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2022-12-14

第一篇: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09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范文]

教科外〔2008〕536号

河南省教育厅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组织申报2009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

各高等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省科技厅启动实施2009河南省科技计划编制工作。为做好省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依据省科技厅文件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文件要求,2009项目申报按照财政隶属关系进行:财政隶属关系属于省教育厅的单位,通过我

— 1 — 厅申报;财政隶属关系不属于省教育厅的单位,一律通过所在地省辖市(扩权县、市)科技主管部门申报。财政隶属关系属于省教育厅的单位名单附后。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单独申报项目,并注明依托单位。

二、申报材料

2009省科技计划集中申报和受理的有科技攻关计划(包括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其它科技计划项目的受理另行安排。具体申报材料为:

1、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2、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3、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4、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5、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6、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请 — 2 — 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请书》,各一式5份。

7、《2009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汇总表》,一式4份。

三、申报时间及地点

按照全省科技计划编制工作会议的安排,2009河南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定于2008年9月2日—3日进行。

我厅拟采用集中受理的方式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受理时间及范围:9月2日,郑州市高校;9月3日,郑州市以外高校。

地点:郑州市农业路东段41号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农业路经一路交叉口投资大厦709室),届时省教育厅财务、科研管理人员集中审核申报材料。

四、具体申报要求

1、申报2009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应遵循省相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规定。

2、各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申报限额推荐,负责审核各项计划项目的申报材料,按计划类别分别填写项目汇总表。

3、所有申报材料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交电子文档。超限额和逾期申报的单位不予受理。

申报限额、其他申报要求和电子表格资料,可在河南省科技厅网站下载(http://)。

未尽事项请参阅2009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和项目指南。

联系人:张水潮

魏 涛

电 话:0371—69691766/7

— 3 —

附件:河南省教育厅所属财政预算单位名单

— 4 —二○○八年八月十五日

河南省教育厅所属财政预算单位名单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中原工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平顶山工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

— 5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主题词:教育

科研

项目

通知

— 6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8年8月15日印发

— 7 —

第二篇: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重要提示:本选题参考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虽然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范围,但其中仅有少数题目适合直接用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大部分题目还需要细化、分解。为此,各地教育、教研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或学段实际出发,针对所属学科的特点,选定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科学性差、脱离实际、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 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4)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6)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教学的研究 8)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研究 9)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10) 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11)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

02小学语文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4)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 5)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6)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8)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9) 小学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10)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1) 小学语文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13)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3中学数学 1) 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4) 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 5)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6) 中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7)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8)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9) 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0)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11) 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12) 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3)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 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15) 中考、高考命题中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 16)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 17)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04小学数学 1)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 3)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4)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6) 小学数学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7)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8) 小学数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9)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0)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05英语 11)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12)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建与研究 13)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含人文教育)的纵向比较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及考查方式的分析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英语不同考试的体制、结构与功能研究 中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 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 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英语高考的发展研究 06物理

1) 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与研究

2) 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3)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4)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5) 物理教学中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研究

6) 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7) 高中物理新课程模块学分认定及评价方式研究

8) 对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

9)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研究

10) 以校本教研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11) 关于中学物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研究

12) “3+理综”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13) 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

14) 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实验创新研究

15) 农村中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资源开发与研究

16) 中学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7) 中学物理学业评价考试研究

18)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研究

19)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20)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7化学 1) 化学课程标准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呈现方式的研究 2) 如何把握高中必修模块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要求 3) 化学教学中融合并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 4) 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5) 关于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6)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开设问题研究 7)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8) 化学新课程中有效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的研究 9) 新课程评价方式与化学中招改革的研究 10) 化学课堂中学生互评的有效性研究 1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和研究 1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13)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14) 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 中学化学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16) 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17) 化学新课程探究性活动的策略研究 18) 初中化学“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 19) 关于“化学、技术、社会”内容的研究 20) 关于中学化学实验创新的研究 08生物

1) 新课程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与研究

2)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3) 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 新课程下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5) 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6) 生物学科技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7) 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8) 把握生物学知识的教学要求

9) 生物学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0) 生物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

11) 新课程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12) “3+理综”高考模式下的新课程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

1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

14)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15) 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实验与探究性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16)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的研究

17) 农村中学实施生物学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18) 生物学课程标准下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19) 生物学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

20) 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1)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09政治 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材建设研究 2)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3)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研究 4)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 5)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6) 思想品德中招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研究 8) 中华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研究 9) 思想品德新课标多个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10) 学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 1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的研究 12)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3)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14)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5) “3+文综”新课程高考模式下政治试题特点与教学、复习策略研究 16) 生活德育实践研究 17) 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8)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研究 19)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领域中重大时事热点专题研究 20) 思想政治课程的动态化、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21) 中外德育课程比较研究 22)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课例研究 23) 中学时事政策教育问题研究 24) 中学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10小学品德、社会 1) 对教师(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2) 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 3) 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5) 德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 6) 小学德育课实施开放教学的研究 7) 关注生命成长,建设和谐校园 8) 新时期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 9) 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课整合的研究 10) 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 11) 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12)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研究 13) 小学德育课程校本教研方法途径研究 14) 兼职教师上好小学德育课的行动研究 15)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6) 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模式研究 17) 打工子女品德现状研究 18) 新时期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途径研究 19) 小学品德课教师基本功及能力培养的研究 20) 品德课堂师生交流问题研究 21) 德育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2)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研究

11历史 1) 历史课程改革与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研究 2) 初中历史常规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研究 3)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4) 初中历史课堂典型课例研究 5) 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 6) 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之研究 7) 历史教师强化备课能力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 8) 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12地理 9) 历史课堂教学与中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问题的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 “3+文综”高考模式下的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化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初中(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形成的研究 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地理图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13体育与健康 1) 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 2)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验研究 3) 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4) 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实施研究 5) 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研究 6) 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 7) 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 8)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研究 9) 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 10)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11)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14音乐 1) 农村小学(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 小学(初中)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3) 小学(初中)音乐课调节教学方法的研究 4) 小学(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5) 小学(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6)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计划的研究 7)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8)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9) 高中音乐《歌唱》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研究 10) 高中音乐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实施研究 11) 确保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顺利实施的调查研究 12) 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 13) 开展音乐教育教科研方法的研究 14) 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

15美术 15) 中小学美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关系的研究 16) 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发展态势的研究 17) 基于课程改革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18) 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案例分析及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和实验的研究 19) 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20)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21) 本地(校)美术教育资源调查以及整合、利用的研究 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研究 23) 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 24) 充分利用本地美术资源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研究 25) 高中美术新课程各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26)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状况调查与新课程实验推进策略的研究 16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1) 各级教研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2) 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研究3)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 幼儿园初任教师、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5)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与支持性策略研究6)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研究 7) 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8)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研究9) 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10) 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11) 幼儿交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12) 操作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研究

幼儿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幼儿园区角活动与材料投放的研究

17心理健康教育

1) 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实践研究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4) 学生学业问题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5) 心理故事(心理电影)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实效性研究

6) 心理漫画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实效性研究

7) 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研究

8) 中小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研究

9) 儿歌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

10)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11)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研究

12) 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法、模式的研究

1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5) 中小学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研究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17) 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18) 学校心理咨询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应用的研究

19) 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与学生心理保健关系的研究

20) 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地建设研究

18综合实践活动

1) 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2) 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3) 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4)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研究

5)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6) 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法研究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

9)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19通用技术

1)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 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建设研究

3) 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研究

4) 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 通用技术教室装备研究

6) 通用技术课程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20中学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研究

2)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

4)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5)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6)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研究

7) 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8) 信息技术课标教材及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

9)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研究

10)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21现代教育技术

1)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

2)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4)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5)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6) 中小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2小学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

1) 小学科学典型课例研究

2) 大班额小学科学课教学策略研究

3)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4) 小学科学“技术与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5) 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6) 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7)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8)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9) 农村小学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资源开发研究 13) 14) 15) 16) 17)

10) 小学科学学业质量的评价技术研究

11) 小学科学教师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2) 小学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研究

13) 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1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15)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研究

16)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7)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段培养目标研究

18) 多媒体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小学信息技术 1)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研究 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 4)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5) 小学信息技术典型课例研究 6)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8)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10) 河南省纵横信息数字化创新学习相关问题研究 24绿色证书 1)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3)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4)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 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6)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7)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8) 多媒体在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 绿色证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10) 绿色证书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25综合类 1)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2) 校本教研的领导与保障机制研究 3)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4)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5) 教学(教研)问题的发现、筛选、解决机制研究 6)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7) 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方法研究 8) 有效开展同伴互助的方式方法研究 9) 专业引领的本土化实践研究 10) 学科教研共同体构建研究 11) 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12) 课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13) 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验研究 14) 转变课程实施取向的实践研究 15) 实施网络教研的实践研究 16)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17)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班额问题的对策研究 18)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9) 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20) 启发式(或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实验研究 21)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2) 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 23) 师德建设中XX问题研究 24)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XX问题研究 25)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XX问题与对策研究 26) 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验研究 27) 农村小学包班教学中XX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三篇:2014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湖南天平正大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其中土地治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中低产田改造,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禽畜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2014年度全省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91个项目,其中土地治理项目33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58个(其中贴息项目22个)。共投入资金318334.4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778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1044.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9091.17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00411.27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31日省级财政资金拨付至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61044.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到位率100%。资金支出严格按照《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实施办法》(湘财农综〔2011〕15号)和《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无偿资金报账操作规程》(湘财农综〔2007〕19号)文件要求规范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模式,统一项目报账流程,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的各项控制制度,所有结算的工程资金全部实行转账支付,保障了资金安全、有效运用。省农开办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各级农开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做到项目管理的制度办法、申报流程、评审结果、分配结果、绩效评价等向社会全过程“五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2015年5月21日,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5〕13号),成立由湖南省财政厅、省农开办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组成的绩效评价小组,明确各级财政和农开部门的职责分工,布置县级自查、市级自评、数据汇总等工作要求。

2015年6月,省财政厅组织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了现场评价,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相关文件资料,采取项目实地查看、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与绩效评价相关的数据材料,了解项目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现场评价地区为长沙、怀化、常德、郴州和衡阳市,现场评价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财政资金25,517.00万元,占省级财政投入总额比例为41.8%,现场评价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数287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33.33%。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1、土地治理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立足高

- 2元,比上年增幅达48%。省农开办针对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着重在“引导性、带动性”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重点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建设。2014年全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共立项355个(其中省级立项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投入资金4498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1234万元),扶持17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项目承担单位自筹投资75357.65万元(含银行贷款投入)。通过项目实施,建设种养基地项目221个(其中种植基地151个,养殖基地70个)、农产品加工项目89个(其中新建加工项目28个,改扩建加工项目61个)、农产品储藏保鲜项目26个,有力助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3、开展高标准现代特色农业园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了我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省农开办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创新,探索促进我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开展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园”和“特色园”。一方面,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与全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五个三”)有机结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开展现代农业园试点项目(湘潭县和宁乡县),另一方面,通过统筹省级投入,探索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省政府两个“百千万”工程,通过竞争立项,着手建设桃江、绥宁竹业、汝城蔬菜、

- 4创造。在工程验收结算上,实行联合验收与结算“三审制”,组织由农开办、监理公司、工程施工方、当地村组及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联合验收,评定工程质量,并将评比结果作为下年度招投标的评标指标之一,工程结算实行“三审制”,即项目建设单位初审、同级财政评审中心复审及审计部门终审,增加了项目结算的准确性,增强了透明度。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县级报账制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模式,统一项目报账流程,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的各项控制制度,所有结算的工程资金全部实行转账支付,保障了资金安全、有效运用,特别是对拨付的项目资金省、市农开部门不准提留项目管理经费,保证了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确保专款专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自筹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我省2014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农民自筹资金为财政资金的10%,按项目立项规划,农民自筹资金总额20,609.09万元。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依赖思想严重,筹资投劳意识不强,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民收入不高,农民自筹资金实际落实到位困难。

2、产业化经营项目对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够

产业化经营项目采取直接补助和财政贴息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补助项目333个,补助财政资金43060万元(省级财政资

- 6

1、取消土地治理项目农民筹资投劳资金配套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1〕42号)精神“取消基本建设投资中要求农民无偿出资出劳进行配套的做法。各级政府安排的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谁建设、谁拿钱’的原则,不留投资缺口”的规定。同时,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采取机械施工等情况,取消土地治理项目农民以筹资投劳配套投入的规定。

2、积极探索采取财政股权投资等投入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集中部分财政资金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转变,提升财政资金的运营效率和公平性。

3、及时下达年度项目资金

应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充分考虑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较长的实际特点,年度项目资金指标应于上半年全部下达,对于规划的土地治理同一项目资金,应保证资金一次下达,减少重复招投标、现场施工监管等工作,保证项目早施工、早受益,提高土地治理资金使用效率。

- 8 -

第四篇: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以上财政投资、省人民政府或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项目。

第三条

农村土地整治要统筹规划,聚合资金,集中连片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第四条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项目计划制定、项目立项审查、项目设计与预算审查、项目实施监督检查、项目设计重大变更批复、项目验收备案和质量检查、项目报备信息审核确认等工作。

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安排、组织项目选址踏勘、项目立项初审、项目汇总申报、项目设计和预算初审、项目实施监管、项目设计一般变更批复、项目验收等工作。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项目选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报、项目设计和预算编制、项目实施组织、项目初验、项目区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登记发证、项目信息报备等工作。

各级土地整治机构在同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下,承担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直接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土地整治机构承担实施的项目,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的工作相应由市级承担。

第五条

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按省委、省政府的规定,切实担负起项目立项、实施的主体责任,组织国土资源、财政、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抓好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切实抓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矛盾调处等工作。

第六条

承担项目测绘、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与预算编制、工程监理、审计、招标代理的中介机构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备案。省土地综合整治局负责备案管理和诚信考核工作。

第七条

对中介机构和工程施工单位的选定,按规定应公开招标的,必须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对项目主要设备和预制件实行集中采购的,应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达到招标数额标准的,应按规定招标。 第二章 项目申报立项

第八条

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收入预算,制定项目计划,发布项目申报指南。

第九条

项目立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能;

(三)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用地;

(四)坚持农民自愿,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五)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聚合相关部门涉农资金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土地整治。

第十条

项目申报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一般条件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田水利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2、项目区应相对集中连片;

3、项目区土地权属关系清楚,没有土地权属纠纷;

4、项目涉及地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5、县市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能力较强。

(二)具体条件

1、土地整理项目

①整乡整村推进;

②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条件等基础条件较好;

③具备一定新增耕地潜力,应保证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不减少;

④有相关配套工程和资金,与相关部门工程建设计划充分衔接。

2、土地开发项目

①新增耕地率原则上要达到建设规模的百分之六十;

②项目区坡度、开发前地类、土质等条件符合要求。

3、土地复垦项目

①项目区为因历史原因土地复垦义务人灭失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

②项目原则上从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评价数据库中选取。

第十一条

土地整理项目应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基本口粮田等重点区域。

禁止在法律法规规定和土地整治规划划定的禁止开垦区域内开垦耕地。

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复垦,优先安排复垦方向为耕地的损毁土地复垦。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按以下程序:

(一)市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制定项目安排计划。

(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初步拟定申报项目报市级国土资源部门。

(三)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所辖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项目选址踏勘,初步确定项目区后,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报省国土资源厅。

(四)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地核实后,确定申报项目区。

(五)县级土地整治机构按规定选取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政府已立项的重大工程项目除外,下同)。

(六)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财政、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及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对通过论证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出具项目立项申请。

(七)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项目申报相关资料报送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对相关县市区项目申报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后,以市州为单位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综合整治局统一受理项目申报资料。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县级人民政府立项申请;

(二)市级国土资源部门汇总情况说明;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摘要书;

(四)项目区位置图、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用红线标注项目实施范围)、万分之一国际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用红线标注项目实施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图(用红线标注项目实施范围,土地开发项目和不涉及基本农田的复垦项目除外);

(五)可研报告附件资料。

第十四条

项目申报资料受理后,省土地综合整治局按规定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项目可行性和投资估算进行技术审查,并将审查结论报省国土资源厅。

第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项目立项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批准立项。 第三章 项目设计和预算编制与审查

第十六条

项目立项后,县级土地整治机构应依据立项批复和相关技术标准,按规定选取具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和设计单位,分别进行项目区现状测绘,编制项目设计和预算。

第十七条

项目设计方案应广泛征求项目涉及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的意见。项目设计编制完成后,应当将设计方案在项目区公示。

第十八条

项目设计确定后,设计单位应当依据预算定额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项目预算。

第十九条

项目设计和预算应满足编制施工招投标文件、设备材料采购和指导施工的需要。

具有较强专业特点的桥梁、渡槽、塘坝等单体工程,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第二十条

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初审后,汇总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综合整治局负责项目设计文本、预算文本、相关图件和附件资料的统一受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设计和预算资料上报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对设计成果进行实地核查。在实地核查中,发现项目测绘或设计成果资料不真实、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的,取消项目安排或核减建设规模。同时,对存在问题但予以保留的项目责令改正,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省土地综合整治局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由省国土资源厅向省财政厅申请下达项目资金预算。

第二十三条

省国土资源厅依据省财政厅下达的项目资金预算,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二十四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成立项目实施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十五条

县级土地整治机构依据项目设计和预算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在项目所在地公告。

第二十六条

项目工程施工实行监理制,由县级土地整治机构按规定选取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制定工程监理方案,并报市级土地整治机构审定。

第二十七条

项目施工分批次统一时间集中进行招投标,省土地综合整治局根据项目预算和建设任务下达时间,规定每批次项目集中招标时间。

第二十八条

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具体确定项目施工招标方式。县级土地整治机构应按规定选取项目施工招标代理机构,由招标代理机构具体承担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项目标段划分应符合相关规定,施工招标文件确定的发标工程量必须与经批准的项目设计完全一致。

第二十九条

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确定后,县级土地整治机构应分别与相关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

第三十条

项目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当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做好项目实施中有关设计的咨询、指导等技术服务工作。

第三十一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确定项目经理和相关技术人员,按照项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及合同约定施工,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负责返工或返修,对因违反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延误农时等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负责赔偿。

第三十二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合同约定和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承担监理责任。

第三十三条

项目建设任务及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报批,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涉及建设范围、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新增耕地面积调整的,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其他变更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有权批准机关应进行实地核实,同意变更的由原项目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和预算调整方案。因设计变更增加的投资预算,由项目所在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三十四条

项目原则上应在项目建设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验收,因特殊原因确需延期的,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报批。

自预算下达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的项目,停止项目实施,按规定追回项目资金,另行安排。

第三十五条

省土地综合整治局、市级土地整治机构应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监督招投标工作,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稽查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县级土地整治机构应加强项目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及时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 土地权属管理

第三十六条

项目立项前,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组织做好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调查。

组织村、组对权属界线现状进行指界确认,对拟拆迁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坐落等逐一进行登记。

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村组、村民意见,确认权属现状,并在权属现状(勘界)图、地籍资料上签字盖章。拟实施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需调整的,应组织双方村、组签订同意调整权属初步意见。涉及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整的,应与土地使用权人逐一签订土地使用权调整初步意见。

第三十七条

项目设计阶段,凡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组织编制详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项目工程布局设计完成后,必须对新的权属界线予以定位,制作既有权属界线现状又有新权属界线的权属调整图。

第三十八条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必须在项目所在地乡镇、村组公示、公告,无异议后上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权利人签订土地权属调整协议。

第三十九条

项目实施前,施工单位应按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对新的权属界线实施定位,埋设拐点界桩,严格按定位的权属实施工程。

第四十条

施工前或施工中发现新的权属界线确因设计原因无法实施,需要重新调整权属界线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再次征得双方村组、村民同意,与村组签订变更协议。编写变更权属界线报告和制作新图件报有权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十一条

项目工程完工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组织对新的权属界线和已拆建筑物土地进行验收,在新的权属界线图件上加盖权属确认章,制作权属、地类变更调查记录表,并协助和指导村组按签订的权属调整方案搞好土地归并、土地分配等工作。

第四十二条

项目验收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新的权属界线及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并进行土地变更登记工作,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灭失的,按规定注销土地使用权。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四十三条

县级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组织项目工程验收;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项目初验;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项目验收;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项目验收备案和实地抽查,其中土地开发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进行新增耕地面积确认。

第四十四条

工程施工结束后,县级土地整治机构组织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农业、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村民代表,根据项目设计进行工程验收。

第四十五条

验收合格的,出具工程验收报告;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直至合格。工程验收合格后,县级土地整治机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办理工程结算,编制财务决算报告,按规定开展财务决算审计,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向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项目初验。

第四十六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组织项目初验,对工程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责成其土地整治机构限期整改。同时,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土地权属调整、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开发项目)等工作。初验合格且完成相关工作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出具项目初验报告。

第四十七条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完成项目初验后,应及时申请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应提交项目验收申请、项目竣工报告、竣工实测图、工程验收报告、项目初验报告、工程结算审计报告、财务决算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土地权属调整报告、工程监理总结、设计变更方案和批复、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开发项目)等相关资料。

级国土资源部门还应按要求准备好项目立项、设计和预算、招标、实施、监理、土地权属调整、土地变更调查记录、会计账簿和原始凭据等相关资料,以备验收查询。

第四十八条

市级国土资源部门按规定设立验收组,组织项目验收,验收组下设工程小组和财务小组。工程小组负责核查设计实施及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情况,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施工管理及制度建设情况,档案管理情况,工程后续管理及效益情况等,并提交技术评定意见;财务小组负责核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会计账簿、原始凭据、资金使用管理及制度建设情况,财务档案管理情况等,并提交技术评定意见。

第四十九条

验收组在审查工程小组和财务小组提交的技术评定意见、项目地籍管理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出具项目验收意见。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

第五十条

项目验收通过后,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将项目验收意见及相关资料报省土地综合整治局备案。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土地综合整治局对备案的项目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而予以验收通过的,责令整改和重新组织验收,并不予备案。 第七章 项目信息报备

第五十一条

项目必须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实行网络全面全程信息报备。

第五十二条

项目各阶段信息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填报,由省国土资源厅对各阶段备案信息进行审核确认。

负责信息报备的国土资源部门应确保备案信息及时、准确、真实。

第五十三条

项目预算下达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计划与预算下达阶段信息报备;项目开工后10个工作日内,开始实施阶段信息报备,对中央支持的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季度报备,并于每个季度首月完成相关信息报备;项目验收批复文件下达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阶段信息报备。

第五十四条

监测监管系统中报备的各类信息应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确保信息安全。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和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联合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建立项目组织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管理中失职、渎职,甚至伙同施工单位、中介机构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土地整治机构应当建立项目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中介机构从业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信息公布和反馈平台,及时按规定公布相关信息,受理相关建议意见。

第五十七条

省国土资源厅和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分别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与奖惩。

第五十八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土地整治机构应建立对项目测绘、设计、招投标代理、监理、施工、审计等机构的诚信考核制度,切实加强从业管理。

第五十九条

项目建设有关单位应主动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条

项目实施中资金使用和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一条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市、县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2014年4月16日)起施行。

第五篇: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07-12-19 10:07:08 浏览次数:800

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国家出资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06]3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国土资源厅(以下简称省厅)管理的中央和省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厅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发布项目立项指南,组织项目的审核、论证;

(二)依法协调和处置相关的矿业权设置;

(三)组织编制项目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报省财政厅;

(四)编制项目计划、批复项目设计并组织实施;

(五)汇总编报项目支出用款计划,规范办理资金支付;

(六)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组织项目成果验收和竣工验收;

(七)汇总编制项目财务决算和竣工决算,报省财政厅。

第四条 市州国土资源局协助省厅管理项目,从规划、矿业权设置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组织本辖区内项目的日常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协助组织项目的野外验收。

第五条 省厅委托省地质研究所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省地质研究所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编制项目立项指南;

(二)组织野外踏勘选点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三)组织设计和预算评审;

(四)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

(五)负责项目实施中的日常监督检查,办理日常管理事宜;

(六)优选并确定项目监审专家,管理项目评审专家库;

(七)组织项目野外验收、成果评审和竣工决算,依法督促地质勘查成果汇交。

第六条 项目立项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地质勘查单位编制立项申请书、向省厅提出立项建议,或者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地质勘查单位进行初步论证、向省厅提出立项建议,或者省厅直接组织专家优选靶区,提出立项建议;

(二)省厅委托项目所在地市州国土资源局进行规划、矿权设置等审查;

(三)省地质研究所组织立项论证;

(四)省厅对立项论证通过的项目组织会审。

第七条 根据省财政下达的项目预算,省厅向承担单位下达项目任务书,并抄送项目所在地市州国土资源局。

第八条 承担单位收到项目任务书后,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提交项目设计书送审稿。

第九条 项目设计审查由省地质研究所负责组织,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具有相应技术、经济资格的高级专家担任评委,并督促设计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修改后的设计经主审专家复核后按规定上报省地质研究所。

第十条

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实施前与省厅签订勘查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并依法办理勘查登记。

第十一条 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同时,要加强成矿预测和综合研究,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设计修改建议;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并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

第十二条 项目实行专家监审制,省地质研究所聘请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审。市州国土资源局配合项目监审工作。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工作区、工作年限、主要实物工作量、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等需要调整的重大变更,由承担单位正式行文报省地质研究所,省地质研究所再按规定程序报批。同意调整的,应按要求提交补充设计书。

第十四条 实行项目工作报告和综合统计报告制度。工作报告分为季报、半年报(与二季度报合并)、年报(与四季度报合并)和专报。项目有重要进展或重大变化的应及时编制专报。工作报告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形式由承担单位报送省地质研究所,同时抄送地质勘查单位主管局和项目所在地市州国土资源局。综合统计报告按有关统计要求报送。

第十五条 承担单位应在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前30日,向省地质研究所提出野外验收申请。省地质研究所在市州国土资源局的配合下,组成野外验收组对项目野外工作情况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野外验收应在工作现场实地进行。野外验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执行情况,如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勘查工作质量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并提交工作总结。野外验收明确需补做野外工作的,承担单位应按要求补做工作。不按要求补做工作的,不得转入最终成果报告的编写。承担单位应负责提供野外验收所需的全部资料。

第十七条 承担单位应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写项目成果报告,报送省地质研究所。项目成果报告的评审比照设计和预算的评审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承担单位为地质资料汇交人,应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汇交地质资料。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形成的地质资料、找矿发现和矿业权等均属于项目成果。国家出资形成的项目成果归国家所有,其矿业权的处置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承担单位发生伪造资料、弄虚作假、不汇交地质勘查成果资料或不提交项目工作报告等有关管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不受理新开项目的申请、停止新开项目、终止续作项目等处罚,并记入地质勘查单位信用信息;情节严重的,依法处以降低资质级别、减少资质类别直至吊销地质勘查单位资质。

第二十一条 项目资金管理按照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上一篇:后勤部管理制度及职责下一篇: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