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心得

2022-07-22

第一篇:学习六中全会心得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 om 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们关注,在六中全会勾勒的2020年和谐社会的发展“路径图”中,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特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连线一些专家,请他们就六中全会公报进行了解读与点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关键在党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专家叶笃初: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党更是其中关键,即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公报通过“六个必须”对党提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造环境”,这16个字概括了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担负的领导责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公报提出“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最终要落实在基层,因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基层表现出来的。党员干部要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和模范,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党的一次考验,无论是认识水平,还是领导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不断深化认识,防止“急性病”和“慢性病”,把握好力度、进度和尺度。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不大,仅仅在分蛋糕上做,社会和谐的目标最终是难以达到的。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说,发展是一个硬道理。另一方面,我们所讲的发展应当是科学发展。这是为了使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不是大起大落,不是片面推进,避免付出过高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冲突代价,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发展过程更顺利一些,发展成果更好地被全体人民分享,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公报特别强调要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这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实现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包括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等。统筹处理这些关系,关键是要深刻认识这些关系的内在联系,片面强调某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好的。特别是像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大家反映较多,意见较大,是我们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表现。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对责任政府提出新课题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很多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随着开放与发展的进步,社会要经过一个转型期。在今天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提供制度平台。六中全会公报的要求,为各级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建立各类社会管理机制方面,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尽职尽责地履行政府职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另一方面也要权衡各种政策工具的成本,充分鼓励扶持各种社会自治性机制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加紧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而公报的这一要求,为各级政府落实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提供了行动的方向。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求政府从具体事务的圈子里解脱出来,而把精力放在制度建设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上。例如目前不同社会群体表达诉求的能力和渠道大不相同,如果没有高效公平的机制,有可能忽视困难群体的诉求。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彼此之间其实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没有良好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就无法保证公平,权益保障机制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按照全会的精神,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尊重民意,发扬民主。

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想在这些制度建设中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必须从制度建设的过程和内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容两个方面入手。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鼓励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到制度的设计过程中来,依法按照民主程序讨论审议通过。从内容上说,在设计这些制度安排时,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包括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些重要的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十分丰富,而其中一些要素必不可少: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强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价值,应该是创造条件,达到不仅个人富裕而且共同富裕的状态。三是民主。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维护自己的利益,因而也就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实行民主,扩大民主,发展民主。四是文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其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 om 8

6

第二篇: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

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社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

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个方面、6项原则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2、多项措施力促和谐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3、6大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

第三篇:学习六中全会心得体会1

心得体会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一年,是科学发展扎实推进的一年,是党的建设明显加强的一年,是实现“十一五”时期良好开局的一年,是外交工作举措得当的一年,是党心民心更加凝聚的一年。一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完全有能力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全会通过的《决定》,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又具有很

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持续保持稳定,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同时,科学发展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分配和利益关系的调整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乘势而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作为青年党员要带头抓好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紧迫性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真正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保安作为公安机关一支重要的社会治安辅警力量,要紧密结合首都保安工作的实际,时刻维护首都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等客户的安全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时时处处把

协警辅警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来研究,把保安协警辅警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追求。在当前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的今天,保持保安队伍的健康发展和保安队伍的稳定,提高保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保安队伍稳定、思想素质提高才能发挥好协警辅警工作。我们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要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保安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要协助政法机关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社会安全事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确保保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

保安工作要切实抓好当前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是要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积极协助公安机关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二是要协助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充分发挥保安在协警辅警工作中的作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三是要协助公安机关依法防范、打击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时刻提高警惕性,发挥保安工作分布广的作用,教育培训保安员的观察水平和信息的及时反馈,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四是要协助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

作,特别要加强和改进对“社会人”、社会组织、网络网吧的监督管理,既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又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要进一步抓紧抓好“三基”工程建设,以“三基”来规范保安队伍,为保安事业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学习,首先深刻认识我党在新时期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新任务。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在遵循十六大党章所确立的我党权力和义务,同时明确了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回顾我党8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党领导人民革命、经济建设到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程。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和思想实际,把公司安全保卫工作做到实处,认真对照检查、解决存在的安全漏洞等问题,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扎实工作。

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核心就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继续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溶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首都保安成立二十余年来,保安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和辅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保安队伍也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安队伍成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首都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首都保安面临着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当及时地抓住,充分地挖掘发展潜力,拓宽保安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保安事业。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客户安全,树立保安良好形象,是拓宽保安市场的基础和关键。实践证明,保安服务工作光靠公安机关的牌子和垄断经营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良好的保安形象,确保客户单位的安全万无一失。同时,随着保安市场的放开,我们应该做好应对保安市场激烈竞争的思想准备。首都保安工作要充分发挥保安队伍中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第四篇: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决定》用四个“深刻”概括了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进入关键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包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任务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加快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越来越大,同时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大量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小康,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任务繁重。

——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缩小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网络信息的影响日益广泛,同时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社会总体上安定团结,同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类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本人一定会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指针,自觉、努力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现在,放眼将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第五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廉政干部

2011年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贺国强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的工作报告。六次全会是十七届中央纪委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真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辉煌成绩,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学习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简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贯穿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

胡锦涛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从这“六个着力”中,以及“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治理,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等其他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旋律。维护群众利益,关注群众感受,已成为反腐倡廉的风向标。

二是把党的群众工作与纠风工作、党的作风建设联系在一起,为新形势下党群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治理,深化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还需要有制度和机制的保障。胡锦涛所讲的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依法行使权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等等,既是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又内含着维护群众利益的“治本”意义,从体制和机制上为保护群众利益提出了方向。

三是强调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给地方党委换届选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这是由当前的形势与任务所决定的。一方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建议,由此决定了各地党组织和政府的工作任务,加强政治纪律无疑是有助于保障中央大政方针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面临着四级党委换届选举的重要任务,加强政治纪律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保证换届顺利进行,确保建设一支能够完成党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群众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四是注重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建设,并且注重从源头治理党风廉政建设。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强调“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

惩治等各项工作,实质上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作为政治生态的外在表现来看。腐败的滋生蔓延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而中国的腐败现象又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相关,因此,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归根结底需要从源头做起。

五是重视制度建设,提出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廉洁自律并非人们所说的自己监督自己,而是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即依据特定制度逐一检查是否违反制度规定。2010年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也是引导性规定,是廉洁自律对照的依据。因此,2010年以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代表的一批制度的出台,无论从预防层面来看,还是从惩治层面来看,都具有重大意义,反映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逐步健全。

六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将提速。胡锦涛强调,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是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要求的内容之一。

七是反渎职侵权或成办案新重点。“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这是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也预示着办案工作在今年会继续“给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哪些违纪违法案件会成为办案重点?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提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案件,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

六次全会是十七届中央纪委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贺国强同志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去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指导性、操作性很强。认真学习贯彻好这次全会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学校情况调查问卷下一篇:学校讲座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