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2024-05-03

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共5篇)

篇1: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ICU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标准操作流程(SOP)

一,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前准备

1.器械及药品准备:消毒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一台(查看消毒日期,调节清晰度)、长短清洁毛刷各一个、一次性换药碗一个、治疗盘一个、2%利多卡因一支、盐酸利多卡因或丁卡因胶浆一支、10ml空针两个、纤维支气管镜用电池一节、无菌纱布、注水用压力延长管一根、一次性呼吸机螺旋接头一个、一次性痰液收集器一个、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500ml生理盐水一瓶、500ml酒精一瓶、无菌拆线剪一把、治疗车一个

2.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工作是否正常、配件是否完整。3.人员配备:标配两人

一次性呼吸机螺旋接头

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化学法)有自动消毒机

(一)测漏器测漏后初清洗

⑪ 在流动清水下彻底冲洗纤支镜,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⑫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⑬ 安装管道插塞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二)酶洗

⑪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⑫将初清洗后的纤支镜置于酶洗槽中,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浸泡;

⑬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分钟;

⑭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纤支镜后更换。

(三)次清洗

⑪多酶洗液浸泡后的纤支镜,用水枪彻底冲洗活检孔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纤支镜的外表面;

⑫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四)浸泡消毒(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将经过次清洗擦干后的纤支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20分钟,各附件同时取下浸泡,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疑为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纤支镜浸泡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

★碱性戊二醛的浓度应该每天监测,应不低于2%。★整个过程禁止调节目镜。

(五)末次清洗

⑪纤支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取出纤支镜,在流动净化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⑫用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碱性戊二醛溶液; ⑬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水分。

(六)酒精灌洗

用75%的酒精灌满纤支镜的各孔道。

(七)干燥

⑪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酒精;

⑫平放于无菌铺巾上自然晾干,并用拭镜纸沾取少量乙醚-无水乙醇(3:7)溶液擦拭镜头;

⑬盖上无菌铺巾备用。(4)标注消毒日期。

三,适应证:

(1)诊断方面: ①不明原因的咯血。

②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纤支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气道良性和恶性肿瘤、异物吸入等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炎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受到限制。)

③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纤支镜有助于查明气道狭窄的部位及性质。④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⑤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⑥X 线胸片和(或)CT检查异常者,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

⑦临床已诊断肺癌,决定行手术的治疗前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⑧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⑨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⑩疑有食道-气管瘘的确诊。⑾纤支镜引导下选择性支气管造影。(2)治疗方面: ①取出支气管异物。

②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块等。

③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明确了咯血患者出血部位后可试行局部止血,如灌洗冰盐水、注入凝血酶溶液或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等。

④引导气管插管,对插管困难者可通过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

四,禁忌证:(1)活动性大咯血。(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3)严重心律失常。(4)全身情况极度衰竭。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支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8)疑有主动脉瘤。

(9)气管部分狭窄,估计纤支镜不易通过,且可导致严重的通气受阻,(10)尿毒症,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

(11)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五,术前检查: ①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同时应了解患者的药物(局麻、镇静)过敏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评估。

②拍摄X线胸片,正和(或)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 听诊胸部呼吸音,以确定病变部位。

③对拟行活检检查者,作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检查。④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的检查。⑤对高血压或体检有心律失常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六,检查步骤: 紧急消毒:用纱布沾酒精擦拭镜身6—8次,再接负压用酒精冲洗纤支镜内部;用纱布沾生理盐水擦拭镜身,再接负压冲洗镜内部。

1核对医嘱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2对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操作内容、注意事项及有无/不适,以取得患者配合

3术前禁食2h(胃肠功能弱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禁食时间),胃肠减压 4操作30min前雾化吸入8ml利多卡因。2min前,经鼻腔开口处向鼻道内快速注入2ml利多卡因。(用2 %利多卡因咽喉部麻醉后,纤支镜引导下用利多卡因在气管内麻醉,总量一般不超过2 %利多卡因15 ml。)

5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全身镇静

6体位:多选用仰卧位,病情需要者亦可选用半卧位或坐位 7需管床医生在场,如病情变化可及时处理

8做好插管准备(插管车,复苏球,准备好的呼吸机),必要时行插管。9如患者之前应用无创呼吸机,将吸氧浓度调至100%;有创呼吸机亦将吸氧浓度调至100%,同时PEEP调为0;如果使用鼻导管吸氧(普通吸氧面罩)则提高吸入氧流量保证较高的氧浓度

10检查者及辅助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11应使用丁卡因胶浆润滑纤维支气管镜 12 插入途径:一般经鼻(推荐)或经口插入。

13直视观察:应有顺序地全面窥视可见范围的鼻、咽、气管、隆突和支气管,然后再重点对可疑部位进行观察。应特别重视对亚段支气管的检查,以免遗漏小的病变。

★活检出血时可用下列方法止血: ①经纤支镜注入冰盐水。②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 mg ,加入生理盐水20 ml 内,每次可注入5~10 ml),或稀释的麻黄碱。③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凝血酶(凝血酶200μg 加入生理盐水20ml 内,该制剂绝对不能注射给药)。④必要时同时经全身给止血药物,此外出血量大者尚可进行输血、输液等。⑤纤支镜的负压抽吸系统一定要可靠有效,以保证及时将出血吸出,不使其阻塞气道。培养标本:接痰培养杯取痰标本;如痰液少,不足达到培养标准量,可注生理盐水20 ml 后经负压吸出送细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治疗:对感染严重,分泌物粘稠者可反复冲洗以达到清除脓性分泌物的目的,并可局部注入抗生素,配合全身给药治疗。

: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术后患者应安静休息,一般应在2 h 之后才可进食饮水,以免因咽喉仍处于麻醉状态而导致误吸。

3.若操作过程中出现气道损伤,须密切关注病人的气道出血情况,以及时处理

4若肺活检或术后发热,可适当应用抗生素。4.氧合稳定后,须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5.若无禁忌,抬高床头至少30°以上 6.清理用后物品和器械 7.及时清洗消毒纤维支气管镜 8.记录操作过程和检查结果。

篇2: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活检出血时可用下列方法止血:1 经纤支镜注入冰盐水。2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mg+生理盐水20ml,每次注入5-10ml),或稀释的麻黄碱。3 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凝血酶(凝血酶200ug+生理盐水20ml,该制剂绝对不能静脉给药)。4 必要时经全身给与止血药物,此外,出血量大时尚可进行输血、输液等。5 纤支镜的负压抽吸系统一定要可靠、有效,以保证及时将出血吸出,不使其阻塞气道。

培养标本:接痰培养杯取痰标本;如痰液少,不足达到标本培养量,可注生理盐水20ml后经负压吸引送细菌培养、结核杆菌和真菌培养。

治疗:对感染严重,分泌物粘稠者可反复冲洗已达到清除脓性分泌物的目的,并可局部注入抗生素,配合全身给药治疗。

篇3: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重症肺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其中男99例, 女41例, 年龄37岁~79岁, 平均年龄 (63±7.6) 岁。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 主要有氧疗、抗生素治疗, 祛痰, 调节酸碱度, 平衡电解质等。如患者病情未出现好转, 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完成后可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实施气道管理并针对性治疗。

1.2 方法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实施经口气管插管, 管腔内径7.5 mm~8.0 mm, 内径宽大利于进行气道管理, 患者先进行高浓度氧气辅助呼吸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常规消毒, 镜身、导管外侧都需涂抹消毒液体石蜡用以滑润, 导管套置于镜身上端, 经口快速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到声门下。气管导管可顺着镜身缓慢推到气道中, 镜下可观察气管导管前端和隆突保持3 cm距离, 将气道中的分泌物吸除后, 快速撤出纤维支气管镜,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冲洗、灌洗等操作, 在操作开始前需将2 mg咪达唑仑注入静脉中进行镇静, 并将5~10 m L的2%利多卡因滴入气管导管中实施局部麻醉。患者病情严重时需应用三通管连接气管导管以及呼吸机, 纤维支气管镜顺着三通管经气管导管进到气道中。病情较轻时可脱机通过气管导管进到呼吸道内, 需在心电监测下操作。气道中实施负压吸引, 将气道中分泌物充分吸除, 以一次性密封式痰杯将分泌物留存, 常规送检并进行细菌培养。如分泌物过度黏稠吸出困难, 需通过段叶支气管开口将生理盐水注入到支气管中进行冲洗, 20 m L/次, 注入后实施负压吸引, 可重复进行。将气道中分泌物完全清除后, 按照镜下显示及胸部征象明确感染部位, 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1]。

2 结果

本组140例患者都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实施气管插管, 均一次性成功, 未发生呼吸停止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有16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现象, 插管获得成功后应用简易呼吸器, 心率、血压逐步平稳。所有患者在操作前都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 肺部听诊时有啰音或出现呼吸音下降情况。经治疗, 120例患者临床症状有较为显著的好转, 20例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肺部听诊有119例患者啰音症状有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21例体征未出现明显改变。治疗前有136例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出现上升情况, 治疗完成后进行复查发现114例患者恢复正常。140例重症肺炎患者在实施治疗前患有低氧血症, 通过反复治疗都恢复到正常范围。痰菌培养有134例患者呈现阳性, 主要感染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通过数次治疗后实施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120例感染疾病患者被全部或是大部分吸收。本文选取的140例重症肺炎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床旁人工机械通气及对应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超过80%。

患者中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有26例患者实施脱机操作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在80%~90%之间, 操作停止进行高浓度吸氧后症状消失, 恢复到正常水平。134例患者带机过程中未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低于90%的现象。在操作过程如心率超过120次/min, 需停止操作, 在心率恢复到正常后再继续。26例患者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少量出血现象, 完成操作后症状消失。4例患者有中等活动出血现象, 在操作停止后,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将1 mg的1%肾上腺素与10 m L生理盐水混合进行局部喷注, 出血症状消除。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呼吸内科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老年患者通常都会合并许多基础性疾病, 呼吸道功能下降, 咳嗽反射降低, 致使气道分泌物无法快速排出, 阻塞气道, 引发各种复杂性肺炎。在受到感染后, 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多, 且出现黏稠感, 使其更难以排出,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气道受阻导致通气功能发生障碍, 血流和通气比例失调, 气道高反应, 而且气道局部炎症增重等, 导致抗生素无法及时到达感染, 亦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因此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时, 先要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完全清除, 确保呼吸道有较好的通气性能[2]。

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而且微创, 能够准确找到病灶, 直视下快速清除, 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 避免呼吸道受阻, 确保呼吸道畅通;能够留取痰标本, 其敏感性在70%~90%, 特异性达到80%~100%, 比痰标本普通检测性能高。本组结果表明, 纤维支气管镜床旁治疗能够有效治疗重症肺炎, 治愈率较高, 各项临床指标的有效率都超过80%;而且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中有30例发生出血现象, 通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对治疗未造成影响[3]。

综上所述,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重症肺炎, 彻底吸痰的同时能够进行冲洗、灌洗操作, 在直视下准确找到感染病灶, 可以确保抗生素能够准确达到病灶, 提高治疗效果, 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床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床旁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各项临床指标的有效率均超过80%,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重症肺炎, 可以在直视条件下进行吸痰、冲洗等各项操作, 治疗效果明显,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炎,重症,纤维支气管镜,床旁

参考文献

[1]黄映辉.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7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 2010, 12 (6) :133.

[2]李杰.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11 (31) :4891.

篇4: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关键词】血气分析;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19-01

血气分析是检测血液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相关的氧、二氧化碳的重要方法,以为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机械通气的参数调节、治疗效果的分析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由此可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床旁气血分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行血气分析的2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8例,女102例,年龄8-86岁,平均年龄(44.8±7.7)岁。

1.2 方法

患者采用直接穿刺动脉或直接从测压管采集标本的方法,其中直接穿刺动脉采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动脉血气针,选择合适血管,并做好皮肤消毒;将血气针的针栓置于预设抽血量1.6ml处,成功穿刺即可进行采血,完成采血后将针头插入配套胶塞,并压迫穿刺点5-10分钟。留置动脉测压管患者直接由测压管采血即可,动脉测压管长1m,采血时转动三通开关,抽弃10ml后再取所需血量。所有血液标本采用GEM 3000血气分析仪进行床旁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包括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细胞比容、钙、钾、钠、葡萄糖、乳酸等。

2 结果

290例患者中,116例直接穿刺动脉采集标本,共878次,802次检测一次成功,成功率为91.34%;174例从动脉测压管采集标本,共1044次,全部一次检测成功,成功率100%。

3 讨论

3.1 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

具体而言,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血部位及采血工具:一般情况下,由于动脉血管位于人体深部,周围伴行丰富的神经与静脉,因此相对于混合静脉血而言,动脉血更加稳定;不过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如穿刺位置不准确会有误入静脉的可能。此外,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采血工具多为丙稀树脂材料的一次性针管,其具有较大的摩擦力,穿刺后血液无法自动回流,且由于针头斜面较大易导致穿透血管,影响PCO2的检测结果。(2)采血者的状态:采血者的状态会对血气分析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患者采血时情绪过于激动、精神过于紧张或者疼痛剧烈,会由于心率加快而过度通气,PO2值及pH值则会高于正常水平,而PCO2则会出现病理性降低,出现CO2血症假象;而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则会导致PO2及pH值水平下降,而PCO2值升高。此外,患者如果正在进行吸氧治疗或使用促酸碱平衡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血气分析的检验结果,这是由于吸氧会增加患者血液中氧的含量,增加氧浓度,而青霉素钠盐、碱性药物、氨节青霉素等促酸碱平衡的药物则会影响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此时进行血气分析并不能真正了解患者体内酸碱紊乱的真实程度。(3)抗凝剂的影响:血气分析一般采用液体肝素钠作为抗凝剂,而肝素抗凝剂与血气标本比例大于1:20,血液样本就会被肝素抗凝剂稀释,PO2、pH、PCO2等指标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血气分析仪需要的肝素钠抗凝剂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测定等离子浓度的高档分析仪需要对应的抗凝剂,如抗凝剂种类选择不合理,同会影响到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从而影响到血气分析的检验结果。

3.2 解决对策

(1)要对患者的采血状态做出全面评估,以便于及时调整相关可控因素,比如可使患者静卧10-15min,机械通气者在调整呼吸参数30min尽量不要采血;如患者意识清醒,则要提前告知相对静脉穿刺而言,动脉穿刺的疼痛感更加明显,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免其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而影响检测结果。(2)选择合理的采血部位:血气分析采血部位首选外周浅表、侧支循环丰富、针头容易进入的动脉血管,故常以桡动脉作为穿刺血管。而其它股动脉由于位置较深、侧支循环差,易出现误入股静脉的现象,且采血后按压时间较长,一般适用于休克的患者或周围循环衰竭的患者;而肱动脉虽然搏动明显,但由于其周围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一般应用于老年患者;此外,虽然足动脉位置表浅,但穿刺过程中会有明显疼痛感,故不建议作为首选动脉。(3)对采血环节进行优化:护理人员是血液标本的直接采集者,不仅要求其掌握标准的操作流程与方法,还要具有丰富的穿刺经验及手感,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由相关文献报道可知,采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法对动脉血采集流程进行分析,可知标本混入气泡及混入静脉血是其中的高危因素,因此穿刺过程中,桡动脉穿刺时进针角度控制在15-30度左右,而足背动脉穿刺进针角度则控制在20度左右;注意针尖向下,以免标本形成微小血凝块,降低刺穿血管的机率;此外,穿刺前要对动脉的走向做出准确评估,穿刺过程中尽量避免主动抽吸,以降低标本混入静脉血或气泡的机率。

综上所述,患者自身的状态水平、采血部位及采血工具及抗凝剂等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操作过程中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采血设备,优化采血环节。

参考文献

[1] 周佳. 血气分析检验结果可靠性的维护[J].实用护理杂志,2011,17(4):30.

[2]马继红,等. 临床重症监护手册[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2-73.

[3]杨凤鸣. 谈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J].河南医药信息,2013,24(2):18-19.

[4]王冬梅. 肝素浓度"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J].2013,10(9):1010-1011.

篇5: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关键词】床旁支气管镜;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51-02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临床往往需要选择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其可以将患者表现出的相关疾病症状加以改善【1】。为了探讨选择床旁支气管镜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采用床旁支气管镜对观察组33例ICU通气患者进行治疗后,在改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SaO2等系列指标等方面,效果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63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3例以及对照组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对比分组依据为不同疾病干预方法;观察组(33例):男29例,女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5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35±2.93)岁;对照组(30例):男25例,女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6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39±2.89)岁;观察两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其住院后按照常规展开机械通气治疗。此外对患者于临床实施化痰治疗、解痉治疗以及抗感染等治疗等。对于观察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选择纤维支气管镜有效展开相关的疾病检查以及临床治疗。在准备对患者实施临床手术前,选择丙泊酚[2毫克/(千克·小时)~4毫克/(千克·小时)]对患者完成静脉滴注。此外对患者于临床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主要选择利多卡因药物有效完成【2】。之后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于临床针对ICU患者展开疾病的治疗,控制潮气量保持在8毫升/千克与10毫升/千克之间,调整频率保持在15次/分钟与20次/分钟之间,将呼气末气道正压进行降低,降低的幅度在5mmHg与8mmHg之间,保证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100%。之后于患者的主气道,将支气管镜有效插入,针对患者的左右侧叶以及患者每段支气管有效实施灌洗【3】。在进行相关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选择氯化钠注射液(0.9%,37℃)于活检孔中有效注入,对患者视野内的分泌物进行有效冲洗并且吸出,完成后退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合理完成灌洗量的设置。完成相关操作之后,对呼吸机参数以及呼吸机模式进行调整,保持在原有模式状态,在2小时之后对患者实施血气分析,按照常规对患者实施痰培炎。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数据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PaO2、PaCO2以及SaO2等系列指标实施t检验(以 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PaO2以及SaO2方面,同对照组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P<0.05);在PaCO2方面,同对照组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见表1。

2、讨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于表现出脱机困难的患者,往往合并表现出重症肺部感染的现象,对患者选择全身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感染现象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表现出痰液较多症状、痰液粘稠以及痰液无法有效咳出的患者,往往因为出现了支气管腔阻塞的情况后,表现出肺不张的现象,从而导致无法获得显著的机械通气效果,表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选择床旁支气管镜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其可以将患者气道内处于浓稠状态的痰液进行有效清除,将患者的肺不张面积有效减少,将疾病死亡率有效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床旁支气管镜,在PaO2、PaCO2以及SaO2等系列指标方面可以确保获得明显改善,显著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蕾,刘勇,闫登峰.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3(25):71+73.

[2]张永利,万献尧. 经纤支镜灌洗治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学,2014(01):45-46.

上一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下一篇:2016学生上课说话检讨书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