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3414”试验

2024-05-06

水稻“3414”试验(精选十篇)

水稻“3414”试验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西亭镇草庙村5组一农户田中。潮土类灰潮土亚类夹沙土种, 属水旱轮作农业, 地力中等, 基础土样:有机质含量23 g/kg、全氮2.039 g/kg、速效磷7.1 mg/kg、速效钾116.4 mg/kg。前茬作物为水稻:产量为200 kg/667 m2, 施复混肥 (9-8-8) 50 kg/667 m2、尿素25 kg/667 m2, 折纯氮1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 kg/667 m2, 氧化钾4 kg/667 m2。

1.2 试验设计

采取“3414”试验方案, 以氮、磷、钾3个因素为基础, 当地推荐施肥量为主, 建立4个施肥水平、14个处理, 采取回归最优设计[4,5,6], 具体水平编码及施肥量见表1。重复3次, 随机排列, 小区长5.0 m, 宽6.6 m, 小区面积33 m2, 小区间作埂 (并用薄膜包裹) 相隔, 四周设保护行, 试验总面积1 386 m2。

1.3 试验实施

6月18日整地做渠, 6月21日灌水后施肥耥平, 6月22日移栽, 行距25 cm、株距15 cm, 密度为1.78万穴/667 m2。6月29日施发棵肥、7月20日施拔节孕穗肥、8月10日施保花肥。纯氮基蘖肥∶穗肥为5.5∶4.5, 基肥∶分蘖肥为8∶2, 促花肥∶保花肥为7∶3;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1/2作基肥, 1/2作促花肥。10月20日测产、10月31日分小区收获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2可知, 氮的增产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实现的;磷钾肥的增产作用是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实现的。

2.2 单因素效应分析

2.2.1 氮对产量的影响。

依据试验产量, 在P2K2水平下, 拟合N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0.432x2+19.44x+360, R2=1 (图1) 。y表示产量, x表示氮肥施用量。求解, 纯氮经济施用量为20.8 kg/667 m2, 经济产量为577 kg/667 m2;最大施用量为22.5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79 kg/667 m2, 其拟合的理论产量比较接近, 方程可靠 (实际最高产量为570 kg/667 m2) 。

2.2.2 磷对产量的影响。

依据水稻“3414”试验产量, 经统计分析拟合, 在N2K2水平下, P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0.593x2+9.51x+541.9, R2=0.980 3 (图2) 。方程y表示产量, x表示磷肥施用量。通过回归方程求解, 纯磷的经济施用量为6.5 kg/667 m2, 经济产量为578.6 kg/667 m2, 最大施用量为8.0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80.1 kg/667 m2, 其拟合的理论产量比较接近, 方程是可靠的 (实际最高产量为580 kg/667 m2) 。

2.2.3 钾对产量的影响。

据水稻“3414”试验产量, 经统计分析拟合, 在N2P2水平下, K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0.711x2+12.27x+528.5, R2=0.872 7 (图3) 。方程y表示产量, x表示钾肥施用量。通过回归方程求解, 纯钾经济的施用量为7.2kg/667 m2, 经济产量为580.0 kg/667 m2, 最高施钾量为8.6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81.4 kg/667 m2, 其拟合的理论产量比较接近, 方程是可靠的 (实际最高产量为580 kg/667 m2) 。

2.3 三因素效应分析与最佳施肥配方推荐

依据水稻“3414”试验产量, 经统计分析拟合, NPK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355.765 8+12.140 6xN-0.5053xN2+12.905 9xP-1.108 5xP2+15.089xK-0.282 7xK2+1.475 7xNxP+0.3683xNxK-4.065xPxK。方程中y表示产量, xN表示氮肥施用量, xP表示磷肥施用量, xK表示钾肥施用量。R2=0.934 0, 表示x和y的关系是正相关;F=6.286大于F0.05=6, 说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最大施肥量为纯氮21.7 kg/667 m2, 五氧化二磷5.1 kg/667 m2、氧化钾8.6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80.0 kg/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0.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7.2 kg/667 m2, 最佳产量为571 kg/667 m2;缺素相对产量:缺氮产量63.16%;缺磷产量96.7%;缺钾产量98.2%;空白产量61.4%。

2.4 水稻不同处理氮肥的利用率

由表3可知, 在磷钾肥都为2水平下,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吸氮总量及100 kg籽粒吸氮量都增加, 但氮肥利用率并未随之增加。在N1即施纯氮9 kg/667 m2时, 氮肥当季利用率为43.32%;N2即施纯氮18 kg/667 m2时, 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3.16%;N3即施纯氮27 kg/667 m2时, 氮肥当季利用率为22.47%。即在N1的情况下, 氮肥利用率最高。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中等肥力的石灰性灰潮土夹沙土种地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0.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7.2 kg/667 m2, 最佳产量为571 kg/667 m2。在该地区建议施纯氮20~2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5.0 kg/667 m2、氧化钾7.2~8.5 kg/667 m2。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上, 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结实粒和增加千粒重上。

参考文献

[1]王应君, 郑义.水稻高产优质氮肥施用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1989 (1) :3-5.

[2]奈良正雄, 房志勇.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7) :1-3.

[3]张付申, 石田博.沿黄稻麦轮作区磷钾肥肥效及磷肥最佳施用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1996 (5) :22-24.

[4]陈小荣, 周晚霞, 周亚辉, 等.修水县中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3) :55.

[5]祁海东, 高保国, 张兰新.勉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田间试验报告总结[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57 (1) :66-69.

3414试验报告 篇2

洛南县小麦河谷川平区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我县河谷川平区小麦科学施肥模式,寻找合理、经济的施肥技术参数,建立肥料效应方程,为指导大面积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永丰镇永丰村咀头组焦风强责任田 ,北纬34°03′48.1″,东经110°03′11.1″,海拔1019.4米,常年有效积温3780?,常年降雨量780L,供试土壤为壤质新积土,面积448平方米,肥力中等,前茬大豆,耕层厚度16M,ph6.5,有机质含量15.5g/kg、全氮1.73 g/kg、速效氮158mg/kg、速效磷31mg/kg、速效钾106mg/kg。

2.2 供试材料 氮肥为尿素,含(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6%;钾肥为氯化钾,含(K2O)40%。小麦品种:小偃15。

2.3 试验设计和处理 该试验按“3414”方案设计,即N、P、K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最佳施肥2水平是亩施N 6 kg(尿素13 kg)、P2O55 kg(普钙31 kg)、K2O2 kg(氯化钾5 kg),见 “3414”试验设计表。

2.4 田间设计 小区长10米,宽2米,面积为20平方米;实行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各为1米,小区从东向西随即

排列,小区间不设走道,四周走道50厘米,走道外设1米为保护行。试验田小区排列图如下:

试验田小区排列图

“3414”试验设计表 单位:公斤/亩

注:施肥量以纯养分计。

2.5 试验过程 本试验于10月17日整地,10月19日人工拉犁开沟条播,亩播量6公斤,每小区播5行,每行35克,氮磷

钾作基肥在播种期一次施入,其它管理与大田相同。6月20日分处理进行经济形状考查,分小区收获,折算干产。

3 结果与分析

20小麦施肥试验产量结果 单位:万、粒、克、公斤、%

3.1 各处理增产显著 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亩增产达33~120公斤,增幅25.6%~92.2%,增产效益显著。

3.2 经回归分析如下::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标准误差 观测值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残差 总计 Intercept X1(N) X2(P) X3(K) X12 X22 X32 X1X2 X1X3 X2X3

df 9 4 13 0.99357 0.98718 0.95835 6.81529 14

SS 14310.663 185.79246 14496.455

MS 1590.0736 46.448114

t Stat 19.166382 2.3847941 1.6649772 2.238177 -5.613421 -2.831666 -1.675094 2.3772548 0.6602306 -0.898434

F 34.2333297

P-value 4.3667E-05 0.07559417 0.1712481 0.08880131 0.00494905 0.04726514 0.16922635 0.07621656 0.54518796 0.41974654

Significance

F 0.0019727

Lower 95% 111.16985 -1.788929 -6.092169 -7.375877 -2.549919 -2.454429 -12.17655 -0.329994 -4.373471 -9.113619

Upper 95%

下限 95.0%

上限 95.0% 148.83405 23.574787 24.34429 68.71527 -0.862238 -0.024168 3.0125883 4.2603536 7.1023992 4.6574245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130.002 10.8929 9.12606 30.6697 -1.7061 -1.2393 -4.582 1.96518 1.36446 -2.2281

6.7828111 4.5676603 5.4811923 13.702981 0.3039285 0.437657 2.7353564 0.8266592 2.0666481 2.4799777

148.8341 111.1698 23.57479 -1.78893 24.34429 -6.09217 68.71527 -7.37588 -0.86224 -2.54992 -0.02417 -2.45443 3.012588 -12.1765 4.260354 -0.32999 7.102399 -4.37347 4.657425 -9.11362

在回归分析统计表中,R=0.99357,说明该试验N、P、K施用量与产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经方差分析,F值=34.23>F0.05=6,说明该试验小麦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130.001951+10.8929X1-1.706X1+9.12X-1.239X2+30.669X3-4.58X3+1.965X1X2+1.36X1X3-2.228X2X3

2

2

2

2

经判定该方程是典型肥料效应方程,采用边际分析法确定其最佳施肥量及产量如下(氮、磷、钾肥料价格分别为 3.8元/公斤、3.9元/公斤、4.0元/公斤 ,小麦价格:1.4元/公斤)

最佳施肥量与产量表

4、小结:氮、磷、钾配施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化肥坚持“氮磷钾配施”的原则。亩产量250公斤左右的河谷川平区新积土类田块以亩施纯氮6-7公斤,纯磷5-6公斤,纯钾2-3公斤为宜。

水稻“3414”试验 篇3

关键词 晚造水稻;测土施肥;肥料效应;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03

通过不同氮、磷、钾肥水平配比的小区施肥试验,得出各种肥料在封开县土壤上的增产效果、以确定适合封开县水稻生产的最佳施肥量,为配方设计、施肥指导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县农科所,水稻供试品种为“广胜软占”,试验用肥料为尿素(46%)、过磷酸钙(12%)和氯化钾(60%),农用薄膜是0.05 cm。

1.2 试验设计

采用全省统一的“3414”设计方案,“3”表示即指氮、磷、钾三种肥料因素、“4”表示每种肥料有四个施肥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为过量施肥水平),“14”个试验处理3个重复对照。小区面积:11.7 m×1.7 m=20m2,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每个处理之间筑20 cm田基分隔,并用尼龙薄膜包裹好。本试验设3个配方共126试验小区,示意图设置见表1。

1.3 施肥方案

磷肥作基肥在插秧前1次性施完。尿素:基肥占40%(插秧前施),回青肥占40%(插后7 d施),幼穗分化肥占20%(插后35 d施)。钾肥分2次施,回青肥和幼穗分化肥各占50%。

1.4 试验方案的实施

插秧:每个小区插64行,每行插13棵,每棵插5苗,确保每个小区插植的基本苗相同,667 m2插基本苗13.87万苗,田间管理一致。

收获:做到每个小区分别收割,分别脱粒,分别晒干,分别称干质量,得出各小区的实际产量。田间调查项目:苗数消长、有效穗。取样进行植株分析,计算各小区的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采用列表对比方法进行分析)

播种期:2008年7月24日。插秧期:2008年8月16日。收割期:2008年11月18日。全生育期:118 d。各处理试验结果调查见表2、3、4。

2.2 结果分析

2.2.1 各处理产量分析

从各处理产量排序分析,排名前4位的都是中氮、高氮的处理,排名靠后的是低氮和无氮的处理,由此可见氮肥的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氮肥的施肥量同产量呈正相关[1]。从P2、K2的处理得知,P2、K2同N2、N3组合的处理产量高,同N1、N0组合的处理产低,P1、K1和P0、K0组合的处理产量低,这说明在适合施氮的前提下适量增施磷、钾有助提高产量。各处理产量排序:见表5。

2.2.2 各处理效益分析

每元肥料的投入净增值排序:配方一:8、14、9、12、13、6、4、7、5、10、11、3、2。配方二:13、14、8,6、3、12、9、4、5、7、11、10、2。配方三:13、8、9、14、12、6、3、4、5、10、11、10、2。投入适中的小区的产量均较高,每元肥料的投入净增值也较高。

3 结论

从本试验的结果分析可见,本试验主要有以下结论:说明本试验地氮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钾,也就是说,施氮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磷、钾[2];根据本试验结果,推荐水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10.12 kg/667 m2、磷1.56 kg/667 m2、钾7.2 kg/667 m2;即施尿素22 kg/667 m2、过磷酸钙13 kg/667 m2、氯化钾12 kg/667 m2。

参考文献

[1]高定如,夏永龙,姚永兵,等.机插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9(6).

[2]伍文初,孟庆金,谢裕壁,等.氮素化肥在水稻上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分析[J].广西农学报,2009(2).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晚杂T优615。供试肥料为九化尿素、朝阳牌12%过磷酸钙和加拿大氯化钾。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宁都县蔡江乡蔡江村第6小组一农户晚稻田中, 土壤为潴育型, 黄泥田, 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 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为24m2。

1.4 栽培管理情况

于2009年6月30日播种, 7月22日移栽, 栽插密度为12cm×24cm。8月30日结合施分蘖肥撒施除草剂, 水分管理做到寸水返青, 浅水勤灌, 够苗80%时晒田, 后期干干湿湿。分别于8月10日、8月25日、9月10日、9月28日喷药。10月18日收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 有效穗数最多的为处理4、处理7、处理9、处理11、处理14, 均为281.25万穗/hm2, 最少的为处理1, 仅为196.88万穗/hm2, 极差84.37万穗/hm2;每穗总粒数最多的为处理6, 为129.6粒, 最少的为处理1, 为106.0粒, 极差23.6粒;每穗实粒数最多的为处理6, 为117.4粒, 最少的为处理1, 为93.7粒, 极差为23.7粒;结实率最高的为处理7, 为90.7%, 最差的为处理11, 为85.9%, 极差为4.8个百分点。

2.2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 产量最高的为处理6, 折合产量为7 791.67kg/hm2, 最低的为处理1, 折合产量为4 791.67kg/hm2, 相差3 000.00kg/hm2。

注:稻谷1.9元/kg, 尿素2.4元/kg, 氯化钾3元/kg, 过磷酸钙0.6元/kg。

2.3 经济效益

从表3可以看出, 经济效益最高的为处理6, 为12 868.27元/hm2, 最低为处理2, 只有8 967.90元/hm2, 相差3 900.37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只有因地制宜, 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各种肥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效应[5,6], 处理6即N2P2K2, 氮、磷、钾搭配较为合理, 从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最高。

参考文献

[1]刘正伟, 陆翠芳, 王志文.水稻施用新型配方掺混肥料 (BB肥) 试验效应[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3) :32-33.

[2]张灶秀, 李名钦, 易克阳, 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5) :126-127.

[3]李裕军, 邱玉秀, 何露, 等.中低产田杂交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121-122, 124.

[4]张翠翠, 张传伟, 王羽.5种新型肥料对无公害水稻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8) :99-100.

[5]高定如, 夏永龙, 姚永兵, 等.机插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6) :78-80.

玉米“3414”试验分析与总结 篇5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对比,通过数据分析了玉米在不同的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情况,各种肥料的不同投入和产量的关系,为实际生产得出了第一手的数据,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23-1

1 试验目的

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构建和龙地区玉米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 50%)。

作物品种:先玉335。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大豆、长农18号、2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玉米理论最佳公顷施肥量:N-P2O5-K2O=180-75-75。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5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所用垄数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磷、氮、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为玉米专用肥(20-13-7)300公斤/公顷,折合算出尿素13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325公斤/公顷,硫酸钾42公斤/公顷。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 玉米株高与N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6月20日至7月20日,通过生育性状调查,处理11比2高6.3厘米;处理11和处理6、3、2依次相差1.2厘米、0.4厘米、6.3厘米,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有一定的作用。

4.2 玉米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生育性状调查,玉米茎粗与N、P关系不明显。K对茎粗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粗,表现钾肥具有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

5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注: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6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玉米产量调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3,10290.5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9836.5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7192.1~9436.5公斤/公顷。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为14406.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6,为12984.44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3,为13757.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13128.6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3(N1P2K2)、处理5(N2P1K2)、处理4(N2P1K2)、处理6(N2P2K2)、处理8(N2P2K0)、处理7(N2P3K2)、处理14(N2P1K1)、处理11(N3P2K2)、处理10(N2P2K3)、处理2(N0P2K2)、处理9(N2P2K1)、处理2(N0P2K2)、处理12(N1P1K2)、处理13(N1P2K1)。

7 结语

通过本试验,玉米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磷和钾肥;钾肥有助于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磷肥是植物细胞核酸物质合成必需元素。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5,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3。处理3,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简介:张鑫,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肥化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对比,通过数据分析了玉米在不同的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情况,各种肥料的不同投入和产量的关系,为实际生产得出了第一手的数据,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23-1

1 试验目的

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构建和龙地区玉米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 50%)。

作物品种:先玉335。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大豆、长农18号、2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玉米理论最佳公顷施肥量:N-P2O5-K2O=180-75-75。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5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所用垄数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磷、氮、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为玉米专用肥(20-13-7)300公斤/公顷,折合算出尿素13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325公斤/公顷,硫酸钾42公斤/公顷。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 玉米株高与N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6月20日至7月20日,通过生育性状调查,处理11比2高6.3厘米;处理11和处理6、3、2依次相差1.2厘米、0.4厘米、6.3厘米,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有一定的作用。

4.2 玉米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生育性状调查,玉米茎粗与N、P关系不明显。K对茎粗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粗,表现钾肥具有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

5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注: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6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玉米产量调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3,10290.5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9836.5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7192.1~9436.5公斤/公顷。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为14406.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6,为12984.44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3,为13757.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13128.6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3(N1P2K2)、处理5(N2P1K2)、处理4(N2P1K2)、处理6(N2P2K2)、处理8(N2P2K0)、处理7(N2P3K2)、处理14(N2P1K1)、处理11(N3P2K2)、处理10(N2P2K3)、处理2(N0P2K2)、处理9(N2P2K1)、处理2(N0P2K2)、处理12(N1P1K2)、处理13(N1P2K1)。

7 结语

通过本试验,玉米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磷和钾肥;钾肥有助于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磷肥是植物细胞核酸物质合成必需元素。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5,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3。处理3,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简介:张鑫,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肥化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对比,通过数据分析了玉米在不同的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情况,各种肥料的不同投入和产量的关系,为实际生产得出了第一手的数据,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23-1

1 试验目的

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构建和龙地区玉米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 50%)。

作物品种:先玉335。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大豆、长农18号、2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玉米理论最佳公顷施肥量:N-P2O5-K2O=180-75-75。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5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所用垄数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磷、氮、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为玉米专用肥(20-13-7)300公斤/公顷,折合算出尿素13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325公斤/公顷,硫酸钾42公斤/公顷。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 玉米株高与N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6月20日至7月20日,通过生育性状调查,处理11比2高6.3厘米;处理11和处理6、3、2依次相差1.2厘米、0.4厘米、6.3厘米,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有一定的作用。

4.2 玉米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生育性状调查,玉米茎粗与N、P关系不明显。K对茎粗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粗,表现钾肥具有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

5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注: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6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玉米产量调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3,10290.5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9836.5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7192.1~9436.5公斤/公顷。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表,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为14406.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6,为12984.44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3,为13757.7元/公顷,其次是处理5,为13128.6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3(N1P2K2)、处理5(N2P1K2)、处理4(N2P1K2)、处理6(N2P2K2)、处理8(N2P2K0)、处理7(N2P3K2)、处理14(N2P1K1)、处理11(N3P2K2)、处理10(N2P2K3)、处理2(N0P2K2)、处理9(N2P2K1)、处理2(N0P2K2)、处理12(N1P1K2)、处理13(N1P2K1)。

7 结语

通过本试验,玉米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磷和钾肥;钾肥有助于增粗茎秆功能,增强作物抗倒能力;磷肥是植物细胞核酸物质合成必需元素。产值最高的是处理3,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5,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3。处理3,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水稻“3414”完全肥效试验研究 篇6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靖城镇东郊村某户责任田内进行, 供试土壤为油砂土。经测定, 土壤含有机质21.4 g/kg, 有效磷19.6mg/kg, 速效钾65.2 mg/kg。

1.2 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为南粳44, 试验肥料为尿素 (纯N 46%) 、过磷酸钙 (P2O512%) 、氯化钾 (K2O 60%) 。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 0、1、2、3共4个水平, 其中, 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 0水平为不施肥,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 共计14个处理[1,2], 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20 m2。筑埂单灌, 防止窜水窜肥, 并设保护行, 防病治虫、施肥都按要求严格进行。

1.4 试验方法

采用机插秧, 于5月26日落谷, 用种量75 kg/hm2, 6月9日移栽, 10月20日收获。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方法:氮肥基蘖肥∶穗肥为7∶3, 磷、钾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其他农艺措施要求一致。

(kg/666.67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三因素对水稻产量结构及实产的影响

由表2可知, 氮、磷、钾对水稻产量构成各因素影响不同, 对于有效穗数,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氮、钾、磷, 对于千粒重,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钾、磷、氮;对于每穗实粒数,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氮、磷、钾;对于小麦产量,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氮、钾、磷, 氮肥增产幅度远大于钾肥, 钾肥稍大于磷肥。

2.2 单因子肥料效应

由表3可知, 0~2水平氮、磷、钾处理均表现增产。其中氮增产效应最大, 从0~1水平, 1 kg纯N增产10.00 kg水稻, 1元氮肥可增收5.22元水稻;1~2水平, 1 kg纯N增产13.00 kg水稻, 1元氮肥可增收6.78元水稻;2~3水平, 随着氮肥用量增加, 水稻呈现减产趋势。磷效应次之, 0~1水平, 1 kg P2O5增产8.50 kg水稻, 1元磷肥可增收4.25元水稻;1~2水平, 1 kg P2O5增产18.00 kg水稻, 1元磷肥可增收9.00元水稻;2~3水平, 随着磷肥用量增加, 水稻呈现减产趋势。对于K2O, 0~1水平, 1 kg K2O增产7.5 kg水稻, 1元钾肥可增收3.33元水稻;1~2水平, 1 kg K2O增产10.00 kg水稻, 1元钾肥可增收4.33元水稻, 随着钾肥用量增加, 水稻产量下降, 下降幅度小于磷肥。

注:N、P2O5、K2O分别为4.6、4.8、5.4元/kg, 水稻2.4元/kg;增产系数:1kg 养分增产量,增值系数:1 元肥料增收水稻元数。

2.3 回归分析

(1) 单因素分析。将氮、磷、钾肥料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3,4], 施肥量在2水平附近产量最高, 超过2水平, 水稻产量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

(2)多因素分析 。水稻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拟合模型 (X1-N,X2-P2O5,X3-K2O,Y - 产 量 ):

经分析, 缺X1 (氮肥) 的相对产量为62.12%, 缺X2 (磷肥) 的相对产量为91.03%, 缺X3 (钾肥) 的相对产量为88.54%, 回归统计得R值为0.987, R2=0.974 2, 标准误差22.28, 处理间差异显著。可见在目前市场纯N 4.6元/kg、P2O54.8元/kg、K2O 5.4元/kg, 水稻籽粒2.4元/kg下, 最大施肥量是纯N 31.40kg/666.67 m2, P2O53.38 kg/666.67 m2、K2O 7.28 kg/666.67 m2, 最高产量628.27 kg/666.67 m2;最佳施肥量是纯N 26.70kg/666.67 m2、P2O55.23 kg/666.67 m2、K2O 9.11 kg/666.67 m2, 最佳经济产量610.40 kg/666.67 m2。根据目前靖江市水稻生产施肥水平, 实际生产中肥料用量不可能达到方程得出的最大施肥量, 最佳施肥配方氮、磷、钾总和为41.04 kg, N∶P2O5∶K2O为1∶0.19∶0.34, 该配方有待论证。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 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增加, 当施肥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开始减少[5,6]。千粒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在氮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磷、钾肥用量增加, 千粒重升高。靖江市油砂土高产田块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10.40 kg/666.67 m2, 最佳肥料用量为纯N 26.70 kg/666.67 m2、P2O55.23 kg/666.67m2、K2O 9.11 kg/666.67 m2, 氮、磷、钾配比为1∶0.19∶0.34。靖江市水稻实际生产中, 有20%的农户施用氮肥用量可以达到该水平, 产量达到650 kg/666.67 m2, 这是否与试验中把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为提高肥料利用率, 获得氮、磷、钾肥的最佳用量及配比, 进行水稻南粳44“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靖江市油砂土高产田块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10.40 kg/666.67 m2, 最佳施肥量为纯N 26.70 kg/666.67 m2、P2O5 5.23 kg/666.67 m2、K2O 9.11 kg/666.67 m2, 氮、磷、钾配比为1∶0.19∶0.34。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3414”试验,江苏靖江

参考文献

[1]孙艳.2008年水稻3414完全试验[J].农业与技术, 2008, 28 (6) :35-39.

[2]张国祥, 袁瑜, 李良.黄白土水稻3414试验与施肥配方设计[C]//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 2008:302-306.

[3]钱飞跃, 朱光, 朱春梅.淮阴区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1) :122.

[4]王华良, 何小卫.2008年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土壤, 2009 (2) :320-323.

[5]杨玉春, 孙万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农技服务, 2008 (3) :23.

水稻“3414”试验 篇7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试验供试品种为杂交中稻组合卡优6206, 氮肥用尿素 (N含量46%) , 磷肥用过磷酸钙 (P2O5含量12%) , 钾肥用氯化钾 (K2O含量60%) 。

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在成都市郫县德源镇同心村实施, 前作为大蒜。试验采取3414完全实施方案设计, 试验设置N、P、K3个因素、4个水平, 14个处理。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具体处理施肥水平如表1。小区面积22.5m2 (7.5m×3m) , 小区之间作宽30cm、高25cm的土埂, 并用薄膜包埋。每个小区单独排灌, 随机区组排列。尿素按照底肥∶分蘖肥∶穗肥为7∶2∶1施用;磷肥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为5∶5比例施用。4月20日播种, 5月24日移栽, 秧龄35天, 移栽方式采用精确定量栽培, 行穴距30cm×25cm, 每小区栽10行, 栽插苗数为每穴2苗。底肥于栽前1天施入, 分蘖肥于栽后9天时追施, 穗肥分两次施, 倒4叶抽出期施促花肥, 倒2叶期施保花肥, 比例为6∶4。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成熟期每个小区选50穴考察有效穗数, 计算平均穗数, 按照平均穗数法取样每个小区取5穴, 用于考察每穗实粒数、空秕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充实度、充实率, 然后再烘干称重, 各小区分别实收计产。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N、P、K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本试验中各处理的实际产量相对于空白处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N2P1K2处理, 比空白增产48%, 增幅最低的是N0P2K2, 只比空白处理增产3%。

不同N、P、K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影响, 有效穗随着施肥总量的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N2P3K2处理有效穗最多, 达到15.38万穗/亩。成穗率除N0P2K2、N2P0K2和N2P3K23个处理外, 其他处理都较空白处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各不相同, N2P3K2最少, 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少了7粒, 而每穗实粒数最多的N1P2K1处理, 平均每穗比对照增加了23粒。各处理只有N2P2K1和N1P2K1的千粒重稍大于对照, 其余处理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所有处理的生物产量都大于对照, N2P2K2最大为1834.46kg/亩;经济系数除了N2P3K2和N2P2K3两个处理略低与对照外, 其余处理都较对照高, 其中最高的N2P1K2达到了0.31, 比对照增加29%。

2. N、P、K与产量效应分析

对产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单施N肥17.3kg/亩时, 产量达最大值为439 kg/亩;单施P肥16.6kg/亩时, 产量达最大值为448 kg/亩;单施K肥32kg/亩时, 产量达最大值为549 kg/亩。根据回归模型得出N、P、K用量分别为12.3、0、19.5kg/亩产量达到最高值647.9 kg/亩。

三、讨论

水稻“3414”试验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06年在台安县新台镇南台村四组进行, 土壤类型属草甸土, 有机质含量1.62 g/kg, 碱解氮64 mg/kg, 有效磷38.7 mg/kg, 有效钾99 mg/kg。供试水稻品种为富禾70。供试肥料为尿素 (46%) 、过磷酸钙 (12%) 、硫酸钾 (50%) 。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设计[5,6], 氮肥、磷肥、钾肥3个因素4个水平, 共14个处理,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30 m2, 肥料水平和施肥量见表1。其中1/3尿素作底肥, 另外2/3尿素分2次, 分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施入, 磷肥、钾肥全部作底肥一次施入。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力产量与土壤肥力

试验各处理产量结果见表2。从供试土壤理化分析结果看, 供试土壤总体属高肥力水平, 肥料效应与肥力水平密切相关, 试验方案中处理1 (N0P0K0) 为空白区 (无肥区) , 处理2 (N0P2K2) 为无氮区, 处理4 (N2P0K2) 为无磷区, 处理8 (N2P2K0) 为无钾区, 处理6 (N2P2K2) 为全肥区。收获后计数产量, 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即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 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分为低级;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 从而确定出适用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施用肥料数量。统计表明, 氮、磷、钾缺素区的相对产量分别为81.93%、83.71%、79.75%。水稻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即无肥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数为72.37%, 以地力产量评价供试土壤的肥力, 供氮水平中上等, 供磷水平中上, 供钾水平中上。

2.2 肥料效应函数

2.2.1 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

经统计分析得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为:

按照肥料价格纯氮为3.6元/kg、五氧化二磷为6.2元/kg、氧化钾为4.5元/kg、水稻2元/kg计算, 得最经济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0.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18 kg/667 m2、氧化钾7.45 kg/667 m2, 产量为553.18 kg/667 m2;最大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3.4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55 kg/667 m2、氧化钾9.16 kg/667 m2, 产量为561.58 kg/667 m2。

2.2.2 相关系数。

籽粒中氮含量为1.3%, 磷含量为0.39%, 钾含量为1.26%;茎叶中氮含量为0.54%, 磷含量为0.08%, 钾含量为1.09%。通过分析, 100 kg经济产量需纯氮2.07kg/667 m2, 土壤供氮量9.34 kg/667 m2, 土壤氮养分校正系数97.26%, 肥料利用率13.74%;100 kg经济产量需五氧化二磷量1.15 kg/667 m2, 土壤供五氧化二磷量5.30 kg/667 m2, 土壤五氧化二磷养分校正系数91.64%, 肥料利用率10.36%;100kg经济产量需氧化钾3.38 kg/667 m2, 土壤供氧化钾14.83kg/667 m2, 土壤钾养分校正系数99.96%, 肥料利用率37.66%。

2.3 一元二次方程

氮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纯氮最经济施肥量为13.01 kg/667 m2, 最经济产量为551.25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15.02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53.06 kg/667 m2。

磷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五氧化二磷最经济施肥量为7.96 kg/667 m2, 最经济产量为547.96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9.53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50.39 kg/667 m2。

钾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氧化钾最经济施肥量为9.13 kg/667 m2, 最经济产量为549.86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10.17 kg/667 m2, 最高产量为551.03 kg/667 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台安县水稻100 kg经济产量的需肥量为纯氮2.0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1.15 kg/667 m2、氧化钾3.38 kg/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3.4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55 kg/667 m2、氧化钾9.16 kg/667 m2;最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0.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18 kg/667 m2、氧化钾7.45 kg/667 m2。

摘要:台安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 台安县水稻100 kg经济产量的需肥量为纯氮2.0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1.15 kg/667 m2、氧化钾3.38 kg/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3.4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55 kg/667 m2、氧化钾9.16 kg/667 m2;最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0.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18 kg/667 m2、氧化钾7.45 kg/667 m2。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辽宁台安

参考文献

[1]董素钦.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 (12) :60-62.

[2]刘茂国.海城市西四镇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17-18.

[3]王华良, 何小卫.2008年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J].土壤, 2009 (2) :320-323.

[4]黎忠祥, 资月娥, 邓丽红, 等.陆良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 2009 (5) :24.

[5]张灶秀, 李名钦, 易克阳, 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5) :126-127.

水稻“3414”试验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璧山县河边镇新四村一社谭东福家承包地, 面积 (3.2×667) m2, 排灌条件较好, 试验田为冬水田, 土壤为灰棕紫泥黄泥。供试水稻品种为西农优30。据测定, 该试验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33.6 g/kg, 1.77 g/kg, 0.475 g/kg, 17.6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51.0g/kg, 4.06 g/kg, 93.3 mg/kg;pH=4.7。

1.2 试验设计

“3414”肥效试验, 采用氮磷钾3因素, 每个因素4个水平, 共14个处理。3次重复, 随机排列, 重复间设保护行及走道。小区长6 m, 宽3 m, 面积18 m2, 4月13日用石棉瓦作埂, 将小区隔开, 防止肥水串灌;4月22日每窝单株移栽, 栽9行, 30窝, 规格33.30 cm×19.98 cm, 667 m2植10000窝。

4月12日在试验地按“之”字型选8点, 取0~20 cm耕作层土样, 混合后取1 kg作土化分析, 并做好标签。试验结束后取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8植株和籽粒样品1.0~1.5 kg (10窝) , 晾干后送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进行分析。

1.3 试验方法和实施

施肥严格按“3414”肥效试验方案[1]实施, 肥料品种为:尿素, 含纯氮46%;过磷酸钙, 含磷16%;氯化钾, 含钾57%。试验中6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作底肥[2], 40%的氮作追肥。施肥方案见表1。试验于3月7日播种, 4月20日施底肥, 4月28日移栽, 5月8日施追肥, 同时用除草剂进行稻田除草, 用杀虫双大粒剂防治一代二化螟虫[3], 7月11日和7月18日防治二代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于8月24日采取各小区单收, 计算各小区产量和处理1、2、4、6、8生物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等表现

见表2。

2.2 不同处理投入与产出比

从表3可以看出, 产值最高的为处理6, 达到1060.6元, 该处理的氮、磷、钾均为2水平。在磷钾都为中量 (均2水平) 时, 处理2、处理3、处理6随着用氮量增加, 水稻产值增加, 最高为处理6, 达1060.6元, 当施氮量达到3水平时 (处理11) , 水稻产值下降, 为978.8元。当氮钾为中量 (均2水平) 时, 处理4、处理5、处理6随用磷量增加, 水稻产值增加, 最高为处理6, 为1060.6元, 当施磷量为3水平时, 水稻产值下降, 为1046.5元。当氮磷为中量 (均2水平) 时, 处理8、处理9、处理6随用钾量增加水稻产值增加, 最高为处理6, 达1060.6元, 当施钾量到3水平时 (处理10) , 水稻产值下降, 为1012.3元。因此, 要增加产量和产值, 在该土壤中, 施用量以每667 m2施纯N 10 kg、P2O5 6 kg, K2O 6 kg为好。产出与投入比 (新增纯收益与投入之比) 以处理13最高, 为1.03。2.3实收产量结果

2.3.1“3414”肥效试验不同处理产量情况 (见表4) 。

2.3.2 多元回归方程分析

采用农业试验多元回归“3414”试验软件[4]对水稻平均产量进行回归分析, 其运行结果如下:

Y=492.3255+66.5957N+9.2191P+44.7077K+26.6051NP-8.8028NK+4.6127PK-31.9576N2-17.5031P2-9.9304K2

回归平方和U=12505.96

剩余平方和Q=397.043

检验值F=13.999

剩余标准差S.D.S=9.963

相关系数R=0.9845

F0.05=5.9988

统计结果为回归方程显著。

2.3.3 肥料效应

氮肥效应方程为Y=492.326+66.596N-31.958N2

磷肥效应方程为Y=492.326+9.219P-17.503P2

钾肥效应方程为Y=492.326+44.708K-9.93K2

从图1可以看出, 2水平以下, 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是N>K>P。

从肥料效应方程可知, 氮磷的交互项系数为26.6051, 磷钾的交互项系数为4.6127, 氮磷和磷钾的交互作用为相互促进, 氮钾的交互项系数为-8.8028, 氮钾的交互作用为负效应。

2.3.4 土壤NPK丰缺指标

土壤养分的丰缺用相对产量来比较[5], 相对产量<50%为土壤养分含量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土壤养分含量低;相对产量75%~95%为土壤养分含量中等;相对产量>95%为土壤养分含量高。

相对产量= (无肥区产量/全肥区产量) ×100%

N肥的相对产量为87.0%, 说明土壤含N量中等;P肥相对产量为90.7%, 说明土壤含P量中等;K肥相对产量为95.6%, 说明土壤含K量高。

2.3.5 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6]:用全肥区 (处理6) 地上部分吸收养分量减去缺肥区处理作物地上部分吸收的养分量, 再除以全肥区 (处理6) 的施肥量。

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N肥的利用率为16.8%, 在PK肥适量 (均为2水平) 的情况下, N从0 kg增加到10 kg, 水稻667 m2产量从512.4 kg增加到599.6 kg, 每千克N增加稻谷8.7 kg。

P肥的利用率为3.5%, 在NK肥适量 (均为2水平) 的情况下, P从0 kg增加到6 kg, 水稻667 m2产量从512.9 kg增加到599.6 kg, 每千克P2O5增加稻谷14.5 kg。

K肥的利用率为22.67%, 在NP肥适量 (均为2水平) 的情况下, K从0 kg增加到6 kg, 水稻667 m2产量从552.9 kg增加到599.6 kg, 每千克K2O增加稻谷7.8 kg。

2.3.6 最佳施肥量

通过农业试验“3414”试验软件分析, 计算结果如下:

最高产量 (1.5, 1.5, 2.0) =591.75最佳产量 (1.0, 1.0, 1.5) =583.72

N的最佳施肥量为5.0 kg/667 m2, P的最佳施肥量为3.0 kg/667 m2, K的最佳施肥量为4.5 kg/667 m2, N、P、K的施肥比例为5.0∶3.0∶4.5。

3 结论

该种土壤中含N量和含P量为中等, 含K量较为丰富,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K>N>P。

肥料利用率为:N=16.8%, P=3.5%, K=22.67%。丰缺指标:N为87.0%, P为90.7%, P为95.6%。根据试验和对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 综合各方面因素, 推荐该土种水稻667 m2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为:N=5.0 kg, P2O5=3.0 kg, K2O=4.5 kg。

摘要:在重庆市璧山县针对水稻在不同的土壤中需肥规律, 摸清不同肥力的土壤对氮磷钾化肥的利用率, 为建立不同土壤种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该土种肥料利用率为:N=16.8%, P=3.5%, K=22.67%。根据试验和对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 推荐该土种水稻667m2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为:N=5.0kg, P2O5=3.0kg, K2O=4.5kg。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施肥量

参考文献

[1]韩峰, 高雪, 彭志良, 等.贵州水稻3414肥料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6) :235-238.

[2]俄胜哲, 袁继超, 丁志勇, 等.氮磷钾肥对稻米铁、锌、铜、锰、镁、钙含量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 2005, 19 (5) :434-440.

[3]朱文达, 屠予钦.用杀虫双大粒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研究[J].昆虫学报, 1988, 31 (4) :371-377.

[4]朱涛, 张中原, 李金凤, 等.应用二次回归肥料试验“3414”设计配置多种肥料效应函数功能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5 (3) :211-215.

[5]黄德明, 徐建铭, 武书敏, 等.北京郊区小麦测土施肥技术的研究——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在小麦测土施肥中的应用[J].华北农学报, 1986, 1 (1) :41-47.

水稻“3414”试验 篇10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20-2

“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落实在猴石农业站的科技示范园区内,土壤为平地白浆土,地块肥力均匀,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玉米。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土壤养分测试值

2013年度东丰县气象信息表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为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40平方米,5垄区、14米长。

四个施肥水平

每个小区的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做基肥,2/3氮肥做追肥使用。

1.3 田间管理措施

2013年5月6日施肥,5月7日打垄,5月9日播种,至5月22日出齐苗。7月1日追肥。10月15日收获。小区切除边行单打单收,测各处理小区实际单产。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 调查记载及室内考种

定点调查记载各处理小区物候期及生育情况,于收获前以小区为单位,隔6株采一穗,共采集20穗玉米,按穗长大小顺序排列,取中间10穗作为样本,风干后对穗长、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进行室内考种,见表1、2。

3 结果分析

由于2013年气候特殊,播种晚,但雨水充沛,温度高,玉米生长发育较快,营养元素供应充足的处理表现较好,产量较高。没施肥的空白处理产量最低,而没施N、P、K的处理2、处理4和处理8产量相对偏低。使P、K较多的处理6、7、10、11等均表现为高产,穗长、百粒重等也相对较高,秃尖较小。

通过三元二次综合效应方程分析可看到,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施肥量亩施N 13.5公斤,P2O5 11.3公斤,K2O 11.8公斤,亩产达1106.6公斤。而效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规律,亩施N 10.2公斤,P2O5 7.9公斤,K2O 8.6公斤,亩产可达1063.9公斤,虽然不是最高,但效益最高,为最佳施肥量。

4 结语

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N、P、K三元素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产量构成因素与N、P、K三元素施用量关系密切。

施肥量与经济效益间呈抛物线函数规律,当亩施N 10.2公斤,P2O5 7.9公斤,K2O 8.6公斤,亩产可达1063.9公斤,效益达最大化。

因此,在开展玉米生产中要重视N、P、K的综合施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最佳施肥量施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赵振彪.2009年玉米肥效试验总结[J].榆林科技,2010.

[2] 韩振锋.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与分析[J].山西科技,2011,(03).

[3] 赵艳,段海霞,赵咏霞.玉米配方肥料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2009,(05).

[4] 孙玉香,马英江,苗友年,刘聪.玉米校正试验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09,(04).

[5] 巴哈尔·吾守尔,吐尔逊乃·马木提.玉米"3414"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2010,(04).

[6] 蒋鲁亭,赵兴会,乔彦彪.渭北旱塬春玉米亩产吨粮关键措施[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2,(03).

[7] 王岩萍.小麦套种玉米平衡施肥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03).

[8] 徐冰,谭琪,邰日晶,尹同波,吴家川.瓦房店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01).

[9] 陈甫玖,张明,苏荣华,刘先友,傅同良.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03).

上一篇:夏季家兔饲养管理技术下一篇:本土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