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临床疗效

2024-05-11

理论临床疗效(精选九篇)

理论临床疗效 篇1

关键词:治则,治法,名老中医,传承,理论创新

《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之基础, 其中有关治则与治法论述颇多。其后历代医家基于临床各有所阐发, 渐成体系。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认识, 更提出了一些新治法。非常值得传承, 值得认真总结与整理。如何认真领会中医治则与治法的理论,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以提高临床疗效?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与“十二五”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研究课题组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整理如下。

1治则治法理论, 源远流长

于智敏研究员:

若论治则治法, 当先知文达意。“则”在金文上, 是“鼎”旁立“刀”, 有庄重庄严之意。如国家法典, 最重要的、不可撼动的东西方需刻于鼎。所谓“剖符作誓, 丹书铁契, 金匮石室, 藏之宗庙”, 治则就有这样的作用。实际上这个字在里面就已经奠定了它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法”在金文, 土和水旁边是“鹿”。实际上, 它是指水时刻保持一种平泽的状态。“则”和“法”结合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则”是不能变的, 确定了扶正固本, 确定了这个治则以后, 是不能变的。但是这个“法”, 可以随着“则”适时地变化, 随时调整, 这就是动和静的结合, 走和守的结合。

王玉光教授:

梳理治则治法理论发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包括“平调阴阳”的治则。在《内经》其他的相关的篇章中, 提出了诸多根本性的治则, 比如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标本缓急、治病求本等等。而有关治法, 《内经》也多有论述, 如“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还有吐法、下法等等。“内经十三方”里面也有很多体现治法的一些内容。治法真正形成体系, 是在《医学心悟》, 提出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但随后治法的发展仅仅是在这八法的内容之下进行了细化。

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 治则治法上承着“理”, 下承方药, 方从法立, 法从证出, 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我们在整理治则治法的过程中发现, 治法应分很多层次, 包括“治疗大法”和针对不同疾病和证候的具体治法。我们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 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理念和中医思维, 包括我们的教材, 几乎所有的疾病的治则治法都是扶正祛邪、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调整阴阳。对于一个病, 比如支气管哮喘, 教材上往往都是, 什么样的病机, 大致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的证候, 然后确定总的治则, 再确定各个证型的治法。实际疗效不能尽如人意。真正有意义的治则治法是什么?一个名老中医的常用治则治法往往是凝炼了一生的, 代表着其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实际是理解和传承了很多原创的中医传统思维, 同时结合了很多其他的, 比如家传、师承等。更关键的是, 这些治则治法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 而且解决的都是所处时代的疾病重大疑难问题。因为这个治则治法的产生和应用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出发的。如秦伯未老师提出来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道溃疡, 廖家桢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 在当时都引起广泛关注。而治法不是一方一药, 应是个治疗体系, 治则治法下统方药, 并不限于几个方剂, 应该是治法统领之下的真正的圆机活法。比如李士懋教授强调的汗法, 不只治疗表证, 也治疗里证, 也治疗虚证, 甚至能解决现代疾病里边的将近六七十种的疾病。再如夏桂成教授的“调周法”, 也是一整套体系, 不仅是几十首方剂, 而是一系列的方剂。

刘宁博士:

治则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治疗的根本大法。谈治则治法离不开病证。治疗原则也就是治疗的思路, 是解决临床疾病的一个基本思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到“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所以从方证对应来讲, 最开始的应该是症状、是病, 然后确立治疗的基本原则, 再从治疗的原则引出各种治疗方法, 关于“法”就可以圆机活法, 针灸有针灸的方法, 推拿有推拿的方法, 中药有中药的方法, 所以, 治则在临床中地位和价值是非常高的。如果临床基本指导原则错了, 那么临床上不管具体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治则治法理论传承, 意义重大

田元祥教授:

中医看病, 讲究“方随法立, 药从方出”, 讲究有法、有方、有药, 其中治法尤为关键。有些人开的方, 就是一堆药, 毫无层次感。或与自身水平有关, 但更有可能是组方思路混乱, 当然会影响疗效。观察发现, 凡是在临床上能够站在中医的角度, 用中医的思维去考虑, 去分析病情, 去遣方用药的, 疗效都比较好。相反, 凡是按照西医的思路去开方, 多效果较差。临床上, 在多数情况下, 尤其是老年患者, 往往是同时患有多种复杂的疾病, 根据中医“方随法立, 药从方出”思维出来的方子, 才能保证疗效。

于智敏研究员:

首先, 中医的治则治法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是最薄弱的。在教材上, 篇幅也是最少的。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大道至简”“大道至约”;第二就是其蕴含的微言大义, 今人已难窥其门径。刘向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兮仲尼没而微言绝, 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就是此意,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也如此。可能跟对治则的理解, 挖掘的深度不够有关。应该说, 治则治法在临床中的地位, 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毛主席有一句话:“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那么, 我们可以套用这句话, 即“临床疗效的准确与否, 治则治法是决定一切的”。我们学习中医、研究中医、传承中医, 必须从治则治法入手。治则治法这个环节虽然是最薄弱的, 但它恰恰也是成为大医、成为名医的一个最高的境界。

刘晓峰副研究员:

治则是中医解决疾病问题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原则, 治法则是实施这些原则的具体方法。脱离了临床实际谈论治则治法会偏于空泛, 当我们觉得治则与治法难于把握时, 反映的其实是对疾病状态的认识不清晰。关于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 《类经》“王应震曰∶见痰休治痰, 见血休治血, 无汗不发汗, 有热莫攻热, 喘生休耗气, 精遗不涩泄, 明得个中趣, 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 治法从何据。”由此可见, 医家对人体对疾病认识得越深刻, 那么治则治法的应用就越准确, 疗效就会越好。名老中医传承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对于具体临床问题的认识, 以及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治则治法给出的治疗方案或专方秘方。此外, 随着学科的发展, 对疾病的研究的深入, 分科越来越细, 当医家过多关注于疾病的细节和具体的治法, 就容易忽视对疾病整体治则的把握, 往往会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导致治则的应用出现问题, 从而在治法的应用上出现偏差。因此中医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治则, 我们研究过很多临床误案, 至少有一半是因为对疾病认识不清, 因而治则出现偏差。

3创新性治则治法理论的形成

姜苗主任医师:

治则治法的形成, 研读古代经典是基础。如周平安教授通过对《内经》的反复研读, 对“和”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他常说“家和万事兴, 人和不生病”, 无论在临证观还是养生观中无不注重和谐的思想, 认为平衡是暂时的, 和谐才是永恒的, 强调健脾胃、调升降, 重视后天之本, 促进五脏和谐。强调“和”的思想并非用药一味追求平和, 周老也常用麻黄、附子、细辛、石膏之类, 而且有时用量很大。但是他注重整体和谐、讲究药物配伍, 强调标本缓急、重王道而非霸道。再如王沛老师对中医外科的“护场”理论有很深的理解。“护场”理论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四周赤肿不散漫者, 名曰护场。”有“护场”的预后好, “不护场”的预后差。王老师在治疗疮疡性疾病, 包括很多肿瘤, 起手药就是黄芪、当归, 就是当归补血汤的两味药, 其用方时喜用圣愈汤, 就是生黄芪、人参加上四物汤的一个底子, 包括用仙方活命饮的时候, 常常配合上生黄芪。王师还特别善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外周血管疾病, 所以个人认为王师对益气的理解, 对中医“护场”理论的理解, 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再如他由东垣学说受启发, 在用补气药的时候往往合用一些风类的药。比如防风、白芷、升麻, 如治疗化疗后的脱发, 4度脱发, 患者一点头发都没有。他在应用常规益气养血、补肾药物的基础上, 经常会用一点风药, 一点开窍的药, 如白芷、僵蚕、蝉蜕等。加用了风药, 效果明显要好。再有中医妇科大家肖承悰教授, 擅长治疗妇科疑难症, 她的很多治则治法也是从古典医籍中得到灵感。比如《内经》里提到“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感悟到在月经病的发病中阳明经的作用至关重要, 同时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 所以在治疗时要重视脾胃, 要疏肝解郁。临证活用当归芍药散、逍遥散等方剂, 疗效显著。再如她根据内经中“石瘕”的记述, 提出了补消结合、分期证治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的理论, 创制“肌瘤内消丸”“缩宫宁”等系列制剂, 众多患者受益。可见, 治则治法往往是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赵进喜教授:

中医创新性治则治法的形成过程中肯定是受到了经典传承的影响,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临床上要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实际问题不能解决, 按照传统的方法解决不了, 那怎么办?就需要调整治疗思路。创新性治则治法的形成实际上同时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巨大影响。如肾脏病领域, 山西中医研究所于家菊、孙郁芝教授,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来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 实际上就是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肾炎发病的机制是在免疫反应的基础上, 出现凝血机制的障碍、RAAS系统激活等, 西医使用肝素治疗肾炎。既然可以用肝素治疗肾炎, 那么中药的活血化瘀药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治疗肾炎呢?于是用上桃红四物汤。既然有炎症, 西医用青霉素来治疗, 于是加上清热解毒药。使用桃红四物汤再加上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益母草、丹参等药后疗效显著提高, 引起全中国中西医的关注, 从而有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肾炎的理论。印会河教授甚至用印氏益肾汤统治肾脏病, 成为其抓主证常用方剂之一。其后又有人提出的祛风除湿法治疗肾炎, 同样也是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上海陈梅芳教授参考老中医用雷公藤来治疗类风湿的经验, 用雷公藤等治疗紫癜性肾病、狼疮肾等, 疗效明显提高, 进而才提出了祛风除湿治法。其他如“调周法”, 也是受到了现代医学关于月经周期生理病理的影响。“十五”后期名老中医传承项目, 总结三名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经验, 结果显示, 最常用的药竟然是皂角刺和路路通, 原因就是二药具有促排卵作用, 实际上也是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影响。因此, 现代医学的影响对治则治法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 还是强调要传承。王永炎教授的案头书《医家四要》就曾论及三化汤治疗中风, 这对他提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很可能有影响, 这个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学好经典是创新的基础。

田元祥教授:

治则治法的形成可能跟中医大夫的成长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中医大夫对于治则治法的使用有一定的阶段性。刚开始的阶段, 可能更加注重在治法上。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 就开始重视治则。因为现代临床多为慢性病、疑难病, 临证时首先要考虑虚、实、寒、热, 然后才涉及到治法, 治法之后是选方。其次, 治则治法的形成与大夫自己的性格特点也有关。性格较强的人, 选择的治法、方药的力量也会比较强, 就是“霸道”的意思;如果性格比较柔和, 选的方子一般属于“王道”的治法、方药, 比较柔和一点。

4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传承

王亚红教授:

在此谨结合郭维琴教授独特的心血管疾病的学术体系谈谈治则治法的传承。郭维琴教授学术体系的渊源, 包括幼承家学、拜师学习、博采众长、勤求古训。其父著名中医郭士魁先生, 善于使用活血化瘀, 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郭维琴教授在继承父亲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及任应秋、董建华、刘渡舟等名医经验, 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古籍, 提出了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 在冠心病治疗理论上有了新的突破。当然, 益气活血法的提出, 还受到了廖家桢教授的影响。当时廖教授提出“西医要跟上, 中医往前闯”, 要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郭老联合了西苑医院, 广安门医院等各大医院对于冠心病进行调查, 发现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还是以气虚血瘀为主, 占60%以上。所以郭老师论治胸痹, 针对气虚血瘀证强调益气活血治法。所以谈传承, 一定要以继承为基础, 同时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 包括个人对疾病的认识, 还有各家的一些认识, 然后在临床当中加以验证, 通过实验去反证, 之后再加以创新。

于智敏研究员:

首先, 中医治则的整理和归纳一定要有一个先入后出, 最后再回归的过程。中国文化讲任何的事情都强调善于取譬, 书法、绘画、武术等, 无不遵循这个规则。如学书法的时候一定要练文格, 一定要有字帖, 有法可循, 有章可依。练武术一定要有套路, 要讲究门派, 要讲究招式, 练到一定程度时候, 如果还是按着字帖上的字去写, 按照武术的套路去做。这是第一个层次, 就像我们初步学医, 整理老师的经验, 第一步一定要在治则治法的指导下去整理、去处方、去用药。第二个过程, 当我们对基本的处方规律, 基本的书法结构, 对一些拳脚套路有熟悉的时候, 一定要活学活用, 放任恣肆, 那么就自成一体了。就临床诊疗而言, 当医者自成一体的时候, 可以信手拈来都是药, 是要随心所欲都是方, 可以任意去挥洒发挥, 而且能得到非常好的疗效。但是最后, 为了规范, 为了传承, 为了使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证据, 成为事实, 那么一定再回归到治则治法上来。古代历史上有几本研究治则治法的专著, 如陈世铎的《石室秘录》, 分列治法128种;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分列治肝30法, 内容繁杂。相反, 《黄帝内经》是对诸法进行高度概括。李士懋教授的汗法可以治疗七八十种疾病, 实际上并不奇怪, 张子和提出:“一法之中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 百法备焉。”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圆机活法。第二, 研究治则治法, 必须强调知文达意。我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 总结了中医理论、中医概念的八个过程。第一个就是知文, 第二个就是达意, 一定要有文字学上的功夫, 如果不了解文字学上的东西, 望文生义的情况就时有发生。我们常常讽刺一些庸医叫“字句不晓, 涉猎汤方, 株守一书, 抄袭糟粕”, 实际上就是指不懂字和义, 望文生义。第三, 目前对治则治法的研究, 陷入了一个误区, 把一个既具规范性, 又具灵活性的东西僵化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承认治则治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治则治法绝代替不了具体的方药。治则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基于大量鲜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是借鉴古人和结合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整理这些思想和经验, 如果跳过了中间那个部分, 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是千人一面, 没有特色。

张苍主任医师:

仅仅强调治则治法的传承是不够的, 只有有体系才能传承, 没有体系, 治则治法无法传承, 因为所有的治则治法都是在体系下的治则治法。赵炳南先生是著名的皮肤中医大家他在治疗顽固性皮肤病时重视气血津液辨证体系。他认为“善治湿者, 当治皮肤病之半”。另一半是什么?气血。这是赵炳南先生的体系。气可以变化成风、热、火、毒。血可变化成血热、血燥、血虚等等。津液阻滞不行, 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就是湿, 湿可以有痰、饮、水、湿等各种状态;津液不足, 则为燥。赵老对湿, 对津液异常这一部分, 有所创见, 他独特的治湿六法即在此处。从最简单的浮萍丸、疏风除湿汤, 到苍术膏、白术膏、、除湿胃苓汤、健脾除湿汤, 到苍耳膏、除湿止痒汤、搜风除湿汤 (全虫、蜈蚣、海风藤、川槿皮, 黄柏、炒白术、威灵仙、炒薏米、枳壳、白鲜皮) , 其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湿由氤氲蒸腾的气态, 到清澈流动的液态, 到顽固黏滞的固态的转变。有了这一主线, 治则治法就是连续的, 能够覆盖湿邪所致皮肤病的各种状态、也能清晰把握, 学习重复没有这条主线, 几十个治湿处方只是一盘散沙, 难于学习掌握。所以研究名老中医治则治法的传承, 没有体系的传承就传不下去。

赵进喜教授:

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 治则治法与病因、病机, 病证、证候、症状等密切相关。离开了理法方药体系谈治则治法传承就是无本之木, 无水之源。我们临床上重视糖尿病的清热治法, 具体包括清泻结热、清解郁热、清热化痰、清化湿热、祛瘀清热, 以及清心火、清胃火、清肝火、清肺火等法, 实际上就是基于糖尿病热伤气阴基本病机理论提出的。吕仁和教授提出了糖尿病肾病的散结消聚治法, 更是以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形成核心病机作为基础, 临床上善用清热散结、化痰散结、行气散结、活血散结等法, 可以理解成是对祝谌予教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的继承与发展。全面地从理法方药体系来传承治则治法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庞博博士:

关于治则治法的具体传承方法, 我觉得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文献的梳理;第二是对健在的老中医进行深度访谈, 这是研究名老中医思维最直接的方法。直接访谈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得到的答案最为可靠。对于已故老中医, 数据挖掘方法则是一个比较适用的方法。比如说分类、聚类算法, 这种分析可能不能完全代表老中医真正的思想, 但是实际上能够发现许多隐信息, 仍然是继承老师学术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治则治法当中, 非常值得借鉴。

5结语

临床理论学习的自我评价 篇2

在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知本。

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形成了我沉稳果断、热忱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各阶段中,我曾任班长,学习委员等,成功地组织了无数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所在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赢得了优秀共青团员、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我相信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自学能力强是我的另外一个优点。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校期间我通过了计算机一、二级考试,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能熟练掌握windows98、windowsXX、windowsxp操作系统,并自学使用office、photoshop、foxpro等软件进行图文处理、表格设计、网页制作等工作,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通过五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从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做好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充分准备,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院医疗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我将以高尚的医德、热情的服务,倾我所能,不断学习我所不能,为贵院的医疗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实现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事的夙愿。

现场体验疗效医院临床实习 篇3

经郭老师细心诊断后,制定了康复调理计划,开始采用药酒熏蒸及二十四气脏腑、草药内服针对性治疗三天,奇迹产生了,肿胀、关节积液消失,患者能自己上下楼梯了。2015年的第一期学员全程参与了对该患者的治疗。仅仅三天,学员及患者都不敢相信,但疗效说明一切。看到如此的奇效学员也更信心百倍学习与临床,短短二十五天的调理,患者已基本痊愈,并参与到学习中,她说要学会这神奇的中医绝技,去帮助更多的患者。

例2:广西北海市京泰路天和花园黄薇茜,来学习前咨询了郭老师,说其姑姑黄蓉珍,患膝关节滑膜炎近20来年,使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特别是上下楼梯困难,去医院、推拿中心用止痛针、抽积液、膏药方法效果甚微。黄薇茜问郭老师我边来学习边带来治疗是否可以,郭老师当即表示大力欢迎,说自己带病号更能见证治疗效果,这更让黄薇茜对这次学习充满了信心, 8月22日如约来学习把姑姑带来了,郭老师经诊断后给患者制订了一份康复计划,采用药罐、熏蒸疗法治疗第三天,肿胀消失、积液减少了一半、上下楼梯也更轻松了,黄薇茜边学习按照郭老师的康复计划给姑姑做药罐、针灸、二十四气脏腑等针对性治疗,仅仅12天患者膝关节肿胀全部消失、积液不见了、上下楼梯和平常一样,9月15日学习圆满结束,黄薇茜高兴的是不但使姑姑摆脱了一生疾病的折磨,而且自己又学到了郭老师的特效医术,黄阿姨临走时高兴地说:感谢郭老师20多天来对我与侄女的照顾和细心传授,到南宁一定来我家做客。

例3:辛淑荣,女,27岁,江西省万载县康乐镇人,与人发生口角,胸部受伤后到处治疗一个多月,脸色愴白,呼吸困难,不能上下楼梯和上下床睡觉,2014年7月5日经姐夫介绍来治疗当天还在县人民医院做胃镜,经家中两人扶到我处,郭老师一看,说患者月经有问题,家人立即说好神,月经到现在16天了还没有完呀?受伤部位手不能触摸,触摸大叫疼痛,郭老师用开上下八锁,再开中焦锁、从丹田掇五腑之气到上焦,再抹开胃腕,患者立即脸色和呼吸正常,触摸也不疼痛,可以上下楼梯了,学生程卓(浙江丽水)、李玉章(深圳)、何庆付(四川)、芦利瑜(江苏)、杨红云(河南)等12人在旁,看到这种技术竖起拇指说,真本事,神奇、就是神奇﹗ 特别注意:全国市面上推拿开锁手法都是郭老师传授出来的,有的学生学后改头换目搞培训,能将郭老师这一绝学发扬光大实感欣慰,但个别唯利是图者误人子弟、误人诊疗良机,实感痛恨。到目前为止郭老师的开锁手法只向外传授“上焦和下焦”八锁,最为主要的“中焦锁”及开锁起于何经、止于何络,开锁起何作用,什么病症用什么锁等核心技术,2015年公开传授。

例4: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曹良,是2014年10月22日第五期“生辰数字命理”班学生,为体验生辰数字立竿见影的神奇,在课堂上每个学生报出自己的生辰数字预测,曹良的生辰数字是1963年12月8日亥时生,郭老师要求学生不要说任何一句话,我也不问学生一句话,我问了一句话就属于套话了,现场预测完之后再说,郭老师静默了5秒钟,直断无误地说:1、你第一胎生女孩。2、2005年不和老婆离婚,双方其中一个就患病或出意外(结果老婆出车祸,双脚残废)。3、疾病主要是脑供血不足、肝病和痛风疾病。4、2006、07、08、09年财运财运一般,过得身心疲惫,2010年母亲去世,去年还为了朋友的官司惹到自己身上来,还要你自己掏钱去摆平,从2016年下半年起财运又好了,有5年好运,好好把握。讲了以后,学生问他,老师预测的怎么样,曹良说非常准确,一点没错,真的好神奇,郭老师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现开设:1、药罐班(用36位草药秘方加工,对颈肩腰腿痛特效,比普通疗法提高50倍疗效);学习1天,3400元。2、正脊疗法班(一个星期学习即可熟练掌握X光线、CT、CR片的诊断,化验单学习);学习6天,2700元。3,药酒、膏药制作班;学习1天,2800元(对疼痛和慢性病极效)。4、二十四气脏腑疗法班;学习7天,3100元(内科疾病的克星)。5、刺血针灸班;学习2天,1900元(对痛症立竿见影)。6、熏蒸疗法;学习1天,2700元(是风湿病的克星)。7、签合约调理中风偏瘫、痛风、类风湿、颈腰椎突出增生班:学习1天时间。8、生辰数字命理班:有些人因为搬家、换楼层、改大门或者更换了车牌、手机号码等导致运势走低谷、公司倒闭、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身边小人不断、财运不旺、车祸连连等等。可有些人却在做同样的更换手机号码、搬家、换楼层、改大门等事情时,却会让原本低谷的事业大有起色,而且还能带来一系列的好运,家人健康、生意发达、孩子学业有成等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时磁场、地时磁场、人时磁场之间三大磁场不和谐所产生的。生辰数字是父母共同智慧的结晶,伴随着您一生的吉、凶、祸、福,所以它有特定的能量、磁场和气场,揭开生辰数字密码及信息,您就了解他的性格、婚姻状况、公司生意、事业财运、官运、家庭风水、身体疾病及毕业选择何职业发展等等,我们不用查万年历,不用看旺衰,不用找食神等四柱基础,只需对方生辰数字、车牌或手机号码等,5秒之内准确无误知道他的过去和以后的吉、凶、祸、福。学习三天:4900元。以上一至八班全部学习13000元。期满考取“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师承班:学费31000元(学习1至八班内容),学习时间最少六个月,从零基础到会,从会到精通,期满考取卫生厅颁发的“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凭证书报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

五百钱摸穴班:同时学习1至八班内容,学习时间最少三个月,从零基础到会,从会到精通(限招12名有缘人,无德及心术不正者拒收)。

由于现在市面上宣传广告泛滥,使得广大学员无法辨别广告真假,有的学员更是花了钱,受了骗,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实行无条件先免费学习,试学后觉得自己可以学会,疗效确实如广告所说再报名交费。在“试学”期间,学员只需交生活费,可以免费获得学习、体验和预测机会,还可以和正式学员接触沟通、交流,了解学校各方面情况,以此来决定要不要留下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充分显示了学校对自身教学质量的信心,更赢得了意向学员的好感。在参加免费试学的意向学员中,98%以上中医爱好者都选择留下继续学习,成为郭老师的正式学生。这样保护了学员的利益,让学员学到真实有效,回家即学即用,造福百姓,也能创造财富,名利双收。

2015年第二期(总第95期)5月21日报到,22日上课。第三期(总第96期)7月21报到,22日上课。一至八班全部学习25天:13000元,也可以单项学习,详情登录:www.zgzmwy.com

地 址:江西省万载国学文化交流中心

(正脊学校)

联系人:吴 青 杨 勤

电话: 15180579488 0795-8913654

理论临床疗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2013年5月—2014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一科门诊病人88例,依入组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剔除8例,纳入统计80例,每组40例。男20例,女60例,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组病人年龄47.825岁±10.032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基线期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积分均值及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2002年版)[3]制定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主症:焦虑紧张、坐卧不安;心烦易怒;心悸;恐惧、易受惊吓;失眠多梦。2次症:神疲健忘;五心潮热、盗汗;口干;头晕耳鸣;便秘。3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1.2.3 排除标准

各种躯体疾病继发性的焦虑状态;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各种药物,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物戒断反应引起的焦虑;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就诊30d内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西药病人及30d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病人。

1.2.4剔除标准

诊断有误者;入组后未能按照医嘱服药或自行加入其他抗焦虑的中西药;自行退出或失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其他疾病;妊娠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中药组给予悦心汤,每日1剂,早晚1次口服,每次服用200 mL,由我院煎药室煎药。中药处方:酸枣仁30g,柏子仁10g,麦冬12g,生地15g,当归12g,玄参10g,丹参30g,党参15g,五味子6g,远志6g,茯神30g,夜交藤30g,柴胡10g,香附10g,合欢花12g,玫瑰花10g,代代花10g,生龙齿30g,珍珠粉3g冲服。西药组给予帕罗西汀(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商品名赛乐特口服,每日早晨饭后服用20mg,每日1次。整个研究期间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焦虑药物、心境稳定剂。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既往每日服用安眠药者,可继续服用。

1.3.2临床效果评价

以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积分量表作为临床症状评分工具,于基线期、治疗2周后、4周后分别评分。通过临床量表减分率情况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好转,<25%为无效)。中医证候量表积分评定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显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95%且≥70%;有效: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70%且≥30%;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疗前后积分减分率<30%。以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同时治疗前及4周后常规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1.4 统计学处理

釆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描述性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百分位数描述。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HAMA量表积分情况,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相等,均为95.0%,提示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相当。详见表1。

例(%)

2.2 两组HAMA积分比较

两组在基线期HAMA量表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2周后,两组间HAMA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HAMA积分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在2周时间点开始明显起效。详见表2。

2.3 两组HAMA精神性焦虑积分比较

HAMA评分可细分为第一至第六和第十四项得分为精神性焦虑评分,七至十三项的得分为躯体性焦虑评分。基线期两组精神性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周后HAMA精神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2周后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4周后,两组精神焦虑评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周后两组治疗方案对精神性焦虑疗效一致。详见表3。

2.4 两组HAMA躯体焦虑积分比较

两组躯体性焦虑基线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只对两组在2周、4周时间点减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经方差分析,在2周和4周时间点两组治疗前后躯体性焦虑的减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于躯体焦虑疗效一致。详见表4。

2.5 中医证候积分

2.5.1 两组中医证候量表总体疗效比较

在治疗基线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和4周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中医证候减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对中医证候疗效有优势。详见表5。

2.5.2 两组中医核心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中医核心症状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2周,两组中医核心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中医核心症状积及减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治疗2周中医核心症状的疗效较西药组明显。详见表6。

2.5.3 两组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中医次要症状基线期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治疗2周、4周,两组中医次要症状积分及减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中药治疗对于广泛性焦虑病人口干、五心烦热、盗汗、头晕、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西药组。详见表7。

2.6 两组睡眠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睡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时,中药组睡眠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4周时,两组失眠症状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周时中药组睡眠改善比西药组明显。治疗4周时,中药和西药对睡眠改善疗效相当。详见表8。

2.7 不良反应

根据TESS评分,中药组病人无不良反应出现。西药组9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2.5%,其中4例病人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便秘,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头晕,2例病人出现烦躁不安,2例病人出现心悸,1例病人出现食欲减退,1例病人出现嗜睡,1例病人出现口干,提示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中药组。

3 讨论

3.1 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创立悦心汤

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周老提出该学术思想,认为心阴为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因此确立以滋补心阴,养心安神为治疗核心。悦心汤为我院名老中医周绍华教授经验方,是以中医经典方剂天王补心丹去天冬、桔梗、辰砂,茯苓改为茯神,加用夜交藤、柴胡、香附、合欢花、玫瑰花、代代花、生龙齿、珍珠粉组合而成。全方共奏滋阴清热、益气宁心、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之功。肝为心之母,心血亏虚,心阴不足,进而耗损母脏阴血,导致肝脏调畅气机的功能失调出现肝郁气滞,故加用柴胡、香附、合欢花、玫瑰花、代代花以疏肝解郁,并加用龙齿重镇安神,加用珍珠粉镇心定惊。该方体现了周老从心论治广泛性焦虑的学术思想,其用药特点:1方中所用疏肝理气药均为性凉、寒之品,避免理气药性温伤阴化燥之弊,更多的选用花类药,花香沁人心脾,具有悦心安神之功;2加用生龙齿、珍珠粉取其清热除烦镇心安神之效。

3.2 悦心汤的治疗优势

依据研究结果总结悦心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优势为:1西药通常在2周~4周起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需要4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广泛性焦虑病人除精神焦虑外伴随很多躯体症状,西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往往在病人阅读说明书时产生畏惧心理,此后可能心理暗示下扩大而无法坚持治疗,影响病人治疗,这是目前西药治疗该病的盲区。与西药在起效之前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的缺点相比,应用悦心汤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治疗两周后已明显起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病人的依从性及耐受性高。2本研究主要针对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病人,针对性强,起效时间早,改善睡眠作用发挥较快,可增加病人治疗信心,便于该病持续治疗。对符合心阴亏虚型证候诊断的病人,效果显著。运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体现了中药治疗该病伴随躯体症状的优势,这一点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57-5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理论临床疗效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3 例病例来源于凌云县中医医院壮医科2013 年10月~2014年12月间的门诊及住院病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52 例, 对照组51 例, 其中男63 例, 女40 例;年龄32~64 岁, 平均年龄为 (37.2±8.4) 岁;病程最短1 月, 最长20 年, 平均 (9.5±8.2)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疼痛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 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①具有典型症状 (手臂麻木、疼痛) , 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 (X线, MRI及CT) 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除外颈椎外病变 (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和肱二头肌腱鞘炎等) 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30 岁以下, 65 岁以上;②有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感染者;③并发有胸廓综合征、肩周炎、腕管综合征;④中风患者;⑤影像学示骨质增生, 并形成骨桥者或伴有先天性畸形或脊柱侧弯畸形;⑥颈椎有骨折、脱位以及骨肿瘤或结核;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内脏疾病史。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经筋疗法, 疗法包括手法、针灸以及拔罐。

(1) 经筋手法:嘱患者采取俯卧位, 患者颈背部充分暴露, 在患侧进行取穴, 采用“以痛为腧”为原则, 循经查找疼痛明显的病灶。术者用拇指指尖、指腹或与其他四指相互配合, 循经走向采用摸、按、切、拿、弹拨等手法, 寻找疼痛明显或放射性疼痛的病灶点。在明确病灶位置后, 术者充分松解患者的经筋, 采用由远及近, 由轻至重的治疗手法, 刺激患者病灶点, 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通过手法治疗, 松解患者的病灶点, 局部压痛减轻, 施术时间为20min。

(2) 经筋针刺:在对患者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 施术者确定病灶点位置后, 迅速将毫针刺入患者病灶点。当针下有阻滞感, 患者出现患侧肢体酸麻胀痛感, 并向四周放射后, 将针退出后, 再一次将毫针刺入患者病灶点周围部位, 以充分松解病灶点。

(3) 火罐:针刺部位加用火罐治疗10~15min。

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经络推拿+电针疗法。

(1) 经络推拿:术者嘱患者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背部, 使用掌压及弹拨法松解患侧肌肉, 随后按压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俞、曲池、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穴位等, 手法宜由上到下, 逐步按压, 以患者耐受为度。最后作颈椎拔伸法, 让患者坐于推拿床上, 嘱其放松, 术者站在其身后, 按压风池处, 双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 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拔伸时术者应避免双手掌夹按两侧颈部。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 可配合颈部缓慢摇法。施术时间为20min。

(2) 电针疗法:选取相应穴位, 对穴位周围进行消毒, 然后将毫针刺入所选穴位, 待针下出现阻滞感并伴患者病灶点酸胀后连接电针治疗仪, 电流的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留针时间30min。

以30 天为一个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相关标准拟定。痊愈:原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肌力正常, 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 颈、肩部疼痛减轻, 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观察指标

①即刻症状缓解效果:采用直观模拟标尺法 (VAS) [4]。②长期症状缓解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3.4 结果

由表1 可见, 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由于对照组。

通过表2 可知,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症状积分明显下降, 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经筋疗法在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 结合壮族民间的“捉筋术”, 配合针刺、拔罐等手段治疗疾病。壮医认为, 天、人、地三气同步, 而三气同步, 则通过人体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火路的相互协调来实现[5]。壮医认为, 颈椎病的发病是由于经筋劳损, 复感风寒所致。在治疗上强调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遵循经筋理论中“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 这种取穴方式, 是治疗经筋病行之有效的手段。

现代医学认为, 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 由于退变使得椎间隙狭窄, 脊柱的稳定性下降, 引起关节和韧带的变性、增厚及钙化, 这些病理性因素与椎间盘一道均可对颈神经根形成压迫[6]。同时, 急性损伤亦可使已经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加重, 进而诱发颈椎病。目前,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单一治疗方式疗效欠佳,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仍难以缓解, 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所具有的高风险及高费用, 却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 壮医经筋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恢复患者身体机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疗效显著;同时, 该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董晓光, 焦峰, 纪玉清, 等.舒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5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4) :29-30.

[2]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C].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 (23) :1796-179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2.

[4]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7.

[5]韦英才.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6) :16-17.

理论临床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关于内侧柱的定义:以胫腓骨远端关节面的矢状面中轴线为界来区分内、外侧柱。Pilon内侧柱骨折,即涉及胫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内踝、骨折线向胫骨近端骨干延伸的骨折[7]。纳入27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双侧,共29侧,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7.80岁;左侧12侧,右侧17侧。合并腓骨骨折23例,腰椎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髋臼骨折1例,股骨髁上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以及跟骨骨折3例。按照AO/OTA分型,43B2型14侧,43C1型7侧,43C2型3侧,43C3型5侧。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7侧,Ⅱ型13侧,Ⅲ型9侧。按照Pilon骨折的四柱理论分型均为累及内侧柱的骨折,其中单纯内侧柱骨折为6侧。闭合性骨折24侧,开放性骨折中GustiloⅡ型4侧,GustiloⅢc型1侧。术前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

1.2 处理原则

患者入院后行石膏或者临时支具固定。对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均行跟骨结节牵引,其中软组织损伤较轻者,于48~72h内完成术前评估以及术前准备后,立即行手术治疗;对于软组织损伤较重,患处出现明显肿胀并伴有张力性水疱等表现者,待局部肿胀消退(7~10d)、软组织条件改善并且皱纹试验阳性后行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均急诊手术治疗。对GustiloⅡ型伤口,彻底清创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GustiloⅢc型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污染伤口,在彻底清创后,暂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若伴有软组织缺损严重如开放性皮肤脱套伤的患者,应用真空负压吸引敷料覆盖患处,待皮肤条件允许后行二期手术治疗。

1.3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于手术床,患肢止血带60kPa止血。根据前柱、后柱、外侧柱以及内侧柱的骨折块大小以及位置决定手术入路切口的选择。对于单纯的内侧柱骨折,常采用胫骨远端前内侧略凸向内踝的标准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钝性分离周围组织,注意避免损伤大隐静脉以及隐神经。暴露胫骨远端前侧以及内侧,清除关节面积血以及嵌入的软组织,牵引直视下达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将内侧柱锁定加压接骨板放置于胫骨远端内侧相应的解剖位置上,同时旋入3.5 mm皮质骨螺钉使之贴服于骨面,C型臂透视骨折复位情况,随后依次由远端至近端旋入锁定螺钉。术后均行短腿石膏托固定。

1.4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石膏固定加强保护,术后次日可开始足趾主动功能锻炼,术后第3日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屈曲背伸训练。4周后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由部分负重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

1.5 临床疗效及随访调查

3次随访分别为术后4周、12周以及6个月,主要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疼痛等。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8],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9,10,11]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Tornetta(1993)Pilon骨折临床治疗评价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个月(1~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0.52±12.75)min,术中出血量(77.25±3.27)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32±1.28)d。其中1侧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或皮下组织液化,经切口换药1周后愈合;3侧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行持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口、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病例未出现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骨折断端再次移位、内固定材料失效以及畸形愈合或者不愈合等情况。术后4周随访调查时Burwell-Charnely复位评价优良率为89.6%,其中达解剖复位者55.1%,复位良好者达34.4%,复位差者达10.3%;6个月AOFAS评分(80.43±9.43)分(68~92分);Tornetta(1993)Pilon骨折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6.20%。典型病例为一35岁男性患者,车祸伤入院,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2。

图1术前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示右侧Pilon骨折,单纯累及内侧柱

图2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固定良好

3 讨论

对于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Bonin等[12]就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横行骨折命名“Plafond”一词,其源于法语中“天花板”或者“顶棚”,意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解剖形态与之相类似。而Letts等[13]于2001年提出,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踝关节面受累及的粉碎骨折,其多为高能量轴向暴力作用使距骨撞击胫骨远端关节面“天花板”所致的骨折。因此我们总结出对Pilon骨折的临床诊断要素:损伤机制是否为垂直暴力及轴向旋转暴力、胫骨远端“天花板”是否完整、干骺端是否粉碎及塌陷、踝关节面骨折块是否存在大于0.2cm的移位。

目前对于Pilon骨折的分型较多但尚无统一共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Ruedi&Allgower分型以及AO/OTA分型,然而Borrelli等[14]指出Ruedi&Allgower分型依据关节面以及干骺端移位和粉碎程度进行分型,虽然相对简明,但是其旨在判断损伤机制及预后情况。同时,AO/OTA分型对于骨折类型的描述明确,方便记录及整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其分型在一定程度上过于繁杂。因而,两者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接骨板的放置并无明确的指导意义。Tornetta等[15]就针对Pilon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而引入了骨折角的概念,即胫腓骨远端的踝间线与主要骨折线形成的夹角。若骨折角小于90°,则选择外侧切口;若骨折角大于90°,则选择内侧或前内侧切口。但对于损伤机制较复杂,移位程度较明显的骨折类型如AO/OTA分型中C类以及Ruedi&AllgowerⅢ型骨折,则不便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

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愈发成熟,汤欣等针对Pilon骨折损伤机制、胫骨远端解剖学特点以及临床治疗的回顾提出了四柱理论并用其指导临床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Pilon骨折四柱分型系统[7]为确定手术入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依据涉及不同柱的骨折,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6例为单纯的内侧柱骨折,均采用胫骨远端前内侧凸向内踝的切口,可以有效暴露内侧柱的骨折块。而对于外侧柱、后柱、前柱以及多柱的骨折则分别采用后外侧或腓骨前入路、后内侧入路、前侧正中入路以及联合入路的方式。原则上以最少的切口数量固定最多的骨折块。

众所周知,踝关节周围组织薄弱,而内侧柱周围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其后方为小腿深筋膜形成的“踝管”,其中走行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踇长屈肌腱以及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近端有隐神经与大隐静脉伴行而远端则为三角韧带附着点。因而除了解骨折类型之外,术前及术后对于软组织的评估与临床治疗效果之间有直接关系[16]。Blauth等[17]提出的“3P”原则对于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保护(Preserve)骨与软组织的血运、处理(Perform)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以及提供(Provide)有效坚强的内固定。但在传统的治疗中发现,解剖复位关节面的同时势必会需要有限的切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软组织的损伤;同理,在保证软组织条件的前提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综上所述,术前获得完善的影像学资料包括CT及三维重建来明确骨折快的大小以及移位方向和程度,依据四柱理论设计出相应的手术切口,便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软组织损伤。对于开放性骨折,我们常用Gustilo-Anderson分型区别开放性骨折的程度。而对于闭合性骨折,主要观察移位的骨折对于周围软组织的压迫,特别以内踝部位为突出[18]。本次研究中,12例闭合性Pilon骨折的患者入院时出现内侧皮肤不同程度的肿胀且皮肤皱纹试验阳性,手法复位后行跟骨结节牵引维持骨折断端复位,以此解除移位的骨折块对于软组织的压迫。另外,观察水疱的类型同样有助于评价软组织以及皮肤的损伤程度,若水疱内容物为透明液体说明浅层皮肤损伤,而如果出现血性液体则可判断为皮肤全层损伤,对于出现此类皮肤情况不具备切开复位条件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外置的手术方法,同样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9]。

“斯达舒”临床疗效观察 篇7

1 临床资料

141例患者, 男96例, 女55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20岁, 患急性胃炎40例, 患CSG、GU、DU患者101例, 其中合并胃轻瘫患者11例。

2 方法

选用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斯达舒胶囊, 患胃病者口服1次1粒, 1d3次, 饭前1h服用。均未服用其他相关药物。

3 疗效判断

3.1 显效

服药后腹痛等自觉症状消除, 无特殊不适。

3.2 无效

服药后自觉症状无缓解, 并出现腹痛加剧、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胃镜示:溃疡无愈合, 胃炎无好转表现。

4 结果

(1) 治疗急性胃炎患者40例, 显效33例, 有效率82.5%, 无效7例, 占17.5%, 无效者均有胃胀不适表现。

(2) 经行胃镜检, 诊断为CSG、DU、GU患者101例, 其中胃轻瘫者11例, 服用斯达舒胶囊后暂可缓解腹痛, 但服药1周~2个月后均出现腹痛加剧, 并腹胀、嗳气、便秘等不良反应, 尤其胃轻瘫者出现上述副反应症状重、出现时间早, 其中有20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无溃疡愈合及有胃炎好转的表现。

5 讨论

斯达舒胶囊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 碘甲基蛋氨酸等 (具体药物不详) [1], 主要作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迅速解除疼痛, 改善微循环等[1], 通过对141例患者近半年疗效观察, 斯达舒胶囊对急性胃炎疗效显著, 而对急性胃炎并腹胀患者, CSG、DU、GU患者应用此药后疗效不显著, 与其使用说明不相符, 因观察时间短, 病例相对较少, 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其效果, 而胃轻瘫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此药。近期随着宣传力度加大, 因服此类药物发生上述不良反应而到我院就诊者不断增多, 因此患者在服此类药物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篇8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四联抗结核,手术疗法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 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较高, 约占骨关节结核的65%, 而胸腰椎结核占脊柱结核的91%[1]。本病病情发展可累及所有脊椎, 主要为腰椎, 胸椎次之, 可导致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和马尾神经, 脊柱失稳以及脊柱后凸畸形[2]。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 我院对收治的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男25例, 女11例;年龄20~61岁;病程6个月~3年;胸段3例, 胸腰段7例, 腰段19例, 腰骶段7例;神经功能Franke1分级:B级3例, C级8例, D级16例, E级9例;椎体缺损指数评分:1~2分7例, 2~3分5例, >3分2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脊柱结核病学》中的诊断标准确诊[3]。所有患者均经X线、CT及MRI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

1.3 治疗方法

1.3.1 四联抗结核治疗

术前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抗结核治疗, 用药2~3周, 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 前白蛋白 (Hb) >100g/L, 红细胞沉降率控制在50mm/h以下, 血便尿常规及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后行手术治疗。

1.3.2 手术治疗

(1) 手术操作:气管插管全麻下, 患者取俯卧位或半俯卧位。前路手术中T3~12者采用经胸入路, L1~2采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 L2~4采用倒“八”字切口腹膜后入路。后路手术分别于病椎上下各1~2个正常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前后入路均需清除病灶和椎间植骨脓液, 干酪样物质、死骨、肉芽及坏死组织, 用骨刀将病变椎体、硬化骨切除以达正常松质骨。脊髓损害严重者, 应彻底清除脊髓前方致压物, 使椎管充分减压, 再用双氧水、异烟肼、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病灶, 以局部用药。伴椎体塌陷、脊柱后凸畸形者, 适度撑开和矫正及恢复椎体的高度。 (2) 术后处理:术后48~72h, 可拔除引流管, 胸腔封闭式引流量<50m L或无积气、积液可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3周患者可坐起, 嘱多休息, 少活动, 12周后可支具进行床下活动。手术后1年继续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 (短程疗法) 。术后每个月检查肝、肾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 以后每半年复查X线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Franke1分级比较

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Franke1分级:B级0例, C级1例, D级7例, E级28例,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明显改善。

2.2 临床疗效

术后患者胸、腰及背部疼痛消失, 全身和局部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术中无器官组织损伤, 术后出现少量气胸1例, 未作特殊处理, 自行缓解。胸腔积液1例, 经穿刺抽液后痊愈。髂骨区疼痛患者2例, 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止痛后疼痛缓解。术后8~12个月复查X线片示植骨均骨性融合,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稳定。脊柱后凸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 术后随访过程中Cobb’s角均较术前减小, 无畸形加重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随访1~2年, 无结核复发。

3 讨论

胸腰椎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 结核中毒严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差、发热、盗汗等症状。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结核药物联合各种手术的方式。手术治疗腰椎脊柱结核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内结核性病变物质, 其远期疗效的关键是维护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是手术的腹腔神经损伤造成患者胃肠动力减弱, 加之患者本身营养摄入量不够。因此, 除上述的治疗手段之外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如:静脉给予) 可以促进术后患者身体的康复。

临床观察结果我们发现, 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可清除病灶, 彻底治愈骨结核。但是临床上如何做到降低胸腰椎结核复发率以及提高其治愈率还是目前医疗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大地.化疗和外科干预并重, 进一步提高脊柱结核治疗水平[J].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 (2) :66.

[2]刘宗兴, 朱辉, 齐青禄.胸腰椎结核16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0, 23 (7) :497~499.

中医治疗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4月于我中心就诊的湿疹患者80例, 患者除患有湿疹外无其他皮肤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4例;年龄5~68岁, 平均年龄36.3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年龄4~71岁, 平均年龄3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 静脉用药: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C 500mg静脉注射, 使用艾洛松软膏涂抹患处, 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治疗, 基础药方为:金银花15g、蛇床子6g、花粉6g、甘草6g、桅子花15g、杏仁6g、白鲜皮9g、苦参9g、滑石12g, 桑皮9g、生地黄12g, 用水煎服, 每天3次。同时结合热熏法进行治疗:大黄10g、黄连10g、黄柏10g、苦参10g、苍耳子10g、枯矾10g。加水煎沸10~15min, 趁热熏洗患处, 每日熏洗2~3次, 每日1剂。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处皮肤恢复良好, 瘙痒等症状消失;好转:皮肤情况和瘙痒症状均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1个月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湿疹是一种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且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 常常让患者瘙痒剧烈难忍。由于一般湿疹都是使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致, 所以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和饮食因素。而从中医内科的角度来讲, 湿疹的病理病因主要为禀赋不足, 饮食不规律, 伤及脾胃, 脾失健运, 湿热内生, 兼外受风邪, 内外两邪相搏, 浸淫肌肤[2]。

(n)

常规西医见效快, 能够快速缓解湿疹的瘙痒症状, 但是治疗主要是以消除表面炎症为主, 单纯进行外部用药不能解决湿疹的发病根源和致敏原, 治标不治本, 导致其反复发作。同时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激素不仅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如月经紊乱、十二指肠坏死等, 而且会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3]。

中医主要是通过解毒、凉血、利湿和疏风类药物来治疗湿疹, 并针对湿疹的病因机理, 从改善肌肤微循环入手, 配合中药熏蒸, 内清脏毒、外疗肌肤,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修复由于湿疹所带来的机体损伤, 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金银花清热解毒, 具有增强精神和强健体魄的作用, 白鲜皮散风去热、清热湿燥[4]。湿疹病因复杂, 治疗过程漫长, 治愈后反复发作, 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虽然采用中医治疗湿疹时起效比较缓慢, 但能从根源上治疗湿疹, 不易复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章洁, 方兴.湿疹外用方治疗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9) :191.

[2]吴志琳.外用型中药治疗小儿湿疹临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 (6) :79.

[3]何士兵.中医内科治疗内科湿疹的临床探析[J].中外医疗, 2013, 24 (6) :1230-1231.

上一篇:案例制作下一篇:IPv6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