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2024-05-15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精选九篇)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篇1

笔者分别以篇名、关键词等字段对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章进行检索, 查找得知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 较有代表性的有黄琴、华林、侯明昌老师于2009年在《档案学通讯》第1期发表的《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文中对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有这样的表述:“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由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口耳相传的反映各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科技、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具有保存价值的口碑历史记录。”[1]2011年陈海玉老师在《兰台世界》上发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医药文献的档案式保护研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医药文献进行保护研究。此外, 赵局建等人发表了关于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方面的文章。

笔者在分析相关阐述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 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定义引述为: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宗教、伦理等物质生产、精神生活领域中直接形成的, 由少数民族首领和知识分子口耳相传的, 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记录。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类型

1.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口述档案。

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口述档案就是指由管理本民族的土司、族长, 从事原始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东巴、毕摩、巫师、祭司、经师、长老等所掌握并世代传承的反映本民族历史发展状况的口述档案, 其内容涉及本民族的产生由来、居住迁徙、世系宗亲、政权更迭、权力设置, 历任首领的出身背景、履历状况、丰功伟绩、配偶子女情况, 以及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等。

2. 云南少数民族文艺口述档案。

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 类型涵盖歌谣、史诗、神话、传说、散文、小说、谚语、文艺理论等。民族古歌谣主要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 内容极其丰富:有狩猎时唱的, 有祈求丰收时唱的, 有祭祀时唱的, 比如怒族民歌《龙潭》、纳西族民歌《犁牛歌》等, 歌词大多反映本民族原始社会时期先民的劳动、婚配、狩猎和祭祀等情况, 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神话传说和民族史诗等主要是氏族公社时期, 人们在生产生活、历史演变、民族变迁及反抗自然过程中产生的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形式, 比如哈尼族的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德昂族的创世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等。

3. 云南少数民族科技口述档案。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 除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外, 还产生了大量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 而这些又多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保存和延续下来, 内容十分丰富, 涵盖天文、地理、医药、建筑、农牧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如在医药方面, 壮族的《墨蛇与银蛇》、《八味药性歌诀》和《神医三界公的传说》, 白族的本子曲《十月怀胎》, 苗族的《祝融传熟食的故事》、《苗医便方歌谣》、《蚩尤传神药的故事》, 基诺族的《接骨药的传说》, 彝族的《尼苏夺节》等等, 这些歌谣或传说记载了大量医药卫生知识, 极大程度地保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保健传统。现今, 在各方的重视和不懈努力下, 云南少数民族科技口述档案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仍然还有大量民族科技口述档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散存在民间。

4. 云南少数民族民俗口述档案。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传统、民族特色, 汇聚而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这些礼节、礼仪和流程主要为当地族长、长老等所熟知, 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记载, 它们也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对于丧葬的办理都有一整套自己的礼仪, 每个家族大体上就按照这个已经成为传统的丧葬习俗来操办丧事, 他们把丧礼看成是群体活动, 家族老人监护仪式进行, 其他成员听从指挥, 各司其事, “一家有事百家忧”, 丧礼的组织结构严密牢靠, 治丧活动有条不紊。丧礼的仪式、程序、规则一般是在人们口耳相传中继承和沿袭下来的, 它是各少数民族自我意识的表现手段, 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独成一体的民族性格和世界观。

5.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口述档案。

云南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 有的是几种宗教并行流行, 既有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自发性原始宗教形态, 也有来自于内地的汉传佛教、道教、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 还有境外传入的上座部佛教;而更多的少数民族信仰的是带有自发性质的本民族宗教。这些众多的宗教信仰反映在各少数民族举行的各种占卜、法事、祭祀和禳解等仪式中, 便形成了大量的经文, 有的经文用本民族的文字记载在器皿和专门的经书上, 有的则由本民族的宗教人士如毕摩、和尚、巫师等自己掌握。将这些口述经文记录、收集并整理起来, 不仅对我们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而且对我们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也有着弥足珍贵的原始凭证价值。

6. 云南少数民族道德口述档案。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一系列符合本民族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较为全面系统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思想, 其内容可以具体细化到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条律、待人接物的礼俗、伦理道德的故事和先祖教诲子孙的训言等。收集、发掘与保护这类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有利于教化人民, 启发民智, 形成良好淳朴的民风, 不仅可以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且在构建云南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1.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上的民族性是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 有15个都为云南省所特有,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各个少数民族在婚姻、丧葬、居住、饭食、服饰、礼节、节日、宗教、文体等各方面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民族风俗:比如节日上有景颇族的目瑙纵歌, 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服饰上有白族的百节鞋, 傈僳族的百花裙, 傣族的筒裙。再以各民族的史诗为例, 如哈尼族史诗《创世纪》、《哈尼祖先过江来》, 独龙族史诗《创世纪》, 佤族《葫芦的传说》, 傣族《布桑盖与亚桑盖》, 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等。这些口述档案大多为各少数民族集体创作而成, 凝结了各民族的文化与智慧, 成为弘扬本民族文化、精神, 提倡本民族伦理、道德, 宣传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全民性的文化传播行为, 具有显著的民族特性。

2. 生产的原创性。

正是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独特的民族性决定了其生产创作的原创性。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带有明显的本土环境烙印和本民族心理特征。如傈僳族的《阿考诗经》, 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和英雄崇拜性质的民族史诗。它表达了傈僳族人民对民族起源的猜想以及对大自然和宇宙的探知, 同时也融入了傈僳族的历史、文化以及伦理道德观念, 通常为当地传统文化传承人“背祃”在丧礼仪式上或祭祖时唱述。这些弥足珍贵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各种史诗、歌谣、传说等形式流传, 曲调优美、表达生动、世代相传、影响深远, 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这种原始创作根植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厚实土壤, 具有鲜明的原创性。

3. 内容的多样性。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卷帙浩繁、数量庞大, 载录广泛, 涉及范围宽, 内容丰富复杂、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包括各民族源流、迁徙发展、世系宗亲、政权设置, 历任官员的履历状况、功勋业绩、出身背景及配偶子女情况, 还覆盖到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学、建筑、冶炼、宗教、民风民俗等等。以哈尼族为例, 有反映先民劳动的歌谣《生产调》, 有反映本民族迁徙历史的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 也有反映本民族斗争精神的《哈尼祖先过江来》、《洪水记》, 还有专门用来举行丧葬活动的祭经《斯批黑遮》。这些内容多样的哈尼族口述档案为研究该民族的民风民俗、宗教哲学以及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4. 形式的灵活性。

在人类社会的洪荒时期, 没有文字, 人类的祖先为了能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本族的由来、同自然界的抗争、与各种力量的冲突、较量等记录保存下来, 只能以言传口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述。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便是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用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无论是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民谣、神话传说、史诗格言, 还是其节日庆典、风俗习惯、丧葬祭祀礼仪, 还有秘方医药、传统工艺技巧等等, 都根据内容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以灵活多样形式传承记忆。

5. 思想的教育性。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为本族人民代代传承, 这已经成为各少数民族人民学习、纪念祖先, 了解历史, 传承文明, 树立榜样, 教化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比如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 通过曲折的爱情故事, 歌颂了彝族人民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坚韧意志, 弘扬了勤劳、美丽、正直的美好精神, 鼓舞人们不畏邪恶势力的勇敢、坚强和智慧。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或包含深刻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民主意识, 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美好生活;或包含不同的风土人情、文明礼仪、伦理道德, 引导着人们弘扬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

6. 流传范围的民间性。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无论是涉及历史往事、民族传统, 还是百姓琐事、民间生活, 都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和民情, 表达了各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理想, 它产生于普通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见解, 并以贴近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途径传播。“这种用‘民间语言’构成、有别于官方正史记载的历史‘文本’, 犹如人类文明进程中不经意间留下的活化石,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从这一角度来说, 认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保存和弘扬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 就是尊重普通劳动人民自己的文明和历史。

摘要:本文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实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定义、类型、特点等基础理论, 以此引起学术界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视, 推动云南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云南,口述档案,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黄琴.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J].档案学通讯, 2009 (1) .

论口述历史档案是档案的理由 篇2

摘要:口述历史档案是不是档案,目前在档案界主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本文从口述历史档案的本质、形成过程、反映内容、法律认可等方面,论证了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口述历史档案记忆工具过程原始内容真实法律认可

Abstract: There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 and against perspectives about whether the oral history archives are archives. This essay demon? strates the rationality of oral history archives as ar? chives from the nature, forming process, reflective content and legalsanction, etc.

Keywords:Oralhistoryarchives;Memory tools; Originalprocess; Truth of content; Legal sanction

口述历史档案是为抢救社会记忆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表现形式为录像、录音及文字记录。[1]目前,档案界多称作“口述档案”,也称作“口述史料”。口述历史档案是不是档案,目前档案界尚未取得一致认识,主要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反对者认为“口述档案其实不是档案,而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参考资料。”其依据为“口述档案”不是伴随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自然形成的,不具有档案原始记录性的本质属性。[2]针对这些观点,笔者赞成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资源来建设,其理由如下:

一、从本质上看,口述历史档案是社会记忆的构成

(一)口述历史档案的本质是社会记忆的工具

所谓记忆,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也是对信息的选择、存储和提取过程。不同的社会群体,从个人、家庭,到民族、国家社会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其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最早包括一些口头传说、民间神话故事,以及档案、图书和文物等。口述历史档案的内容直接延展到历史之中,通过当事人的讲述来印证、补充和重构社会记忆。

我国档案学者王景高从社会记忆维度阐述了口述历史档案的本质。他认为“档案从它的起源和本质讲,乃是一种社会记忆工具”。[3]口述历史档案本身存在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想要诉说,而是通过诉说的方式,将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进而上升到社会记忆。将口述历史档案收藏或公开,既能够保存社会记忆,又能够引起社会共鸣。作为社会记忆的因子,口述历史档案以其平民性、多元性、活态性、综合性的特点,丰富和印证过往的人物、过往的事件及过往的活动。因此,无论是文本档案,还是口述历史档案,其本质都是社会记忆的工具。

(二)国内外承认口述历史档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为防止人类记忆的消失,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凡符合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项目,经过申报批准就会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根据该定义,文献遗产指的是具有信息内容和载体的一份、或有逻辑连贯性的一组文献。199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提出界定“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准则和价值是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它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在这十一组档案资料中,就口述历史档案而言,包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证词、法庭询问笔录等。[4]

2.在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5月以来,已经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就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5]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6]可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把口头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加以保护,承认口述历史档案的客观存在。

二、从形成过程看,口述历史档案具有原始性

(一)口述历史档案是当时当地形成

口述历史档案的形成是一定主体有目的地对当事人进行采访的结果。通过采访者和当事人的交流互动,围绕某一方面,或事件、或人物、或机构、或主题而形成的谈话记录。采访者和当事人都是在特定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现场访谈,采访者整理后的文字材料,经当事人认可,归档保存就形成了口述历史档案。

从形成的过程来看,口述历史档案记录的是采访者提问与当事人的回忆,它是当时当地形成,并非事后补救。在口述历史档案的访谈过程中,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现场对相关的话语进行记载固定,并作为之后整理文字材料的完全依据。录音、录像都是发生在访谈进行过程之中,采访者以及当事人的所有话语,甚至神态和动作都能够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即使在整理阶段形成的文字材料,同样是根据录音、录像所记录的情况转化而来,它与访谈时当事人的回忆高度吻合,表达了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有文字材料,又有录音和录像,再现其访谈情景,三者并存,既不容易篡改,又充分显示了口述历史档案形成过程的真实性和原始性。

(二)档案载体是信息的一种特殊迁移和转换

1.口述历史档案的形成过程虽然是通过访谈的方式,其信息被固定在文本影像等载体之上,但是其本质应是信息的一种特殊迁移和转换。它把存贮在人脑中的信息,通过话语迁移到文本或声音、影像等载体上。口述的信息原本是固化在当事人的记忆之中,由于采访者主动提出问题予以引发,从而实现以话语为媒介的转换。有学者认为由于口述历史档案没有前身,因而只能是口述资料。[7]传统档案是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活动、现象和心理状态等,被保存后而形成档案。对其当时情况的记录,同样是一定主体根据所见、所闻、所想在主观意识形态下所进行的客观记录。就其前身,同样是存贮在人脑之中的信息。无论是所见、所闻,抑或所想、所记,都是存贮在人脑之中然后被具体化于文本或其他载体之上,并通过保存的方式而成为档案。口述历史档案也是把当时人脑中的记忆信息延迟后加以具象,借助文本、声音或影像等载体实现的信息迁移。它们的前身同样是反映和存贮在人脑之中的信息,所不同的是口述历史档案并没有在当时实现信息的迁移,而是在多年之后被采访者的问题所引发,才从记忆中被迁移出来。

2.按照信息学的研究成果看,人脑与文本、音像一样,都是信息的载体。社会科学更是将获得的口述材料作为研究结论的重要支撑。加之历史学也是将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并称为三大史料。可见,口述历史档案只是信息迁移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滞后产物。

三、从反映内容看,口述历史档案具有相对真实性

(一)内容为亲历、亲见和亲闻

不同意将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的学者,以口述历史档案内容真实性问题作为否定其成为档案的依据。他们认为,口述历史档案受限于当事人的记忆,不够准确或不十分完整,由于这些局限性的存在,口述历史档案不能称其为档案。在这里,笔者认为内容真实性问题不能作为衡量口述历史档案是否成为档案的唯一标准。口述历史档案是当事人根据自身经历和认知来回忆发生在身边事情的一种记录,这些内容都是其曾经的亲历、亲见和亲闻,因此和传统档案一样,其内容应当具有原始性。[8]档案学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就档案整体而言,说明它较其他文献更真实可靠。但是对某一份具体的档案来说并非如此。由于受档案形成者的认识、地位、立场等因素的制约,档案内容的记载与历史真实或多或少地存在距离,有的甚至与历史真实大相径庭。在所存藏的传统档案中,这种现象并非个案,但是其仍作为档案被保存,由此也形成了对档案真实性的共识:即使是被篡改的档案也应当视为档案。因为该档案印证了篡改者的动机和行为方式,能够据此推断出相关事件的背景、各利益群体的关联,进而可能发现该事件的真实。

我们承认,口述历史档案提供的信息确实存在误差或失真的情况。就客观而言,人的记忆因时间久远难免发生误忆甚至失忆。就主观而言,一是受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影响,或是因事物变化导致后来的认识覆盖了先前的认识,这些都会造成当事人提供信息无意识的失真;二是为了“隐恶扬善”而着意提升个人的光辉形象,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记忆“误差”则是故意的。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提出可以通过访谈一类群体来完善。尽管这类群体中个体间的口述存在差异、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不同的叙述可以产生抵消效应,从而提供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而且通过众人的回忆,还可以弥补个别的失忆,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记忆。

(二)口述历史档案属于个人讲述的档案

1.口述历史档案与个人形成的日记、信函和文稿同质,都反映了当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个人形成的材料,可以视为档案。对于个人的日记、信函和文稿,档案界认为是个人档案的构成,它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变化和活动经过情况,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理解和抒发情感。日记、信函和文稿,可以写人记事,可以状物写景,可以抒发感情,还可以记述活动。凡是个人在社会活动或生活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在日记、信函和文稿中、记录。口述历史档案也是当事人从自身角度回忆其在生活中所做、所见、所闻、所想的信息,作为个人形成的材料,通过规范的方式记录的口述材料可以是档案。

2.从其特点来看,口述历史档案对于表达当事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与其形成的日记、信函和文稿仅是记录的先后时序不一,均是反映个人对社会活动和生活的认识。与日记、信函和文稿不同的是,口述历史档案是带有鲜明个人讲述色彩的档案。大多情况下我们极易见事不见人,忽略当事人的作用,而聚焦在讲述的内容上,认为当事人是为讲述某一历史而讲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当事人在历史中的能动作用同样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从联系的方面来说,历史主题也烘托和构成了当事人的经历。

四、从相关法律看,口述历史档案具有合法性

从我国相关法律来看,特别是部分法律条文中均认可口述历史档案的存在,从法律维度确认口述历史档案作为证据链的合法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都规定当事人陈述、视听资料、证人证言,作为法律证据的来源之一。如《民事诉讼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条中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可见,口述材料正是当事者讲述相关事件的过程,与诉讼案件形成印证关系,具有证据性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口述作品列入其保护范围之内。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口述作品的解释,它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从作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独创性还是可复制性,口述历史档案都能够满足条件。以《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解释为依据,口述历史档案是由采访者和当事人根据一定的访谈主题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实质上属于演说,是出自口述者内心的一种即兴的情感表达。《继承法》明确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口述历史档案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之一,自然成为《继承法》中的客体。

综上所述,我们从口述历史档案的本质、形成过程、反映内容、法律规定等方面,论证了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的合理性。可以看到,无论是理论维度,还是社会实践,口述历史档案都可以看作档案。相关事实也证明,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9]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需要把口述历史档案提升到新资源建设层面上来认识,尽早按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的快进键,毕竟抢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时不我待。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及其开发利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BTQ04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潘玉民.认识与行动:再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1):101.

[2]张仕君,昌晶,邓继均.口述档案概念质疑[J].档案学研究,2009(1):10.

[3][8]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 2008(2):3.

[4]《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EB/OL].[2015- 10- 10].http://www.nj1937.org/ cn/2015-10/10/c_134700082.htm.

[5]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EB/OL].[2011- 02- 26].http://www.gov.cn/jrzg/ 2011-02/26/content_1811128.htm.

[6]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 02- 16]. http://www.china.com.cn/ policy/txt/2012-02/16/content_24647982.htm.

[7]王茂跃.关于口述档案概念的困惑[J].山西档案, 1998(6):15.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篇3

一、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意识薄弱。首先是各少数民族自身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不强, 各少数民族的长老、民间艺人日渐衰老, 他们或者对本民族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够, 或者后继无人, 总之没能在自己有生之年使得这些宝贵的本民族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除此之外, 对于口述档案这个新生领域, 档案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 保护主体意识不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放缓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工作的开展。

2.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长期保护机制尚未形成。

(1) 各部门尚未形成合力。目前大量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仍然散落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由于没有统一的部门来管理, 也没有一定的制度来规范, 这些口述档案资源的收藏和管理利用也处于分散的状态。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都因本部门工作的需要或多或少地存放着各种形式的口述档案资源, 而各部门都处于一种封闭、独立思考、各自为政的状态。这种情形势必使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工作步伐缓慢, 困难重重。

(2) 缺乏相关政策保证。在云南的部分地区,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并且正在走入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但是缺乏能够立足于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特点的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和标准, 并且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彼此配套、相互关联的制度体系。口述档案从访谈、收集、整理, 到最终的开发利用, 会涉及各种法律问题, 比如知识产权、收集单位的版权问题、口述者的合法权益等, 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保障, 口述档案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转。

3.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不得力。

(1) 相关工作有待全面展开。首先,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 其形成的口述档案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 给收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次, 各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 大多数通晓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老人集中在偏远的农村、山区, 通讯很不发达, 并且年事已高, 能找到被访者或者提前与之取得联系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再加之语言上的障碍, 沟通困难, 这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和开发利用。

(2) 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工作开展仍然主要是靠政府的资金投入, 然而对于经济不是很发达的云南而言, 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这样一来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 资金的缺乏是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工作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3) 物资配备有待充实。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大多散存于边远山区, 因此, 不仅要有足够的人员支持, 也需要充沛的物力支持。比如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访谈必备的仪器、设备和软件, 此外, 口述档案的存放环境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库房中的音像制品、电子设备要有抽湿机、空调等来控制温湿度。尤其是在云南地区边远的基层档案馆, 以上这些必要的设备大部分都没有, 更谈不上做好收集、制作、整理工作了。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1.增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意识。首先要通过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 使少数民族自身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荣誉感, 提高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自我保护意识, 主动地培养传承人, 自愿继承本民族口传文明, 或主动采集、制作、保存与抢救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其次, 云南的档案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借鉴国外口述档案保护工作的相关经验和成功实践, 全方位开展保护抢救工作, 进而使全社会对其保护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增强人们对它的保护意识。

2.建立并形成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长期保护机制。

(1) 必不可少的政府支持。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相关的政策法规做保障。二是建立专门的政府保护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助基金, 以解决抢救和保护工作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人文关怀和保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对少数民族的历史老人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必要的照顾。

(2) 档案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及大众媒体的合作。各档案馆负责牵头承办, 制订实施方案, 并与各图书馆、博物馆、古籍办、文化研究部门等联系、协商, 安排相关工作人员, 做好后勤保障、跟踪采访工作, 并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民政部门负责提供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电视台负责整个访谈过程的策划、采访、编导、拍摄及后期的编辑、制作等;党史研究室则负责采集、编撰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报社、各宣传部门负责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相关宣传报道;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财政部门, 主要负责保障所需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

(3) 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应尽快制订符合云南自身特点的一系列可操作性管理方案, 内容包括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采集标准、采访工作流程、收集程序、归档整理方案、抢救范围等, 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工作提供详细指导。此外, 根据相关的档案法规及有关规定, 制订一套实用、管用、可操作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征集工作的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其中, 就征集方案的制订、征集范围、相关单位的职责、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 使得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3.优化具体措施。

(1) 实地调研, 广泛收集。建议成立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由云南省档案局统一领导部署, 聘请相关专家、学者,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个地区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工作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由基层档案部门对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校对, 逐级上交, 层层审核, 最终提交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最终形成有效的统计报告, 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然后根据工作计划, 按轻重缓急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传承人、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进行个人访谈、收集和录制。

(2) 科学管理, 运筹帷幄。在对某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进行全面的收集后, 可以按照内容标准对其进行分类, 当然有些也要考虑整理后形成的不同的载体形式, 比如图片、录音录像及记录的文字材料等;对于那些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 可以将其常用词语分门别类, 按照天文、地理、农事、时令、动物、植物、房屋器具、身体、服饰、饮食、亲属、人品、红白大事、交际、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业、动作等等系统地收录下来。然后采用一句本民族的语言搭配一句汉语的方式进行记录, 再将无文字少数民族的常用词语用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注释, 这样一来, 就可以将其永久保存并传给子孙后代。

(3) 合理开发, 有效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要与时俱进, 利用口述档案形象生动的特点, 借助新媒体, 转变服务模式, 让档案走出家门, 更贴近百姓生活, 使丰富的档案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这既可发挥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在云南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又可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形成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发掘利用与保护抢救的良性循环。

(4) 重视人才培养, 保障财力物力。首先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技巧、软件操作规范、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沟通技巧、临场应变能力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提高其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历教育, 不断深造, 并与职称评定、各种奖惩、评优评先挂钩,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一定能打造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功底, 又有较高学历层次、综合能力强的复合人才。其次, 各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媒体、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多渠道宣传、教育、引导, 充分争取企业、民间社团、个人等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此外, 将丰富的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编研成各种图文并茂的读物、图片, 制成电视片、视频、光盘等, 激起公众、旅游者的兴趣和购买欲, 让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全新的形式走向市场,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资金来源。

(5) 建立专门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机构和数据库。在收集和保护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 不断引进新的科学技术,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目前, 云南大学云南电子计算中心运用3D数字化技术再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这给以后收集和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也应进行数字化, 建立系统、完整、格式统一又方便转换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 对口述材料进行统一整合, 加大对其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叶立东.论我国口述档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J].兰台世界, 2011 (5) .

[2]薛鹤蝉.浅论口述档案的价值及其工作[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8 (4) .

[3]刘伟晶, 柳旭.口述档案管理方法探究[J].黑龙江档案, 2012 (2) .

[4]赵局建, 康蠡, 杜钊.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的若干思考[J].云南档案, 2011 (4) .

口述历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析 篇4

关键词: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人们对于口述历史档案的认识不断深化,国内外学者对于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也逐渐形成档案管理学科的热点,如何科学地认识、开展口述历史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成为档案界的难点和重点。

口述历史档案不同于现存的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资料,它有其特殊的存在形态,与现存档案不仅不矛盾,反而与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补充。一方面,口述历史档案是对现存档案的补充,口述历史档案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口述历史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为声音、录像,既具有真相,又有画面和感染力,能够完整、多角度地反映和呈现社会记忆的原貌,成为现存社会档案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口述历史档案是对现存档案进行批判和证明。鉴于此,将口述历史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制作成便于保存的电子化信息资料,有利于珍贵史料的保存,同时也是对我国文化延续的一种保护。

然而,口述历史档案的采集工作非常烦琐,涉及各个领域、多个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制订一个标准,使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口述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在此时顺应时代潮流,将口述历史档案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

二、口述历史档案的现状

1.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和成绩,但由于受传统思维影响,一些档案从业者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口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对口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目前对于口述档案的了解以及口述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尚浅,对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大多数还停留在一般的收集、整理等浅层次的开发上,大量有价值的史料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在对口述档案的保护和利用上,由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个人缺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意识,导致对口述档案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滞后,严重阻碍了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进程。此外,档案界关于口述档案的概括还不够精准,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有的人认为口述档案不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缺乏原始记录性,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资料保存;有的人虽然肯定口述档案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但对其真实性和合法性仍存质疑。由于政治、战争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经历者等重要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世,使得抢救保存这些当事人的口述档案变得十分困难。

2.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口述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保管需要通过专业的信息化设备来完成,这就对口述档案采集、整理的设备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口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设备、硬件、软件系统、技术等方面的配套,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需大量资金支持维护与更新。目前各地档案馆经费相比于其他部门相对较少,缺乏专业的硬件设施,很多地方都没有划拨专项资金进行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硬件和软件条件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述档案的收集效果,成为制约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由于设施不齐全造成口述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口述历史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性能较低,对整个口述历史档案信息造成威胁。

3.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现在我国口述档案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保管部门和必要的法律规范,使得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口述档案散落在各地,不能形成有效的统一利用。尽管各地档案馆已经建立和完善了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规章制度的操作性不强、监管不严等原因,形成了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局面,进而影响到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

三、实现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1.强化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口述历史档案的形成源自人们日常的对话、交流等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活动,这些行为最平常不过,却能在话语间对以往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相互转告,进而被记录、整理成为公众信息并最终形成可供参考的历史依据、历史档案。然而,由于一些有价值的口述信息的发出者与接收者数量、表达能力等因素导致未能最终形成文字信息被传承。要实现口述历史档案管理信息化,首先,应当转变人们对口述历史档案的认识,提高对口述信息价值的辨识度并加以区分、保护。其次,应转变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提高历史档案整体工作的效率,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工作与传统的口述方式进行划分,深入了解新时期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群体的影响,将口述历史档案的信息化作为历史档案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最后,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当前科学化档案管理方法和模式。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范围广、信息量大、内容多,要克服这些困难,只有转变以往历史档案工作的方法、途径,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并且建立科学的口述历史档案路径和体系。总之,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口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从新的角度探索历史档案工作中的创新之处,实现历史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提升历史信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2.加大口述档案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的分类工作,将具有专业性的口述历史档案统一归档,按时间或者系统类别进行区分标注。与此同时,在按时间分类的细则下面,还可将档案按照会议资料、历史文字资料、历史人物个人资料等类别进行分别归档。如此一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专业性档案的利用效率;细化口述历史档案的分类,做到每类齐全合理。在文书档案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声像档案、专门档案以及实物档案,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专题编研、开发专题口述档案数据库等,进而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口述历史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此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本设备,配备先进的录音、摄像等工具,保证口述历史档案信息的快速收集和提取,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使口述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历史档案信息得以有效储存利用。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安排好各环节工作,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进一步加强口述历史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历史档案的服务领域,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保证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和连续性。

3.健全口述历史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部门应以相关的规范制度为依据,并作为提高档案行政效率的必要条件。健全口述历史档案管理的规范制度,为整个历史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在确定了“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再制订“口述历史档案接收范围”“口述历史档案鉴定标准”“口述历史档案的保管期限”“口述历史档案开发与不开放的范围”“口述历史档案机读目录数据转换格式”“口述历史档案目录采集方案”等具体实施细则。此外,建立领导机制,加大建设力度。把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的职业道德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建立教育机制,增强建设保证。对各级档案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组织参加有关培训研讨班,或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建立考核标准,定量定性评分。

参考文献:

[1]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8(3):180-182.

[2]潘玉民.认识与行动:再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1):102-103.

[3]樊琳.口述史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档案与建设,2007(3):22-24.

[4]熊月之.口述史的价值[J].史林,2000(3):1-7.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篇5

一、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 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多种不同途径, 相较于其他的保存方式, 口述档案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 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 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 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建设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 (以下简称“建库”) 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 建库是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快速淡化、瓦解。这些民族口述档案的保存者大多是该民族内德高望重的老者, 随着年龄的增加, 他们逐渐衰老、死亡, 直接导致大量口述档案和民族传统消失。“据云南省民委古籍办统计, 2000年云南省精通本民族语言文字、粗通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传承人尚有数百位, 近年来, 由于年高体衰, 每年有数十位相继离开人世, 在世的为数不多的人员中, 大多已病魔缠身, 无力工作。”[1]

此外, 由于学习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数量急剧减少, 使得本民族的文化传承遭遇后继无人的困境。在此情势下, 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就成为各少数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建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 利用数字存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 将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等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 不仅能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而且, 其他对该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获取其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利用, 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学习和传播。

2. 建库是实现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共享的基础和保证。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获得必须借助人类学、民族学广为运用的田野调查法, 为减少调查的重复性, 增强资料获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者需要对前期或同期相关的研究成果加以适当借鉴和分析。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不仅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长期沉淀积累的结果, 也是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民间蕴藏的口述档案极其丰富, 内容涉及族源族称、历史演变、宗教信仰、叙事长诗、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因此,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份庞大的考卷, 需要收集的材料浩如烟海, 必须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细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才能采得想要的原始档案信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者提供数据基础, 在调查中,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全面、更便捷地收集、分享到更多的调查资料和成果, 减少对同一主题的重复调查, 提高工作效率。

3. 建库有利于少数民族口述资料管理的科学化。

少数民族口述材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记录, 还有很多视频、音频及照片材料等, 对这些材料的处理和整理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由于参与口述资料的收集者众多, 包括档案工作者、历史工作者、电视台工作者等, 不同的收集者因其习惯和工作要求不同, 收集和保存资料的方法和格式也不尽相同, 不利于这些档案的高效管理。因此, 必须建立完整、系统、格式统一且可方便转换的档案数据库, 以将收集整理的口述材料统一整合。

建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 能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其一, 数据库可对民族口述档案数据进行集中控制, 把分散在不同保管者手中的民族口述档案按照一定的机构形式进行集中控制、维护和管理, 不但能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同时也可避免数据冗余, 最大限度增加保存量。其二, 由于数据库中的民族口述档案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 给数据库的使用、调整、优化和扩展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提高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其三, 数据库中的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可达到高度共享, 为多个用户同时异地使用, 每个用户只与库中的一部分档案数据发生联系。用户数据可以重叠, 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而互不影响, 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最后, 数据库中的民族口述档案信息资源可实现持续更新, 能保持信息的时效性。通过对数据系统的实时更新和维护, 使民族口述档案资料的整理更加便捷、管理更加科学, 最终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 必须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及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基本态势, 实现科学性、前瞻性与经济效益的多元统一, 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因此, 在建库时要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 在内容的选取上除了考虑其全面性外, 要尽量选取当前最需保护、最受社会欢迎的民族事项, 增加相应的深度和广度, 既能实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又可满足用户对特定档案信息的需求。

2. 规范性原则。

数据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库的质量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为保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的质量, 在建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规范至关重要。数据规范主要包括“档案数据元素规范、档案著录结构规范、档案数据交换格式规范”[2]等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可保证口述档案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的转换、互联和互访问。

3.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体系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关键, 它能保证档案数据库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兼容性, 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所谓“标准体系是为了使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建立起协调的秩序, 并达到规定的功能所应当具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的有机整体……要求各组成要素在自我表达、交互作用、信息传递等诸多过程中采用约定的标准进行联系, 同时要求体现诸多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3]。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仅为档案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实现与省内其他档案数据库乃至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的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 必须在这些数据库之间建立一整套统一的标准, 具体包括数据标准、界面标准和技术标准等。

4. 可扩展性原则。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应着眼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 适当体现前瞻性和扩容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少数民族的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必将不断增长, 其数据库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缩放性和升级能力, 能兼容不同的设备和网络平台, 使数据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长及业务的扩展实现平稳的升级和过渡。

在信息化时代, 档案数据库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档案事务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趋势下, 对档案数据库建设进行宏观指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作为档案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构建必须既遵守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 同时也有其自身特有的内容和原则。故而, 需要我们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科学规划, 建设既有特色又有实用价值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对于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摘要: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通过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 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及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

参考文献

[1]华林, 赵德美, 王旭东.云南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及其整合性保护研究[J].思想战线, 2011 (3) .

[2]钱毅.档案数据库的规范和质量控制[J].档案学通讯, 2007 (5) .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篇6

关键词:口述历史档案,少数民族,云南

云南省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25个世居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沿袭了数千年口耳相传的记忆方式。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少数民族口传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在逐步消亡。据统计, 全省无文字民族的文化传承人目前仅有500多人, 而且其中部分艺人年事已高, 口承文化面临失传, 有些甚至会出现历史性空白和断代, 急需把这些无文字民族的口述历史抓紧抢救下来。

一、研究现状和不足

面对严峻的形势, 云南省实施了“26个民族口承文化工程”, 记载包括汉族在内的云南26个民族无文字口承文化。2002年起, 该工程由省民委古籍办启动以来, 已记录了全省26个民族的数千万字的民族民间史诗、神话和传说等“无字文化”, 其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省民族古籍办还用6年时间, 组织60余位专家, 编辑出版了800余万字的《云南民族口传文化总目提要》大型套书。

2009年10月, 云南省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签署《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档案局口述历史合作项目》备忘录。根据双方签署的备忘录,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将协助云南省档案局开展保存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口述历史计划, 对云南档案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口述历史方法学的培训, 分享新加坡在保存少数族群和民间歌谣方面的经验。2010年3月, 国家档案局批准云南省作为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

2010年, 云南省紧紧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全面开展了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工作。目前, 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完成了对阿昌族、布朗族两个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试点工作, 通过对这两个民族的文化研究者、代表人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的访谈, 记录与这两个民族相关的语言文字、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社会习俗、节庆风俗、社会组织、文学艺术、民间传说、天文历法、民族医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艺等方面的口述历史档案。

在“十二五”期间, 云南将逐步开展和完成对哈尼、白、傣、傈僳、佤、景颇、布朗、阿昌、拉祜、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等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工作。突出民族特色, 打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品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 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 充分体现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文化性和富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

虽然云南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重民间文学艺术的抢救保护, 轻口述历史记忆的采集整理;二是重口头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 轻口述濒危史料的保管利用;三是重口承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 轻口述历史资料的研究开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建立。借鉴外国口述史特别是美国、新加坡口述历史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成功经验, 通过对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代表人物、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和古稀老人进行口述历史的个人访谈, 采集口述历史档案, 真实记录口耳相传的无文字少数民族口传的历史记忆, 全面记录未用或无法用民族文字记载的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 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协作攻关, 注重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 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和资源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2)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理论。包括: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概念及争议;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种类、内容、性质和特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建档工作和保存现状。 (3) 边疆民族地区口述档案工作的实践。包括: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科学管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的发掘利用;口述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口述档案与民族民间活态文化的传承。 (4)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结合云南省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试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15个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采集、整理和公布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探索抢救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包括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采集录制和整理、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编研和利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口述历史方法学的培训等, 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和维护, 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发展。 (5)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保护涉及众多方面, 诸如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档案、建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口述档案数据库、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收集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有声资料和建立健全可供学习研究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立少数民族口传文化遗产档案和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培养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保护人才等。

2. 研究方法。

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传授的口述历史理论和方法, 总结和分享新加坡口述历史中心在采集保存少数族群口述史和民间歌谣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学习和运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采集录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口述历史访谈, 录音听打、校订, 访谈录音、录影、图像保存等;采用个人访谈、文字记录、拍照、录音、录像等口述历史采集和建立口述历史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学习和借鉴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口述历史学、口述史料学、口碑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田野调查、访谈记录、口述史等方法收集资料;加强声像技术手段在口述史研究中的应用, 采用现代化手段与数字化技术, 尽可能科学地、全方位地将口传记忆文化记录下来。

3. 研究思路。

(1) 实地调研:根据民族分布情况,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 深度访谈:选择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研究者、代表人物、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和古稀老人进行口述历史的个人访谈。 (3) 采集和记录:记录与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相关的语言文字、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社会习俗、节庆风俗、社会组织、文学艺术、民间传说、天文历法、民族医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艺等方面的口述历史。 (4) 整理和公布:对已采集到的口述历史和个人访谈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并向社会公布可以公开的访谈内容和声像资料, 建立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数据库。

三、研究意义和价值

在全球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采集整理, 对少数民族口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对民族记忆的延续, 对促进民族口传文化丰厚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建立既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又反映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富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体系, 积极探索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积累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实践经验, 培养一批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工作的人才, 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对于完善民族档案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口述史的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能为民族档案学的学科构建增添一个新的分支———民族口述档案学, 而且对拓展口述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特色领域, 推动我国档案学的理论创新也具有学术意义。

利用图像、音频、视频技术及声像载体, 记录和传承少数民族口传文化遗产, 即利用多媒体技术采集和记录这些转瞬即逝的“活态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 有利于延续古老文明, 保存民族记忆, 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保障口传文化的安全, 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推动档案部门对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制作、管理和开发利用, 推动文化部门对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促进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实际推广价值;对于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口述档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更好地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更好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边疆民族问题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篇7

一、国外口述档案发展介绍

1. 美国口述档案发展。

早在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标志着口述档案史学的产生,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美国口述历史如雨后春笋般取得了快速发展,建立了百余家研究口述历史的专门机构,遍布美国多家档案馆、科研机构,并成立了全国性质的口述历史协会(OHA)。在口述历史实践和操作方面,美国探索出一系列收集、记录、制作、存储和利用口述史料的方法和程序。在口述史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上,形成了齐全的“目标和准则”,规定了采访者、受访者等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和遵循的原则,且不断更新,结合业务发展和科技进步,在口述档案制作、保管、利用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对口述档案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同时,美国在研究口述史方面的成果显著,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论文、期刊论著和声像产品,全面带动了口述档案发展[3]3-8。

2. 新加坡口述档案的发展。

新加坡口述档案组织成立于1979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弥补早期档案的缺失,通过口述档案方式,新加坡建立了丰富而全面的档案资料,如成立专门的机构———口述历史中心[4],同时成立配套组织———档案与口述历史委员会,制定《口述历史使用条例》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口述历史的全面发展。在口述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工作程序:编制口述档案计划大纲,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不同的专题分类,再根据不同的问题开展口述工作,以访谈录音、视频音效的方式编辑加工形成口述资料,后续再对访谈内容打印成稿,形成以纸制、音画两种不同载体的文件,以不同载体的形式进行编制入库。

3. 尼日利亚等非洲发展中国家口述档案发展现状。

在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尼日利亚档案学者在报告中称,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口述传说是他们的档案。这些传说不仅是人们对其非凡历史的口头叙述,而且还是对社会准则和社会观念的一种保存手段,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口述档案为处理土地纷争,了解婚娶、继承权等习俗提供了材料。口述档案使得包括以往社会准则和所有重要事件在内的社会记忆得以保存。大多非洲政府和学者认为口述档案如同书面档案一样重要,都是一个国家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尼日利亚档案法中还专门规定了限制口述档案出境的内容,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口述档案的价值。

二、国外口述档案特点分析

1. 口述档案是档案内容的有益补充。

口述档案可以充实和丰富馆藏内容,适应社会多方面的档案利用需求,如上文提到的非洲部分发达国家,通过口述档案来了解、继承传统风俗。而对于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做好口述档案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对于追溯历史、记录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笔者在与档案从业者沟通交流过程中,部分档案工作者认为我国历史悠久、史料丰富、载体多样,不需要再开展口述档案工作,口述档案是缺乏档案资料的国家保存档案的权宜之计。笔者结合多年档案工作经验发现,口述档案具有传统档案工作相应的作用和价值,在某些方面甚至起到延展档案工作的作用,如利用声画宣传、利用档案资料等方面,是档案工作的有益补充。

2. 口述档案是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结晶。

口述档案是一门多学科的学问,在口述档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选择受访者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学抽样调查和统计方法;口述资料的保管利用需要运用档案学与图书馆学的鉴定、整理和保管知识;采访资料与素材的转录与编辑需要语言学和文学的表达方式;口述史的传播需要现代媒介等传播领域的技术。相较于纸质档案,口述档案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录音机、录音笔、摄像机等记录设备,受访者在谈话过程中,也伴随有声、气、息的参与,这些非语言无法在纸质文件中显现出来,绝大多数的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流中,信息的社交功能职能35%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传递的,如受访者的面部表情、眼神、身姿及举止等非语言符号信息。做好口述档案工作,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功底,还需要对档案工作整体策划上下足功夫,统筹协调,全面把控。

3. 区别于纸质档案生命周期的阶段管理方式,口述档案集中而高效。

传统档案管理将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者永久保存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流程,将这个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阶段,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口述档案虽然也是经过策划、制作、实体管理等多个方面,但在全过程管理方面,与传统文件管理有明显的不同。传统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很少参与到文件的形成和流转过程中,大多较为被动地对已形成的文件进行甄选、梳理、编制入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效性。而口述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业务提前,从前期策划、业务开展、档案维护方面都起到前端控制的作用,以提高口述档案的价值。在这方面两者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的工作方式,这也是传统档案工作者认为口述档案非档案工作内容的重要依据。口述档案丰富了档案工作内容,同样也提升了馆藏价值,具有集中而高效的管理特点。

三、我国口述档案现状

1. 理论不统一。

作为新兴的档案形式,档案学界对口述档案是否具有档案要素,形成了广维度的分析,如李南星指出:“因为口述档案是由对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曾亲历、亲见、亲闻、亲访和身怀绝技的‘活档案’直接口述而形成的声像或文字材料,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5]13宛志亮认为:“还是把‘口述档案’作为资料看待更合适,这样做并不妨碍我们档案部门去收集、保存它们。”[6]24口述档案不具备档案的本质属性即原始记录性。针对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口述档案是否是档案对于价值发挥并没有影响,如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杨祥银在《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到“给口述历史下怎样的定义那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口述历史的精髓,也就是最显著的作用———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7]。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的唐纳德·里奇在他所著《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中提到“口述历史是一块极富创造力与活动力的园地,无法以单一的定义来界定、掌握。”[8]我国还没有形成针对口述档案统一和权威的解读,而理论对于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长时间没用统一的理论不利于我国口述档案的发展。

2. 重理论,轻实践,方式和条件环境不成熟。

据知网数据库统计分析,我国最早出现口述档案相关的文章是在1986年,截止到2014年,共有口述档案研究方面的论文为121篇,其中理论研究占到90.12%,主要是对国外口述档案发展、口述档案的概念、口述档案收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推广,而实践方面的论文成果分析则少之又少。口述档案在我国发展的脉络仍然不清晰,学术界还存在口述档案是不是档案的声音,而不是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去,缺乏对我国口述档案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样本。而我国的档案研究机构和实体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口述档案的价值和适用性。

从研究成果上来看,我国对口述档案的侧重点更多的是在理论上,真正从事口述档案工作的人员方面,则是少之又少[9]12。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广泛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传统依靠经验、手工作坊式管理已然不能适应发展趋势,而口述档案作为其中的重要表现方式,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创新,提高口述档案在形成、利用、保管方面的质量。

四、我国口述档案发展思考

1. 理论和实践并重,在实践中完善口述档案工作。

笔者认为档案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就像袁隆平院士在介绍水稻种植技术时一样,水稻研制技术不是在试验室里完成的,而是基于常年在田间地头实践中形成的技术。同理,口述档案也是如此。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工作模式和流程,我国大多数档案工作者有着经验丰富的管理方式,而口述档案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固化的流程,针对口述的策划、实施、制作、管理等工作涉及多个环节、部门来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档案工作者的参与程度与口述档案价值体现有着显著关联性。摄录设备、访谈对象、采访方式等对于传统档案工作者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需要档案人员驾驭多方面、立体化的协同办公,这正是未来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档案工作需要创新,有新的发展模式和引领思路。故步自封只能限制档案工作的发展,积极主动、沉着应对,创新档案工作发展,在口述档案的发展中尤为重要。

2. 以利用为牵引。

档案因其重要的参考、凭证价值,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人们利用档案、开发档案的观念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在利用方式和传播形式上也需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需要。如中央电视台的《大家》、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北京卫视《档案》等节目,通过历史史料和人物访谈的形式,展现出不为人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轨迹,引起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对宣传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在社会上的认知起到了积极作用。相对于早期的单一利用方式,新型口述档案的价值得到社会对档案工作新的解读。这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纸质档案从文件形成、现行文件阶段到归档入库,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利用价值,文件在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归档方式上有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可提供借鉴,而口述档案往往以项目的方式提出,而这种方式的提出总结来说是口述档案的价值的显现,档案利用的需要。

随着档案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数字档案馆、智能档案馆等成为档案发展的新动向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新型设备仪器在档案部门的应用带动着档案馆库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传统被动、单一的档案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再次悄然发生改进,载体形式、库房环境、配套设施,利用方式都在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需求,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大档案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观念上,能够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接受新型档案工作事务,化被动为主动,对有利于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容,敢于尝试和创新;再者是业务工作,笔者认为档案价值主要是基于档案的载体和内容,而作为文件流转的末端环节,档案部门需要对文件进行追溯,熟悉文件自形成到归档的各个流程和关键环节,档案工作者力所能及地和各环节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发掘档案价值和最佳的管理方式。

国内外针对口述档案的分析,虽有不同的见解和管理方法,但是对于口述档案的价值认知上是一致的。做好口述档案的各环节管理,使档案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提供利用,档案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应用。

摘要:口述档案作为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档案形式存在,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发展较为成熟,我国在口述档案方面还处于启蒙阶段,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成熟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口述档案发展现状,试图探索出一条能够提升我国口述档案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档案发展,口述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利用

参考文献

[1]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术语词典[M].丁进文等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8.

[2]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2008(2).

[4]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南星.谈口述档案与抢救“活档案”[J].档案学通讯,1998(01).

[6]宛志亮.“口述档案”若干问题辨析[J].档案,1999(05).

[7]艾琦.美国口述史发展与经验及对中国档案部门的启示[J].北京档案,2013(04).

[8]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6.

口述档案初探 篇8

一、口述档案的内涵

由于口述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真实性、可靠性、凭证性等特点, 笔者认为口述档案内涵界定的聚焦点并不在于与口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上, 而在于口述这一行为本身上, 口述档案内涵确切地应该表述为“口述的档案”, 即强调口述者口述的这一行为, 口述档案指的是通过口述者口述行为而形成的档案。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口述档案的研究, 不该仅仅局限于定义上是否符合档案的特征, 而应更多地关注它的内容和价值作用的体现。比如,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许多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民族语言、音乐、艺术、习俗、人文掌故和轶事遗闻等濒于失传或已经失传, 建立口述档案, 并通过采访等收集方法获得有关声像类材料、辅助性文字说明等, 可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二、口述档案的文化价值

1. 填补历史空白。

就历史档案的广度而言, 我国文字档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受历史记载传统的影响, 我国的历史档案主要记载的是统治阶层的记录, 一定程度反映为“历史是国家的历史, 档案是国家活动的记录”;二是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历史档案损失也比较严重,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的历史空白和历史断层。开展口述档案工作, 及时记录和挽救受时间推移而不断流失的历史记忆, 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历史空白, 弥补历史断层。

2. 挽救民族文化遗产。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许多诸如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音乐、信仰等文化资源都没有形成正式的文字记载, 仅是依靠口头传送的方式得以传承发展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 很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已趋于失传或已经失传, 若不及时挽救, 不形成口述档案资料, 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3. 改善档案馆 (室) 藏结构。

目前, 我国各级档案馆 (室) 的馆 (室) 藏主体是记载政务活动的文书档案, 内容和结构较为单一。口述档案内容广泛, 涵盖了科学技术、民俗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 而且口述档案的载体既有文字形式, 又有声像形式, 可在改善档案馆 (室) 藏结构上起到重大作用, 有利于建设特色馆 (室) 藏。

三、口述档案的收集方法

1. 确定调查主题。

确定口述调查主题是建立口述档案的起点。首先, 选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对社会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其次, 主题的选定必须考虑到口述档案的特殊性, 要有可操作性, 即选取的主题事件要有当事人, 且当事人具备口述行为的能力, 能够以口述的形式较为真实地还原事件原貌, 选取主题的生成时间不宜过短, 避免因缺少历史积淀而流于形式。

2. 确定受访对象。

受访对象选取得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口述调查的成败和调查质量的高低。受口述调查主题和其他客观原因的影响, 要求在确定受访对象时, 应尽量使其具有普遍性。如笔者在做农业合作化口述采访时, 把受访对象分成决策层、执行层和普通群众三个群体, 然后在这三个群体中各确定了若干访谈对象, 尽力弥补了由于受访对象数量较少而导致的缺失。此外, 需要注意的是, 选取的受访对象应易与采访人建立信任感。实践表明, 在做口述调查时, 采访人与受访对象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口述调查成功的基础。信任感的建立, 利于赢得受访对象的支持配合, 利于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 利于保证口述调查的质量。

3. 拟定访谈提纲。

拟定口述调研提纲是进行口述档案收集的重要一环, 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详细掌握口述访谈主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保证提纲具有针对性, 所提问题能够切中要害, 避免泛泛而谈。二是访谈提纲应随着访谈的深入而不断完善补充, 所提问题也要相应地细化。三是访谈提纲应根据受访对象身份的不同而所有变化。这样才能了解到不同阶层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利于更为完整、真实地复原历史事实。

4. 开展实地访谈。

在实地访谈中, 应着重注意访谈技巧与方法的运用。一要做到漫谈与集中问答相结合。漫谈多用于访谈的初始阶段, 在采访者讲明所要访谈的主题之后, 由受访对象进行自述。此时受访对象所讲的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给他的最深刻印象, 也最能代表他的主观看法, 访谈者可以通过引导式讲述以从受访对象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访谈线索。随着访谈的深入, 采访者可根据拟定的提纲、受访对象自述情况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提问, 以有利于获得受访对象更为翔实的叙述。二要做到集体访谈与个体访谈相结合。集体访谈利于形成良好的访谈氛围, 可以使受访对象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使采访者对历史事情的了解更为全面;个体访谈则可作为敏感话题、涉及个人的有关话题及其他不宜集体访谈的采访手段。三是了解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受访对象个体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访谈。

5. 进行注解和整理。

高校口述档案工作探析 篇9

一、开展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

(一) 有利于丰富高校档案馆藏资源。我国目前高校档案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成效显著, 但是部分高校档案馆藏结构仍不太合理, 主要体现在馆藏档案主要以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等类别为主, 缺少特色。再则, 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开始重视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 但是馆藏还主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 馆藏档案反映高校历史发展的资料不够丰富。各高校的办学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各种原因, 高校的馆藏档案并不能完整地记载和反映高校办学历程, 留下了令人遗憾的历史空白。口述档案是采访见证过高校历史发展变迁人物的笔录、录音、录像等, 能反映高校各个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途径、办学效果、重大活动或事件等, 丰富或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 在一定程度上, 使档案载体形态呈现多样化, 馆藏资源内容更加丰富。

(二) 有利于开展高校校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 国内高校涌现出大量校史研究成果, 有大事记、校史、校志、人物传记等, 并且发表相关论文无数篇。校史研究一方面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校师生“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的情怀。但是,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校史研究所利用的馆藏档案资料有限, 造成校史研究取材不够、研究方式单一, 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 研究成果不够丰富。口述档案作为对馆藏档案资料的有效补充, 对高校修史编志有着重要的意义。口述档案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历史, 见证了学校的风风雨雨。开展高校口述档案工作, 可弥补文字型校史资料的不足, 填补校史空白, 有助于编写出内容更加丰富, 学术水平更高的校史研究著作。

(三) 有利于对师生开展爱国爱校教育。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口述档案的载体也变得越来越生动丰富。口述档案是通过采访而获得的影像资料等, 配以文字说明, 具有客观、真实、生动的优点。口述档案中体现高校内在历史文化沉淀及由此展现出的独特精神风貌的声像载体完全可以用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网来进行传播。由于口述档案能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大学精神, 尤其在凝聚校友饮水思源, 感染并启迪师生爱国爱校, 提升高校文化等方面, 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因此, 口述档案是高校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 还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高校口述档案存在的争议

(一) 概念不统一。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认为口述档案并不具有档案属性, 只是一种活材料, 是书面材料的补充形式。在河南省档案局主办的档案界网站上, 有人争论“为什么非要冠上‘档案’一词呢, 对过去事件的回顾, 档案可以称为正史, 口述应该视为野史;对现实事件的记录, 有记录、录音、录像等, 不必再分为是不是口述, 口述 + 档案叫法不科学。”而有些学者则持肯定态度, 认为口述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

(二) 对其形成过程有不同理解。大家对“高校档案是高校从事教育、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等形成的资料, 具有很大的保存价值。”没有争议, 认为档案的产生与实践活动几乎是同步产生的, 是高校各部门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口述档案是为了弥补断层, 还原事实, 于事后多年追加的记忆。所以, 档案界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口述档案不具有原始记录性。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只要口述档案的被访者是当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 所述内容真实, 便具有原始凭证性。

(三) 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中国人向来有“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的思想观念, 而高校口述档案主要来源于见证高校历史发展人员的回忆。因此, 有人认为由于年代久远, 人的记忆会模糊, 或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回忆者没有说出史实, 高校口述档案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不具有凭证性。虽然学界对高校口述档案甚至是一般口述档案都存在着很多争议, 但其在生动还原校史校貌、填补校史空白、丰富档案馆藏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设想

尽管高校口述档案工作存在争议, 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 高校档案工作者应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

(一)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访谈主题和方向, 然后确定访谈对象。高校的访谈对象一般是学校历任校领导、学校有影响力的老校友、院士、学科带头人、院系领导以及其他了解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老同志、校友等。口述档案的主题、访谈对象确定后, 需要查阅资料, 了解相关背景。既要查阅访谈主题的相关资料, 还要查阅被访者的背景资料及其与访谈主题之间的关系。资料准备得越充分, 就越能体现对被访者的尊重, 还有利于深入访谈内容。提前将采访目的和内容告知被访者, 让其有充分时间做好准备, 为访谈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 工作中要攻坚克难, 同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口述档案工作进行过程中, 访谈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 要能很好地与被访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 还要注意把握好工作方法与态度, 注意措辞, 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工作, 避免冷场情况的发生, 也不要打乱被访者的思路。紧紧围绕主题, 深入挖掘丰富资源。口述档案征集工作还会遇到种种困难, 要有一定的耐心。比如因被访者地域分布较分散, 需四处奔波, 或者因为寻人不遇, 劳碌之后未得到有价值的信息等。做好各种应对困难的准备, 才能勇往直前, 做好口述档案征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 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要考虑到有些被访者年事已高, 或者因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 吐字不清楚等情况, 采访者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应有的关怀。比如在访谈中尽量放大音量, 缩短采访时间等等。

(三) 做好口述档案的后续工作。口述档案主题采访结束后,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最好合影留念, 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有效凭证。此外, 口述档案是具备逻辑与事实的文字及音像记录, 高校相关部门在口述项目的采访完成后必须进行整理, 尽可能保持其客观性。整理时不仅要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 还要将采访时间、地点、口述者、采访者、采访问题等信息记录下来, 保证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和完整。同时, 还要对被访者记忆的真实性与校史的真实性进行对比、鉴别, 客观公正编写校史, 力求达到记忆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在编辑整理口述档案资料的过程中, 若遇到前后矛盾、内容含糊不清等情况时, 可对被访者进行二次采访, 以便最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口述档案内容定稿后, 请被采访者核实内容, 并在相应位置签名, 以示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与严肃性。最后, 积极对口述档案进行开发利用, 让口述档案走出库房, 走进校园,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伟.口述档案与校史研究[J].山西档案, 2010 (3) :41-43.

[2]吴雯.高校口述档案征集工作述略[J].兰台世界, 2013 (10) 中旬:42-43.

上一篇:的应用效果下一篇:古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