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2024-05-05

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共5篇)

篇1: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中共微山县委党校

在新的历史时期,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校,其自身属性和责任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学校,它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职能;作为部门,它又担负着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谋服务的重要职责。县级党校要适应这些要求,必须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突出主要功能,开辟新的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才能破解难题,实现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一、强化县级党校在思想、理论宣传上的主阵地功能

党校是一个党委领导下的理论工作部门,它不管人、不管钱、不管物,没有行政领导和协调职能,它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理论,它只有一个主要职责,那就是培训和宣传,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由于县级党校中受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来自于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大多处于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也是我党思想、理论、路线的最终贯彻执行者,对他们的教育宣传事关着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县级党校要把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首任,充分发挥它的主阵地功能,力争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要求上来,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强化县级党校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功能

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得干部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对县级党校的干部培训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党校要按照这一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对主体班次的教育培训这个重点。不仅如此,县级党校还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拓展教育培训的空间,把县级党校建设成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干部、机关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县域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围绕这一任务,在培训对象上,县级党校要强化主体班次的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系列的机关部门干部教育培训,短训班次的企事业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向社会开办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和骨干人才培训,逐步构建和完善党的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行业部门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四轮驱动”的大培训格局。在培训内容上,县级党校务必认清形势、找准定位、聚焦问题、理清思路,借鉴国内外各种教育培训的积极成果,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要由满足学员获得岗位需求培训为主,朝着提高党员干部工作和学习能力培训的方向转变。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三性”。一是突出主导性。必须按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心,加强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尤其要把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二是体现适时性。培训内容的适时性,主要是针对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员的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搞好形势政策教育,使学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头脑清醒,是非分明,信念坚定,永葆先进性。三是注重实用性。将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由过去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这两类,拓展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质和技能训练”五个方面,以便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历史任务,认真研究和借鉴现代培训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县级党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除一般意义上的培训方式方法创新以外,重要的是:一是要加强对外合作,联合社会力量办学,促进和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积极拓宽与高校、经济科研组织等单位的合作形式与合作途径;加强党校间联系与合作,实现党校间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化工作环境,聘-1-

请兼职教师,破解优秀教师短缺途径,广开才路,广集贤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助外智外才,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展现代化教学。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远程教学信息和工作顺应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潮流,满足了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需要,是实现党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党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和信息化建设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了现代化、低成本的网络保证和信息资源保障,使基层党校教学、科研人员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快捷、全面地接收和传播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科研的质量。唯其如此,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才能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应对所有机遇和挑战,打造充满活动、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干部培训主渠道。也只有这样,县级党校才能为县乡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人才,从而达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

三、强化县级党校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决策参谋和服务功能

对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县级党校应该有所作为。县级党校的决策服务功能主要是通过科研来实现的。虽然我国各种各样的科研机构很多,但党校作为我国特殊的教育组成部门,其科研具有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所无法取代和比拟的作用。它可以紧密跟踪社会改革和发展出现的新动向,可以就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一些理论思考,可以剖析本地的社会人文变迁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如果具有前瞻性的话,将对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体起重大的参考和服务作用。所以,县级党校不但要对党的理论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性,更要对用这些理论指导的本地区改革和建设实践保持足够的敏锐性,只有这样,县级党校才能体现出自身优势和能力。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的优势,强化这一功能。首先是深入基层,实践调查,研讨、思考和排解难题,要密切联系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选好课题,不回避热点、难点。其次是加强部门联系,联合搞科研,县级党校只有加强与与各职能部门合作,才能更清晰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只有不断地深入各部门,对一些重点课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再次,县级党校的科研工作既要立足党情、县情、民情,又要顾及本身的教学研究实际;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又要有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县级党校只有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好自身的智力优势、信息优势和部门优势,才能把县级党校建成机关工作的决策参谋和服务中心,并且使这一功能得到强化和最佳发挥。

四、强化领导,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和地方财政更多的财力保障

县级党校要实现上述三大功能必须要有财力做保障。当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完全消失的时候,财力保障就是一个致命的制约瓶颈。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财政不增加投入,就会出现基本运转难以为继的问题。因此,县级党校必须抓住贯彻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等文件颁布、实施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地方财政能给予党校更多的财力保障,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干部培训经费、教师进修培训经费、党校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经费等。同时,另一方面,要做好党校教育培训资源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大文章,寻求新的载体,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形成多元支撑的格局。而上述两个方面的关键,又在党委的领导、重视和支持。这方面,我们的基本经验和体会,就是“依靠组织是根本”,这里“组织”就是党委。

篇2: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经验材料

文章来源: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

点击数:457 发布时间:2011-5-16 9:49:18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理念和服务意识,全面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推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主题发展,重点突破,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从2006年起,中心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每年贯穿一个主题,经历了“基础建设年”、“管理规范年”、“工作调整年”、“科学发展年”、“水平提升年”、“发展创新年”六大主题。主题发展的结果是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不断规范,质量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电子行业年获证人数仅3000余人,目前保持在每年15万左右的鉴定规模;10年来累计取证达106.9万,其中高技能人才30余万。质量管理为鉴定工作保驾护航,助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建机制,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中心始终把质量放在鉴定工作的首位。抓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先行。我们建立起区域负责的质量监督机制,实施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对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行严格的年检、评估、审批制度,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奖惩退出机制。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执行和国家题库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专项检查。坚持现场督导制度,严格规范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的派遣、使用和管理,强化对鉴定现场特别是实操考核过程的质量控制。每年召开工作座谈会,检查鉴定站的工作,明确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和主题,并在会议现场互签《质量责任书》。建立和完善了行业内鉴定质量投诉举报措施,加大对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杜绝了无标准、跨地区、超范围鉴定的现象。逐步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我们参照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文件文本,对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制定了鉴定审批、试卷发放、数据接收等10个程序文件,健全完善了鉴定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约束监督机制,使之环环相扣,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体系。

(二)抓执行,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

配合新版职业资格证书的使用,我们运用考务管理系统,坚持鉴定申报制度,将鉴定合格人数与证书核发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从严把握职业资格证书申办程序与核发流程。几年来,我们先后确认了871个批次的工种代码,核发了2451套试卷,对每一个鉴定对象进行认真审核,将每本证书的确切信息全部登记在案,切实维护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为强化系统队伍培训,我们经常举办各种培训、讲座,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和行业专家为管理人员授课,宣讲有关制度、政策、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方法,使鉴定站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为满足质量督导工作需要,我们先后举办了5期督导人员培训班,共培训督导人员407名。自2008年起,每场鉴定我们都异地派遣督导人员进行现场督导,将督导工作和证书管理有机结合,没有督导报告不予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累计实施现场督导676批次,其中中心亲自督导32批次,为提升鉴定质量提供了保证。

为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实现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我们申请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确定的试点单位,准备安装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投诉咨询自动处理系统,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投诉和咨询首问责任制,做到投诉有机构、咨询有答复、办理有程序、结果有反馈,使投诉等问题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加以解决。

(三)强规范,加强对鉴定站的质量管控。

为实现鉴定管理过程由粗到细、鉴定质量控制由宽到严两个转变,从2007年起,我们在电子行业体系内全面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认证工作,印发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体系内认证工作目标、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及具体要求。结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特点,出台了电子行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并得到专家的确认。我们要求各鉴定站结合实际,参照行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制定本鉴定机构的体系文件,试行三个月后不断修改完善。为保质保量地完成认证工作,我们在天津召开了体系认证现场会,为行业在5年内完成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现已完成19家鉴定机构的体系内质量管理认证审核工作,有17家鉴定机构通过了认证。

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1]33号)要求,认真部署今年的鉴定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系统质量意识。

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开展质量管理评估,使鉴定站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基本杜绝了违规操作行为,强化了鉴定工作的基层组织,整体推进了电子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建设。

二、创新方式,完善机制,服务就业培训工作大局

(一)创新方式,服务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为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从2002年开始,我们率先在中心网站上面向全社会提供职业资格证书信息查询服务,并将此告之每一个鉴定对象。截至目前,上网数据量达到 106.9万,提供查询60.5万人次。提供证书查询服务有效防范了制售假证和鉴定违规行为,维护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今年,我们将做好电子行业证书数据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的对接工作。

为了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服务质量,我们建立了考生回访制度,开设了专用邮箱,在中心网页上设置了“质量跟踪回访意见”栏目,强化质量跟踪回访工作。由分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鉴定机构对其下属鉴定站的鉴定质量进行“质量问卷”调查,各鉴定站则直接面对考生听取意见。回访内容逐步从鉴定质量向服务质量、工作水平等方面延伸。通过层层回访、层层抓落实,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盲点与不足,确保不留死角。几年来,参与质量反馈的人数达到8678人次,工作满意率也从最初的80%上升为99.1%,不满意率仅为0.9%。开展质量回访使我们能及时掌握各地开展鉴定工作情况,增强了服务意识;能及时制止和纠正鉴定违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鉴定质量督导工作,提升了证书的含金量。

(二)拓展范围,发挥鉴定对培训就业的引领促进作用。

天津鉴定站深入企业,积极为天津电子工业企业中的技术工人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技术工人占该站当年鉴定人数的80%以上。他们还积极参与到电子企业从业农民工的技能训练工作中,目前,已对近2万人进行了鉴定,近八成人员达到合格标准。

中电集团七所鉴定站和有关劳动部门达成三年合作协议,对海珠地区农民工进行技能训练与鉴定,并且与广州军区联合开展对军转、退伍军人的军地两用人才技能训练与考核鉴定工作。此外,他们还和劳教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劳教人员进行技能训练考核鉴定,使他们学有一技之长,为走向新生做准备。

(三)完善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通道。

河北、黑龙江鉴定站,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作用,几年来,分别培养高技能人才32991人和23048人。中电集团38所在所内开展了“百人访谈”活动,了解广大技工对鉴定工作的强烈需求,提出了“技能岗位发展通道、专业技术岗位发展通道、管理岗位发展通道”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的发展模式。中电集团20所制定了《工人技能鉴定激励制度》,把临时用工也纳入了鉴定序列,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中电集团24、26、44所制定了《职业技能及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实施办法》,打破资历、学历、身份、比例限制,使真正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优秀技能人才破格或越级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也为单位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

篇3: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近年来, 人们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关注度越来越高。众所周知, 高校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安全保卫工作。随着各种复杂新形势的出现和人们对高校保卫工作要求的日益提高,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在履行安全保卫相关职能的同时, 强化保卫工作的服务职能更是高校保卫干部面临的一大全新课题。笔者通过自己多年工作积累, 结合本校保卫工作实际,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强化高校保卫工作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1. 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客观上需要强化保卫服务功能。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增多, 开始多校区教学, 扩大了高校管理工作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保卫工作难度。此外, 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推进也使得高校内部矛盾激增, 这也是造成校园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原因, 这新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安全保卫一改传统的被动工作方式, 应积极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 妥善处理新问题。

2.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高校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高校经费投资模式的变化,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将自己视为前来消费的上帝, 要求高校给予自己更高质量的服务, 当然要求所在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必须强化服务功能, 更好地服务于在校大学生。

3. 国内外高校保卫工作开展情况对比差距较大, 这一差距客观上要求我国高校要强化保卫服务功能。

1968年, 美国高校普遍设立了属于自己的校园警察机构。同时授予其一定程度的执法权来维护校园安全。1990年9月, 美国公布了第一部《校园安全法》, 对校园警察的任职条件、权力等各项细节作了具体详尽的规定, 使得其校园安全保卫制度逐步完善。[1]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校园保卫工作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对比得知, 我过高校保卫工作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层面, 与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差距也进一步惊醒我们, 必须进行反思, 转变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 努力为广大师生服务, 才能将广大师生与保卫干部的距离拉近, 才能切实提升安全保卫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包括哪些服务内容

社会公众、大学生乃至高校保卫干部对高校保卫工作都存在着片面的认识, 通常认为保卫工作就是看门登记、夜间巡逻, 发生盗窃、斗殴事件进行调查破案。其实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它是为高校提供政治保卫、治安保卫、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等服务项目, 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维护高校内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从而为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开展提供有效保证。从这个角度看, 高校保卫工作其实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服务工作。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供政治保卫服务。对于高校而言, 确保校园的政治稳定是高校党委的头等大事, 然而保卫处承担着政治保卫的具体职责, 如外事保卫、学校网络安全监控、对国内外敌对和反动势力渗透剂破坏活动的预防和控制、保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等内容。只有高校政治安全得到保证, 广大在校师生才能在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治安保卫服务。这一服务功能对于高校在校师生而言是最直观最常见的, 也是使高校具备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核心和关键。这一服务内容相对广泛, 主要包括校内资产的保护、对校内治安的管理、校内人员及车辆进出检查登记、对校园内盗窃、学生斗殴事件的处置以及校内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这些服务内容是确保在校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确保高校资产得到保护, 确保校内治安秩序良好的关键。三是承担着对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服务职能。安全生产无小事,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保卫必须开展的工作。为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必须到位。所以, 保卫处就防火、防盗等常识进行经常性教育, 以提供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盗意识。四是安全防范。高校保卫处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安全服务, 最大限度地确保校园的安全环境。

三、强化高校安全保卫服务功能的有效对策

一是加大对保卫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提升他们综合素质。要通过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不断强化高校保卫干部的服务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和素质, 能够文明服务, 高效服务, 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满足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需求。

二是坚持保卫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高校保卫工作中的治安管理服务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 从而降低犯错的几率。

三是不断完善保卫工作的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保卫工作服务机制, 是发挥和实现高校保卫组织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2]多家高校保卫工作实践已经形成共识:建立校园110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校园安全服务, 拉近保卫部门与广大师生的距离, 也使得随叫随到的校园110能够带给广大师生更多的安全感, 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完善保卫工作机制, 建立符合本校保卫工作实际的工作机制, 更好地服务在校师生和高校的持续发展。

摘要:高校保卫工作承担着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 保障在校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能。在新时期, 高校保卫工作也面临着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实现高校保卫工作的新突破, 进一步强化保卫工作的服务职能是所有高校保卫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强化高校保卫工作服务功能的必要性分析入手, 阐述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包括哪些服务内容, 并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和本校安全保卫工作实际提出了强化高校保卫工作服务功能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保卫,新突破,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袁斌, 叶勇, 夏曦.新时期加强高校保卫工作的思考.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2月.第24卷第1期:85-86.

篇4: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第一,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县域突破战略摆上重要位置。不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就不能实现全省加快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全省加快发展的总体任务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全方位采取措施,尽快把县域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第二,要抓住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大力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双重机遇。现在,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氛围很浓,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发展的势头很好。最近这三五年,将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好时机。各县(市)要增强信心,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求发展、千方百计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努力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第三,要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集中力量发展民营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制高点。要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扶商观念,营造尊重致富、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三是要加大投资。要充分抓住机遇,包括国家安排我省的软贷款和硬贷款的机遇,做好工作,包装好项目,抓好建设落实。四是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以开放促发展,突出解决资金、项目、人才、产品、市场等问题。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开发区建设,每个县都要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建设要拓宽思路,不要把开发区单纯理解为工业区,开发区也可以搞房地产、搞商业区、搞旅游和其他产业。关键是要规划好,使土地增值。五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品牌,形成规模。

篇5:突出主要功能实现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 枣庄市各级农机部门十分重视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 新购教练车6台, 硬化教学场地7000多平方米, 翻新教室、校舍5所, 新购多媒体教学设备6套, 投资金额近150万元, 较“十五”期间的50多万元多了两番。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枣庄市的教育培训工作立足本地实际, 严格按照《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要求, 不断加强对农机化学校的组织领导、设施建设、教师配备和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 做到了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类农机人员近3万人,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为保证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 枣庄市农机部门每年都组织人员对所属6所学校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 根据省农机办部署, 市农机局又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在县级自查整改的基础上, 于3月18日至20日对全市农机化学校对照30个量化指标, 采取现场查验、实物核查、票据审查、资料抽查和电话询问等方式逐项进行检查评估, 对在教学场所、教练用车、师资配备、教材使用、培训记录、培训合格证发放等9个方面达不到要求的学校, 提出整改建议, 并要求限期整改。县级农机部门积极配合,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加大投入力度, 使全市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经省农机部门检查评估, 枣庄市5所学校达到了示范学校的标准, 创历史最好水平。

上一篇:新民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下一篇:少先队队长学校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