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以“壮族三月三”为例

2023-02-18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具有奇异性、原生性等特征, 但在现代城市化背景下, 渐渐呈现出表象敷衍化特征。数字动漫作为新兴的综合艺术形式, 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 开创了在真实的人与物之外, 运用多种技术创造出不同形式的影像, 极富感染力、亲和力与吸引力, 成为与受众心灵相通的一种沟通语言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尤其是非遗民俗节庆作为更易消失或失传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动漫相融合, 实现创新转化、增进多民族的沟通了解、关注参与, 才能更好的在现代生存和发展。数字动漫不仅提供了当代非遗转化传承的主要文化场域, 呈现出非遗文化与时俱进的当代感与实用价值, 也是现阶段非遗传承及创新发展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 可表现出与社会精神的高度契合。

一、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转化与传播的境遇和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最大的特点是以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为背景,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是以非物质状态而存在, 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我国真正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的时间并不长, 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需要多种学科、多种媒介的灵活参与, 需要大胆地创新与探索, 才能得以有效传承。更需要通过教育与示范带动大众、带动更年青一代自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动漫结合转化传承可以数字漫画、数字插画、绘本及动画, 影视视频及衍生产品等形式广泛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及传承媒介方面, 要通过分析研究、转化传播, 进而传承非遗文化, 这也是首要条件, 或以适宜转化和传播的专业教育、生活娱乐、社会市场, 相互贯穿从而实现非遗传承, 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这一类型的传承研究, 应集中分析非遗歌圩文化的传承困境以及发展趋势, 理清文化及艺术内容、内涵、形式等, 提炼其转化元素, 借助学校教育、国家政策、企业及市场的力量, 多方面介入, 精准转化并扩大传播。

“壮族三月三”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极富特色, 但本身作为民俗节庆, 更面临易失传或消失的危险。虽然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很多人并未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 其中的文化精髓仍未得到广泛传播, 仍可能因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逐渐淡化。现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人们已进入视觉化智能时代, 传统民俗节庆因未被转化为可满足现代传播需求的形式, 丰富而深奥的内涵美德、哲学思想与存在形式逐渐被忽略或被替代, 呈现敷衍化、表象化、程式化及文化原真性缺失等现象, 导致不被了解, 体验参与持续降低, 发展空间日趋狭小。因此, 急需拓展非遗文化适应推广的转化形式和传播渠道, 必须重新建立与当下社会生活的联系, 重新发挥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功能。数字动漫作为近些年来成长起来的成熟的传播媒介, 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能够有效实现“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的转化传承。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传承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意见;文化部、教育部于2016年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重要社会工程。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 在此高度上需把握遗产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本质特征;针对某一类或某一项深入系统的研究, 用新科技转化传承让称之为文化的遗产真正活起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将带有探索性质的传承人一加一创新产品和非遗触网计划实施, 安排一系列以交流研讨为主的“非遗进清华”活动, 提出在创意经济时代培养传统工艺三类青年人才的战略构想, 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作品。相继上海美术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各自以“羌绣”、“花瑶花”非遗研究与创新实践为例完成了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修计划, 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就现有研究趋势所呈现的视角与价值取向判断, 当前学术研究大多以产业发展视野下的研究方向为主, 虽有涉及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 但是基于动漫视域下的转化传承研究较缺少。而处于少数民族西部地区的“壮族三月三”等非遗传承更需要找准视角, 在热潮之中保持清醒和灵活的同时大胆地创新与探索。

在我国, 将传统文化嵌入到数字动漫中, 带动了数字动漫的发展早有成功案例, 丰富了数字动漫的内涵, 也间接传承了传统文化, 但侧重点偏向发展数字动漫。纵观传统文化的数字动漫静态、动态的转化与传播历程, 我国文化故事绘本于70年代发展壮大, 数字插画、漫画随CG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渐入佳境, 随智能手机普及逐年递增。我国50—70年代很多动画融入民俗文化元素, 80年代为模仿低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动漫的结合应用实践, 我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众人皆知的动画片《葫芦兄弟》就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风格。2016年我国《大鱼·海棠》融客家文化再掀高潮。2017年美国《寻梦环游记》实现墨西哥亡灵节民俗元素的转化与传播。美国还将中国功夫、巴西狂欢节输出到全世界。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中得到更多借鉴和参考, 打开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二、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壮族三月三”的形式和内涵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 中国自古以来素有“二月二, 龙抬头;三月三, 生轩辕”的说法, 恰逢农历三月初三, 壮族人们有赶“歌圩”的风俗, 不仅是壮族最盛大的传统习惯节日, 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 壮族人自古好歌, 对歌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 因而“三月三”又被称作“歌圩”或“歌节”。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 因揭露财主们的罪恶遇害身亡。为纪念歌仙, 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 歌圩就此形成。每年的这一天各族群众都会欢聚一堂, 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 开展一系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打铜鼓”“抛绣球”“碰彩蛋”“舞龙”等主题民俗活动, 共叙民族深厚情谊, 气氛不亚于春节。每种习俗活动中都包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及对长期劳动实践的见证。

打铜鼓习俗是一种铜鼓表演, 一般是由一老鼓手为主要表演, 另有四位青年鼓手伴奏, 边敲边舞, 舞姿多样, 有正面打, 转身翻身抬腿打等击鼓动作, 开始节奏慢, 后逐渐加快。还会有多位肩扛竹筒舞的跳跃击鼓者, 使场面欢腾热烈。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瑰宝, 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铜鼓的装饰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青蛙纹等物像纹, 圆圈纹、云雷纹等图案纹, 都是古老越骆人劳动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 有祈求神灵、祭祀祖先、人安粮丰等寓意。

抛绣球的习俗由来已久, 传说一个叫阿秀的女子和名为阿弟男子相爱, 又被恶少迫害, 而因为阿秀用精湛的绣工并融合了对阿弟的思念制作的绣球闪烁了灵光, 让他们来到美丽富饶的山上, 勤劳幸福的生活着。绣球以彩绸制成, 并绣有象征吉祥的鸟纹或花纹, 装饰多条穗带, 重约150克, 直径约6厘米, 内装谷子或沙子, 球顶配有飘带。在歌圩, 女子如发现情投意合的男子, 便将绣球抛过去, 借此表爱传情。抛绣球现已发展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舞龙习俗是舞者手持龙具, 随鼓乐伴奏, 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使龙跟着绣球做出穿, 腾, 跃, 翻, 滚, 戏, 缠等各种动作的表演游戏, 祈求平安和丰收。

人们还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带有不同颜色的植物, 用这些彩色植物的汁将糯米浸泡, 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 五色糯米饭是因为得仙女的品尝和赞赏后流传至今的, 还有人认为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做了并吃了这种饭寓意身体健壮、人丁兴旺、幸福吉祥;碰彩蛋是在歌圩活动中男女青年用来表达爱意、传达情感的物品。

除此之外, 还有抢花炮、舞狮、赛龙舟等活动。“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包涵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对生活、对自然、对所崇拜的神灵的向往和热爱, 正是将其融入到各项活动中, 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和艺术内涵, 历经千百年经久不衰, 具有极强的民族地域特色, 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北宋《太平寰宇记》有较早的文献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 择日祭神, 男女盛服, 聚会作歌。”北宋初期, 歌圩节逐渐兴盛。宋元代以后, 壮族歌圩发展较快, 规模壮大, 抛绣球的习俗也开始形成。当歌圩节成为成千上万壮民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是在清代。到了民国时期, 从《广西各县概况》得知, 歌圩活动已遍布广西的二十六个县。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的多样, 多民族的流动与融合,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渐渐淡化, 活动也趋于程式化。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5年将“三月三歌节”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 2006年“壮族歌圩”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被列为广西法定假日。壮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 是生活在我国南方古百越族群中古骆越人的后代, 该文化现象充分反映了古骆越人“尚越声”文化特征, 保存着古老的文化印记, 应该用现代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转化和传播, 使其回归到包括大众视野, 唤起更多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 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三、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壮族三月三”的数字动漫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策略

2018年1月, 《人民日报》刊登《深入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理论》文章指出:“习近平同志既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也提出必须要以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他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 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为我们科学对待一切精神文化遗产和制度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因此, 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数字动漫转化传承策略与方法上, 应通过梳理数字动漫独特表现形式、内涵发展及高辐射影响传播力, 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的内容内涵, 困境及转化必要性, 进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转化传承的途径, 实现“协同创新、活性传承、互利共赢”的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与数字动漫结合的转化传播应从整体和现实出发, 切实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提供传承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在有效转化传播问题上, 须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传承困境与转化的因素和条件。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面临原始环境日趋消失、传承范围逐渐缩小、缺乏保护意识等现实问题,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迫在眉睫, 尤其在数字动漫视域下的转化传承将有效解决其传承困境。可以根据大众精神和心理需求分析出数字动漫在精神寄托或心理追求、沟通桥梁、全新体验、产业辐射面等内源驱动力, 明确数字动漫转化的必要性、转化价值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数字动漫包容开放性和大众普适性等方面深入挖掘其传播影响力, 才能有效促进“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转化传承, 使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 发挥出其强大的寓教于乐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中涵盖了大量的活动内容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表现语言进行挖掘梳理后, 抽离集中、提取其活动内容元素、音乐元素、舞蹈动作元素、民族服饰元素、民族符号元素、民族文学元素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艺术语言的特点。剖析其可与数字动漫相吻合的可对接点与链接路径, 即按照数字动漫设计及衍生品、游戏、音乐、故事、交互等所属数字动漫的时空灵动性与大众趣味性的特点, 遵循数字动漫的创作规律及法则, 转化出符合数字动漫的造型语言、表现语言、色彩语言、视听语言、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的全新艺术元素, 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进行反复的实证研究, 并结合现阶段的社会环境、大众需求探寻促进传承的传播途径。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转化研究需要在理论研究基础下进行反复验证, 重点把握研究对象的原真性并探索数字动漫创作的再生性, 同时开拓创意空间, 做到创新转化与精准传播。数字动漫的转化理论构建因涉及多种学科交叉, 可借鉴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可重点运用史献分析及多学科理论构建, 以转化与传播的实证研究验证解决。如:多学科交叉构建法, 即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梳理将运用民俗学的结构学派理论以认识本质、揭示规律;转化阶段, 结合运用数字动漫所涉及的设计构成与造型美学、戏剧与影视的动画规律与表演, 传播学的子弹论、培养论等学科原理及理论, 从整体上综合系统研究的方法。史献分析法, 针对国内外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转化与传播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梳理归纳, 通过史籍文献进行的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地调查并梳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类型、内容及特色, 再运用数字动漫设计与CG、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提炼的文化元素转化为便于传播的数字动漫作品, 以检验所构建的转化理论而展开的研究方法。在实际转化研究中可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和技术渲染, 克服数字动漫作品与实际非遗文化间存在文化解读或民族偏见的差异, 遵循珍惜保护、尊重接纳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习俗及民族特色等原则。

对“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梳理和提炼后, 转化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数字动漫的静态转化, 对提炼后的典型节庆素材进行数字漫画、数字插画及故事绘本的创作转化, 通过方案创作、角色造型、分镜色彩进行数字绘制, 完成具有一定夸张和感染力的静态数字动漫转化。另一方面, 数字动漫的动态转化, 通过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分镜表演、拍摄剪辑、特效音乐进行动画短片、纪录片、电影短片等创作表达, 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虚拟现实、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完成经过艺术加工更富冲击力的动态转化。进行转化传承过程中必须把握应用与研究的重点, 将非遗这种无形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的各种形象元素提取转化为有形时空艺术数字动漫的艺术语言, 需突破对非遗传承的单一理解, 凸显出灵活、多维、立体化传承的创新特色, 才能有效解决无形非遗文化传承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在研究方法与技术上可运用文献理论与个案比较研究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通过实地调查进行信息整理与分析, 并与多学科综合研究、辩证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综合研究, 在结合与创新中精准把握非遗文化的本质内涵, 进而灵活运用转化的方法, 使研究更科学、更精确, 且易于推广。

运用数字动漫转化与传播应建立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之上,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本真性为根本, 既要尊重现实文化又要把握可行性及大众需求, 应便于在当代社会进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转化的数字漫画、插画及绘本, 可以通过发表出版或其他纸媒、第五媒体等媒介进行传播, 整理剖析受众被影响和互相影响, 接受数据和反馈数据等信息, 探讨即时适合的传播渠道。再将转化的动画短片、影视视频等, 通过电子媒体、第五媒体等媒介进行传播, 调查传播后受众对其由注意到选择、理解到联想、模仿到实践、互动到体验等阶段的反馈, 检验传播效果。最后进行动漫衍生文创设计, 可用来文化宣传及市场开发进行传播, 也可通过其他媒介进行传播, 将数字动漫转化的传统民俗节庆变为艺术品传播, 使受众在欣赏中关注, 在关注中参与, 在参与中体验, 用不分国界的数字动漫讲述并宣传中国独有的文化故事;艺术品传播后将转变为商品, 不仅扩大知名度到媒介可以到达之处, 还将复兴于世界。转传统文化之陌生, 化数字动漫之体验, 再将实践归纳为系统理论, 克服过程中可能被形式多样的数字动漫完全左右, 导致偏离遗产文化精髓等问题, 确保转化传承的顺利实施。

笔者曾深入“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传承较好的南宁市武鸣县、隆安县、上林县、宾阳县, 柳州市三江县、融水县, 桂林市龙胜县等地调研、采风、写生, 丰富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通过深入挖掘剖析其文化、文学及艺术等特征,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的现状, 参照了美术学和民族学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观察法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交叉, 最终选取“壮族三月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碰彩蛋”“打铜鼓”“舞龙”“对山歌”“抛绣球”等代表性民俗游戏与竞技情节为主要表现内容。提取了铜鼓、舞龙、绣球、彩蛋等最能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习俗的器物来表现, 凸显出作品创造主题和内涵。通过梳理每类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主题特点、典型人物形象、环境氛围, 对画面创作所要表现对象进行理性分析, 借鉴前人相关摄影作品、舞蹈作品、文字资料等成果, 结合相关调研所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数字动漫创作的内容。创作中以夸张、变形、扩大或缩小的绘制手法, 参照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形式等营造出节日氛围, 达成装饰性与表现性的相互统一。画面中注意突出各主题内容的情节性和叙事性, 强调出具有代表性的铜鼓、龙、绣球、彩蛋等能够体现民族元素的物象, 衬以人物的动态加工, 营造出节日中人们的真情实感和活动情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及趣味。作品创作的原动力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体验, 对世间万物的审美取舍与凝练, 在创作的构思构图及造型阶段, 有持续的感悟冲动并驾驭这种冲动, 形成能够打动人心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试图引起观众共鸣, 使来源于生活的艺术高于生活, 更好的突显出作品精神内涵。同时, 结合艺术创作非逻辑方法, 修改与提炼草图形象、元素, 运用装饰性绘画表现手法与现代数字动漫CG技术语言等表现形式完成“壮族三月三”系列作品创作。

除此之外,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通过在动漫专业进行教学实验与实践, 收效显著。实践前期, 对学生通过实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培养, 并进行相关的引导教育, 围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创业为主的课堂教学组建学生项目团队;实践中期, 主要是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学生项目或毕业创作中深入实践的培养;实践的后期, 培养通过将实践成果展示、义卖、开发、生产或成立工作室、网店经营等一系列体验, 并发表理论研究成果等。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 利用专业优势并带动起更多生力军承担起转化与传播的责任, 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铺垫基石。

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力求达到有效推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 为创造性转化与传播路径打下基础, 使之与大众的接受信息和审美需求相一致, 发展和丰富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转化与传播以更好的指导实践, 也为数字动漫的内涵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丰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理论。同时, 推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有效转化和创新发展, 为民族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等学科发展和内涵教育提供参考;为非遗文化及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插上现代动漫科技的翅膀, 让更多传统文化复兴, 文化故事在国内乃至海外绽放, 展现立体中国,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数字动漫的内涵发展, 强化数字科技力量, 发挥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输出功能等目标的实现。

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转化传承精髓, 在于整合提炼素材, 把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 通过运用数字动漫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结合创新, 系统研究出创新转化的措施、传承实施办法及有效的教育、社会、网络等传播手段;力求达到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转化利用, 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通过数字动漫深度嵌入学生学习和百姓生活, 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传播的目的。以生动、直观的画面视觉形象展现非遗文化中传统民俗文化体系留存的独特民族文化记忆, 增进国内外各民族间对壮族文化、民俗风情的准确了解和认知, 凸显创作的文化服务与创新功能, 促进艺术与文化的融合, 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 传递正能量、坚定文化与艺术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大众体验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不再是传承人和特定地域的专业技能, 而是研究使其成为大众体验文化的主体, 让大众对传统技艺或工艺之美产生新的认识, 形成具有自主创造力的文化形态。从转化形态来看, 提升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 再到艺术体验的乐趣, 感受转化后的不同凡响, 由单一的身口相传转化为灵动的、趣味的、喜闻乐见的、易于传播的文化、艺术、科技的综合体, 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圈。这些对于弘扬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数字动漫的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实践价值,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文化、历史、旅游及美术研究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形态研究的不足及创新传承不够等现状, 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标签, 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更是标签中的点睛之笔, 在文化中汲取、融合并推陈出新, 才能实现大范围的文化重建与复兴, 尤其在传统遗产文化与现代艺术科技结合上, 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系统构建出新理论, 以转化方式传承非遗理论、以活性思维发展传承队伍、以活力机制扩大传播范围, 为开启新型文化形态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动漫转化传播可以实现并突破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现阶段的转化路径, 明确转化并非原始记录呈现, 而是既要保留文化原真性, 又建立在受众乐于接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设计表达及技术渲染, 使转化作品便于在各类媒介中传播。因此, 我们不仅可以针对诸如此类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转化和传播共享, 还实现了对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举一反三, 更重要的是可以坚定文化自信, 肩负起保护与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并与世界各民族一道共筑精神文化与设计科技相融合的美好家园。

摘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转化与传播境遇与趋势的剖析, 对少数民族“壮族三月三”非遗文化的形式与内涵进行梳理, 探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动漫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策略, 着力解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传承所面临的危机, 寻求创新转化与传播共享的有效途径。数字动漫的时空灵动性及大众趣味性等优势在现代社会逐渐突显, 让非遗文化能够转化活、形式活、范围活的活态传承变为可能, 结合政策导向、大众需求与社会发展趋势, 将珍贵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人们喜闻乐见的数字动漫的视域下和场域中, 运用数字动漫媒介技术和手段形成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策略途径等理论, 并以“壮族三月三”的数字动漫转化与传播为实践案例, 再通过高校教师职业影响力, 带动更多生力军加入到转化与传播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 达到协同创新、活性传承、互利共赢的新时期非遗传承理念, 也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及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转化传播的新渠道。更好的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提升民族认同感;全力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命运共同体, 提升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数字动漫,转化与传播,“壮族三月三”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道路命运[J].2017 (5) :23.

[2] 黄羽.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对壮族歌圩的影响——从壮族歌圩的源流看其社会功能的转变[J].艺术探索, 2006, (S2) :23-25.

[3] 装饰杂志官网.关注|三大院校的非遗研究与传承实践[J].2018 (1) :21.

[4] 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63.

[5] 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7.

[6] 吕燕茹, 张利.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 2016, 37 (10) :26-30+10.

[7] 陈少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4.

[8] 黄丽娜, 吴娅.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 2015, 33 (01) :21-24.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办国办印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EB/OL].2017.12.14.

[10] 人民网.深入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理论[EB/OL].2018.3.22.

上一篇: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方法下一篇:论研讨式学习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