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污染

2024-05-05

能源污染(精选七篇)

能源污染 篇1

然而, 有一点他可能不知道, 这些肩负“绿色”美称的零排放电动客车却有可能成为环境的隐形杀手。因为这些电动车的电池, 一旦在报废上监管不力, 反而对环境会造成危害。

据悉, 一个小小的钮扣电池就能污染大约60万升水, 相当于一个人一生总的用水量。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 更可以使得1平方米的土地无法在种植农作物。

在电动客车上普遍安装的电池报废后又对环境会存在多大的影响呢?

南京依维柯产品部韩东保高级工程师曾表示,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 目前就客车行业而言, 普遍看好的锂电池。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铅酸电池已经进入成熟期, 并曾一度广泛应用到电动客车上, 但其容量低、体积大、铅酸对环境污染大的种种缺点都令其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而由于锂离子电池单位重量储能高, 锂资源较丰富且价格也不很贵, 现在客车行业普遍采用的磷酸锂和锰酸锂电池。

笔者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 普遍说法是, 锂由于不是重金属, 所以锂电池对环境没有影响或者很少。

但也有专家表示, 尽管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汞、镉、铅等毒害大的重金属元素, 但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还是有很大影响。

由于目前废锂电池并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 这就造成了废旧锂电池回收管理的空白。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客车行业内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没有统一标准, 各企业处理标准也没有细化。

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汪先锋对此表示, 国家规定汽车电池饱和量低于70~80%时, 不能用于汽车能量储存。为了减少用户的单次购车成本, 安凯与电池厂家和用户采用的年付费的电池租赁方式, 废旧电池届时会由厂家自行处理。深圳五洲龙客车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 企业在销售前已经与客户和电池厂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用户购买电动客车两年后, 电池由电池厂进行回收, 回收费用、是否能够进行更新使用还要根据两年后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价格。

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简称《大气十条》和《实施细则》),指导能源行业承担源头治理和清洁能源保障供应的责任,特制定《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一、能源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限期完成”的原则,加快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着力保障清洁能源供应,推动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显著降低能源生产和使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 响,促进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消费比重达到7%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重点城市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

中期目标: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9%以上,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全国范围内供应国 V标准车用汽柴油。逐步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山东省接受外输电比例,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远期目标: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总量控制取得明显成效,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不断深入,以较低的能源增速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形成清洁、高效、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治理重点污染源

(三)加大火电、石化和燃煤锅炉污染治理力度

任务:采用先进高效除尘、脱硫、脱硝技术,实施在役机组综合升级改造;提高石化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催化裂化装置安装脱硫设施,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和管理;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原油成品油码头进行油气回收治理,燃煤锅炉进行脱硫除尘改造,加强运行监管。

目标:确保按期达标排放,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火电、石化企业及燃煤锅炉项目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措施:继续完善“上大压小”措施。重点做好东北、华北地区小火电淘汰工作,争取2014年关停200万千瓦。

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所有燃煤电厂全部安装脱硫设施,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现有燃煤机组进行除尘升级改造,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所有石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安装脱硫设施,全面推行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加强生产、储存和输送过程挥发 性有机物泄漏的监测和监管;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燃煤锅炉现有除尘设施实施升级改造;火电、石化企业和燃煤锅炉要加强环保设施运行 维护,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排放不达标的火电机组要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电网企业不得调度其发电。

2014年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完成石化行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2017年 底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现有炼化企业的燃煤设施,基本完成天然气替代或由周边电厂供汽供电。在气源有保障的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区 域基本完成炼化企业燃煤设施的天然气替代改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 关中、甘宁、乌鲁木齐城市群等“三区十群”范围内,除列入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的项目外,不再安排新的炼油项目。

(四)加强分散燃煤治理

任务:全面推进民用清洁燃煤供应和燃煤设施清洁改造,逐步减少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利用量。

目标: 2017年底前,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基本建立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密闭配煤中心、覆盖所有乡镇村的清洁煤供应网络,洁净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

措施:建设区域煤炭优质化配送中心。根据区域煤炭资源特点和煤炭用户对煤炭的质量需求,合理规划建设全密闭煤炭优质化加工和配送中心,通过选煤、配煤、型 煤、低阶煤提质等先进的煤炭优质化加工技术,提高、优化煤炭质量,逐步形成分区域优质化清洁化供应煤炭产品的布局。

制定严格的民用煤炭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加快制定优质散煤、低排放型煤等民用煤炭产品质量的地方标准,对硫分、灰分、挥发分、排放指标等进行更严格的限制,不符合标准的煤炭不允许销售和使用。推行优质洁净、低排放煤炭产品的替代机制,全面取消劣质散煤的销售和使用。

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监管。煤炭经营企业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标识,无标识的煤炭产品不能销售和使用。质量监督部门对煤炭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达不到相关标准的煤炭不允许销售和使用。煤炭生产、加工、经营等企业必须生产和出售符合标准的煤炭产品。

加强对煤炭供应、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环保监督。各种煤堆、料堆实现全密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加快运煤列车及装卸设施的全封闭改造,减少运输过 程中的原煤损耗和煤尘污染。在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严查劣质煤销售和使用,加强对煤炭加工、存储地环保设施的执法检 查。建立煤炭管理信息系统,对煤炭供应、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实现动态监管。

推广先进民用炉具。制定先进民用炉具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对先进炉具消费者实行补贴,调动购买和使用先进炉具的积极性,提高民用燃煤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三、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五)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任务:适应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推行“一挂双控”(与经济增长挂钩,能源消费 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双控制)措施。做好能源统计与预测预警,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引导全社会科学用能。

目标: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保障体系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比例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措施:按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各地区分解目标的落实工作,有序推进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工作。组织开展全国能源统计普查,加快建设重点用能单 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完善能源消费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并及时调控各地区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用电量等指标。总结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适时启动能源需求侧管理试点。

2015年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0个地级市启动能源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开展能源需求侧管理试点。

(六)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任务:结合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要求,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制定耗煤项目煤炭减量替代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压减无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分散或直接燃煤,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目标: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净削减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300万吨、1000万吨、4000万吨和2000万吨。

措施:提高燃煤锅炉、窑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整治无污染物治理设施和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燃煤锅炉、窑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工程建 设,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通过集中建设热 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天津市、河北 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北京市建成区取消所有燃煤锅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 成区原则上不得新建燃煤锅炉;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现有多台燃煤机 组装机容量合计达到30万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则建设为大容量燃煤机组。到2017年底,天津市燃煤机组装机容量控制在1400万千瓦以 内,河北省全部淘汰10万千瓦以下非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启动淘汰20万千瓦以下的非热电联产燃煤机组。

四、保障清洁能源供应

(七)加大向重点区域送电规模

任务:在具备水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煤炭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加大向重点区域送电规模,缓解人口稠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

目标: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鲁地区新增送电规模200万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域新增送电规模6800万千瓦,其中京津冀鲁地区4100万千瓦,长三角地区2200万千瓦,珠三角地区500万千瓦。

措施:在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按照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标准,建设大型燃煤电站(群)。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推进鄂尔多斯、锡盟、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宁东、哈密、准东等9个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基地建设。

采用安全、高效、经济先进输电技术,推进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东地区以及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和广东省的输电通道建设,规划建设蒙西~天津南、锡盟~山东等12条电力外输通道,进一步扩大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规模。

华 北电网部分,重点建设蒙西至天津南、内蒙古锡盟经北京、天津至山东、陕北榆横至山东、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输电通道,加强华北地区500千伏电网网架,扩大 山西、陕西送电京津唐能力,进行绥中电厂改接;华东电网部分,重点建设安徽淮南经江苏至上海、宁夏宁东至浙江、内蒙古锡盟至江苏泰州和山西晋东至江苏输电 通道;南方电网部分,重点建设滇西北至广东输电通道。

(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

任务:督促炼油企业升级改造,拓展煤制油、生物燃料等新的清洁油品来源,加快推进清洁油品供应,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目标: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措施:制定出台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国内已有炼厂升级改造,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新项目建设,理顺成品油价格,确保按时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 油。加强相关部门间的配合,对成品油生产流通领域进行全过程监管,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

拓展新的成品油来源,发挥煤制油和生物燃料超低硫的优势,推进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长治等煤炭液化项目以及浙江舟山、江苏镇江、广东湛江等生物燃料项目建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供优于国V标准的清洁油品。

2015年底前,燕山、天津、大港石化等炼厂完成升级改造,华北石化完成改扩建,向京津冀地区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2300万吨以上;高桥、上海、大连、金 陵石化完成升级改造,镇海、扬子等炼厂完成改扩建,向长三角地区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4100万吨以上;广州、惠州、茂名等炼厂完成升级改造,同时加快湛 江、揭阳以及惠州二期等炼油项目建设,向珠三角地区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2200万吨以上。加快河北曹妃甸,洛阳石化、荆门石化以及克拉玛依石化改扩建等炼 油项目建设,以满足清洁油品消费增长需要,2017年底,全国范围内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

(九)增加天然气供应

任务:增加常规天然气生产,加快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推进煤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加快主干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储气和城市调峰 设施建设;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先保障民用气、供暖用气和民用、采暖的“煤改气”,有序推进替代工业、商业用途的燃煤锅炉、自备电站用煤。

目标:2015年,全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500亿立方米。2017年,全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3300亿立方米。

措施:着力增强气源保障能力。提高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主产区产量,加快开发海上天然气;突破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规模开采利用技术装备瓶 颈,在坚持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水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推进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引进天然气资源。到2015年,国内常规气(含致密 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和进口管道气供应能力分别达到1385亿、65亿、100亿、90亿和450亿立方米,长期LNG合同进口达到2500万 吨;到2017年,国内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和进口管道气供应能力分别达到1650亿、100亿、170亿、320亿和650亿立 方米,长期LNG合同进口达到3400万吨。

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建设陕京四线、蒙西煤制气管道、永清-泰州联络线、青宁管道等干支线管网以及唐山、天津、青岛等3个LNG接收站。建成中亚C线、D线 及西气东输三、四、五线等主干管道,将进口中亚天然气和新疆、青海等增产天然气输送至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通过中缅天然气管道逐步扩大缅甸天然气进口,供应西南地区;建设新疆煤制气管道,将西部煤制气输往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完善京津冀鲁、东北等地区的现有储气库,新建适当规模的地下储气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设以LNG储罐为主,地下储气库和中小储罐为辅的调峰系统。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储气能力建设。

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高效用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民用,有序推进“煤改气”项目建设,优先加快实施保民生、保重点的民用煤改气项目。鼓 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在气源落实的情况下,循序渐进替代分散燃煤。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加强燃气发电项目管理,在气源落实的前提 下,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

(十)安全高效推进核电建设

任务:贯彻落实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推进核电建设。

目标: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力争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800亿千瓦时。

措施: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最高安全要求建设核电项目。加大在建核电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建设质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建成红沿河2-4号、宁德2-4号、福清1-4号、阳江1-4号、方家山1-2号、三门1-2号、海阳1-2号、台山1-2号、昌江1-2号、防城港1-2号等项目。新建项目 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择优选取,近期重点安排在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电力负荷中心的区域。

(十一)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任务: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有序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开发利用;提高机组利用效率,优先调度新能源电力,减少弃电。

目标:2015年,全国水、风、光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9、1.0和0.35亿千瓦,生物质能利用规模5000万吨标煤;2017年,水、风、光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3、1.5和0.7亿千瓦,生物质能利用规模7000万吨标煤。

措施:建设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雅鲁藏布江中游等重点流域水电基地,西部地区水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对中东部地区水能资源实施扩机增容和升级改造,装机容量达到9000万千瓦。

有序推进甘肃、内蒙古、新疆、冀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风电基地建设,同步推进配套电网建设,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大力推动内陆分散式风电开发。促 进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风电在京津唐电网的消纳,京津唐电网风电上网电量所占比重2015年提高到10%,2017年提高到15%。

积极扩大国内光伏发电应用,优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稳步推进青海、新疆、甘肃等太 阳能资源丰富、荒漠化土地闲置的西部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到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电站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促进生物质发电调整转型,重点推动生物质热电联产、醇电联产综合利用,加快生物质能供热应用,继续推动非粮燃料乙醇试点、生物柴油和航空涡轮生物燃料产业 化示范。2017年,实现生物质发电装机11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产能达到500万吨;生物沼气利用量达到220亿立方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 超过1500万吨。

积极推广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重点在京津冀鲁等建筑利用条件优越、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区推广地温能供暖和制冷应用。鼓励开展中深层地热能的梯级利用,大 力推广“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技术进步、环境友好、造福百姓”的雄县模式,建立中深层地热能供暖与发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模式。到2015年,全国地热 供暖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

督促电网企业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按照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的原则,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在更大范围内消化可再生能源。完善调峰调频备用补偿政策,推进大用户直供电,鼓励就地消纳清洁能源,缓解弃风、弃水突出矛盾,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十二)推动煤炭高效清洁转化

任务:加强煤炭质量管理,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升级示范,加快先进发电技术装备攻关及产业化应用,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

目标:2017年,原煤入选率达到70%以上,煤制气产量达到320亿立方米、煤制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综合能效达到50%左右。

措施:鼓励在小型煤矿集中矿区建设群矿选煤厂,大中型煤矿配套建设选煤厂,提高煤炭洗选率。完善煤炭产品质量和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制定煤炭质量管理办法,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和异地利用,禁止进口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质煤炭,限制高硫石油焦的进口,提高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用煤产品质量和利用效率。

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坚持“示范先行”,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主技术,加强不同技 术间的耦合集成,逐步实现“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利用方式。坚持科学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鄂尔多斯盆地煤制清洁燃料基地、蒙东褐煤加工 转化基地以及新疆煤制气基地,增强我国清洁燃料保障能力。

加快先进发电技术装备攻关及产业化应用,加强天津IGCC示范项目的运行管理,推进泰州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效燃煤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在试验示范基 础上推广应用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加快700度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的研发,2018年前启动相关示范 电站项目建设。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将煤炭更多地用于燃烧效率高且污染治理措施到位的燃煤电厂。

(十三)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任务:有序承接能源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转移,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

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的政策体系。2017年底前,每年新增生物质能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每年新增生物质能工业供热利用量150万吨标煤。

措施:结合资源特点和区域用能需求,大力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提高分散利用规模;加快在工业区和中小城镇推广应用生物质能供热,就近生产和消费,替代燃煤锅炉;探索风电就地消纳的新模式,提高风电设备利用效率,压减燃煤消耗总量。优先在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中推广生物质热电 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地热、太阳能热利用、热泵等新型供暖方式,建设200个新能源供热城镇。

在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实施差别化的能源、价格和产业政策,在能源资源地形成成本洼地,科学有序承接电解铝、多晶硅、钢铁、冶金、建筑陶瓷等能源密 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转移,严格落实产能过剩行业宏观调控政策,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迁建,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选择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城市生态环保要求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采取统一规划、规范设计的方式,积极推动各类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技术在城市区域供电、供热、供气、交通和建筑中的应用,到2015年建成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占城市能源消费比例达到6%。

(十四)推广分布式供能方式

任务:以城市、工业园区等能源消费中心为重点,加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以自主运行为主的方式解决特定区域用电需求。

目标:2015年,力争建成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2017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达到3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措施:出台分布式发电及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并网指导意见,允许分布式能源企业作为独立电力(热力)供应商向区域内供电(热、冷),鼓励各类投资者建设分布式 能源项目。2015年底前,重点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安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2017年底前,全国推广使用天 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推进“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计划,在江苏、浙江、河北等地选择中小城镇开展以LNG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试点。

按照“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电网平衡”原则,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开拓接入低压配电网的就地利用的分散式风电,完善调峰、调频、备用等系统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补贴政策。

(十五)加快储能技术研发应用

任务:以车用动力为重点,加快智能电网及先进储能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究和系统集成,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改善风电、太阳能等间歇式能源出力特性。

目标:掌握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技术,突破10兆瓦级空气储能、兆瓦级超导储能等关键技术,2015年形成为50万辆电动汽车供电的配套充电设施,2017年为更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市场提供充电基础设施保障。

措施:研究制定储能技术和政策发展路线图,开展先进储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及示范试点,明确技术实现路径和阶段目标,从宏观政策、电价机制、技术标准、应用支持等方面保障和促进储能技术发展。以智能电网为应用方向,开展先进储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及示范试点。加快电动汽车供充电产业链相关技术标准的研 究、制定和发布,加大充电设施等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六、健全协调管理机制

(十六)建立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

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有关地方政府及重点能源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十个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以及重点能源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相关领导同志担任负责人。

地方政府负责落实本行政区域内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建燃煤项目煤量替代、民用天然气供应安全、天然气城市调峰设施建设、天然气需求侧管理、“煤改 气”、新能源供热、分布式能源发展、小火电淘汰以及本方案确定的其它任务,加强火电厂、石化企业、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及成品油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协助相关 能源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重大能源保障项目的用地、用水等配套条件。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企业负责落实油品质量升级、天然气保供增供、石化污染物治理等任务。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神华等企业负责落实小 火电淘汰,火电污染物治理等任务,推进西部富煤地区外送电基地建设。中核、中广核、中电投等企业负责推进东部沿海地区核电项目建设。国网、南网等电网企业 负责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无歧视接入分布式能源,配合做好大用户直供、输配分开等改革试点工作。

(十七)制定分省区能源保障方案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按照《大气十条》、《实施细则》以及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于2014年5月底前编制完成本行政区域能源保障方案,与国家能源局衔接后,适时发布。

(十八)完善工作制度

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省区能源主管部门和重点能源企业于每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末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相关省区能源主管部门和重点能源企业每月至少向国家能源局报送一次工作信息,及时反映最新进展、主要成果、重大问题、重要经验等内容。

国家能源局与相关能源企业就大气污染防治重大能源保障项目签订任务书,并实行目标管理。项目单位每季度至少向国家能源局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

(十九)加强考核监督

加强对相关省区能源主管部门和重点能源企业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公布。对于考核结果优良的地方和企业,在产业布局、资金支持、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考核中存在严重问题、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的地方和企业,将严格问责。

七、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二十)强化规划政策引导

结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统筹推进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各项工作,加强宏观规划指导,加快煤炭深加工、炼油、电网建设、生物质 能供热等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出台,严格依法做好规划环评工作,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抓紧制定并发布《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办法》、《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 法》、《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关于严格控制重点区域燃煤发电项目规划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关于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加快电网建设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生物质能供热实施 方案》等配套政策。

(二十一)加大能源科技投入

依托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进发电、分布式能源、节能减排与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重点支持煤炭洗选加工、煤气化、合成燃料、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先进燃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十二)明确总量控制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工作的责任主体。将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各地区和高耗能行业监测预警体系。

(二十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以实施大用户直接购电和售电侧改革为突破口,稳步推进调度交易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保障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优先并网,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 及交易制度和新增水电跨省区交易机制。稳步推进天然气管网体制改革,促进管网公平接入和公平开放。明确政府与企业油气储备及应急义务和责任。完善煤炭与煤 层气协调开发机制。推进页岩气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

(二十四)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

开展电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管,加大火电项目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力度,促进燃煤机组烟气在线监测准确、真实。环保设施未按规定投运或排放不达标 的,依法不予颁发或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加大节能发电调度、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和全额保障性收购的监管力度,推进跨省区电能交易、发电权交易、大用户直供 等灵活电能交易,减少弃风、弃水、弃光。开展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提高管网设施运营效率,促进油气市场有序发展。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监管。加强能 源价格监管。加强能源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能源监管统计、监测、预警及考核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受理投诉举报案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五)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建立健全反映资源紧缺程度、市场供需形势以及生态环境等外部成本的能源价格体系,推进并完善峰谷电价政策,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政策,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执行力度,逐步扩大以能耗为基础的阶梯电价制度实施范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价格机制,深化 天然气价格改革,推行天然气季节差价、阶梯气价、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

(二十六)研究财金支持政策

清洁能源背景下大气污染控制的思考 篇3

摘 要:大气污染一直是世界科学家们致力研究并努力解决的问题。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有很多种,就目前所拥有的技术而言,不能做到一次性解决全部污染,每套处理方案只能将其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在某方面性质相同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因为气体流动性大,分布面积广,并无明显的边界,所以处理起来相当麻烦。

关键词:清洁能源 大气污染 控制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60-02

1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和利用现状

1.1 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分布非常广泛,在世界各地分布着各种清洁能源,且资源量巨大。不仅有生物质能源、风能,还有太阳能以及水能源,这些都是清洁的能源。但是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有限,只在少部分地区得以实行。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还是煤炭,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每年所消耗的煤炭量巨大,占比也远大于发达国家。

1.2 清洁能源的利用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生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起这方面的问题。清洁能源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清洁能源将来的重要地位,都在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并同步研发相应的设备[1]。相关的法律以及资源保护措施也一并进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清洁能源得以迅速发展,在能源使用量中比例不断增大。目前社会主要的能源——煤炭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污染大,而清洁能源种类多,产生污染物少。但是因为技术不够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并不能普及应用,只在少数领域及行业试行。

2 清洁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以电能为例,因为资源分布不均匀,通常存在大跨度的输送问题。如我国的西电东输工程,就是将西部地区的电能通过电线输送到东部沿海城市。因此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庞大,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因为区域跨度太大,导致后期的技术维护工作很麻烦;第二,技术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应用领域和应用地区面小;第三,资金投入量大。虽说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对其投入的资金量也相应很大,在风电技术、太阳能技术等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投入的资金量也可相应减少;第四,相应的法律体制以及落实情况。清洁能源作为新的能源进入人们的生活,相应的法律也在试行与颁布,但是立法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存在立法滞后的情况。还有人们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五,清洁能源的普及程度不够。清洁能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清洁能源还不了解,对其意识淡薄,不清楚清洁能源与其他能源之间的区别,以及清洁能源所拥有的优势,这样也阻碍了清洁能源的快速推广;第六,清洁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由于人的素质等因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不当致使产生次生污染。因为清洁能源使用者不受限制,所以使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就容易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

3 清洁能源的利用趋势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能源使人类进步、发展,人类社会无法脱离能源而生存。社会发展至今,清洁能源已然成为现今能源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部分。目前可以开发并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1]。

清洁能源占有如今的地位,原因在于它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的过程中都没有或极少有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就现今能源产量占比最大的煤炭来说,其生产、运输和使用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特别是在焚烧使用阶段,因为脱硫等工艺技术的有限性,脱硫不彻底,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气体,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4 利用清洁能源控制大气污染的策略

4.1 扩大宣传

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参与到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中来,加强各行各业的节能环保意识。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推广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公众还未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深刻,在此背景下,政府及社会各有识之士都应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宣扬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报纸、杂志、电视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体平台上传播清洁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公众对清洁能源的理解和对控制大气污染的认可[2]。最终,全社会都应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各生产单位都应大力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以维护大气环境为己任,从根源上遏制大气污染。

4.2 加强能源管理

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阻止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建立以政府和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对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为社会各行各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先决条件。

第一,政府应强化自身的主导力量,加大宣传及监督力度,有效引导社会各行业尽可能以使用清洁能源为主,激励整个社会对大气污染控制的行为。具体措施如下:(1)应明确并强调政府部门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的主导地位和主要责任,制定、实施并推广一系列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2)各部门应加强对能源使用的管理措施,淘汰那些可能对环境污染产生严重污染的小规模工厂,积极查处未获资质的小煤窑;(3)各部门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努力推动清洁能源在各行业中的有效运用。

第二,应引入正确的推广清洁能源的价值观,建立、完善并推广市场机制,通过提高或减免税金、费用、贷款利率等方法对企业使用能源的途径进行有效管理。对所有产生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额外征税,而对所有积极使用新能源的企业酌情降低甚至减免税收。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价格的方式,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充分考虑企业及普通民众的价格承受能力。

第三,目前我国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量的企业都更倾向眼前的功利,而不注重长远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仅仅依靠宣传教育难以真正推广新能源产业,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最好能够对环境保护进行立法,以法律手段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并在法律基础上,制定各化学成分的排放标准。

4.3 提升净煤技术

我国目前在煤炭加工领域还存在非常严重的不足之处,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依然非常落后,并且,各环保设施也不齐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煤炭加工技术,提升净煤水平,就成了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利用率、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大力发展适宜我国国情的净煤技术,做到投资少、成本低,使广大能源企业和生产企业都能够接受。

5 结语

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工作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生产力和工业规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清洁能源就成为缓解我国环境压力的重要出路。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及政府各种相关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清洁能源将会在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辉,熊俊,鞠立伟,等.考虑清洁能源参与的跨区域能源配置优化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4):71-77.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 篇4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 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以往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 主要污染物下降10%。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目前, 研究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绝大多数文献仅考虑了合意性GDP产出, 而忽略了非合意性产出, 如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因此,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 将污染排放指数作为非合意性产出, 分析比较了1997—2008年中国30个省份的能源效率。

二、模型及数据选取

(一) 模型

经典的DEA模型称为CCR模型, 即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效率模型;如果加入约束条件∑S=1, 则成为BCC模型, 即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效率模型。经典DEA模型依赖的一个基本假设, 要求投入尽可能的减缩而产出必须尽可能的扩大。但是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带有非合意性产出, 这些非合意性产出必须尽可能减少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率。而传统的DEA模型却只能使之增加, 违背了效率评价的初衷, 经典DEA模型对于非合意性产出的处理显然不再合适。

Seiford和Zhu (2002) 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他们首先对将合意性产出乘以-1, 然后寻找一个合适的转换向量使所有负的非合意性产出变成正值 (转换向量法)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处理非合意性产出的DEA方法。

(二) 变量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覆盖我国除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的所有地区, 总共30个省市、自治区。假定生产过程中需要3种投入要素: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 生产出合意性产出GDP和非合意性产出环境污染排放。

1.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各省历年资本存量, 本文参考张军等人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测算结果, 取其2000年现值为计算基准, 单位为亿元。

2.劳动力:劳动力一般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 本文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就业人数表示, 单位为万人。

3.能源:使用各省每年的能源消耗量来表示所投入的能源, 主要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应数据, 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4.GDP:各省GDP和GDP平减指数, 来自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2000—2009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 以2000年为基期, 单位为亿元。

5.污染排放指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物, 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3种形态。本文以各省1997-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6个指标作为污染排放的原始指标,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 综合成1个污染排放指数, 并进行线性转换。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整理计算。

三、实证分析

表2为研究期间中国平均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本部分我们着重分析省际间能源效率及收敛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数据计算所得。

(一) 能源效率的测算

1997—2008年间, 全国平均能源效率最高的省份是上海、广东、海南、青海、江苏、天津和福建。其中, 上海、广东、海南和青海在整个研究期间一直处于效率前沿面, 即处于最佳效率状态。福建和湖北等省份也有若干年位于前沿曲线上;平均能源效率最低的省份为河北、内蒙古、贵州和山西, 同最优前沿上的省份相比, 其值均未超过60%。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多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仅青海为西部地区省份, 而能源效率较低的省份多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整个研究期间, 东、中、西部平均能源效率分别为84.5%、67.9%、65.6%。总体来看, 各地区能源效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特征。

(二) 能源效率收敛性检验

根据Barro和Sala-i-Martin (1992) 的研究, 收敛可分为σ收敛和β收敛。σ收敛分析通常借助变异系数 (CV) 来测量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 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统计量。β收敛指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然而传统的“Barro回归”法对β收敛的检验存在“Galton谬误”问题, 并且众多学者对β收敛的检验结果表示质疑。因此,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进行σ收敛分析, 通过计算不同年份的变异系数, 作图观察其随实际推移的变化趋势。

由上图可知, 省际间的σ值高于区域间的σ值。研究期间, 省际间能源效率的σ值先降后升再降, 分别以2002和2006年为分水岭, 即1997—2002年期间, 省际间能源效率呈收敛的趋势, 2003—2005年间呈发散趋势, 2006年以后, 又有逐渐收敛的趋势。从地区内部来讲, 东部地区σ值先升后降, 然后逐步上升, 研究后期, 能源效率提升相对平稳, 内部差距呈缓慢收敛之势;中部地区σ值收敛趋势与省际间情况相似, 只不过收敛与发散的分水岭分别为2000年和2004年, 从2005年开始, σ值开始下降, 内部省份差距逐渐缩小;西部地区σ值先下降后上升, 内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呈发散趋势。三大地区之间的σ值变动较为剧烈, 但在研究后期呈收敛趋势, 说明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对1997-2008年中国各省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间, 平均能源效率最高的省份是上海、广东、海南和青海, 平均能源效率最低的省份为河北、内蒙古、贵州和山西, 大多省份能源效率符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特征。但从整体来看, 省际间的能源效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综合以上分析, 可得出如下结论及建议:

(一) 在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下, 各省均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和可能性, 但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各不相同, 差距很大。

能源污染 篇5

国家能源局: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有效应对大气污染。

国家能源局将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抓紧建立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供热。制定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的思路、定位、目标、任务和措施。将生物质能供热纳入能源行业管理,制定项目管理指南和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与环保及其他部门的沟通,积极推动建立生物质锅炉大气排放标准及相应的环保监测体系,完善财税和电价优惠政策。组织生物质锅炉供热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相关产品、设备和工程建设标准。以防治大气污染任务较重、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急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组织编制生物质能供热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市场。今年启动一批示范项目,建设200个工业供热和100个民用采暖项目,大力推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防治大气污染做出积极贡献。(原标题:《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生物谷Bioon.com)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 篇6

1 能源消耗是引起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人类不仅是环境的产物, 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之中, 不断的改造着自然。但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在改造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 随着现代科学快速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基础能源的需求量与使用量也开始大幅度增长。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会造成地面下沉和地下水污染;水能的开发与利用, 则会导致地震、地面沉降、生态系统变化等。在诸多能源当中, 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的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量能源的消耗, 使得由于能源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1 以我国煤炭为例, 因为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煤烟型污染成为了我国破坏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气中, 约87%的二氧化硫、60%TSP、71%的二氧化碳以及67%的NOx都来自煤炭的燃烧。煤炭燃烧时排放出的大量NOx二氧化硫也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继北美、欧洲之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出现大片酸雨区的国家。长江以南、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的很多地区, 降水年均p H值已经小于5.6, 华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也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 在北方酸雨污染交轻。据统计某一年我国由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森林、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等三方面的经济损失达1100亿人民币之多, 约占那一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左右。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还会伴随着大量的煤层气和煤矸石的排除, 这些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出10倍以上。

1.2 一臭氧层的破坏为例, 在距离地面30km左右的大气层集中了9 0%的臭氧, 虽然其浓度很低, 但是却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是保护地球生物的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 被广泛当做制冷剂而使用的氯氟烃化合物, 在分布到大气中后, 大量破坏臭氧分子, 使得臭氧层浓度严重降低, 甚至出现臭氧空洞等现象, 进而导致地球上的生物收到紫外辐射的危害。氯氟烃的大量产生是因为氯氟烃广泛用于制冷剂和空调制冷系统, 由此可见臭氧层的破坏与人类的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对臭氧层的破坏还有用作清洁剂的四氯化碳, 以及用作灭火剂的哈龙类化合物等物质 (统称ODS) 。我国在1986年到1994年间消耗DOS量以每年12%增长率增长, 1995年达到10.5万消耗臭氧层潜能值的峰值, 可见这几年对大气中臭氧的破坏非常严重。

2 能源消耗导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 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气候变暖

在地球大气中期到温室作用的气体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臭氧、氟利昂、一氧化碳以及水汽等。由于大气运动是没有国界, 是全球性的, 所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都是共同的。当进入到大气的有害物质过多, 超过了大气的自我净化的能力时, 就会对各方面造成污染。

2.2 能源消耗导致酸雨污染

在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认为和自然两个来源。例如, 二氧化硫的自然来源主要包括火山活动和微生物活动, 以及含盐的海水飞沫也增加了大气中的硫含量。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一般, 但是由于自然有循环过程, 所以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保持平衡的。这几十年来虽然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种种措施, 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 使得燃料单位质量的矿物燃料所排出的二氧化硫量有了一定量的减少,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工业的发展, 矿物燃料的总消耗量还在不断增长,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也在不断增长。

2.3 能源消耗导致荒漠化的加剧

荒漠化石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等因素, 导致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 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应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使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使能源消耗与环境的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关系到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 能源的消耗保障了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本文对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杨旭, 万鲁河, 王继富, 王宝健, 徐洋.基于VECM模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 05:75-79.

能源污染 篇7

目前,湖南省工业正在经历一个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过程,伴随而来的是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工业环境污染的加重[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在三次产业中是最高的;而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又却是最严重的。但是,由于湖南不能跳过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湖南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必然过程[2]。工业与资源、环境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会消耗不同数量的能源、产生不同数量和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因此,分析工业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意义重大[3]。

1 湖南省能源消耗情况

2005年,湖南能源消耗按当量值计算为8 519.9万吨标煤,1985年为3147.2万吨标煤,1985~2005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7,见表1。

由于2000年后,湖南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势态,这一时期,能源消费年增长2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68。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相应年份各卷。

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能源消费总量看,2002年湖南能源消费摆脱2000年的负增长,之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2000~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一直都超过了能源供给总量;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供给总量3 947万吨标准煤。

从增长率来看,2002年开始,湖南省能源消费的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随后几年,差距又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增幅高于生产总量增幅达12.2个百分点;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仍然超过能源生产率,全年共消费能源5 562万吨标准煤。

2 湖南省工业环境污染情况

与工业污染有关的环境指标原始数据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Ps、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Pso、工业废水排放量Pw、工业废气排放量Pg、工业粉尘排放量Pf。湖南省工业污染排放物排放量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相应年份各卷。

据统计显示,湖南省的环境污染从总体说来仍然在不断加重;最明显的指标就是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数量的增加;但是,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有逐步改善的趋向[4,5]。从表2可以看出,湖南省主要工业污染的情况如下:

(1)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Ps逐年增加,但是固体废弃物排放量Pso却在减少,这得益于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开展较好,使得其排放量逐年减少;

(2)工业废水的排放量Pw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这些年来,湖南对工业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在逐年加大,全省工业废水减排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3)这一时期,工业废气的排放量Pg一直呈增加的态势,虽然SO2排放量已经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工业发展增速,使得其它工业废气排放,主要是CO2排放量的增加速度较快;

(4)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湖南全省工业三废排量,包括废水排放总量Pw、工业废气排放总量Pg、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Ps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Pf都比上一年有所下降;这表明,湖南省的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3 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联系;在实际经济工作中,一般采用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等指标来表示[6]。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走向,可以从湖南省GDP在三次产业比例窥见一斑,见表3。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湖南省统计年鉴。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增长,湖南省三次产业比重顺序从“一、二、三”(1991年前)变为“二、三、一”(1992~2000年),再演变为“三、二、一”(2001年后)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湖南省这一结构变化反映了工业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随着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会依次更迭,即产业增加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发生变化,如表3所列,可以看出:

(1)一次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依次上升;

(2)最明显的是,第一产业GDP所占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17.5%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占全部GDP的40.5%;并且,预计这种上升趋势将一直保持下去。

4 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的关系

4.1 产业结构与能源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一、二、三次产业对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强度差别很大。表4反映的是全国能源在三次产业的消耗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生产性消费占绝大部分,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占总能源消费的5%、78.4%和16.6%,湖南省情况类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表4为全国2004年三次产业能源的消耗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都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且在整个第二产业中,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到了98.4%,其万元产值能耗量为2.03吨标煤,高于整个第二产业的平均能耗。因此,在整个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中,工业能耗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工业部门作为湖南省能源消费的大户,其能源消费占湖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5%左右。特别是最近几年,工业消费能源的比重逐步提高,在湖南省规模工业行业部门中,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6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9个行业分别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1 104.05万吨标准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801.86万吨标准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76.44万吨标准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473.13万吨标准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425.20万吨标准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306.78万吨标准煤,造纸及纸制品业为192.18万吨标准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142.92万吨标准煤,纺织业为62.47万吨标准煤;而这9个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合计要占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90.1%。

4.2 不同工业部门与环境

在工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的环境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表5显示了2005年湖南省不同行业的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统计年报2006相关资料计算整理。

从表5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三种主要污染物排放中,污染物来源主要集中在少数部门:

(1)以工业废水排放来看,主要的排放量集中的行业为造纸与印刷业、化学原料与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

上述三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到总排放是的将近一半。因此,湖南省水污染治理工作主要应当围绕这三个行业开展,特别是造纸与印刷业、化学原料与制品业这两个部门,其水污染排放量已经占到整个湖南水污染排放的30%以上,是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2)再来看工业废气的排放,可以看到,电力蒸汽及热水供应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业这三个主要的废气排放行业的废气排放量占到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部分。

在2005年,上述三个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到所有工业废气排放量的73.07%。其中火力发电、水泥生产和钢铁生产是湖南废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3)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也非常集中。湖南工业固体废气物主要集中在矿业、电力蒸汽及热水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这三个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73.84%,应作为治理重点。

5 结论

(1)能源消耗与产业发展和结构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不但一、二、三产业能源消耗相差大,而且一、二、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情况相差也非常大;

(2)工业部门环境污染物的产生比较集中,每一种污染主要由少数几个部门产生,造成有的行业污染非常严重,而另一些行业污染则非常轻微。因此,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可以考虑发展低污染行业,这将会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3)降低能源消耗量与污染物排放量,不但需要分析工业产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情况,并且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律规范,加强政策引导和执法监督力度,才能有效地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减少工业环境污染。

摘要: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通过近年湖南省能源消耗、工业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数据变化情况,分析得到湖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办法。

关键词:湖南省,工业,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湖南崛起遭遇能源瓶颈》[N];《中国经济时报》2005.10.02。

[2]聂钠、董明辉:《湖南工业化进程的生态环境压力趋势分析》[J];《生态经济》2006(7):99-112。

[3]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7,(2):35-42。

[4]陈东:《湖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实证研究》[D];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05.4:33-35。

[5]李金华:《中国产业:结构、增长效前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121-123。

上一篇:苏南苏中苏北下一篇:癌症的原因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