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阅读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趵突泉阅读范文

趵突泉

全日制聋校语文教材七年级第十三册

19、趵突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钟声芳

一、教材分析

《趵突泉》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13册中一篇写景的讲读课文。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值得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评析直至存入脑海。

二、学情分析

本班聋哑学生理解领悟能力尚弱,再加上本班学生原本底子就较薄弱,真正深入课文去体会是不可能的,但学生到了七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学起来应该不会太吃力。而且,真的要使一堂课上得生动,就得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角。他们现多居住在农村,对于济南有名的趵突泉,可能他们很陌生,因此直观的教学法才能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会喜欢上济南的趵突泉的。

三、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2、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学习课文新出现的词语。

技能目标:朗读课文,并找出泉水、大泉与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再读课文,理解文中“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顺序。把教学难点定为: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六、教具准备

PPT幻灯片、录像、词语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温泉吗?(石城山水寨温泉„„) 教师导言:老师也觉得石城山水寨温泉很美,一年四季,泉水总是热气飘荡。除了石城山水寨温泉有这样的美景,山东济南也有热气飘荡的泉水。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看,济南的趵突泉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观看一段有关介绍趵突泉的录像影片

2、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南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趵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复习互动 字词学习交流互动。

1、互相交流课前复习情况,找出第一课时我们学习过的课文新词用笔圈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新词的读音。(同桌间、小组内交流词语的读音)

2 出示课件:趵突泉 济南 昼夜 翻滚 纯洁 活泼 疲乏 水藻 神秘 姿态

三、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谁知道济南的三大名胜是什么?

生:济南的三大名胜是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学生一边说,教师在课件中一边出现相关的图片答案,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济南风光的美丽。)

2、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五、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师: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浅、鲜洁

师:怎么理解“清浅”“鲜洁”?(“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课件出示一张清浅鲜洁水的照片,一张浑浊水的照片进行对比)

2、学生齐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3、学生用“假如„„会„„”仿写句子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妩媚”。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按什么路线到趵突泉公园的? (幻灯片出示路线图) 2.指名读这一段。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六句话) 2)前三句讲了什么?

(分别将趵突泉公园的位置、泉池的形状和池里的水。) 位置:沿小溪往南走 形状:差不多是见方。 大小:占了大半个公园。

水清: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3)后三句讲了什么?

(着重描写大泉。分别讲了大泉眼、大泉的水柱以及大泉冬天的景象。) 大泉眼的位置:泉池中央偏西。

师: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眼涌出的水柱是什么样的?

生:大泉眼里涌出的水柱有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幻灯片展示出大泉眼里涌出的水柱有半米来高的图片)

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是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述。人总有疲倦的时候,而泉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一天到晚没昼没夜地冒,一年到头不停地冒,作者这样写,把趵突泉不断喷涌的样子写活了。)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自然的伟大) 师:请说说大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冒、冒、冒) 师、“冒”是什么意思?(水从地下涌出来。)

4 师:为什么老舍先生用了三个“冒”?(没昼没夜。说明白天和黑夜都在冒。)幻灯片出示两张不同时间段的图片。

4.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5.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老舍先生重点写了冬天的趵突泉,冬天趵突泉是什么样子?齐读课文写冬天温泉样子的几句话。

“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上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幻灯片出示冬天趵突泉冒热气的图片) 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大泉眼的特点:水量大,永不停歇。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么特点?(多姿多态)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拟人的手法) 用“﹏﹏”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晃。 把( )比作( ) 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把小泉里的气泡当做人你追我赶来写。(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小泉的美,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第二篇:趵突泉

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生朗读,指导朗读“趵”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解释“趵”: 跳跃;[水] 往上涌

二、自读预习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 的泉”

三、片段选读 精心开辟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列语句:

①“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圈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指名读 齐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句中的“见方”、“偏西”、“ 流向”体会大泉的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 齐读

解释“昼夜”、“翻滚”( “翻滚”可以用手势代替。)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 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 指导读 个别指名读

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① 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 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1).注意“冒”的字形

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回答指可能:往上窜 翻滚 跳跃 奔腾 钻 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可能回答如下: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是啊,这是一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的泉读“冒、冒、冒。” 师:这是一眼永远不感到疲乏永远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速度很快。 师:说的有道理,根据他的回答来读一读“冒、冒、冒”(注意读时速度快一些,节奏鲜明。)

生4: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师:说的好,这是一眼有活力永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指导读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学生练读 学生汇报读

趵突泉昼夜如此的冒,一年四季如此的冒,十年也如此的冒,一百年也如此的冒,一千年也如此的冒,师: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和一个“好像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在来读一读来体会一下老舍先生的语言美。 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句子“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个别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平时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和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

四、 自学小泉 感受有趣

文章除了写大泉的美,还写了小泉的美,自学课文第四段感受小泉的美。 自学点拨:①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理解词语“斜放”“攒”。

③理解并能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 总结全文 感受文美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本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景物文章来歌颂家乡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平时:翻滚 纯洁 活泼 鲜明 活力 冬天:神秘

《趵突泉》课堂实录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诗,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寒不愁东海枯。 云雾蒸腾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大屏幕出示,师读生看)

师:同学们,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赵孟的作品,描绘就是喷涌不息、美而神奇的趵突泉。趵突泉的景观优美神奇,古往今来,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奉为“天下第一泉”,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泓泉水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这篇课文,欣赏老舍先生眼中的趵突泉吧! (师板书课题:趵突泉)

师:同学们昨天预习了课文,知道趵突泉在哪里呢?

生1: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济南被人们称为泉城,趵突泉是泉城最有名的泉。

生2:趵突泉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趵突泉的泉水喷涌而出,像热浪在翻滚。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泉”。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为他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趵突泉”,从此趵突泉四海传扬,更加令人向往。那么你们知道曾巩为什么会给它取这个名字吗?

师(指课题发问): “趵”是生字,你们能根据字形猜到它的字义吗?

生:它有脚啊,我猜应该是跳跃的意思。

师:“突”是我们学过的字,谁能说说它的字理?

生:“突”是指犬突然从洞穴里窜出来,是奔跑。

师:顾名思义,趵突泉是怎样的泉?

生分别回答:趵突泉是跳跃的泉!趵突泉是奔跑的泉!

师: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在读课题,来体会“趵突”二字的传神之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很高兴,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本课中的字词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师屏幕出示词语)

飘荡 摇曳 翻滚 疲倦 妩媚 晶莹 幽静 涌出 没昼没夜 你追我赶 多音字:济 (生读字词)

师:下面老师请几名同学接读课文,每读一段,都要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老师和同学们当评委,看看他们谁表现的最好。(边读边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是描写趵突泉美景的? 生:

二、

三、四自然段描写趵突泉的美景。

三、品读课文,感受泉美

师:课文

二、

三、四自然段分别描写什么?

生: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泉水,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大泉,四自然段描写的是小泉的美。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体现泉水特点的句子。 生: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南向北流着。 师:泉水真美啊,那么谁知道“活水”是指怎样的水? 生: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师: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 生:清浅、鲜洁。

师:好的,这就是泉水的特点。(师板书:清浅、鲜洁)“清浅、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师:是呀,“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正是有这样的泉水,使济南城树水相映,美丽幽静,所以作者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示课件: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一种柔和的美。

师:趵突泉真的那么美吗?我也感到很疑惑!那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文字先去看看大泉吧。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们了解了大泉的特点。

生: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师:哪些字让你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特点? 生:涌、冒 师:感受到了什么?

生:趵突泉的水流很急、水量很大。 师:还有哪些句子写了大泉的特点?

生: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窜、跳、钻”,而用“冒”呢?

生:窜、跳、钻的动作只有一两下,而“冒”表示连续的动作。 师:一连三个“冒”字,你有什么感觉? 生:泉水永不疲倦,水很急,水量大。

师:是啊,这就是趵突泉。那么谁能说出趵突泉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生:充满活力、永不停息。(师板书: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师:非常好,从哪句话可以感受到泉水永不停息,充满活力的特点?(指名说) 生: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泉水永不停息、充满活力的特点你还从哪里能体会到?(生接着交流)

生:(大声读)“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趵突泉老那么翻滚,接连不断的冒,究竟冒了多少年吗?已经冒了三千年了。三千年来,不管这世界如何变化,事实如何变迁,这泉水依旧一直在不停地冒、冒、冒!这一冒就是三千多年啊!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多么伟大!

师:三个大泉,泉水晶莹剔透,灵动活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多么美好的感受啊!同学们再有感情地齐读整段话。

生齐读。

师:除了感受到大泉充满活力、永不停息的特点,大泉还有什么特点? 生:冬天里似乎神秘的境界。(师板书:神秘) 师: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腾起、热气、飘荡、又白、又轻。(课件展示)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人间仙境。

师:正是因为趵突泉如此神奇,如此美,所以老舍先生才不禁感叹— 师生齐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师:感受了大泉的神秘和伟大,那么池边的小泉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

生: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生: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生;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多数是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

师:谁能说说这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排比和比喻。

师:好,同学们,作者为了活现泉水上冒的形态,用了一组排比句,中间还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得细腻传神。那么谁能词语总结出小泉的特点?

生:姿态各异、姿态万千、五光十色、活泼可爱„„ (师总结纠正并板书:姿态万千、五光十色)

师:面对这么多姿态万千、妙趣横生的小泉,难怪作者说—— 齐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四、再读课文,回味感受

师:同学们,这么美的泉,如果不亲眼目睹,将会是一种遗憾。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

学生观

师:在亲眼目睹了这泉后,我们越来越坚信:(齐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这么美的泉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配乐朗读第

三、四段)

五、总结全文,感悟积累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大泉永不停息的活力,又体会了小泉的有趣、多姿多彩。在被大自然美丽景象折服的同时,也被作者老舍先生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精妙与生动的写作方法所叹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好好地学习和借鉴,要善于观察,把握细节,展开联想,抓住特点,运用修辞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篇:趵突泉[推荐]

趵突泉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期间将由我来接待你们并为你们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你们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大家也许知道,济南又叫“泉城”,就因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就算是趵突泉,它被喻为众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可以这样说,不游览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说到过济南。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的“大客厅”泉城广场的西边,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面积从不足3.4公顷扩至10.5公顷。公园始建于1956年,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公园小巧玲珑,清静幽雅,是周围市民晨练、游玩的好地方。

进入公园之前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公园东门口的“趵突胜景坊”。此坊在泉城广场的中轴线上,与广场泉标遥相对应。牌坊高7.5米,其用料是质地坚硬的莱州芝麻白沙石,采用整石构造。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石坊是1999年在原石坊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石坊前后分别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凹形贴金大字,分别由全国的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先生题书。大家随我往里走„„

现在我们看到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建筑的大门就是趵突泉公园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来济南时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迭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石后的溪流构成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它景物相分离,避免一览无余。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它的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所以被称为“北太湖石”。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顶和入口处采用了大块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悬挂的逼真壮观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的通畅。此乃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极高的赞誉。

绕过假山我们来到漱玉泉景区。脚下所在的小桥叫清照桥,桥下一条小溪缓缓流过,周围柳丝低垂,秀石缀岸,朗朗晴空,河面上水雾蒙蒙,雨珠点点,如同晴天下雨,因此小溪称晴雨溪。

过了晴雨溪,大家再往前走看到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四米,重八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据记载,他曾收藏了10块名石,其中四块根据他们的形状分别命名为:龙、凤、龟、麟,总称四大灵石。如今其他三块灵石都已不知所在,只留下这块龟石供人们凭吊。游人在此与它合影,取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好,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合影留念)。

右手边这个泉叫马跑泉,传说和北宋抗金将领关胜有关。相传北宋大将关胜在抗金时,被金兵包围在渴马崖一带,口渴难忍,其战马前蹄刨地出一清泉,故名“马跑泉”;另一传说关胜在西门前与金兵鏖战,壮烈战死,战马见此,仰天长嘶,前蹄刨出一湾清水。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就把此泉称为“马跑泉”。《济南竹枝词》云:“刨地出泉烈士马,当年碧血漾清波;淙淙千古一溪水,犹如将军爱唱歌!”马跑泉又是测水泉,泉池中有一块50厘米高的鹅卵石,如果泉水达到这块石头,趵突泉的三股水便能喷涌而出。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游客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词吗?对了,这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趵突泉还有一处值得观赏的景区,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长方形、四面栏杆用汉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见的泉池。你们看,泉水从石壁上溢出来,活泼欢腾的流入池塘里,声音清脆。相信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

之为“玉”,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化来的,说哗哗的泉水刷玉石;还有一种说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而得名,到底是先有词集后有泉名,还是先有泉名后有词集就不好考证了。漱玉泉北面这座漂亮的院落,是为了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馆”。 建于1979年,院内正厅前抱柱上的有副木刻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大学者郭沫若题写的,称赞李清照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你们看,天资聪慧的李清照难道不正是名泉争流的优美环境和晶莹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吗?走进纪念堂的正厅里面的塑像就是李清照,这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创作的,用石膏雕塑象征着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墙上还挂有李清照31岁时的画像。厅内陈列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当代名家的题咏字画。

我们来到蜡像馆第一组蜡像是父母教诲,第二组为诗坛绽秀,第三组为志同道合,第四组为流域江南。

①关于李清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是我国南宋时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状元的孙女,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双亲熏陶,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杰出的文学家。有以词作蜚声文坛②李清照才华横溢,博学多能,十几岁的时候就很有名气。这一组蜡像是她与当朝文人探讨诗词的画面。③李清照18岁时,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互相支持,恩恩爱爱,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购置古籍字画。在名家辈出的宋代词坛上,李清照独树一帜,成为词人中的代表之一,后世有人称她为词圣。④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灭亡(1127),金兵南侵,宋王朝南渡,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移民江南途中,赵明诚病死,此时李清照的生活也是急转直下,南下路上,李清照饱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当南宋稳定临安(杭州)时,李清照(40岁)于监督军审计司张汝舟结婚,婚后3个月,她发现张汝舟贪赃枉法,李清照告发了他并离婚。晚年的李清照一直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渡过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描绘的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夫妻恩爱、思念的词。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如梦令》;后期的词作大多抒写了家国之恨和悲叹自身命运凄苦的。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声声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称为“易安体”。今有辑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词》,有关她的记载截止到73岁。究竟他已于该年辞世,或是又活了更多的时日,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是,这位旷世女词人美轮美奂的词句和高风亮节的情操却将永世流传。

再往西走,就到了名泉区处。这眼泉水叫金线泉,金线泉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称为济南四大名泉。金线是一种难得一见的泉水景观,实际上,他是有两个泉构成的,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太阳照射到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示出一条聚成的水线,金光闪亮,象游丝一般,忽隐忽现,蜿蜒多变。景色虽美,却不轻易示人。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幸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金线”,而元代诗人元好问多次游历金线泉,却不可得,甚为遗憾。再往西走就是老金线泉,是最初出现“金线”的地方。老金线泉的“金线”已难看到,新金线泉的“金线”也必须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角度适当时才能看到。

再继续往西走,我们就来到了尚志堂。尚志堂,也叫“金线书院”,由金线泉而得名。旧时指官家或私人藏书和讲学的地方。尚志堂院中栽植了白玉兰、紫玉兰,每到初春,玉兰花争相绽开,芳香扑鼻,故也称玉兰院。大家注意到院中的这块太湖石了吗?它叫“待日峰”,是一块太湖石,原为张养浩收藏,宋代遗物。在1.5米左右高的石身上,布满了圆月形成或弯月形透洞,每当皓月高悬之夜,石形和透洞在月光照射下,映入石前池水中,更显得玲珑剔透,秀美无比。有诗赞咏:“精灵俊逸玉玲珑,神工鬼斧浑然成。一年三十六轮月,变化俱在此石中。

出尚志堂西行,便到了泺源,历山二堂。现存建筑是清代重建的,整个建筑形体雄伟。北面的建筑是斗母宫,祭祀中国古代部落首领尧舜禹;中殿是娥英祠祭祀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南殿是泺源堂,因其临泺水的源头故而得名。娥英祠北面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是历代名人的佳作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的这尊罕见的“双御碑”,记载了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两人都对趵突泉赞不绝口。因两位皇帝同一块块碑上题过词,这也显示了趵突泉的地位和名气。

出泺源堂大家请看抱柱上的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此句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赵孟頫对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写照。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春秋>>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

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不过,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气势壮观,故称“趵突腾空“。古人把它列为济南八景之首。“云雾润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到了严冬早晨,水面上水气袅袅上升,象一层薄烟,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这一切与淡淡的薄雾,构成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奇特景观为济南八景之一, 历代文人学者都对趵突泉留下了诸多咏赞。如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而能再现趵突泉泉水全貌的,还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趵突泉赋》。

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观澜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观赏观赏趵突泉的绝佳位置。亭西墙壁上嵌刻的两块石碑,一块“观澜”两个大字,取自<<孟子.尽心>>“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的墨迹。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王钟霖的手笔。1953年毛泽东主席来济南时也在这里观赏趵突泉。观澜亭上的楹联是张养浩的诗句:“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长吼半空雷”道出了趵突泉的气势,这是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的。亭东泉池中这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细心的游客有的可能会发现突变成了“突”,缺了两点,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泉池南岸透窗临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来成了“闲时墨客会名优”京剧名流演出的舞台。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茶社,又称望鹤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闰章曾写诗歌曰:“仰而见山之青,俯而见泉之洁,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潜蛟出蛰兮,飞虹蜿蜒”。说明这个地方在当时是极目远眺,俯首凝视,观赏领略远近山水之美的绝妙境地。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之北京玉泉水全部换为趵突泉的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泉的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市区以南,锦绣川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是约四亿年以前形成的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地区,地表有溶沟、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钟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山区的石灰岩层,以大约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大量的地下潜流,神出鬼没地向济南运动。刚好,在大明湖往北,地下岩石变成了坚固的火成岩,大量的地下水流到这里,碰到火成岩的阻挡,拦蓄起来,越积越多,水泄不能,必须寻找出路。而在济南旧城一带,地势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过了地下水的储水面,地下水便穿过地表,夺门而出,

形成了众多泉水。

济南的朋友都知道趵突泉的泉水沁冽甘甜,那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群仙鹤来到这里,水中映出它们的倩影。看到自己这样美丽高兴的大叫起来。天上的王母娘娘正在宴请群仙,听到地上喧哗,顺手拿起一杯美酒倒了下来,而这美酒正好倒在趵突泉里了。因为这个传说,我们把东边的这桌小桥叫来鹤桥,来鹤桥原为木桥,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县张鹤鸣所建。1956年开辟趵突泉公园时,修建了这座石桥。大家请抬头看这一朱漆木牌坊上的字“蓬山旧迹”,另一面是“洞天福地”。 趵突泉为何称“蓬山旧迹”?意为东海神山不过传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状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话中的蓬莱仙山一般,所以称其为“蓬山旧迹”。如果你到泉对面望鹤亭茶社,一边品茶,一边赏泉,则有“润泽春茶味更真”的诗意。 趵突泉被古人称为仙景,这泉水也如仙水一般,所以有喝趵突泉水长生不老之说。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沧园。沧园,原名叫“勺沧园”,取“沧海一勺”之意。是为纪念明代嘉清年间济南的著名诗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所建,“勺沧”的名字,表达了人们向李攀龙学习的心愿。园内植有奇花异木,陈列有各种盆景,如果在冬季,苍松滴翠,修竹婆娑,腊梅盛开,恰似一幅立体岁寒三友图。沧园内设王雪涛画,王雪涛是当代著名画家,善长小写意,与潘天寿、李苦禅等齐名,展室内珍藏着200余幅珍品遗作,供游人长期观赏。

明万历年间,按察使叶梦熊曾在沧园西侧建“白雪楼”,纪念李攀龙。(原来的白雪楼是明代万年间所建,楼是五间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起初称“历山书院”、“白雪书院”)白雪楼原是李攀龙的藏书处。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为“宗工巨匠”,蔚为一代词宗。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写过不少出色的

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集》,考中进士后去陕西任按察司提学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与巡抚殷中丞意见不合,辞职东归,后起复为浙江按察司副使,转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楼景区藤萝掩荫,地形开阔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娱乐中心,每天丝弦悠扬,古筝阵阵,专业剧团为游客献上他们精心创作的节目,听曲观泉别有一番情趣。 (这株“泰山松”,苍劲、雄伟,气势奔放,树龄在150年以上,是一棵不可多得的具有齐鲁风格的树桩盆景。园内人工修造的大型山石盆景,造型自然,点缀以罗汉松,红叶,黑松等树桩植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趵突泉南大门占地1575平方米,东西长47.5米,南北深13米,主门高8.4米,设计新颖,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门前方池总长29米,宽9米,池内吐水吐雨,人造喷泉珠溅玉。大门内外颜额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乾隆手迹,门内侧“泺源门”集书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喷珠屑玉水澜翻,盈鲁育齐相鼎峙”的楹联摘取自乾隆的诗文笔迹。整个建筑空间通透,园景显露,景色交融,流线贯通,迎门假山上的红枫、耐冬、青松、翠竹与大门相映增辉,优美和谐,园林专家称趵突泉南大门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

万竹园是坐落在趵突泉西部的园中园,始建于元代,因园内有竹林而得名。该园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13个不同院落组成,建筑风格吸收了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的特点,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对比、衬比、借景等手法,构成层层叠叠的院落。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明朝隆庆四年被罢官的宰相殷士儋归隐于此,曾易名为“通乐园”。清朝时济南诗人王苹购得此园,人称为王氏南园。王苹望水泉草堂边建了个书屋,因该泉是济南名泉中第24泉,所以书屋又被称为24泉草堂。清末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统制张怀芝(后曾为山东督军兼省长)圈购此地,于1912年到1917年征集大江南北能工巧匠,用5年时间建成了这座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规模较大,结构严谨的建筑群体。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1986年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在此设立。十个展室中共陈列字画、文物200多件,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书画纪念馆。在建筑布局上,万竹园采用了对比衬托手法,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充分利用泉池、溪流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修建楼、堂、亭、阁。曲廊环绕,院院相连,布局合理,有开有合,有高有低,有明

有暗。主要建筑都规则地排列在中轴线上。若门户打开,自南向北,就形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万竹园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糅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楼、堂、亭、庑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1993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案》中。它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宋代大文豪苏辙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般的优美画面。但现在的卧牛泉边,只能依稀找到这种感觉了。据有关史书诗文描写,当时此泉周围泉水丰盈,水草茂盛,时常有牛羊饮其水、卧其旁,卧牛泉也因此而得名。明代有诗云:“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象昔日这里清泉潺潺、绿草茵茵、牧笛悠悠、炊烟袅袅,一片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关于卧牛泉名的来历,还有一传说是为纪念大舜曾耕种于历山脚下。卧牛泉现为石砌方型泉池,泉面水平如镜,倒映蓝天绿柳,依稀见到昔日日暮牛羊饮泉边的田园牧歌境界。卧牛泉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皇华泉,一个听起来非常气派的名字。听泉名便能猜到,皇华泉内涵的故事中必然与帝皇有些关联。 “皇华”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华”为古时对国王派出使臣的尊称。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国君派使者外出,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因为使臣是带着国君的光华而来,人们因此称颂国君派出的使臣为“皇华”。皇华泉亦名木鱼泉。其泉水自池底沙隙中涌出,澄澈晶莹。明朝文人晏璧观皇华泉后赋诗赞曰“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柳絮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柳絮泉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西侧,泉池四周植有垂柳多株,到了阳春三月,清泉倒映,柳絮纷飞,流光溢彩,春光无限。加之泉水“泉沫纷繁,如柳絮飞舞”,故名为柳絮泉。明代诗人晏壁有诗云:“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柳絮泉的倩姿。

满井泉历史上四季“泉盈”,水溢井口,清可鉴人,故名。明人《七十二泉诗》里咏满井泉道:“川流不息井泉盈,明秀亭前脉脉清。应是夜来春雨急,水高三尺小池平。”

无忧泉泉如其名,当你看到清澈碧透的无忧泉时,所有忧烦就会抛诸一边。泉边绿树成荫,泉池用不规则自然石砌就,因泉池较深,大股的泉水从池底涌出后,在泉面激起层层涟纹。泉水清澈碧透,水中清石随波颤动,水草飘浮,群鱼戏游,长者近米,小者盈寸,色彩纷呈。老人孩童戏嬉泉边,一派世外桃源景象。明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咏无忧泉道:“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诗中“酌水能消万斛愁”一句,正道出了“无忧泉”名称的由来,而“白叟黄童争击壤”的描述,更是世人来此后“无忧”的具体写照。

望水泉位于趵突泉公园万竹园内。泉池长20米,宽9.8米,深2.2米,中架3孔石桥,桥南建彩亭,北连过厅门楼,桥西侧北岸池壁嵌清末庚戊(1910年)“望水泉”石刻。池周建筑错落,修竹成林。望水泉在万竹园西院,明代诗人晏璧认为此泉与园外不远的登州泉水脉贯通,故有诗云:”万竹园中景趣幽,双泉一脉望登州,碧梧百尺栖丹凤,雪浪千堆戏白鸥。”万竹园历史悠久,元代开始建园。那时,万竹园竹林成片,万木葱茏,名泉迸发,溪流交错,恍如世外桃源。大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殷天官《狐嫁女》,即描写此处。民国初年扩修,南北架石桥,桥南设小亭,游人可坐在亭内观鱼赏景。

东高泉位于万竹园门里右侧。泉池用砖石砌成,呈正方形。长宽各约2米,深1.5米。石砌池壁,东池壁上刻有“东高泉”三个大字。其名引起泉水留出地面较高而得。因此泉高“悬百尺”,故名“东高泉”。正如古诗所云:“孤泉悬百尺,一碧泻清秋;岂忘居高险,由来恶下流。”东高泉旺盛的泉水常年溢出池沿,形成溪流,潺潺湲湲,绕屋穿廊,为风光秀丽的万竹园不断补充着新鲜血液。随着万竹园的进一步修复和开放,东高泉必将以新的姿态迎接游人。

济南众多的泉水中,喷涌的形态各不相同,但看起来最与众不同的应是登州泉了。“登州泉”一名的来源,是因为传说此泉的水脉来自东海边的登州。古人曾有诗曰:“文登一脉透谭城,澄彻全无蜃气腥。安得雪堂苏学士,朗吟万竹濯清冷。”其实,登州泉与趵突泉应为同水脉,均来源于济南市的南部山区。

杜康泉又名北煮糠泉),济南72名泉之一,传说因酒仙杜康曾于此置锅酒而得名。水势旺盛,清冽甘美,昔为居民选用的饮用水。1994年被填埋,1997年8月重新修复,今泉池长2.4米,宽2米,自然石缀岸。南侧连一井形泉池,池上建亭,额悬“杜康泉”木匾。

第四篇:趵突泉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趵突泉》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知道济南的三大名胜是什么吗?趵突泉最为著名。看,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播放课件)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游览《趵突泉》。(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

1、师:趵突泉给你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轻轻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再汇报。

学生汇报:清浅、活泼、美丽

2、师: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学生汇报:课文从泉水、大泉、小泉三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三、精读课文,抓景物特点

1、学习“泉水”部分

师:作者还没来到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感受到趵突泉的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到体现泉水特点的句子。 学生汇报,同时课件出示句子,理解词语清浅和鲜洁的意思。 师:泉水真美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一个“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正是这泉水滋润着岸边的杨柳,使济南城树水相映,幽静美丽,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出示句子(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2、学习“大泉”部分

第2 / 4页

师:趵突泉真那么美吗?那我们就踏着小溪往南走,到趵突泉公园,去欣赏大泉的美。

(1)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看到什么,用“~~”画出作者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看到的、想到的

(3)描写大泉的句子中,你喜欢哪句,说说你的体会。 (逐句应该怎样朗读?)读句子练习 到了冬天,趵突泉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水面上水气袅袅,如层层薄雾,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处寻”。 请你读出它的神秘,所以作者感叹(课件出示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4)小结,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晶莹、活泼的大泉吧!(放课件) (5)能用你的朗读把大泉的美展现出来吗?(学生练读)

3、学习“小泉”部分

过渡:感受了大泉的神奇、伟大、那么池边的小泉又有什么特点呢?

(1) 合作学习,体会小泉的美丽(课件出示要求)

第3 / 4页

1、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小泉?

2、为什么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读、议、画) (2) 学生学习 (3) 汇报

师:让我们来欣赏美丽的小泉吧!(读书,展现小泉的美。) 难怪作者发出感叹(假如┄┄)

四、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全文通过对趵突泉的水、大泉、小泉三个方面描写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时更为老舍先生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这样优美的文章所感叹,表达了真情实感,希望你也将学习的方法运用到自已的写作中去。

第五篇:趵突泉教案

趵突泉

一导入:

1在走进课文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块儿来欣赏几幅图片。(这是泉城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评价语:你真会感受;是的,我跟你的感受一样,这样……的趵突泉另人向往,那么老舍笔下的趵突泉又是一番怎样的美妙呢?想去看看吗?好!打开语文书163页,今天咱们一块儿来学习《趵突泉》板书课题:趵字,左窄右宽,是跳跃的意思。

3,下面,请同学们放声的先去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还要注意能不能读的很好听。能做到吗?

二、整体感知:

1.这么美的文章光读还不够,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趵突泉特点的词语。

2.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眼中的趵突泉又是怎样的?具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词语说一说)

清浅

鲜洁

永不停歇(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伟大 纯洁

活泼

鲜明

永不疲乏

神秘

师: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趵突泉是一溪活水 它清浅——

在我们的眼中仿佛看到了这样的趵突泉。它——

三、感受大泉:

过渡:是啊,非常神秘,那到底趵突泉神秘在何处呢?现在,我们先去领略一下大泉的神韵。请大家先读读描写大泉的这段话,感受一下大泉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1你觉得大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书本当中的语句回答。

预设生回答: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知疲乏的趵突泉。 进入分析阶段:

①句子1: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读了这个句子,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

生:1昼夜不停(什么是昼夜不停)——每天每夜

师:永远不停歇,引读:白天,趵突泉,老那么翻滚

夜晚,趵突泉还是,还是老那么翻滚,永不停歇 师:这就是昼夜不停。

生:2翻滚

师:你看到过翻滚的水吗?是怎么样的呢?师:老师这儿有一段趵突泉翻滚的视频,看了之后你定能理解“翻滚”意思。(欣赏图片)这就是翻滚。

3.一年四季:

你看,明媚的春天,趵突泉是————,炎热的夏天,趵突泉是————— 凉爽的秋天,趵突泉是————,冬天更好,趵突泉还是——————,并且,泉上还起了一片热气,不由得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1 师:来,一起读读吧!

师:所以一句话,趵突泉永远都那么——————

②句子2: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谁愿意读一读,还有谁?一起读!)

师:读着这个句子,哪个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冒”字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师: “冒”,什么意思?(学生说)(是的,和我们之前看的翻滚是一回事。我们那句话也可以这么说: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冒着)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你的表达很简洁,我们来看图片,老舍先生去看趵突泉,第一个在冒,第二个泉在冒,第三个泉呢?冒冒冒,三个泉三个冒,那五个呢?„„..那八个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这是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很好,有贡献。 生二:冒的时间长。

引出:你太有见解了,一个“冒”就让人感觉到永不停歇,那三个“冒”字更让人觉得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永远都不停歇

师:这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趵突泉不断地往上冒,冒,冒,趵突泉的泉水冒得高,最高的时候将近一米。(哇)现在谁来试试,有变化地读好这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趵突泉的活泼与力量。生练读(你也来试试)

师:(引读)所以,这就是趵突泉,看那三个大泉,(接读)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

读了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个词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很长很长(四个永远)

师:接连用了四个永远,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泉水在接连不断地持续着冒。 那你们觉得这趵突泉究竟这样接连不断地冒了多少年?生猜测

师: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趵突泉,当时人们称趵突泉为泺。也就是说,这趵突泉至少这样冒了将近4000年。(指导朗读)一起读书4000年的悠久吧,永远那么……

师:如果你就站在趵突泉旁边,看着趵突泉不停往上冒,想着它就这样冒了几千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你有什么想法要说?生:冒了4000年,感觉不太令人相信。冒了4000年,为什么还没有干呢?„„

师:其实老舍先生也和你们想得一样,于是他在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出示:“你只要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就觉得自然的伟大,再不敢正眼去看。”读

2 这个句子。

师:老舍先生,是什么让你不敢看?

生:趵突泉的美

生:大自然的伟大

生:对大自然的敬佩、敬畏 师:那就让我们也去趵突泉的旁边,去入神地体验这自然的伟大。(齐读大泉这一段)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既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小结:所以面对如此美丽的趵突泉,老舍先生不禁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四、感受小泉

过渡:趵突泉的大泉是如此地伟大、神秘,那么池边的小泉又会是怎样的?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感受一下小泉的有趣。 2,这一段写了几个小泉。(四个)好,我们来看这句话:出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这句话写的是哪一个小泉?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和课文当中不一样的?恩,老舍先生一开始就是这样写的,但是他有一个习惯,会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不满意的地方再修改,我们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3,他一读感觉味道不对,他觉得没有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小泉写出来,他决定改,第一次改成了这样(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就加了一个标点符号,他觉得味道好多了,谁来读一读?

4,恩,他觉得有点味道了,但是他还是不满意,他决定再改,这一次是怎么改的呢?第二遍(出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减掉一个字,加了一个标点符号,咱们来读一读。

5,他决定再改,(出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这是第三遍改,他把这个短语移到后面去,意思没变,但是他觉得必须得这样改,你看,我们读起来的味道又不一样了。咱们先读读。

6,他觉得最后一句话也得改一改。(出示: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加了一个“看“看,又来一个,让我们感觉进入现场了。我们把最终确定的话读一读。

7,读最后确定的这句话,你想说什么?你看到了小泉的样子了吗?你看到老舍先生的表情了吗?他的心情变化了吗?你从哪儿感受到?(学生交流)

8,这么一改,我们的感受就多了很多,文章的语言就应该这样细细地去读,自己再读整一段描写小泉的话,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字,还有很多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你都会觉得很好。自己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交流)

师:你看,这就是好的语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泉的姿态,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小泉的有趣。

9,师:老舍先生用了四个有的,在第五个的时候作者用了省略号。我想,老舍先生肯定想这么有趣的小泉不能让他一个人独占了,他想和我们好好分享一下。所以,我们就来想像一下还有的小泉怎么样呢?生写,交流

五、总结: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观赏了趵突泉,你看,读着读着,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趵突泉——板书

而正是这样的趵突泉,让老舍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趵突泉阅读范文】相关文章:

趵突泉老舍阅读答案04-09

济南趵突泉范文05-20

趵突泉课文范文05-21

趵突泉介绍范文05-21

趵突泉简介范文05-21

趵突泉导游词范文06-01

游趵突泉导游词范文06-20

跃突泉范文05-15

突泉贴吧范文05-17

突泉县范文05-15

上一篇:网警关键字范文下一篇:我就爱唱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