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部分选择题

2024-05-05

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部分选择题(精选2篇)

篇1: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部分选择题

政治学原理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2、议行合一原则是(A、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3、(D、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4、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大众传媒 B、立法机关 C、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5、两党制以(C、英国 D、美国)最为典型。

7、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

B、民主制)。

8、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

9、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政府体制)的民主化改造。

10、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1、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国家)。

1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13、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复决权 B、罢免权C、创制权

D、选举权)。

1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C、俄罗斯联邦)。

15、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解。

16、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17、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18、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D、秩序)。

19、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现代化)过程。

20、政治权力具有(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 D、强制性 E、支配性)的特性。

21、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

22、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制度化

D、独立性)为特点。

23、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组织政府的手段C、实现利益集团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24、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公共利益 D、市场原则)认同之上的合作。

25、在现代法治社会,(D、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

1、共和制: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2、政治: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的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4、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在规模、只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5、民主:民主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全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6、政体:政体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7、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8、政党: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9、民主化:指的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0、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1、政治权力: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12、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指甲的广阔领域,它是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3、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4、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15、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6、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17、压力集团(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政治发展:本质上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和变迁造成的社会政治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具体体现在政治生 活的各个层次和方面。

19、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21、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第三部分

简答题

1、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第二,从政治参与的本质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 第三,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是合法行为,是通过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第四,从政府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

3、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

3、依法保护公民权利: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4、依法治国: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

5、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

4、政党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4、组织政府的手段。

5、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含哪些?

(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3)政治表达: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4)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5)政治冷漠:最初的词义是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

6、政治社会化有哪些途径?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7、政府有哪些特性? 答:

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征方面的体现。)

2、公共性(政府也是公共权力机关,必须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它属于“公共部门”,因此,它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

3、权威性(政府是一种公共权威。)

4、有机组织性(各政府机关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

5、特定的只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发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8、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政治合法性?

答:

1、建立政治共识。

2、宪政建设。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9、要实现民主和平转变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

1、是经济市场化。

2、是文化世俗化与同质化。

3、是政治文明化。

4、是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10、社会监督有哪些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11、宪法为国家构建提出了哪些组织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权力制约原则。

3、法治原则。

1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答:

1、暴力方式(武力)。

2、压力方式(操纵)

3、命令方式(权威)

4、规范方式(契约)

5、说服方式(灌输)

6、奖酬方式(激励)

7、处罚方式(遏制)

13、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答:

1、象征性功能。

2、意识形态的功能。

3、提供情报的功能。

4、工具性功能。

5、经济性功能。

6、政治社会化功能。第四部分

论述题

1、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2、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

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矛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

4、政治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

5、试述选举的意义和作

用。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6、试述“善治”模式的特

征。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

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篇2: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部分选择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18分)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君主制派生出各种具体的形式,主要有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从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3从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的“治国之道”而展开,1儒家“礼治”、“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即作为统治者必须学好的两门“必修课”;3道家无为而治。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就无为,反之则需“有为”);4墨子“兼爱”、“非攻”,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纵队维持统治,但是缓和矛盾的手段,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

4、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2)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题(24分)

试述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上一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下一篇:12.4普法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