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2024-04-12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共8篇)

篇1: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通常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缺氧、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流行,致使人口素质偏低;而早婚、近亲结婚和换婚现象,使得弱智痴呆病患严重。

4、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公路密度低,质量差,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

5、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致使农村耕地“浅”“瘦”“劣”问题突出。“浅”指耕作层浅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蓄水保肥能力差;“瘦”指土壤养分含量低;“劣”指农民不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使土壤养分下降,板结严重,孔隙失调,土地质量变劣。土壤地力衰退已成为贫困地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一大障碍。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几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对这种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贫困地区普遍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和边境地带,扶贫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而贫困的长期困扰,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安定团结局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老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今天我们能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建设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之举,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优化地区政府行为。首先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培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造就一批人才,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一个好支部”反映了村民的愿望。其次是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济环境。鉴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扶植,国家宜在财政,金融信贷、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促进政府经济行为向理性化转变。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政府要担负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促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2、实事求是制定规划。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自然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寻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在不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资源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其次是市场环境,包括地区区位,交通状况,产品集散地与产地距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等。再次是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最后是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规划一些简单易行,投资适度,经营管理要求不高的项目。

3、组织农民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农村有大批曾在外打过工、当过兵的能人,他们有知识、有胆略、有远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鼓励和支持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寻找适宜本乡本土发展经济的各种路向,树立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先进模范。通过这些典型实例,激发广大农户积极投身生产建设,走上生活宽裕的幸福之路。

4、调整结构,改善生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衡。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退耕还林、还牧、还园,确保生态平衡。同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同时,严格监管耕地任意转化为园、林、牧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将大片水地、平地、好地改为其它用地。

5、合理开发,平衡耕地供求。平衡耕地供求,首要的是合理开发复垦。根据每一个山

乡的具体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开发:(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政策,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出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2)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政策,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50年使用权不变。(3)招商引资、群众自筹、集体补贴、政府资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发造地的积极性。

(4)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或废弃地、塌陷地、空闲地复垦为耕地的,政府要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验收,验收合格要及时发放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开发者排除后顾之忧。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按照耕地立地条件与坡度状况,实行人工水平梯田、机修梯田等工程与山地林网、生物经济埂等农田生物防护工程相配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最佳效益。

6、推动特色产业发展。(1)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良种及特色农业的培育;运用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搞好特色农产品栽培;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检疫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2)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应给予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优惠政策。特别应在特产税征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必要的优惠,以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销售队伍。

7、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贫困地区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人才智力条件弱,政策环境不够灵活宽松。因此,应加快交通、通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办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启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根据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对一些依靠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应予以优惠。

8、加强区域合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做强做大贫困地区的各种产业,争取获得全方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篇2: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裴国智

贫困地区在实现生产发展上,伴随各地基层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普遍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的矛盾日益显现,从而使该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更为艰巨,道路更加漫长。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贫困地区为解决温饱,强调“人人都得有地种”的目标导向,让一部分本已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产业的进城农民和人少地多农户将维持性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一再受阻,从而形成“户户都种粮”的既定事实,在当前农村土地30年不变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政策条件下,不仅让基层政府在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场看似一切有利于农民的博弈中,陷入了“自己的手掌拍自己嘴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也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因“无地可调”而难以摆脱传统粮食种植的怪圈。

第二,城市化进程当中,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匮乏与现代农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实质上是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这样在工业和城镇化大量扩张发展的同时,抽取广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被贫困地区称为“铁杆庄稼”的劳务输出,因其显著的增收贡献能力,事实上已变成农村大多数较高素质劳动力重要的谋生途径,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局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使得目前原本劳动力素质不高,建设现代农业急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贫困山区发展特色

产业因“无人可行”而跨不出规模约束的怪圈。

第三,在实现生产发展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受“重政绩,轻实绩;重村庄治理,轻生产建设;重行政命令,轻示范诱导;重富裕村组,轻贫穷村组”的传统思维影响,对制定生产发展规划认识不充分,要么缺乏科学长远的生产发展规划,要么制定的规划因缺乏科学性或其他原因而被随意更改。今天搞养殖业,明天又提倡种植业的普遍现状,既不能促进农民增收,更难以真正调动起农民个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第四,贫困地区随着国家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在不断提高本地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助长了一部分农民群众过多的依赖和过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短时期内难以发挥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第五,目前农村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一般都注重于产后销售环节,而在引导土地规模经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等方面还基本处于盲区,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对贫困地区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引导农民彻底改变老传统老经验老办法种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更要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建立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一)进行思想宣传和发动必须讲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认识也是生产力。对贫困地区来讲,受长期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民主意识以及自卑自贱的低层次文化心理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国家扶贫投资的负面效应,面对农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迁和市场需求、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已由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以前,单一的没饭吃、没屋住、没衣穿扩大到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谁

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系统问题,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解,有的甚至片面地将建设新农村理解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特殊扶贫项目,而抱有等待观望、靠政府、靠投资的“一等二靠”思想。宣传讲实质,就是针对上述倾向,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让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对上述问题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既明白时代赋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广泛的内容和任务,又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而唤醒他们心灵深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空前高涨的积极性,调到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源动力,最终树立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必须讲实情。当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源和经济条件,而是更多受制于外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生产发展规划位居新农村规划之首,为顺应当前贫困地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既要面对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强调遵从地方的内部实情;又要面对市场,突出特色,强调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实情。因此,制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既要有各种生产要素为支撑,保障能实现;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有实效,才能有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避免生产发展过程中,盲目随从和人为变更的随意性,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三)发展措施和实施必须讲实惠。发展生产是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经营条件下,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建设进程,让广大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一是以推进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办法。针对目前农村土地的利用现状,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准物权性质的流转市场建设的同时,通过给予哪些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让给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农业经营大户的进城农民一定的现金直补,提高国家直补资金使用的公平

性和实效性,开创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进城农民利益的双赢之路。二是以当前农业经营大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对农民的直补政策。根据不同农户经营状况,变以往的“均等型直补”为“条件型直补”,通过制定较为详细的分类补助标准,提高直补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各类经营大户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有钱可赚,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真正发挥示范推广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其他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三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决杜绝“大喊口号、空讲大话、乱树典型”的形式主义。要结合整村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帮扶一批资金、扶持一批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带强一个班子、搞活一方产业”的硬措施,切实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障他们得到生产发展的更多实惠。

(四)评价发展结果必须讲实绩。发展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有发展必然有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绩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的“民心工程”,而不是为某些领导个人升迁服务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对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来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公正的评价方法,是正确展示他们的工作实绩,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因此,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体系,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3: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全国有1 3亿多人口,农村人口占9亿多,其中有近5亿多农业劳动力,尽管我国农业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我国耕地面积总量是固定的,投入高、产出总量少,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中国农民问题。

2. 农村合作艰难,效率低下。

目前,中国农村是一家一户经营承包责任制,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钱、“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经济,这种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千变万化的成本与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将会导致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故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会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 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3. 贫困的境况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

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消弱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瓦解,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在繁荣的都市面前,农村人的精神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目前,在农村农闲时节,大部分农民便蹲窝在家中赌博,田野荒芜,固然国家有众多的惠国惠民的政策,但这一点补贴也满足不了当前经济增长之下的农民胃口,农民自愿颓靡、自甘堕落。

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相应措施

1. 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新体制和政策。

如今,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加大,既有生产力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的原因,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向是当前必走之路。(1)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突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居民差距。(2)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树立农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3)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渐渐地将进城民工、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职工分门别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城乡的过渡衔接。(4)鼓励农业劳动力向非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把农村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10%以下,使中国渐渐呈现出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由“乡村中国”走向“城市中国”。

2.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效率。

发挥农村乡、村基层领导机构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使各地农业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产前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种子种苗引进推广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后为农民提供市场销售服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对这些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使农产品走向国际化,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成的事情,提高了农民收入。

3. 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扩建新农村建设必然要走乡村城镇化道路,势必会使许多农民面临失地的境地.那么合理解决征地问题是关键。(1)完善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目前我国失地的农民安置主要是依据1 9 9 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完善重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法规。安置方式主要是一次性货币安置,即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了补偿,补偿1.5万元~3万元,让其自谋出路。但这种补偿无法恢复失地农民往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故必须扩大补偿内容,如生产资料的补偿、生活保障的补偿、土地增值补偿、土地补偿费要增加年限及土地潜在损失补偿等,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失地农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2)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安置。实施培训教育,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失地农民自主创新的“绿色通道”,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励失地农民向创业型农民转变,催生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产业工人和个体从业者。

4. 发展村民自助,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广大农民应深刻认识到国家不是慈善机构,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力推动者,新农村建设的资源投入,主要不是国家财政,而是农民的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实行村民自助,才是真正可行之路,农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发挥广大农民的自身力量,才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人文环境,要让广大农民自创家园,完成自己应有的义务。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坎坷与挫折,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长效机制,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参考文献

[1]潘维:城市包围农村——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经济管理文摘,2007(6)

篇4: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西部12个省区市的面积为691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2%,2000年末总人口约为35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同时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和未来供应地。但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0年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东部地区为1400美元,西部地区只有600美元,东部是西部的23倍。此外,我国近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要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否则,依靠东中部地区的带动,即使实现了全国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而西部地区没有长足的发展,或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都很难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需要全球范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更需要国内各地区间的统筹与协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破坏严重,不仅已经危及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中东部地区的发展也造成巨大危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同样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

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西部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将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实现西部地区城乡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消除贫困,保证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5大民族自治区,31个民族自治州中的27个,120个自治县中的83个分布在西部,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近80%生活在西部。可以说,西部开发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地区,或者说西部开发的主战场在民族地区。西部开发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大部分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加快西部开发进程,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落后于东部地区,市场体系不完善,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市场主体缺位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转制速度慢,经营状况不佳;个体、私营经济虽有较快发展,但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层次低,还没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居民的商品、市场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但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模式。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国家主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物品、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这是西部开发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包括国有企业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和理念,增强居民的契约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综合效率;其次是加快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方式的转变,在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产生和发展在积聚各类生产要素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产出效率,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道路拥挤、贫困等负面影响,但它们对人类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是难以估量的。可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通过调整发展道路加以解决的。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初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同样离不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西部开发所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决定了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从总体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经济门类。但除少数行业和企业外,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以传统工业、传统技术为主,信息化水平低。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属于资源加工型,对资源及环境的依赖程度高。如果继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将加大对环境的破坏,使西部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主要经济功能体现在其巨大的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城市的出现和城市化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使其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在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改变产业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提高9亿农村人口的收入,如果农民的收入不能尽快提高,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即使中国经济总量达到小康指标,也不能在实际上说明中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目前已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和农业问题,而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方面。于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多方面的,但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最大的。西部开发必须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为此,近期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改变目前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西部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有利条件,有些产品在国外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收入。四是加强城乡经济联系和协作,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五是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进一步作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确立“以人为本”和“富民为本”的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即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西部开发也必须始终坚持“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富区”和“富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同时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商品丰富多彩。无论是在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改革,都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作为首要目标。改革开放的过程始终没有偏离“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目标,在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也满足了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需要得到承认和尊重的过程。尤其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承认劳动者的个体利益,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有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大,从经济总量上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除了总量差距外,更主要表现在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等平均指标上。因此,在创造经济发展基础环境的同时,大力提高各项人均指标,把“富民”摆在首要地位。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富民”是基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并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西部地区实现“以人为本”和“富民为本”的目标,现阶段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资源开发与“富民”的关系。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资源型产业仍是大部分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在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基础上,资源开发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应带动当地各种生产要素的广泛参与,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广泛参与。二是“发展极”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应加强其辐射能力,避免出现“孤岛”效应,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富民”的目的。三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关系。增加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其所生产的产品价值的实现,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相对封闭的生产和流通环境,不利于其产品价值的实现,在很多地区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为此,在培育各级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服务职能,但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四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西部开发过程中,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在一些地区或领域也应突出公平原则,帮助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和其他一些弱势群体,使他们也能尽早过上小康生活。

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培育先进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不是单纯的经济过程,而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西部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继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

西部地区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在稳定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相对封闭状态的被打破以及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和传播,使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和影响,有些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的东西也会随之进入。如近些年日益严重的吸毒贩毒、民族分裂倾向等,都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此应进行坚决的禁止和打击。同时要加强引导,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合理扬弃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

篇5: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宛庆丰

贫困县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总体要求,更应该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从自己最能做到、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

一、结合实际,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不加以克服,将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一是表现为信心不足。认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何容易,在发达地区提建设新农村还差不多。况且贫困地区农村与发达地区农村差距很大,不在一条起跑线上,首先要缩小这种差距后再谈新农村建设,否则,即使建设也是低水平的新农村,甚至担心搞得什么都不象。

二是表现为难有作为。认为农业是自然经济,再努力干农业发展也快不到哪里去,况且每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在从事的诸多工作中,最能体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工作就是农业,费力了不一定见效,因此,建设新农村干与不干都差不多。

三是表现为唯工业论。建设新农村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实行以工补农。贫困地区工业发展大都十分落后,自身没有能力实现以工补农,在这种情况下,抓工业才有希望,抓农业没有出路,干脆就只抓工业,靠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来抓新农村的建设。四是表现为依靠心理。建设新农村没有投入是建不成的。贫困地区的投入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依靠上面,上面有多大的投入,新农村就有多大的建设,什么时候有投入,我们就什么时候搞新农村建设。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是表现为急于求成。建设新农村慢了肯定不行。作为贫困地区要普遍建设新农村有难度,那么就高标准的办点作样来体现加快新农村的建设。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办点作样很难有推广价值,一个县要普遍达到办点作样村的水平,没有30—50年的发展还不行,这种作法实际是搞成了新村建设而不是新农村建设。

上述种种表现,都是对建设新农村认识上的不明确。那么,贫困地区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我认为首先要结合实际确定建设的目标。通过调查,我们结合花垣县的实际,提出了用3-5年时间,实现村村“六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通电视;达到村村“六有”:有一项稳定致富的主导产业,农户有一栋舒适实用的房舍,青壮年农民有1-2门实用技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村民享有民主管理权利,适龄青少年享有九年义务教育;做到村村“六无”:无违法犯罪、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虐待老人妇女儿童、无脏乱差、无封建迷信活动、无乱砍滥伐现象的目标。我们认为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就是我县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新农村,明确了“六通、六有、六无”的目标,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就要突出重点,抓好落实。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将从六个方面加快建设新农村。

(一)突出农业产业建设。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建设滞后,正因为产业建设抓的不够,农民的生活才不宽裕。实践已经证明:那个村有产业,那个村的老百姓生活就宽裕。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决消灭产业空白村,引导和帮助每个村建立和形成产业。一是选准规划好产业。根据花垣县农村地理和自然条件情况,在前面地区的乡镇重点发展柑桔和蔬菜产业,在中间地区的乡镇重点发展药材青蒿和畜牧产业,在后面地

区的乡镇重点发展烤烟产业,全县结合退耕还林,建立起造纸桤木原料基地。二是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湘源生化、合力纸业、太坤公司和天隆酱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发展订单农业建基地,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支持其扩大规模,给予贷款贴息扶持。三是为农户提供产业服务。只要农户从事规划的产业项目,政府免费为其供种供苗,并组织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制定奖励政策。对新形成产业的村,凡是成片连块开发在500亩以上,人均养猪1.5头以上,人均养牛一头以上,每年奖励村里5万元,连续奖3年。对新形成的产业开发大户,凡成片连块开发在100亩以上,养猪200头以上,养牛50头以上,每年奖励大户1万元,连续奖3年;养家禽一万羽以上,奖励5万元。

(二)突出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贫困面比较大,帮助这部分人摆脱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应有之举,可以说没有这部分人的脱贫,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是要落实惠农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把免征农业税、种粮和良种补贴、退耕还林、产业扶持、合作医疗、教育扶贫、购置农机补贴、贫困救助和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落实到村、到农户,用政策调动起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起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好老百姓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的改造和建设,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同时全面推行免费为少年儿童卫生防疫、免费治疗肺结核和麻风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免费为精神病患者供药等政策。其次要建立起救助保障体系。做到对所有五保户应保尽保,并且在今年内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敬老院,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做到对所有贫困户应助尽助,并相应的提高其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确保其有饭吃有衣穿。

(三)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即使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水平也不高,仍需我们下大力解决这一瓶颈制约问题。按照“六通”的目标,在未来3-5年,电力建设上我们要完成57%的村农网改造工程;要解决好6.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要实现通村道路的提质和养护;今年电信要实现村村覆盖,100%的村通移动电话;与此同时,今年要完成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建设渠道配套工程,使农业人口人平旱涝保收面积达0.6亩以上。

(四)突出教育文化事业。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落后。为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完成所有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基础上,今年要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寄宿制学校,并对寄宿的贫困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同时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进职校的比例要由现在的47%上升到70%以上。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乡乡建有文化站,并对25个具有苗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村,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起村文化室,建立起文艺宣传队伍。

(五)突出生态建设。过去,贫困地区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来求得发展,建设新农村不能走这条老路。为此,我们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继续实施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每年新建沼气池5000口以上,沼气的入户率达62.5%以上;从明年起,每年给每户农户无偿提供3—5包水泥,帮助农户逐步完成改水、改厕、改厨、改拦、改浴、改舍;同时,积极实施异地脱贫搬迁工程,将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质灾害严重的民乐镇下椿木、团结镇耐子堡等村的农户搬迁到集镇。

(六)突出基层政权建设。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村班子。要继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定农村广大党员理想信念,认真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存在的矛盾问题。要加强农村党员活动室的建设,每年高标准建设50个村活动室;在提高了村干部补贴、给予任职15年以上退下来的村主干以及农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补贴的基础上,可考虑给予年满70岁、党龄在30

年以上的农村老党员以50元/月的生活补贴;要严格村主干的任职条件,对那些不能胜任的要撤换下来,对那些不符合任职条件的绝不拉夫凑数,勉强上岗任职。

三、注重方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在贫困地区要办成一件事本来就很不容易,更何况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就更要注重方法,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一方面会出现不负责任,建设新农村喊在口头上,不落实在具体中的走过场现象;另一方面会出现强行推进,不量力而行,不尊重农民意愿,从而激化矛盾的现象。

(一)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落实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不搞强迫命令、长官意志、“一刀切”。二是要教育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在广大农民中传播新观念、新技术和有用信息,让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而不能“等靠要”、搞包办代替,依赖政府和外界投入,从而自觉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注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能因为强调建设新农村就忽视了城镇化、工业化,必须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聚积财力支持农村,才能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才能使农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增值机会。今后五年,我们将考虑财政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即使财政没有新增,也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增长1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将制定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企业家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还将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就业的优惠准入条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促进城市的扩容,农民的增收。

(三)注重集中资金办大事。要改变过来投入上“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资金支持能对农业加快发展起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做到投资一项、成功一项、见效一项。“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对县本级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涉农部门专项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及其它支农资金实行整合,实行统一制定规划、统一申报项目、统一安排资金、统一实施项目、统一项目验收、统一监督管理。在新农村示范试点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注重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尽自己最大努力,又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总体上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关心的增产增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实际问题。

2006年9月6日撰稿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篇6: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王志禹

〔内容摘要〕 六盘水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机遇;贫困山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机遇。本文立足贫困与建设的关系,着重探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 键 词〕 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 思考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由于欠发达、欠开发,六盘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面对现实,六盘水应向何处去?我们寄希望于西部大开发。但西部大开发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特别是“三农”发展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央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我们应怎么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下面笔者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一、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受“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等先天不足的制约,更兼目前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六盘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

(一)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受到制约。六盘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所占比重非常大,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气候多变,海拔落差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更兼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六盘水经济先天不足。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制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规模化、机械化发展难度很大。

(二)农业经济基础脆弱,资本积累能力差。六盘水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8亩,总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则更少,仅为0.52亩,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同时,春旱少雨,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发,人均占有林地、园地以及工矿用地等指标,都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在土地资源匮乏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六盘水经济基础十分脆弱,财政自给能力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

(三)农业人口素质低,科技推广难度大。六盘水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推广和有组织生产的难度都很大。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劳动者那里是教而不学,学而不会。加之分散的土地生产,农业生产的成本很高,利润很低,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差距和收入差别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不必言表。城乡差距和收入差别大的问题,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城乡自身社会公共资源分布差距较大,交通、教育、卫生等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各项基础条件很差;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同时,城镇居民的增收幅度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在进一步扩大;三是农村自身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农村能人、胆大者致富能力强、机遇多,在农村与中低收入者的差距也拉得很大。

(五)农业发展的观念和思路较为落后。一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直接操作的基层政府农业发展观念落后,思路单一;二是农民自身生产经营观念(包括生活观念)较为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生产方法单

一、经营方式粗放,基本停留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状态;三是产业结构单一,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化

项目极少。

二、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落后,我们渴望崛起,我们需要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我们应该能够崛起,应该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辩证的观点,不足中往往孕育着特别,差距有时就是特色(也是经济学范畴的差异)。只要我们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化,靠自身“产品”(重点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社会产品)的差异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一)政府主导,着力抓好生产发展。很显然,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发展的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绝不可能变成现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脆弱,农业从业人口素质低,科技意识、经营意识差等问题的存在,都要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唱主角、能唱主角。但主导不等于主持。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抓投入、抓组织、抓引导、抓技术、抓示范、抓培训,着力于抓政策开发,解决组织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服务、进入市场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快速、良性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全力突破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什么地方?在经济基础的薄弱。经济基础薄弱的症结何在?在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因此,新农村建设应着力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突出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穷志短、得过且过的现状才会改变,进一步发展才会有投入也才敢投入(智力和资本的投入),生活的要求也才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现也才会有基础、有后盾。

(三)适度集中,切实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首先是资本的集中,其次是产业的集中,再次是人口的集中。资本集中便于解决投入不足、煮夹生饭的问题;产业集中有利于规模生产,解决产品质量和技术支持的问题;人口集中有利于解决居住分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当然,集中特别是资本和人口的集中,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权威和信誉,对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无疑是一种考验。但集中资本绝不能让农民丧失资本,集中人口绝不能让群众生活水平下降。

(四)强化经营,人尽其才实现农业产业化。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自治组织的力量;要从人的因素着手,以人为保障,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要根据实际整合农村各种行业工作,考虑让能人多付担子一肩挑,大幅增加能人、带头人的报酬,重点抓好带头人、领路人的选配甚至下派工作。同时,要对村民进行合理分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经营,抓好销售与生产环节的相对分离。要运用利益激励机制,分离产销利益链。也就是说,要让有信息渠道和销售经验的人运用自己的信息和经验资本,赚取较高的报酬,鼓励销售,用销售引导生产、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不能算是商品。

(五)打造品牌,努力培育农业产业的拳头产品。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在生产和经营中塑造信誉、打造品牌,靠品牌增加产值。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要培育一两个打得响、卖得出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包括深加工产品)品牌,稳定农村经济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同时也要全市一盘棋,做好统筹规划,避免项目重复产生低效益。

(六)变劣势为优势,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六盘水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是制约因素,也是优势所在,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作为制约因素,就要求我们理性对待,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农业产业中退出来,该退耕还林的退耕还林,该种植经果林的种植经果林,该发展蔬菜的发展蔬菜,该种植粮食作物的种植粮食作物。优势所在,“一山有四季”正是立体农业发展的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正是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展工业的互补条件;丰富的地质地貌,更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

特色化,其实也是差别化。针对六盘水而言,一段时期内,20字方针中的“生产发展”是核心,“生活宽裕”是保障。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较高一层次的要求。应该运用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区别对待,具备条件的可以齐头并进;条件不成熟的,应该突出重点抓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7: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专业论文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摘 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的变化和成效中,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久发达;新农村建设;认识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19-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将极大促进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建设和发展进程。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一是产业培植初显成效,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分布和区位状况,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抓好粮、烟、畜、蚕桑、林果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坝区、半山区优质粮烟经济带、蚕桑产业经济带,山区核桃、板栗林果特色产业经济带,建设优质粮烟、核桃、蚕桑、养殖专业村,培强农民增收产业,带动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合水利、林业、交通、农业、扶贫等项目,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强了农业和农村水、电、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活动得到丰富。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村文化室、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完善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强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各种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展。四是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提高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一事一议”、“三议两公开”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新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五是试点建设,各具特色,示范作用初步显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本着政府引导,农民自建,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认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产业支撑型、资源开发带动型、城乡一体整村推进型、精神文明建设助推型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各新农村试点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特色,建成了蚕桑村、核桃村、养殖和民族团结示范村,促进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在试点建设中,坚持建管结合,健全新农村管理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新农村建设管理,努力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组示范作用明显,为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广大农村加速发展的办法之一。虽然,在一些贫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果还不明显,部分地区还在试点阶段,但不管怎样,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村注入了生机活力,也给广大农村带来希望。然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情况。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广大农民群众,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却未能发挥显现。很多时候,人们听到的主张、建议、规划、目标等几乎都来自当地政府组织,从县级到村级,自上而下接受上级部门作出决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就是农民或是村民,却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的新农村建设中“失语”。结果出现政府部门热情高涨投入新农村建设工作,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即农民群众,却对新农村建设相关事宜不热心,有的群众甚至以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组织的事,与他们无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些地区、村组,群众“等、要、靠”思想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政府组织“好心办了坏事”的现象发生。之所以出现这些矛盾,主要原因还是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对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认识和态度,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真正需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为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进展缓慢,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医疗水平需要提高。随着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加大,农村群众的就医环境有了改善。大部分地区做到了每个村委会配备一名乡村医生。但就目前的现状看,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群众患病难以及时就诊,有时更无法确诊;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群众遇到的困难多,经济负担加重。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科技文化投入政策措施需要改进。随着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应用,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现在的农村,有一定文化、掌握一定技术,接受过国家义务教育的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是老弱病残者或是老人、妇女、儿童。这部分群体,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全方位改变农村面貌的工程中,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留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这些新型农民成为自己家乡村镇的建设者,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建好新农村,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加大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状态。一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龙头企业不多。二是农产品生产粗放。在畜牧业养殖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产品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不成正比,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市场信息利用机制不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够,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现在使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都是几十年以前就修建的基础设施工程,由于年久失修或是管理不善,多数都在带病运转,安全隐患大,抵御自然灾害、抗风险能力不强。

(四)管理有待加强

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村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村容村貌、村集体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建设资金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基础配套设施等建设;另一方面却是受益群众保护意识淡漠,建好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村级群众集体活动室作用发挥不明显,出现重建轻管现象。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继续加大各方面力量投入时,要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投入力量,加强对村民群众思想觉悟提高的教育管理。

三、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该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作为重点。继续完善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疏通沟渠排水管道等各项具体工作,加大改造好畜圈、厕所,“村容整洁”的目标就达到了。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劳力,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逐步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就能得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使农民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需求者,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民收入可随着发展而提高,“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村村通电视、广播后,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村村通道路后,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建设中,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才会有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应是自然村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发达的城市近郊农业即将不存在,农民转变为居民的机会增加。因此,新农村建设就应多以现在已形成的在耕地附近的自然村为建设对象,或者是离城市相对较远的自然村为主要建设目标。而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给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对村庄的规划,农村群众房屋建设的标准等一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要让群众自己规划设计,不能像有的地区,为了达标而对农民群众做出硬性规定。对于一些私有品,如厕所、畜圈等会影响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具有一定公共设施的性质,政府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进行改造。

(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仍需以财政投入为主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由于受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等限制,增收困难,贫困程度高。因此,贫困地区在广泛动员广大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资金、出劳动力的情况下,建设资金应以财政投入为主。

(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贫困地区面临着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体的扶助问题。因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因时因地而异,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要着力抓好水、电、路为主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紧紧围绕山、水、田、林等自然资源做文章,把丰富的山林、水力、生态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农民群众尽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二是大力发展“牧、桑、烟、药”等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在大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上下苦功,全力扶持以桑蚕、名优水果、干果、特色高原农业、无公害蔬菜等基地建设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好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实现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趋势,尽快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广电、通信等社会服务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村级卫生室,逐步改善提高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四是要打好扶贫攻坚战。引导农民跳出本地市场,瞄准国内外大市场的广泛需求,开拓新兴市场,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强农村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风文明”典范。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步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让先进思想和良好的外来文化传入农村,提高当地农民群众各方面的素质,逐步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五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完善各类公共服务体系。要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努力扩大订单农业市场占有额,鼓励和扶持民间专业大户、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二三产业。

(五)新农村建设要重视人的因素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因素在人。一是要举贤任能,选好领头人。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人的选拔任用、新生力量的培养发展、基层组织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环节入手,重点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团结战斗的领导力量和坚强堡垒。二是要留住培养造就出的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同时,留住这一批批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劳务输出网络,加强劳务协调工作。近年来,劳务输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相关部门要更加主动地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建立相对稳固的劳务输出协作关系,促进劳务输出合理、有序、稳定发展。四是要加大劳动力就地转移力度。积极开辟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些适合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门路,开工建设一批开发时间长、就业岗位多的项目,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就地转移。

篇8: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1 西部贫困地区首批建设村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个别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滞后于“村容整治”, 农民增收不明显, 农村经济发展慢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协调统一:“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 “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 “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 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

针对“二十字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在江苏、湖南、河北和甘肃4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目标最重要的依次是:生产发展46%、生活宽裕34%、管理民主8%、村容整洁6.3%、乡风文明4.7%;农民最关注的生活问题依次是:收入增加、教育条件的改善、就医条件的改善, 然而才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民理想中的新农村。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 由于政府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有限, 加之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 本该最先落实的“生产发展”落实不了。一方面, 农村生产发展需要的周期较长, 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属于软问题, 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于是,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 往往只好将工作重点落实到见效快的“村容整治”上, 具体体现为支持人民盖房、修路。而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几项目标重视力度偏弱, 于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1.2 建完安居房后村民不同程度负债, 导致抗风险能力降低及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许多村民都需要借钱才能建成安居房, 而如果近年家中有人得大病或孩子上大学, 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如果想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连前期投入的资金都有很大困难;如果想从事经营活动, 连本钱也无力投入。事实上,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及宗旨相违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如果农民为建房而欠下一大笔外债, 相对以前反而会更加贫困, 如此, 会形成农民健康和教育无保障、农业减产的恶性循环。

经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造成这样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经济底子薄。正如我们接触的村民所说, 政府免农业税, 给水泥、给砖并帮助设计和指导建房的惠民政策历朝历代没有过, 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也不愿错过。于是, 他们想尽办法四处筹钱, 以致日后的生活捉襟见肘、步履维艰。

1.3 软、硬件建设不协调, 思想文化意识的提升落后于硬件建设

经调查发现, 在西部贫困地区, 除少数村庄是因为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贫困外, 还有大部分贫困村贫困的直接原因是因懒致贫, 而且越穷的村庄村民越对致富无动于衷。正如俗话说的“穷欢乐”, 表现为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经分析, 这部分因懒致贫的村民实质是文化素质低, 思想观念落后。

1.4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 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现象严重

因为农村缺乏产业, 农民仅靠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和自然经济生存, 根本无法致富, 于是出现大量的外出打工者, 如此便形成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家园的现象 (即人们常说的“386199”现象) 。

对农村而言, “386199”现象会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缺管、致富带头人缺乏、致富产业缺乏的三缺现象, 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对城市而言, “386199”现象会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积聚、城市物价上涨、住房紧张的局面。当前的城市住房价格飞涨与之也密切相关。

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而言, “386199”现象会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将有碍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2 对策研究

2.1 各级政府严格把好新农村建设步骤关

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 要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结合中国国情, 借鉴韩国的经验, 发展经济先于村容治理, 扶贫与开发相结合, 扶贫政策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使之达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目标后再进行村容整治。

我国有后发优势, 有经验可循, 因此更应避免由政府主导造成农户负债更加严重的现象。其实, 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是关键, “仓廪实而知礼节”, 有了钱农民自然会有建房的欲望和需求, 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援助, 届时建完房也不存在后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尴尬。

2.2 政府提供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小额信贷支持后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服务能力有弱化趋势: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 存款不断转移到大城市, 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融资渠道, 普遍患有资金“饥渴症”。针对这些困难, 央行正在建立新机构, 用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来解决需求矛盾。另外, 对于农村信贷来说, 缺少实物担保或担保人是信贷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难题, 银行可以采用农户联保贷款、加强监管和建立农户经济档案等措施来降低贷款风险。

2.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为

新农村建设提供长久的智力支持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 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 GDP就会增加9%。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对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作用, 都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 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

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 对口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村民专业知识, 提升思想文化意识, 最终提高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村小组拥有了自己的科技活动室, 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村民特点和实际条件, 利用科技活动室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 内容主要包括种/养殖业知识、卫生医疗常识、经营基本技能和理念等, 也可播放一些农民致富的专题片和故事片。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还可以组织村干部和积极性高的村民到示范村参观学习, 之后再给他们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 待这些人先富起来, 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农村生态产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更希望吃到生态食物。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 农村经济大有可为:

(1) 种植经济作物。如:烤烟、大米、水果、蔬菜等。可依据地质、水文、交通等自然条件来决定具体种植什么经济作物。

(2) 养牛、养羊、养鸭、养鸡、养猪等。如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养牛羊, 田地多、粮食多的地区可养鸡、养猪,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养鱼、养鸭或其他水产。

(3) 地方特产。农民致富最具前景和竞争力的莫过于地方特产。顾名思义, 特产就是地方特有的或从此地发源或兴起的, 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通常能反映出民俗民风的特殊产品。这种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此建议鼓励支持农民更多地靠发展特色产业来致富。

2.5 根据地方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业

调查发现靠近旅游区的村庄一般都比较富裕, 而且村民思想意识较为进步。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会间接带动思想的进步, 另一方面, 村民的思想意识会受到游客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扶持自然资源好、有民俗特色的地区和村落开发旅游产业是解决农村致富、实现农民间接教育的良好途径。有民俗特色或绿色食品丰富且交通便利的村庄开发农家乐。

2.6 鼓励劳力输出与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

上一篇:教务处对教学的总结下一篇:小当家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