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林业发展

2024-05-05

平原林业发展(精选三篇)

平原林业发展 篇1

1 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特别是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增加, 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在较短的时间内病虫害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 导致病虫危害日趋加剧[1,2]。加上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 害虫越冬死亡率低, 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 防治难度不断加大。

1.2 病虫害种类增加, 危害扩大

目前, 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种增加到20种以上, 其中美国白蛾 (Hlyphantria cunea)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 、杨直角叶蜂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 、杨扁角叶蜂 (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 (Fabricius) ) 、苹果绵蚜等害虫是由外省陆续传入的[3]。突发性食叶害虫种类增多, 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 、杨小舟蛾 (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杨扇舟蛾 (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等杨树食叶害虫虽然得到有效控制, 但在局部地区却年年发生, 形成连续多点暴发。杨白潜叶蛾 (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覿ffer) 、草履蚧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杨树溃疡病 (Botryospheria ribis (Tode) Gross.) 、杨黄卷叶螟 (Botyodes Dinia-salis Walker) 、杨扁角叶蜂 (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 (Fabricius) ) 、柳毒蛾 (Stilpnotia candina Staudinger) 、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Hope)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等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 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 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随着国内、国际间的经济贸易日益频繁, 危险性病虫害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在国内, 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2000年以来, 美国白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入侵濮阳、鹤壁等地、市。2009年濮阳市的台前县、范县大面积暴发美国白蛾。华北地区是国际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的适生区。这一害虫如果控制不住, 随时都有可能侵入周边地市, 美国白蛾一旦侵入, 很可能使大面积的杨树林在短期内毁灭。

1.4 顽固难治, 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 、杨扇舟蛾 (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杨小舟蛾 (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杨白潜叶蛾 (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覿ffer) 、草履蚧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溃疡病 (Botryospheria ribis (Tode) Gross.) 、腐烂病 (Valsa spp) 等杨树病虫害表现相当顽固, 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 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2010年7月, 许昌、漯河、驻马店等河南中南部区域, 杨小舟蛾 (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杨扇舟蛾 (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在局部点片暴发成灾, 树叶被吃光, 绿色通道景观被毁, 杨树产业损失巨大。

1.5 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病虫害暴发后, 一味依赖化学农药, 不仅杀伤大量天敌, 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 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 防治效率低。

2 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调查手段落后, 主要为人工调查, 有些地区的虫情未能准确地发布预报。二是防治技术落后。未大力宣传和推广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时未科学按照说明书来操作, 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三是预防意识差, 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 病虫害一旦发生, “人往灾区跑, 钱往灾区投”。只在救灾上重视, 未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四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只关注自己部门的生产环节, 未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此外, 部分地区的从事森林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未考虑病虫害防治问题, 造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五是部分地区检验检疫工作未能完全落实, 造成当地的病虫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六是病虫害防治的经费不足。具体表现为防治投入总量不足, 结构不尽合理, 投资渠道单一, 政府投入多, 群众投入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防治的设备和药品、器械缺乏。七是随着生态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 众所周知, 人工林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天然林相比是比较脆弱的, 特别是中幼龄林, 由于人工林相比较单一, 生物链较简单, 生物多样性较差, 天敌种类较少。抵御有害生物的入侵能力也较差, 易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和蔓延。另外,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多, 这样的气候为多种生物灾害的大发生创造了条件, 高温、干旱、极度降雨等气象因子会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树木生长衰弱, 抵御有害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 冬、春季的长期高温和干旱会导致一些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发生, 次期性害虫种群数量也会增加, 危害加重, 而夏季高温和高湿为病菌孢子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合适的温床, 造成病害传播和流行。

3 对策

3.1 提高生态认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 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 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 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 保护森林资源, 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促进产业发展, 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 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四是树立森林健康理念, 实行科学防控。防治理念从灾后救灾转变为培育健康森林。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应围绕着维护和促进森林健康的目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应贯穿于营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要预防病虫灾害的大面积发生, 从营造林设计开始, 就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林业建设的全过程, 促进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要采用良种壮苗, 应尽量避免营造大面积纯林, 大幅度提高混交林的比例[4,5], 优化林分结构, 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要重视乡土树种, 加强对现有纯林、低产林的改造, 提高林分质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另外, 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如果违背了适地适树原则, 树木长势差, 自身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弱, 也容易引起病虫害发生。要应用各种林业技术创造有利于树木生长, 而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生存的条件, 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 人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抗逆能力, 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从根本上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

3.2 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监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 应将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全面调查监测辖区内的所有病虫害情况, 并进行详细分析, 提前制定好专门的防治对策, 一旦发生病虫害危害, 就可及时作出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当地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 并将其与国家、省级、市级等监测预报网络体系联网, 共享资源, 以期更好的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此外, 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的财政投入, 保证基础设施的使用。

3.3 转变职能, 积极推进防治体制机制创新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要加快职能转变, 强化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队伍素质培养, 提升依法行政、科学防治、服务社会和应急反应能力。突出基层防治网络建设, 发挥县级防治机构、乡镇林业站作用。培养一批农村林业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人才, 形成集监测、预报、除治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防控服务网络。提高林农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引导和扶持林农建立形式多样、自律互助的防治联合体, 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 实现资源共享, 降低防治成本, 提高防治成效。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以专业公司、专业队、森林医院、树木医生等多种形式介入防治领域, 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业务, 形成多元化防治格局。

3.4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提高森防科技含量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提倡使用生物农药[6], 减少污染及病虫害的抗药性。二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首先, DNA (基因) 重组技术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实施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他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 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 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 杨树、欧洲落叶松等9科19属近30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因此, 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 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 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 (基因) 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其次, 大力开展生物防治,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多种天牛, 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防治多种杨树食叶害虫, 绿僵菌防治蛀干害虫, 以及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已进入野外防治阶段。另外, 人工招引啄木鸟、灰喜鹊等益鸟控制天牛和食叶害虫, 已成为利用鸟类控制虫害的重要措施[4]。三是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利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器械与药物, 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3.5 加大检疫力度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严格检疫程序, 特别是省际间的调运检疫, 对调入的苗木一律实行复检。另外, 加强木材检查站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 严防带疫进出县界。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 产地检疫必须加强。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 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格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4 结语

总之, 对于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 转变防治理念, 强化体系建设, 实施分类管理[2],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防治工作。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 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 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 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 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8,9,10]。

摘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了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 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对策,平原地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350.

[2]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90.

[3]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239.

[4]宋玉双, 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 2008, 27 (6) :31-42.

[5]李彦民.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08 (7) :29-31.

[6]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286-309.

[7]赵增强, 史存峰, 彭丹琳, 等.浅谈丹凤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0) :151-152.

[8]张晓明.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J].林区教学, 2009 (3) :116-117.

[9]袁照蓉.抢救遵义市凤凰山景观杨梅树可行性研究报告[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121-122.

平原林业发展 篇2

情况汇报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县委农工部、县林业局、县扶贫开发办、江西原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行8人组成联合考察小组,对河南省兰考县平原林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兰考县平原林业发展情况

兰考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现有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农田林网36万亩、防风固沙林1.5万亩、经济林12万亩、速生丰产林3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4.6%,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00万立方米;2007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兰考县现有板材加工企业4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多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50多家,乐器企业24家,年加工量7万余立方米,年产值50多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已经形成了以三环木业公司为龙头的板材、家俱加工基地,以中原民族乐器厂为主的民族乐器加工基地,以桐木板材为主的闫楼乡大李西材加工小区。中原民族乐器厂生产的古筝、琵琶、扬琴等乐器多次在全国博览会上获奖,三环木业公司生产的‚华兰牌‛家俱以及桐木板材、面板等畅销国内,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

二、兰考县平原林业建设特点

1、平原绿化水平高。历史上由于黄河在兰考县境内多次决口改道,全县形成了大面积的沙丘、沙荒,建国初期,该县风沙、内涝、盐碱危害十分严重,风起沙飞、遮天蔽日,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粮食平均亩产量只有一百多斤。几十年来,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探索出了平原沙区实行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于1986年实现了平原绿化。全县24万亩荒沙地、26万亩盐碱地、1600个大小沙丘已得到根治,境内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都已长成大片的泡桐林,彻底改变了昔日黄沙蔽日、风起沙飞的面貌。如今的兰考,处处田园似锦、林茂粮丰。

2、林产工业发展迅速。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平原绿化的快速发展使兰考实现了造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的持续增长,同时也为林产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聪明、勤劳的兰考人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未群众自发组织生产电槽板、绝缘盒等粗加工产品,到生产装饰线条、桐木板材,发展到现在的高档家俱、民族乐器等产品,年产值达50多亿元,把林产工业打造成了该县的支柱产业。

三、兰考县平原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树种单一。走进兰考,无论是107国道、310国道、连霍高速、京珠高速等主要通道两旁,还是农田林网、房前屋后,一眼看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速生杨和泡桐林,当地的乡土树种如榆树、槐树等好象都消失了一样,绿化树种的单调,造成了视角上的疲劳,有人说:‚兰考没有森林!‛,这决不只是戏言。

2、病虫害严重。兰考泡桐的丛枝病非常严重,随处可见。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名为大袋蛾的害虫在河南泡桐农田林网中暴发,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把叶片吃光,泡桐树、果树、农作物无一幸免。兰考人对那场空前的虫灾记忆犹新:‚太厉害了,所有的泡桐树枝上都挂着‘布袋’,一个紧接一个,里面就是一个大袋蛾。不少树都成了光杆,跟火烧似的。‛这场大袋蛾灾难最终通过人海战术和向树根上浇注甲胺膦农药解决了。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泡桐树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是造成灾害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种植一个树种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日渐减少,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少,抗外来干扰的能力越弱,一旦暴发病虫害,将非常难以控制,造成巨大的生态灾害和市场风险。‛现在,兰考人学乖了,在泡桐边上种起了大面积的杨树,据说兰考的杨树很少受到天牛的危害,但谁能保证类似泡桐的病虫灾难不会在杨树上出现呢?

四、我县平原林业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我县平原林业建设前景广阔。与兰考县相比,我县平原林业建设水平较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意味着发展空间大!兰考县国土面积为167.4万亩,只有我县的四分之一多一点;兰考县林地面积为41.2万亩,只有我县的六分之一多一点。而兰考的活立木蓄积量却高达200万立方米,几乎与我县持平;更为重要的是兰考每年可采伐林木近10万立方米,是我县的5倍多;更惊人的是兰考的林业年产值高达50多亿元,是我县的十几倍。我县平原地区可抵两个兰考县,尽管平原林业建设条件难以与兰考相比,但如果我们的目标定在平原地区栽植林木400万株,平原活立木蓄积量达100万立方米,平原年采伐林木5万立方米,平原林业年产值20亿元,结果会如何?相信这笔‚帐‛每个人都会算!

2、我县丘陵地区林业建设潜力巨大。与兰考县相比,我县广阔的丘陵地区是其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据初步规划,我县林地总面积232万亩,除去国家、省级重点公益林63.6万亩,即使根据生态建设需要,再规划生态公益林68.4万亩,全县仍有100万亩林地可用于商品林开发,其中至少有50万亩林地可以种植泡桐,从这个角度看,是否意味着在山上再造一个‚兰考‛:实现泡桐总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年泡桐采伐量10万立方米!丘陵地区林业年总产值50亿元!而我县2007GDP为51.75亿元,从理论上讲,利用10年时间‚在山上再造一个鄱阳‛应该不是梦想!

3、我县林业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急需搞好‚一个规划‛。即结合即将开展的国土绿化规划和中国湖城战略发展规划,对我县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做到分类经营、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管理科学、责任明确、效益显著。二是大力发展‚二大产业‛。即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泡桐产业。三是努力落实‚三大支撑‛。即落实政策支撑,将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落实科技支撑,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我县林业建设规划开展论证,广泛开展科技协作,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网络;落实加工支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多次增值。四是有效预防‚四大误区‛。

1、预防陷入‚纯林‛误区。要吸取兰考教训,多造混交林,在平原地区虽然提倡种植杨树,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发展樟树、杜英、水杉、苦楝、柳树、椿树与乌桕等;丘陵山区虽然提倡种植泡桐,但也可因地制宜规划湿地松、杉木、杂交马掛木、乐昌含笑、楠树等生态树种。总之要做到适地适树,以切实提高森林防病虫害和防火能力。

2、预防陷入‚劣质‛误区。种苗要选育良种壮苗,造林要做到大穴大肥,施工要有专业队伍,管理要做到科学规范。

3、预防陷入‚低效‛误区。在营林工作中要做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在林产加工上要严格控制效益低、设备差、经营粗放的项目上马,以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切实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4、预防陷入‚无序‛误区。要通过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交易市场,规范林地流转、林产品交易的管理,形成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科学经营、合理采伐、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平原林业发展 篇3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性服务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上一篇:间隔年下一篇:教辅图书出版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