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艺术

2024-05-05

非遗文化艺术(精选十篇)

非遗文化艺术 篇1

一、 概述

(一)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相关概念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与“精神文化”异曲同工, 具体是指不具适用性的典籍、无法外化的文化精神的一系列文化品种。非遗文化艺术虽拥有物质载体, 但通过外化物质展现非物质文化艺术形式并不是其存在的重心, 其以“非物质”为核心内涵。譬如民间工艺 (面雕、泥塑) 、传统戏曲 (昆曲) 、民族特技 (杂技、口技、中国功夫) 等均具备特有的表现形式, 但是, 其核心内涵在于制作、表演过程中, 艺术家呈现出来的完美技艺和特殊内涵, 尤其体现在表演艺术中, 其将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的博大精深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为大众带来视觉享受。

(二)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特点

1.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不断完善和创新, 逐步形成不同的流派和特色, 其与创造者、传承者、创新者相互关联。非遗文化艺术形式的载体是人类, 其生命力与艺术家的创造力息息相关, 而非其他物质载体。

2.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积累和传承不是大规模的, 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我国文化史上,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分为群体自发式传承和师徒、父子的传承。

3.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经历了不同时代的过滤, 持续不断的完善, 形成精品, 浓缩了各民族的特色, 沉淀了各时代的精粹, 使其成为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具体类型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不仅能将非遗文化艺术广泛传播, 还能将其作为一种表演形式, 通过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 促使人们自主学习, 并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

(一) 非遗文化艺术展演

由于目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性质具有较大差别, 因此其演出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其不同演出形式, 可将非遗文化艺术展演分为专项展演与整合性展演。

1.单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专项展演

单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专项展演主要指通过不断发展, 外在形式与内容都较为成熟的非遗文艺遗产种类, 如乐器演奏、戏曲、舞蹈等, 这些都是独立性较强的表演艺术形式, 并且可在特定的主题之下围绕相关文化艺术教育进行开展。例如在进行昆曲专项演出时, 群众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能对昆曲的舞蹈、武术、唱念、曲词和行腔等进行了解, 并且结合自己对其他戏曲种类的了解, 进行分析与对比, 达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的目的。

2.多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整合性展演

多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整合性展演是按照规定程序, 将多种非遗文艺遗产进行整合, 使其在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表演性。例如按照特定的主题, 将广东粤剧、朝鲜舞蹈、侗族大歌、皮影戏与剪纸等进行合理地编排, 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对群众全面展开非遗文化艺术传播。

(二) 大众性推广非遗文化艺术遗产

一般来说, 常态性的展演是大众化推广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基本方法。在实际的展演策划中, 主要有旅游对接与传媒制作两种常见形式。

1.非遗文化艺术旅游对接

将各地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进行综合, 并且与各地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 通过常态性演出活动实现某种旅游产品的循环展演。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通过活动欣赏接受当地非遗文化艺术的教育, 并在与其它地区非遗文化艺术的对比中进一步获取相关知识。例如, 贵州旅游业可将其侗族大歌作为旅游展品。

2.非遗文化艺术传媒制作

非遗文化艺术传媒制作是指将各地不同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整合, 并且在合理的编排后进行创作或录制电视节目, 或建立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好自由选择学习或欣赏的方式。通过这些人们喜爱的展演形式, 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策划, 使非遗文化艺术遗产能以更多的形式出现, 加大其传播作用与教育作用。

三、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重要价值

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入手, 着重强调以“保护原生态本质特征”为中心, 锲而不舍的进行“善本改造”, 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洪流中, 更加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一) 蕴含深厚的艺术魅力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作为文化艺术展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完整呈现艺术魅力的基础上, 使其与群众的实际生活有效衔接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文化艺术魅力与策划感召相结合。即充分采用现代化编排方法, 整合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本身所蕴含的艺术特色, 赋予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时尚气息, 吸引受众的关注, 引起受众的共鸣, 号召广大群众主动尝试和探索, 进而丰富周围区域的文化艺术生活。以内蒙古长调民歌为例, 艺术家可最大限度发挥长调在歌曲中的优势, 倡导群众进行模仿、创新和学习, 让受众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另一方面, 结合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文化艺术魅力, 拓展策划感召力。针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形式的某一具体的艺术元素和魅力要点, 感召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创新, 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展演策划, 实现展演策划的创新性发展。以皮影戏为例, 通过皮影戏道具的制作, 让受众更加详细地认识到皮影的制作过程, 包括选皮、画稿、镂刻等, 推动群众深入到皮影道具的制作过程中。

(二) 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来源于特定区域内生活的人们智慧的不断积累和创新, 其以形成和发展为重点, 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在具体的展演策划过程中, 可立足于两点要素:一是群众健身性功能。结合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表演性, 充分运用实际表演中的魅力与美,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自主学习该项技能, 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譬如结合井陉拉花的展演, 引导广大群众将井陉拉花转化为全民健身活动, 具有文化传承、保护、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功能。二是群众娱乐性功能。在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展演过程中, 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中所存在的娱乐元素, 让群众的学习、欣赏和创新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以凤阳花鼓展演为例, 可结合凤阳花鼓的动感特征, 多加入一些搞笑元素, 使群众在欣赏过程中心情愉悦。

(三) 对群众的引导与教育

文化艺术展演服务具有对象性特点,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的策划则需要确保其文化适应性, 能满足对群众的引导与教育作用。在实际策划的过程中, 一般包含地域文化特色与群众文化心理两种适应性策划。其中, 地域文化特色的适应性策划是指在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过程中, 建立将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元素、特点与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 利用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本身所具有的亲和力, 吸引更多群众的注意, 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加以创新, 激发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例如, 在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故乡展演黄梅戏时, 可在黄梅戏戏曲中加入马头琴元素, 实现不同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激发新的创作灵感;群众文化心理的适应性策划, 是指在对展演进行策划之前, 首先调查并分析群众对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的兴趣、需求等, 以及从不同角度的心理需要着手, 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作出具有针对性的策划方案, 全方位满足群众对非遗文化艺术学习的需求。

(四) 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与审美艺术息息相关,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一样需要反复的表演与传播, 才可将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审美价值通过群众欣赏转化为审美功能。非遗文化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生活, 体现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或各领域文化艺术历程, 通过展演的形式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讲述或对生活的不满等生活状态反映出来。例如, 在旧社会中, 人们娱乐的方式不多, 戏曲类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 人们通过戏曲了解审美。并且, 在许多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中, 许多服饰、表演动作、曲词等都与其发源地的生活紧密相关, 人们通过有效地展演策划, 能在提高审美意识的同时, 丰富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知识。例如, 莱芜梆子传统戏来自北方, 语言发音平直豪放, 其戏曲语言与地方方言完美结合, 具有动作简单、语言易懂等特点。

(五) 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可形象反应广大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整合了艺术学者的内心情感、知觉、理想信念等, 对人类精神领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莱芜梆子传统戏为例, 其经历了200多年的流变, 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现出了深厚的地方文化艺术特色。与此同时,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莱芜梆子传统戏对“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进行讴歌, 无形之中带动群众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念, 引用趣味性的比喻, 通过通俗化、口语化的说唱, 完整地反映出百姓的真实生活, 而且, 戏曲中爱憎分明, 对人们正确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是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

综上所述,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作为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迫切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在充分尊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珍贵价值的同时, 最大限度开发和挖掘其内在价值和最大作用, 吸引大众的关注, 让广大群众在学习、模仿、欣赏和创新的过程中, 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其转化成为深刻的精神记忆和内在意识, 努力发挥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社会和教育价值, 实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全面传播。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建议, 为保护和传承我国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 我国公布了不同级别的非遗文化目录, 给一系列濒临灭绝的民间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驱动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相关概念, 并针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 总结了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非遗文化艺术,展演策划,文艺演出,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贺欣.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对其传播的内驱作用[J].赤子 (上中旬) , 2014.13.

[2]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3]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 2013.

[4]孙霞飞.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宣传[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5]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6]倪震宇.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刻不容缓[J].群文天地, 2011, (9)

[7]王艳龙.在非遗保护下的胡集书会景观设计研究[D].2014.

非遗、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篇2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印证过去,见证未来。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思尘封文明,扬华夏文化。

3、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5、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7、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8、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9、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10、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

1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12、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13、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保护文化遗产,古老历史重现。

14、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15、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1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17、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19、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海淀:文化强区,“非遗”进校园 篇3

文化强区,文化惠民。近几年,海淀区充分尊重本土文化习惯,在主动引导文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民间文化机构和文化创意企业,不断给文化土壤施肥灌溉。其中,以海淀区文明办为代表,调动政府、教育、社会团体等诸多力量,为文化共建创造了良好氛围,也强化了海淀区文化体系的交融力、影响力和浸染力。

高举“非遗”金字招牌

教育下一代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科技大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然而,多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

近几年来,海淀区正在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丰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内容,更好地在未成年人中普及、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4月5日,“我们的节日——清明”海淀区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启动仪式在海淀区西二旗小学举行。仪式上,北京龙在天皮影剧社的演员们为学校师生表演了纪念革命先烈主题皮影戏《火烧圆明园》和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皮影戏《雷锋日记》,勉励孩子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今年起,海淀区将陆续在西二旗小学、西玉河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皮影文化课堂、端午文化课堂、曹氏风筝文化课堂等活动项目,以普及讲座、实地参观、动手实践、观摩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非遗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在10月开展“非遗大课堂”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活动。海淀区文明办还将积极与文化委、教工委等有关单位协调,尝试将传统技艺和动漫、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陈出新,在演出内容、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強非遗项目的时代感和凝聚力,“大手拉小手、携手护非遗”,力争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十一五”时期,海淀区建立了上庄镇李家坟、苏家坨镇和北太平庄街道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让更多的辖区居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人。2011年,海淀区新增曹氏风筝、曹雪芹传说、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和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止目前,海淀区共拥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全部十个非遗类别,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十二五”期间,海淀将建立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筹备建立集展览展示、资料存储、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另外,还将重点扶持一批“非遗”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并将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资金平台,以“传承人保障金”形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与发展环境,加强对非遗接班人的培养,支持传承人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共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培育、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文化产业。2011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传达着一个信号:即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就是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方面,文化产业凭借广大的市场能够不断补充文化事业所达不到的“满足需求”的目标,从而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要靠文化事业来涵养。

海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里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近80所高等学府,有以总政歌舞团、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一流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创意产业是海淀的特点和优势,是海淀的招牌。据统计,目前,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占北京市的四成,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2%。

2012年1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海淀区要形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成为首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排头兵。

浅谈满族文化非遗保护传承 篇4

长期以来, 随着民间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濒临传承的危机。2006年5月,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所重视, 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 出版了《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其所选作品, 是满族各氏族传承人讲述的优秀传统说部的记录, 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爱国爱族、粗犷豪放、骁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基于如此重要的价值, 我们有责任也有任务将其很好保护传承下去。但如何将这一文化瑰宝, 能更好地长期有效地保护传承下去, 这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新的探索课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政府对博物馆的保护

博物馆是市政府批准设立的, 如把满族以满族说部为主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拿到博物馆进行, 这将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坚实基础、有力后盾和可靠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看出, 政府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另一方面看出, 非物质文化本身的保护重要性和急迫性。

二、政府对传承人的保护

对从事萨满祭祀礼仪的传承人, 市政府解决其工作问题, 扫除其后顾之忧, 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萨满无生活保障的窘境, 继而能一心从事萨满文化的传承工作。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在文化层面上对其文字进行抢救性保护, 这只是一个基础工作, 要想真正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 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加以保护, 那就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 归根结底, 非遗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因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非遗法明确规定, 所谓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那些原始的元素加以抢救性的保护传承, 这只有传承人才能做到, 而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和形式, 渐渐走向衰弱, 甚至是失传和绝迹, 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 所以传承人在此变得极为重要。

三、对非遗资料的抢救保护

采取措施, 从长计议。进行田野采风工作, 踏查探寻, 到传承人的居所, 采录真实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整理, 同时请传承人亲自进行零距离传授技艺 (满族珍珠球、陈汉军单鼓舞蹈等) , 将这些获取的弥足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整理成册或电子文本, 存入数据库, 进行保护, 供专家学者查阅。

四、活态保护传承

有了以上的三点基础条件, 展示展演是必要的手段。以满族说部为例, 把其从书本的静态保护中, 经过改编策划加入现代文化元素, 搬到舞台上进行展示展演, 这是一种新型保护传承手段和表现形式,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的初级阶段。例如2010年经过多次实践、探索、论证, 满族博物馆根据满族说部的原始段子, 经过自行策划编导整理出数个既具有原始说部内涵, 又融进现代文学和表演手段等代表性的说部段子, 使之走上舞台, 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文化·发现《满族说部》活态传承大型展示展演”活动,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这也是满族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非遗工作中, 我们应始终坚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重视生产性保护, 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 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要坚持抢救和保护原则, 二是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 博大精深的满族说部,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泱泱千万字的说部史料是我们当今活态传承的深厚根基、坚实的基础。但满族说部毕竟是语言艺术, 如果仅停留在文字资料上,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将是十分遗憾、十分可惜的。因此, 抓紧活态传承就成为满族说部传承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今活态传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活态传承的方式还是手段, 急需探讨、解决的课题很多。今天, 在我们抛砖引玉的同时, 应将对满族说部的活态传承保护工作、理论研究工作长期进行下去, 为保护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这项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满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几项国家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现状的具体情况, 经过实践、探索, 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做一个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富育光.满族说部.

非遗艺术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篇5

摘要: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与“非遗”艺术特色与文创产品如何结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索文化创意产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兴传播方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数量大、保护困难重重。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需要的“活态保护”与“活态传承”,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如何有效的运用创新手段,强化市场导向,使“非遗”保护从国家公益事业基础上向产品化开发的道路转变?文化创意产品怎样从“非遗”中汲取精神养分,穿透艺术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通过提炼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是值得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

1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面临着信的机遇与挑战。重新审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此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从这五个方面可以清晰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活态流变”。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遗产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多是无形的、不稳定的、持续变化与发展的“活态”遗产形式。其包括的各种表演艺术、节庆仪式或传统手工艺,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乘的形式绵延传承下来。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概念及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就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是活态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传播人、传播方式进行多样性、可持续性的保护,达到延续、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效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种:无形非物质性保护措施与有形物质性保护措施。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层面,比如提高传承人地位、鼓励收徒传艺、加强传承人技艺创新等,侧重文化遗产演绎过程的保护。有形物质性保护则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载体,比如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木雕精品、泰顺提线木偶戏中的悬丝木偶等。

1.2文化创意产品——“活态保护”措施中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新载体

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品在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步寻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思考如何存留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工作中,无形非物质性保护与有形物质性保护同样迫切和重要,由于类似对传承人鼓励扶持等无形性保护措施更多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政策支持,所以笔者主要从有形物质性保护的方面出发,锁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实践、表演、手工艺”等实物载体革新的必经领域——文化创意产品。

2解析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已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形象建立的重要一环。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1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由于文创产品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所以本文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产品的生产方式将文化产品分为三类。2.1.1自然提取类文创产品此类文创产品主要取自于自然界原有的奇珍异宝,针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其略为加工成为创意类产品。如图1所示,这类产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人为加工的影响较少,主要用于装饰、观赏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使用与收藏价值。但因自然界已有的机体形态文化内涵不足、缺少人为主观创新,所以使其成为文创产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产品。2.1.2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手工制作类文创产品主要是指运用传统手工技艺形成的创意产品,比如刺绣、木雕、骨雕、牙雕、陶瓷、漆器、泥塑、布艺制品等。如图2所示,随着现代生活中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这类文创产品越来越注重工艺美与实用性相结合,追求产生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产品。2.1.3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相较前两种文创产品受众更多、生产更严谨、应用领域更广泛。这类文创产品追求文化与设计的完美融合,通过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将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显现出来,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批量生产创意产品。这类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侧重化繁为简、逐新趣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情感需求紧密联系,如图3所示。

2.2国内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由于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种类最多、受众最广,所以本文重点调研、归纳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的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如何将文化基因巧妙地植入产品创新之中,这是决定文创产品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从文创产品设计思路的角度出发,将产品创新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2.2.1元素复制式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在文创产品的开发的案例中最为普遍,因为这种设计方法较为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现有的文化符号、图案、元素,直接附加在功能较为单一的生活用品之上,现有的工业生产类文化产品绝大部分是运用此类产品创新模式。综合图

4、图5可以看出,元素复制是产品创新模式的优点,其设计方法简单、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设计创新感不足、易仿制、产品附加值较低。2.2.2形态重构式形态重构式不同于元素复制式的产品创新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化符号复制到多种生活用品之上,而是重新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思考如何将文化符号解体重构、化繁为简、推陈出新,用全新的方式融入进特定功能的产品之中,使文创产品的形态、情态都会根据产品的功能有所提炼和调整,最终达到现代审美情趣的同时兼备一定的实用意义。图6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的龙形开瓶器,设计师在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中提取设计元素,将龙形纹样提炼调整,并根据其线条形式搭载在开瓶器这一产品之中,使其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功能。形态重构式产品不再单纯地复制文化图形元素,而是通过形态结构再造来实现文化图形由二维向三维转变,使最终的成品与众不同、构思巧妙。“设计以人为本。”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同样要符合时下消费主力军的审美喜好。如图8所示,台北故宫博物院锁定“80后”、“90后”消费群体进行系列产品设计,这类人群崇尚“可爱文化”、关注生活“萌物”,对幽默、可爱、呆萌的产品形象容易产生吸引力和亲近感。图8左边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与ALEESI合作推出的“OLDISNEW”宫廷系列,设计师将清宫表情庄严、衣着繁复的人物形象简化再造,添加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可爱表情,设计出包括厨房调味罐、生活摆件、挂件在内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刘传凯设计的“城市•微风”系列礼品,也是同样运用形态重构的产品创新模式,将城市标志性符号重新组合,运用新的材质、新的载体体现城市印象,无论是在产品的质感和观感上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2.3情境互动式情境互动式相较以上两种开发模式更加关注产品与使用者的情感互动。这种产品创新模式不仅仅要思考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要考虑此类产品可以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产品在使用过程当中如何与用户互动?使用者是否可以通过产品获得愉悦感、满足感?这些都是这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关键问题,同样,解决好这些问题,这类产品更容易建立品牌印象,在消费者心中占领情感认同的先机。图10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品坠马髻颈枕图11坠马髻颈枕使用情境展示图10和图11共同展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单纯从图10很难理解这款文创产品的奇思妙想。直到消费者使用这款颈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穿越”古今,既可以在使用产品时像普通颈枕一样减轻疲劳,还可以在不使用产品时自娱自乐、诙谐一笑。而这类产品带来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正是现在年轻群体热衷的产品体验。由此可见,国内文创产品种类繁多,设计效果各有千秋。其中工业生产类文创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受众范围最广。这类文创产品要想先声夺人、印象深刻还需避免单一的将文化符号复制运用,而要主观提取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从形态重构的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探索,获得美感与实用兼具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希望获得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和喜爱,就要从情感互动的创新模式上思考如何使产品诱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营造共感体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惊喜、愉悦等情感满足。3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

从我国文创产品的产品创新模式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品首先要立足文化一词,将文化作为设计基石与灵感源泉。设计师汲取文化土壤中的养分之后,需要主观消化与创新,穿透文化表征的符号,深崛文化基因,提炼改良创新,最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而这种产品开发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也是文化,而“非遗”种种仪式、表演、手工艺的载体也面临着审美断层、功能单

一、受众过小等一系列的问题。思考“非遗”艺术特色如何在文创产品中交融转化也变得愈发紧迫和重要。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开始关注“非遗”与文创产品的结合,特举以下几个案例分析“非遗”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能性。图12为李佳、袁一鸣、梁莉以南京云锦的祥云图案为灵感来源设计的香器。2009年9月,南京云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云锦的图案丰富、色彩绚丽,很多吉祥图案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设计师将云锦中的“云纹”应用到香器的造型之中,表达出“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文化内涵。图13则为此三人基于道教文化,设计的现代组合餐具。2008年6月,无锡道教音乐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教音乐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宗教意味浓厚,较难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设计师另辟蹊径,从道教中的八卦、太极形象作为切入点,选取常见的餐具用品为有形载体,利用餐具的拆合衔接体现道教的“阴阳”变化,将无形的道教文化有形地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表演艺术,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京剧艺术特色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品种类丰富,然而大多产品都利用京剧脸谱形象复制装饰,浮于表面的图案装饰使产品易雷同、易仿制,缺少艺术特色的提炼与升华。如图14,戴晶晶为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设计的这组京剧文化创意产品,将京剧脸谱中的标准色与辅助色概括分析,提炼出“忠义红、睿智黄、骁勇蓝、刚烈黑”等脸谱常用色彩,以汉马为色彩载体,以京剧中代表人物脸谱为配色参考,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系列摆件。我国的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5所示为台湾设计品牌Yii与星巴克联手,邀请木雕、交趾陶、琉璃、细银等传统工艺家,设计出一系列有中国风韵的星巴克杯。左下角所示就是基于琉璃的艺术魅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工艺主题杯。设计师从不同的材质出发,尝试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一只杯子也可以精妙绝伦。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艺术宣传,表彰新风。2008年洛阳宫灯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16所示,设计师延续了洛阳宫灯的照明功能,在结构、色彩、材质上重新组合搭配,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趣的吊灯产品,简约大方,敦厚典雅。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可以从“形、色、材、用”四个方面去思考探索。首先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基因,然后通过形态提炼、色彩提取、材质搭配、功能优化四个方面将“非遗”的艺术魅力重构,最终以形态重构或情境互动的方式,将“非遗”的有形载体的精髓自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

艺术投资新形式“非遗拍卖”兴起 篇6

非遗之风早已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实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分,其生存环境并未有多大改善。而作为民间传承性普遍较强的艺术文化形式,在拍卖场上也相对较少地发现它们的身影。

不过,俗语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去年开始,从几大城市试水非遗拍卖会的结果来看,似乎是出现了另一种拥有较大投资空间的艺术品投资形式。对于行走于拍卖场,高度敏感的投资人士来说,想必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广阔空间。

再加之2012年拍卖场一定程度的冷却,不似往年一般屡屡爆出天价拍品,于是无论是准备入行的投资者还是混迹多年的资深人士,都多少采取了稳打稳扎的态度,因而新的艺术品投资增长点无疑会在此时得到更多的关注。现在市场对于一般名家书画类、瓷器等大类,其价格目前已经被炒作至高位,虽然从去年秋拍以及今年春拍的情况来看,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落,但是好的书画作品依旧处于高位,如此高价使得一些想要投资艺术品的普通买家望而却步。因此,门槛较低的“非遗”拍卖能够让这些买家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拍品。于是,非遗拍卖就这样迅速地闯入了投资者的视线。

那么,对于被人称作“前途一片大好”的非遗拍卖,市场是否一片光明呢?

有艺术评论家认为,目前艺术的平民化时代已经到来,曾经的小众的精英艺术圈子正在逐渐扩大。当现有艺术品无法满足平民消费之时,就需要更多的艺术品来填补这个空缺。“非遗”正是能够填补这个空缺。

但将之推向市场,并非易事。很多人甚至于感兴趣的买家并不了解“非遗”拍品,同样很多没有理解其价值。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化的认识缺失在中国比较普遍。

上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上的一个买家,从他举牌的次数来看,他对很多拍品都十分感兴趣,但是每件拍品其举牌不会超过2次,问其原因,就是拍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心里价位,最终他也没有选到中意的拍品。

除此之外,作为“非遗”的传承人,这些艺术家也应及时把握市场的脉络,可以这么说,一旦艺术家把握了市场的脉搏,艺术也就成为跨领域的社会的共同财富,艺术就成为有价值的思想。

因此,如果市场没有形成双方的认可而一股脑儿的举办各种拍卖会,就可能会将“非遗”推入至一个怪圈,在价值未得到认可的前提下,其价格便会得到偏差,所谓的“非遗”传承人也不会再将作品拿出,那么所谓的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初衷也难以达到。

对此,市场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非遗”固然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对于买家来说,依旧是个新事物。

投资艺术品无非是选择升值空间大的拍品,因此对于“非遗”来说,比较偏向于丁艺较为精湛,同时可选择手艺传承人少甚至濒临失传的拍品。至于价格,就看个人的接受程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艺术品基金、银行或者其他理财机构对此类涉及不深,基本依靠拍卖来进行销售。但是,由于此种另类艺术品投资的专业性强,虽然投资门槛不高,但其相关市场并未成熟,还在培育发展中,其中蕴含的风险依旧不可小视。

拍卖为传承非遗文化开辟新路,投资“非遗”同样需要做足文化功课。从已经举办的几场“非遗拍卖”的结果来看,相当鼓舞人心。非遗拍卖活动的尝试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创作出的物质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的一次大胆尝试。对于一直以来在文化传承道路上走得并不顺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可以说是满含希望的举动,在无形之中使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非遗文化。

然而,面对出乎意料的拍卖结果,我们又不得不心存担忧,如何把握好商业与艺术文化的平衡度依然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传统的艺术拍卖还是各种新兴的拍卖方式都无可避免。

所以,对于“非遗拍卖”同样需要在良好的市场反馈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想要涉足其中就更需要做好相关的“文化功课”。

非遗文化艺术 篇7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 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 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 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 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 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 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 受到美的感染, 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 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 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 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 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 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 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 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 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 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 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 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 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 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 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 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 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 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 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 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 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 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 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 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 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 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 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 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 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 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 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 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 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 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 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 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 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 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 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 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 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 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 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 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 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 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 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 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 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 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 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 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 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 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 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 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 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 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 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 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 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 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 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 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 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 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 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 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 求同存异, 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 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 踊跃开展活动, 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 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 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 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 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 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 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 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易晓明, 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美育学刊, 2012, (1306) :98-105.

[2]王冲利.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1.

[3]袁志正.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9504) :104-105.

[4]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非遗文化艺术 篇8

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是景德镇宝贵的财富, 它承载着景德镇先辈们的智慧、血脉与精魂, 通过对这些聚落的深入研究, 人们可以大致了解景德镇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内涵与延续状况, 正是这些聚落空间所蕴含的巨大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使得这些聚落成为景德镇“非遗”保护最重要因素之一, 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促进了这些聚落的发展, 二者呈现出交错相融的关系,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1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概说

传统陶瓷文化遗产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的主要标志, 这些传统陶瓷文化遗产则主要散布于各个聚落当中。这些以传统陶瓷文化为主要特色的聚落, 我们姑且称之为传统陶瓷文化聚落, 既包括各种古老村落, 也包括城市古街巷, 年代不一, 其中有的历史已达千年左右。

从现在的行政区域来看, 这些聚落主要可分为三大片区, 第一片是市区, 包括珠山区与昌江区的一部分, 主要由一批富有传统特色的街巷民居构成, 其中有不少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 如祥集上弄三号、九号明代民居, 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弄堂名称本身即彰显其传统文化意味, 如龙缸弄。而在这些古老街巷的地底下还埋藏有巨厚的陶瓷文化遗存, 其历史价值之大以致无法估量。第二片是昌江区的乡村地带, 主要包括一些陶瓷历史名村, 有些在陶瓷史上亦赫赫闻名, 成为著名窑址的所在地, , 如黄泥头、三宝、湖田、银坑等。 第三片则是浮梁县境内, 以瑶里最为驰名, 村落保存完整, 并有高岭、绕南等大量陶瓷文化遗存, 有瓷之源之美誉。 另外如湘湖、寿安则以五代至宋代时期曾极度繁荣的窑业而闻名, 集中分布于南河与小南河流域, 近年唐代窑址的发现使得湘湖兰田声名鹊起。

这些聚落各有特色, 形成了中国最宏大的传统陶瓷文化景观, 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最典型代表。这些聚落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 大多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有大量陶瓷生产活动, 形成一条有序传承的链条, 这是其最具价值之所在。本土文化是这些聚落的主体, 既与其历史、文化传统有关, 亦与其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这些聚落在保持和延续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在外界影响下而发展与变革。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是景德镇祖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景德镇特有的资源与财富。随着景德镇城市化的发展和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的改造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 各个聚落遭受的人为与自然的破坏情况变各不相同, 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2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体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是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根基与土壤, 相比于以人造旅游景观的方式来保护要更有意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于这些聚落当中, 并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 脱离了这些, 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没有生命力的孤立的事物。如有些聚落中还保留了近乎原生态的各种制瓷技艺, 而这些聚落, 正是这些手工制瓷艺人生存活动的依存, 如果离开它也就失去了传统民俗下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真正意义。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其内容大致可包含以下几类:一是技艺类, 包括各种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统陶瓷烧造技艺等, 这也是景德镇“非遗”的核心部分, 不仅属于景德镇, 也属于中国乃至世界“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传统瓷业民风民俗和信仰, 这是正在迅速消退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工在行帮、地籍和血缘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 而这些具有封建性的社会关系在今天已不复存在, 传统民风民俗也随之近于消亡。三是传统陶瓷活动遗迹, 包括历代陶瓷生产场所和器物遗存, 借此可以考察聚落陶瓷文化的历史传承状况。

虽然景德镇拥有无与伦比的传统陶瓷文化遗存, 各个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中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但是其生存状况却是不能不令人忧心的。 随着聚落本身的变化, 许多“非遗”赖以存在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 其生存土壤正在消退和枯竭, 许多传统陶瓷技艺及陶瓷民风民俗在迅速衰微, 其原生态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挤压, 其所承载的“非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与日俱减之势。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将“非遗”以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来加以保护,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博物馆式的方式, 并无助于“非遗”的真正保护, 因此,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以活态的方式进行传承, 就需要对各类传统陶瓷文化聚落进行全面保护或重点保护。景德镇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在于这大片的城乡聚落当中,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体, 也是体现其独特性和地方性价值之所在。

3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荣俱损

景德镇之所以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得益于遍布于全市城乡的众多的传统陶瓷文化聚落。在历史上, 景德镇曾经是古风幽幽的江南名镇, 城市规划极具特色, 以御窑厂为中心, 呈一种同心圆式的街巷分布, 制瓷的各个生产工序, 不同种类瓷器的生产, 瓷器销售等相对固定地分布于不同的街巷, 而乡村各个村落也各具特色。 随着时间的变迁, 这些传统陶瓷文化聚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风犹存的地方已经被局限在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 大部分传统陶瓷文化聚落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的关系可以说是俱荣俱衰的关系, 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 因而, 随着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的变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随之变化也便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原有的城区街巷与乡村结构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除瑶里、高岭、东埠等少数边远聚落依托旅游业得以基本保持历史旧貌以外, 大多数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大致包含两大方面内容, 一是本身特色的变化, 即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本身的属性变化, 如三宝村在历史上是属于著名的瓷石产地, 曾经遍布的水椎和瓷石矿是其特色, 而现在, 瓷石资源正在枯竭, 而其主要特色也由瓷石原料产地转变为著名的陶艺家集聚地。二是新的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的生成。一些在历史上并非著名的聚落在当代逐渐自发地形成陶瓷文化新的聚落, 特别是一些城中村演变为文化气息浓郁的传统制瓷技艺集中区域, 如樊家井、筲箕坞、老厂、老鸦滩等, 而在政府支持下, 一些已改制的瓷厂形成新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陶瓷文化聚落, 如相对特色化的雕塑瓷厂创意产业园。

在这些正在变化或新形成的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中, 非物质陶瓷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其形式与内涵亦随时代发生深刻变化。与这些繁荣的聚落相比, 有些聚落则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萧条乃至失落, 有的则失去了传统陶瓷文化特色, 这方面的实例是很多的, 这也使得这些正在经受剧变的聚落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散的困境。

4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保护策略

传统陶瓷文化聚落对于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 对传统陶瓷文化聚落加以保护与发展为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而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又对聚落人文特色的延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因此, 既需要政府加强对各聚落传统陶瓷文化的建设发展, 更需要各聚落民众提高认识, 自觉地参与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当中来。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互动的策略加以保护, 如果将聚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强制的手段加以保护, 使之封闭而孤立于社会之外, 就将对聚落中的居民生产生活形成影响, 甚至无法立足, 因此, 对聚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让聚落中的人们感到身心愉快并以其所独具的历史文化气息而自豪, 并享受由此带来的旅游、服务、产业的利惠, 从而提高聚落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加强其参与传承与保护的积极主动性。

只有采取互动的策略才能既利于传统陶瓷文化聚落继续生存与延续, 又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失去任何一方, 都可能使二者遭受到无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 要实现二者的长期保护, 必须抛开博物馆化的单纯保护方式, 而应当使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保持久远、造福后代。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充分发掘聚落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从而使之能够融入现代社会。

目前, 以在聚落推动旅游业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这在瑶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 而这种保护方式显然可以推进到其他尚未开展旅游保护的聚落, 当然, 在推广时切忌过度商业化、以新代旧, 即建造一大批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和景观来破坏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

5结语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社会普遍重视与关注, 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单纯依靠博物馆化的保护显然是不够的, 而需要以更为鲜活的方式进行传承, 而景德镇众多的传统陶瓷文化聚落显然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使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共荣互惠, 是每个瓷都人都需要继续思考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摘要:景德镇拥有大量传统陶瓷文化聚落, 遍布城乡各地, 是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载体,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共荣共损的关系。要实现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只有采取各种互动保护的策略才能实现。

关键词: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娟.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J].中国陶瓷:2012, 48 (10) :34-36.

[2]罗亨江.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陶瓷工业:2010 (03) , 46-48.

非遗文化艺术 篇9

中国的织锦艺术历史悠久,“织”和“绣”是丝绸艺术的两种传统工艺。“织”主要是借助提花机加工丝物,正如《尔雅》中所言“织丝曰织。织,绘也。”“绣”即通过针线在绸或布上装饰图案或文字,正如《说文》中所记载:“绣,五彩备也”。“织绣”会产生的不同花纹图案即“纹饰”。云气动物纹即用弧状曲线刻画云气形态,并伴有兽类、禽类、灵长类等动物纹的纹饰形态。

云气动物锦文存在的年代,学术界还未考证清楚。沈从文认为其出现在秦始皇和汉武帝之间的时段。大多数研究认为这类纹饰出现在东汉时期。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大部分位于东汉至魏晋时期。根据实物出土状况,我们暂且将其时间定位在汉魏这个大时间框架里。关于云气动物锦文有一些文字记载。山东嘉祥宋汉画像石器铭文描述:“交(蛟)龙委(蛇),猛虎延视,玄猿登高,(狮)熊嗥戏,众禽群聚,万狩(兽)[云]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蛇、虎、猿、狮、熊等各种灵兽形象,“万(狩)兽[云]布”是对云气动物纹的真实写照。西汉史游《急就篇》中写到:“锦绣缦耄离云爵”,据唐人颜师古注:“离云,言为云气离合之状也,爵,孔爵也”,另外《急就篇》末东汉人增附部分也写到:“齐国给献素缯帛,飞龙凤凰相追逐。”从“离云爵”和“飞龙凤凰”的字眼中我们可以看到云气动物纹的特征。

二、云气动物锦文的艺术风格

(一)云气纹形式风格

云气动物纹饰中的“云气纹”部分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根据其云气纹的特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穗状云、山状云、带状云、涡状云。

首先,“穗状云”指花穗状形态的云气,“穗状云”云气之间断裂,不连续。“穗”是禾本植物的长在茎部顶端的花或果实,《诗.王风.黍离》中记载:“彼黍离离,彼稷之穗”。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魏晋时期的“乐字锦”和“无极锦”,新疆尼雅出土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和“延年益寿锦”,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魏晋时期的“韩仁锦”等,都呈现穗状形态的云气,花穗状的云气非常具有美感,它其成为丝锦艺术品上的巧妙点缀;其二,“山状云”指山石状的云气,“山状云”云气连续不间断,这种形态的云气出土的比较多,如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长乐明光锦”和“永昌锦”等。通过连续不断的“山状云”,呈现出大自然的仙山仙境,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思想的盛行有很大的关联;其三,“带状云”指绸带状的云层,通过线条流畅的笔法勾勒出云气的飘逸,极具审美感。“带状云”的出土数量则比较少,仅有蒙古诺彦乌拉出土的两汉间的“新神灵广锦”,飘逸的绸带纹饰为织锦艺术增添了特殊的美感;其四,“涡状云”指漩涡状的云气,云气细小且排列有序,有外来艺术融合的特点。“涡状云”相对于其他三种,出现的年代较晚。这种类型的出土物主要有新疆出土的东汉蜡染棉布织物。漩涡状的云气,排列规则有序,有规整布局的美学特色。

(二)动物纹布局风格

云气动物纹是东汉至魏晋时期丝织品中常见的样式。根据动物和云气纹的构图布局特征,可分为三类:散点式、带式排列式、对称循环式。

首先,“散点式”构图指云气动物纹采用散点、并不连续的方式布局。如新疆尼雅出土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便是散点式构图,只有云纹构成,云纹边缘绣有字迹,共10多半云纹,11个字迹。其二,“带式排列式”构图指云气动物纹采用横向穿插连续的方法。横向纹饰的穿插和纵向色彩的搭配,使画面排列紧密有序,构图连续成为一个整体。采用这种布局方式的织物有:新疆尼雅出土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和“延年益寿锦”,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魏晋时期的“韩仁锦”和“永昌锦”等。其三,“对称循环式”构图指云气动物纹采用对称循环式布局。蒙古诺彦乌拉出土的两汉间的“新神灵广锦”和新疆尼雅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等都采用这种构图方式。

(三)铭文寓意风格

汉魏时期的织锦纹饰中除了云气纹和动物纹之外,一般还绣有文字。这些文字为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心境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根据织物文字表达的内容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祈福类铭文,这类铭文占绝大多数。东汉至魏晋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极其不安定。人们便把生活的不安定内化为心灵的祈祷,希望通过各种祈祷方式化解生活中各种问题。丝织物上的铭文便充当了这一祈福媒介。这一时期的出土物大都含有祈福的铭文,“颂昌万岁宜子孙”“新神灵广成寿万年”“延年益寿大宜子孙”“万世如意”“登高明望四海”“长乐明光”“长寿明光”等字样中我们看出当时不安定环境中的人们主要有长寿、万事昌盛、子孙安康、登高等朴实的愿望。其二,地名类铭文。地名铭文向我们展示了其生前生活和联系的空间范围。从地域的视角拓宽了我们对其生活领域的了解。地名类铭文,占的比重较少。如蒙古诺彦乌拉出土的广山锦中的“广山”字样和威山锦的“威山”字样。其三,人名类铭文。这类铭文比较少,较为典型的是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魏晋时期的“韩仁锦”,“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极”,文字表达的很清楚,韩仁通过织绣的方式保佑子孙无极,准确来讲是含有祈福和人名双重类型的铭文。

三、纹饰符号与文化意蕴

织锦纹饰不仅可以展示其本有的物质价值,同时也可以揭示当时的审美和精神需求。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言“艺术作为各种艺术作品的总和,它不应看作只是各个个体的创作的堆积,它更是一个真实性的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历史建造。”

(一)神仙信仰

汉魏时期神仙信仰极为盛行,人们幻想通过寻求灵丹妙药达到长生不老,神仙巫术由此产生。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的布衣百姓无不把得道成仙当做一种愿望。《史记》和《汉书》中都有有关三神山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汉书》:“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到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云状纹饰成为神仙仙境的符号,人们对仙境的向往通过铜器和丝织物上的纹饰传达出来。“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观,“云,山川气也”(《说文》),“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层昭示天气,古人通过云层的形态和密度来推断气象。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发现云可以反映天气晴雨,“云”便化身为一种神秘符号。汉魏及早期中国古代社会为典型的农耕社会,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产生一种被动的依赖,并最终演化为一种神化的崇拜。人们把现实的无奈和美好的寄托,通过纹饰传递到器物、织物等现实的物件上。

(二)谶纬观念

谶纬是指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学迷信学说。“谶”是指用诡秘的语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祸福和治乱兴衰。“纬”是相对于儒家的“经”来说,即假托神意来解释儒家经典的纬书。西汉哀帝、平帝时,谶纬观念大兴,东汉时期占据统治地位。谶纬神学是黄老道学走向宗教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东汉时期大量云气灵兽纹的出现,便是谶纬观念的反映。最具代表的是1995年新疆尼雅出土的汉代平纹织锦护臂,织物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铭文和麒麟、孔雀、龙、虎等灵兽形象,是谶纬神学观念的真实写照。

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言:“当人们把这种具有神秘属性的感知用“纹饰”的符号或形态表现出来时,这些“纹饰”的符号、图式,必然带着各种神圣、神秘的灵验意味,甚至认为具有与原有物象同样的功能与神性。”

(三)阴阳五行观

五行阴阳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月土。”,旨在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和相互关系。其在物质上为木、金、水、火、土,在方位上为东、西、南、北、中,在颜色上为青、赤、黄、白、黑。从出土的织锦物品来看,颜色主要采用蓝、黄、绿、白、红五种。“黑”用“蓝”置换,“青”用“绿”置换。例如1995年新疆和田尼雅遗址中出土的汉代平纹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采用蓝、黄、绿、白、红五种配色,与五行一一对应。汉魏出土的云气动物纹大都采用五色,这应该与当时的五行观念有关。正如赵丰所言“1:2经二重锦在同一区域内只能用三种色彩的经线,织工通过不同色彩的经线分区排列两种色彩;1:4经二重锦只能用四种经线,织工就另外增加一种一种色彩:1:4经二重锦已达无色,也就不再区分色区。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它应与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关。”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0.

[2]朱赐禄.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J].文物,1982(5).

[3]史游撰.急就篇[M].中华书局,1985:9.

[4]赵丰.云气动物锦纹的系谱—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研究之三[J].浙江理工大学报,1989(3).

[5]吴婷婷.两汉时期织绣中云气纹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6]李泽厚.美的历程[M].物出版社,1981:36.

[7](汉)司汉迁著.史记[M].线装书局,2006:36.

[8]班固.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448.

[9]李砚祖.装饰之道[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0.

[10]冀昀主编.尚书[M].线装书局,2007.05:136.

非遗文化艺术 篇10

一、非物质纪录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方面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06年,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文化遗产保护日,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卫视,都推出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遗中国》、《留住手艺》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纪录片是一种普及非遗文化、呼吁社会大众关注非遗的很好形式。

二、非遗纪录片在内外关系维度的表现形式与特色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非遗纪录片从文化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中把握国家文化安全,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实现国内文化的独立和完整表达。

(一)以传统技艺的细节展现为切入点

非遗纪录片和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不一样的是切入点,因为非遗纪录片展现的是传统工艺创作形式或者表现手法,通过一定的演示让我们了解它的工艺特点、感受它的艺术魅力,比如在《薪火相传》系列纪录片中讲述泥人张艺术创作与泥塑发展的片段,为了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导演用了大量近景还有局部特写镜头进行刻画,完整地给我们展示了整个泥塑作品的完成,通过彩泥、练泥、捏塑、烧柸和彩绘五个步骤,通过雕、塑、捏、贴、刻、划等多种艺术手法,将手中的模型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从一块泥土到一件活灵活现的人物泥塑作品,我们在感叹艺术家高超技艺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艺术创作的艰难,让人产生对这门艺术的兴趣。

(二)摄影技术选择多样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因此一定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展现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艰难,可以使用高清快速摄像机或者长镜头,让镜头表现得更有张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摄影技术,比如水下摄影、航拍、显微摄影灯摄影技术,给观众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盛宴。例如,《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导演使用高清近景镜头,如实地记录了玉雕制作的艰辛,雕刻师傅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进行设计,然后反复打磨,才能把一件普通的玉石雕刻成为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在对一些细节的刻画中,运用高清摄像机展现艺术品,让观众直观地感受这些玉雕艺术的魅力。

(三)民俗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资料留存

非遗纪录片以如实的影像叙事为原则,在《苏北大鼓》这个片子当中,通过现场画面、声音还有音效等光影手段,如实记录了苏北大鼓这一特殊的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现场画面展现出来的真实感和恢弘的气势以及传承人牛崇光圆润洪亮的唱腔,让人不由自主地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又例如《雪顿节》这部纪录片,反映西藏地区最隆重、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节日,每年的藏历六月,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拉萨,举行展佛、跳藏戏、过林卡等宗教活动,这些具有传统民俗文化呈现与地域艺术特色的纪录片,在社会层面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抵制西方价值观侵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文化传承与传播层面,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留下了极具艺术美感和人文信息的影像资料。

三、非遗纪录片新旧、同异维度文化内涵的呈现

在当前的文化安全态势中,文化弱势主体要深刻认识自身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文化安全是文化的民族特性与文化的世界共性之间的冲突,在非遗纪录片创作中突出民族性,引导青年群体自发进行文化认同,成为重中之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存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我们民族古老的记忆和活化石。非遗纪录片《社火》叙述了中华民族春节的传统活动——社火,介绍了社火是起源于我国上古祖先祭祀的一种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节目中开始融入社火的元素,特别是昌吉大西渠镇。社火将各个民族的舞蹈艺术融合在一起,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整合,表达努力建构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这是实现文化安全转型的一种有效方式。

2016年年初,央视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视角上把握国家文化安全,一经推出就受到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的追捧。往常一些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往往用威严、肃穆、深厚、沉闷的形式去表现故宫厚重,用镜头语言将里面所有的东西放大,这种高大上的记录方式,虽然文艺气息浓厚,但是受众面窄。《我在故宫修文物》用镜头如实记录师傅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骑着自行车行走在故宫的高墙禁苑,穿梭于宫禁区吸烟的老师傅,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方式,用我们现代的眼光,赋予了故宫更多的温度。纪录片中展现了文物修复者工作时候的专业和细致,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当下我们国家意识形态呼吁的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

结语

随着国际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世界大国之间国力的博弈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涉及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愈显突出,纪录片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能让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向他们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崔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叙事影像[J].戏剧之家,2015(4)

[2]杨晓红.影像记录的优势——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3]曲岩.浅析电视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呈现和价值传递[J].电视研究,2013(10)

[4]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6)

上一篇:远程通信架构下一篇:无线网络安全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