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凤城六中考察报告

2024-04-10

赴凤城六中考察报告(通用8篇)

篇1:赴凤城六中考察报告

赴凤城六中考察报告

城郊学校

徐忠莲

走进凤城六中,一座普通的教学楼,看上去并不那么雄伟;一个个不是很宽敞的教室,更没有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然而,这里的学生却是那样的快乐与健康,自信与阳光!

校门外高高的展示板上,记录着近几年的升学成绩:五次夺得中考状元,连年升学成绩全市第一,多人考入丹东市的前十名、前二十名,这一切都令凤城六中的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楼门前醒目的六中学生品质,滚动屏幕上的男生风范和女生气质,走廊内的星级评比,都让人看到了六中学生文明知理、热情大方、乐观向上的影子。而真正让做六中学生快乐的地方,应该是课堂。

凤城六中的课堂有两种,一种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课堂,另一种是学生自主活动的“精神充电”课堂。

在教育教学的课堂上,采用的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教学方式,五大板块环环相扣:前奏版——课前展示;启动版——创境激趣;核心板——自主探究;拓展版——展示汇报;升华版——实践创新。五大要素融于其中:“分组”为学生提供空间;“自探”让学生有了主动;“展示”使学生树立了自信;“竞争”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成功”点燃了学生的激情。上课时学生各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小主持人主持课前活动,举止大方声音洪亮有条不紊,脸上丝毫找不出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的紧张。学生的发言更是各具特色,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主持组员全员参与,有背诗歌美文的,有朗诵的,有演唱改编歌曲的,还有即兴作诗的,让我感觉到小组每个成员都是才华横溢,多才多艺。上课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更是思维活跃,他们有时认真听讲,教室安静,有时人声鼎沸,大声讨论,甚至下地活动,到教室四周的黑板上展示本组作品。课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旁征博引,大胆质疑,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自信。没想到藏在山脚下的学校如此有魄力,这里的孩子太自信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学生主动追求的责任。

在“精神充电”的课堂上,前二十分钟是总结反思时间,由学生主持,各组负责人总结各自的工作情况。学生们互相帮助,既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又毫不吝啬的赞美别人的优点,批评与自我批评从班长到组长依次开展。得到赞美的同学说声“我做的还不够”,受到批评的同学说声“谢谢”,整个总结心平气和,友好和谐,真比一家人还亲。接着就是“精神充电”环节,学校把六中的品质和男生风范、女生气质作为“电源”。主持人带领全班同学高声朗诵六中品质:

六中学生,做人第一;尊敬师长,感恩知理。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一言一行,遵章守纪。六中学生,完善自己;关爱他人,心有集体。说到做到,诚信如一;担起责任,永不放弃。六中学生,自主学习;课上课下,思考问题。校内校外,心想学习;互帮互学,提高成绩。六中学生,强身健体;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吃饭睡觉,形成规律;身心健康,追求胜利。男生高声朗诵六中男生风范: 男儿一生当自强

胸怀天下品行庄 敢担责任心豁达

诚信感恩德高尚 女生高声朗诵六中女生气质: 不让须眉有志气

胸有爱心善学习举止端庄言得体

知书达礼品优异

然后学生们用至理名言、名人故事滋润自己的心田;把身边发生的事件做为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教材;利用大自然的风云雷电、草长莺飞,来陶冶自己情操。学生自主的评述、畅想和总结,都为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充了电。

最后,全体学生高声朗诵六中学生誓言: 我聪明

我热情

我潜能无限 我自信

我努力

我创造奇迹 我勤学

我守纪

我争取第一 我文明

我完美

我是好学生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会了负责,学会了承担,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感激,更学会了自我教育。

凤城六中没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略显拥挤的办公室,仍然摆放着简陋的办公桌,更没有大城市的优厚待遇,而这里的老师却有一种幸福感,因为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学生,来源于课堂,来源于不断创新的教学改革。凤城六中的教师从自己的学生身上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实现了精神的愉悦,体验着教育的幸福。从学生遇到客人时那微笑的敬礼,到在教室听课时,学生送上的一个温暖的坐垫;从课堂上学生展示时的慷慨陈词,到课前一练主持人的精彩点评;从分组联动的展示竞争,到和谐高效的合作探究,你都会感到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尚和神圣。

凤城六中的教师在课堂上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大胆的教育创新,和学生一起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展现着智慧的碰撞,使你至始至终都体验到作为一名执教者的快乐。凤城六中的高效课堂来源于他们的睿智老师。在六中听课时,一位语文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教导有方的师者,可有时像是一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有时又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大姐姐。看同学们按照小组的模式一一展示他们预习的成果时,我能想到,这位老师一定是用了很巧很多的心思,把这些学生培养起来。每个学生都像个诗人,学者,艺术家。“如梦令”被他们套用来写了读后感,“菊花台”填词后变成了对母爱的赞歌,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竟然是如此之高,这些都是老师的心血凝结啊!有时候,这位老师看见哪一组有些落寞了,课堂不是很积极,她就激情的说“六组的同学,让我看到你们!”学生的小手循声就举了起来,这份潇洒的驾驭课堂的才艺,真令人佩服!而当学生讨论没有深入下去时。老师就适时的穿插着智慧的话语,引领着学生们在语文的殿堂里展示着他们的才能,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而浓厚的学习气氛。或许,这是六中一位比较平常的教师,但是,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感受到了智者的风范。

凤城六中的老师不断获取新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更加充实自己的同时,体验到自身永恒的价值。正像凤城六中教师心语所说的那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修身养性,做好自己”是我们教书育人的起点。做好自己的事,还能给别人以帮助,你会感到很幸福,很惬意。以高尚、昂扬、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凤城六中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已经用智慧创造了育人的快乐天堂。

作为一名校长,我更想去凤城六中充电,因为那里有学校领导者独特的管理方法,全新的管理理念。这次去凤城六中学习考察,有幸见到了顾元彩校长,并亲听了他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看法,真受益匪浅。顾校长真是一位学校发展的领跑者,他用先进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创新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凤城六中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由当初建校时的6个教学班、26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26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成为凤城市规范最大、管理最严、质量最佳、口碑最好的初中名校,成为丹东地区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成为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校,在素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顾校长也是教育科研的践行者,在他的带领下,凤城六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三个阶段。1998年组织部分学科教师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2002年全校结合各学科实际,研究“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2007年进行“分组联动

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每次课堂教学改革,他身先士卒,先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再去上课,再研讨,再完善,从而使全校的每一次课堂教学改革都紧扣时代脉博,一次比一次更接近课堂教学本质,一次比一次更贴近学生学习方式的内核,一次比一次更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尤其2007年进行的“分组联动

和谐高效”课堂的改革,是对前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完善和发展,与前两次课堂教学改革相比,理念更先进,方法更科学,操作更简单,效果更明显,已经得到省、市、国家教育部专家的认可。

顾校长更是先进理念的实施者。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他始终认为新课改所提出的各种理念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能把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德育管理实际中去呢?为此,他带领全校教师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提出课堂教学是关注知识,还是关注能力;提出自信比知识重要,成功比成绩重要;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的各种能力素质提高了,知识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将会是他一生中的巨大财富。通过自主探索,使他们学会自学,学会学习;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往;通过互帮互助互学,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团结;通过展示汇报,使他们学会实践,学会创新;通过竞争,使他们形成团队意识;通过知识获得,使他们获得成功,树立自信,从而使每位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顾元彩校长始终认为:“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我们发展的基础;精细化管理、科学育人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是我们的立校之本;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篇2:赴凤城六中考察报告

海浪学校 张丹

2012年6月12日,我随着教育局德育教研室的领导及各校的德育主任到丹东凤城六中进行考察学习。没去六中之前,我就听同事们说六中具有特色的教学理念和德育管理方式。走进凤城六中,让我感受到了六中的魅力,体会到了新课程理念。此次考察学习给我带来了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很多启发,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我有效的利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听了两节常规课,看了阳光大课间,听了一节反思课还有六中校长的报告。我投身于校园的每一处,充分的感受到了六中浓烈的校园文化气息。

下面我谈谈此次六中考察学习的感悟和体会:

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个关键词”即分组、探究、展示、竞争、成功。五板块教学模式,前奏版—课前展示;启动版—创境激趣;核心板—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拓展板—展示汇报;升华板—反思总结。在两节常规课中,具体体现了六中的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旨,让学生成为了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真正起到了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小组竞争的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评分晋级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们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展示环节中,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声音,站姿,板书设计,书写等,教师都会予以关注。所以,我们应该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们的各方面的素质。就如六中校长所说,知识只是暂时的,行为习惯要有一辈子。可见,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们的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

二、德育细化的管理方式

六中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目标。“六中学生品质”和“男生风范,女生气质”使学生们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学生们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把学生们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地点都应该做什么,都进行细化管理,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范其行为。

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没有体育老师的管理下,按部就班,整齐划一的完成各项活动。爱心超市的诚信教育,每周回家的感恩教育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德育的实效性和育人性。评星晋级活动,使学生们枯燥的习惯养成变成了喜欢的升级游戏。学生们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就会更积极更投入更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每天的精神充电,反思班会,成长日记,不仅使学生们发现自我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他们也会发现其他学生们的闪光点,从而共同进步。毕业和开学典礼走红地毯,模拟长征春游远足,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意志,会成为学生们前进的一种动力。

如果教学创新是六中发展之根,那么德育先行就是六中壮大之本。德育和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德育工作抓好了,有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有了理想,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

为了将所学方法和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结合自身和本班实际,谈谈我的想法:

一、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做到给学生们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要使这桶水常满常新。教师只有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从而更好的驾奴课堂,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敬佩。在两节常规课中,听了两位优秀教师出色的课堂教学,使我认识到,我还需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我们应该以一颗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每一节课。这样,师生才会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就像六中教师心语中所说“勤奋工作,经营自己美好人生;快乐工作,享受六中美好生活。”

二、改变理念,以德促教

德育和教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此次六中考察学习之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没有较好的德育工作,学生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者,更要做好德育工作者。

处处是教育的场所,时时是教育的契机。在德育的工作中,一定要从点滴抓起,不能只限于早会,班会,节日,走形式化。应将德育落实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敢于放手,相信学生

六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组联动,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过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敢放手去让学生们做一些事情。现在,我应该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们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把学生们从应试者的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兴趣和发展还给学生,最终使学生们负担减下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素质提起来。

篇3:赴刚果两国考察报告

刚果 (金) 、刚果 (布) 原本是一个国家, 称为刚果王国, 15世纪起, 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 即刚果 (金) , 刚果河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 即现在的刚果 (布) 。自此时起刚果就成为两个不同的国家了。刚果 (金) 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 首都是金沙萨 (Kinshasa) , 所以简称刚果 (金) ;刚果 (布) 全称刚果共和国, 首都布拉柴维尔 (Brazzaville) , 所以简称刚果 (布) 。后来刚果 (金)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而刚果 (布) 发展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刚果 (金) 政府对石秘书长及其带领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代表团的到访非常重视, 先后安排了与刚果金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刚果金中小企业部部长Simon MBOSO KIAMPUTU、刚果金总统私人顾问、刚果金制药企业协会主席Donat Kambale、刚果金制药协会会长Prof.mvumbi LELO Georg、刚果金制药协会副会长CHALONDAWA MANGO ARA、刚果金制药协会秘书长等的会见, 两次在不同的场合安排记者对石秘书长进行了采访, 并在刚果 (金) 政府电视台上做了长达3 min的报道。

在与对方交谈中, 无论是他们的卫生部长、中小企业部长还是制药协会的领导都异口同声地表示, 刚果 (金) 经济还不发达、资金不足, 尤其是严重地缺医少药, 渴望尽快发展制药工业, 欢迎中国企业投资与合作。

刚果 (金) 全国有医院、诊所、防疫站和疗养院4 382所, 医生1 456人, 床位7.96万张。平均每5万人有1名医生、1 800人有1名护理人员。受长年战乱影响, 医疗卫生系统濒临瘫痪, 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刚果 (金) 共有15家制药企业, 但正常生产的不多, 大多由于资金不足、原材料匮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不得不停产。当地的实际情况是缺医少药, 大量的人被疟疾、伤寒、肝炎、霍乱和黄热所侵袭, 伤寒又是头号杀手, 急需药品及生产设备。目前, 他们的药品主要依靠进口, 从原料药到成品药大多来自印度, 从中国进口的还不多。刚果人自己说“是印度占据了刚果的整个市场, 我们并不满意这样的局面, 正在打算转向中国”, 所以我们此次的访问是极好时机。刚果 (金) 政府部门表示:制药工业的发展主要靠私人企业。目前刚果两国的私人制药企业正在兴起, 国营企业也力图发展。该国的制药事业所需制药设备数量很大, 可他们的资金又不足, 鉴于这种情况, 石处长建议他们将从中国进口制药设备纳入中国政府的援助项目之中, 刚果 (金) 卫生部部长甚是赞同。

我们参观访问了7家制药厂: (1) SAFARCO s.p.r.l.制药厂, 这是一家医院办的, 基本上不具备生产条件。但医院的领导很希望再生产, 因为他们太需要药了; (2) C.R.M.T.A.Laboratorie Pharmaceutique制药厂, 这是刚果 (金) 国有企业。设备是国外20世纪70—80年代的, 大部分已损坏或停用, 只有一台单冲压片机在生产, 也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 (3) Laboratoire Pharmaceutique Congo制药厂, 这是刚果 (布) 唯一的国营药厂, 刚被私人买走, 正在重建, 准备生产糖浆和片剂, 需要各种设备。这家老板计划到郑州展会选购设备和寻找合作伙伴; (4) Federation des Entreprises Congo药厂, 这是一家私人企业, 生产片剂、糖浆、口服液、针剂、眼药水、栓剂等。设备大多是德国、意大利、美国和印度的, 厂房已明显不能满足生产, 所以在一边生产, 一边盖厂房。老板说早就准备从中国购买设备, 对压片机、包衣机、制水设备、针剂、软膏设备感兴趣, 在我们离开后一小时, 他就给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温州成东药机有限公司发了购买意向的邮件; (5) PHARMAGRO S.P.R.L.制药厂, 也是私人企业。父辈曾是刚果 (金) 有名的制药企业的老板, 由于动乱、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逐步衰败, 如今儿子从美国留学回来酬躇满志地在重整父业。目前他们用的设备、生产药的原材料大多来自印度。我们的到访和介绍, 使他对中国的设备产生了兴趣, 并也准备到郑州展会参观、选购和寻求合作伙伴; (6) C.R.M.T.T制药厂, 该厂专门从事草药生产。据老板介绍, 刚果 (金) 有2 000多种草类植物可以用来制药, 他们所有生产草药的设备如粉碎机、液体灌装机、烘箱和混合机等都是自己设计制造的, 极其简陋、落后, 其生产效率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草药的要求, 急需添置设备。他们也表示愿意到中国参观展览, 我们已向他们发出邀请; (7) 最后参观了Universitaires de Kinshasa (金沙萨大学) 办的药厂, 学校有培养医生、药剂师的科系, 设备条件很简陋, 但一直还在坚持生产, 急需新设备, 希望中国过去投资。若论投资, 他们的条件比较完善, 因为他们学术环境好且有一定基础, 管理人员的层次和素质比较高;有大片的空地、发展空间大;能直接与卫生部对话和得到支持;生产的药品主要是供给卫生部管辖下的公务员单位和军队;从金沙萨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会分配到世界各地、非洲各地, 应该说他们走到哪里药品就可以带到哪里, 此外还有自己的医院, 因此药品的市场潜力大;安全条件也比其他制药厂好一些。至此, 考察团考察到的内容已经是刚果医药工业的缩影, 能反应刚果制药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制药设备的需求前景。刚果的集散地优势非常明显, 通过刚果可以辐射到其邻国乃至整个非洲。中国制药装备在刚果的空白应该结束了!

3月26日下午, 在刚果制药协会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中国制药装备推介会”, 到会的刚果方人员有20多位, 主要来自刚果制药厂、刚果制药协会、与制药有关的大专院校、政府采购部门、医院采购部门、厂房设计及自行办药厂的采购商和药品经销商、刚果包装公司及机械公司代表、制药协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也出席了推介会。会上, 石秘书长对中国制药和制药设备行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都一一做了全面的说明和介绍,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使与会人员对中国制药尤其是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和实力有了充分的了解。此外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温州成东药机有限公司也都做了相应的介绍, 到会代表对我们的设备都很感兴趣, 纷纷索取我们的资料并表示要进一步联系, 以便采购设备。

篇4:赴韩国培训考察报告

关键词:岭南理工大学 考察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11-01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提升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2011年8月25日至9月3日我院派出教师代表赴韩国进行了培训考察,这是我院与岭南理工大学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后首次较大规模的派出教师进行考察培训。学习期间,我们与韩国岭南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了全面的交流,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岭南理工大学概况

岭南理工大学位于韩国大邱广域市,1968年由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亲自缔造,被誉为韩国的“皇家大学”。岭南理工大学自从1994年以来被韩国政府连续认定为四所重点资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大邱庆北地区唯一的高新科技术主管大学,具有产业、学术、研究、管理一体化的协力体制。目前,岭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韩国大学中最高水准,最大规模的私立名门学府。

学校在校生25000余名,教授、讲师、员工1600余名,其中拥有100余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客座教授与讲师,是韩国拥有外籍教授最多的大学。岭南理工大学建设有数千平方米的广阔校园,是韩国仅次于首尔大学的第二大规模校园。

2 岭南理工大学考察实况

2.1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

岭南理工大学把课程改革与开发相结合,为企业发展和地域开发培养了一批中坚骨干人才,受到企业与社区的欢迎。学生的专业科目的教学到中期以后便到生产实践中去进行,需要完成四周的校外实训,在教学中就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校外实训单位可以学校负责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对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学校会组织教师到实地考察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同时,在学生校外实训期间,会有专门的教师定期到实训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学校和企业通过综合考评,共同给出实习成绩。通过4周的企业学习,大概有30%~40%的学生可以被企业所接受,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时,规定高职教育学校的有关教师每月要到企业公司里对员工上一次课,在课堂上企业公司的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成为改进课程的根据。

岭南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管理。两年内,学生按要求完成所规定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具体设置什么课程,则由企业选派相关人员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决定。同时,专职教师不参与教材编写,由企业和学校选派人员成立编写教材委员会,共同编写教材。教授每年需提交一份教学效果改善报告书,在教学方法上加大力度,以求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在假期会组织“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2.2 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岭南理工大学已经与1400多个企业签订了协作协议,采取“分等级管理”制度,即针对企业产值不同进行相应的划分。同时,专门委派一名教授负责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进行交流,以达到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实用性人才的目的。该校汽车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承担了企业的部分科研项目,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立实验室,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已经成立了“汽车技术中心”等颇具规模的实体企业。为了解决专业教师知识更新问题,该校设置了“教授研修年”,即由专职教师提交一个研究学习报告,学校批准后到企业研修,在研修年内,专职教师可以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将全部精力放到企业进行生产研究,以此达到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目的。

2.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方面,每学期结束后,由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同时,学校也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学奉献、社会企业兼职的完成程度、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学校为教授们提供了条件先进的研究室,教授们开展的学术研究、教材资料编写、科研项目和工业服务项目被视为教师的个体行为,但学校为其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和环境、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面向产业界的窗口。

2.4 校园文化及环境

学校各种设施和使用的各种文具、器具、工具、宣传品、纪念品等均印有校名和校徽。校园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和谐的人文自然景观和自然宽松的学术环境。在教学楼里,每一层都设有学生休息室,设施齐备全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借鉴经验,促进我院更好发展

通过此次出国交流访问,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今后在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同时使我院教师们对韩国高职教育环境、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并加深了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认识。中国和韩国有着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通过交流学习,对于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提升很大,使我对韩国高职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由于缺少生产实践经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方案中,也增强了青年教师这一方面的锻炼,通过顶岗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定期参加实践锻炼等方法,培养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这与岭南理工大学的“教授研修年”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结合测量专业的特点,为了把学习成果更快地应用到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我系已着手准备实验室开放相关制度的制定,面向全校开设工程测量课程专业的学生们进行开放。对于测量专业精密实验室,将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开放,同时配备相应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借鉴岭南理工大学经验,从企业和学校聘请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专家和老師在假期进行“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前培训。

篇5:凤城六中心得体会

李艳杰

2015年4月20日下午,我们一部分教师由校长带队,赴丹东风城六中参观学习,此行受益非浅,给我带来了许多教育和启发。

踏进六中的校门,感觉并不宏伟,校舍也很普通,给人一种亲切感。来到教学楼内,走廊狭窄,教室不大,室内设施比较多,显得比较拥挤,但是教学设备却很简单,前面只有一块黑板,并没有电脑等电教设备,但是不同的是,教室的侧面和后面却多了好多个小黑板。除此之外,就是教室里到处都能看到能够展示学生们才能的设施,例如有评比台,有提示同学奋进的激励性的标语,就连桌蒙上就是“自信比知识重要的,成功比成绩重要”的句子。在他们会议室的墙上,外面的醒目位置都有这样的字样,例如“风城中学的学习品质”、“男生风范”、“女生风范”、“人生成功法则”、“风城中学学生须记住的36句箴言”等等。学生们都彬彬有礼,见面热情问好走廊里的学生全部自觉右侧通行,这些点点滴滴都会让你感到,这里的学生有着良好的修养和热情好客的态度。

我次参观,我认真听取了八年六班的语文课和七年九班的数学课,参观了大课间活动,观摩了一节班级反思总结课,还有风城六中教学校长的经验介绍。

凤城六中在经过98年至今的三次课改之后实行的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分成五大板块。

一、前奏版——课前展示,时间是5分钟左右,内容是复习最近所学的知识,我所观摩的语文课就是读或背与本课《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和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课前一练是由学生主持,答对的加分答错的适当减分。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就是由老师结合所授新课知识创设情境,引人新课。为本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老师利用语言,讲小组竞赛等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核心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是首先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明确目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自学后在小组里交流,研究,解决。小组长在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把每组其他成员的答案汇总得出最佳答案以及把同学们的疑问汇报给全班,最终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点拨解决。然后进入到下一板块。

四、拓展版——展示汇报,这两个板块是相辅相成的,展示汇报部分与我们以前没有太大的差别。

五、升华版——反思总结。反思总结部分在没有去凤城六中学习之前我的理解是总结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课堂观摩,通过一天的跟踪学习,我感觉他们在课堂上最大的特点是以关注学生为宗旨,起点低、步子小、多活动、多反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6:凤城六中学习心得体会

崔鸣

为了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队伍能力,校领导于6月10组织2014级新任班主任对丹东凤城六中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学习凤城六中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对班级管理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现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课堂改革五个要素:分组、自探、展示、竞争、成功

六中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分为:课前展示,创境激趣,自主探究,展示汇报,实践创新五个部分,教师仅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起启发作用,剩下的模块学生通过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分组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效率高,达标效果好。具体的教学环节因为中学和高中课程的差异,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套用。六中校长向我们介绍了课堂改革的五个要素:分组、自探、展示、竞争、成功,给我们指明了课堂改革的五个方向。

分组是将班级同学平均分组,每组八人,容易形成团队意识,要求组内责任明确:每组两个队长,每人分任一个课代表,两个人结成一个对子。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特色口号,每组分配一块黑板。这种分组不但应用于教学课堂,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也按组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思。六中分组成功的经验应该是分组平均但各有特色,责任细化。

自探指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六中强调一定要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六中提出的口号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在借鉴到高中课堂上。

展示环节是六中新课改的精髓,一次不经意的展示就有可能给学生树立自信。展示分小组展示和个人展示,对比自己的课堂,因为教学密度比较大,基本没有展示环节,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回答和作业展示是不够的,应该学习六中的经验,在课下给予足够的空间,班报,学习成果,课外探索等等。小组展示和个人展示都要进行,展示不充分,学生兴趣就调动不起来。

我在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意思,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六中的竞争意识做的更细致更有趣味,竞争机制越复杂越完善学生越有兴趣,学生一直处在竞争中,一级一级参与评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试想在自己的班级,引用分组竞争也是可行的,应该仔细推敲竞争机制,一个简单的评分,量化是不够的,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信比知识重要,成功比成绩重要。这是六中在教育德育的理念,学生通过课堂和日常活动品尝成功的感觉。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可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人生态度也许会发生转变。所以学校给学生创造一系列的成功机会,从早到晚有十几项日常活动,每周有活动,每学期都有活动,一方面活动,一方面总结评优,学生的积极意识不断被激发,一定会被班级积极向上的气氛所带动。相比中学,高中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学习任务较重,我想在班级评比活动,可以多围绕着学习任务来进行,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能品尝到一点成功。日积月累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二、德育细致入微、班级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炼特色品质。

相比教育课堂改革的大胆创新,六中的德育工作做得更细致,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看到温馨的提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气质。学生在校园内始终处在温馨的告诫中,对学生的德育非常有帮助,学校以及班级的任何一次活动都把它看成是对学生的一次德育教育,再通过每周的总结班会,组内总结,个人总结,向别人学习,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拥有是非观,主动缺点,发扬优点。在班级管理上做到责任分配到个人,人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当学生了解管理班级的不易时,自己就会主动的配合班主任以及班级干部的管理。

六中将德育教育升华,不仅仅局限于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为了将六中学生脱颖而出,不断提炼六中特色和六中品质,在校园里强化校风校训,同时提炼男生风范,女生气质,明确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里铭记,走出校园同样受用一生。

三、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提到全面发展,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六中没有局限于课表上的课程,而是真真正正做到通过活动来全面教育,例如每年的春游,实际上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强健体魄的一次锻炼,每年庙会的学生实践,实际上是学生劳动的一次教育,包括学生毕业晚会,学生运动会,都当成教育来做,组织严密,学生热情高涨。我们高中的班级没有这些活动,但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全面教育的理念,不拘泥于课程,而是让学生真正参加实践。丹东凤城六中,空间狭小设施简陋,而通过十几年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德育模式,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今天看到的浓郁的校园文化,高素质的学生,和卓越学习成绩非一朝一夕而能达成的。从六中改革教育的核心,我总结有这样几条: 1.长远教育,不贪时功。

班级的量化评比和成绩考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品质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有些时候班主任急于取得成绩,管理方法简单鲁莽,虽然能迅速取得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是非观、价值观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可能一年没有效果,即使三年都没有效果,但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以后,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教育比简单的口令训诫会更加受用。2.致力学生,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爱护学生。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是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爱好,在学生喜好中,融入教育教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在校园里体会到有家有爱。3.大胆创新,持之以恒

大胆创新,明确方向。有成绩的时候就要坚持下去,有问题要马上研究改正,有困难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正是因为六中十多年的不断创新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劳永逸的照搬别人的教学成果终不会适用,想取得成绩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总结。

4.耐心细致,谨慎认真 我们都知道对待班级管理要耐心细致,但远不如六中做的认真。想要取得成绩,像六中人一样耐心细致,认真的管理是一切想法实践的根本保障。

篇7:赴台湾地区高校考察报告

(一) 朝阳科技大学。

朝阳科技大学位于台湾台中县雾峰乡, 原名为“朝阳技术学院”, 1997年改名“朝阳科技大学”。目前有5个学院、22个系, 进修部、通识教育中心、推广教育中心、研究发展处及幼稚园。生化科技研究所设有博士班、硕士班, 是朝阳科技大学以目标为导向的重要研究与教学单位, 以培育国内、外生物技术专业研究人员为目标。发展重点为:中草药/保健植物的生物技术、传统及现代发酵技术及以植物保护为主的生物程序三大方向, 积极培养生物技术产业所需的高级科技人力。

(二) 弘光科技大学。

弘光科技大学位于台湾台中县沙鹿镇, 1967年成立为“私立弘光护理专科学校”, 2003年升格“弘光科技大学”。大学部现在有食品科技系、化妆品应用系等19个系。研究所有生物科技研究所、食品科技研究所等8个所。食品科技系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培育目标, 培训符合食品相关产业及社会需求的食品科技及保健生物技术的专业人才。特别成立“食品相关技能检定场”、“食品加工中间工厂”及“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结合学校与社会资源, 以促进产学合作并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 国立中山大学产学营运中心。

国立中山大学发展至今共有文、理、工、管理、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 共20个学系及一个通识教育中心, 学生人数约有9, 500人, 现有专任师资450余位。产学营运中心采取业界经营模式管理, 进行整体的领导与运营, 设立企业媒合推广、交易与议价谈判的“产学合作组”, 加强推动学校与产业界的产学合作, 将学术成果应用到产业界, 进而提升产业界研发能量与竞争力。

二、考察的主要成果

(一)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在台湾,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指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四个层次。台湾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迅速发展是在60年代之后, 现在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 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 构成青年升学的重要教育通道。据统计, 台湾现有高级职业学校164所, 专科学校17所, 技术学院53所, 科技大学20所。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涵盖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专科学校两个层次。在学制上, 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还分为大学部与研究所两部分, 大学部含四年制、二年制, 分普通班与在职班两种班别;研究所则设有硕士班及博士班, 毕业后分别授予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专科学校目前依其修业年限分为二年制及五年制两种。

(二)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

按照准确的定位, 台湾高职院校都强调体现特色, 强调确立自身优势地位, 强调结合地区发展方向, 突出专业特点及相应的课程设计,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朝阳科技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知能与职业伦理兼备的优质人才, 达成‘毕业即就业, 上班即上手’的目标”。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始终处在专业学习、练习和职业服务的同一环境之中, 培养学生把专业学习转化为职业服务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台湾职业院校专业技术课中理论教学仅占30%左右, 而实践教学却占到70%左右。台湾技术学院或大学不分公立还是私立, 都有机会获得政府的各种资助。所参观的科技大学中, 实验实训条件都非常好, 多数理论教室和实验室、实训室安排在一起, 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到一定的程度, 又可以到学校附设的实习商店、实习工厂进行实习, 到毕业时再到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学生由比较单一的技能学习、训练到综合的技能学习、训练, 再到解决问题的复合型的技能学习、训练, 最后到适应正式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共同训练, 职业技术的学习、训练的过程非常清晰, 因此保证了较好的教学质量。双证或多证书制度也是台湾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特色。同时, 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 许多学生都参加了台湾、香港、亚洲、美国等举办的各种、各级、各类大赛,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建教合作。

台湾的建教合作即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每所学校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应的合作对象, 企业参与教学, 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通过建教合作营造企业环境与最新生产技术系统, 落实了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弘光科技大学的餐旅管理系“设有18个检定职类场地 (职业鉴定单位) , 供国家级专业检定, 也提供学生实作场地”同时和全世界著名餐饮企业合作办学, 师生在全世界各类餐饮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多种奖项。

(四) 台湾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资建设。

台湾学校的校领导、系主任都有很高的学历。如朝阳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354人, 其中教授17人, 副教授107人, 助理教授102人, 讲师125人, 65%教师拥有助理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兼职教师200余人, 80%来自企业。台湾的科技大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师水平:一是遴选企业界有实务经验的师资, 聘任一些专业技术人员 (学历不高, 有一技之长) 担任教师, 有些受聘人员可享受副教授待遇。二是无论公立、私立学校, 校方都有具体措施鼓励教师提升文凭。三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 积累实务经验, 如在学校工作三年, 到企业工作一年, 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 工资一半由学校发放, 一半由企业发放。四是鼓励教师申报专利、发表SCI等收录的高水平论文。五是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或专业技术证书。

(五) 台湾职业技术院校实行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和服务。

台湾职业技术院校都设有推广教育中心和进修部, 利用晚上和双休日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如朝阳科技大学日间部学生为8, 000多人, 夜间部学生5, 000多人。台湾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具有人性化特点, 比如实行弹性学制。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都按照课程模组进行, 一个专业除了主要专业课程规定必修外, 其他课程只是指定课程模组中一到两门课, 其他为学生选修, 所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大。朝阳科技大学本着人人都有汲取知识的权利的教学理念, 于1997年开始招收视听有障碍的学生, 为他们设立了辅导学习的“视听障生资源教室”, 并配备了专业人员协助这些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这些教育理念和招收视听障碍的学生并优待他们的做法, 都凸显了朝阳科技大学深厚的人文教育理念, 深受社会的欢迎。

(六) 考察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

几所大学很注重将传统文化的因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校园处处进行了绿化美化, 雕塑、园林景观、盆景、喷泉随处可见, 墙报、宣传栏、板报比比皆是, 处处洋溢着教育和关爱。各高校图书馆也别具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馆内除了电子阅览室以外, 还设有小型的学习研究室、学习研讨会议室和录影播放室, 学生可以经预约免费使用;二是环境幽雅宜人, 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在每一间书库靠窗户的地方, 都留有3~5米的空间, 摆上桌椅, 提供给师生学习阅读使用。台湾职业技术院校一般也设立教务处、学务处、研究发展处、总务处及其他机构, 这些机构承担着服务学生的日常事务。细心的服务无疑可以使学生安心、开心地学习,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摘要: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 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 构成青年升学的重要的教育通道。此次主要针对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三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重点考察, 切身感受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理念, 收获颇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建教合作,师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丽玲.促进海西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篇8:赴江西革命老区考察报告

一、江西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江西省的老区工作开展比较早,针对老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大的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江西省的老区扶贫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老区扶贫方面,江西省采取的以下几种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1鄱阳湖地区移民建镇

移民建镇是1998年长江洪水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由于解放以后长江上游地区的滥砍滥伐,中下游地区的盲目围垦,使生态循环遭受严重破坏。对大自然的索取并没有解决湖区群众贫困的世代承袭问题,反而造成当地农民无限制地向鄱阳湖索取资源,导致鄱阳湖地区的贫困状况一直没变,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在1998年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中央安排江西省14期共移民22.1万户,90.28万人,中央补助资金36.7亿元,移民户数和补助资金约占四省总数的35.5%。到2003年底,共新(扩)建集镇126个,中心村363个,基层村2097个,累计完成投资72.24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7亿元,完成建房投资59.17亿元。通过移民建镇,在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新跨越: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新跨越。过去的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缺水少电,道路泥泞且不平,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移民建镇,各级政府投入7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水、电、路,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敬老院、邮政、电信、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二是人居环境的新跨越。过去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鄱阳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行蓄洪面积缩小,湖区湿地锐减,血吸虫病盛行,十年九灾,广大群众淹苦了、淹穷了、淹惨了、淹怕了,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通过移民建镇,居住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并远离了水患,血吸虫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移民生计的新跨越。移民建镇伊始,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治穷与致富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的方针,并制定了“一年安置,二年恢复,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实现移民真正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不返迁。

2深山区搬迁式扶贫

江西省目前有90余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5万人生活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贫困山区缺水严重,自然村落不通机动车,不通广播,无电视信号,没有动力电,照明电时有时无,村里没有卫生室,群众看病要走数十里山路,孩子上学也要走很远的路,且路上也不安全。由于山高坡陡,严重缺水,耕地少、土壤贫瘠,粮食靠天收,缺乏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大部分劳力远走他乡,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温饱问题根本无法解决。长期的扶贫实践证明,就地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难度大、成本高、操作难、效果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深山区搬迁式扶贫的决策,并于2003年开始在九江市修水县、吉安市万安、遂川三县进行试点,2004年起在全省铺开,用5年时间把这部分困难群众搬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江西省移民扶贫试点工作的原则是: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以县为主、省市支持。移民搬迁的原则是整体搬迁,有土安置为主,无土安置为辅。搬迁的目标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操作办法是先易后难,先搬迁边远偏散地区群众。为了使移民户搬出后有生计,规定有土安置的,要保证人均5分田,无土安置的要实现每户1人务工或经商。国务院扶贫办认为江西的移民扶贫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施移民扶贫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扶贫工作的一种创新与突破。江西还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

3山江湖工程

山江湖是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的简称。这是一个完整、独特的水系,山江湖区域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97%。由于历史上出现毁林种粮、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造成鄱阳湖湖体萎缩,湖泊功能下降,湖区洪涝灾害严重,进而导致湖区群众贫困。1983年开始,开展了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发现治理鄱阳湖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淤泥问题,要解决泥沙淤积只有从山区和源头抓起。由此得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科学共识。在流域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与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规划与实施经验,制定了《规划纲要》,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根据山江湖的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遵循“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战略构想和“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加以制定,并在省人大立法。具有法规效力的《规划纲要》,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广大农民在山江湖区域开展开发和治理工作。山江湖工程积极贯彻“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建立和加强了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实施了UNDP一、二期无偿资金6360.20万元,贷款42.50万元。此外,引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参与式农村发展途径、开发式小额信贷扶贫方法、探索湖区替代产业途径等),为江西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4“参与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是江西省革命老区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所采用的一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扶贫方法。所谓“参与式扶贫”,是指通过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以贫困村为平台,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赋予贫困农户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发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施“参与式”扶贫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公众参与扶贫行政过程的机制,使公众能介入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过程,提高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使扶贫行为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从2002年开始,江西省扶贫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12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采用“参与式”的扶贫方法。为实施好“参与式”扶贫工作,对全省

扶贫系统的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以及1200个重点村的扶贫骨干进行了培训,重点学习“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制订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在规划小组的组织和召集下,对村级基本情况进行“参与式农村调查”。掌握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和资源情况、社会状况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为规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全乡、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提出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前景好、适合自身发展并能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产业,形成村级规划的发展思路。将扶贫项目及其支持体系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规划,制订阶段性实施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村级扶贫规划制订后,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上级扶贫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规划经批准后,重点村的整个扶贫工作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整合资源、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首先,政府扶贫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使扶贫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其次,增强了贫困群众改变家乡面貌和脱贫致富的责任感与义务感。第三,贫困地区群众和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干事的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第四,扶贫政策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通过对农户进行分类,从中确定了社会保障户,贫困户,有利于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办法,解决他们的脱贫致富问题。第五,贫困地区发展思路更切实可行。通过综合分析贫困的现状,经村民和贫困户的充分讨论,明确了要重点发展的项目和存在的困难,选择了一批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项目,并逐个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保证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连续性。

5以工代赈扶贫

以工代赈是江西省政府针对需要救济的特殊困难群体(一般为低收入者,如贫困人口或受灾人口),通过组织其参加工程建设,取得劳务报酬(物资或资金)的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以工代赈管理始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程度实行项目管理。国家将以工代赈计划指标和建设任务下达到省区,以省区为主实行以工代赈管理。江西省老区面积广,山丘面积大,重点贫困地区基本分布在东西南北四边,由于地理、自然和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依据贫困县的不同特点划分为四大片区即赣南、井冈山、鄱阳湖、赣西北片区,针对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片区规划和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紧紧把握扶持目标和重点,确保项目和资金安排向人口集中连片且贫困程度深的乡村倾斜。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年安排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江西省以工代赈工作按照“直接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突出建设重点,实行综合配套治理,切实提高扶贫效益”的原则,帮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生产生活设施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定点扶贫模式

所谓定点扶贫,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到乡,工作重点在村,扶贫措施落实到村。中央国家机关在江西省有5个定点扶贫单位,确定江西省贫困县18个。2000年后,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在江西省定点扶贫单位增加到8个,确定贫困县增加到21个。从省内来说,“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江西省确定的贫困乡为492个,现在增加到563个,重点乡覆盖到全省82个县。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全省各级有2000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定点扶贫工作,定点扶持了493个贫困乡、2171个贫困村。新时期的定点扶贫工作有新的进展,2002年,全省各级定点单位共派出干部64200人次赴点开展工作,使受扶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各类扶贫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7小额贷款扶贫

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家下达江西省扶贫贷款净增计划20.7亿元,实际投放20.2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共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实体5955个。发放扶贫到户贷款13.74亿元,直接投放到贫困户37.7万户,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资金需要,因地制宜的种植或养殖项目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结束以后,从2001年起,江西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多种扶贫贷款到户的模式:一是因地制宜直接支持农户发展种养业,实现扶贫直接到户。集中力量支持其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以增加收入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着力优化种养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二是支持农户介入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使农村贫困户受益。三是支持农户连靠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项目辐射到户。在大力推进重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工厂+基地”的新机制,发挥其对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种养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积极支持贫困农户进入市场,采取订单农业等措施,扶持贫困地区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通过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到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中介桥梁。五是支持农户开展劳务输出,通过精心组织农民进城务工,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

8井冈山老区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把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送进广大老区贫困山乡,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实践。科技部领导多次亲临井冈山区检查、部署工作。至“九五”期末,科技部先后为井冈山区科技扶贫设立项目82项,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十多年来的科技扶贫实践,使井冈山区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促进了井冈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技扶贫,择优选择了能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蚕桑、笋竹、水禽、果茶四个主导产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从良种推广、建立丰产样板,到产品深加工,进行系列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开发,使之逐步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三是建立了“井冈山科技扶贫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与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心网联网。山区各县的相应机构也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大大改善了科技服务条件。四是培训了一批科技管理和乡土技术人才。五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促进井冈山区的对外开放。

二、赴江西革命老区扶贫考察的的启示

对江西省革命老区进行的实地考察,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不能深入系统地学习江西省老区扶贫工作方面的理论方法,但是,江西省针对革命老区所采取的扶贫策略,取得的一

系列成功经验,对于内蒙古搞好革命老区建设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结合内蒙古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老区扶贫工作,我们认为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全区与老区的关系

虽然,我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存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扶贫开发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面临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就我区老区农村牧区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因为他们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的山区、浅山丘陵地区、黄土沟壑区、荒漠区等地区,与全区总体贫困水平相比较,脱贫的难度更大;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巩固温饱的任务也很重,一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农牧产品卖难,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虽然这些都是局部问题,但却与全局紧密相联。少数地区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对扶贫开发工作抓得时紧时松,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认真解决。

老区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牧区的稳定。就当前来说,老区农村牧区能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党的家庭承包经营、减轻农牧民负担、扶贫开发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家庭承包经营解决的是农牧民能否掌握基本的生产资料问题,减轻农牧民负担解决的是以农牧民轻徭薄赋的问题,而扶贫开发则是解决农村牧区中弱势群体生存能力、生计能力低下的问题。这三项政策是互相联系的,都关系到农牧民的生存、生计问题,无论哪一项没有落实,老区农村牧区都难得稳定。老区农村牧区稳定不了,就谈不上农村牧区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富裕。扶贫开发,也直接关系到我区老区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全区的崛起,必须也要有这些老区贫困地区的崛起,否则,必然拖全区的后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历史上较之于其他地区的相对贫困,但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一旦开发对路,较之于其他地区的崛起也更有潜力。为了实现全区的崛起,必须着力促成这些地区的崛起。

老区扶贫开发,还直接关系到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尚未解决温饱的、尚在温饱线上徘徊的群众是最需要我们去帮助和关心的,是最需要我们去为之服务的。

2坚持开发式扶贫思路,不断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对老区扶贫,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老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老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增强“造血”功能,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解决老区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努力改善老区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要从大力发展老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转移到直接扶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生产和提高收入以及帮助目标人群摆脱困境上来,从改善自然条件更多地转移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使老区贫困地区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群众生活的改善,并逐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特别是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是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开拓增加群众收入的渠道。一是下大力气在老区贫困地区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老区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业和多种经营。我区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老区群众近靠山水林区,旅游资源丰富,天然林、次生林、混交林名贵树种很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摇相互应:纯天然野生动植物如:山兔、野鸡、山野菜、棒子,蘑菇、藏菜、山杏核、中草药等品种繁多且存有量丰厚。另一方面,革命老区又存在大量的革命早期历史遗址、人文事迹,通过开展革命文物的募集、整理和研究,维护、修缮革命遗址,开展红色旅游,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资金引导,支持和鼓励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牧户游”,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有机互动,着力打造老区旅游品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向前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要以旗县、乡苏木为主,因地制宜,努力培育1—2个单一品种超粮食产值的扶贫支柱产业。二是要结合村嘎查、乡镇苏木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异地安置扶贫,将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群众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提高群众收入。三是要组织好劳务输出,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要把组织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大力抓好贫困劳力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优先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务工。要切实减轻贫困户的负担,为老区贫困户创造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条件。

3要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处理好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建议自治区政府,一是将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对每个革命老区旗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投入。在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点向革命老区予以倾斜。二是从2010年起,设立用于革命老区发展的专项建设基金,专户管理,定向使用。三是参照国家今年拿出了近2亿元的彩票收入资金,用于江西、陕西等四个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做法。建议自治区也从彩票收入中安排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老区旗县发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利用特色资源,精心培育老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四是协调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农牧业厅等有关部门按照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安排专项资金的时候,对革命老区予以重点倾斜。

在扶贫资金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正确处理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有关规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把财政扶贫资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帮助老区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专项贷款中的一部分也要原则上重点用于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尤其向龙头企业倾斜。扶贫信贷资金要尽力用足、保证用好。金融部门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程序,适当放宽扶贫项目贷款条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更有效地发挥扶贫贷款的扶贫作用。小额信贷扶贫是行之有效的,应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广。扶贫资金的分配,应尽量向革命老区倾斜,使用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群众监督。

4要强化科技文化扶贫,正确处理治穷与治愚的关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区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解决好治愚的问题,即解决好农村牧区的教育和科技问题。农村牧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农村牧区教师的素质和待遇,老区贫困儿童的经济承受能力,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等,哪一项都是涉及全局的大问题。各级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上。

要加快发展老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要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允许出现贫困户子女辍学现象。要加强老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为老区贫困地区培养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革命老区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非农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新型农牧产业,尽快增加老区收入的重要途径,关键就在于培训。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远,科技教育落后,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多方配合、加强协作,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民培训工作。要从老区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步伐,在进一步完善各级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做到老区重点村能通邮、通广播电视,逐步实现老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改变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在老区重点乡苏木要完善卫生院建设,在有条件的重点村嘎查要建立卫生所,要继续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

5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重视革命老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老区农村牧区人口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新时期扶贫的一项重大课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只有在老区农村牧区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将建国后的60年来,国家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逐步打破,进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投入较少,现阶段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各有关部门对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方面:老区农牧民参加医保的积极性很高,但有的乡村参加医保的比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大力推动农牧民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改善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确保农牧民病有所医。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农村牧区的保障水平偏低,由于低保的额度与地方的资金配套能力挂钩,处于相对贫穷的革命老区农牧民参加低保的比例很低,有的虽然过去参加了,但近两年却出现了断档的情况,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协调配合,力争使老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到低保的范围,享受低保政策。在老区子女上学方面:老区农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且偏远,子女上学距离学校较远,有些孩子还需要父母到县城陪读,成本很高。必须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区子女助学补贴,出台更加直接的优惠政策,降低辍学率,保证老区贫困农牧民的子女能够上得起学。

上一篇:一三班一周值日安排表下一篇:马召中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