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看黄昏优美散文

2024-04-10

静看黄昏优美散文(精选8篇)

篇1:静看黄昏优美散文

突然想看一看黄昏。

伏在阳台上看书,当渐渐看不清书上的文字时,我这才发现,黄昏来了。那就放下书,看一看黄昏吧。

因为工作忙,我似乎有好长时间没有真正停下来用心看看黄昏了,或者说是看一看自己身边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四季的变化是动人心弦的,就连一天的阴晴转换,也都是可以好好品味的。现在黄昏降临,正是静下心来欣赏的时候。

我的目光由远及近。目光最远处,是紫荆公园那一片青青的树木。紫荆公园在小区的东面,每天早上,太阳就是从那儿升起来,准确地说是从那一片蓊蓊郁郁的树木上跃到半空中的,然后阳光洒满我家的阳台。现在,夕阳西下,留给那片树木的,只是一片朦胧的影子。

现在紫荆公园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个满身珠光宝气的摩天轮。白天,它只是压在东经120度经线上的一个硕大的轮子,无动感,也无色彩。现在不一样了,黄昏中,当包裹在它周身的灯光突然亮起来时,它仿佛是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一条大鳝鱼,活灵活现起来,一下子将那一片地方都闹得动感十足,炫目生辉,似乎它就是那一片舞台的主角。

黄昏渐浓,摩天轮在暮色中愈加喧哗与放肆,它以无形的转动来告诉这个世界:时间在流逝,一去不复返。

将目光收回,不远处是一条窄窄的河,河水安静得如同入睡,曲折幽冷。这条河把小区与紫荆公园联结起来,又分割开。渐深的黄昏中,河水只剩下一缕苍茫的留影了,如经历了百年的一幅古画,耐看,又不忍多看。

小区的最近处,是一排排别墅,在暮色下如同一排碉堡。小区里一条人工挖的池塘把高层住宅与别墅隔开,我们在这头,别墅在那头。其实,住高层楼房的人,也有自己的快乐,就比如现在,我可以伏在自家20层楼的阳台上看远处的风景,看那个高傲的时间之轮;而住在宽大别墅里的人,却失去了我这凭空远眺的气势与感觉。

池塘里,几只青蛙在暮霭中有气无力地鸣叫着。这已经不是春天了,蛙声不再像三月那样有力而亢奋,现在只是稀稀疏疏的,很勉强的。

静看黄昏,许多忙碌中从未发现的景象一一浮上心头,像这夜晚的城市灯光一下,悄悄绽放。

篇2:静看黄昏优美散文

夕阳渐渐西沉,那西边的天空出现一抹红霞,慢慢地扩大,桔红色、黄色与白色的云彩、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五彩斑斓的晚霞,美丽极了。我们儿时的伙伴伴随着晚霞的出现,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劳动,依着各自的兴趣,开始了轻轻松松的玩耍。

盛夏的黄昏天气仍然燥热,我们的童伴翻越自家门前的小山,顺着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县城南门,然后沿着南门旁的公路向前行走百余米就到了练江河滩。踩着河滩中圆滑的鹅卵石,高一脚低一脚来到已经变的很窄的,而且是顺着河流走势形成的一处较深一点的水域中,这一片狭长的水域清澈见底。右边岸上是长庆寺塔,长庆寺塔位于歙县练江南岸太平桥的西干山下,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11),这里树荫蔽日,山上茂盛的树林中原有一寺院掩映其间。塔下路边河水清清,是人们沐浴游泳佳境之所在。

我们扑进水里,时而潜入水下,在水下可以看清水底的卵石和啄腿的小鱼群;时而舞动双臂狂游一阵,搅得水花四溅;时而坐在浅浅的水中,搓去身上的污垢。这里没有深潭,是大人们比较放心,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地方。

随着落日完全西沉,前来这里游泳的、洗澡的以及洗衣服的人逐渐增多,大部分是像我们一样大小的孩童和洗衣的妇女。当我们玩的感到有点累时就躺在浅浅的水中。让那水中泛起的阵阵涟漪轻轻地冲刷着身子。舒服极了。

夏日和初秋的黄昏,我们有时也在门前的水沟里洗澡,水沟不宽,但水清见底,有时顺着水沟匍匐前进,有时钻进石桥洞里,顺着水沟边的石缝,用手掏鱼。我们都知道,晚上既然水沟中能出现游鱼,这时肯定有鱼在石缝中。当摸到鱼,双手同时握紧,屏住呼吸,慢慢将鱼掏出后,咬在嘴里,游出或爬出桥洞。

夏日和初秋的黄昏,天气不仅燥热而且沉闷,知了在杨树上一声高于一声地叫着,这种叫声更增加了人们的烦躁。蜻蜓这时飞得比较低,有时很多,有蓝黑的,红色的,黄色的,多彩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停在树枝上,一会儿在水面上一拈而过。这时我们这些小伙伴,用平时准备好的网,在蜻蜓中扫来扫去,捕捉蜻蜓。这种网很简单,就是用一根细长的竹子,削去枝丫,将前端富有弹性的竹梢,用绳子扎成一个椭圆形竹圈,然后在老房子的屋檐或猪栏棚里的蜘蛛网上来回扫一扫,待椭圆形的竹圈上沾满了带有粘性的蜘蛛丝后就成了。当蜻蜓碰到来回扫动着的网,被粘上后再也动弹不得,我们将其捉住,用线系其尾部或颈部放飞,我们玩得十分兴奋。

黄昏也是我们这些顽童找乐的最佳时间,穷人的孩子自有一套找乐的办法,既不花钱又能找乐。最常见的有滚铁环,打陀螺,以及踩高跷。滚铁环是用粗一点的铁丝,扎成一个圆环,最好是箍桶那种扁铁丝,用一根小竹棍或木棍,用铁丝做成勾扎在上面,就能勾住铁环往前滚。打陀螺,首先就是用一根木棍将前端削成略尖状,然后将二三寸长的前端锯下,在石头上磨滑,或用纱皮纸将其打滑后就形成了陀螺,有时用一个图钉钉在尖端,使其更具滑行性,玩时用绳缠绕,用力抽绳,使其直立旋转,然后用绳用力抽打,使其持续旋转,边打边走,其乐陶陶……

篇3:静看黄昏优美散文

一、描写细腻, 化抽象为具体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 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它是平凡的、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季先生通过细致地观察, 抓住这一特定时分的典型景物进行细致传神的描摹, 反复运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在黄昏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来表现黄昏这一时间概念。文中以“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为黄昏的主底色, 摇曳多姿地描绘出黄昏的美。

季先生笔下的黄昏是什么呢?“像一阵灰蒙蒙的雾;像一片扩散的云影;像下了大雪的中夜;是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落处, 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 漏了进来, 一条条的灿烂的金光, 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 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 幻成五彩绚烂的彩雾……”除了色彩的描绘, 还有质感上的把握:“黄昏是朦胧的,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黄昏是短暂的, 不知什么时候漫上来, 在他们心头一掠, 又不知什么时候走了;黄昏像一首诗, 一支歌, 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 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得说不出来的东西……”

如果说黄昏是短暂的, 是不可捉摸的, 那么季先生成功地拓展了这一特定时分的时空概念, 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季先生不仅写了家乡的黄昏, 还想象了大平原、大森林、小溪、小村、沙漠、非洲的黄昏;不仅写了夏天的黄昏, 还写了冬天的黄昏。黄昏在季先生笔下虽然短暂却不单薄, 虽然朦胧却很厚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景象。文章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具有强烈的视听效果。

二、深厚的学养

时间是什么?这是哲学家至今也没有说清楚的命题。但是季先生却通过一系列的追问, 寻找黄昏的来龙去脉。发挥自己渊博的知识, 通过想象天真地探寻黄昏的来历。虽是一厢情愿, 却也合情合理、情趣盎然。否定黄昏从西方来———西方正亮着红霞;否定黄昏从南方来———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没有探讨是否从东方来———因为那是白天的开始;所以用排除法———只能是从北方来。因为北方通过想象而得的景象最后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北冰洋蜕化而来, 蜕化出来然后又扩散开去, 漫过了大平原、大森林……来到我们的国土里。然后又走到南方去, 漫过南墙, 漫过南边的那座小山, 漫过美丽的南国, 一直到辽旷的非洲。最后又不知所终地揣测:“随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爬上了天河……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季先生避开直白, 通过描绘黑夜降临时人们司空见惯的典型景象, 形象有趣地告诉读者, 黄昏从白天来又走进了黑夜里。季先生学贯中西, 写此文时为1934年, 即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 也是中国内忧外患交织的年代。是年夏天, 正为毕业找工作发愁的季先生接到了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远吾先生的邀请, 回母校担任国文教师, 月薪一百六十元, 多出大学助教的一倍。大概因为季先生发表过一些文章, 虽出身德语专业竟被认为文学家。可见, 清华园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季先生散文表达的前提。

三、富于旋律感的音乐美

季先生在早年的习作中就自发地追求文章的节奏美。在济南上高中时, 他曾写过一篇回故乡奔丧纪念父亲的文章, 深得时任国文老师董秋芳的赏识。董老师在作文本每页上面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 又一处节奏。”季先生后来回忆说:“这正中我的下怀, 我写文章, 好坏姑且不论, 我是非常重视节奏的, 我这个个人心中的爱好, 不意董老师一语点破, 夸大一点说, 我简直感激涕零了。”季先生讲过, 写散文要有节奏感, 有韵律感, 似谱乐曲, 回环往复。《黄昏》很好地体现了先生的这一美学追求。“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 树梢上涂上一层金黄色, 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这一黄昏时分典型的景物成为全文的主旋律, 不仅使首尾呼应, 而且中间还出现两次。文中还有其他描写, 但也都是主旋律的多次变调变式。文中还有一个副旋律———“这黄昏, 像一个春宵似的梦, 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在文中也反复出现了四次, 共同奏出一曲《黄昏曲》。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韵律感, 增强了黄昏这一特定时分的独特魅力。读罢全文, 主旋律还在耳边萦回, 使人看到一幅印象派大师的油画, 还听到一曲优美的音乐。后来季先生的另一篇佳作《富春江上》也遵循这一审美追求。“青螺数点, 微痕一抹, 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句对富春江的绝妙描写作为全篇的主旋律, 和《黄昏》堪称姊妹篇, 达到了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四、积极的情怀

季先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学成于清华, 他身上既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深受清华风气的影响。清新、活泼、民主、向上的清华生活是季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促成了他旷达、乐观、高雅、淡泊、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在《黄昏》中, 先生反复赞美黄昏, 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 观察黄昏、描摹黄昏、赞美黄昏, 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匆匆时光的珍惜, 不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更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被人们关在门外的就只是黄昏吗?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先生启迪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留意身边的生活, 进而热爱生活、欣赏生活, 赞美真善美。

五、平易亲和的语言

季先生虽是大学者, 但文如其人, 文字冲淡平和、行文自然。季先生的散文全部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语气舒缓而平静, 字里行间又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情思。我们从季先生的文字里, 看到的是先生从容、平和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热爱家乡的情怀。季先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黄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黄昏, 貌似信马由缰, 实则匠心独运, 意趣所至, 挥洒自如。

黄昏是美的, 比黄昏更美的是季先生笔下的文字和胸中的情怀!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篇4:黄昏优美散文

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这个天台,它是我的秘密空间,虽不独属于我,但在我心中它是我放飞心灵的地方。我带着友来到了这里,风景涌入我的视野,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淡淡的绿。我张开双臂想拥它入怀,可发现自己的怀抱竟是如此的渺小。呼吸着高空的风,那么清纯,像是闺中的女子。

夕阳挂在山头仍眷恋着这美好的一天。猛地抬头,竟有一只鹰与我们共享这美景,我和友几乎同时惊叫,带着惊讶与兴奋。好想与它一起飞翔,拥抱这蓝色。驾驭清风,张开双翅,多么优美的姿势,多么完美的图案。

盘旋着,盘旋着,鹰渐渐离我们而去。我想,它也该回家了吧,我和友又同时发出同样的叹息……

时间不过是个匆匆赶路的陌生者,我们的生命不可能达到完美,终究要选择牺牲一些,换取一些,比如青春流逝之后的成熟老练,爱情消失之后的沧海桑田。我们虽无力抵达世界的每个辽阔空间,但我们可以努力涉足能够触碰的每个角落。

篇5:偏爱黄昏的优美散文

如同我,如此偏爱黄昏,亦是源于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个地方叫高州。那是一片灿烂的天地,有着分明的四季。春天到来的时候,桃花梨花映山红会在一夜之间全部盛开,漫山遍野,沸沸扬扬,发了疯似的美。外婆的村子就在一座山脚下,每天早上起床都可以听到清脆的鸟叫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黄昏,因为黄昏时我就会和舅舅一起去放牛。我们把牛牵到山上就让它撒野去,而我和舅舅摘一大袋的野果,躺在山坡的草地上,嘴里叼着果子,看天上的悠悠白云和气势雄伟的青山。这幅画面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以至于小学老师给我们讲青山如黛时,我的感受特别深。我还记得那山坡上有一大片的狗尾草混蒲公英,风来时,狗尾草就沙沙地摇晃,而蒲公英则在灿烂的晚霞中,离开自己的母亲,飘向远方……我童年的黄昏就是如此的朴素,却朴素得如此眩目,令我不可救药地迷上了黄昏,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读小学时,家距学校较远,妈妈给我买了辆“凤凰”自行车骑去上学。那时,我最喜欢的就是骑自行车的感觉。每当下课铃一响,我抓起书包冲出教室,飞快地坐上我的自行车,我太喜欢在公路上边骑车边享受黄昏的美妙感觉了。那时太阳正斜斜地落下去,头顶上有满天灿烂的晚霞在燃烧,还有微微的晚风轻柔地抚摩着我的脸颊。道路两旁是广袤无边的稻田,发出阵阵醉人的稻香,田间的电线干上停了一排燕子,披着黑色的小绅士服沐浴金光。田里还会有一两个用来吓唬老鼠的稻草人在迎风飘舞,那种感觉是多么的美好啊!我完全沉浸在这美丽而纯朴的乡村黄昏之中!虽然我那时人小,可我已经开始懂得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了。但大人们往往是太忙于他们的工作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如果你跟他们说起黄昏,他们会惊讶地问:“黄昏?这有什么好看的?”

那时,我记得村子的后面有一大片的竹林,我最喜欢黄昏的时候偷偷地溜去那里看小鸟。黄昏时,鸟儿都要归巢,它们就会在林子里吱吱喳喳开会。我抬头透过竹叶,看着满天的晚霞,如此的金黄灿烂,引起我无穷的幻想。稍大点后,我卷铺盖去了县城一中。一中的校园有很美丽的人工湖,有洒满阳光的椰子树,还有姹紫嫣红的花坛草坪,教学楼前面还有十多个篮球场。黄昏时,校园里的一切都披上了金装。傍晚温和的阳光扑下来,透过树叶,洒了一地的斑驳。此时我喜欢坐在湖心的亭子里,一边听校园广播,一边欣赏落日晚霞,还有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人们。那时我最欣赏的一首歌是老狼的《上铺的兄弟》,里面有一句特令我感动的句子:每当你回头看夕阳红,每当你有听到晚钟……我那时认为这简直就像是为了此情此景而唱的`。

自然地,我很快走进了大学殿堂,大学坐落在繁华的大都市,这里的石头森林几乎挡住了所有的阳光。在匆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差不多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个美丽的黄昏梦。然而,某天的傍晚,我走在汹涌的下班人流中,忽地看见街的另一头,一轮熟悉的的夕阳,红红火火,注视着这来往的人群。我刹时震撼,而后热泪盈眶。原来黄昏并未远离,远离的是我的心……

篇6:那一个黄昏我在别处的优美散文

夕阳的剪影是缠绵的,那一片落叶,终是剥离树梢坠下,我拾起这一片落叶,秋便从我的指骨间渗入心海,记得,那一个黄昏,我是在别处

我是喜静的,所以每到一处,必定避开景区的节假日和热点时间,这个时候,游人基本退潮,我便走了进来。村子不大,是我喜欢的那般样子,粉墙黛瓦马头墙,坐落在山凹中间,由于倚山而建,简静有致,是典型的徽派民居遗风,在四周青山墨绿的掩映下,是国画水墨的逸趣,怎不令人心怡神往。

早先就听人说,这里是看满山红叶的最佳景地,此行,我不是为红叶,而是为初秋的嫩黄而至,总感觉鲜红比不得嫩黄,红是闹的,而嫩黄却是静,那种静是柔的,柔得极致,柔得极美。

找一个住处安顿好后,我便去寻那块景地,村子里很清幽,没有我臆想里的青石板的小巷,是一条条沙土小经,我的脚步很轻,偶尔会窜出一只可爱小狗,一两声的犬吠,让你特别的亲切,迎面走来一位老阿婆,脚步稳健,面目慈善,扎在头上的那条布织的花巾,这样的影像勾起了我对外婆的记忆。见面微笑而过,我却掉进旧时光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穿戴的老人,拐了几个小弄,终见了那一块景地。我揉揉自己的眼睛,这不是梦,是如画的意境,一片千年的枫树,在夕阳的光影里醉了,在书里读过很多关于夕阳的美景,可今天没有一处美景,有我眼前的这般好看,挺拔标致的枫树在柔红的影像里,给我酝酿一壶美酒,醉得我如痴如梦的为你心动

择一石凳而坐,人便在景中入画了,成了这一抹夕阳的点墨,近处几个孩童正在戏耍,嘎嘎的笑声穿过树梢,摇曳了树叶的灵动,化成天籁又落在我的耳里,有着唱经般的好听,地上已经有着零星的叶子洒落,夕阳镀在地面,有种秋韵的写意,骨子里的我,对秋总是有抹不去的清愁,这个时候难免有一些宋词的断句残片入脑来,孩子的笑声再次窜来,我抬头、仰望,伟岸的枫树,一道道苍穹,碾碎了我这浅薄的愁情,让那点不经意的断句残片消融在树枝里,用夕阳来暖她,顷刻间便了若无痕了。

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走进了我的画里,阿姨,你是来看红叶的吧,可是你来早了,现在不是看红叶的时候,红叶得到十月呢呵呵,看到孩子那个俏皮的`小大人的样,我喜欢至极,于是与他攀谈起来,得知,孩子已经十岁,读四年级,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留着他和奶奶爷爷在家,使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能够向我介绍起每一颗枫树年轮和特性,那些很专业化的词句,仿佛是一个导游,让人哑然无语,惊叹不己。那个童真的脸颊上还留有乳香的孩子,却有着这般文词,着实令人惊奇。孩子终归是孩子,呆不到一会,又去找他的玩伴了,留下我独自清幽静赏。

我不是为红叶而来,是为了那一抹初秋的嫩黄,可是,我还是早了点,终究是没有到季节,霜降有红叶,秋露叶儿黄,这个时候,夕阳已经浓如火,远处的青山也火红热烈,只是粉墙黛瓦的房子,在温红里,古典雅致。可最好看的还是这片枫树,夕阳把她镶嵌进有着墨迹的画里,我静坐在画中,和着这片枫叶一起,从浓烈到淡黄,再到紫烟

篇7:静看花开抒情散文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向来是喜欢植物喜欢花朵的,无论大小,不分颜色,只是喜欢。初夏的阳光,灿烂而不刺眼,清晨,骑着自行车从香樟树下过去,树影斑驳,带着些新生的喜悦。风吹过,扬扬洒洒的是些开尽的花,香樟的花,香味悠长。

心理还是有些放不下,有些人,一直以为会有个时机在一起,只要去珍惜了,可是,等到真正有机会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念想。爱情,原来还是会褪色的。跟共同的朋友说我们没有在一起却还像朋友一样,而内心的难过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紫云英也几乎开尽,菊花菜黄色的花朵倒是正当时,野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花正尽情释放着自己的青春。静下来,一切回归淳朴,世界上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想起多年以前的一个夏天,大病一场后,某天接到一个电话,没有任何的话语,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对不起”。我不喜欢说对不起,因为我不想要对不起谁,也不接受对不起,没有一件事情是一个人犯错就够的。

篇8:静看一池春水,寂廖蔓延散文

静看一 池春水,寂寞地在水中生长;是在风起的早 春,看一枚落红,安静地赶赴美丽的死亡;流转的时光,又怎能带走情感的执着。

将相思渡口的苦侯,轻折出一叶文字的舟楫,缓缓进入你沉睡的梦里,企图可以让这一路池水的涟漪,唤醒那些前世花香满衣的记忆,令今生的彼此,不会在一声声轻叹中老去.。不知何时,我们盘绕的根须,竟联结在了一起,我知道,那是世外世内两躯一魂的机缘,令你我要于一世的光阴里,藕丝相连,花开并蒂。

总会于不经意间,将墨韵的淡香,谱进如谜的流年婉曲,再于缘来缘去,情起情灭的嗟叹里,斟一觞经年的酒,任几多乱云飞渡的时光,于绿肥红瘦的流转中悄然醉去.。

醉卧在泪浸的相思里,就这样静静地遥望你,我知道,你是在等待着我的一滴墨,晕开你所有藏羞的心事,只因你与我唇齿相依,只因你我都是彼此心灵的维系。

一声嗟叹,换得失落几许,我知道的,此刻,你的心,也陷入了同样的困顿,或许,最终能够作答的,便仅是眉间这一道弯弯的愁痕。此刻,恍若看到了一颗碎了的心,一声叹息过后,眼眸深处,是谁的面上有泪如雨般悄然滑落? 寒冷的季节,牵着红尘中无言的宿命。

内心的荒芜,终还是嬗变出了疼痛的文字,宛如一场灵异的飓风,将今生的我,席卷回飘渺的前世,隔着经年的风风雨雨,站在时间之外,以灵幻的笔触,去拨开一段段沉睡的传说。如烟的往事,不知何时,竟被这世间短暂的静态,幻化成了一条令你无法挣脱的绳索,梦境距离幸福究竟能有多远?缘何风月独处的时里,却总也难以停歇这一段段泪落心弦的悲歌?

于一怀愁绪下,倾听尘世流淌的暮色,莫名的忧伤,来自于天际,黑暗行将侵袭的视野中,或许,唯剩下的便是这亘古难消的惆怅与孤独,思念的因子,错位般痉挛着我疼痛的.骨骼。 当无休的泪水,在我面颊的沟壑上浸渍,或许,因了我终不是空空的佛子,你在尘世的那端捻指微笑,我又怎能在心灵净化中打坐? 究竟是谁灵巧的双手,将难消的闲愁,在精致的栏杆上镌刻?千百年来,竟令几多有故事的人,和泪持酒,不忍触摸?

相思意,何时休?唯见愁绪若水,水长流。喋血的心事,点不亮冷寂的禅房,记忆的残存,暖不了空空的手掌,当心头的夜,渐渐漫过你探寻的眼眸,那些个回望里潜伏的痛伤,宛如一支失魂的歌谣,将片片碎心的暮愁,在梵语低呤的间隙处绽放!

将心沉溺于比肩的往昔,以那些婉约词令的韵脚,奔跑在相思的泥泞里,于深深浅浅的词句中,苦苦寻觅那彼此久已迷失的灵犀,将对你一生的牵绊,平仄在文字的间隙,企图以一颗玲珑的诗心,去解密你我此刻,这一场轮回相隔的距离。

上一篇:学校文艺演出节目串词和礼仪主持词下一篇:大学生迎七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