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坊游记的散文

2024-04-12

西村坊游记的散文(共5篇)

篇1:西村坊游记的散文

西村坊游记的散文

几年以前,在网上查询古民居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新宁县有一个古民居“西村坊”,一直想去看看,可是每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一直拖了几年,想到西村坊去,倒成了一个念想。今年的清明节,好友奇峰,盛情邀请几位文友一起去观赏,终于完成一个心愿。

西村坊距离县城有六七十公里,我们出发得比较迟,到了的时候,已经是11点半了,其实,也是中途出了一点状况,原来打算是安排两台车去的,十个人刚好两台车,可是,临时有友非常热情,又加了两位好友,这下问题就来了,没办法安排坐车,只好临时通知奇峰,到回龙寺来接一趟,因此耽误了时间。

看着时间比较晚,又到了饭点,奇峰就建议是否吃完中餐,再去景点观赏,想到观景游园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事情,大家同意了这个建议。

饭后,我们去西村坊要经过一个古迹:“三渡水贞洁牌坊”。我从小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在小学的《乡土地理》中就有记载,算是新宁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古迹,我经过这个地方无数次,从来没有去看过它,偶尔也会透过车窗的玻璃去瞧上一眼,只见到一块已经经历岁月布满石青的石牌楼,像是古代建筑中的朝门,没有太多的美景,没有美感,不像看两边雄伟的山势来得有劲。

走到牌坊近前才知道,以前没有来看,还真是一个错误。不从这个牌坊的本身意义来讲,仅从他的工艺性来讲,都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两旁石雕的文官形像、官帽官袍,见证这个牌坊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品级,两边的石柱上的兽身还保持着,只是两个兽头,在那一场浩劫中被毁坏掉了,实是一件憾事。牌坊正反面的牌头,都是相同的图案与文字,两边柱子的对联却是不同,具体文字我还真记不清了,不是一个正经的雅士。但前面的对联,分别以‘节’和‘孝’开头倒是记住了。在牌坊一侧立了一块记事碑文,记载了李何氏悲苦坚强的命运,由碑文而知,这李何氏在教子方面的成就,应该是不亚于孟母的。

同行的好友讲述,之所以先来这里,也与等会去参观的西村坊有关,西村坊也就是李氏后人,亦即李何氏的后代发祥之居所。在与古今相比概叹了一会,一行人随即驾车朝西村坊驶去。路上同行的好友讲,在解放以前,一渡水是作为新宁人走出去的必经之陆路,是一个重要的路口,据说,一些地方还保持着完好的盐道、茶道,可以想像,当时李氏的后代这里定居繁衍,是见证过历史的繁华变迁的。

因为不清楚,从三渡水牌坊去西村坊的路,只有跟着同伴的车后面走,从三渡水到西村坊,看来还是有一段距离,到了一渡水集市后,前面好友打了转向灯,同行的好友告诉我,现在即将到西村坊了,心里就有了一种期待,这西村坊到底是什么样的,保存得是否完好?现在还有没有人在里面居住?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没有说出来,也不想问,保留一点,让自己去寻找答案,会多一种乐趣。

车行至村的小路,明显的狭窄了起来,行车不是很方便,迎面会车,几个地方都要小心翼翼,在稍宽一点的地方停下来,让一下才敢走,车开始是在山脚下行驶的,转一个弯之后,前面突然开阔起来,虽然路仍然是小路,但是视野却宽了起来,四面是山,中间是一大片的稻田,山下的房屋,已经全部是砖混结构的楼房,偶尔也有几间建国后建的砖瓦房,在这里还真看不出有一丝古村落的印迹。

因为会车的时候,我已经同前面的车跟丢了,估计前面的好友也知道,这是一条直路,不需要领队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马上问题就来了,我看到了一个岔路口,人字形,这下不敢走了。同伴说问问吧,等下走错了就难回头了。再停了下,也是碰巧得很,对面走来一个老乡。“您好,请问西村坊从哪里走?”

“这就是西村坊啊。”村民有点奇怪,不过也能理解我们这些外地人,不熟悉情况。

“哦,我们是去看古民居的,前面有没有走过一台红色的车。”同伴做事还是实在一些,要确认一下。老乡这一下终于弄清楚了,我们要走的是哪一条路,直接指了一下前面,我驾车行了几十米,就看到了在前面车上的同伴,已经下车在外面等,我们走到跟前,他告诉我,把车停到前面去,我们在这里过去看古坊,同他说话的一会,我看了车窗外的对面,一座青砖蓝瓦、厚实墙头托着流檐的老屋显现出来,就这么一瞥,就感受到了一种古香。终于看到了在心里念了几年的西村坊,心神不由一荡,赶紧把车停好才是正事。

这一次来西村坊,是由奇峰好友邀请的,他也是本次的活动向导,我下车后,看到一条现代水泥桥,直通对面的西村坊古居,而奇峰却带着大家从另一条路走,我虽有疑惑,还是跟随着大部队一起走。

等我走过来的时候,大家已经走在了一条巷子里,两边是现代房屋,可是,中间的大块的石头铺就的路,明显的带着岁月的痕迹,走在前面的奇峰介绍,我们马上就要到回溪桥了,这是一座古桥,是迄今为止,县内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桥,据传,以前的人喜欢穿拖鞋,为防止鞋滑,在鞋底加钉,走过桥的时候踩上桥板“踢踢踏踏”的声音非常悦耳,当地人还给这个声音取了一个“铜锣钉响”的雅称,至于是不是这样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桥本身带着的传说,加重了一点古厚与神秘的色彩。

我没有听奇峰继续说,独自走到桥前,纯木结构,牌匾式的门头,红色加漆过的“回溪桥”三个字,仍然盖不住整个结构的古老气息,走上桥中,桥顶的穿梁雕着神兽凤鸟,在桥正中的梁上“明朝锯匠”清晰可辨,足见这个桥应该是明朝某年兴建的。走下桥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桥是人字分路的,一侧是通向一块山地(目前看到的山地),另一侧是通向西村坊,联想起刚才在桥内看到的,两边各摆着一排的简易木凳子,想来当年这里,应该是一个商贾行人走得最多的一个地方,桥的份量也足见当时繁华景象。桥的一侧立着一块石碑,严重风化,只有正面背风的地方,依稀还能看见一些文字,大意是对桥的来历和西村坊的来由作了一个说明,小溪之西曰“西村坊”也。至此,西村坊古院倒是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转弯走上台阶之后,入眼的是刚才在车上看到的流檐青砖的墙,没有注意到院前的小水渠,直到走在前面,奇峰就介绍说,大家看这个小渠,原来是没有的,是这个院落的消防配套设施,在当时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消防意识,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件事情,至于水是从哪里引来的,我们都没有过问,心急的怎样走进古院里面。在奇峰的引导下,我们走来到了所谓的正院,这一下,算是真正地走村了西村坊古居了。

奇峰提示我们,看朝门的顶头,用砖瓦磊砌的一个“贡”字,在风雨飘摇这么多年以后,依然是立在高处,同门前的二级石阶(据奇峰介绍说,这个石阶的砌成也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皇权为上的时候,老百姓的房子,是不能有石阶的,有石阶的房子,证明家里面是出个官的,官品不同,石阶的级数与高低也不一样),印证着一种权威。走进朝门里面,是个没有大门的堂屋,有上下之分,中间有一个天井,看到里面拉着的电线与晾着的衣物,显示这房子里面现在还是住着人的。主屋房顶看不到裸露的瓦片,被一屋弧形的天花隔了起来,烟熏的板子白里透黄,还带着大量的黑烟熏烤的印迹。整个堂屋两边的墙,是完全地被烟熏坏了,墙体乌黑,幸存的一个抱树对,孤零零地挂在正柱上,烟熏的表面看不出任何一个字地印迹,上前想摸摸它,手指碰到一层厚厚的烟灰,已经凝结成为黑漆,想是要修复,也得费一个很大的功夫,只能作罢。

从二进的正屋出来,我们来到后面一座房子,看到的也是一间同样的堂屋,奇峰就解释,这个堂屋本来是同前面的房子应该是一体的,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当什么样的官,就修什么样的房子,为了避嫌,这间连在一起的房子,只能用墙隔开,但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侧门通向后面。

从正屋出来后,我们看到了一通格局同主屋稍有区别的房子,朝向统一,只是在堂屋中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块闪着金光的大块牌匾,挂在堂屋神龛的正上面,有点耀眼,我没有近前去看这些文字,估计要么是做寿,或某一个功勋受赠的匾额,大概后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闪金光的牌匾,作为作寿价值太高。

在正屋出来的时候,奇峰说我们去看看会馆,通往会馆的路,是由中横边竖青石铺就的石板路,见大家有些奇怪,奇峰介绍说,这是一条“轿路”,轿子行在中间,轿夫在两边行走,同时,这中间横着的石块,也只能是主人来走的.,佣人只能走两边竖着的石头,碰到主人还要低头示意,如果是有人无意中走了中间的横石,是会受到处罚的。会馆其实已经不在,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场地,被后面的人将会馆改造成了一个现代气息的房子,这是整个院里唯一不协调的一栋房子。走到这边的时候,奇峰介绍说。在会馆的最里边,奇峰指引我们看墙顶上的一段文字,这是记载着这座房子真正的时间,起于嘉庆年十三年的房子,唯一一个可以不用查证,就能证明房子年代的可靠证据。

我们一群十来个人,在大院里走着的时候,分散了一些,有些人还在研究古雕的窗花或垫木柱的雕花石基。在一个外院,我们看到一片已经完全荒废的房子,这是整个建筑中,唯一的一栋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瓦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在里面待了两分钟,不敢站在房下面。匆匆从里面走出来,看到的是一间朝向完全不一的房子,正门的朝向是向着正屋的,奇峰介绍说,这就是以前下人或佣人住的房子,门的朝向和居住,有利于家中的佣人更好地为主屋的人服务。在两座房子的高墙夹着的小巷里,同行的一个美女走到墙边,倚靠着古墙,要同行的好友给她拍一张美照,看着巷深美女,恍惚中似乎看到了,大院中人声鼎沸热闹场景。

在里面转了一圈,由于院落比较大,没有一个全景的相片留念,大家似乎总是感觉缺了一点什么。走在中间的奇峰突然说,我们去后山拍一个院落的全景,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原来感到遗憾的是这个。院落的全景不好拍,选择地方,江城子最后还是攀岩爬到了山上,才完成这项任务。

在院子里转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由于我们来得比较晚,春日的余晖,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映在了院落上,青瓦泛出淡淡磷光。我回首望了一眼,昔日大院荣光不再,今日故居列为文物,保护这一文物,不仅需要政府主导,更要里面住的后人,能秉承前人遗志,努力创业,离开旧房,专门修缮才行。

篇2:西村坊游记的散文

一路上,同学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观看窗外的美丽景色;有的戴着耳机,听着音乐;还有的昏昏欲睡……到了!刚下车,湛蓝的天空仿佛在想我们招手,清新的空气是我们心情愉快,芬芳的花草在向我们点头微笑。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华西村的“美丽容颜”。

我们走进了植物园。一进门,一个重达200多斤的南瓜和句型鸟蛋映入了我的眼帘。一排排长廊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葫芦、南瓜,地上,奇妙的碰碰香,高雅的马蹄莲,清秀的熏衣草。两旁有绿色的香蕉,挂在树上,里面还有一串串红通通的番茄、水灵灵的桂圆、金灿灿的芒果、小巧玲珑的金桔、蛇一般的丝瓜,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加上繁茂的蔬菜森林,无一不使我眼前一亮,我不得不佩服华西村人民的聪明才智!

逛完植物园,我们来到了世界公园,看了精彩的动物表演,有鹦鹉走钢丝,猴子投篮等。转眼望去,雨雾缭绕的山上,有一个几乎和北京天安门外形一模一样的缩小版天安门,它虽然没有北京天安门那样高大雄伟,但是它红墙黄瓦,造型逼真,同样显得那么金碧辉煌,颇有气势。天安门紧连着万里长城。华西的长城虽没有北京长城的雄伟壮观,但足以让人感受到长城的蜿蜒起伏,如条巨龙般盘曲在山间。微缩的凯旋门、自由女神像也同样栩栩如生。

下一站是“幸福园”,我们看到了9座头顶着金葫芦的塔,寓意九九归一。在旁边,是一座重达100吨的大钟,被称为“华西村钟王”。

一路走来,我发现这里到处都是一座座错落有致,造型独特的豪华别墅,这里怎么没有茅草房、平房呢?听导游说,村里每家每户都有汽车、别墅和巨额存款,这儿的村民已步入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了。我恍然大悟。

篇3:古代游记散文的研读和教学

一.关于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对于什么是游记散文, 一向是有争议的, 以至于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 归属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桃花源记》这一篇了。

比如鲁迅先生, 他把《桃花源记》归于传记文, 而不是散文。鲁迅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传记文, 理由有二:一是“幻设为文”, 是虚构的, 二是“以寓言为本”, 有寓言性质, 从而鲁迅先生把《桃花源记》归到传记文里面去了。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不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 理由是:“游记文是以真实的旅游、游览为基础的, 这就决定了记述内容的真实性” (见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以下所引该书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 , 很显然, 《桃花源记》不是以旅游、游览作为基础的, 更不具有真实性。据此, 王教授把《桃花源记》踢出了游记散文的大门。持此观点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的杨秋荣先生。杨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玄怪小说, 他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充满玄远意蕴的虚构杰作, 它确确凿凿是诗人、小说家陶渊明匠心独运创作出的一篇玄怪小说。” (见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记》应属于游记散文。比如巩滨先生。巩先生说, 《桃花源记》“文中描写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和桃源人民淳朴的精神境界, 应是源于陶渊明半生田园生活的体验”, 因此在《中国古代游记》一书中, 巩先生专列一篇对《桃花源记》进行介绍。我同意这一说法。我认为, 应该把《桃花源记》归属于游记散文。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 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与物游的超越意义, “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 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 (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 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以下所引该书均只注明书名或作者名) 。这一观点, 我认为很有道理。

的确, 写游记散文, 为什么一定要记述真实、具有客观性呢?亦真亦幻行不行?写梦境行不行?谁能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一首伟大的纪游诗呢?可这篇作品就是写梦境的啊。基于此, 我认为, 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 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 这样的散文或叙述, 或抒情, 或描写, 或议论, 或纪实, 或想象, 都可, 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与纪游有关, 二是突出文学性。

二.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 我们认为游记散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 以纪游为基础。

不管这纪游是真实的, 还是虚幻的, 它都应属于游记散文的内容。

第二, 以叙述、描写见长。

游记散文应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 有的游记散文可能兼有议论, 没关系, 它的议论一定是以叙述和描写为基础的。

第三, 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考认识。

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 否则就是历史资料, 而不是散文作品。

游记散文的类型并不复杂, 大概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赋”。

“赋”的特点是讲究铺排, 讲究文辞, 因此“赋”一般都是用骈体文写成。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杜牧的《阿房宫赋》,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游记散文中“赋”的杰出代表。

第二类是“书”。

“书”就是书信, 古人称之为“尺牍”。因为是书信, 就不太可能写得很长, 因此“书”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 篇幅都很短小。

第三类是“序”。

“序”就是序言, 它常常放在一本书的前头, 用以介绍编辑出版一本书的前后经过、写作缘由等。因为功能所限, 所以偏于写景状物的序言并不多, 像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样的“序言式”的游记散文名篇, 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孤篇就成为高峰。东晋居住庐山的一群和尚写了一组“游石门诗”, 慧远为其写了一篇序言, 这就是《游石门诗序》, 尽管是一篇序言, 但也是一篇不错的山水游记。

第四类是“记”。

“记”是游记散文中篇目最多的, 也是质量较高的。“记”是游记散文的本体特征, 一切游记散文都离不开“记”。“记”因为彻底摆脱了文体的束缚, 不再受制于“赋”、“书”和“序”的文体限制, 所以“记”可长可短,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短的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87个字;长的如陆游的《入蜀记》, 全文一共有六卷, 也就是六篇, 每篇约300字, 全文长达1800字。山水游“记”的出现, 标志着游记散文的成熟。

三.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第一, 古代游记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梅新林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 即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和清代的衰变期。我认为, 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也大致与此相同。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 使自然山水和人都得到了解放, 人们开始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 游记文学开始出现。到了唐代, 古文运动兴起, 客观上推动了游记散文的发展, 一批诗人集中写作游记, 游记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宋代, 欧阳修等人再兴古文运动, 程灏、程颐和朱熹等一批理学家推儒学, 兴理学, 所以宋代游记散文“尚理”, 成为我国游记散文的发展高峰。明代由于公安派袁宏道提倡“性灵说”, 一批文人在文章中独抒性灵, 尚真、尚俗、尚趣, 终于使晚明小品成为一道霞光, 它与徐霞客的学者游记成为明代游记散文复兴的重要标志。清代游记散文走向衰变, 桐城派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清代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二, 古代游记散文何以兴起。

远古时期, 人们对自然山水是顶礼膜拜的, 敬畏心理占据主要位置, 谈不上审美, 只有图腾。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了“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美学命题, 把人的道德伦理和儒家的理想人格寄托在山水之上, 山水是功用的, 没有审美。汉代大儒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在“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基础上, 提出了“天人感应”说, 为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系统。以上两点基本上都是“山水比德”的思路, 山水没有独立, 人格也没有独立, 因此, 也就没有真正的游记文学。

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就不一样, 玄学的兴起和佛学的引入, 让人们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存在, 因为世界本无, 万物皆空, 所以人们开始寻求内心的快乐。这样才可以超越万有, 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 体验人生, 从而获得超越。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 基本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同构的倾向, 他们基本上扭转了以前“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思想, 把自然和人放到同等的平台上, 一起观照, 山水映照人的精神, 人欣赏山水的洒脱。这一些或许就是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四.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总有一个问题悬在心头———这些山水里到底隐藏着什么, 何以这些文人墨客如此痴迷徜徉于山水之间?

第一, 山水自有格, 无处不成景。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魏晋的文人们, 第一次发现大自然的山水, 有自足的美丽和清净。许多人沉浸在这个世界中, 娱情山水, 陶醉其中。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都是这样的名篇。我们选《答谢中书书》一起来分析一下: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一共68个字, 简洁之至, 游记散文中, 只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能与之比肩。据说, 这里的山川就是永嘉的山水。永嘉, 即现在浙江的温州, 号称中国东南山水第一县。谢灵运自贬谪永嘉之后, 遂使永嘉山水名扬天下, 从此泱泱的诗国里就新增了一块领土———山水诗!永嘉山水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映生辉。

还是回到这篇小文章中来。在这篇小文章中, 作者极尽描绘之能事, 将永嘉的山水描写得似一个人间仙境。全文扣住一个“美”字, 纵横上下, 晨霞晚照, 或入高云, 或见清流, 或描绘夕阳渐落西山, 或亲睹小鱼跳跃泉中, 一幅美妙的、不见丝毫尘俗的山水之画, 独立于魏晋动乱的时局之外。在写法上, 作者偶对骈俪, 极力体现中国对称的审美思维。这正是中国先期游记散文的修辞特征。人们———尤其是读书人, 终于撇开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昏暗, 找到了一块互相取悦的神奇天地, 他们沉浸其中, 暂时忘掉了尘俗的纠缠和社会的危险。美丽的山水终于成为人们乐以忘忧的圣地。

第二, 山水自有情, 人间牵挂真。

山水虽然自然自足, 但并非世外桃源, 它始终活跃在人们心中, 尤其是士人心中。说穿了, 士人尽管徜徉山水, 能偷来片刻的欢愉, 但他们终归心系民间疾苦, 难忘入世的责任和抱负。这样的散文占据了游记散文的较多篇目, 且名篇众多。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都是。

我们重点来说说王勃的《滕王阁序》吧。在这篇被学生称之为“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骈体文名篇中, 王勃这位“才倾陆海, 情洒潘江”的“初唐四杰”之老大, 借滕王阁落成之际, 浇自己心中块垒, 不仅尽情挥洒了汪洋恣肆的才情, 而且对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政治遭遇也一吐为快。同许多游记散文一样, 这篇文章也是先极尽描绘滕王阁周围的美景, 再借景抒情。“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这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这是滕王阁的高俊挺拔,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这是滕王阁的千变万化;“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这里, 彩霞自上而下流动, 孤鹜自下而上翻飞;青天碧水, 万象空明, 天水相接, 上下一片, 真是美妙绝伦啊!写完了自然之景, 又将笔触转移到人文之景上,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这是对东晋士人洒脱人生的艳羡;“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这是终不忘怀于仕途的心迹流露。“嗟呼!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深广忧愤终于如大江大海, 倾泻而下, 一览无遗。但即便是这样, 作者也仍然没有忘记少年的抱负, 就像陶渊明一生都放不下“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的凌云壮志一样, 他要“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何其豪迈的入世情怀啊!我们的文人就是这样, 即使是在山水里, 也仍然没有忘记人间, 山水自有情, 人间牵挂真。

第三, 山水照人影, 情性付流云。

中国文人不管写什么样的文字, 从来没有忘记搁进自己的性情。山水游记也是如此。比如, 庄子和惠施走到濠梁边, 看到一条小鱼, 庄子看着水里的小鱼说:“小鱼在水里悠然自得, 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所以也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 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说实话, 从逻辑学的角度讲, 惠施是对的, 庄子偷换了概念, 有点诡辩。但换一个角度看, 我们又发现, 惠施是多么死板, 而庄子是多么潇洒。惠施是求知, 庄子是审美;求知所以要逼真, 审美所以能超脱;求知是问学, 所以绝断性情, 审美是移情, 所以浸润性情。所以庄子的“濠梁之辩”是性情之作。

魏晋时期有一个故事, 知识分子都很艳羡。这就是“雪夜访戴”。传说, 一天晚上下大雪, 王子猷从睡梦中醒来, 打开窗户, 发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于是命令仆人上酒。王先生一边慢步, 一边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就想到了老朋友戴逵, 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 一时兴起, 就命令仆人备船, 要去见一见这位友人。经过一夜的行船, 到了戴逵门前, 却又不进去了, 抽身而返。仆人问其故, 他说:“我乘兴而来, 兴尽而归, 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这真是潇洒啊!王子猷雪夜访友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他享受的是访友的过程, 冰雪之夜, 兴来而至, 兴尽而返, 何其乐哉!至于要不要见老朋友, 全凭自己的高兴, 与戴逵又有多少关系呢?

性情山水, 我以为最高成就当属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有人说, 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此说有一定的道理, 从文学性、思想性等角度来说, 游记散文超过前后《赤壁赋》的似乎还没有。但如果从性情的角度考察, 则又不然, 苏轼的《赤壁赋》毕竟受宋代尚理风气的影响, 作品中说理过多, 题旨稍嫌沉重, 不像张岱的作品, 那么轻快、明丽、好玩, 完全是“兴来而至, 兴尽而返”的情性之作。比如《西湖七月半》中有这样的句子:

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者, 看之。

作者说, 西湖七月半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 要看, 就看看其中游湖看月的人吧。这里写的是第五种人, 他们喝着慢茶, 陪着美女, 隐匿树下, 力避喧嚣, 说是在看月, 其实也不刻意, 人们也看不见他们的神情, 他们实际上是一群“文人雅士”。他们完全不同于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和市井之徒, 他们似乎看月, 似乎又不看月, 他们“得之心而寓之游”也。作为一个没落贵族, 张岱感受着明朝覆亡的气息, 感受着家世繁华不再的落寞, 他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游湖赏月, 可能也有一点排遣忧愁苦闷之意吧。但好在作者并没有刻意传达这种情绪, 更多的是娱情山水, 交际移情。因此, 文人雅士之乐就表现得十分充分。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说, “在张岱眼中, 生活多是光彩夺目的, 审美乃是人间至真”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史景迁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 这是真懂张岱的至理名言。的确, 张岱的性情, 就在于山水之乐的恣意中, 任凭时间也拿不走。

第四, 天地有大美, 理趣各分舒。

先前的山水游记, 无论怎么写, 抒情性是其基本特点, 鲜有人在山水中议论, 或者借助“游览”讲道理。受宋代理学的影响,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著名改革家王安石, 居然在山水里找到了“理趣”———在山水游记里发议论, 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

苏轼的游记散文并不注重说理, 言情仍然是其散文的基本特色, 它保留了一个诗人的抒情特点,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这些游记容情、景、理三者于一炉, 烩儒、释、道三家于一篇, 纵横开阖, 上下古今, 既有对历史的追索, 也有对生命的拷问, 眼界打开处, 是江海广阔, 心灵痛切处, 是生死大悟。但《石钟山记》是一个例外。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先用一个“疑”字悬起全文, 即怀疑郦道元的简略, 尤怀疑李渤的浅陋, 于是月夜深入潭下, 想一探究竟。通过实地考察, 他得出结论, 郦道元说的“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基本上是对的, 只是有些简略, 而李渤说的“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就有些不可信了。最后作者发出议论, 说“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通篇文章由一个疑问起, 用一个道理作结, 其意显然不在于抒情, 而在于说理。

王安石的游记散文更注重讲理。他的纪游文字近似于苛刻的说明, 严谨、干净、丝毫不加修饰, 比如“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后洞”。这是写由前洞上山, 进入后洞, 除了一个“窈然”稍微有点修饰外, 其余的文字全部都是说明。前面写得简约, 意在突出后面的议论, 所以绝对惜墨如金。比如, “有怠而欲出者, 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同样写得简约, 目的是惜出文字, 让后面的议论能充分展开。“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作者从“有志”说起, 指出“志、力、物”三者是达到一个目标不可或缺的全部条件, 缺一项都不行, 议论严丝合缝, 滴水不漏, 每一处议论, 都扣住前面的“记”, 无一“记”没有作用, 无一“议论”没有着落。真是严谨到了极点!《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流露个人心迹、体现个人性格、传达个人理想、以说理为重的游记散文, 是中国山水游记中的一朵奇葩。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着万物之至理, 一物不同, 其理分舒, 作为凡夫俗子, 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是发掘、发掘、再发掘。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自然是万物之始, 也是万物之本, 人间一切至理也都蕴藏在大自然中, 生命之始, 也就是自然之始。所以, 借助山水游记讲点道理, 似乎完全“合理”。

五.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建议

古代游记散文特点鲜明, 内容集中, 类型突出, 所以非常适合开发成一些小专题进行教学。开发小专题时, 建议打通初高中的壁垒, 将初高中所学的游记散文全部贯通起来, 这样, 对初中的教学是一个巩固, 对高中的教学是一个丰富。另外, 不要过分注重单篇教学, 对一篇作品讲深讲透, 对某个细节作过多的纠缠, 只注意到内容, 忽视了思想, 或者只注意到了思想, 忽视了艺术特点等等, 要有整体观, 有历史脉络观。引导学生研读作品时, 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探究, 老师不能包讲包答, 要让学生学得积极而快乐。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学生带到古代游记散文的纵深地带。下面拟出若干专题, 以供参考。

第一, 以文体分类设计成四个专题:

1.赋——《上林赋》《阿房宫赋》《赤壁赋》

2.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书》

3.序———《游石门诗序》《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4.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

第二, 以个人成就为重设计成三个专题

5.诗人游记研读———柳宗元《永州八记》

6.游记集大成者———苏轼“山水游记”研读

7.学者游记研读———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第三, 以内容手法来分成若干专题:

8.联想想象之作———《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阿房宫赋》

9.实地考察之作———《墨池记》《活水源记》《满井游记》《游麻叶洞记》

10.个人性情之作———《醉翁亭记》《前赤壁赋》《西湖七月半》

11.说理尚理之作———《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

在分列专题的基础上, 还必须注意三点:

第一, 作为教师, 不能局限于只研读基本教学篇目, 还应该读一些外围作品。比如研读苏轼时, 不能只读《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前赤壁赋》三个作品, 还应该读《后赤壁赋》, 读《喜雨亭记》, 读苏轼的游记诗词,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等, 还应该读一读苏轼的有关传记, 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康震的《康震评说苏东坡》。

第二, 有时候研读作品, 要善于打通历史的关节, 以全局观去审读作品。比如研读柳宗元时, 就可以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看柳宗元与前代的山水游记有怎样的联系, 比如与魏晋时期的, 与陶渊明的, 甚至与《诗经》中的一些篇目, 这样做可以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生命特征。

篇4:石门坊游记作文600字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秋游的好日子。我虽然人在车上,心却早已飞向这次秋游的目的地石门坊了。

我们的旅游车离石门坊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跳越快!终于,只听砰的一声响,车停了下来我们到了!

终于到达石门坊了,我往路上一看,天哪!路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我差点被挤成馅饼。正好,这里有个马戏团,马上演出就开始了,于是我们走进了戏棚。

马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老虎跳圈。那只打老虎一次又一次地跳过了圈,大家开心极了。每当老虎要跳圈时,都会有人大喊大叫、吵吵闹闹,喊着再来!再来!

此外,还有猴子踩高跷、走钢丝、集体杂技等节目,一个个都精彩无比、引人注目,真是精彩绝伦啊!

看完了马戏,我们开始爬山。因为前期山体滑坡,山上有许许多多的石块。我们不走大路,在石块上飞檐走壁。我们一人一根棍子,一步一个脚印。其中我爬得最快,第二名是羊羊和王王并列。路上偶尔会有一两个柿子。我抬头一看,一棵高大的柿子树立在一旁。羊羊抱怨说怕砸着头因为上面结着不可计数的、又大又甜的柿子!我笑着说:柿柿顺心嘛。路上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好漂亮呀!

我们又往山上爬了一会儿,向下一看,哇,山下漫山遍野都是红叶!那里有红的、橙的、黄的`、绿,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真是风景如画呀!这让我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真是美丽动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爬到山顶,只爬到了半山腰。正好有个坐滑车的地方,我们坐上滑车,几分钟就到了山脚下。

篇5:浅谈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姚鼐 (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字姬传, 一字梦谷, 室号惜抱轩, 世称惜抱先生。姚鼐是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 他继承了同乡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 在桐城派的形成过程中, 被公认为是清代影响力最大, 流传最广的散文流派——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和领袖人物。姚鼐的文章极少涉及时政, 但是他对自然山水却情有独钟。姚鼐被后世传诵的名文大多都是山水游记, 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游双溪记》、《观披雪瀑布记》等。有些文章如《左仲郛浮渡诗序》虽不是记游山水的文章, 但是基本内容也是歌咏山水, 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姚鼐, 把精神寄托到了山水上, 这从他辞官归田便能窥出一二。乾隆二十九年末, 他辞官归里之前曾经专程去游览泰山。他说:“余驾怯无状, 又方以疾退, 浮览山川景物, 以消其沉忧。” (《晴雪楼记》) 在姚鼐心目中, 官位越来越觉得无可留恋, 而家乡江淮的山水却越来越吸引着他这个宦海中的游子。他经常赞美家乡的自然风光之美:“夫黄、舒之间, 天下奇山水也”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 “江淮之间山川雄异。” (《吴荀叔杉亭集序》) 。此外, 姚鼐钟情于山水田壑, 也是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姚鼐在《庄子章义》序中写道:“若道之本, 则有不离其宗, 谓之天人者, 周盖以天人自处, 故曰‘上与造物者游’”。这便是一种大化之境, 姚鼐认为, 人要“遗世事而乐其生”, 就要亲近山林涧壑。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天人合一”, 人对自然有一种认同感, 亲和感。姚鼐对于庄子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是理解和认同的, 这也正是他“好山乐水”的另一大根源背景之一。

学者马晓玲曾在《论姚鼐山水游记》中指出:“姚鼐的山水游记是他的散文中, 也是整个桐城派散文中, 艺术性, 文学性较好的作品, 融考证于写景之中, 贴切自然, 不留痕迹, 寓情于景, 彰显了汉代考据学对姚鼐游记散文的影响”。就笔者的探究来看, 这些还远远不能概况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就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风格来说, 具有“考证助文”、“阳刚阴柔”、“淡雅简洁”、“色华不靡”等特色。

一、考证助文

姚鼐散文的突出特色之一是:考证助文。考证之学的兴起是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一代学人积极参与的以正本清源, 回归儒学原典文化为基本指向的文化反思与学术检讨运动。当时清政府对考据、义理两学采取“崇宋学之性道, 而以汉儒经义实之”的兼收并蓄的政策。由于姚鼐所处时期的特殊, 所以在他的游记中多融入了考证的内容。姚鼐曾说:“以考证助文之境, 正在佳处” (见《与陈骥士》) 。姚鼐首先从学术角度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说。他在《述庵文钞序》中云:“余尝论学问之事, 有三端焉, 曰:义理也, 考证也, 文章也。是三者, 苟善用之, 则皆足以相济, 苟不善用之, 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 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 固文之陋也……”“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各有独立性, 但到了姚鼐手中, 却要溶为一体。将考证助文巧妙地融合到写景之中, 这样即便是一些纯粹考证性的内容, 在姚鼐笔下也能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出之。例如《登泰山记》:“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 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此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描写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山、水、道路的走向, 是有意在创作中溶进考证之学, 但又绝无考据文字的冗琐, 而是写得简要清晰, 严谨有序, 与游记之体和谐统一, 更能增强游记的实感。按姚鼐游济南期间, 写过《泰山道里记》, 可见他对泰山一带的地理, 是专门下过一番考证工夫的。再如《游灵岩记》, 详细记述了泰山余脉灵岩, “泰山北多巨岩, 而灵岩最著”。写山势“状如蛤石为城墉, 高千余稚, 周若环而缺其南面……”这一段考证性的文字可以看作是《登泰山记》中对泰山周围地理环境描述的补充说明。此外, 在姚鼐的《观披雪瀑布记》中:“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 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直对地位置、距离都做出了精确的考证, 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深刻体现了姚鼐游记散文中“考证助文”这一大艺术特色。

二、淡雅简洁

姚鼐游记散文的突出特色之二是:淡雅简洁。淡雅就是恬淡、雅正。《毛诗序》云:“雅者, 正也。”其意重在内容的正确、健康;刘勰“习有雅郑”, 指高尚的审美情趣, 曹丕“奏议宜雅”, 是指典雅的文体风格。“雅”, 也可指语言的纯正规范。姚鼐一直遵循于桐城派追求的简洁文风, “文到高处只是朴淡意多” (出自 (清) 刘大櫆《论文偶记》。) 姚氏之文很注重语言的文雅、精练、准确, 叙述、描写、议论之语, 均做到朴华适当, 表达自然, 文气灌注, 富有神理。例如《登泰山记》, 泰山为五岳之首, 是著名登览胜地, 写一篇观览游记, 作者下笔自然、轻捷, 注意点和面的结合。全文的重点是日观亭看日出, 这是泰山的特点, 也是作者此次登临感受最深之处。但是如果只写看日出, 纵然写的再细致, 也不免单调, 不能使人一窥泰山全貌。作者恰到好处的概括介绍, 简要记叙和生动的描写相结合, 使文章生了辉。开头作者先通过叙述汶水和济水的流向来勾勒出了一个泰山的轮廓, 用笔很简括, 却把泰山的地形和位置清楚的摆在读者面前。接着写登山, 作者用语亲切有味, 似一个导游, 引导读者一路攀登, 到达山顶后, 有两句写景, 凭高俯瞰景物, 寥寥几句, 写得很生动、简洁。随后写山上的建筑和古迹, 写得又十分简括, 提到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以及道中石刻, 只点明它们的位置及存废情况。略作点染, 便使人真切感受到泰山上的自然物候。纵观这篇文章, 作者层层写来, 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 既有宏阔的全景, 又有精微的细节。语言明净简约, 无废词冗句, 而又描写生动, 色彩鲜明, 可以看出姚氏锤炼语言的功夫。如最后一段:“山多石, 少土。石苍黑色, 多平方, 少圆。少杂树, 多松, 生石罅, 皆平顶。冰雪,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这些句子非常简短, 两个或三个音节一停顿, 读起来明快、轻巧。而且文辞淡雅清丽, 极富神采情韵。又如《游媚笔泉记》, 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 包含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不仅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怪石、大树、泉水、圆池等自然景物, 而且还涉及李龙眠、何如宠、左学冲等人, 安排的有条不紊, 读来身历其境, 似与作者同游。其中刻画景物往往喜用短句, 如“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 时有鸣巂。”“溪有深潭, 大石出潭中, 若马浴起, 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 俯视溶云, 鸟飞若坠。”表现了姚鼐惜墨如金的作风和字词烹炼上的坚实功底。

三、阳刚阴柔

“阳刚阴柔”是姚鼐游记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以“阳刚阴柔”论文章风格也有其悠久的历史。追溯其源头, 出自于《周易》。“阳刚”与“阴柔”这对范畴是《周易》的核心。《周易》最先用阳刚、阴柔的互动来说明宇宙、天地、万物、生命的变化和发展。然而, 中国文论史上直接用“阳刚”与“阴柔”对文章之美进行质的把握的, 则是清代桐城巨匠姚鼐。姚鼐在文学风格理论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传统的“阳刚阴柔”的观点, 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从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学风格理论。姚鼐在《海愚诗钞序》中说:‘文章之源, 本乎天地, 天地之道, 阴阳刚柔而已, 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 皆可以为文章之美’。” (姚鼐:《海愚诗钞序》, 《惜抱轩诗文集》) 在此, 姚鼐把“气”分为“阳刚”、“阴柔”两大类型。同时姚鼐认为, 阳刚、阴柔是由作家的德、性、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他还进一步指出作家气质的阳刚阴柔虽有偏颇, 但纯阳、纯阴、纯刚、纯柔是不足为美的。所以, 姚鼐的理论说文章之美虽千姿百态, 但总的来说, 不外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风格类型。在姚鼐散文创作中, 牢牢遵循这条法则。姚鼐为文擅长用比喻, 如在《复鲁洁非书》中以“如霆, 如电, 如长风之出谷, 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等比喻“阳与刚之美者”, 以“如升初日, 如清风, 如云, 如霞, 如烟, 如幽林曲涧, 如沦, 如漾, 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来比喻“阴与柔之美”, 使得文章大气磅礴, 生动形象。再如《游媚笔泉记》, “溪有深潭, 大石出潭中, 若马浴起, 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 俯视溶云, 鸟飞若坠。”姚鼐比喻的巧妙运用, 使得文章中的景物生动形象, 富有波澜。本篇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法, 先写媚笔泉的所处位置, 随后写游览时一路的优美景色, 体现阳刚之美时偏重于动态和力感;写阴柔之美时又侧重于静态和柔感。景物里动中含静, 静中寓动, 阴阳结合, 刚柔相济。

四、色华不靡

言之有序, 色华不靡, 为桐城文章之“家法”, 也是姚鼐游记散文的一大特色。姚鼐在《陈仰韩时文序》中提出:“文体和而正, 色华而不靡”。这里的“色”, 可以理解为辞藻色彩。就是说为文时要和顺雅正, 辞藻要鲜明而不绮靡。在桐城派的古文体法中, 方苞的“义法说”曾予以探讨过古文的音节辞藻, 刘大櫆的“神气说”对此有所发明, 而姚鼐对此论述为:体制、法度、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 都随意与气而转移, 声音辞藻之美在于作品的意与气主辞, 意与气所主之“辞”, 不仅包括声与色, 还包括格与律。姚鼐的作品, 多以叙述为主, 其间又有描写穿插, 安排恰当, 言之有序。如姚鼐文集中的一些“记”, 或是记游, 或是记人记事, 叙述和描写并重, 自然生动, 文学色彩浓重, 被人广为传诵。如《游双溪记》, 先说双溪的得名, “盖龙溪水西北来, 将入两崖之口, 又受椒园之水, 故其会曰双溪。”姚鼐笔下的双溪迷人而又萧瑟, 远望, “松堤内绕, 碧岩外交, 势若重环。处于环中, 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 树石之所拥露, 其状万变。夜共一镫, 凭几默听, 众响皆入, 人意萧然。”这段文字色彩娟丽, 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忽明忽暗。作者写双溪岩石青碧, 仿佛染了颜色, 松树茂密如长堤, 婉曲如双环。置身环中, 四望烟云, 或分或合, 树石又忽隐忽显, 一时间, 色调变幻万千。最后, 夜深人寂时刻, 点灯静坐, 松声、风声、水声、蛙声不绝于耳, 凄清的夜里更令人增添了几许惆怅、几许失落。以色调鲜明、通感隽永的辞藻, 把作者当时的心情与环境巧妙的结合, 使文章显得自然有序, 格峻气清。其他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吴塘别墅记》《观披雪瀑布记》等, 都显示出了姚鼐游记散文中“色华不靡”的艺术特色。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前途理想教育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