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生情散文

2024-04-22

话,一生情散文(精选10篇)

篇1:话,一生情散文

一句话,一生情散文

我们承诺不背叛,不欺骗,不分离!

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

在幽深的夜里,我最孤单的时候,也是最平静的时候,我可以专心地想你,不用强迫自己去做其他事,可以放心地让你霸占我的心房,我的灵魂。想你的容颜,想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想假如我们有未来的话……想着你。

有时候分不清什么是想念什么是梦,不知道是想着你睡着了,还是睡着了梦见了你。每次醒来的时候,都不愿睁开双眼,只是为了能在迷迷糊糊的感觉中离你很近很近,感受你给我的温暖。可是睁开双眼,发现眼角有些许湿润,又会陷入漫天的遐想中,想着你。

每一次独自一个人悄悄地躲在黑暗的夜里,默默的回味我们的从前;想到你曾经欢乐的容颜,或许我也会有难得的笑脸;可是,如今的你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费解横梗于其间。

想你的时候,彷徨在所难免,恍惚间,亦会不自觉地发着呆静静的看着你我的照片。

当你我很难见面的时候,谁都知道,有的只是遗憾,以及,当我听见你的名字的时候,我会更加心痛。

梦中,你的`笑脸依旧,梦中的你说你依然深深的思念着我;可是我要说,不管现在的你有没有想我,不管现在的你有没有念着我,我依然爱你,思念你,牵挂你。

所以说,因为想你,所以最后写这么些独自呻吟的文字暂作停泊。

我们虽然相隔遥远,但心中激起的心灵感应和默契,却能时时感受着彼此的信息,默默领悟着心有灵犀时的颔首会意。

也许我们只能在各自的天空里独自品味,在水一方的心悸。

也许我们只能在低沉的暮色里用想象守侯,心旌荡漾的美丽。却依然恬静欣慰,心甘如诒。

许多的往事诉不尽,多少次留恋在屏前不肯离去,又有多少次渴望在下线以后强烈地升起。

你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牵挂,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份爱的渴望。

那是纯真的,高尚的一种爱。曾经的誓言,不变的画面。

我们都信守着我们的诺言,表达彼此唯一的爱恋!

篇2:话,一生情散文

从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从此定局。

话,似乎是每天都必须说的。因为它,我们便可以与别人通畅无阻地交流;因为它,有时候我们会悟出人生的哲理,让我们更好地去掌握属于自己的人生;因为它,我们会从沮丧懊悔中苏醒,重新振作起来。而我便是因为听到了这样的话、、、

小学的时候,我为自己英语发音不标准而整天自责。

有一次上英语课,上课从来都不注意我的英语老师在那节课上公然叫我回答问题,受到这种‘待遇’的我,‘扑通’一下脸就红的如一个红润饱满的苹果,使人有种想‘咬’一下的`冲动。我吱吱呀呀的读者,显然我读的不怎么样,他摇摇头示意让我坐下,之后他一脸愤怒并用戒尺在讲台上不停的敲着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回答时讲不来,上课又不好好听讲,干脆呀你们别念了、、、’或许他不知道这句话的后果。从那以后,同学们就拿我英语发音不标准的事来嘲笑我,讽刺我。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成绩也跟着一落千丈。

一次英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但那成绩却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我从上学而以来第一次不及格。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想,这次这么差的沉寂又可以让他们痛痛快快的笑一回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故意放慢脚步,但时间又好像在跟我作对,那时候时间漫长得好似度日如年。

我坐在马路边的长椅上,思前顾后的想着怎样才可以让妈妈不生气呢?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了晚上七点半了,我的旁边来了一位捡塑料瓶的老奶奶,我并没有注意她,但她却很慈祥的问了我一句:‘小姑娘,你怎么不回家呀!’我向他讲述了事情的缘由,她既严肃又温和地对我说:‘没事的,这次没考好下次一定要更加努力,如果在这方面你不会,那就一定要刨根问底,直到自己完全理解了,那么我相信你就一定会成功的。’经过老奶奶对我的引导,从那天后,我的英语成绩迅速上升,同学们也对我刮目相看了。

篇3:一生教育情

从他后来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200多封有图画的信里, 人们可以断定他是全世界第一个观察到球形、杆状和螺旋形细菌以及原生动物的人。他还第一次描绘了细菌的运动。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只有初中文化的他, 因此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巴黎学院院士, 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就是科学史上鼎鼎有名的活了91岁的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磨好——这就是微生物学开山鼻祖的成功秘诀。

篇4:高考情,一生情

我是一名幸福的高考人,我从高考走来,铭记着党旗下的誓言,怀揣着一份不仅把教育当职业更把教育当事业的虔敬上路,曾十余载伴随学生精心备战高考,而后从事着服务50余万考生的高考工作,并祈愿有生之年能将自己所学所思所爱奉献给高考。

因工作需要,也为了自己热爱教育的理想,已经不惑之年的我离开教学一线转战到与高考有关的更为神圣而重要的岗位。那一年儿子刚上小学,爱人工作忙经常出差在外,我又突然生了一场病,领导和同事都劝我不要去,但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和连续性,更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肩头,我毅然决然地来到高校招生工作的前线,儿子则成了“城市中的留守儿童”。

踏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为国选材之路,心中始终装着“公平”,脑海中时刻铭记着“责任”。工作充满挑战,但我信心满怀,为国选材,为教育添砖加瓦,我愿意付出百倍的努力。我愿把自己比作一只在云层中飞翔的鸟,我的双翅注定比别人滞涩,但我不能停下,必须努力奋飞。我也像是荒原上的跋涉者,工作的繁忙与琐细是道路上的一粒粒碎石,硌在我赤露的脚板上,但我不能止步,继续前行。

高考无小事,关乎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慎之又慎。为一个个政策的出台,我们唇枪舌战、反复多角度论证、仔细推敲。为了提出一个相对成熟的初步设想,政策的某一个尺度或某一项实施意见,我们细细斟酌。面对国家教育考试安全形势和外部环境恶化的新情况,我们首次制定了高考安全工作方案,成功组织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当2014年高校招生录取照顾改革调整意见和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方案得到“促进教育公平、照顾弱势群体”的贊誉时,当在全国尚属首创的对连片贫困县实行按市州考生人数比例和连片扶贫计划总量实行配额分配的方案在全国招生工作研讨会上得到教育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对此两次专题报道,认为这一举措起到了“照顾弱势群体、体现教育公平、稳定民族地区”的作用时,当为613名藏区“9+3”毕业生首次搭建了通往高职学校继续深造的“立交桥”时,我们是多么激动和自豪!为了科学起草制定好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作为专家组成员和执笔人,经过3年多的调研论证和反复修改,完成了10余万字的调研论证报告,方案前后易稿数十次。当方案解读小册子像一个个蓝色的小精灵承载着社会责任、捎带着研制者的祝福飞向每一个高三学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边时,我们又是多么幸福!

华发渐生,此志不悔

我生性愚驽,注定要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努力,有时整理思路,撰写文字至深夜。往往文稿将成时。才觉屋内寂寂,形单影只,室外已是灯火阑珊,车辆渐稀。在工作之余,我加强招生考试的研究和反思,也有文字见诸于国家级刊物。感念昨日,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我为身在这一团结友爱,特别智慧、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集体感到幸运和幸福!我身边的领导同事都是我的老师,教我做事也教我做人。我深知,每一点滴成绩,都是团体智慧的凝聚;每一滴进步,都源于集体土壤丰厚的给养!

某个周日的午后,儿子在我的一堆黑发丛中,扯去稀疏的白发。我笑着说:“别费神了,剪刀除不断,岁月增又生。”摊开手掌,看着那晶莹雪白的头发坠于我的掌心,如同看见一个个成熟的果子跌落枝头,内心除去春华秋实的喜悦,更有落叶飘零枝头的酸涩。

我为女子,亦是弱柔,但能为我之所爱而付出,亦是人生之幸。昨日高考,我有幸接受高等教育;今日高考,我参与选拔人才。我仍记得灿烂天空下那一张张年轻的脸,能听得到高考来临时他们激动的心跳,能想象出他们对自己能踏入高校的那一份通知书的望眼欲穿……思绪到此。忧烦为之驱散,热忱因之继续。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去践行“教育公平,教育民生”的理念,就是要把对考生、家长、高校、招生系统的服务意识扎根于心底。

回眸自己高考后的廿年,几易岗位,均为高考,我心我情如一。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几千年前圣贤们一个令人感奋的对话场面: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是啊,生命不止,工作岂能止?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能努力地为高考工作着,在高考这个事业的枝头,透射出生命最亮丽的色彩!难道不是生之幸事?

篇5:一生情半生缘散文欣赏

在这世上,总有一些人的感情注定了无法圆满。

――题记

凝视着网页上的这张黑白照片,这是她留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照片上的她很年轻,气质绝佳,面容如秋月般皎洁,轮廓清晰的脸庞向右微微上扬,目光坚毅深炯,眉间透着那个年纪少有的孤傲冷艳、超凡脱俗的气息。事实上,我一直在试图寻找更适合的词语来形容这张照片给我的感觉,孤傲、冷艳这样的词或许根本不足以表达她的万分之一。

这张照片中她的样子几乎成了刻在我大脑里永恒的印象,一个如诗如画如神一样存在过的女子,她就是张爱玲。

诸君定然料想不到她的书我读的第一本竟然是《金锁记》。那个时候我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对这本书并不十分感兴趣,也就囫囵吞枣般地读,书的内容并未在我心中激起荡漾的涟漪,倒是插页中她的这张照片成了我意外的收获。书的扉页赫然印着“张爱玲”三个字,我就知道从这一刻开始我们之间因为《金锁记》结下了妙不可言的缘分,也许这就是冥冥中上苍赐予了我的一种向她靠近的力量。

那个时候我对她本人和她的作品还是一无所知,是她一脸孤傲冷艳的气质触动了我。一头精致短发,却难掩清丽脱俗,我想凡尘俗世中决然不会有这样的女子存在,她定然来自天外或者遥远未知的星球。她的美不是闭月羞花、惊世骇俗的那种,没有美得那么惊艳,她的美来自灵魂深处,散发着淡淡的清幽,像溪水缓缓流过深谷,超凡脱俗,那是一种让你觉得难以亲近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亲近,想远离却被深深吸引的美,她的美超越了眼睛的界限美到了极致,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惊世骇俗”。

其实,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读小说,尤其是大长篇。阅读的时间跨度大,故事的情节无法在一时之间掌握。我是一个很没有耐心的人,常常在某个阅读节点停下来以后,感觉原本跟着作者走的思路会一次次打断,再拿起来继续读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回顾整理的过程,一来二去的阅读的愿望也就没那么强烈,因而多数小说都没能完整读完。但那段日子却因为读张爱玲的小说而一发不可收拾,之前的那些为自己不喜欢小说而找的种种理由和借口霎时间毫无保留地被推翻。《倾城之恋》《小团圆》《半生缘》都是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半生缘》是第一部赚足了我的眼泪并令我喜爱至今的作品。对它的喜欢似乎没有缘由,喜欢就是喜欢。喜欢曼桢的勇敢和她那双含情脉脉会说话的眼睛,喜欢世钧的温柔,不管眼里还是心里装的全是曼桢,他们的爱情却因为一场无妄之灾陷入绝境,曼桢的无能为力和世钧的退缩注定了这场爱情悲剧。曼桢与姐姐曼璐以及姐夫祝鸿才之间复杂纠结的情感,一度令人锥心刺骨几乎窒息。世钧与翠芝,翠芝与叔惠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叔惠远走画上句号。半生缘,狠狠地困住了六个人的一生。

世钧和曼桢,最初相爱却不能相守的他们,一直活在同一个世界,呼吸着相同的空气,却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着不同的路,命运安排了他们相遇,顺便也安排了他们分离。当他们在拥挤的街道擦身而过的时候,在那个回眸的瞬间,彼此的心早已被对方的眼神融化,这以后再相遇就算只是路人,“世钧(曼桢),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剧版结局曼桢含泪说的那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十四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和世钧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是啊,人生能有多少个可以被辜负的十几年,能有多少精力去承受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年轻时候的感情原本就很脆弱,要继续下去,阻力太大,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哪怕经历再多生离死别,哪怕承诺要情比金坚,但那样的感情多数经不起时间和环境的轮番摧残,到最后哭了、累了、放弃了,或者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妥协退让。但爱情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又何止世钧和曼桢,其实作者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仿佛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凡是提起张爱玲就不得不提到胡兰成,但我真心不想提起胡兰成这个人,偏见也好,确为人诟病也罢,总之提到这个人会不由自主心生反感,避之唯恐不及。二十四岁花样年纪的张爱玲倾尽所有爱着的这个人,被证明是个彻头彻尾的感情骗子。这段感情持续了三年,张爱玲可谓倾尽了这一生最单纯执着的情感,虽然最终仍以一封绝交信宣告结束。她后来也有再婚,但已然不复当年的柔情蜜意,更多的是与生活相关了。曼桢和世钧最后擦身而过的那一幕,也许她自己曾预演过无数次,曼桢最后的那些话,也许正是她自己最深刻的内心独白。和胡在一起的那三年于她而言就是她的一生一世。她爱他,他却负了她。

张爱玲的一生就像是一本你永远都读不厌的长篇,她的人生就像是她笔下的小说,虽多是悲剧结局,却还是能给人一种对美好的生活和爱情无限期盼的力量,这也许就是悲剧的魅力所在。

篇6:一杯酒一生情兄弟一辈子优美散文

听到春来这句话时,心里很安静。

是啊,好像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了。这些年都似乎在走自己的路,一路不停地走,都未曾回过头看看往昔的岁月。现在,心突然安静下来,多年前的故事与心情都在心头复苏。

真的已经很久了,那时是真正的小时候吧。我们在一个班,你比我高个头。都不记得我们是什么时候玩到一堆的了,却清楚记得更久远的幼儿园小时代,你那时总是比我们成熟些,能放学后自己回家,每周六能得到一朵大红花。而后小学的日子里,我们天天疯到一起,你骑我那辆车载着我在小镇里四处穿梭,我们一起悄悄下河游泳,一起进游戏机房。那时的你我未曾想过多年后的今天。

年年盛夏,小镇被太阳烤得懒懒散散的,马路上冒着热气,路上泥青软软的。我们骑车离开小镇,去更远一些的地方消磨当时不在意的年华,路边不知名的树上挂着白花散发淡淡的清香,偶尔从树上掉下的绿色肥虫,摔到地上变成一滩绿泥。日子就这么慵散地流淌,我们何曾想过那些美好的岁月是无声的,终有一天会成为过去。

我们在河边那块大石旁结拜过,虽然当时我觉得有趣,但你的表情却很严肃,我们把刻了我们仨名字的石头扔到了河里,那块石头被河水冲走了,而我们三个也被岁月冲散了。如今你在武汉,我在厦门,林至今不知去了哪里,从离开小镇那日起就再没见到他。可能今后我们会在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奔波,会拥有自己的朋友和故事,可能也很少会再想起曾经的你我,但我们的童年始终缠绕在一起,我们人生中最无忧的几年是粘在一堆的,我想这足以让我们永远为彼此祝福。

高考后有段时间突然好想你们,好想最无忧的那几年,于是我立刻跑了回去。儿时成长的小镇已面目全非,已没有了记忆中的感觉;儿时的同学已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快乐的或忧郁的;你已长大了,和文静的嫂子一起,很幸福。成长赋予的是无可奈何的面对。

一起回小学时,我看着里面的老房子,想象着当年你我的欢声笑语。可能里面现在读书的孩子也在进行着我们当年的故事,真想告诉他们珍惜那些日子。怀念溜走的岁月。突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们骑车去另一所小学玩,我从滑梯上摔下去,脚上撕裂的口子露出白森森的骨头,你载我去了医院。后来我给我爸说是你送我去的医院,他却说肯定是你把我推下去摔伤的,而当时我非常委屈,不停地跟他解释,因为以当时我的逻辑来看,绝不许他们说我兄弟的坏话。

篇7:兄弟情一生情——观《扫毒》后感

——观《扫毒》后感

古天乐、张家辉、刘青云,三个硬汉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震撼的场面、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歌曲、真挚的兄弟感情!三兄弟之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把故事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逼迫的正义

古天乐卧底多年,妻子的误解,生不如死的生活,让他早已厌倦。面对即将完成的任务,即将告别的卧底生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让他继续跟进金三角,抓获更大的毒贩!他彻底绝望了,妻子马上临产,他不能去!刘青云、张家辉两兄弟出现了,回顾往昔,为了正义,逼迫他走上了这条生死路。没有选择的选择,一切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更多的人幸福的生活!“你是警察、你是警察!”刘青云这句话还在耳边回响。古天乐妻子的诀别,让人唏嘘不已。“浩气壮,过千关,豪情无限,男儿傲气!”

痛苦的抛弃

临阵,古天乐退缩了,向毒贩通风以期毒贩不来,然而毒贩却设下重重陷阱,对警方进行了围追堵截,直升机机枪的扫射,雇佣兵疯狂的赶尽杀绝,国际刑警和泰国警方遭到毁灭性打击。悬崖边,刘青云射出最后的子弹以空枪抓住八面佛女儿做人质,来交换被八面佛抓住的古天乐和张家辉。八面佛根本不理刘青云的条件,反倒让刘青云在古天乐和张家辉面前选择一人活下来,另外一个死去。痛苦的思考后,他选择了古天乐。一声枪响,张家辉从悬崖跌落,一群穷凶极恶的鳄鱼蜂拥而上。悬崖边,留下的是近似疯狂的刘青云和沮丧的古天乐!兄弟之间的感情被毒贩利用,“留下你,是为了让你生不如死!”八面佛残忍的话语,让刘青云痛苦不已。“浩气壮,过千关,豪情无限,男儿傲气!”墓地,降职的刘青云失去了魂魄,为兄弟守着坟墓,而出卖兄弟升职的古天乐也褪掉光彩,在兄弟灵位前忏悔。两兄弟同时来到张家辉失忆的母亲的敬老院,尽兄弟未尽的责任。伴随着动人的音乐,泪水潸然流出,兄弟情,一生情!

生死的抉择

五年过去,当年的张家辉侥幸存命,忍辱负重卧底八面佛身边,设计圈套,引八面佛到香港。三兄弟以撞车的特殊方式重逢,以天台自悔互释前嫌!兄弟联手,消灭毒贩八面佛!生死关头,张家辉自断左手,冲在前面,身中数十弹,临终之际,对两兄弟永别“这是我自己的选择!”面对八面佛的扫射,子弹再次射尽的刘青云挡在了前面,一阵撕心裂肺的枪响,刘青云倒下了,古天乐也将不可一世的八面佛击毙。面对兄弟的尸体,古天乐留下了临别的眼泪。生死面前,兄弟情再次展现,都选择了自己亡,兄弟活!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兄弟的选择,这是人间真情的选择!“浩气壮,过千关,豪情无限,男儿傲气!”

篇8:一生情定语文路

我经常自诩:我天生就应该是做语文老师的。朋友们也讲:你身上有着语文人的天赋。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语文人必备的个性品格和气韵风度,但凭直觉应该很容易判定一个老师的语文人属性。人文情怀、书生意气、书卷才华,再加上一点点清高和孤傲,是否就是语文人的味儿呢?假如是,那“书”和“文”便几乎是我与生俱来的东西。

记得很小的时候,已说不清究竟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受做过私塾先生的祖父的熏陶渐染,也许是因某一位老师的提示和鼓励,我对书对读书有着特别的钟爱。我常常会在晨起后随手拿着语文书,信步走进屋后的竹林,始而读,继而诵,进而忘我地吟咏着。竹林边上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清,静静地淌着,不断有鱼儿倏地弹出水面,划一道银白的弧线,与倒挂水中的柳树的疏枝“联袂”,留一幅清纯静美的“合影”。河的对岸,便是一望无际的田畴,时令和季节的巨手随意挥来,田畴上便或青绿,或灰黄,时时与远天的旷达、晨空的蔚蓝、朝霞的辉煌相映成趣,幻成山水画中绝佳的珍藏。而屋子和竹园间的村道上,出耕农人见面时的招呼和嬉闹,进城赶集人独轮车的“吱嘎”,和着微风下的竹声,如交响,似天籁。我读书,便是眼对奇观,耳闻仙乐,便是在吸纳天地之精气,与自然交心与对话。每每,我都会被深深陶醉,忘乎所以。

“文革”刚结束,小平同志的擎天巨擘把应届高中毕业的我,送进了师范学院的中文系。

大小同学一下子汇聚一个班级,堪称世纪奇观,给我这个“小同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未学过汉语拼音,不懂文言,而且报考的是大学的数学系,却就读着中文专业,应算是旷古奇闻。怎么办?这时多亏了一位文选老师的教学启发了我,他说:读文学,学语文,做语文老师,是应该有一些奠基的;这个奠基,就是文言的底子。

怎样奠基?我—下子记起小时居家屋后河边的晨读。于是,大学校园内那一座名为寿丘的山包,似乎转眼幻变成我家的竹园。冬日的黄昏,我怀揣着一本古诗文选本,沿着荆棘丛生的山腰小径,小跑着绕到山后,山风的“瑟瑟”、碎叶的“嘶嘶”和小虫的“嘀咕”,衬着我始而低沉、继而高昂的读书声,成就一曲冬日黄昏的“混响”。如此,成百上千首古诗在我的血脉间慢慢积淀,形成文化基因,成为我语文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的资本,如同源头活水,滋润、激发我努力把一项职业做成事业而且是优秀的事业。

而且,这也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习惯,一直伴随我到今天。这恰恰是语文人所必须具备的。

初中教学:“诗意栖居”的浪漫岁月

我开始“入行”,分配在县中,教的是初中。第一个学期,懵懵的,只知道闷着头读课文,想教法,写教案,编作业;然后上课,批改;再然后看书,写文,做诗。有时候,诗兴大发起来,还会在下午放学后跑到校园后烈士陵园的树丛河边,高声地朗诵名人或者自己的诗文。

我就这样按照自己的理解教着语文,做着教育。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是一种自在、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是理想状态的教育和人生。

半年轻松地过去,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忽然被通知去参加县教研室的语文教学研讨会。走进会场,才发现,一溜的中年教师,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听教研室刘主任介绍,才知道大都是本地名师。我坐在角落,不敢发声,认真听着各位的经验,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喜悦。正在“忘我”,忽然被刘主任点名——刘听过我几次课,有所指导,故而认识——我有点失措,不知所言。刘说,你不要紧张,就说说你半年来的教书体会吧。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巧的是,我当时刚写罢一篇4000字左右的《我的一点体会》。于是,我始而慌张继而急促后则有点慷慨地演说起自己的短暂的语文教学生活。这是我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陈述自己,而且是那样纯真和质朴,那样的一无遮拦,那样的不知天高地厚。我怎样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读书,一起交流;我怎样率先垂范,和学生一起比赛背书,比赛作文;我又怎样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文学作品和古代诗文;我怎样把自己读书作文的心得告诉学生……总之,我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学生最满意开心的部分和盘托出,说到得意处,甚至夸夸其谈,等我想到刹车,似乎已经超时很多了。我以为闯了大祸。不料,迎来的是一片赞叹和掌声,特别还有刘主任的结合我的教学所作的点评和称赏。

我异常激动,多年以后,每每回想我总觉得,这次会议上的肯定和鼓励,是我坚定致力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触发点。

也正是这样一个机缘,一年以后,我作为本县的唯一教师代表,参加了江苏省中语会的第二届年会。百余人的规模,中老年专家的聚会,我像一个学生那样兴奋而又拘谨地听会、观课,真的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几乎是聚精会神地享受着那一顿有些人几乎一辈子都难赶上的大餐。上课的两位老师——袁老师、赵老师,让我一直记忆到今天;那两节课——《谈骨气》和《驿路梨花》,更让我一直受用到今天。

会议的地点是常州,公开教学是在常州中学。在这里,让我一下子知道了江苏语文界有这么多的名人;在这里,让我知道了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常州会议,似乎是我语文教学的真正起点。

初中的四年,特别是后三年,我几乎是在紧张忙碌中度过的。由于上面所言的机缘,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总共对外开课有30次之多。

独立而又独到:高中教学让我新生

1984年,我调至县高中。高中的语文教学着实与初中有别,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要求远远高于初中,特别是重点高中那一批来自全县各地的“精英”学生,带给老师的不仅仅是职业的荣耀,更有学业考量下的压力。

我的一批初中学生与我一起走进重点高中的课堂。面对早已没有什么新鲜感的语文老师,或者了解到这一位曾经执教初中的老师,学生们心里会作出怎样的揣测和反应?这是当初我才入高中课堂时挥之不去的念头。我在心理重负和紧张压力下选择了一条努力改变自己的路径,那就是苦苦钻研教材,独立设计教学,攻克每一个课堂。现在回想,当时这样一个偶然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因为后来看我景仰的于漪老师的成长故事,知道在她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独立钻研和设计教学,几乎是她制胜的法宝,不觉多几分欣幸。

初入高中的两三年,我几乎是在全天候的工作状态中度过的。为读懂文章中的某一段话,我可能要在图书馆翻看半天的资料;为研究某一古诗文的主题,我会在把原文读背得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先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拿来各家文学选本和文学史,反复比照揣摩,每有得意会心,特别是新的发现,真的是欣然忘食;有时,一个教学环节,我可以设计三种方案,准备随时应对课堂中可能的“生成”;有时,一项课内或者课外的作业设计,可以耗去我一两个小时……特别是,我每一节课的教案都是详案,除了教学的规定性动作和程序性内容之外,只要是应该陈述和可能要提供给学生的,我都会一字一句地写下来,写得规规矩矩矩、工工整整,尽管我上课时从不照本宣科,有时几乎看也不看教案。这样三年一丝不苟的“刻薄”自励,现在看来,做得十分幼稚和愚陋,却锻炼了我勤勉、刻苦、坚毅的精神,培养了我独立理解和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品格。这种精神和品格成为后来我专业成长、发展的基石。

名师点评:一语惊醒梦中人

县中几年,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方面几乎是质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及其反思的深入,尤其是相关教学理论文章和优秀教师经验的学习,我逐步确立了“以研促教”的专业发展理念。1997年有论文见诸报刊。1989年承担了本市重点课题“语文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实践研究”。因了这样的机缘,1991年5月,我和我的课题组成员有了一次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向专家讨教的机会。

我和团队骨干一起展示课题理念指引下的课堂,陈述对单元教学思想原则的理解和观点,希望用我们粗浅、简单却又实在、倾心的努力赢得专家的指点,当然也更希望得到表扬和首肯。专家来自本市和相邻的常州市的教科研部门,其中有数位特级教师。整个活动按照原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专家们的评课分析、理论阐发令我们课题组同仁大开眼界,获益良多。尤为重要的是一位王老师的发言更使我终身难忘。他对课题本身,对课题所显示的教学思想与教材的矛盾,对我的教学设计和操作过程,都分别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甚至对该课题思想的现实价值意义表示了怀疑,最后当然也提出了努力实践、大胆创新、做好本课题的建议。

王老师的这一番讲话如醍醐灌顶,尽管初听是那样刺耳。我自工作以来,一路春风得意,顺水行船,总是被人呵护抬举着,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反调”。就是这一场瓢泼冷雨,第一次让我开始正视自己,反思既往。假如说这么多年来我能有一点成果和进步,这是一个关节点。王先生名永昌,是江苏最早的语文特级教师,后来担任镇江市教科所所长,一直关心、教导、提携我们这一批青年语文人。而我,从他身上更学到了特立独行、唯真是求的学术品格。这,一直影响着我的语文教学及研究,影响着我的为人和人生。

机会如“神助”:一路莺啼伴我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电话还很稀罕,一日下午,忽然接到省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盛频老师辗转打来的电话,要我一星期后到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商量语文目标教学实施手册的编写工作,并且指定我拿一个初步方案带至现场作为研讨的基础样本。最后告诉我,之所以找我,是我所在市语文教研员尤志心老师推荐,并嘱托要不负众望。我既紧张又惊喜,丝毫不敢怠慢。那一个星期,我用最快的时间搜罗大量的材料也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拿出了自认为理想的方案,会上方案被广泛地肯定。我,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语文老师,一日之间拜识了全省各地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了我的忘年交,一直交往交流到今天;也正是他们,这样一种优厚的人力和专家资源,一直帮助、支撑我顺风顺水走到今天。

2000年秋,江苏省教研室在涟水召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正在华师大参加首届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的我应邀担任初中部分的评课任务。我受命主持评点的四节课,都是依据洪宗礼先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设计并实施教学的,所以在会议现场,我有幸与洪先生零距离接触。事前知道他要来作专题报告,只是没想到他要亲自来听课并听我们的评课。我上前向他问好,并把我们一行在国家级培训班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请他对我们即将进行的所谓评课多多批评,多多帮助。谁知他“开篇”便说:“小严,你很不错的,你的一些文章我是看过的,很有功底,很有思想,你们真是前途无量啊!今天的课,你放心大胆,随心所欲,该怎样说,就怎样说,没有任何关系。”

几句话一说,我开始时的紧张和压力,顷刻烟消云散,我和先生的距离随之缩短了许多。

会议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评课的具体细节如今已记不大清晰,洪先生报告的具体内容我也只知其大略,但有一点是终身难以忘怀的,这就是洪先生对我的评课和我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评价,虽然我清醒地知道这其中带有极大的鼓励成分,但心里还是很开心。

尤为让我兴奋的是,洪先生在晚宴上很认真地对我说,回去后,他要寄送我一套中外母语比较研究的专著,而且有可能邀我参加他的教材编写组。

实际上,正是从那之后,我就成了洪氏教材团队的一员。这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从此,洪先生山高水长的品节、既智且仁的师风以及治学为文的严谨和精致,便对我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直到今天。

当在华东师大完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业后,2001年10月,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祺教授等专家推荐,我偕同全国各地的十余位语文专家,参与教育部和香港教育署联合举行的“地区教师交流计划”,赴港指导中学语文教师的单元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一月中三所中学的学习、指导,两所大学的交流、研讨,一次公开教学观摩,收益良多,感慨万千。从教师品德和修养、学校管理和经营,到教育教学改革和语文教材建设,有些直到今天还继续影响着我的关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评价。

走笔至此,正是2009年10月5日的深夜,坐在教科院办公室内,看秦淮河畔万家灯火,听虎踞关口车人喧嚣,我不禁思绪万千,凭什么芸芸众生之中,我能独得这么许多的挚爱真情!

总说,机会总是等待那些时刻准备着和准备好了的人,但有准备的人在今天的生活中总是很多很多的,而机会偏偏对我如此钟爱和青睐,让我总是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和美好,甚觉幸运的同时我只有感激,力求做更多更多关于语文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语文人。

针对和实用:研究始终指向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新课改提出的校本研究,强调学校研究、教师研究应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立足学校,这一策略我觉得是一线老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学校建设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真的困惑,才能真正通过这样的研究达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目标。语文老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之后,诚然需要研究,但如果研究总是追求如专家学者那样的中观和宏观,效仿理论工作者的“宏大叙事”,我以为便有点舍本而逐末。正因为此,我的研究,总是基于我的教学实践,总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总是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指向实践中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鉴于语文教材中古代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中的问题,特别是庸俗的社会学批评仍然大行其道、泛滥成灾,导致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人物和主题分析概念化、政治化倾向,我连续写作《<陌上桑>研究三题》等多篇论文,力图从经典名篇入手,为语文教学走出“文革”政治的阴影,为文学阅读的正本清源,作出绵薄的奉献。我以为,阅读教学如果没有形式主义批评和接受美学批评作为方法论支撑,如果没有师生的自主阅读、个性阅读作为基本原则,必将死水一潭,走入死胡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根据自己十余年初、高中教学的经历、体会和经验,写作《关键是备好课文本身》,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上出优秀的语文课、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和方法,自认为也是提醒年轻的同行:真正独立读懂课文,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它和中医的望闻问切、理科老师的解题是一个道理。

90年代中叶,因为承担了高中语文单元整体目标教学实验课题,也因为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又因为如前所言的王永昌等专家真诚的指点和指引,我写作了《重要的是单元教材的科学化——关于单元教学的深度思考》一文,从实践者的角度质疑“单元教学”这一命题,认为没有语文教材的深度改革,没有单元教学原则和方法规照下的语文教材,这一实验和实施都将意义寥寥。这一观点在“单元教学”正当走红的时期亮出,几乎是当头泼一瓢冷水,无疑需要胆识和勇气。

90年代末,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广受诟病,圈内的反思也仁智互见。我在自身实践、大量观察、分析和思考之后,深感语文效率问题不能笼统而言,应该将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分而论之。从这一思路出发,我觉得语文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而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又集中在阅读教学“本体”地位的缺失方面,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又主要是缘自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重写轻读和“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1996年始,我用一年多的时间,写作《关于阅读本位的现实思考》和《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两篇长文,与2000年写作的《互动:读写关系新概念》合为一个整体,认真分析现状,剖析典型课堂,系统阐发了在这一问题上的一家之言,希望给实践者以观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帮助。

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在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的同时,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化,我有机会观察到大量的阅读课堂。发现课改之后的语文课堂,效率低下问题又通过另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用所谓“人文性”的外衣或者“空壳”掩盖着语文知识、能力的“内虚”;在所谓“现代性”的招牌下用其实最落后的教学方法,兜售着陈旧的思想和观点。“伪现代”“假人文”的风行和泛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繁荣”其表,“泡沫”其里。从2003年开始,我写作《关于阅读教学“现代性”的思考》《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等十余篇长文,分别从现实的课堂出发,力图在基于我国母语教育规律和课改理念的细致剖析阐述中,矫偏救失,正本清源,同时给实践者以不仅理论而且操作层面的提示和点醒。

近年来,语文课改似乎遭遇“瓶颈”,大家都在勉力谋求新的突破。我在2008年年初的《中国语文:站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点上》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引领中国语文走出困局,诚然需要现代理念,但尤其需要传统思想。至于如何让“现代”与“传统”交会,我给语文人提供了研究并承继传统、梳理并解决问题、聚焦并深耕课堂和重视并发展自己的思路。

回望二十余年的研究经历,纵览数百篇或长或短的文章,觉得自己走对了路径: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教学的现实,关注并分析教学特别是课堂的问题,探索课堂问题解决的切近和切实的策略和方法;永远戒虚空,务实用。我以为,这就是一线教师最应该进行的研究,也是通常说的草根式研究。我的理解是,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够真正支持和支撑自己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做永远的语文人

如今,在走过了二十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旅程之后,我被调入教科研部门进而又到教师培训机构工作。尽管我还仍然参加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尽管我还坚持做着这样那样的语文课题,尽管我还不断走进语文课堂,尽管还十分关注着语文教师的发展工作,但毕竟不在一线,距离语文真实的情境毕竟越来越远,所以不时会联想到黄河浪先生《故乡的榕树》中所描述和表达的那样一种“故乡”和“家园”式的情思。正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情思,常常会引发我的回顾、回味,触发我关于语文人的思索。

语文人尤其需要语文和人文的底子。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博大精深,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文化人主要是语文人的洋溢着崇敬之情的描说;而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是给语文老师自身树立了人文素养和精神的高标格。这一切的达成只有通过语文人自己一生不懈的阅读、学习、效仿、自律和修炼。

语文人最重要的品格是独立和批判精神。解读文学并教会学生解读,表达情感思想并教会学生表达,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老师基本的职责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生活、社会、世界,观察、体验、评价,多元、争鸣、不同而和,等等,全部进入我们的视野,全部进入我们的课堂,全部进入我们的话题和思维活动,如果没有精神的独立和思维的批判,又如何能开展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同样的精神和品格?

优秀的语文人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作的。从定向为语文教师的那一天起,或者说,从立志做一个好的语文人的那一天起,教学设计的繁复和琐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应对,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断进步和提升,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的不断修炼和蓄积,总之,比其他学科多得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将会伴随你整个的教学生命。于是,艰辛的劳作自然就选择了你;而高明者则能够以苦为乐,生活便幻变为诗意的栖居。

优秀的语文人总是有高人的提携和指点,总是有或偶然或必然的机会和平台降临。这些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争取,有时又是自身积累和才华展示后的不期而至。

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优秀的语文人对语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和激情。在他们的眼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职业,也不仅仅是事业,而是全部的生命。

篇9:这些话受用一生

2011-07-12 09:50:53 编辑: 来源:咸阳日报

浏览次数:740674 一

人生结交两种人:一是良师,二是益友;

人生练就两项本领:一是做事让人感动,二是说话让人喜欢; 人生能吃得下两样东西:一是吃苦,二是吃亏; 人生自觉培养两种习惯:一是看好书,二是听演讲;

人生始终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微观问心无愧,二是宏观遵纪守法; 人生争取两个极致:一是把潜能发挥到最大,二是把生命延续到极致; 人生要做两件事:一是感恩,二是结缘; 人生要迈两道坎:一是情,二是钱;

人生要喘两种气:一是生命之气,二是精神之气; 人生要会两件事:一是学会挣钱,二是学会思考; 人生的两个基本点:一是糊涂点,二是潇洒点; 人生的两种状态:一是谋生,二是乐生;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二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人生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 二

人生三做:做人之道,做局之术,做事之技; 人生三通:通人情,通世故,通礼仪; 人生三省:得失之省,利害之省,进退之省; 人生三舍:舍得气度,舍得智慧,舍得境界; 人生三爱:爱国,爱家,爱自己;

人生三自己:相信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人生三境界:做好自己,帮助周围的人,帮助更多的人; 人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 人生三生:生活,生动,生长;

人生三乐:父母在堂,兄弟无故,寻天下之好书而做之; 人生三件宝:知识,粮食,友谊; 人生三部曲:立志,工作,成功; 三

人生三箴言:谦虚,勤奋,思考; 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人生三大暗礁:自满,自大,轻信;

人生三大悲哀:遇良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

人生的三大痛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得到后觉得不过如此,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人生成功三大步骤:悟道——觉悟人生的六大内涵;

立愿——明确使命、清晰定位、放大爱心; 修身——修心、修态、修能;

人生三大道茶:苦若生命,甜似爱情,淡如微风; 人生三大遗憾:不会选择,不坚持选择,不断地选择; 人生三大原则:一是实力,二是思维,三是机遇; 人生三大不朽:一是立德,二是立功,三是立言;

人生三大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大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人生三大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稳;

人生三大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人生三大难题:思,相思,单相思;

人生三大事情:学会关门,学会计算,学会放弃; 人生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人生三大不要: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人生三大问:尽快有多快?稍后有多后?永远有多远? 人生三大恨: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恨红楼梦未完;

篇10:一生情定语文路随笔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语文人必备的个性品格和气韵风度,但凭直觉应该很容易判定一个老师的语文人属性。人文情怀、书生意气、书卷才华,再加上一点点清高和孤傲,是否就是语文人的味儿呢?假如是,那“书”和“文”便几乎是我与生俱来的东西。

记得很小的时候,已说不清究竟是因为什么,也许是受做过私塾先生的祖父的熏陶渐染,也许是因某一位老师的提示和鼓励,我对书对读书有着特别的钟爱。我常常会在晨起后随手拿着语文书,信步走进屋后的竹林,始而读,继而诵,进而忘我地吟咏着。竹林边上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清,静静地淌着,不断有鱼儿倏地弹出水面,划一道银白的弧线,与倒挂水中的柳树的疏枝“联袂”,留一幅清纯静美的“合影”。河的对岸,便是一望无际的田畴,时令和季节的巨手随意挥来,田畴上便或青绿,或灰黄,时时与远天的旷达、晨空的蔚蓝、朝霞的辉煌相映成趣,幻成山水画中绝佳的珍藏。而屋子和竹园间的村道上,出耕农人见面时的招呼和嬉闹,进城赶集人独轮车的“吱嘎”,和着微风下的竹声,如交响,似天籁。我读书,便是眼对奇观,耳闻仙乐,便是在吸纳天地之精气,与自然交心与对话。每每,我都会被深深陶醉,忘乎所以。

“文革”刚结束,小平同志的擎天巨擘把应届高中毕业的我,送进了师范学院的中文系。

大小同学一下子汇聚一个班级,堪称世纪奇观,给我这个“小同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未学过汉语拼音,不懂文言,而且报考的是大学的数学系,却就读着中文专业,应算是旷古奇闻。怎么办?这时多亏了一位文选老师的教学启发了我,他说:读文学,学语文,做语文老师,是应该有一些奠基的;这个奠基,就是文言的底子。

怎样奠基?我一下子记起小时居家屋后河边的晨读。于是,大学校园内那一座名为寿丘的山包,似乎转眼幻变成我家的竹园。冬日的黄昏,我怀揣着一本古诗文选本,沿着荆棘丛生的山腰小径,小跑着绕到山后,山风的“瑟瑟”、碎叶的“嘶嘶”和小虫的“嘀咕”,衬着我始而低沉、继而高昂的读书声,成就一曲冬日黄昏的“混响”。如此,成百上千首古诗在我的血脉间慢慢积淀,形成文化基因,成为我语文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的资本,如同源头活水,滋润、激发我努力把一项职业做成事业而且是优秀的事业。

而且,这也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习惯,一直伴随我到今天。这恰恰是语文人所必须具备的。

初中教学:“诗意栖居”的浪漫岁月

我开始“入行”,分配在县中,教的是初中。第一个学期,懵懵的,只知道闷着头读课文,想教法,写教案,编作业;然后上课,批改;再然后看书,写文,做诗。有时候,诗兴大发起来,还会在下午放学后跑到校园后烈士陵园的树丛河边,高声地朗诵名人或者自己的诗文。

我就这样按照自己的理解教着语文,做着教育。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是一种自在、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是理想状态的教育和人生。

半年轻松地过去,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忽然被通知去参加县教研室的语文教学研讨会。走进会场,才发现,一溜的中年教师,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听教研室刘主任介绍,才知道大都是本地名师。我坐在角落,不敢发声,认真听着各位的经验,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喜悦。正在“忘我”,忽然被刘主任点名——刘听过我几次课,有所指导,故而认识——我有点失措,不知所言。刘说,你不要紧张,就说说你半年来的教书体会吧。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巧的是,我当时刚写罢一篇 4xx0字左右的《我的一点体会》。于是,我始而慌张继而急促后则有点慷慨地演说起自己的短暂的语文教学生活。这是我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陈述自己,而且是那样纯真和质朴,那样的一无遮拦,那样的不知天高地厚。我怎样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读书,一起交流;我怎样率先垂范,和学生一起比赛背书,比赛作文;我又怎样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文学作品和古代诗文;我怎样把自己读书作文的心得告诉学生……总之,我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学生最满意开心的部分和盘托出,说到得意处,甚至夸夸其谈,等我想到刹车,似乎已经超时很多了。我以为闯了大祸。不料,迎来的是一片赞叹和掌声,特别还有刘主任的结合我的教学所作的点评和称赏。

我异常激动,多年以后,每每回想我总觉得,这次会议上的肯定和鼓励,是我坚定致力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触发点。

也正是这样一个机缘,一年以后,我作为本县的唯一教师代表,参加了江苏省中语会的第二届年会。百余人的规模,中老年专家的聚会,我像一个学生那样兴奋而又拘谨地听会、观课,真的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几乎是聚精会神地享受着那一顿有些人几乎一辈子都难赶上的大餐。上课的两位老师——袁老师、赵老师,让我一直记忆到今天;那两节课——《谈骨气》和《驿路梨花》,更让我一直受用到今天。

会议的地点是常州,公开教学是在常州中学。在这里,让我一下子知道了江苏语文界有这么多的名人;在这里,让我知道了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常州会议,似乎是我语文教学的真正起点。

初中的四年,特别是后三年,我几乎是在紧张忙碌中度过的。由于上面所言的机缘,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总共对外开课有30次之多。

独立而又独到:高中教学让我新生

1984年,我调至县高中。高中的语文教学着实与初中有别,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要求远远高于初中,特别是重点高中那一批来自全县各地的“精英”学生,带给老师的不仅仅是职业的荣耀,更有学业考量下的压力。

我的一批初中学生与我一起走进重点高中的课堂。面对早已没有什么新鲜感的语文老师,或者了解到这一位曾经执教初中的老师,学生们心里会作出怎样的揣测和反应?这是当初我才入高中课堂时挥之不去的念头。我在心理重负和紧张压力下选择了一条努力改变自己的路径,那就是苦苦钻研教材,独立设计教学,攻克每一个课堂。现在回想,当时这样一个偶然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因为后来看我景仰的于漪老师的成长故事,知道在她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独立钻研和设计教学,几乎是她制胜的法宝,不觉多几分欣幸。

初入高中的两三年,我几乎是在全天候的工作状态中度过的。为读懂文章中的某一段话,我可能要在图书馆翻看半天的资料;为研究某一古诗文的主题,我会在把原文读背得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先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拿来各家文学选本和文学史,反复比照揣摩,每有得意会心,特别是新的发现,真的是欣然忘食;有时,一个教学环节,我可以设计三种方案,准备随时应对课堂中可能的“生成”;有时,一项课内或者课外的作业设计,可以耗去我一两个小时……特别是,我每一节课的教案都是详案,除了教学的规定性动作和程序性内容之外,只要是应该陈述和可能要提供给学生的,我都会一字一句地写下来,写得规规矩矩矩、工工整整,尽管我上课时从不照本宣科,有时几乎看也不看教案。这样三年一丝不苟的“刻薄”自励,现在看来,做得十分幼稚和愚陋,却锻炼了我勤勉、刻苦、坚毅的精神,培养了我独立理解和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品格。这种精神和品格成为后来我专业成长、发展的基石。

名师点评:一语惊醒梦中人

县中几年,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方面几乎是质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及其反思的深入,尤其是相关教学理论文章和优秀教师经验的学习,我逐步确立了“以研促教”的专业发展理念。1997年有论文见诸报刊。1989年承担了本市重点课题“语文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实践研究”。因了这样的机缘,1991年5月,我和我的课题组成员有了一次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向专家讨教的机会。

我和团队骨干一起展示课题理念指引下的课堂,陈述对单元教学思想原则的理解和观点,希望用我们粗浅、简单却又实在、倾心的努力赢得专家的指点,当然也更希望得到表扬和首肯。专家来自本市和相邻的常州市的教科研部门,其中有数位特级教师。整个活动按照原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专家们的评课分析、理论阐发令我们课题组同仁大开眼界,获益良多。尤为重要的是一位王老师的发言更使我终身难忘。他对课题本身,对课题所显示的教学思想与教材的矛盾,对我的教学设计和操作过程,都分别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甚至对该课题思想的现实价值意义表示了怀疑,最后当然也提出了努力实践、大胆创新、做好本课题的建议。

王老师的这一番讲话如醍醐灌顶,尽管初听是那样刺耳。我自工作以来,一路春风得意,顺水行船,总是被人呵护抬举着,还从未听到过这样的“反调”。就是这一场瓢泼冷雨,第一次让我开始正视自己,反思既往。假如说这么多年来我能有一点成果和进步,这是一个关节点。王先生名永昌,是江苏最早的语文特级教师,后来担任镇江市教科所所长,一直关心、教导、提携我们这一批青年语文人。而我,从他身上更学到了特立独行、唯真是求的学术品格。这,一直影响着我的语文教学及研究,影响着我的为人和人生。

机会如“神助”:一路莺啼伴我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电话还很稀罕,一日下午,忽然接到省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盛频老师辗转打来的电话,要我一星期后到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商量语文目标教学实施手册的编写工作,并且指定我拿一个初步方案带至现场作为研讨的基础样本。最后告诉我,之所以找我,是我所在市语文教研员尤志心老师推荐,并嘱托要不负众望。我既紧张又惊喜,丝毫不敢怠慢。那一个星期,我用最快的时间搜罗大量的材料也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拿出了自认为理想的方案,会上方案被广泛地肯定。我,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语文老师,一日之间拜识了全省各地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了我的忘年交,一直交往交流到今天;也正是他们,这样一种优厚的人力和专家资源,一直帮助、支撑我顺风顺水走到今天。

2xx0年秋,江苏省教研室在涟水召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正在华师大参加首届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的我应邀担任初中部分的评课任务。我受命主持评点的四节课,都是依据洪宗礼先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设计并实施教学的,所以在会议现场,我有幸与洪先生零距离接触。事前知道他要来作专题报告,只是没想到他要亲自来听课并听我们的评课。我上前向他问好,并把我们一行在国家级培训班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请他对我们即将进行的所谓评课多多批评,多多帮助。谁知他“开篇”便说:“小严,你很不错的,你的一些文章我是看过的,很有功底,很有思想,你们真是前途无量啊!今天的课,你放心大胆,随心所欲,该怎样说,就怎样说,没有任何关系。”

几句话一说,我开始时的紧张和压力,顷刻烟消云散,我和先生的距离随之缩短了许多。

会议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评课的具体细节如今已记不大清晰,洪先生报告的具体内容我也只知其大略,但有一点是终身难以忘怀的,这就是洪先生对我的评课和我对苏教版教材的认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评价,虽然我清醒地知道这其中带有极大的鼓励成分,但心里还是很开心。

尤为让我兴奋的是,洪先生在晚宴上很认真地对我说,回去后,他要寄送我一套中外母语比较研究的专著,而且有可能邀我参加他的教材编写组。

实际上,正是从那之后,我就成了洪氏教材团队的一员。这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从此,洪先生山高水长的品节、既智且仁的师风以及治学为文的严谨和精致,便对我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直到今天。

当在华东师大完成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业后,2xx1年10月,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祺教授等专家推荐,我偕同全国各地的十余位语文专家,参与教育部和教育署联合举行的“地区教师交流计划”,赴港指导中学语文教师的单元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一月中三所中学的学习、指导,两所大学的交流、研讨,一次公开教学观摩,收益良多,感慨万千。从教师品德和修养、学校管理和经营,到教育教学改革和语文教材建设,有些直到今天还继续影响着我的关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评价。

走笔至此,正是2xx9年10月5日的深夜,坐在教科院办公室内,看秦淮河畔万家灯火,听虎踞关口车人喧嚣,我不禁思绪万千,凭什么芸芸众生之中,我能独得这么许多的挚爱真情!

总说,机会总是等待那些时刻准备着和准备好了的人,但有准备的人在今天的生活中总是很多很多的,而机会偏偏对我如此钟爱和青睐,让我总是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和美好,甚觉幸运的同时我只有感激,力求做更多更多关于语文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语文人。

针对和实用:研究始终指向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新课改提出的校本研究,强调学校研究、教师研究应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立足学校,这一策略我觉得是一线老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学校建设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真的困惑,才能真正通过这样的研究达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目标。语文老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之后,诚然需要研究,但如果研究总是追求如专家学者那样的中观和宏观,效仿理论工作者的“宏大叙事”,我以为便有点舍本而逐末。正因为此,我的研究,总是基于我的教学实践,总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总是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指向实践中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鉴于语文教材中古代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中的问题,特别是庸俗的社会学批评仍然大行其道、泛滥成灾,导致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人物和主题分析概念化、政治化倾向,我连续写作《〈陌上桑〉研究三题》等多篇论文,力图从经典名篇入手,为语文教学走出“文革”政治的阴影,为文学阅读的正本清源,作出绵薄的奉献。我以为,阅读教学如果没有形式主义批评和接受美学批评作为方法论支撑,如果没有师生的自主阅读、个性阅读作为基本原则,必将死水一潭,走入死胡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根据自己十余年初、高中教学的经历、体会和经验,写作《关键是备好课文本身》,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上出优秀的语文课、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和方法,自认为也是提醒年轻的同行:真正独立读懂课文,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它和中医的望闻问切、理科老师的解题是一个道理。

90年代中叶,因为承担了高中语文单元整体目标教学实验课题,也因为在自己的实验中发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又因为如前所言的王永昌等专家真诚的指点和指引,我写作了《重要的是单元教材的科学化——关于单元教学的深度思考》一文,从实践者的角度质疑“单元教学”这一命题,认为没有语文教材的深度改革,没有单元教学原则和方法规照下的语文教材,这一实验和实施都将意义寥寥。这一观点在“单元教学”正当走红的时期亮出,几乎是当头泼一瓢冷水,无疑需要胆识和勇气。

90年代末,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广受诟病,圈内的反思也仁智互见。我在自身实践、大量观察、分析和思考之后,深感语文效率问题不能笼统而言,应该将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分而论之。从这一思路出发,我觉得语文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而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又集中在阅读教学“本体”地位的缺失方面,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又主要是缘自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重写轻读和“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1996年始,我用一年多的时间,写作《关于阅读本位的现实思考》和《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两篇长文,与 2xx0年写作的《互动:读写关系新概念》合为一个整体,认真分析现状,剖析典型课堂,系统阐发了在这一问题上的一家之言,希望给实践者以观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帮助。

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在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的同时,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化,我有机会观察到大量的阅读课堂。发现课改之后的语文课堂,效率低下问题又通过另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用所谓“人文性”的外衣或者“空壳”掩盖着语文知识、能力的“内虚”;在所谓“现代性”的招牌下用其实最落后的教学方法,兜售着陈旧的思想和观点。“伪现代”“假人文”的风行和泛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繁荣”其表,“泡沫”其里。从 2xx3年开始,我写作《关于阅读教学“现代性”的思考》《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当代语文课堂的“现代病”分析及诊治》等十余篇长文,分别从现实的课堂出发,力图在基于我**语教育规律和课改理念的细致剖析阐述中,矫偏救失,正本清源,同时给实践者以不仅理论而且操作层面的提示和点醒。

近年来,语文课改似乎遭遇“瓶颈”,大家都在勉力谋求新的突破。我在2xx8年年初的《中国语文:站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点上》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引领中国语文走出困局,诚然需要现代理念,但尤其需要传统思想。至于如何让“现代”与“传统”交会,我给语文人提供了研究并承继传统、梳理并解决问题、聚焦并深耕课堂和重视并发展自己的思路。

回望二十余年的研究经历,纵览数百篇或长或短的文章,觉得自己走对了路径: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教学的现实,关注并分析教学特别是课堂的问题,探索课堂问题解决的切近和切实的策略和方法;永远戒虚空,务实用。我以为,这就是一线教师最应该进行的研究,也是通常说的草根式研究。我的理解是,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够真正支持和支撑自己语文教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做永远的语文人

如今,在走过了二十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旅程之后,我被调入教科研部门进而又到教师培训机构工作。尽管我还仍然参加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尽管我还坚持做着这样那样的语文课题,尽管我还不断走进语文课堂,尽管还十分关注着语文教师的发展工作,但毕竟不在一线,距离语文真实的情境毕竟越来越远,所以不时会联想到黄河浪先生《故乡的榕树》中所描述和表达的那样一种“故乡”和“家园”式的情思。正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情思,常常会引发我的回顾、回味,触发我关于语文人的思索。

语文人尤其需要语文和人文的底子。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博大精深,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文化人主要是语文人的洋溢着崇敬之情的描说;而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是给语文老师自身树立了人文素养和精神的高标格。这一切的达成只有通过语文人自己一生不懈的阅读、学习、效仿、自律和修炼。

语文人最重要的品格是独立和批判精神。解读文学并教会学生解读,表达情感思想并教会学生表达,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老师基本的职责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生活、社会、世界,观察、体验、评价,多元、争鸣、不同而和,等等,全部进入我们的视野,全部进入我们的课堂,全部进入我们的话题和思维活动,如果没有精神的独立和思维的批判,又如何能开展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同样的精神和品格?

优秀的语文人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作的。从定向为语文教师的那一天起,或者说,从立志做一个好的语文人的那一天起,教学设计的繁复和琐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应对,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不断进步和提升,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的不断修炼和蓄积,总之,比其他学科多得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将会伴随你整个的教学生命。于是,艰辛的劳作自然就选择了你;而高明者则能够以苦为乐,生活便幻变为诗意的栖居。

优秀的语文人总是有高人的提携和指点,总是有或偶然或必然的机会和平台降临。这些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争取,有时又是自身积累和才华展示后的不期而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话,一生情散文】相关文章:

储情一生,为谁倾城散文04-18

嫂子的一生散文04-13

一生的真爱散文04-16

老爹的一生散文04-23

一生一梦里散文05-12

狗的一生优秀散文04-11

一生的朋友经典散文04-23

相守一生的散文04-25

伊人,情散文04-15

奉新情散文04-19

上一篇:送齐山人归长白山,送齐山人归长白山韩?,送齐山人归长白山的意思,送齐山人下一篇:安全自己自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