例。在北京一个农贸市场中偶然诞生的四环游戏小组既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天地及家长育儿互助的场所,也是志愿者学以致用、进行教育研究的基地。四环游戏小组自成立起一直秉持陶行知、张雪门等教育家倡导的平民教育理念,立足现实,积极探索。“事实证明,四环游戏小组的教育质量非常出色,不逊于正规幼儿园。”四环游戏小组作为一个公益性托幼组织,通过长达6年的实践,探索出一条面向流动儿童的具有文化适宜性的学前教育道路。目前,这种非正规的、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模式已经在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的石景山刘娘府社区等地推广。这样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有助于让更多的流动学前儿童受益。

无论是“山寨园”的大量开办还是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的纷纷出现,这些机构和组织提供的基本学前教育服务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托幼需求,让流动儿童有幼儿园可上,保障了他们最基本的享受学前教育的权利。笔者认为,平民教育不失为解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选择。

二、认识滞后和管理失当今平民教育处境尴尬

应需而生的“山寨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托幼服务问题。然而,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识滞后和管理失当,平民教育长

期以来处于尴尬境地。由于处于现有体制的边缘地带,这类平民教育机构不仅未被官方认可,而且遭受歧视、限制。例如,四环游戏小组这类民间兴办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组织长期面临注册难等发展困境。笔者认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等导致了政府有关部门对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状况不太了解,很难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平民教育的需求。事实上,在频频有媒体报道“山寨园”遭“严打”的当下,进城务工人员对“山寨园”的需求依然旺盛,与官方立场形成巨大反差。笔者认为,这一矛盾的症结在于,官方强调的`是园所达标,而支持者关注的是现实条件下孩子有园可上。前者更多强调的是不出事;后者则立足于弱势人群本身,重在解决问题。“一旦我们最关心学校,则孩子便不受重视了。”其实,行为主体,即当事人自己的声音和选择才更值得关注。四环游戏小组等这类为官方所忽视或歧视的民间自救组织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包办一切的全能政府,民间力量的兴起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笔者认为,该是为“山寨园”正名,因势利导发挥平民教育作用的时候了。在兴办学前教育的问题上,迫切需要调整政府与市场及民间(即社会)的关系。否则,政府若坚持固有成见并采取消极办法。对“山寨园”“取而不缔”“禁而不止”的局面不仅尴尬,而且有可能加剧社会矛盾。

三、实现教育公平期待体制机制的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能否让这些劳动者的子女也享有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事实上,平民教育实践对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颇有启示意义。

1 突破观念限制和制度障碍

长期以来,受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公众普遍认为只有公有的、政府办的幼儿园才是好的,民办的、私营的则是趋利的、不好的,自然倾向于同意政府部门对民办的、非正规的“山寨园”进行“严打”。“教育性是学前教育本质属性”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对教育性的过于强调而忽略了学前教育基本的托幼服务功能,也导致了政府以正规幼儿园为标准强调统一管理,而对体制外的各类“山寨园”一味打压。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社会化是适应经济体制转型需要的,平民教育是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的。要深入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突破观念限制和制度障碍,走出对学前教育功能的认识误区。

2 改革财政分配制度

“山寨园”的办园条件的确简陋,大多存在着场地狭窄、硬件不足等问题,个别幼儿园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家长缴费这一单一的经费来源使得“山寨园”不得不低成本运营。然而,必须承认,“山寨园”的存在让处于城市边缘和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获得了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或者可以说,这些非正规幼儿园承担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社会责任,而政府则是最终的受益者。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一直是以牺牲农村、农民为代价的,30余年的改革开放又是农民付出最多而享有改革成果较少。现在,该是回报他们的时候了。缩小社会日益增大的两极分化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财政资源分配方面应向以弱势人群为对象的平民教育倾斜。例如,可通过对流动儿童发放教育券等方式补偿欠账,促进教育公平。

3 积极扶持并适当规范平民教育

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考虑其所发生的背景、条件,不存在适合于任何情境的普遍适用的模式。无视差异的教育并不是教育公平的真正内涵。可见,构建需求导向的多元化学前教育供给体系势在必行。

政府应当在认识与肯定“山寨园”价值的前提下,调整管理策略,变管治为服务和扶持。如通过经费支持、师资培训等方面加以扶持。进而适当规范,包括实事求是地设置准入门槛以及执行差异化或有弹性的评价标准等,形成鼓励平民办学的宽松政策与制度环境,以帮助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最终使流动学前儿童能够真正获益。

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正式颁布。月,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五条措施。随后,《若干意见》出台。2010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政府的空前重视让幼教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然而,细细研读这些政策文本,笔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明确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等举措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试图一揽子迅速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并不现实。而对于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这些政策文本中只有一句话,“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措施如何则语焉不详。体制机制的改革似乎仅仅关注加大财政投入,而且依然延续着以往以城市为中心和政府包办的思路,依然着眼于对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的限制、管治而非扶持、服务。这不免令人生出些许隐忧,担心有可能出现地方政府争相上马政绩工程而不顾现实条件,导致资源浪费和教育不公平加大的问题。

杨东平提出,在利益多元化和需求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社会服务问题主要应当通过政府、市场与消费者三方合作的模式解决。这其中,最需要学习和改革的是政府――应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改善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确定政府和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治理方式。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解决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特别是教育价值观,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真正的变革和创新。否则,问题必然无解,也无益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壮大。

面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民间力量在积极行动。平民教育的实践正在“唤起一种新的力量”,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分优和为社会分担责任,更可以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提供多种选择。期待政府部门能够走出自我设置的观念误区,把平民教育看作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积极因素,为平民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期待在《若干意见》出台的当下,政府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以促进平民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是城市的新市民,但现实是这些底层人群常常被遗忘。能否让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有尊严而幸福地生活,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沙沙20北京常住人口预计达2500万[EB/OL],[2010-07-17]http://www.省略

[2]马北北,李新玲,政协委员调查:北京“山寨幼儿园”数量超过正规园[EB/OL],[2009-07-29].http://news.省略

[3]佚名,突破学前教育“瓶颈”需教育创新[EB/OL][2010-07-31]http://www.省略

(4]张燕,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面向农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克里希纳穆提,一生的学习: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M],北京:群言出版社,

[6]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8)

[7]杨东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学前教育难题[EB/OL],[2010-12-07],http://www.省略

城市流动儿童 篇3

【关键词】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社会适应行为 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D4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6-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社会适应是儿童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它必然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不对他们的社会适应作特别的研究,寻求促其适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他们的社会适应将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受到威胁。本研究从这一现实出发,研究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社会关注流动少年儿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实证参考。

意义:幼儿期是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对个体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重视和研究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实证性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以往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弥补了关于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的不足,又可以通过深入探寻而展现社会和教育事实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其结果可以为教育学、心理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1.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本文中的流动学前儿童是指3-6岁跟随父母或其监护人在天津市幼儿园中接受义务教育,而户籍不在天津市的儿童,对居住时间不作限制。但不包括留守在家的学前儿童。

(2)社会适应

所以本研究把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屑冲突情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地克服困难,解决生活实际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最初学习生活的参与能力。

2.研究问题

(1)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发展特点

(2)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各项目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

(4)流动儿童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对策

3.研究假设

(1)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具有特异性,即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的各维度上的发展具有不同特点

(2)学前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发展

(3)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差异

4.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研究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5.理论基础

人格模式理论、智力模式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从文献探讨中获得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因素,其次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整个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再次开展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调查研究。以4-6岁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本人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与儿童社会适应紧密相关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提高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的关键问题是要立足于流动儿童实际生活的现状,通过实事求的调查,得出有价值的结果和结论。

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获取国内外关于儿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2)调查法

本研究中,针对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采取的调查研究,就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指导和依据。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在收集资料前,调查人员均受过统一培训。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

调查目的:运用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考察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包括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与本地学前儿童的差异,以及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调查对象:天津市内收费较低、规模较小的10所幼儿园。

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杭州大学儿童成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编制的《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手册中的问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和分析:

(1)父母亲文化程度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2)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3)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特点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

(5)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l)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

(2)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家庭收入的影响

(3)3-6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发展性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性别差异不显著

(5)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于当地儿童

2.建议

(1)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改善流动儿童家长的素质

(3)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4)增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避免流动儿童边缘化

3.体会与思考

城市流动儿童 篇4

托达罗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对城市的工资水平预期较高, 即便是有风险, 如果一旦找到工作, 那么收入就会比在农村的收入高很多很多, 很多人依然会冒着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的风险迁移到城市中。当他们来到城市中, 一部分人学历水平较高, 较快适应城市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 获得了交到了收入,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学历水平较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 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工作, 于是只能住在条件非常差的城市边缘, 从事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流入, 会出现流动儿童的问题。在这些流动儿童中, 由于家长工作比较忙、学历程度不高, 在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城市流动儿童是社会上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他们能否适应本地区的生活,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 到现在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晋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无烟煤产区, 化工工业也比较发达。依托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 这个年轻的城市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再加上, 和人口输出大省河南省之间的地理位置比较近, 就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汇进这座年轻的城市。

我选择进行走访调查的苗孟庄社区, 毗邻晋城主要的商业街新市西街, 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商业活动比较方便, 并且, 随着黄花街改造、开发区的建设, 这里变得没有从前那样热闹繁华, 很多的本地居民选择到市郊居住, 就空闲下来一些房子, 这些房子也大多沿袭山西民居的特色, 通常是两层楼带有小院子的独立居所, 可以好几家居民合租, 房租就相对比较便宜, 因此, 这一带, 就聚集了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本次社会实践, 主要是对苗孟庄社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他们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对他们的子女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按照这样的思路, 在社区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 回收了47份, 回收率为94%, 并且抽选了来自不同地域、家长从事不同职业的10个孩子进行了访谈。

二、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流动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

(1) 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状况。从回收回来的调查问卷结果看, 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建筑业、装饰装修的占51%, 从事个体户职业的占37%, 干零活的占8%, 其他的占4%。外来务工人员从事个体户职业, 主要是卖蔬菜、卖水果、卖小吃、小型家电维修点、收购站等等。由于学历水平较低, 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 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脏乱差、工资水平较低, 生活处境十分艰辛。

(2) 流动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些影响, 此外, 家长的学历水平, 对家庭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流动儿童的家长初中学历居多, 占较大的比重。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 流动儿童的家长的工作量很大, 日夜操劳来维持一家人的开支, 工作非常辛苦, 当他们下班回家后, 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好好休息, 根本就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更不要提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了。此外, 家长学历水平不高, 使得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方面力不从心, 并且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较多的会受农村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及其原因

(1) 家庭教育的内容。在问到“您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您最关注哪个方面?”54%的家长选择了学习, 39%的家长选择道德, 仅有7%的家长选择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学历程度较低, 在城市中流动儿童家长只能从事脏、苦、累的体力劳动, 家长就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因此, 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访谈中,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孩就跟我讲, 爸爸妈妈只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关注较多, 每每到寒暑假的期末考试, 他们都反复询问成绩, 对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就不是很关心, 也不关心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不关注自己在和老师同学相处中遇到的问题。在问到“您认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主要应该包括什么哪些方面的内容?”

选择孝敬父母、照顾兄弟姐妹选项的家长占57%, 选择遵守社会公德的家长占29%, 选择不偷东西、不说脏话、不和同学打架的家长占14%。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 家长大多只关注对孩子进行传统日常的道德品质培养, 如孝顺、爱护兄弟姐妹、和同学团结友爱, 对孩子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关注的非常少。少年儿童今后要成长为社会中的公民,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公德心淡漠, 将会制约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 在问到“您对孩子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 选择内化孩子道德品质的家长占78%, 选择我们的工作比较忙, 不希望孩子再给我们惹麻烦的占22%, 这说明有相当比例的家长没有给予家庭道德教育恰当对位, 仅仅认为这是减轻自己负担的手段, 并不是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此外, 家长在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严重缺位, 孩子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城市, 面对城市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 一定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并且, 班级里大部分孩子是城市里的孩子, 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异, 从小就培养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 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 不敢和他们相处做朋友, 另外, 城市中对外来人员歧视的大环境氛围, 无形中也会加剧孩子的自卑感。

在访谈中, 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跟我说, 她是去年暑假才从家乡来到这里, 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 班里同学大部分都是城市孩子, 他们有非常多的零用钱, 他们有非常昂贵的书包, 有非常漂亮的笔袋, 这些她想都不敢想, 并且, 他们在课后, 能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 她没有任何的基础, 报名去上了一节课后, 老师说她基础太差, 没有办法教, 就不让她再参加了。

在走访中,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讲到, 他从家乡农村小学来到新的班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由于远离了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 他感到情绪非常低落, 在学校里, 就不是很愿意讲话, 慢慢的, 同学们都觉得他很好欺负, 就给他起各种各样明显歧视的绰号, 甚至, 班里有几个男生, 聚集在一起, 在他放学路上, 合伙欺负他, 这样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家长只片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对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完全没有察觉到, 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 不知晓孩子遇到的心理困难, 不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这样长久积压心中, 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会诱致自卑、自闭、孤单、抑郁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 跟孩子的交流沟通状况。家长和孩子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 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障。家长把孩子接到城里来, 带到自己的身边, 就是觉得自己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在家中, 不能很好照顾和教育, 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 心里比较愧疚, 把孩子接来, 一方面方便照顾, 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对他们的管教, 不至于在乡村比较宽松的环境下, 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 但是, 在实际条件下, 很多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间缺乏沟通交流, 不能在温馨的环境中内化对孩子的教育。在问到, “您的孩子有苦恼时, 愿意和您倾诉吗?”18%的家长选择经常倾诉, 28%的家长选择偶尔会倾诉, 54%的家长选择不会倾诉, 从来没有听孩子提起过。在问到“您经常带孩子出去游玩吗?”选择选择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的家长占63%, 选择偶尔, 孩子有要求时, 会带孩子出去玩的占21%, 选择经常会带孩子出去玩的占16%。

(3) 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情况。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家长对待孩子行为的态度和具体细化的方式方法对家庭教育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家庭属于家长制, 不尊重孩子的尊严和人格, 家长吩咐什么, 孩子就照着做, 完全没有自由, 有些家庭比较民主, 比较注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内化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问到“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 你会听从孩子的意见吗?”61%家长选择我们做主, 孩子服从就可以了, 24%家长选择偶尔听孩子的意见, 15%家长选择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在问到“您在看到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会怎样对待?”选择严厉责问的家长占69%, 选择询问原因, 进行耐心开导的家长占31%。可以看出来, 有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 比较严厉, 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待家长的恐惧感, 由于惧怕家长的严厉责问, 有些孩子就会弄虚作假, 瞒过一时是一时, 这样更加造成孩子道德品质的下降, 或者有时会演变到更加极端的情况, 久而久之的打骂, 孩子就会和家长越来越疏远, 并且这时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会形成逆反心理, 对家长的教育置之不理, 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孩子就不愿意再服从家长的管教, 家长也认为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都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就放任自流, 不再管教, 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走访中, 一个家长在小区里开了一个小饭店, 经营生意, 中午的时候格外忙碌, 这时候, 看到他们家十四岁的孩子在饭店大厅电脑上玩游戏, 店里这么忙, 他都不会主动帮家长分担。这个家长颇为无奈的说, 我们这么累, 还不是为了他, 整天跟他说好好学习, 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 才不会向我们这样, 一辈子受苦的命, 看到他的成绩单, 我总是恨铁不成钢, 拿起手旁的东西就打, 打多了这孩子就皮了, 管也管不住了, 怎么样管教都没有用, 就随他去吧, 我们也管不住了。

从调查访谈的情况可以看出来,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沿袭了农村的家长制的教育模式,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中, 通常是家长做主, 吩咐命令, 孩子依着做, 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 如果孩子不服从命令, 就会对孩子责怪, 造成了孩子对家长逐渐疏远, 害怕家长责备, 宁愿弄虚作假。

三、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状况的相应措施

(1) 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禁止企业拖欠工资的行为,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能够找到较为稳定的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工作, 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政府应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 应该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进入公立学校上学的问题, 使得流动儿童能够到接受更好的教育。

(2) 学校层面。在学校层面上, 学校老师应该多到孩子家中进行家访, 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告知家长, 多和家长进行沟通, 并就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案和家长进行商讨, 和家长积极配合。

(3) 家长层面。家长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素质, 应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 可以利用假期的实践多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内化家庭教育。家长不仅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社会公德、道德品质培育、心理状态调整方面都应该给予关注, 应该多参加家长会, 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并且应当注意转变传统家长制的教育方式, 尊重孩子的意见, 采用说理式的方式, 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进而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杜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道德教育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08, (4) .

关爱流动儿童 篇5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身份各种各样的人组成,他们的生活,组成了尘世中绚烂的色彩。可是在这绮丽的色彩中,总会有那一星点被人们忽略,被世人遗忘。他们便是那大大世界中的小小色彩,只可惜他们的生活,没有我们这么多彩多姿,而是处于流动的状态。行如流水,在这世界中流走,所到之处都可以是“家”,他们就是——流动儿童。

他们主要是随着父母的工作而到处流走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甚至更幼小。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目的是务工。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流动儿童”这个名词。

正处于生长中的孩子,所有的爱都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只可惜因为父母的繁忙,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至于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对流他们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父母的沟通难以实现。所以很多孩子都有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所以我们要关注、帮助和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正能量,这次实践中正能量一直是主旋律。

着时间的推移,流动儿童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着不断上升的流流动少年儿童的数量除了我们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政府的努力。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这些流动儿童的很多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希望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流动少年儿童的基本权利。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不可以因为他们没有本地户口就歧视他们,种种的不平等会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落寞。政府要给予这些流动少年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活,享受着一样的权利,共同生活在阳光下。

因为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都不发拥有。这种种的环境,又怎能让他们学好呢?每天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还要遭受不公平的白眼,他们的心灵就在这一次次的嘲笑和一目目奇怪的眼神中,逐渐封闭。在内心里筑起厚厚的墙,把最真实的自己封闭起来,从而表现出的是冷漠、麻木,面对这样的他们我们需要用热情去感染他们,用言语去鼓励他们,用行动去告诉他们——你,不是一个人。我们和你同在。

让孩子们的欢笑充满世界,让每一抹色彩都绮丽缤纷。虽说每个人的力量的很渺小,但是许多许多渺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足以扭转人心的力量。让这些力量组合起来,为了流动的而他们而努力吧。

陈钰

流动儿童就是“城里娃” 篇6

“流动儿童”的提法已不适用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了由你参与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关于这个课题有最新的研究进展吗?

段成荣:目前我们主要在“新生代的流动人口状况”、“异地高考”等专题性领域方面完成了一些研究。

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概念已经不适用。传统的理解,通常假定他们都是“在老家出生,再到城市里来”。这些年我们观察到,城里生、城里长的孩子在增多。这一轮调查发现,这样的“城里娃”占到16岁以下流动儿童的52%~53%。

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就是“城里娃”。这种特点决定了我们对于流动儿童问题在制度上的一些安排,与今后的现实有很大偏差。

之前的一切设计,包括各种教育政策,都没有来得及做让他们长期扎根的准备,在出发点上就有偏差,今后这个矛盾会更突出。

分级分担流动儿童教育经费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提出流动人口受益者的结构问题,在流动儿童方面,是否也存在相应的受益和责任结构?

段成荣:流动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带动了经济发展,所以首先国家要承担责任,流入地的地方政府也要承担责任。

流动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务工经商,儿童更多的是伴随性的。儿童的融入,最核心的就是教育问题。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战略,在“市民化”部分对流动儿童的问题有特别好的提法。原来的城镇化战略中,讲到子女教育问题,位置一般靠后,而这次放在第一位,这显示了政府承担责任的决心。

《瞭望东方周刊》:省内和跨省流动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城市融入?

段成荣:目前针对“义务教育”以及“义务教育后”——也就是大龄儿童的教育,各省对于省内流动的孩子已经作出种种安排,但在跨省这块缺口仍然很大。下一步跨省的工作肯定是重点。

我们有个流动儿童教育的分级建议:跨省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各省承担省内跨市的流动儿童教育经费;再由各市把市内跨县的部分管起来,逐级分担。

一些大城市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态度一直不明朗,甚至明显在推卸责任,这跟财政负担有一定的关系。

东部吸力仍大,中西部整体规划须有预见性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的调查显示,部分中西部省市流动儿童的流入也出现增长,今后流动的地区分布,是否可能向中西部转移?

段成荣:“向东流”这个整体趋势还没有明显变化,发展机会比较多的沿海城市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部分中西部城市,如成都、重庆,有异军突起的现象,需要尽早准备。

无锡、重庆等地,十几年前就提出把流动儿童纳入到当地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目前许多大城市做得不够好,不愿意承认有这么多流动人口,所以也不太愿意做教育资源安排,总是强调教育资源不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人口的流入要有预见性。我们在2013年的报告中就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学籍转接提供便捷服务。

对流动儿童要有长远安排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义务教育,这些孩子还有哪些“城市融入”的需要?

段成荣:除了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两头”就学难题突出,接受学前和高中教育比例偏低,延迟义务教育现象普遍。

各级政府一定要做好全面承认、接受这些“城里娃”的准备。

之所以叫做“城里娃”,是强调两点:第一,他们不愿意走,城里就是他们的家;第二,他们也不可能走。

人们习惯认为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但事实上,无论是流动人口整体,还是近年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绝大多数人的居住都相对稳定。

近期我们对全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70.3% 的人只流动到过1个城市,更换过3个及以上城市的人仅占3.77%。

这些人不会来回跑,因此必须对流动儿童有长远的安排。

2013年是我国“异地高考破冰之年”,12个省份首次接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但你知道一共多少人参加了异地高考吗?4144个。

最近我们得出了全国异地高考需求相对准确的数字,每年18万人。4144对比18万,差得太远了。

城市流动儿童 篇7

一、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城市流动儿童自尊水平不足

城市流动儿童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不能充分表达他们的自尊思想,对于自己的自尊心受伤经历表现得比较自卑和失落。例如,有人使用恶意的话语贬低或者嘲笑他们时,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正是由于城市流动儿童的身心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他们会使用所听到的恶意语言来对照自己,这种儿童时期的自尊心受损经历使得孩子在不良的身心状态下成长,也阻碍了其自我价值的形成。城市流动儿童自尊心受损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

首先,家庭因素是首位的,最能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有调查报告显示,很多城市流动儿童的父母为了生活到处奔波,忽视了子女的身心成长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家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的思想、行为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流动儿童的自尊状态,亲子矛盾问题、家庭环境差等,均会阻碍孩子自尊的形成。其次,教师对城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建立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思想有偏差等,都会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损。有学者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自尊的建立。最后,还包括其他因素对儿童自尊的影响,例如家人长辈的鼓励、社会环境的作用等。

2.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不良

由于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异,当城市流动儿童受到外界环境差异的冲击时,往往会产生自卑或者孤独感,这种对环境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容易导致其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偏差。目前而言,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第一,年龄因素。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如果城市流动儿童到一个新环境时的年龄越小,则能更快地适应社会;而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对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更完善的认识。

第二,同学关系因素。对于城市流动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最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地方,所以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在校园生活中,如果受到同学朋友的排斥,则会导致他们不能融入群体,这时他们的抑郁、焦虑程度与同学关系表现显著相关。

第三,家庭环境因素。将城市流动儿童的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三种心理状态作为研究变量,结合不同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家庭氛围越好,则孩子的身心状况越佳,社会适应性也越强。亲子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思想观念都是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以及伙伴的满意程度产生影响。

3.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上的孤独感

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相比,心理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人际交往和同学相处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城市流动儿童如果对每个城市同学的情况了解得更详细,自己的孤独感则会更深。所以,只有当这些孩子与同学、朋友间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时,他们的孤独感才有所减轻。扩大城市流动儿童的交友范围,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

总体而言,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孩子交往越多,了解越深,他们越能感受到自身的孤独感。

二、城市流动儿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文章在对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城市流动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注重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城市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其所处环境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此,家长必须树立起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具体如下:

(1)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在“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家庭教育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所在。一般而言,要求家长必须对自身的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念。通常来讲,现代家庭教育观念集中体现在:第一,家长要敢于向孩子学习。这是因为孩子虽小,但思维活跃,且创造性思维要强于家长。第二,端正对孩子的角色定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必须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通常具备早期性、长期性和亲密性,因而心理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第三,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改善家长自身素质。只有不懂家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深刻地反映了家长在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改变和提高家长的各项素质,这对于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家庭环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自觉采取有效的教子方法,学习科学的家教理论,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懂得儿童成长的身心规律。

(3)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尽量多挤出一些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从而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是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在孩子受伤时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也不用刻意隐瞒或者避讳,应当与学校及时沟通,合力改善孩子的心理问题。

2.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采取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充分结合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现有的学校制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优化。具体如下:

(1)扩大教学规模,多为城市流动儿童预留一些招生指标,而且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要公平对待,让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教育和管理有城市流动儿童的班级。在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可以发展“国有民办”的办学模式,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来完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政府也要担负起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等责任,对于不能达到特定标准的学校要及时改善,如果整改后仍不符条件的则取消其办学资格。

(2)建立适合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制度。在制订学校制度时,必须将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为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城市流动儿童的指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和保障。同时,在学校制度中,还应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不可在一些奖惩等环节出现歧视。在学校制度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注重对心理教育方式的创新,例如,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实践活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等引入心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与城市流动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地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3)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艺团体,开展适合学生的兴趣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形成团结友爱的师生关系,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城市流动儿童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所以制订科学的学校干预措施是改善其心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为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学校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消除教师和部分城市儿童对自己身份的优越感,应当使他们公平地看待城市流动儿童,与他们多加交往。

(4)注重改善城市流动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城市流动儿童而言,他们进入学校之后,首先必须克服的是自卑心理。因为,大部分城市流动儿童初入城市会因发现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而出现自闭、不愿交往等心理问题。因此,在构建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必须注意改善城市流动儿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平等待人。因此,教师应通过改善儿童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真诚对待他人,包容他人。儿童与其他儿童在交往时难免会遇到误会和摩擦,如果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3. 社会层面给予城市流动儿童以帮助和支持

在政府和社会群体层面,应尽可能地给城市流动儿童以帮助和支持,这对于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重要。具体如下:

(1)完善教育制度,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改变过去传统的“户籍捆绑式”“学籍地升学”等落后制度,并设立法律法规保证儿童的教育权利。各地方政府要出台详细的政策,保证城市流动儿童的公平教育,对于当地儿童的流入流出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准确判断流动儿童的变化数量,更好地制定适合自己的招生计划。此外,国家应当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可以为城市流动儿童设立专项基金。中央、流入地、流出地三个地方的政府应当共同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保证财政所拨出的教育经费能用到刀刃上。

(2)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解决城市流动儿童的问题还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策上多宣传和推广积极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多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不排斥和歧视他们,将他们与城市人公平对待。此外,社会也要加大力度发展民办学校,完善校园的软硬件设施,为城市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汇报学校,从源头上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城市化建设在加快步伐,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并给予恰当的保护。面对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必须充分调动起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城市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胡韬,郭成,刘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30-33.

城市流动儿童 篇8

一、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调查分析

(一) 环境与个体发展的相关理论支持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一个生活环境, 家庭外部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需要重新适应这个环境。在心理学领域, 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已早有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环境决定论, 认为一切行为都由环境所决定。交互作用论, 认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生态学观点, 认为远端环境通过作用于近端环境影响人的发展。心理弹性理论, 不利环境有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 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收入与教育意识的联系调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今虽然我国已经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是贫富分化依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以廉价的劳动力获得的有限经济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的支出。在对宁德市流动儿童家庭收入情况调查中显示: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2000元的家庭占了较大的比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收入并不是很乐观。此外, 家庭的经济收入显著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感到生活的优越性, 对未来充满憧憬。实际上经济不仅是生活上影响着孩子生活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的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实力不够无形中给流动儿童带来了沉重的家务负担, 在学习之余还要忙于家里的活。甚至因为工作加班无暇照顾孩子, 与孩子的交流时间少。

(三) 父母的养育方式

鲍姆林特 (D.Baumrind) 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 重点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由此提出了影响较大的三种父母养育方式, 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笔者对流动人口的家庭教养方式做了个统计, 发现更多的父母是权威型, 孩子是服从型。孩子服从家长的安排, 这样的过程难免会导致孩子自主能力的泯灭。不管大事小事父母包办分配不仅让孩子失去自由生长的机会也给家长带来了负担。

(四) 家庭的气氛融洽度

家庭结构的稳定性会增加流动儿童带来幸福感指数。流动儿童往往受到不平等教育、合法权利无法保障等多重压力导致流动儿童失去了在与城市融合过程中的归属感。而家庭就是孩子的避风港, 面对来自社会、学校的种种压力, 只能靠良好的家庭环境来化解。在本研究中, 笔者用家庭幸福指数来反映家庭的气氛是融洽还是对抗。在对宁德市50个流动儿童的调查中显示, 流动人口家庭的幸福指数为一般程度高达78%。流动儿童是否感到幸福快乐, 对城市生活是否满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间的关系是否亲密, 是否彼此了解互相支持。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差点, 只要家庭和睦, 家人情感上互相支持, 流动儿童就能在城市里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有效为孩子带来幸福感, 缓解流动过程带来的问题。

(五) 流动儿童学习环境调查

在进行个案调查中, 笔者走进光线昏暗的铁皮简易房, 找到了杨某。杨某是宁德市蕉城区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该老师反映该生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认真很乖巧。在她家里就一张桌子, 她的课桌就是吃饭时的饭桌, 没有台灯, 不舍得太早开灯, 一回家就要忙着做卫生做饭等, 这无形中剥夺了她过多的学习时间。孩子适当帮助家庭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然而当家务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 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杨某还是自觉性较强的孩子, 还能协调好家务和学习的关系,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这么幸运的, 在笔者个案调查中访问了25个流动儿童中, 有63%的孩子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他们反映“作业多, 但是家务也要做, 经常会来不及做作业。”“有时候来不及就要赶作业, 有的题目没有经过怎么思考就随便填写。”调查问卷第七题“爸妈会多久带你去图书馆?”经常的占6%, 偶尔带孩子去图书馆的占了18%, 很少几乎不的家长占了高达76%。这从侧面反映了家长的教育重视度、教育意识不高。并未有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环境的意识。教育环境不仅仅是学校提供的教育环境, 更多的是家庭创设的教育环境, 要知道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二、走出当前家庭环境的教育对策

(一) 和谐家庭关系的维护

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 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 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家庭, 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家庭的和谐氛围营造。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细微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适应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不能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将工作上的情绪带到家庭中来。多一份耐心, 发现流动儿童的成长中的问题, 及时沟通给予建议, 使得孩子在家庭中收获到完整的家庭教育。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工作, 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与孩子沟通、交流, 亲子关系疏离。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往往使得流动儿童在父母亲信任等方面存在差异, 对于父母的认可度较低。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有效教育、引导和管理孩子, 造成教育的恶性循环。

(二) 家庭教育观念的突破

民主化一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题, 它意味着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孩子, 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等应该先通过孩子的意见, 只有孩子有兴趣去学习, 才能收获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民主的把握却是因人而异, 应该把握个度, 不能让孩子在过分民主的家庭中失去了家长应有的权威。一味尊重孩子的意见最终导致孩子的叛逆, 特别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应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结合, 家长在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教育方略。家长应该意识到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 与城市定居儿童的不同之处, 突破原有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是对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绝对的依赖。家庭教育应该跳出古往今来的教育模式, 家长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特别是流动儿童这样一些特殊的群体, 更应该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管理孩子。

综上所述, 流动儿童更多的是在心理上容易受到一些影响, 如自卑、孤僻等, 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 进而优化孩子的教育问题。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 使其重视家庭教育, 更有助于流动儿童积极融入当地教育, 促进我国的教育公平。

摘要:伴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流动人口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逐渐涌进中小型城市。宁德市作为典型的中小型城市,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 近年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给宁德市带来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当今流动儿童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许多流动家庭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他们往往对孩子的期望高投入少, 疏忽了家庭教育在流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对策,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 2012.

[2]风笑天, 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J].社会学研究, 2004, (14) .

[3]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10.

[4]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1996.

[5]侯娟, 邹泓, 李晓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02) .

[6]佚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D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1KXdhq FSy QKRJ7XLm3S d20Awu C7HS7f FQWi EPNMR6jw GEMKanc Yv3Bwo MSu PR F-K9nf57t W8B5nb SJqs DRl Ts Le4X7c60mxa Nt-zu XInt9e.

城市流动儿童 篇9

我国政府已经为改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做出了努力。2006年3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08年, 中央1号文件强调, 农民工输入地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 收费与当地学生采用同一标准。农民工输出地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寄宿和监护条件。要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行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的两个方面, 他们同属于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本文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儿童。“流动儿童”是指离开户口所在地, 跟随父母一起流入到其父母务工经商的所在地的18周岁以下儿童。

虽然关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研究的成果很丰富, 但在研究和工作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或注意的事项, 对此进行改进有利于政府和学者更好地认识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问题。

一、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规模及增长趋势

1.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规模大, 增速快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 2000年, 我国17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达到1983万人, 到2005年, 这一数字达到了2533万人, 五年间增长了27.3%。而留守儿童的增长速度更快。2000年, 全国0—17周岁留守儿童数量为2443万人;而到2005年, 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 据此推算, 2005年全国留守儿童规模达到7326万人。短短五年间, 留守儿童数量增长了2倍。由此可知,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规模庞大, 而且增长迅速。

2. 仍有较大幅度进一步增长的可能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规模是否会继续增长?这取决于流动人口的规模是否会继续增长。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动趋势看, 我国流动人口自大规模出现以来, 一直处于单方向快速增长的进程之中。我们认为, 它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有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的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 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将向城镇聚集, 劳动力将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我国耕地资源少, 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 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 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而且,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

其次, 区域之间的差距保持不变。我国的人口流动不仅是一个农转非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十分显著, 这是我国人口跨区域流动十分活跃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占有量、工资水平等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距不但在短期内不会缩小, 反而可能不断加大。追求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人类恒久的梦想, 区域差距的存在使得人口流动的动力始终存在着, 因此,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会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

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大规模流动的趋势无疑将得以延续, 所以在现行户籍制度下, 流动人口还会大幅度增长。据预测, 在目前户籍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 到2020年, 流动人口规模将达2.3亿左右;到2050年, 流动人口规模将达到3.4亿左右。

同时, 我国流动人口有家庭化的趋势, 流动人口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流动人口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 以短距离流动为主, 大多数流动人口单身外出, 农忙季节依然回家, 没有脱离家庭生活;第二阶段, 随着流动范围扩大, 跨省跨区域流动成为主体, 流动人口基本脱离农业生产, 不少家庭中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经商, 子女留给家里的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第三阶段, 流动人口在外地站稳脚跟后, 并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安排子女随迁, 在流入地生活、就学;第四阶段, 核心家庭在流入地稳定下来之后, 青壮年流动人口进一步将父母列入随迁的考虑范围。

在流动人口规模和流动方式的发展趋势下, 我们可以判断出,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仍有较大幅度进一步增长的可能。

3. 规模增长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

当前, 我国人口流动正处于第二阶段末期并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 不仅流动人口总规模会继续增大, 更重要的是, 青少年流动人口将开始加速增加。作为流入地城市, 需要及早为这些孩子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目前, 流动儿童的数量还远不如留守儿童的规模增长快, 这和我国当前的人口福利制度和流动人口自身在城市的处境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儿童是一个社会福利依赖性很强的群体, 他们需要接受教育、享受基本医疗、有娱乐场所和家庭照料, 这些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 城市如不能提供这些, 便使得流动人口在城市抚养子女的成本极大升高;另一方面, 流动人口自身的处境还很艰难, 工资水平低, 劳动时间长, 这也不利于他们在城市抚养子女。

但现代化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前提, 稳定的、健康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应该能使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业转移,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人民安居乐业, 儿童健康成长。若只是让流动人口在城市做贡献, 而不相应地提供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的子女还需在农村长大, 流动人口还需回乡养老, 那么, 现代化的成果不过是GDP数字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社会发展水平没有改变。

全国及各主要区域应把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大规模存在及进一步增长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出发点。

二、关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 要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

1. 关注大龄流动儿童

过去, 我们总是在关心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忽略了大龄流动儿童的问题。从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可知, 在全部流动儿童中, 0—5周岁的流动儿童占27.97%, 6—14周岁义务教育适龄流动儿童占44.43%, 15-17周岁的流动儿童占27.59%, 据此估算, 大龄流动儿童的规模已经达到699万人。这已经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

大龄流动儿童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义务教育后教育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 儿童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高考, 而各地的教材和考题均存在差异, 这意味着流动儿童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继续高中学习。许多流动儿童从小在流入地的城市长大, 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回到家乡的生活。但如果留在城市, 则无法继续升学。一部分流动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后便不再继续升学, 开始走入社会谋生。这时候他们就面临就业问题。如果无法找到正当的职业, 他们很可能受骗上当, 甚至可能走上歧途。公安部门的数据表明, 这些大龄流动儿童已成为犯罪高发人群。

2. 关注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权益保护问题

留守女童是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在应对安全威胁时, 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女孩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我国的留守女童规模已经高达3419万人, 留守女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对她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特别表现在安全问题、权益保护问题方面。

首先, 家庭照料缺乏。超过半数的留守女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 她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 但这些照料人往往还承担着其他的家庭责任, 甚至还有沉重的劳动负担, 他们无暇照顾留守儿童, 也因此留守儿童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人群, 溺水、跌落、交通事故等层出不穷。

其次, 安全存在隐患, 青春期教育缺乏。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 青春期教育缺乏, 致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女童的安全存在隐患, 小学阶段留守女童以及独自留守和由其他未成年人照料的留守女童面临侵害、成为刑事犯罪被害人的风险更大。青春期教育的缺乏、特别是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的缺乏, 还使一些留守女童成为性侵犯对象。女孩在12~13岁左右就进入生理发育期了, 母亲的叮嘱和教育对于她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隔辈的奶奶往往比较保守, 女孩也不愿意向她们请教, 而且老人的卫生观念通常达不到现代社会的标准。这使得不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农村留守女童在青春期碰到了困扰和疑惑, 却无处诉说和请教, 对女童的身心健康都很不利。

3. 关注独自留守儿童问题

从留守儿童所在家庭的结构可以知道, 全部留守儿童中, 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28.25%, 父母一方外出流动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占46.44%, 和其他人一起留守的占14.21%, 独自留守的占11.10%。据此估算, 独自留守儿童高达800万人。

独自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中生活和受教育问题最突出的群体。这类儿童除了要照顾自己的生活外, 有些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生活、学习均没有保障, 身心健康状况堪忧。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些孩子的实际困难, 在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帮助独自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 使其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

4. 关注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

从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可知,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 学龄前0-5周岁的留守儿童占27.07%, 6—14周岁义务教育适龄留守儿童占55.37%, 15—17周岁的留守儿童占17.56%, 据此估算,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规模已经达到1983万人。这已经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 面临更多的问题。

首先, 科学喂养和卫生保健存在问题, 影响生长发育。调查发现, 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而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 而劣质代乳品在农村市场中的非法销售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留守幼儿的健康风险。作为幼儿的主要监护照料人的祖父母往往缺乏营养和卫生健康常识, 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幼儿不能获得及时全程的计划免疫接种。因为缺乏科学喂养, 饮食结构不合理, 一些留守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水平。

其次, 家庭早期教育质量偏差, 影响认知发展。家庭早期教育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 但作为农村留守幼儿监护主体的祖父母和母亲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 既不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加之劳动负担繁重, 无暇顾及幼儿的早期教育, 亲子互动缺乏, 有的甚至仅限于哄孩子, 导致留守幼儿认知发展受到限制。

最后, 父母对幼儿的亲情需求缺乏重视, 影响留守幼儿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大部分幼儿与祖父母一起留守。父母在幼儿最需要父母关爱和教育的时期外出, 将抚养和教育幼儿的任务转嫁给祖父母, 留守幼儿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受到限制。

5. 关注跨省流动儿童问题

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4.87%, 规模达到883万人。由于我国儿童公共服务存在地区分割, 因此, 跨省流动儿童教育、卫生保健等问题的解决存在更多难度, 他们容易成为政策的盲点。所以, 跨省流动儿童尤其应该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重点。

各地流动儿童类别构成差异巨大。北京、天津、上海、新疆、浙江等地的流动儿童以跨省流动儿童为主体;而安徽、江西等地则以省内流动儿童为主体。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力量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过程中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应分别着重解决不同类别流动儿童的有关问题。我们建议, 中央政府更多地承担起解决跨省流动儿童的教育等问题的职责;省级政府更主要地承担起解决省内跨县流动儿童相关问题的职责;县级政府承担起解决县内流动儿童相关问题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分配相关资源时, 也要以实际的流动儿童分布数据为依据。

6. 关注若干主要城市的流动儿童问题

一提到流动儿童, 我们就会想起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因为流动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 除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 还集中这些地区的大城市。因此, 这些城市拥有规模巨大的流动儿童, 面临严重的流动儿童问题, 需要给予较大关注。

流动儿童集中分布在大城市中, 流动儿童最多的几个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东莞、泉州、苏州、温州, 在这些城市的流动儿童占全国流动儿童总量的23%。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东莞的流动儿童分别高达99.80万人、80.85万人、60.11万人、58.65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前20个城市的流动儿童数量占全国流动儿童总量的33%。

流动儿童在这些城市的“能见度”非常高, 在深圳, 有69.42%的儿童为流动儿童, 62.43%的东莞儿童为流动儿童, 这两个城市中, 每三个儿童中有两个是流动儿童。另外, 在珠海、上海、宁波、厦门等城市, 流动儿童在当地常住儿童中的比例也超过20%。

7.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分布高度不均

流动儿童分布于全国各省, 但又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 占全部流动儿童的15%;其次是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山东, 流动儿童最多的6个省份的流动儿童的数量占全部流动儿童总量的比例超过40%。流动儿童最少的省份是西藏, 其他较少的省份有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

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 呈“中部崛起”态势, 以中部为中心并扩展到东部、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近年来, 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 从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上述6个省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60%。广东省是流动儿童比较多的地区, 也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得天时、地利之先, 经济迅速发展。极具活力的经济发展使广东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与此同时, 由于省内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广东省在吸收全国各地流动人口的同时, 其省内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十分活跃, 从而导致了作为发达地区的广东也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

我国留守儿童的分布明显呈“中部崛起”的态势, 在部分省份,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的比例相当高, 在重庆、四川、安徽等省市, 差不多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区域也是以我国中部为中心扩展到西部的部分地区。

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而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部欠发达省份, 进而使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和艰巨。因此, 这些地区要强化政府领导, 要在认真地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同时, 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订出切合实际需求的对策, 解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

8. 内部差异, 区别对待, 寻求重点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都不是“同质”的, 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 需要针对不同群体解决不同问题。不同的家庭背景、年龄阶段、性别都是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区别因素。如:留守儿童总体受教育状况好于农村当地其他儿童, 但独自留守儿童和与父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均差于平均水平;流动儿童小学就学情况较好, 初中就学情况则较差。一方面, 我们不应该把流动儿童或留守儿童中的特定群体的问题当成他们这个整体的问题;另一方面, 我们又要重视和重点对待特殊群体面临的问题。

9. 不要把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标签化”“问题化”

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在儿童身体发育、学业成绩与学习兴趣、儿童人格发展与心理特质等方面,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没有本质差异。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 要尽量避免给他们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 更不能偏激地把他们理解为旷课、逃学、辍学、偷盗、吸毒、抢劫等的代名词。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带来福音, 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对他们的看法,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三、关于研究工作

1. 确定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不同的研究所指的留守儿童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很不统一的, 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等确定留守儿童概念的基本要素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 研究应该进一步明确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

2. 整合研究力量

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 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此前, 由于没有全国性调查为支撑, 各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得不各自为政, 进行小作坊式的调查研究, 导致调查研究的效率不高。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 各地的调查常常规范性不够,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 建议权威机构整合研究力量。

3. 规范研究方法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状况管理 篇10

1.1 流动儿童的形成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市政建设的上马, 使大量经商人员和农民工的家属也随之大量涌入, 并通过购、租、借房的方式成为当地散居儿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加速, 买房、换房、危房改造设计的迁移人口和儿童在城区间大量流动。由于独生子女现象的普及, 婴幼儿在父母、祖母、外祖母家居住的家庭内部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

1.2 流动儿童管理在计划免疫工作的地位

让胡路区共有人口597708人, 暂住人口占其中的10%以上, 其中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达到50%~60%。自1992年开始对0~7岁的流动儿童进行上报统计以来, 数量逐年增加, 2009年上报流动儿童数量占0~7岁人口数的8.6%。2009年让胡路区在富强村随机调查了流动儿童和当地常住儿童各50人, 其中流动儿童的四苗合格率为73.1%, 当地儿童四苗合格率为90.8%。2009年让胡路区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中, 流动儿童占全区总发病数的30.8%。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目前仍是个薄弱环节。

2 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2.1 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要重视这一问题, 列入规划、加强领导、搞好各部门的协调, 有公安、劳动、工商、计划生育、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搞好外来人口管理[1]。

2.2 建立健全基层计划免疫网络组织, 保证流动儿童去向信息及时畅通, 基层地段医生应每月定期对所辖地段适龄儿童状况进行清查, 及时对迁入、迁出儿童情况进行清查, 要查阅流动儿童的接种证、接种卡, 对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清的适龄儿童进行补种, 以巩固人群免疫屏障。[3]

2.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定期对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抽查, 检查其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及预防接种情况, 促进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在这些地段每年春季都要组织地段人员深入到村委组进行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种工作。[2]

2.4 对流动儿童的资料要实行规范管理, 设置统一专业的调查登记卡, 详细记载其预防接种情况, 转出转入时间、地点, 保证流动儿童接种工作前后衔接, 避免漏种和重复接种现象发生。

2.5 要依靠法律法规, 加强管理力度,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实行奖惩制度。

2.6 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动员,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 多方位反复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工作, 特别是利用4.25宣传日和开展强化免疫的机会深入到千家万户, 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这项工作。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流动人口问题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因无固定住所, 已成为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是整个计划免疫工作最薄弱的环节, 突出问题。近年来, 在一些流动人口中常常发生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 如麻疹、肺结核病、流感等。做好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工作, 对于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消除免疫空白, 减少易感人群, 阻断传播途径, 有效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5年9月.

[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005年6月1日施行.

上一篇:商业模式体系构建下一篇:线路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