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2024-05-04

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通用7篇)

篇1: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案例2: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改革

[问题背景]

雨湖区是湘潭市的两个城市区之一,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四乡两镇,八街道。全区有37.02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4.82万人。2002年初,雨湖区实有中小学校39所,其中:农村中学4所,农村小学17所。

雨湖区三十多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规模较小, 财务专业人员少,更换频繁,加之沿袭过去一些不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做法出现了一些不合财经制度的现象:

帐务处理时各学校对同一会计科目使用、理解不一致,不便于学校间的横向比较和分析; 学校预算执行偏差较大,存在严重的乱收滥支现象。很难保障经费的正确使用;

票据使用、管理紊乱。开出的票据有涂改、大小写不符、填写不全等现象;取得的票据白条等不合法票据较多;

固定资产划定界限不明、管理缺失,重币轻物,导致学校部分资产流失;

学校帐薄设置不全、不详;

学校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无延续性;

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杜绝以上不合规、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雨湖区教育系统会计核算制度急待创新,因此核算中心应势而生。

[决策过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教育局直属学校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2002年7月由雨湖区计财股提出“适时报帐,集中记帐,自主核算”的模式,经区政府、区财政及教育局党政班子批准成立雨湖区会计核算中心。成立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是事业单位会计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是对教育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网络化管理的一次探索。

[具体措施]

雨湖区教育系统会计核算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取消”、“三个统一”、“四个不变”、“五个建制”。

设立一个中心:在区教育局设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归口教育局计财股管理,负责办理各学校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

执行两个取消:一是取消学校原有银行印鉴,重新申请印鉴并预留核算中心财务专用章,用于管理学校的资金,办理各学校的财务收支;二是取消各学校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设财务报帐管理员。

实行三个统一: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档案管理,统一发放工资。

坚持四个不变:各单位独立核算性质不变,仍是会计主体;预算管理体制不变;收入的组织和支出的安排自主权不变;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

做好五个建制:一是建立好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好用款审批制度;三是建立好会计原始凭证审核制度;四是建立限额、限范围现金开支制度;五是建立好票据管理制度。

[制度创新]

雨湖区教育系统会计核算制度有异于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旨在规范其学校财务行为,不集中各校资金,没有支付功能;

采用统一的专业财务软件处理帐务,会计核算中心购买了统一的专业财务软件,提高了财务人员工作效率。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法,有利于横向比较,方便整个教育系统的均衡管理。

对学校资金流向实现实时监控,由于学校使用资金时必须履行使用审批制度,且各校取现、转帐均须加盖核算中心财务专用章,有效地实现了学校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杜绝了滥发乱用现象。

[实施效果]

湘潭市雨湖区教育系统会计核算制度创新解决的问题及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加强财政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统一核算、统一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有效地从制度上控制乱收滥支现象,从源头上有效地制止各种违规违纪、奢侈浪费等不法行为,避免资产流失和挪用,更好地促进廉政建设。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

是以效益财政和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财政会计管理体制。当前,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难度较大,可用财力明显不足,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仍然存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方面政府及财政部门能及时掌握全面的会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预算支出的控制,加强预算外收入的收缴,促进财政资金整体运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调度资金办急事,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加以平衡辖区学校之间的经费使用, 从而保障薄弱及有困难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

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贯彻落实《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经济管理,必须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坚持在法制轨道上充分发挥会计在核算、监督、参与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保证单位财务自主权和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使会计主体与会计人员分离,资金使用权与核算权相分离,避免会计人员因受部门利益制约而监督不力的现象,进而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

4、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效益财政和公共财政建设。雨湖区三十多所学校只需设置五位专职会计人员,每人要负责五到六所学校的财务工作,降低了行政成本。

5、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严格预算执行的保障。雨湖区中小学预算经财政审定后严格按预算执行。核算中心根据学校实际用款情况按季与预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用款时填制用款计划表到局报审, 严格依据预算项目有计划使用经费,切实保证了预算与实际支出保持基本一致。

从以上所取得的成效看,雨湖区教育系统会计核算制度创新是成功的、是可行的,它有利于校财局管,账务规范,经费使用监督,减少了学校财务人员,管理机关也便于掌握学校财务情况。

篇2: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雨湖街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东西与湘江平行横贯湘潭方的老城区,西起湘潭市老市政府(华国锋同志工作旧址)东到两湖两畔,街含蔡和森同志故居等多处革命旧址。

现雨湖街居民区集中在街中段,以清初老街居住区为基础,现有在册住户共计274户(雨湖街派出所提供)常驻住户198户。

2、关于雨湖区的居民:

雨湖区现居住居民多为父辈以前就在此居住的“土著”。旧城改造以来(雨湖区为老城区,现已成为湘潭市中心外围地区),雨湖区共计迁出住户400余户,迁入住户三十余户。

雨湖区的住户多为三代同堂,住房以独户二层木石结构小楼为主,人均居住面积8.44平方米。

3、关于接受调查的雨湖街居民

笔者调查的为雨湖街临街部分的住户(雨湖街32号——雨湖街52号),其中常驻住户13户。

二、调查采访手记:

2002年2月,雨湖街50号。接受采访的为雨湖街临街住户。

刘翠香:雨湖街5号户主:女,57岁,笔者朋友的母亲。

陈湘满(满哥):雨湖街52号户主,男,39岁。

铁神经(学名不详):年龄不详(50岁左右),两湖街40号居民。

盛婷:(婷婷):雨湖街,48号,女,23岁

其它各年龄阶层住户若干。

选择这些人采访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居民能代表雨湖街居民的普遍生存状态(工作的生活、收入、支出)

笔者:各位能先说说收入来源吗?

刘翠香:我现在有200多块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马见伟(儿子)每个月能够给家里些补贴,他大姐、二姐,都刚生完小孩没有上班,所以主要靠马见伟的收入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注:马见伟现在在省城建三公司做项目经理,月收入二千元左右。)

满哥:四年没上班,做生意了,每天就靠街坊邻居到家里打打牌,给两个茶钱。

(注:满哥在自家空出一间大厅来做茶馆,供街坊做打麻将的场所,由此收取茶钱一人2元/一下午。传说满哥曾做生意挣了大钱,现仍有上十万存款,只是不愿露财。)

张敏:(笑)

(注:张敏曾以偷窃为生,一九五七年被人买通警卫员削断手筋,现主要靠帮朋友送货为生,偶尔到菜场等公共场所去“提包”。)

铁神经:不就靠各位街坊领导照顾我,今天中午还在满哥家吃饭。

(注:铁神经三兄弟在八十年代初忽然失踪,数年后只他一个回家,人已神智不清,多年来靠邻坊打发些零钱,或给些剩饭剩菜过活,2000年卖了一间厢房给浙江生意人做货房,得一笔钱,维持近年生活。)

盛婷:(笑)开发廊的太多了,做不起价,没办法。

(注:盛婷父亲早逝,姐姐服毒在押,其母患病,盛婷的发廊主要靠给人洗 头、按摩挣钱,晚上在歌厅坐台当三陪小姐。)

笔者:你们的支出状况如何?

刘翠香:吃饭,买些日常用品,再就是人情。

满哥:差不多。

铁神经:吃饭。

张敏:抽些烟,吃饭倒吃不得好多钱。

婷婷:要打理工商、税务,再就给我妈治病。

雨湖临街部分是湘潭市有名的“赌博街”和“吸毒街”,数十户住户中,有吸毒人员四十七人,且都是十八——四十五岁的青壮年。五十号的马见伟(笔者朋友)是雨湖街第三代唯一没有进过拘留所的人。

在接受调查的十余户住户中,仅三户家里有人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其他多以做些小本生意(开茶馆、做早点摊,开小卖店)来补贴收入,未婚青年女子中,有半数以上曾经从事过色情服务业,十余户住户中,仅有一人有大专学历,其余居民以初中文化最多。

雨湖街居民的一些数据(概数)

平均每户人数: 7人

平均居住面积: 9平方米/人

人均收入: 64元/人/日

人均支出:51元/人/日

吸毒率: 28%

雨湖街居民生活状况检因:

一、宏观原因:被调查居民中的三十五——五十岁之间的居民(即被人称作中流砥柱阶层)多为大厂矿的下岗职工,如湘钢、湘锰、湘电机等。九十年代来,湘潭市的六大厂矿相继倒闭,导致大量员工失业下岗。

二、地理原因:雨湖街位于湘潭老城区,改革开放后,新城区在周边地区发展起来,市中心离雨湖街越来越远,雨湖街的商业,娱乐业都不发达,而且街老路窄,除住户外,很少有其它人往来,不适合进行营销活动。

篇3: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

(一) 高校会计制度建立

建国初期, 财政部根据政务院颁发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制定和颁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又于1950年政务院第六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决算制度、预算审核、投资的施工计划和货币管理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这是我国高校最初遵循的会计制度。决定指出:军政机关、公立学校、团体的经费, 全部或绝大部分已由国家发给, 因此, 依照共同纲领第四十条的规定, 特决定所有军队、政府、公立学校及受国家经费补助的团体, 均须每年分四季向中央或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作决算报告, 每年3月作上年度的全年决算报告, 再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将上年度总决算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核批。1954年、1958年、1965年、1982年, 财政部根据国家政治及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进行了局部修订。在其执行期间, 特别是到了70、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把教育建设作为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教育经费也逐年增加。从1980年开始, 国家对高校经费, 由“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改为“预算包干”管理体制。这是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和进步, 但还是存在一方面教育经费紧张、基建投资匮乏而另一方面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却有不同程度浪费的状况, 这就开始引起学者们对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及其核算问题的研究。顾翔发表在《上海高教研究纵刊》中的《高等学校如何提高效率、效益的探讨》 (1982) 提出要建立全面的经济核算制度以提高经济效益。华世献发表了《对高校人才成本核算及投资经济效益的几点意见》 (1986) 针对如何将高校事业费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提出了高等学校人才成本内部核算的初步设想。

(二)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

从1987年开始, 我国对高等教育推行收费改革, 1988年财政部发布了《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1988年国家教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专门制定并颁发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自此, 我国高等教育有了从免费到收费的转折, 而教育成本数据就成为判断高校教育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的关键, 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思想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从此中国走向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使得该高校会计制度逐渐展现出严重的历史局限性和缺陷。关婉君在《高教探索》上发表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1988) 以及周秋萍发表的《人才成本核算初探》 (1991) 均指出人才成本核算是解决我国教育资金短缺、教育投资不足同时教育部门又存在浪费现象、经济效益不高这个关系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胡瑞文发表了《关于教育市场问题讨论的综述》 (1994) 就教育是否产业化、是否市场化、要不要面向市场、能不能引进市场机制以及教育是否商品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把当时中国关于教育市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并指出从以后的发展来看, 教育市场是必然的, 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也是必要的。王晓光发表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财会改革》 (1996) 提到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是考核教育投资效率、揭示和掌握教育投资规律、提高教育投资利用率的必要手段, 也是高校财会改革的方向。到1997年, 中国高校已经全部实行了教育收费制度。并且在企业会计引入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下, 财政部于1997年颁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试行) 》 (财预字[1997]286号) , 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1998年又颁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 从而建立了一套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该制度体系建立了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的会计核算体系, 规定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一半原则, 规范了会计要素, 统一了财务和会计报告, 改革了记账方法。这次改革重新启用了借贷记账法, 记账基础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这在规范高校会计核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韦法云、葛利华发表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2000) 分析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四方面改革内容 (应以学年度为会计年度, 应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应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进行分离, 某些高校会计科目应该改革) 。

(三) 高校会计制度研究

张璞、王赣湘发表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分析的探讨》 (2001) 分析了三种教育成本计量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调整方法、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并指出高校应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郭睿发表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析》 (2002) 分析了实施教育成本核算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指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受到内外部两方面因素 (外—政府尚未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内—由于其他公益事业单位也未实行成本核算, 导致教育系统内部缺乏驱动力) 制约。2005年第一个全国性政府定价成本审核办法《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出台。《办法》的出台, 对于推进成本监审工作, 合理制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 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陈玉安 (2010) 指出《办法》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所必须明确的包括核算主体、目标、假设、对象、方法等在内的完整框架体系尚未达到标准, 需要进行完善。2009年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了《高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其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同时兼顾高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征求意见稿下发以后引起了广大反响, 刘莉《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及方法》 (2009) 、罗玉波《高校会计核算探讨》 (2010) 、陈红艳《高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0) 、孙幼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初探》 (2010) 等许多学者都就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和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指出此制度尚存在未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基础改革还不彻底、财务报告构成及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够完善等,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明显改善了高校财务信息的质量, 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体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重视, 并且随着研究—实践—分析—改进的循环进行, 也将不断适应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综述

(一) 核算对象

在1998年会计制度改革之前, 有关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问题, 学者们 (关婉君, 1988、李定清, 1990、王宝娟, 1991、代蕊华, 1995、陈金玉, 1996等) 普遍认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学生, 同时还认为必须根据由培养人才的层次、专业等性质不同而导致其接受的教育不同来加以区分。按不同学历可以把学生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按照专业、学习方法等不同也加以区别, 最后以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费用归集的对象。1998年之后,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以及收费制度的推行,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更加丰富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 (陈希原, 2003、朱家位, 2004、刘付婷, 2007等) 观点同最初一样, 认为高校教育的产品是学生, 并按照层次、专业、类别等对其分类, 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另一部分学者 (袁连生, 2000、张璞, 2001、王志成, 2007等) 则认为高校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而不是学生, 应以学校向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学年的教育服务量作为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对象;还有少数学者 (郑健壮, 2006) 提出在学分制的推行下, 可以以学分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本文认为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观点, 其实只是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细致化, 分别是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目的物和载体的探讨。张璞教授发表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分析的探讨》中所提到:“教育属于第三产业,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 提供的是教育服务, 那么高校教育的产品应该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由于服务是虚体, 需要实体学生作为载体加以具体化来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归纳起来应该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就是不同性质不同类别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服务。

(二) 会计期间

在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最初, 关婉君 (1988) 认为费用和成本是随同培养的各个阶段而发生和逐步形成的, 因此应以每培养出一届毕业生为一个成本计算周期。1988年, 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确立后, 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为了与现行的会计制度一致, 不少学者 (王耕, 1988、李定清, 1990、王宝娟, 1991、王晓光, 1996等) 提出教育成本计算期也应确定为一年。在此期间陈金玉 (1996) 还提出过应将高校的成本计算周期确定为半年, 即学期制, 认为每半年计算出每个毕业生的培养成本, 比较符合成本效益原则。1998年以后, 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虽然也规定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 但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市场化, 学者们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者 (韦法云, 2000、郑健壮, 2006、周艳艳, 2008、刘莉, 2009等) 认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是按学年收取的、在一学年内学生的人数相对比较稳定, 便于进行成本核算, 因此应该以学年作为核算周期;另外有一部分学者 (陈希原, 2003、郭晓顺, 2007、赵长城, 2009等) 认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都是规定按公历年度确定会计年度, 并且高校经费中有一部分是由财政拨款, 而财政拨款采用的也是公历年度, 所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也应该以公历年度为核算期间;此外, 还有一部分学者 (刘付婷, 2007、王志成, 2007、王清, 2009等) 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 认为可以将财务报告和教育成本报告分别分期编制, 学校财务报告仍然按照制度规定按公历年度按期编制报表, 而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按月进行, 教育成本报告按学年编制。笔者认为以学年为核算期间虽然更能准确、直接地反映高校教育成本水平, 但由于其与会计制度、预算制度、会计法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冲突太大, 要把成本核算期间由公历年度改为学年度不太现实, 国家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大整体, 不可能因为教育这一项业务差异而做出调整, 在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了《高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也并没有就核算期间做出调整说明。因此, 本文提议教育部门可以把一学年的时间调整为公历年度, 即1月为学年开始, 12月为结束, 让上下学期对调 (2-6月为第一学期, 9-12月为第二学期) , 这样就便于成本核算并符合会计制度要求。

(三) 核算内容

对于核算内容, 即成本项目, 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只是在分类方法和叫法上有一定区别, 归纳一下可以分为人员费用、公用费用以及专项费用三大类。其中人员经费又包括了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助学金等项目;公用费用包括了公务费、房屋或大型设备折旧费和小型设备添购费、设备修理费、业务费以及其他费用;专项费用包括离退休人员费用、差额补助费等。这些项目都必须剔除与人才培养不相关的因素。而当中具有争议的项目主要有两点:第一, 离退休人员工资是否应该计入成本核算?第二,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 学校后勤集团业务也不断变化、增多, 后勤服务的各项费用中到底那些应该计入成本核算?大部分学者都在研究中提到, 离退休人员应该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由于已经不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 其工资不应该计入教育成本核算中;而后勤集团则应该根据其业务的目的、性质分别考虑, 存在收入的, 在计入教育成本时应该首先扣除。

(四) 核算方法

(1) 计量方法。关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计量方法, 张璞, 王赣湘在发表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分析的探讨》 (2001) 一文中归纳为三种:1.统计调查方法 (利用现存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获得的资料来获取成本数据) ;2.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调整方法 (利用现存的高校关于教育经费收支会计记录, 经过调整, 转换成教育成本数据) ;3.教育成本核算法 (利用学校会计系统, 通过设置、登记账簿, 记录教育耗费得到教育成本数据) 。这3种方法在准确性方面具有递增性, 而其中统计调查方法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1997年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并没有提到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同时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五类, 但也没有设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有关科目。因此这一次会计制度改革并没有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计量提供很好的操作条件。但随着一次次会计制度的改革、随着高校教育从免费到收费的发展,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受到了更多关注, 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2005年第一个全国性政府定价成本审核办法《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的出台, 以及2009年新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的颁布都示意从长远发展来看采用教育成本核算法是必行的。 (2) 计算方法。对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计算方法, 学者们研究得最多的为传统计算法和作业成本法。传统计算法可以追溯到1988年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 在此以前学者们的研究 (华世献, 1986) 还只是把所有教育有关费用简单相加后除以总学生人数得到生均教育成本, 到1988年学者周薇华在《浅谈“变动成本法”在高校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引入变动成本法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 把核算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来加以计算, 得到广泛响应。此后学者们的研究都是围绕着此项思想, 即首先把核算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然后除以不同性质学生人数或者学分数, 从而得到生均教育成本。此方法在实际运用时又分为实算法 (剔除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 和概算法 (没有剔除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 两种, 由于教育成本核算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并不能很好实施, 因此一般在测算生均教育成本时, 主要都采用概算法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从20世纪末期引入我国开始, 就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广泛研究、运用。从近两年开始, 出现了大量关于在教育成本核算中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文章, 学者们普遍认为:首先, 高校的资金来源在一次次制度改革后日益广泛, 目前主要有国家拨款、学生收费、银行贷款、学校其他产业收入以及捐赠等渠道, 体现出高校的运作模式向产业化在发展;其次, 高校培养学生的费用多属于间接费用且种类也复杂繁多, 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第三, 高校人才辈出, 相对于其他工商行业, 存在人员素质较高, 硬件基础较好的优势;另外, 目前高校还一直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需要发掘新的成本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些都为我国高等学校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了可行依据。在进行引用作业成本法到高校成本核算的研究时, 不少学者 (王清, 2009、张友棠, 周韵婕, 2009、贺小燕, 2009、于谦龙, 顾晓敏, 2010等) 对作业成本法在运用时的四个主要步骤 (确定高校的主要作业及作业中心;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 并分析资源动因;分析作业消耗的方式, 确定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学生培养成本中) 做了具体分析, 但并没有全面系统地提到对如何把作业成本法运用于高校, 即在现有核算体制下如何引入作业成本法, 以及相关作业账户应该如何设置等。

三、结语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从教育收费制度施行开始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从制度、基础到具体核算对象、内容以及方法在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目前许多学者对成本核算准确性要求很高, 所研究的理论构想也非常完善, 但却存在许多可行性问题, 不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即便有许多高校会计工作者对此项问题有所探求, 也往往局限在某一个方面, 很难全面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 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 就国家而言, 制定一个统一的完善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最为准确也十分适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采用的方法, 应该就此深入细化, 并结合到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 与传统核算方法结合起来, 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会计司)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财会便[2009]62) 。

[2]阎达五、王耕:《教育成本研究》, 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3]关婉君:《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高教探索》1988年第4期。

[4]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王清:《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0期。

篇4: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关键词: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思考研究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些地区已经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制度改革,且对于改革工作来说,就是要将各级的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并由中央地方来共同承担,做好省级的统筹管理。

一、目前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中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一条,从制定到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可以提高会计监督效果,还能够有效提高共工作的效果,促进了财务上的监督。但是对于这一项监督管理制度来说,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增加了会计监督中的难度。就其实际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只能从财务制度的角度上出发,对凭证与手续等方面的合法性与完整性等进行审核,这样也就不能掌握好业务的实际情况,只是采用了相关的规定与办法来进行判断,并进行机械式的财会核算,这样也就对一些被精心包装后的“支出”难以识别。

(二)收入不报账与体外循环。对于学校来说,所进行的财政拨款已经由财政部门直接划入到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了。虽然控制好了这一源头,但是对于一些预算外的收入等却并没有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出现了体外循环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就目前的会计中心来说,只能够进行核算、管理及对校产明细账的登记等方面,但是在实际中,一些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却存在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如账实不符以及资产流失等现象。对于经费的使用部门来说,过于重视财政资金的运作,这样也就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尤其是对于资产的后期控制来说,也没有有效的进行,这样也就出现了只核算不清查的现象,最终也就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二、提高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措施

(一)加大审查的力度。针对体外循环与虚假发票来说,核算人员要对所要进行的核算业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参与到核算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去,明确各项收支项目等。且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要对收入的来源进行重点审查,明确是否全部入账,避免发生不报账或是漏账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落实管理制度。

(二)做好内外中的监控工作。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的管理,制定出严格的资产范围,同时还要制定出有效的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以此来完善资产的审批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来说,还应当要最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健全资产的保管制度,坚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以此来保证账面与实物上的一致性。此外还要制定出全面的资产清查制度,以此来及时对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与掌握。

(三)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形式化的管理。首先对于核算中心来说,要做好定期岗位的轮换。对于核算中心会计人员来说,如果处于固定的工作状态,那么就很容易与单位中的报账人员产生出工作之间的感情,这样在进行报账审核时,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情面上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采用岗位的轮换制度,以此来避免出现人情关系。且对于核算中心的人员来说,在面对全新的核算单位时,就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报账,这样也就增大了会计上的监督管理效果。其次,是要做好内部中的审计工作。在实际中可以将学校与核算中心共同纳入到检查的范围中去,同时还里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审计,这样也就规范了财务上的管理工作,对收支的行为也起到了约束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适应好会计核算形式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来对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整,这样也就可以有效降低教育内部中的审计风险。最后,是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对于核算中心来说,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要求,以此来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此外还要不断健全相关的管理措施,对于出现错账等现象要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以制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可以有效保证资金的运转。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同时还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来充实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爱英.洪志双.关于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转轨改革问题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89-89.

篇5: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中国崛起于世界东方。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我国特点的是()

A.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

面积广大。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则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15.B 解析:根据山脉的走向及其所处的经纬度可判定:①图所示山脉是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图所示山脉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③图所示山脉是巴颜喀拉山,不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④图所示山脉是秦岭,是我国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16.C 解析:河流按照是否流入海洋可以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其中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最终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17.B 解析:我国东部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

18.C 解析: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候灾害有台风、寒潮、干旱、梅雨等,其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干旱。19.D 20.A 解析:由图示内容可知该河段出现了地上河,根据图中景物——开封铁塔可判断该河流为黄河,黄河下游之所以形成地上河是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时,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1.C 解析:我国夏季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原因是这里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2.B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而中国位于大陆东岸,因此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23.B 24.A 解析:由图示可知,由北往南入秋时间越来越晚,因此沿着由北往南的方向可以欣赏到不同地方的秋色,影响各地入秋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

25.B 解析:我国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图中B线相吻合。26.A 解析:北京的沙尘暴表现出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是西北风带来的沙尘越来越多,而四个地区中,内蒙古高原荒漠化严重,且位于北京的西部,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地。

27.C 解析:我国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因此,南方的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北方的房屋墙体较厚,注意保暖。东北地区冬季更加寒冷,因此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而南方屋顶坡度较大与温度没有关系,与南方降水多有关。

28.D 29.D 30.A 解析:28.根据图中四省区的轮廓可判断,甲为云南省,乙为广东省,丙为山东省,丁为黑龙江省,甲—乙—丙—丁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故河流结冰期逐渐变长。29.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腾冲位于云南省,故连接人口界线的是甲省区和丁省区。30.甲、乙两省区有北回归线穿过,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可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31.(1)黄海 东海 南海 台湾(2)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印度 缅甸 菲律宾 解析:本题易混点在于陆上邻国的位置和名称。我国西部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本题中的C为哈萨克斯坦,易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混。

32.(1)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2)长江(3)塔里木盆地(4)青藏高原(5)华北平原(6)俄罗斯(7)南海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事物的分布。根据图中字母和数字所在位置,并结合我国的疆域和自然环境,可判断出山脉A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为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C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昆仑山脉;河流D为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盆地E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高原F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原G为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邻国①位于中国的北部,与黑龙江相邻,为俄罗斯;临海②为南海。

33.(1)青藏 青海省 四川省(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3)东 渤(4)B 解析:(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四川省。(2)长江和黄河均自西向东流,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3)从图上可以看出,长江和黄河分别注入东海和渤海。(4)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

34.(1)秦岭 喜马拉雅山 巫山 雪峰山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2)青藏(3)⑤⑥⑦⑧(4)BC(5)ABCD 解析:根据各山脉的走向及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①是天山、②是昆仑山、③是秦岭、④是喜马拉雅山、⑤是大兴安岭、⑥是太行山、⑦是巫山、⑧是雪峰山,A是柴达木盆地、B是内蒙古高原、C是四川盆地、D是云贵高原、E是东北平原、F是华北平原、G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②昆仑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山。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此外在开发山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

35.(1)E(2)降水多、热量丰富(3)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位于图中E处;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即图中的F处。我国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热量丰富。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季风区内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我国自南向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6.(1)大兴安岭 雪峰山(2)尼泊尔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 长江中下游(3)塔里木河

内流 雅鲁藏布江 印度(4)水能宝库 ① 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篇6: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一、理论依据

(一) 泰勒的课程设计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被尊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 (R.Tyler) 所创立的“泰勒模式”。他指出, 任何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教或学 (目标) ?二是教或学什么 (内容) ?三是怎么教或学 (组织) 四是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 (评价) 该理论应用到教师培训工作中可以表述为: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必须回答为什么培训 (培训目标) 、培训什么 (培训内容) 、怎么培训 (培训组织) 和如何评价培训效果 (培训绩效评估) 四个方面问题。在实际运作中, 为便于操作, 该模式可以细化为七个步骤:诊断培训需要→形成具体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内容→组织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活动→组织培训活动→培训绩效评估。

(二)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布鲁姆 (Bloom) 等自1948年开始研究教育目标的分类, 到1972年, 陆续编写出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在教育评价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一分类体系并非是针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 但其目标分类的具体性、准确性和可评性等在教师培训项目的目标设计中是值得借鉴的。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同样可以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分层设计。

二、需求调查与分析

依据上述理论, 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参训对象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培训需求,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参训教师、湘潭市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员等进行了调查。

该班学员共计39人, 其中男学员16人, 女学员23人, 分别来自湘潭市直中小学、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员主要是学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教研主任和一线骨干教师等。承担过课题主持人的5人 (13.51%) , 参与过课题研究的12人 (30.77%) , 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过论文的6人 (15.38%) 。绝大部分参训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兴趣但科研知识缺乏, 科研能力不强, 不知如何做研究, 在课题的选择方面的困惑很大。他们迫切需要教育科研课题选择、课题申报、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述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喜欢案例研讨、专题指导、合作实践, 行动研究等培训方式。

三、目标设计

基于培训需求调研, 再设计培训目标。依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 该项目培训目标应定位于参训学员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提升上。

(一) 总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和掌握教育科研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 (认知) ;理解“教师即研究者”的真正内涵, 培养教育科研兴趣, 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 (情感) , 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研究实践, 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使其能够成为本校乃至本区域内教育科研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 (技能) 。

(二) 具体目标:

⑴明确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研究课题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

⑵掌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 会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⑶能初步掌握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⑷会根据研究的内容, 有效运用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 能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申报书、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

四、内容设计

围绕上述目标, 该项目培训组织了以下内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教育研究的课题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与申报;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

五、过程设计

该班培训过程共计四个环节:

(一) 集中学习 (20学时)

学员聆听了湖南省教科院李三福教授《如何进行课题设计与申报》、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题》、湘潭教育学院程正彪院长《教师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湘潭市教科院罗大红主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等四堂学术讲座, 并由湘潭教育学院陈跃辉副院长向学员讲授如何做课题申报书。专题讲授结束后组织学员到机房进行远程培训网上注册和学会使用学习平台。

(二) 远程学习 (32学时)

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远程教育部合作搭建远程学习平台, 组织学员网上学习, 课程内容是《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和《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四大模块。通过这些内容学习、专家网上辅导与答疑、学员相互研讨和网上作业的完成提交等措施, 使学员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掌握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了如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会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并能够根据研究内容, 有效运用多种课题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等。

(三) 岗位研修 (20学时)

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把集中学习和远程培训所学到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用理论指导教研实践, 在实践中加深对教研理论的掌握与理解, 并要求学员带动和指导本单位其他同事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做好校本研训工作。同时要求学员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网上下载一份省级课题立项申请书, 自拟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完整做好课题立项申报书。

(四) 成果汇报 (8学时)

主要工作是结合“十二五”2013年度省、市两级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申报活动, 要求每位学员参考省、市两级课题申报指南, 选好课题、做好课题申报书, 提交给指定的辅导教师, 经辅导教师批阅和提出修改建议后, 按辅导老师要求认真修改, 有意向申报2013年度立项课题的于5月10日前逐级上报湘潭市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 不准备上报的也要作为一项作业同时间提交教育学院师训部作为该班培训成果之一存档。

六、培训绩效

通过为期八个月的培训, 在培训专家、管理人员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之下, 该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目前, 该班有19位学员分别成为了省、市两级教育研究规划课题主持人, 其中省级课题主持人7人, 市级课题主持人12人。在近期公布的2013年度省、市两级课题立项公报中, 本培训班学员有9位申报, 潘益民、郭成志两位学员的课题被省规划办立项, 张波等7位学员的课题被市规划办立项, 申报立项率为百分之百。其他未申报的学员都按要求认真做好了一份高质量的课题申报书提交给了教育学院师训部。

通过训后跟踪调查, 学员通过培训后都能独立从事和组织教育科研各环节的活动, 并能指导本单位其他同事的教育科研工作, 成为了本单位乃至本区域内教育科研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

七、设计实践特色

(一) 目标导向, 加强培训针对性

该项目教师培训, 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具体实施培训, 成功得益于始终遵循目标导向的培训原则, 聚焦学员在教育科研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解决, 从而使得培训具有针对性。

在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以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为依据, 准确定位了该项目培训总目标:树立学员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 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 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为达到这一总的目标, 依据学员实际, 我们拟定了使学员明确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与论证的要求、掌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一般方法、学会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了解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能够根据研究内容, 有效运用多种课题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几个具体目标, 做到按需定标。在培训目标指引下, 科学选择了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的内容, 做到以学定教。切实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 加强培训的现实针对性。

(二) 任务驱动, 提升培训实效性

用“任务”引领学员, 用“任务”驱动培训, 目的是使学员的思维和意识不游离于培训活动, 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依据学员实际, 我们给学员布置了就某一研究内容写一篇综述、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在本单位举办一次校本研究展示活动、参考2013年度省市两级教科院课题申报指南自选课题做好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申报书并争取立项等任务, 以作业的形式写进《学员手册》并规定提交时间。学员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则能熟练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 提升其教育科研能力。从而很好达成培训目标, 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 战术超越, 增强培训灵活性

学员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 要遵循教师培训模式构建的多样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灵活地运用多种培训模式。因此,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 对培训模式的范型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变化, 优化组合各教师培训模式构成要素, 综合考虑影响培训的各种制约因素, 有机整合各单一性培训模式为综合性培训模式:“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岗位研修+参观考察+个别辅导+成果汇报”。

本次培训采用了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培训方式, 每位学员都安排了一位辅导老师通过网络和电话指导其完成课题申报书的作业。通过这种方式使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达到了理想的统一。

(四) 资源创新, 优化培训适应性

篇7: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201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同时高等院校在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中不仅要执行此制度,还要和国家相关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和核算。高等学校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的使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并且对高校经济业务或者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事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和原来的制度相比有不少创新:增加了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分类支付、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有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促使财政法规得到了切实落实;引进了“虚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反映的资产价值更加真实;对基建投资业务有关的数据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进行了明确规定,促使高校的会计信息更加完整;对事业支出的分类和核算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反映出的高校支出结构更加清晰,从信息方面支持了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统一要求高校年度财务报表反映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促使高校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对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促使高校资金管理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增强了计价资产和管理入账的工作,促使国有资产更加安全和完整;对会计科目体系和账务处理规定进行了全面完善,对高校的实务操作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完善,对财务报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促使财务报表更加通用和有用。

一、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的现状

近些年,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的工作在制度、收费方式、 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部门对成人教育收费工作只着重日常报账、算账等,缺乏对核算管理的重视和建设。

(一)收费核算量大,核算项目多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后续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要,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除在校就读的常规形式,还有自考、函授等学历教育,同时也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借助于网络传媒,除传统的面授办学以外,也新增了网络教学等远程办学方式。高校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有的高校成人教育年收入已经超过千万元,在籍成教生超过万人。各种学历层次,包括专科、本科、专升本、第二学历等;各类培训班,通常也是根据不同培训内容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再加上各种考试考务费等等,形成了目前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工作中收费量大,收费标准多样,项目复杂,缴费项目多。当前采用的主要缴费方式有直接收取现金、学生自行汇款或转账、设立缴费的存折、银行代收等。 由此看出成人教育缴费的方式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费收取方式更加复杂,主要是因为不少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统一规范学费收取方式,导致学校收取学费的方式多样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素质都不相同,不少学员只会传统的汇款方式,或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缴费,有的缴费了却没有注明自己的姓名等个人信息,这些都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新学生入校的时间,经常会收大量的现金,可是此时学生的姓名等个人信息还不全面,在他们缴清学费后开的都是手工发票,只有等收费结束以后再将手工发票的信息录入电脑,可是因为手工发票数量多、开手工发票的过程中也会出错,导致录入过程中差错的出现,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成人教育学费核算的工作量,也影响了收费信息的准确性。

(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工作联系,核算工作不能及时进行

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教生退学、休学、转学的情况普遍,学生流动性大,学生学籍变化频繁,学习时间跨度大,入学多年却一直还未毕业的情况也有。特别是由于与成人教育校外联合办学点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学生缴费和毕业信息更新迟缓,这些都是成人教育收费难度大,收费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原因。高校成人教育的收费工作和很多职能部门有关,主要有财务部门、学校成人教育学院、校外的函授点、学生处、各个院系等。如果这些部门没有相互配合,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完成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工作是有难度的。当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同时有些部门因为自身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或者不提供相关的信息,致使不能共享信息资源,给成人教育的收费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增加或者减少的学生变动、学生专业的变动等都没有及时和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学生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 造成财务工作人员在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工作中犹如瞎子摸象一般,总是存在一定的盲区。此外,对于成人教育的学费,院系的主任、班主任等不积极催缴,认为有没有收取学费、收取多少学费和自己无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籍管理部门在颁发毕业证书时没有及时的从财务部门了解毕业学生是否已缴清学费,所以成人教育经常会出现学生在没有缴清学费的情况下就毕业了。 因此,只有加强各部门之间相互的沟通才能有效促进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三)收费核算内容单一,忽略财务监督职能

目前高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式,只对当期收到的成人教育学费进行核算,没有对应收和未收的学费进行相应的核算,高校财务部门都是集中精力做好职能服务工作,协助成教学院等职能部门做好收费核算工作,并及时提供相关数据; 没有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来监管应收及未收的学费。对当期收到的学费核算不够精细,只是使用单一的成人教育收入科目,对当期成人教育各种学历和培训的收费统一核算,并没有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按照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各种培训班,分别使用明细科目对不同项目不同标准的成人教育收费进行核算, 细化成人教育收费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适应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

二、解决成人教育收费核算问题的对策

收费核算和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提高成人教育收费核算水平不仅需要有制度的支持,而且必须严格依照制度执行。

(一)领导加大重视程度,各部门协同配合

收费核算和管理涉及很多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工作,领导要对此加以重视。

首先,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不能认为收费核算和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收钱,和财务部门相关,和自己部门无关,部门领导和部门职员都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地催缴学费。对没有缴费的学生,打消他们毕业的侥幸心理,提高缴费的积极性。因此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将收费管理工作也做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其次,要使相关职能部门认识到自己在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管理中的位置,知道自己具体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具体做些什么。明确其他部门在收费核算中的工作职责,建立一个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和管理的责任管理体系,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例如,财务部门的职责就是组织和实施收费、打印票据、核算分配、发放欠费单;招生和培训部门回答学生收费标准的咨询;学籍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学生增多或者减少、专业调整的信息;各个院系的职责就是催促没有缴费的学生缴费。只有各个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并且和其他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做好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和管理的工作。

(二)收费核算精细化

新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规定高等学校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在对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没有影响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加或者减少明细科目。

高校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收费标准和收费来源多元化,对教育收费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进一步完善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管理,首先就是要做到收费核算精细化管理。财务部门作为高校成人教育收费的核心部门, 应当对成人教育收费执行严格的精细化核算,抛开以往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大收大支的做法,不应只是核算一个时期的收费总额,而应该按照现有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分门别类地进行精细化核算。例如在现有的成人教育收入科目下,按照办学形式分设学历教育收费和非学历教育收费项目,在学历教育收费项目下再细分专科收费、本科收费、第二学历收费项目等等。只有通过成人教育收费精细化核算,才能将成人教育收入资金到位率与预算考核相结合,与成人教育经济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相结合, 积极推动成人教育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收费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财会 [2013]30号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虽然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是并没有对哪种经济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财务工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成人教育收费这项经济业务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在目前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上,高校财务只对实际收到的学费进行核算, 对应收的成人教育学费总额,以及欠缴的成人教育学费不予核算。这样的单一核算,不能真正反映高校成人教育的收入情况, 收费核算不完善,容易造成漏洞,高校财务部门应当在“应收账款”下再设“应收成教生学费”的明细科目,从应收、已收、未收全方位准确核算高校成人教育收费,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四)对收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一是使收费制度透明化,对学生学费的收缴进行严格管理。 学校依据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制定规范和标准后,还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促使学费收缴的管理办法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向社会、家长、学生公示收费的依据、项目、标准,使社会、家长、学生都可以对其进行监督,促使收费更加透明。比如明确使用、管理、发放收费票据的程序,申请、缓交、退还学费的流程,同时还要对和收费有关的程序进行规定,这样收费管理才会更加规范。

二是对学费的收费方式进行规范。可以规定在开学报到时统一收取现金,其他的时间就可以应用“银行代收学杂费”的系统。开学报到的第一年招生部门需要将缴费单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学生,而其他学年就可以在学年末打印出下一年的缴费单,交给学生。学生依照缴费单中的要求在自己所在地的银行办理缴费手续。学校的财务部门在学生缴费以后,以银行提供的学生缴费信息为依据,将数据导入学校财务管理系统,最后统计、 分析、核实学生缴费的情况。

三是在收费管理方面,收缴类别不同,使用的管理办法也不同。针对学历教育,财务部门要实时和学籍管理部门保持联系。 在完成招生以后,学籍管理部门对学生数据进行核对后将核对的结果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核对结果计算应缴的学费总额,学籍管理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催缴学费。针对非学历性教育,因为有各种短期培训班,需要依据协议、等级以及各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学习时间、收费标准等,形成登记册;如果培训班的学员是分散的,就采取现场收费的方法收取费用。

四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学校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成人教育的收费,有些高校办学规模大,每年收取的成人教育费用可以达到上千万元。所以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对成人教育的收费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地监督和控制,并且将监督和控制结果报送给相关负责人员和学校领导。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和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促使其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

五是制定收费工作奖惩制度。根据已经明确的各个部门在成人教育收费核算中的工作职责,对个人和部门分别进行考核, 对在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奖励,对消极怠工,并影响学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工作的人员和部门进行惩罚。

(五)建立资源共享的收费信息系统

高校都制定有相互制约的收费管理体系,成人教育收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没有这些部门的紧密配合,单靠财务部门不可能顺利完成收费工作。目前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相关部门的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学生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导致收费核算工作中出现一些缺陷。高校内部应建立一个共享的综合收费信息管理网络平台,连接成教学院、财务部门、教务处、学生处以及各个院系,将与收费有关的信息资料实现网络化管理,例如,学生学籍变化,专业增减变化、住宿情况、学杂费收取情况、欠费催缴等等,形成一个公开的动态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信息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提高财务部门收费核算工作的准确率。

三、结语

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是高校教育收费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高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也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国家有关制度的支持。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然实施,各高校财务部门要转变观念,抓住新旧会计制度更替的契机,积极响应财政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借助于高校收费信息系统等资源,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高校成人教育收费精细化核算管理,进一步规范成人教育收费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体制和经费来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人教育收费是高等学校收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财政部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始执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文章从分析高校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的现状出发,提出在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加强成人教育收费核算的观点与对策。

上一篇:酒店销售部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