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15

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篇1: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刚才,**同志简要回顾了近几年来全县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对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我讲以下几点意见。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

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刚才,**同志简要回顾了近几年来全县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对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压力感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拼博,扎实苦干,克服重重困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和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城镇实现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去年底全部顺利出中心,并且大都得到妥善安置;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全县参保人员达××××人。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此,县委、县政府是满意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劳动保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异常艰巨,中央、省、市各级对劳动保障工作都非常重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与**实际相结合的文章。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实现老有所养,失有所助,病有所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就业增加”三大目标,意义重大。同时,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也是实施“跨越发展”战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是落实扶贫帮困政策,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需要。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并出台了若干扶贫帮困的政策措施,落实好中央精神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目前,我县失业下岗人员、破产倒闭企业的职工、低收入的家庭还占有一定比例,还存在少数因病、因伤残等导致生活困难需要特别关心照顾的人群,其中一部分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解决好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使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困难劳动者得到基本保障待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事业出发,从**的发展和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努力开拓,扎扎实实地做好新时期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二、加大征缴力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重大突破

(一)关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近年来,我县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总体上讲形势是好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弱,连续多年收不抵支。××××年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万元,加上退休人员增长及增加待遇等因素,今年资金缺口还会增大。造成基金支撑能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个别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工作认识不到位,法制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保险费应缴不缴;有的甚至已从职工工资中扣除了保险费,企业应缴部分也列入了成本,但仍然拖着不缴;部分破产、困难企业职工脱保问题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未及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等。同时,主观上也存在征缴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的问题。加大征缴力度,做好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关系到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总的要求是,适应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调整政策,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确保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新增××××人以上,养老保险基金增收×××万元以上;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各类企业职工应保尽保。一是各类企业要强化法制观念,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在城镇从业的人员,不论是“长期用工”还是“临时用工

篇2: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5个100工程”重大决策部署,狠抓城镇化战略实施,城乡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推动全县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等会,张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2012年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各乡镇、各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25周年县庆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三县一城”奋斗目标,打造乌江流域最具区域竞争力和民族特色实力城市定位,合力攻坚克难,奋力后发赶超,推动了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共开工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72个,累计投资10.6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8亿元。全县城镇扩容0.5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7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0.11%,比上年提高2.81个百分点。一是规划执法不断加强。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第四轮修编和官舟、洪渡、黑獭、思渠等乡镇的总规修编及编制工作,完成了13个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执法力度加大,对全县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进行了新一轮排查和整治,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89户9790平方米,控制新产生违法建筑12356平方米,有效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二是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县城区主要街道和防洪堤临江房屋立面改造,建成民族文化广场、滨江公园和城南公园。县城主要道路骨架初步形成,建成乌江大道、温泉大道、城南桂花路延伸段“白改黑”工程,新建城市道路3.8公里。坝坨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乌江明珠、金鑫花园、乌江丽都、惠鑫大厦等标志性建设顺利推进,城北民族风情街二期工程、东风码头片区、河东粮站片区、月亮岩沟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及丁字口、田坝、滨江移民安置小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增住房面积40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村庄整治和集中建房效果明显,建成保障性住房159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919户。三是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建成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城北农贸市场、河东农贸市场、河西八一短途客车站、河东汽车站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河西、河东小吃一条街建设,安装了城区主要建筑、重要节点、沿江两岸的灯饰亮化工程,规范和改造了部分区域的门头广告牌设置,新建公厕3座。加强了城区主要街道路面维修改造和绿化亮化工作,城市新增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城市功能配套得到了不断改善。随着县城区域拓展和扩大,新XX市管理及环卫工人公益性岗位130个。城市管理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整脏治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民文明程度得到有力提升。可以说,去年的城市建设犹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迸发生机,焕发新颜,加速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省、市领导到沿河实地考察指导工作时,对我县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底子薄,历史欠账大,城乡建设起步晚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城镇化水平还很低。2012年,我县城镇化率仅为30.11%,分别低于同期全省6.39个百分点、全市4.89个百分点。工作中,我们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起点缺乏前瞻性,对城市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够,近期和远期规划区分不明显,城乡道路、市场、车场、垃圾收集、地下管线等城镇公共配套设施明显滞后。少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未批先建等违规建设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建设问题。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群众期望值过高,征地和房屋拆迁工作阻力大,建设供用地需求矛盾突出。个别建设项目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形象进度明显滞后于工程既定时序。三是管理问题。车辆乱停乱放,公交车、出租车“招手停”现象比较突出,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未有效改变,全县“整脏治乱”工作还处于全省靠后位置。四是意识问题。在全县集中精力谋发展,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有些干部职工未认识到加快城镇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存在服务意识不够,主动性不强,推诿搪塞,办事敷衍等现象;部分市民素质还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制约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动我县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上台阶。

二、统筹抓好2013年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实现县域经济大跨越、小城镇建设大突破、民生质量大改善的提质之年,我们一定要在去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全面做好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当前,我们面临许多积极有利因素:一是政策因素。随着国内外产业加速向内地和西部转移,我县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将不断凸显;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给予了极大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鼓励民间投资等方面陆续出台了扶持措施。随着全省打造“5个100”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更为我县打造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小城镇、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今年我省将投入1200亿元搞城镇建设,在城镇道路、供水管网、生活垃圾分类和燃气建设方面将加大投资,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争取住房和城乡建设投资,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改善。二是基础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城镇化战略实施,河东新区日新月异,坝坨新区开发初具雏形。沿德高速公路实质性动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扩展城市空间,增大城市容量,形成城镇发展的大框架。经过近几年的城市发展,凝聚了更多的人气,县城建设已形成良好格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征地拆迁、筹资融资、工作推进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三是发展动力。县十二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以“加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为目标,围绕“三县一城”发展定位,努力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域式、可持续的全面小康之路。各乡镇和各部门全力配合、献计出力,广大群众热切期盼、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工作,全县上下满怀激情抓城市建设的氛围已逐步形成。为此,我们要抢抓有利机遇,将2013年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目标定为:围绕“山歌沿河•画廊乌江”形象定位,建设美丽沿河,按照“1+3”城镇群空间布局,坚持“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拆迁、大规模建设”的原则,全县城镇化率增长4%以上,新增城镇人口2.5万人以上,城镇房地产开发投资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亿元以上,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以上,新XX市住房供给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上述目标,重点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狠抓城乡规划编制,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纲领。必须高点定位、突出特色、与时俱进。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位城乡规划“攻坚年、严管年”的要求,纵深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一是抓好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县城总体规划第四轮修编6月底前报市政府批复实施,县城近期建设规划7月份完成规划成果评审,县城综合交通体系、综合防灾体系规划6月底前完成规划成果评审。二是抓好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土地坳、淇滩、黑獭等乡镇的规划成果评审5月底前完成,官舟、洪渡示范小城镇及思渠特色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7月底前完成,官舟镇、洪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8月底前完成。同时,6月底前完成思渠冯家庄、官舟黄龙、木梓岭,谯家土地湾、新景白果5个“武陵名村”规划编制工作。三是抓好城市综合体规划编制工作。我县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对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功能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坝坨新区津秀黔城12号地块、原交通局片区、河东粮站片区等3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为尽快形成现代化、复合式的城市综合体创造条件,6月底前完成坝坨新区津秀黔城12号地块省级城市综合体、原交通局片区和河东粮站片区市级城市综合体的申报及规划编制审查报批工作。四是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6月底前完XX县城区3个以上、各乡镇一个集中交易市场规划及城市湿地公园、农业公园、城市供电、城市规划区和交通干线沿线山体保护等专项规划工作。并且,在加快上述规划的同时,要加强和规范规划的审查、审批工作,特别要加强规划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切实有效保证城乡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篇3: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经信工作取得的成绩, 切实增强做好经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 全省经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工业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创新增强、消耗降低、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 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规模和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到2010年底,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940家, 比2005年增加19400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51466亿元, 是2005年的2.3倍。2010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675亿元, 跃上二万亿台阶, 比2009年增长15%, 是2005年的2.6倍, 年均增长17.6%。

效益和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600亿元、利税9200亿元、利润5800亿元, 分别是2005年的2.9倍、2.7倍和2.7倍。利税和利润比2009年分别增长31%和36%。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产品,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66个、中国驰名商标174件。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和效益、质量的同步提升。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 全省共实施技改项目3.6万项, 完成技改投资2.6万亿元, 更新改造设备110余万台 (套) 。2010年完成技改投资7600亿元, 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34.7%。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达户比年增加了61户;五年来, 共培育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6633户, 培植发展了343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由2005年的44家和309家增加到目前的101家和615家, 建设了33家行业技术中心, 在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达14.2万人。五年来, 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3.4万多项, 自主开发的5项新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节能减排取得扎实进展。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32吨标准煤, 降到了2009年的1.0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15吨标准煤, 降到2009年的1.54吨标准煤。全省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能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十一五”目标。

信息化步伐加快。2010年, 全省信息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0亿元, 是2005年的2.7倍。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监控、营销管理等各领域广泛应用。移动电话数由2005年2300万户上升到6200万户, 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3800万, 比“十五”末增长了2.8倍。无线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物联网、三网融合试点等工作进展顺利。

回顾“十一五”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 主要有五点体会。

一是始终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不放松,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从实际出发, 发挥山东优势,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及时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 出台了21条应对危机的措施, 加强调查研究, 利用各种形式表彰改革开放30年功勋企业,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 及时制定“10+40+13”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措施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即使在最困难的2009年初, 工业也没有出现负增长

二是始终紧紧抓住服务企业市场主体不放松, 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家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面对危机和挑战, 广大企业自觉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的变化, 积极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途径。

三是始终紧紧抓住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放松,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双轮驱动”, 努力形成山东工业竞争新优势。我们把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首要任务来抓, 围绕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集中实施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 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大力实施“新特优”工程, 在2009年5月就出台了13个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制定了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通过市场引领、政策引导、政府推动, RFID、新能源汽车、LED、太阳能、核电装备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们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大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狠抓重大关键技术研发, 连续举办了19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展洽会, 不断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四是始终紧紧抓住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不放松, 坚持两个市场一起抓, 创新消费模式, 实现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推广工商联手开拓市场的经验, 引导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到市场的开拓、研究、适应、创造上来。引导企业从卖产品延伸到卖服务, 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组织轮胎生产企业应对美国特保案, 鼓励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差异化战略, 支持企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抓。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支持企业开发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始终紧紧抓住企业管理创新不放松, 坚持强优汰劣、抓大扶小, 强化质量和标准化建设, 实现大中小企业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坚定不移的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 加强企业管理, 召开企业管理大会, 奖励管理创新企业, 总结先进经验, 深入推进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创新, 推动企业从劳动力低成本竞争向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型, 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 从资源能源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转型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 带头向高端产业链延伸, 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 带头“走出去”发展。组织实施了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成长、特色产业提升、小企业培育四项计划,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二扎实做好2011年重点工作,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是山东省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 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是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工业作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也是建党九十周年, 做好今年经信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强技术改造,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 突出“双轮驱动”, 抓好“四大工程”, 全面完成工业调整振兴目标任务;努力开拓市场, 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确处理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努力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 坚持以用兴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全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推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强大合力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很多, 推进工业由大变强, 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领导。

篇4: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篇5: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

(2012年 月日)

同志们:

我县近期连续发生几起医患纠纷,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县医院和妇保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对我县医疗机构产生较大不良影响,为我们的医疗安全再一次敲响警钟,我县医疗安全形势较为严峻。根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县医疗安全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要大家提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医疗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我认为,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刚才xx局长对县医院及及妇保院近期发生的医疗事件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详细地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今后的医疗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内容,院长必须从维护医院自身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加强医疗安全工作管理,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改进医疗服务,确保医疗安全和生产安全,创建平安、稳定、和谐的医疗环境。

二、要提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医疗安全防范意识,时时以安全为重,医疗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警觉性,从接诊病人开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各类诊疗服务,规范处方和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防范医疗纠纷于未然,减少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要提高医疗纠纷处置能力。前几天发生患者家属上街游行的事件,反映出我们医疗机构处置医疗纠纷的能力非常欠缺,处置方法单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医疗纠纷处置能力,遇到医疗纠纷要及时向县卫生局和县政府报告,要及时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作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制止不利于稳定的事件发生。要争取通过第三方进行医疗纠纷调解,从司法和法律程序圆满处理医疗纠纷。

四、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近期发生的这几起医疗纠纷,也反映了我们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有些疾病没能够及时正确诊断出来,造成了纠纷的发生。各级医疗机构要通过招聘高技术人才、送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避免因误诊和漏诊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县医疗机构要继续全面深入开展“学精神、明目标、整作风、增效能”、“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注重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利益和义务,在医疗行为的每一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一是要做到及时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要端正服务态度、尊重病人、善待病人及病人家属;三是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提高沟通的水平和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六、要建立健全建立健全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县卫生局和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快建立健全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中的职责和承担的责任,增强各方的责任感,规范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的行医行为,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篇6: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监管开拓创新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7年3月9日)

同志们:

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2006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石嘴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根本目标,强化监管,探索创新,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市政府对全市三县区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我县名列第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取得较好成绩,得益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得益于有一批负责任、能力强、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和监管执法人员,得益于全县广大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扎实工作,得益于食品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食品安全监管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谢意!向所有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监管现有体制和法制不顺,全区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而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加之,我县是农业县,食品工业化程度低,基础差,底子薄,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因而,食品安全监管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都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绷紧食品安全监管这根弦,居安思危,积极应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食品安全工作这项民心工程当中。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贯穿一条主线,健全两个体系,完善三网建设,突出四个重点,强化五项保障措施,实施八大工程”。

贯穿一条主线。就是食品安全工作要始终贯穿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这条主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项人命关天的大事贯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去。

健全两个体系。一是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总结推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健全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信用档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用监管档案,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二是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要以高风险食品、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继续及时汇集整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例行监测和执法监督抽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全面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控制水平。

完善三网建设。即完善纵向到底的政府责任网、横向到边的部门网和群众监督网。

在完善政府责任网和部门网方面。要继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对照责任书,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居委会、每一个科室,乃至落实到具体人员的身上,实现责任共担。

在完善群众监督网方面。要立足群众接触范围广、信息来源多的特点,要逐步将监管重心向农村下移,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构筑“农村群众监督网”,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突出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是食品监管的薄弱地区,要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二是突出“两边”和“两堂”。即县城周边和学校周边,学校食堂和农民工食堂。这些地方,要么是监管薄弱的地区,要么是消费人群多而集中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群体事件,影响非常大,务必要加强监管。

三是突出“四品”。即散装食品、儿童食品、熟食品和清真食品。这些食品容易食用,有些食品的消费群体还比较特殊,一旦出现问题,就不仅民生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所以必须要抓好。

四是突出“五小”。即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和小食品店。这些地方规模小,卫生条件落后,但其提供的几乎是老百姓经常食用、甚至天天食用的食品,对它们的监管丝毫都不能松懈。

强化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健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企业等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对所辖区域划分责任区,实行横向划片定人定责管理。同时,要明确企业的责任主体地位和企业负责人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专项整治重在治本,目的是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整治,重点品种逐项整治,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认真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整治,推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专、抓实、抓细。

三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和索证索票。要严格食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在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全面推行索证索票制度。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是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对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生产必备条件不够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得不到保证、卫生条件与规定要求相差较大的企业,要加大执法和打击力度,直至关闭。

五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招徕顾客的吸引力。

实施“八大工程”。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农村集贸市场整治工程、万村千乡市场配送工程、餐饮业洁净工程、食品加工企业普查、审核、验收工程、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和食品安全宣传年活动。

三、狠抓落实,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对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要狠抓落实。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安委会办公室要研究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组织协调机制,拓宽和丰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继续组织联合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和检测信息活动,扩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权、知情权,增强维权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有关部门加强食品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行为所取得的成效;宣传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和优良企业;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各监管部门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要继续保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抓手”和“牵头”作用,抓综合、抓协调、抓汇总、抓落实,有效促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各监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改善食品加工经营企业小、散、乱及卫生条件差的状况,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引导企业使用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食品产业整体水平。各成员单位也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要在多方自筹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以有效化解我县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不足、检验设施和装备落后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矛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四)查堵结合,管好源头。要抓好食品源头管理,大力开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无公害蔬菜产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无公害畜禽产地,有效治理源头污染。要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要强化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食品安全环境。要抓好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五)强化督查,狠抓落实。食品安全无小事,必须要时时负责任、件件抓督办、层层抓落实。政府督查室、安委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定期组织对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执法工作进行督查,有效解决监管错位、缺位及不到位的问题,杜绝监管真空,确保食品安全。

同志们,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神圣职责。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我们一定要雷厉风行、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平罗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7: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组织动员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关键,狠抓落实,开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新局面。刚才,XX同志代表局党委对我县20XX年的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XX年的卫生工作作了详细部署,XX同志就全县卫生系统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就当前的卫生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创新工作,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顺利完成;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建设深入推进,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食品安全工作-1-

成效明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对卫生工作重视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卫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县卫生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卫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各级各类医院普遍存在技术人才匮乏现象,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二是医疗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卫生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因此,卫生部门必须切实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决心解决卫生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力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XX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年,我们的卫生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同时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做好今年卫生工作,对于实现医改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扎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我县自去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制度得到了有力推行,群众广泛受益。为了把这项惠民利民的工作长期做好,一是要注意研究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制度实施效果。二是要加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好财政补偿政策,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三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要严格按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合同通过中标企业进行药品集中采购,确保基本药物采购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四是积极探索卫生系统绩效工作改革。

(二)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

举措。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机制,让新农合真正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一是要强化新农合政策宣传。虽然我们在新农合政策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相当一些农村群众到医院就诊,不知道哪些可以报销,哪些属于门诊报销范围,致使一些群众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该报销的没有得到报销,这就要求要在新农合政策的宣传下功夫,出实招,真正让群众了解政策,用活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农合政策的惠民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患者。二要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基金量越来越大,县合管办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审核,进一步规范报销补偿程序,严格执行新农合的相关规定,管好、用好基金,确保专款专用,决不能出现挪用浪费或套取基金的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基金安全。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健设。建立完善首诊和转诊制度,促进县乡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要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的各项

救治政策和预防干预措施。三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通过基层卫生机构向全县人民提供疾病控制、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体检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四是继续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巩固和完善部门间卫生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预警,强化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管理、科学防控水平。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加快卫生项目建设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的同时,要突出抓好县人民医院门诊楼扩建、县中医院中草药制剂大楼建设、市精神病医院整体搬迁和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要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如期完工。二是要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迫切需要大量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才。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方式,加强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卫生技术人才和卫生管理人才队伍。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各乡镇、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今年的工作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单位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当前重大的全局性工作,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考核、狠抓落实。现在,我县卫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已定,目标已明,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要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评估,明确奖惩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性强、关注面广,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单位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营造出良好卫生

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才能推动全县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同志们,今年卫生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肩上的担子也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为维护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设和谐慈利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篇8:副县长在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 2013年全省经信工作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 实现工业技改投资1万亿元, 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66%的目标任务。

一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当前, 我省工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主要制约问题是发展方式粗放, 质量和效益不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必须切实做好“转、调、创”三篇文章, 继续坚持“双轮驱动”,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我省传统产业量大面广, 改造提升的潜力巨大。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认真做好在建项目的调度和协调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的重点突破。认真落实《全省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把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推向深入。

(二) 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作用,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精神,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抓投入、抓平台、抓人才、抓研发, 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 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三) 切实落实支持政策,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013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政策措施落实年”, 将通过对重大规划、重要政策和重点工作的定期调度、现场观摩、分析评议等形式, 检查国家和省里政策的落实情况, 健全完善推进机制, 督促抓好落实。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蓝黄两区、省会城市群、沂蒙革命老区、中原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 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建设西部地区新的经济隆起带的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提升重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

(四) 全力推进节能降耗,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66%的目标任务。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的《201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 对各市2013年万元GDP能耗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发展节能型产业作为节能降耗的源头来抓, 加快出台我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指导意见, 以节能服务、节能装备和产品制造、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重点, 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比重。

(五) 坚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上一篇:怎样看血液体检报告单下一篇:成长的树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