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0

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艺术研究中心与文化艺术出版社主办的’97比较艺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1:

浅析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的美术创作与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是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很大程度上正在与主流艺术创作的诸多方面产生深度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全面挖掘民族地区当代绘画创作及发展现状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的内在联系;探讨民族地区美术的传统创作观念、题材与当下新文化观念与图像图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研究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绘画图像、场景与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成为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的重要课题。同时,在当前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政策支持下,在國家整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文化建设的民意基础下,以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比较和融合来充实地域文化艺术相关研究中的缺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进行传承与发扬的新途径,同时,在前瞻性上必将与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产生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美术创作;少数民族;艺术元素;融合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创作在题材、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地域性和精神情感的原生态性。民族地区的传统美术元素主要集中于民间美术,而在当下,艺术创作素材的匮乏和艺术精神情感的寻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美术元素在极大程度上与主流美术创作紧密结合。如何传承与创新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模式,这种传承与创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本质的保留与弘扬为基础的,是适应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新的文化艺术接受群体审美需要的一种创新。

一、当代语境下民族地区传统美术的境遇与创新

(一)民族地区艺术创作的当下境遇

首先,来自于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创造的冲击与影响。以内蒙古为例,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精神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所在,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格局、社会形态的变迁与转变,近代以来,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特征逐步弱化或消亡,游牧的范围在日渐缩小,这些巨大的变化都对游牧民族的精神特质、内在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种现状下,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被逐步的同化、边缘化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尤其在随着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的极速发展,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总体环境的变化对游牧民族意识形态、思维观念、精神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之而来则是文化形态上的转变,既具有积极的一面,也体现出消极的影响。

其次,前卫的、现代艺术观念蓬勃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创作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的满足带来了精神需求的多样化。这样一来,新型的艺术创作材料、媒介、传播途径,以及新型的艺术创作理念、表现语言等都被广泛融入到了传统艺术创造之中,这是推动传统文化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导致传统文化艺术发生变异,并且造成文化精神遗失的重要原因。

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变革是在传统范畴之内的创新与变革,需要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为精神本源,以内在的民族精神和内在情感为基点和动力。这种创新是随民众之“心”而动,随精神的需求而动,否则所谓的创新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也就是说,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造是对已有文化模式中本质内核的保持与完善和对非本质层的打破。即在传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以内在的最为有生命力的本质内涵为基点,进而发展、创新,并确立新的文化模式或审美样式,这其中包含形式材料、表现语言、展演途径等外在因素的运用。而在传统文化艺术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本质就是民族的精神情感与他们蕴涵的社会文化内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而言,这是他们的精神实质所在。

(二)艺术与科技对民族地区美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与科技在人类历史上是两种文化的显性形态,必然具有某些共性的因素,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对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艺术与科技之间保持着某种距离与排斥,在现代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需要在符合现代人审美倾向的文化语境中做出自身的调整与选择。

一方面,工业与科技的进步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产生了新的延伸与拓展。现代化科技的广泛介入使民族的传统美术在技术、媒介、材料、载体等诸多方面中产生了新的探索和拓展,以传统文化的本质为基础从而产生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在多方面的视觉展现形态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另外,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艺术要获得新的发展,还要善于解“技术”的现代化问题,因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离不开技术的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新的媒介、材料、展现途径,扩展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为自身赢得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造型艺术而言,“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赖以存在的传统语境的逐步消失与同化下需要做出的自我调整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是自身传承与创新的需要。这样来看,在当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关于“技术”的问题主要还是体现在现代的科技、材料与新型媒介的影响上。

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科技和新型材料带来的制作技艺与载体上的极大丰富,其受众面在拓宽,展现空间也在拓展;二是接受群体的多样性需求造成的传统艺术在形式创新上的多态化发展趋势。这些原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众多领域被广泛关注与借鉴,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研究中,如在工业设计、服饰设计、包装造型、陶瓷工艺,以及主流艺术油画、国画、版画等艺术创作与基础理论的研究之中。这种创造与拓展不仅仅是感官上对“美”的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这种艺术创造所传递出的地区的、民族的内在精神与情感的认同感,在意识形态与精神情感的塑造上不可忽视。

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民族地区传统艺术元素与绘画创作

(一)民族地区的传统美术元素与艺术创新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外显形态和内在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被深度挖掘。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真正原生态的传统艺术元素和创作精神状态,已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寻求文化艺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感来源。正是这些渗透在民族地区民俗民间中的传统文化艺术所具有的质朴情感和生命的本真成为现代艺术从业者的精神向往,并且成为构建和推动新时期社会文化艺术健康发展与创新的精神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源于现当代社会极速发展下导致的文化艺术创造中浮躁的、趋利的艺术价值观和对人自身本体生命状态和精神情感的寻源。所以民族地区的传统美术元素必将与新型的艺术创作、艺术观念产生相应的渗透与融合。

首先,在新时期的社会语境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与主流文化艺术、现当代文化艺术之间存在审美情怀上的分歧、隔阂,并始终保持某种距离,这是源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然而然的文化排距;另一方面,源于相互之间的发展需要,二者相互之间又在拉近这种距离,并寻找互通点结合点。如我们熟知的国画、版画、油画、壁画等艺术创作形式中也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叙事性与综合性的大量创作出现。

所以,在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中,在强势文化体系与弱势文化体系之间的角逐中,重要的是确立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体系与审美模式的认知与正确定位,激活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本质的、活性的精神因子,并展现其独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民族地区美术创作、基础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

1、综合性文化态势与美术创作的时代使命

随着民族学、社会学和民间美术理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传统艺术研究、艺术创作出现艺术语言的多元交叉和综合性的发展趋向。传统审美体系下的绘画创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和短板,解构与突破,对本土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借鉴依然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基本话题。社会语境和文化现状的变化,绘画创作群体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如何以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传统的题材与创作在艺术观念、艺术语言、创作材料、展示设计等方面都出现跨文化、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势态。科技与艺术在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在材料语言、展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艺术外延。这些问题都是当下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发展指向需要做的基础研究。其重点在于如何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如何发掘自身地域文化及传统审美图式,并以开放的实验性态度进行创新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2、美术创作的文化特色与地域、民族优势关系

众所周知,当代的美术研究、创作与传统图像之间已然成为不可分离的组合,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到现代图像艺术挖掘与创新的同时,愈加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理论研究和创作中产生的借鉴与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理论研究和美术创作就文化特色而言,不能脱离地域性与民族性,尤其在研究与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要重点突出民族的独特生活情态、精神状态和民俗事项等。而且地方美术创作的发展不能脱离地方美术的文化与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挖掘与阐释,传统美术元素与当下主流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从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来看,突出民族与地域特色成为区域文化艺术发展与体现独特价值的可行之路,并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和效應。首先,加强地区高校职业美术创作团队的建设,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培训及相关艺术交流活动,逐步提高团体的艺术水准。其次,地方艺术高校美术创作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艺术创新与美术理论研究的责任。所以,地方艺术高校的美术专业设置、研究方向的定位不清必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在地区艺术理论研究中会产生导向性的错误,而且不易形成地方美术创作的特色。各个学校发展到今天,条件、背景不一样,规模和学科也不一样,对于地方美术院校而言最根本的定位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学科方向的独特性,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地域优势资源运用。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传统源于草原游牧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明晰,所以相关的美术学实践类、理论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3、美术创作、理论研究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是地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引领,是提升区域人文素养的重要机构与支撑。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内蒙古当代绘画创作群体的艺术创作现状及发展研究。内蒙古当代绘画创作群体的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地域民族性,在当下的内蒙古美术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而内蒙古地区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文化发展梳理和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艺术创作的导向性、个体意识、群体文化倾向以及图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中还需深入挖掘;在地域、民族与现代性的比较与融合和在形式语言与精神价值等方面的阐释尚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在艺术创作的文化指向与时代性等方面以及艺术语言的综合性、交叉性等方面同样需要展开更为深层实践调研与探讨。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则需要我们立足于地域、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根源。

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曾是草原丝绸之路沟通欧亚大陆商贸的重要通道,其文化艺术在历史的积淀中就蕴含着多元化的开放性特征。在当下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政策支持下,在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文化建设的民意基础下,以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比较和融合弥补地域文化艺术相关研究的缺失,同时与未来发展的战略产生紧密的联系,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语境中,如何传承地域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传统图式,并以开放的视野规划艺术创作蓝图等方面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需要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2]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3]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4]邓福星:艺术的发生[M].北京:三联书店,2010.

[5][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6][俄]康定斯基:艺术精神[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

[7]徐岱:艺术文化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作者:李军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2:

’97比较艺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比较艺术研究中心与文化艺术出版社主办的’97比较艺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学者出席了研讨会。王朝闻先生在为研讨会的组织者发来的贺信中说到:“探讨有关比较的各种问题,建立有关比较的学科,使有关比较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互相推动而提高,对我们所从事的艺术研究好处不少。同志们在会上把个体研究的成果公之于众,形成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作用,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大有好处。”他表示,对于比较艺术,值得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很多。譬如,古今中外的艺术千差万别,不仅要清醒地理解它们的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而且更要清醒地理解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及其理论成果;理解究竟什么才是繁荣新中国艺术和理论必须继承与发展的东西。他在信中说,新中国建国即将半个世纪,对它的艺术和艺术理论作出公平的判断,这不仅是如何普及比较这一学科的问题,而且可能成为塑造、培养与壮大学者自己的必要实践。

本次研讨会的论文涉及艺术方法论、戏剧、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电影、曲艺等等。论述范围涵盖东西方艺术史、艺术理论与各门类的艺术实践。

中国艺术研究院郑雪来研究员就比较艺术学科建设、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国内的比较艺术研究并未获得它实际上应当获得的学科地位,因此是不公正的。在谈到研究方法诸问题时,他强调比较研究不仅要从本身的研究对象而且也应从方法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学者强调实践与鉴赏;我们中国的学者关于学科思维方面较强,在比较鉴别方面可以更深入系统些,以便从艺术品中发现更为内在的规律。重要的是通过比较研究去揭示艺术的更本质的东西。

比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顾森研究员在谈到比较艺术的研究方法时提出:中国并不缺少研究方法。比如说中国人的“守一”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哲学在讨论问题时常常具有一个中心即九九归一。如石涛“一画论”中的“一生万法,万法归一”这类思想就涉及到了研究的方法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研究艺术方法的丰富遗产,各代学者均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人考虑问题时并非黑白分明、非此即彼,往往是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恰如今天所说的“模糊”论方法。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中的朦胧也属于这种思维方式。中国的诗学、美学中常常涉及和讨论这类问题。比较艺术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黄会林教授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彭吉象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来自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与会者介绍了艺术学科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具有比较艺术性质的课题项目。他们以影视创作为例,对国内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等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影视本是舶来品,要想追求自己的民族风格、创造影视方面的中国学派,就必须大力开展中国与西方相关文化艺术的比较研究。博士生导师黄会林女士在热情洋溢的发言中说,开拓新事物常常是很难的。她认为比较艺术研究是个广阔的领域,可以包括中外比较、东西方比较;可以包括各门类艺术比较,甚或一种门类艺术自身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对彼此关系的一种深层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研究员在发言中认为,’97研讨会很重要,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以比较艺术研究为主题的研讨会。它预示着比较艺术作为一个学科,今后会有大的发展,势必会有一批人自觉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李心峰从艺术类型学等角度对比较艺术的名称及学科特征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比较艺术学在整个现代艺术学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现代艺术学各种研究的要点之一在于如何将它们归入文化系统。艺术在文化系统当中与其他文化、精神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本身就是个重要内容;再者,艺术研究恐怕不能仅仅针对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要面对整个艺术世界。这个“一般”对其艺术世界中的种种类型现象进行研究,按照各种各样原则进行规划,各种艺术类型之间的关系、特点等等就离不开比较的方法。因此比较艺术在现代艺术学研究中不可或缺,它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占有一席地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镛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倡开展新兴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关注和研究当代国际国内的具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搞清它们的原本对于某种流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他认为,除了研究国内外比较艺术研究的成果之外,同时应当特别关注当代艺术创作。新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更加需要从相应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材料与营养。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安葵研究员与吴文科副研究员对戏曲表演和曲艺相声这两种中国传统艺术分别作了发言。王安葵认为,比较艺术研究的结果,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因而比较艺术研究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还有实践的意义。吴文科认为,在各个国家都有类似中国曲艺相声这种源远流长的口头说唱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只不过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得不到有关它们的资料。他认为既然提到了学贯古今与学贯中西,我们的比较艺术研究也应当能够对类似于民族民间最有群众基础的曲艺艺术提供一种在学术上的开拓与借鉴。这样有利于提升曲艺艺术的文化档次和艺术品味。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后杨乃乔发言说,比较艺术学必须把自身置放于一种开放的跨国别、跨民族的比较文化视野中。我们对东方艺术文本进行读解,已不是纯粹的方法论问题,而是个价值观或者本体论问题。比较艺术充满了生命力,但是要进行大量的、具体的比较艺术研究才有可能为这一学科的崛起注入强大的学术生命力。

作者:钱岗南

当代艺术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3:

当代文化建设背景下文化艺术活动的通俗与低俗

摘要:俗文化是文化艺术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与雅文化并存且相互转化,成为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俗文化中又有通俗与低俗之分,通俗文化一般具有健康与积极的价值指向,低俗文化则与消极的、陈腐的艺术表现相联系。判定文艺活动或作品是否低俗,应以是否符合社会积极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标准。在当代,低俗文化或艺术有着多种表现,同时与权贵文化相关联,足以引发人们的高度警觉,将抵制与克服低俗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使命。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艺术活动;俗文化;雅文化;通俗;低俗;判定标准;拒绝低俗

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并行,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而在通俗文化的发展中,低俗文化也乘虚而入,在艺术领域大行其道,不仅体现于传统的艺术样式,而且在电影与电视等当代艺术中也有大量的表现,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通俗文化与低俗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科学把握通俗文化的特点,辨析低俗文化的表现与特征,是推动文化艺术建设沿着健康方向进展的重要保障。

在各民族文化发展中,俗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是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俗文化中的“俗”,人们一般赋予其较低的层次,指称其偏于庸常、琐屑、陈旧、无聊、落入俗套,通常有着趣味不太高雅的意味。冠以通俗,便具有了易于为大众接受的含义,同时赋予其积极的健康的价值取向。但与通俗紧紧相连而又无法回避的是在文艺活动中也存在其他一些“俗”,即低俗、庸俗,以及卑俗、恶俗等。上述的俗虽与通俗一字之差,其含义却大相径庭。俗文化的基本表征主要在于:易于创作、易于传播、易于交流,易于接受,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而在长期的艺术衍变中,俗文化逐渐成为一个中性的概念,与大众需求相联系。并不直接指向低俗,俗文化中既可能有积极的进取的和健康的成分,也可能有消极的不健康的成分。

在历史上,俗文化大都来自于民间,是那些不属于文人创作的在大众百姓中生成的艺术作品。它们一般不恪守艺术规范,不拘泥于格式,其形式特点多与地域、民族的生活习性与审美习惯相关联。作为创作,俗文化的创作主体及创作资源均来自民间,为大众而作,大多琅琅上口,避开艰涩与深刻,突出娱乐化色彩,其艺术形式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俗文化具有极大的传播优势,其传播方式或利用传统的人际相传,或利用现代媒介广泛传播,以其形式与内容的引人入胜不胫而走;从接受而言,俗文化适应大众需求,其艺术创作的深度一般不超出大众的接受能力,同时又给人带来极强的娱乐性,因此易于理解和产生共鸣,而且易于激发人们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因此,俗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与合理性。

在任何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上,均体现出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并存共生、相得益彰、相互倚重。雅文化是俗文化的提升与高雅化,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及其创作资源,俗文化的大量题材、体裁、样式和作品,均可成为雅文化创作的基础。雅文化代表着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其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常常将高雅艺术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视作民族艺术的骄傲,同时又高度重视俗文化,将俗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视作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但人们又不满足于俗文化的层次,欲将那些具有提升价值的俗文化作品予以加工,使之具有雅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俗文化的样式或作品可以转化为雅文化,但其转化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人们通过对于俗文化艺术作品的审视和再创造,充分发掘其可以与雅文化对接的方面,将原本属于俗文化层面的艺术样态予以加工,赋予其高远、深刻、形式繁复、内容丰富的体现。在某一艺术种类中,雅文化与俗文化可以长期并存,即借助于同一艺术种类,赋予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精神,形成了长期并存、相互渗融的现象,有时难以分解,成为人们赞许的雅俗共赏的现象。例如电影。既可以成为高雅的、具有丰富的审美形式与精神内涵的作品,也可以成为纯粹娱乐性的文化产品。而作为雅俗共赏的电影作品,更为人们所喜爱。

在其承担的社会功能方面,雅文化与俗文化具有多种差异,其一,雅文化主要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审美文化与精神享受,俗文化主要满足人们娱乐性审美享受;其二,雅文化一般突出教化大众、陶冶性情的意旨,俗文化则直接将娱乐性作为基本功能,而将些许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化功能隐于娱乐之中;其三,雅文化重视审美认知功能。突出对于客观世界与人生规律的认识与阐释,俗文化一般不主要承担认识性功能,但有时也会将一定的认知性功能寓于艺术活动之中。

在其接受群体及其接受心理方面,事实表明。并非只有一般大众或具有较低文化层次的人们才会欣赏俗文化,众多精英化的知识分子同样需要俗文化。一方面,俗文化属于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因而为人们所关注。另一方面,由于俗文化中具有的丰富的娱乐化元素及其效应,同样为精英化知识分子所需求,在其精神生活中或者占有重要的位置,或者作为其精神生活的重要补充而存在。

人们是否需要俗文化,并不仅仅由于文化接受层次的差别,而是与俗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文化内涵相关。在俗文化中,尽管其审美元素不如雅文化浓郁和丰厚,但一般也具有程度不同的审美元素,正是在这一点上,俗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同时,俗文化还具有雅文化所较少具有的大量娱乐性元素,也正是在这里,与雅文化划开了界限。然而作为人们的欣赏心理,无论何人,均有着娱乐的要求,即使作为精英化的知识分子,同样具有欣赏娱乐化艺术作品的乐趣,因而就使得富有娱乐元素的俗艺术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历史上,俗文化与雅文化一道,成为文化艺术发展中两条平行的轨道。高雅的艺术通常代表着该民族或时代艺术创制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就具有了一定时代的主流艺术的地位。艺术活动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人的自由与自觉的活动,雅文化表现出人们更高的文化追求,特别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雅文化的需求当会随着人们审美素质的提升而增强,这是人们提升文化层次的基本途径,因此绝不可缺失。但是由于雅文化具有精神的教化性和审美的艰涩性,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在接受中有时会处于被动的位置,有时则表现出较强的理性的驱使,因而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欣赏高雅艺术会产生一定的隔膜,而对于俗文化的需求更为突出。通俗艺术具有一般大众能够接受与欣赏的艺术形式,以及易于理解的精神内涵,特别是丰富的浓郁的娱乐化气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往往会激发受众的热情。同时由于高雅艺术艺术形式的雅致与高端,以及精神意蕴的深刻,未必能够具有市场的较大优势,通常具有市场更大优势的是通俗艺术,这也正是俗文化可以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基本原因。

在俗文化之中,又可以分为通俗与低俗。通俗文化,人们一般指称其属于俗文化中那些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元素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低俗文化,则是指那些具有较多消极、没落、陈腐的文化元素的艺术样式及作品。有史以来,一些低俗的文艺活动及其作品也会产生一时的效应,特别是经济效应,但低俗的作品注定不会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而流传百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代表人类的根本愿望和价值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与人们的积极的健康的精神追求相同步,而不是相反。

通俗与低俗,主要在其艺术活动内涵与形式的表现上具有重要的联系和差别。通俗,是对于世俗生活的积极与晓畅的表现,低俗,则是对于世俗生活中低级趣味的表现与张扬,但其界限有时并不明晰。通俗的活动及其作品,人们一般赋予其健康的元素,不应包容低俗的元素。但如果在俗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就会堕入低俗的范畴。由于通俗与低俗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结与交叉,势必导致人们在把握通俗与低俗的尺度上存在一定困难。关于对通俗与低俗的认定,虽然经过社会文化的不断交融与发展,人们的认知逐渐趋于一致,但因时代、地域、审美习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所致,其间的分歧仍旧存在。这也正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困扰人们的基本原因。

通俗文化与低俗文化均具有较浓郁的娱乐性元素,它成为通俗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共同特征和重要连接;也正是由于娱乐性元素中审美特质的多寡,形成了通俗文化与低俗文化的重要区别。通俗文化由于具有浓郁的娱乐性元素,对于人的心灵和生活是一种满足,具有其他高雅文化难以替代的价值。因而形成与高雅艺术的分野。低俗文化也以具有突出的娱乐性特色而与通俗文化相交融,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具有满足人们感官享受的功能;都具有使人获得愉悦的形式感;都具有与人的心理需求相吻合的内涵。

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突出的。其一,通俗文化具有精神层面的积极与向上的气息,亦即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向与理想,而一般低俗的文化艺术不具备积极的精神追求,往往与人类进取的精神理想背道而驰;其二,通俗文化一般不会过度渲染人的感官愉悦,有时还会将人的感官愉悦上升到审美的层面,而低俗文化则会促使人的感官欲望的过度追求,甚至将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活动堕为纯粹感官性的活动,与社会伦理价值相违背;其三,通俗文化一般以激发人的积极与向善的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有利于人的精神提升为基点,而低俗文化则过分张扬人的本性中恶的与丑的因素,煽惑人们滞留于很低的精神活动或感官欲求的层面,在本质上与艺术追求格格不入。

然而在通俗与低俗之间,从来也没有一条截然分割的界限以及不可逾越的鸿沟。首先,二者不可截然分割。由于大众生活的特性与地域特点,人们通常需要各种各样的精神愉悦以及精神慰籍,而在人们的精神需求中,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因素和形态,许多大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消极与积极、低下与健康的界限难以截然区分。其次,二者可以转化。历史上,许多具有一定低俗因素的民间文艺作品经由艺术家的整理和再创作,剔除其糟粕,提取其精华,使之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的通俗文艺作品。同时,通俗的作品也可以转化为低俗的作品。一些人出于盈利的目的,在通俗的作品中肆意增添低俗的因素,甚至消解和湮灭其间健康与积极的成份,该作品自然就沦为低俗。

对于通俗与低俗的辨析还会遇到诸多难点。其一,作为文化或艺术产品,一些人常常会将健康与低劣的元素混杂于一体,有时那些娱乐性元素仍旧具有审美的成分和特征,有时则会使一些娱乐性元素基本脱离艺术的和审美的范畴,成为非艺术的仅仅满足感官欲求的因素。但作为低层次的精神与感官欲求又常常与作品中高层次的审美精神同处于一个传播载体之中,形成相互间的碰撞与交织,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形态,为辨析艺术活动或作品的层次与优劣带来更多的困难;其二,作为接受主体,人的心理世界均不是处于真空,大都存在接触与接受低俗元素的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由于人们特有的心理需求,部分受众对于低俗的艺术样式并不是十分反感和拒斥,特别是当一些低俗作品所蕴含的突出感官表现、原始欲望宣泄的因素与人们心理感官的某些需求相一致时,有人就会自然地予以接受,甚至将一些偏于低俗的样式或作品,作为满足自身某种欲望的替代品,以填充个体心理欲望以及精神的某些缺失,这也为辨识与抵制低俗增添了难度。

例如,关于如何表现人们的性心理及其行为,一直存有争议。事实上,许多作品正是通过对于性心理的一定表现,使得人们在接受中达到性心理的替代性满足。而如何实现性心理的艺术化表现,则是十分复杂的,其实质在于表现尺度与分寸的把握。在艺术作品中渗入一定的隐喻的性心理或行为的表现,人们在接受中予以理解和会意,只要不是有意渲染,均应视作正常。而过于赤裸裸的呈现,则堕入淫秽的境地。其间表现的尺度与分寸,又因环境的不同、时间的不同与民族习俗的不同显示出差别。通常只有符合大众审美接受心理,同时又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作品或表现,方为通俗;反之,影响或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或作品,即为低俗。

对于艺术作品中的一些偏于低俗的因素,大部分人们在接受中具有一定的阐释力与化解力,亦即能够通过自身的审美能力,自然地抵制低俗因素的进入并剔除其影响。但有时人们也会在一定语境中予以有限的接受和宽宥,这正是在艺术活动呈现为多元纷繁和复杂形态下,人们心理与精神层面表现出的矛盾与纠结。时代的变化,人们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的提升,对于低俗的样式与作品的辨析与接受也在发生变化。当作品中低俗的因素超出了人们的容受力。自然会产生厌烦或愤慨之情。但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辨析能力不够,甚至渴望从低俗的艺术作品中获得低劣的感官满足的人们,低俗文化则会成为他们的精神鸦片。一方面,它可以以一定的娱乐性因素满足人们一时的感官和愉悦的要求,同时又因其精神层次的低下,致使人们在获得一时的愉悦之感之后,感到空虚、无助和茫然,难以填充自己本已空旷的心灵,无法从艺术活动或作品中获取精神慰籍,因而愈加沮丧。而对于一些本已缺失理想与追求的人们,低俗的艺术活动会致使他们更加趋于低落或颓废,甚至对社会产生失望怨愤之情,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负面因素。

在当代文化艺术活动中,对于文化活动或艺术产品优劣的辨析不够清晰或陷于混乱,已成为突出的矛盾。由于人们对于俗文化中娱乐性因素“度”的把握缺乏科学的评判机制与标准,因而有时确实难以判定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会构成有害,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无害。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过分强调文化的纯洁与教益,将会导致文化的萧条,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不利于满足人民大众的普遍需求;过分强调文化艺术活动的多元与开放,则会出现对于人的精神的侵蚀和对于社会的污染,与文化发展的总目标不相一致,并形成大众文化艺术生活的低层次运

行。正是由于科学认知与评价尺度的缺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管理的茫然失措,可能还会长期困扰着人们。

在新世纪文化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兴盛,使得艺术活动及其创作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大众接受以及经济利益等因素,更多的人们把目光盯注于大众的通俗的文化艺术活动与创作。从艺术的发展规律看,无论何种社会从来都是雅艺术与俗艺术的共存,人们在创造与接受典雅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与喜爱通俗艺术,但又拒斥低俗与庸俗,更厌恶卑俗与恶俗,将其视作文化垃圾。

当代文化艺术活动中低俗的表现,主要是指对于低级趣味与低层次欲望的张扬,表现于文艺活动及其作品中人们精神生活与心理世界的各个方面。

文艺活动或作品是否低俗,首先应置于社会道德观的天平上予以评判。是否符合一定时代人民大众精神与道德的尺度,以及人们把握社会交往与伦理是非的标准,应成为判定其通俗或低俗的基本依据。

那些在文艺活动及其作品中符合与适应大众道德与伦理要求的,即为积极的与健康的艺术,相反,那些与人们大众道德准绳相悖反的,呈现为消极的、落后的、畸形的价值呈现的文艺活动及其作品,即为低俗。诚然,大众道德评价的尺度具有地域、时代或民族的差异,但是在世界多数国家和民族,人们总是将真善美以及是否符合人民大众的基本利益为依据,因而又有着大体相近的道德标准。当今在道德方面失去准则的艺术作品表现于各个方面,例如对于损人利己的漠然置之而不予贬斥,对于违背社会伦理的行径的不以为然甚或击赏,对于动物般欲望津津乐道的渲染,对于犯罪行径表现的不厌其详,对于诚信的嘲讽,对于狡诈的赞誉,对于违背社会公共法则行为的莫衷一是,表面好似公允与客观,实则失却了对于罪感与劣迹的痛恨与抨击,丧失了基本的是非理念,有时又冠以个性的名义在作品中予以张扬,实则形成了对于道德准则的背离,抹煞了道德操守与道德沦丧的界限,损害了社会公德与大众的意愿,势必堕入低俗。 其次,评判文艺活动及其作品的低俗与否,还应在社会价值观的框架里加以审视。

表现于文艺活动及其作品的精神层面,低俗主要意味着对于低层次价值追求的认同。例如,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物欲的赤裸裸的渴望与追寻,对于权势的渲染、屈从与馋羡,对于凌强欺弱霸权行径的依顺,对于自私自利的心理世界的欣赏,对于生活的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赞许,对于理想破灭、失去生活目标的同情,对于依傍他人、不劳而获的首肯,对于玩弄权术或诡计、追求不正当利益的热望,对于生活中潜规则的默认,对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口不一的赏识,对于投机、作假、推诿与逃避责任的认同,对于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不加分析与批评的表现与渲染等等。正是由于上述现象背离了文艺活动基本价值追求的范式,因而滑入低俗,呈现于世的是卑琐的、低级的人生意味。其实,在艺术作品中完全可以淋漓尽致地揭示上述现象,但是究竟以欣赏的、赞许的意味,还是以批驳与摒弃的态度来表现,正是区别通俗与低俗的分水岭。

再次,判定其是否低俗,还应在审美价值系统中加以审视,看其是否在表现形式与人的快感方面逾越基本的尺度。

一味强调和满足人们的生理性快感,而将审美价值追求置之不顾,应视为低俗,一般表现为对于色情与暴力的过分呈现。色情、暴力均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同时也并非全部属于罪恶与低俗,但是,如果对于色情与暴力情节或过程予以刻意的、过度的表现,对于单纯的生理欲望加以渲染和张扬,就会偏移出人们本来的接受意愿,而成为对于此类情节或形式的欣赏性接受。一般的身体快感不具备精神因素。也不具备审美元素,只具备一定的感官性快感。这一快感可以满足人们的一般低层次快感需求,也可以获得提升,在娱乐活动中与具有一定精神含量的娱乐文化相交融,成为娱乐性快感,还可以进入艺术活动,在具有更为突出的精神性表现的艺术活动中与审美意识相交融,成为审美快感中的一部分。因而在艺术表现中如果根据艺术创作的需要,对于人们的一般感官性快感予以适度表现,同时又融入一定的精神元素,则完全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题材,一般通俗性艺术活动及其作品即如此;如果不加节制地继续强化与加大感官性快感的渲染,则会一步步陷入低俗的泥沼。

在一定的时空中,低俗的文艺活动与作品具有一定市场,是因为其对于低级趣味的渲染和表现适应了一些人的基本感官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某些作品中杂糅进一些低俗的元素,渲染某种与作品意蕴表现并无关联的感官刺激,无疑是出于取悦于人与市场赢利的需要。诚然,文艺活动与作品与人们基本感官需求难以分开,在作品中予以适度表现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恰是在这些方面,最易于为一些人所利用。应当说,在作品中予以适当的感官快感表现,未能对人们的视听感官造成恶劣影响与不良刺激的,可视为适当的和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由于过分的感官表现,已经对人的视听造成不利影响的,就应视作低俗。历史上不乏一些具有较多感官描写的作品,但由于其把握适度,同时具有巨大的审美精神含量,以及丰富的形式美感,因而成为艺术经典而流传千古。《红楼梦》即如此。它与《金瓶梅》的差别,除却历史与精神内涵的差次之外,关于人们感官性快感的表现的分寸与尺度的把握,也具有突出的体现。

在当代文艺活动中,制造与渲染低俗有着多种表现形态。拒绝与抵制低俗,已成为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自觉意识与长期的使命。

其一,在写实与现实主义的徽号下制造低俗。

有的人在文艺活动与创作中表面好像也在弘扬真善美,对于低俗的现象予以肤浅的批评,但由于其批评的力度远远弱于对其张扬的力度,所以看似否定,实则属于欣赏。一些渲染低级趣味的活动与作品时常假借艺术表现真实的名义而出现,正是这样的作品热衷于表现官场、商场、情场、或者学术领域中一些消极或污秽的层面,在这里,厚黑学不再黑,潜规则不再潜,大有浮出水面、冲垮道德堤坝,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之势。其实,问题不在于艺术创作对于这些社会痼疾能否表现,而是在于如何表现。艺术家当然要说真话,对于社会的种种弊端,艺术作品不仅应当揭示,同时还要深刻剖析其实质,从而表现社会的本质与规律。但如果停留于一般的再现与呈示的层面,而不予深入揭示与抨击,其表现也就只能止于呈现,甚至是欣赏。人民大众决不希望看到那些文革时的假大空与泯灭个性的所谓艺术,但同时,人们也不愿去看那些低级的消极的难以使人们精神获得充实的艺术作品。

其二,在张扬个性的名义下制造低俗。

低俗文化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于所谓个性的极度张扬,认为人的个性化是唯一的永恒的和不容侵犯的,而不再重视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公共价值或者其他更多人们的利益与感受。只看重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利益,只强调自我需求,不理会社会需要,只

注重当下的享乐,不关心人生的价值,只放纵欲望的宣泄,不把握理性的注入。他们利用社会普遍存在的大众接受心理中对于感官刺激反应较为强烈的特点,对于感官表现的内容以及其他低俗的内容,一边加以轻描淡写的批评,一边留下大量可供欣赏的空间,导致人们明知其丑陋,但由于欣赏过程的翔实与津津乐道,却不以为丑,反以为美,形成对于低俗与丑陋的难分难舍与留恋忘返。比如,打着人体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旗号,实则滑入色情的表现;冠以揭露某些犯罪行为的名义,实则形成对于犯罪“智能”的赏析;高举抨击腐败的旗帜,实则形成对于腐败行径的欣赏,不仅使人不以为丑陋与低俗,反而令人效仿,成为某些人生活堕落的教科书。如此低劣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如此低层次的艺术表现,代表了没落的、垮掉的人群的生存意识,与社会与时代的声音格格不入。

其三,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幌子下制作低俗。

不必讳言,在传统的大众文化中,既有大量的积极的进步的表现了人民大众正常精神与欲望追求的艺术活动或作品,同时也存在一些偏于低俗的文化现象和艺术表现。当代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即在于通俗已成为大众文化的基本品格。利用大众文化这一特性,在通俗与低俗之间打擦边球,制作偏于低俗的作品,已成为某些人谋取经济利益的惯常做法。大众文化不排斥人们从中获得一定的感官快感,但是应当承认,其中某些感官性快感只是停留于对原始的生理欲望或低层次精神诉求的满足,它是低俗文化的心理基础,只有融入充分的精神性元素,方能获得提升,成为积极的健康的大众性通俗艺术。当代积极的进步的大众文化,理应摒弃传统大众文化的上述弊端,充分展示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伦理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理想的追求。艺术不仅应具有满足人民大众基本娱乐性文化需求的功能,同时也应以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艺术审美水准与精神素质为使命。没有对于大众基本审美与文化需求的满足,就不会带来更大的需求,同时也就失去了提升大众审美精神素质的基础;仅仅止于对于大众一般文化与娱乐需求的满足,而不再提升,则难免会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徘徊,形成与低俗文化的交融与合流。

其四,在推进文化产业的名义下制造低俗。

诚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文艺活动的两面性,既有推动文化繁荣,激励文化总量提升的作用,但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直接将文化艺术与经济指标相联系,势必有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将艺术中的低级庸俗加以放大,以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艺术从来不是单一的经济行为,而是使人获得精神提升的审美文化活动,它在满足人们一定的感官欲望需求的同时,更应满足人们精神的审美层面的需求。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势必要重视通俗文艺的地位,通俗即意味着对于大众的适应,它的本身不可避免具有一定“俗”的因素,其间既有健康的因子,同时也会出现不健康的因子,对此应当有足够的认识。如果在通俗的层面继续下滑,势必走向低俗,导致对于审美文化意义的背反,以及艺术精神的丧失。当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出现一些低俗的现象而放弃对于文化产业的推进,但同时,也不能因为文化产业经济利益的要求而放弃对于艺术质量和价值取向的追求。文化与艺术进入产业的轨道,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我们主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必须警惕因市场而诱使的低俗化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否则,不仅文化产业会偏移方向,整体的社会的精神基石也会遭受侵蚀和瓦解。

其五,在表现积极与健康的内涵中掺入低俗的元素。

还有的人在创作中采用拼贴制,即将精神因素与娱乐化因素加以配制,形成既具有一定精神理想的元素,也具有娱乐性元素,而在这些娱乐元素中,有时也会不失时机地加入一些偏于低下的和庸俗的东西,以求获得更多人们的青睐。这与真正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积极的精神追求与健康的娱乐元素的有机融合,而是二者的拼贴,特别是体现于一些偏于低俗的因素的出现,更是为了适应一些人们低级趣味的要求。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的基本感官需求、甚至是人的原始欲望。在艺术史上并非罕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出发点和基本宗旨是否符合积极与健康的目标追求,究竟是为了单纯表现这些欲望,还是通过这些欲望的表现阐释人的精神深度与本质,而非止于单纯表现欲望的层面。同时,即使是非常有必要的欲望与感官的表现,也须适可而止,无节制和无限度的表现,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低俗文化在当代登堂入室以及大行其道,与权贵文化的泛起关系十分密切。

权贵文化是具有极其浓郁的封建意识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现象,权贵文化集中代表了高踞于人民大众利益之上的,具有显赫的权力、地位与金钱的象征。权贵文化在当代的表现主要体现于: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漠视人民大众的利益与文化欲求,显示了与人民大众欲求的格格不入;以满足少数人的欲求为目标,视人民大众的文化利益于不顾,而将文化的话语权控制在自身或集团之中;以权力与金钱为轴心,对于文化艺术的规律与精神内涵任意扭曲或阉割,艺术可能会成为权与钱主宰的工具。

权贵文化看似与低俗文化南辕北辙,实则异曲同工,在其实质上具有一体性,都是社会没落文化与腐朽文化的体现;权贵文化可以成为低俗文化的保护伞和庇护所,为低俗文化的泛滥提供护佑;权贵文化自身就具有诸多低俗的部分,有时则以表面的高贵作为掩饰。因此,在当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应当特别警惕权贵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并行或合流。

抵制与克服低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使命。面对低俗的艺术活动及其表现形式,首先必须强化文化法制,以法治文,在国家基本法规和各项具体法令的制约与指导下,使得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但同时又应看到,文化与艺术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许多时候法规是难以覆盖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关精神的意识的与趣味的东西,尚不属于法规顾及的范围,因此还应以另外的制约机制,亦即经济制约与舆论引导的结合,形成社会认同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只有在艺术活动及其创制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与价值观,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倡导崇高,高扬真善美,反对和抨击与社会进步格格不入的低俗与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方能有效抵制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艺术建设的侵蚀与干扰。

责任编辑:楚小庆

作者:田川流

上一篇:工业用品销售特点论文下一篇:审计职工薪酬特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