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2024-05-15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精选十篇)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1

1. 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 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 可塑性大, 自制力差,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 极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当, 使他们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 有些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 性格孤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 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正常疏导, 一些不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自卑自闭、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 不同程度地出现人格扭曲隐患。

3. 有些留守儿童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 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临时监护人的管理缺失, 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 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政府的作用, 共同关心留守儿童问题

1. 家庭方面。

当前, 很多留守儿童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不清楚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大部分人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物质层面, 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情感心理关怀。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抚养, 即由祖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担任临时监护人。由于各种原因, 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上, 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的教育责任。且老人多对孩子溺爱放纵, 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人监管状态下, 缺乏正常的、积极的管教与引导, 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因此作为孩子第一责任人的父母, 首先, 必须提高认识,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其次, 提高家庭教育责任感,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2. 学校方面。

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功能,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即向父母提供关于孩子教育和成长等方面的咨询, 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如, 举办家长学校, 开设系列讲座, 给家长及临时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技能和方法, 指导他们以情感为桥梁, 以亲情为纽带, 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还可以通过印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分发各种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等, 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他们常用电话与孩子及老师多沟通, 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另外还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第一,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对班里的留守学生多关注、鼓励和帮助。第二, 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尽量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 给这些孩子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三, 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 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与留守儿童家庭联系, 将留守学生登记备案, 以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第四,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留守学生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 学校要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第五,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他们正视现实, 放下心理包袱, 不自卑、不气馁, 努力学习, 回报社会。

3. 社会、政府方面。

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异心理极强, 很容易受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 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缺乏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孩子。农村地域广、管理难度大, 出现了很多治安盲点, 一些地下赌场、黑网吧、游戏厅及其他违法娱乐场所允许留守儿童随意进出, 使得部分留守儿童沉迷于网吧或游戏厅无法自拔, 有的受凶杀、暴力、色情等游戏或录像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治理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社会相关部门也要关注留守儿童, 多给他们一些关怀, 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局面。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2

[摘要]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对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质量、学业、行为、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教育对策:(1)学校方面: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开设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2)教师方面: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师角色要转变。(3)学生方面:要教育留守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4)家庭方面:父母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可能和孩子密切联系和沟通。

[关键词]留守学生,问题分析,教育对策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等方式,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由于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隐患。目前,这个群体在我国已相当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

留守学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留守学生大多是隔代抚养,学习上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督促,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和鼓励。留守学生大部分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既没有多少文化,大多数又体弱多病,根本无教育和管理的能力与体力,再加上对孙辈的溺爱,既不能在学习上辅导他们,又对他们缺少严格的监督;而一部分的学生由亲戚朋友监管,他们更尽不了教育义务,只是管吃、管穿。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接受临时监护任务的人员,只是侧重确保学生的温饱,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大多不管不问,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空白,同时由于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很差,加之隔辈老人教育方式的不当,这很容易导致孩子贪于玩乐或对家长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造成影响。这些学生每天晚饭后总是陪着爷爷奶奶看电视,很少有监护人督促其完成家庭作业,他们的家庭作业难以按时完成,而且准确率低,部分学生甚至索性不做。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整体较差。、行为习惯不尽如人意

生活无规律,行为不规范。这是农村留守学生的明显特点。虽然有临时监护人,但其受到的监督、管理和教育,无法与父母的监管相提并论。因此,这些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自由化。其中大多数生活无规律,行为不规范。最为突出表现在花钱上,不仅用钱无计划,而且乱花钱。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时,将子女的生活、学习费用一次性留给子女,或留给爷爷奶奶等临时监护人。然而部分学生往往编造种种理由,向临时监护人要钱,普遍理由是学校要收什么钱,什么费。拿到钱后,他们往往不是用在正常生活和学习上,而是花在吃零食、买玩具、打游戏等方面。个别学生在要不到钱的情况下,还去亲戚朋友家或向同学借款,个别学生甚至有偷窃行为。

3、心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般而言,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自卑: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留守学生有种被遗弃之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缺乏自信,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他们回避谈论父母的话题,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当众发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虚荣: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和求得心安,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为这样便可以补偿孩子的情感缺失。其实不然,根据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高级需要的缺乏,会加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这样的留守学生往往讲究吃穿,热衷攀比,喜欢摆阔,用虚荣心掩盖自己的孤独心。

嫉妒:留守学生强烈渴求父母的爱,看到周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而自己的情感需要却无法得到满足,心理难免会失去平衡,感到痛苦,产生嫉妒心理。于是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嫉妒他人。

敏感:中小学阶段本来就是一个学生心理极度敏感的时期。留守学生会把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视为“别有意味” 的轻视,以致同周围人关系紧张。那些被亲戚带养的留守学生总感到寄人篱下,总觉得亲戚对自己另眼相看,因此心绪不佳,时常感叹世态炎凉。

仇视:留守学生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导致他们对社会产生不满,对一些家境富裕的同学产生仇视心理。如“我为什么这么穷?”“为什么我的父母替同学的父母干活还要受同学父母的气?”等等。

形成留守学生诸多问题细细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的发展,缺失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儿童社会化进程缓慢。如果孩子幼时就丧失父母关爱,他们就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感,而性格发展容易变得孤僻。留守学生大多接受隔代教育,祖辈的老龄化不利于他们学习生活。特别是在启蒙阶段,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困境。

2、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课程设置与农村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此外,现实中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本来就让老师力不从心,疲于应对,一旦留守学生出了问题,又找不到监护人,因此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就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耐心。

3、社会负面影响

在信息时代,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和途径大大增加,接触负面信息的可能性也

同时增加。留守学生日趋低龄化,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以独立应对和很好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

4、留守学生自身原因

留守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与城镇学生缺少共同语言和兴趣,加上他们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在新的环境中倾向于封闭自我。他们往往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没几个朋友。这样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就很薄弱,学习、交往上的挫折对他们的影响往往会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

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留守学生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缩小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但就眼前来讲,首要的还是解决最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方面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目前农村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的微乎其微。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家长的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都不是很了解。一旦留守学生出现了辍学、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时,学校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很难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因此,学校应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档案应包括学生姓名、学生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寄宿地点、临时监护人姓名、家长打工地址、通联电话、经济状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方面内容,每学年开学初调整核实。建立档案之后,学校应对留守学生实施专项教育和管理,要定期与社区、学生家长交换学生的教育情况。并可将其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容,定期考核评比。

2、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健康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3、增设心理课程

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应开设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教师方面

1、教育理念要更新

显然,传统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采取适合留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一要坚持以留守学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处处为留守学生的成才着想。二要对留守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对留守学生进行表扬,激励,更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特长,甚至批评中也应有赏识。三要有服务型教育理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染他们,在服务中收到教育的效果。四要执行愉快教育法。校园要为留守学生创造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他们愉快,温馨的家。五要有和谐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要和谐,平等,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

2、教师角色要转变

为适应留守学生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抚养职责,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教师要把留守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教师要充当留守学生的父母,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学生像父母一般监护抚养:

第一、充当好学习帮助的父母。

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无力,留守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学习滞后。表现在学习没有自觉性,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还有的留守学生异常突出地心情烦躁抑郁,好发怒,不想学习,上课不愿听讲,影响课堂纪律,作业马虎,学习成绩差。老师要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关注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监督其完成学习任务,树立学习的积极性,规范课堂学习行为。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跟他们解决,必要时进行课外辅导,使其跟上班级,多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排除厌学思绪。

第二、充当好行为管理的父母。

为了矫正留守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老师要规范他们的行为管理,要把他们看为自己的孩子一样进行管理。该严格要求时绝不手软,该说清事因的一定要其表明,该彻底纠正的恶习必须使其抛弃等。平时注意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会其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注意自身的形象。对他们平时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已形成的坏习惯要耐心地逐渐地帮助其克服,循序渐进。

第三、充当好心理依赖的父母。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学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老师要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心理健康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咨询工作。开通留守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多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使他们觉得老师就是心理依赖的父母,在平时受到的委屈向老师倾诉,有什么迷惑跟老师谈等。如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学生家里看望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三、学生方面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来塑造和培养留守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

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广大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我们要教育留守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

离开父母,很多事要留守学生自己解决,对于过去完全依赖父母的留守学生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这是一种生活独立性的训练。利用实践课、活动课、班会课,老师从教会学生打理日常生活开始,引导学生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学会自己煮饭、洗衣服,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留守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要使学生形成自律意识、培养自律行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自律目标,明确的目标能唤醒、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标制定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目标迈进。学生追求目标的过程就是自律意识得以强化、自律行为得以培养的过程。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又可以激励、强化学生自我约束。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标兵”“合格小公民”“优秀团员”“进步生” 等评比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通过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为亲人做一件事”等汇报活动,营造自律氛围,潜移默化熏陶留守学生,促其萌发自我教育意识,以期实现行为上的自律。

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对留守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心思都花在学习上,才有利于留守学生抵抗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增强留守学生的免疫力。通过生活自理、行为自律,留守学生的自律能力明显增强,再在学习上引导留守学生自我加压,把刻苦学习转化为他们的内在要求。对学习成绩基础较差的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补习文化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与别的学生一样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只要学习成绩有进步了,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更有利于留守学生自觉学习行为的形成。

四、家庭方面

父母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尽可能和孩子密切联系和沟通。父母如果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有条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有文化素养的人做孩子的监护人。不仅如此,还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忌过度的物质满足。物质和经济补偿弥补不了子女见不到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相反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沉迷于游戏

厅等娱乐场所,临时没有钱而引发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所以,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做到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在沟通时间的分配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能给孩子打一次电话,与孩子交流一次。如果经济允许,可以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亲子互动与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考试,要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理、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第二、代养人要树立角色意识。代养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美的家庭结构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贯养,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

由于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教育部门难以解决。在此问题上,需要全社会的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就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子女的,这是党和国家把社会公正、公平的价值取向作为其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指针的具体体现。每一位少年儿童的背后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所有少年儿童背后也就是整个社会。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及教育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文起 李克钦.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归因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6)

[2]龚建平.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8)

[3]黎志星.为留守学生构筑爱心家园.湖北教育.2006(4)

[4]吴霓.对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建议.河南教育.2006(5)

[5]潘洋.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校长参考.2006(5)

[6]张明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班主任.2006(4)

[7]袁志国 刘紫凌.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与教育问题调查.教育情报参考.2004(9)

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与教育 篇3

关键词:留守学生;现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32-01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留守人群的数量逐渐增加,“留守学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留守,带着无奈,透着心酸。每次看到那些眼巴巴盼着父母回家的孩子,听到那一声声渴望亲情的呼喊,作为教师,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总会被触碰到。特别在许多比较偏僻的农村,这种现象十分严重。这毫无疑问给“留守学生”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

现在,“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多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父母的亲戚朋友。且他们多是“独生子女”,监护人对其想吃什么,想要什么等等,几乎百依百顺,担心晚辈们受冻、挨饿。当然,他们也担心其父母回来后埋怨自己对其子女不好。于是,这种娇生惯养,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无疑给“留守学生”们套上了这一类型的性格:固执、倔犟。还有的监护人根本没有监护的能力,他们管不了,无法与“留守学生”产生沟通,产生感情;再加上教育方法不对。使得“留守学生”们的性格过早的形成一种逆反、孤僻、我行我素的性格。

再有,就是出外打工的父母们觉得自己常年在外,在心里上或多或少亏欠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弥补,往往在零花钱上大加弥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二、学校教育应为“留守学生”教育的平台

当前“留守学生”的教育重任几乎全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此以来,面对这种“留守学生”“打不得,骂不得”的尴尬教育,教师只能说服教育,那么又如何更好地教育这些学生呢?

1、首先,提高家长或监护人意识的素质

家长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与他们的文化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要千方百计改变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提高教育水平。可利用“留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空闲的机会,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来学习好的教育方法以及改变他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提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还可以组织老师家访做各种宣传指导等,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念。

2、爱心传递,让真情润泽“留守学生”心田

“明智的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学生要求老师的关爱,这是一种心里机动。教师的爱和金子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对哪一类不同的学生,都不会失去光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对“留守学生”的生活上、思想上、感情上多关心、理解、爱护和帮助。这是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3、对“留守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

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团队课、思想政治课等加强对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明辨是非。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4、为“留守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倡赏识教育

学校成立“留守学生”兴趣小组,让留守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借阅图书,借用体育用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陶怡了他们的情操,还强健了他们的体魄。它的建成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日常兴趣活动的开展为“留守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亲情氛围,让留守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并借此机会鼓励他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回报社会。同时,作为教师也要提倡“留守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经历风雨,没有良好的心态是不行的。所以既要给“留守学生”们发展的自信心,充分赏识他们,又要培养“留守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在挫折的痛苦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之,在实际的“留守学生”的教育活动中,不要把“留守学生”的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不要以为对他们的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留守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他们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留守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这些“留守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留守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摆脱烦恼、化解困惑,真正做到让“留守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

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4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及时沟通, 遇到失败挫折, 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 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 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 并取得中上游成绩, 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 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家庭、学校、校外, 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 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 并最终传导到行为。

4.道德缺失。

现在的学生,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 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 衍生出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 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 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改善现有教育制度不具备可操作性。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 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 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 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留守儿童出走, 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 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

(1) 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 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 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 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 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 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 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 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 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

(3) 鼓励学生住校, 专设教辅老师。

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 应针对寄宿学生, 专设教辅老师, 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 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生活情况, 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 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由学校制定“分工家访, 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 班主任和任科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 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 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 针对其中的难题, 大家一起商讨。

(5) 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 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 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 弱化孤独感, 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 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 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 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 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 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 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的一言一行, 都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 不仅是班主任, 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 端正学习态度, 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篇5

前不久,**县关工委对全县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再一次作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部分班级的留守学生超过3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不爱学习,不务正业,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不思进取,没有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普遍不守纪律,不遵守法规,常常惹是生非;行为习惯普遍比较差,不讲文明礼貌,好吃懒做;是非观念淡薄,心理发展畸形。

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监护管理存在“盲区”。由于父母不在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变化;在家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既无精力和体力,也无教育能力,再加上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后来管不住、管不了,以致放任自流。

第二,家庭对“留守生”教育存在“误区”。有的父母认为自己一辈子没文化照样过,子女没多少文化照样挣钱,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很少。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长,在孩子用钱方面十分慷慨,使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坏习惯增多。

第三,学校对“留守生”教育存在“困区”。学校有理、有序、有度的教育与家长的溺爱或放纵产生强烈碰撞,致使学校教育难。很多学生“打不得、骂不得”,部分学生还有逆反心理。如果老师稍有过激行为,少数家长就会以此为难学校和教师。

第四,社会环境成了“留守生”教育的“雷区”。部分学生受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穿着打扮怪异、早恋、赌博、酗酒、抽烟、盗窃、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二、“留守生”的教育对策

第一,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亲情教育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规范的问题,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破除“赚钱是我的事,孩子读书、成不成才是孩子的事”的思想。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对错、好坏、是非等判断能力差,家长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孩子成长。

第二,关工委、教育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对“留守学生”进行各种教育。

1、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卡,制订“留守学生”教学工作计划,把“留守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专项教育活动。

2、学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和爱心。既传授知识又要当好留守子女的“严父”和“慈母”,对其缺点和错误不姑息迁就,对其生活、思想、感情多加关心、理解和帮助。

3、关工委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学会关爱他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关键。

4、学校要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辅导,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学会洞察留守子女的心理,激活他们情感交流的欲望,教给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和经验。

5、教育部门、学校还要进行内部体制改革。如建立留守子女寄宿制,改变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愿学、乐学,使学校真正成为他们的乐园。这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有效形式。

6、注重对留守子女的监护人进行培训也是解决留守子女问题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老干部等,使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习惯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转变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6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的断乳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由于监护人年纪老、身体差对孩子的约束力往往比较差,祖孙思想观念差距又大,沟通很难;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无地方倾诉。留守生们的快乐他们不关注,烦恼他们不倾听,困惑他们不理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学生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1、亲情观念淡薄。 2、情感缺乏引发心理问题。

二、隔代教育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阶段老年人一般都将孙辈们看成宝贝或掌上明珠,对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意在给他们缺少父母爱的一种补偿。其实,老年人的这种做法不是有意的,而是他们的共性。当孙辈们存在某些缺点或者问题时,总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或者是无可奈何的态度,无形之中在这些“留守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对那些老人无所畏惧的概念。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到了初中就管不了。

三、人格发展不健全

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缺乏维护。留守生因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得不到亲情的滋养和满足,得不到生活的需要与保障,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或性情孤僻,或粗野放纵,或待人冷漠,或内向自卑,或粗野蛮横,有的感情脆弱,有的焦虑自闭,有的悲观绝望,有的缺乏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

四、缺失家庭教育环境

老人过于溺爱,亲友疏于管教,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更缺少精神和道德的引导与管束,无疑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五、学习兴趣降低,目标不明确

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留守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的经常课堂违纪,不认真听讲,有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个别留守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

面对留守初中学生的这些现象,作为学校、老师来说,叹气也好,抱怨也罢,都无法摆脱这些现实。如果采取家长不管,学校也不管的放任态度,且不说对这部分学生成长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他们在学校、在教室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我几年教育实践,认为对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师爱去感化、搭建温暖的港湾。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长期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反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

二、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配合,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塑造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留守初中学生尽管心灵孤独、寂寞,但表面上他们仍装作自己很坚强。过多关爱,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很可怜,是别人在同情自己,而拒绝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四、教育多样化,对孩子教育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任何教育的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

五、做好心理辅导。初中生心智商不成熟,涉世不深,思想容易波动反复,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容易产生厌世厌学情绪。这类学生需要及时安抚,与他们谈话交流,推荐他们多看些励志书籍。当他们情绪低落时,要给予鼓励,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班主任要及时对留守学生做心理辅导,使有心理问题学生能及时得到解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7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 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 教师的爱, 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啊!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 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是中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成功的基础。可以说,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没有爱, 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 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 教师对留守儿童学生的爱, 更是尤为重要。他们分别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离异家庭孩子、独生子女、寄宿学生等特殊群体组成。教师对他们深厚纯朴真挚的爱, 是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敲门砖与生命线。要教育好他们, 爱是基础, 爱是本质, 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 如何让师爱化作教育留守儿童学生的春风、化作教育留守儿童学生的雨露、化作教育留守儿童学生的甘泉, 我的体会与观点是:

一、用真诚感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 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地付出爱, 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 而且还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 产生情感共鸣, 启迪学生心灵, 唤醒学生理智, 就可以达到“亲其师, 信其师, 乐其师”的境界, 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让心理健康教育水到渠成, 事半功倍。

在我们的班级里, 8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很自然的, 无论是学习方面, 还是其他方面, 总有一些表现好和表现不好的孩子。在我的眼里, 他们都是优秀学生, 都是好孩子, 我应该“宠着”, 同学互相之间应该敬着, 在他们的周围应该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然而, 我们对表现好的不能老是宠, 对表现不好的不能一味地批评,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这些表现好的孩子在一味的表扬声中泡着——未受到挫折教育 (即不打心理健康“预防针”) 的话, 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承受不了了。所以, 在必要的时候, 我会适当地批评那些好孩子, 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 应该不断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使自己更加完美。例如: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瑶族, 留守儿童中的佼佼者, 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 思想品德等表现也蛮不错的。可是她在课外却很不喜欢读书, 可能是父母长期不在家, 家里也没有什么可让她读的书, 而且她还很胆小。因此我总是特别注意检查她的课外阅读, 并经常当众叫她起来诵读经典古诗文, 既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又锻炼她的胆量。后来我在评价她的时候, 告诉她如果她能够不断地增加课外阅读量, 鼓足勇气战胜胆怯的毛病, 就不仅能把语文的卷面成绩提到新的高度, 而且能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强。我用真诚的眼神看着她, 用真诚的态度待她, 她不仅喜欢上了课外阅读, 而且在一次演讲比赛中, 还获得了年级比赛冠军。对其他不同特点的学生, 课下我经常分别找他们谈话, 该表扬的表扬, 该批评的批评, 并告诉他们一定要扬长避短, 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也要受得起批评, 有错就要虚心接受批评。而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中, 留守儿童学生则更为突出些, 他们很可能在心理健康方面已经或多或少地出现些“病状”了, 对他们则尽量以鼓励、引导为主, 以正面教育为主, 特别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在我带的班上, 特别好的留守儿童学生不少, 而特别差的留守儿童学生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我始终坚信:师爱, 可以使好的留守儿童学生变得更好;师爱, 可以使“很差”的留守儿童学生也充满信心, 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越来越积极向上;师爱, 可以使留守儿童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实, 情操得到陶冶, 性格得到优化, 思想得到升华。我们教师只要用真诚的爱去对待留守儿童学生, 就一定能打动留守儿童学生, 教育好留守儿童学生,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用热情感化学生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和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教师爱聪明、阳光、健康、学习好的学生, 更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留守儿童学生, 必须杜绝偏爱优生和歧视留守儿童差生。“植而不修则歪, 教而不育则差, 育而无方则罔。”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学生的爱要无私, 更要公平!有些教师在班上威信差, 留守儿童学生反感, 其实他们不是不爱学生, 而是爱的不怎么公平或者或多或少掺杂些私心杂念, 结果班上学生“问题”层出不穷, 教师自己也身心疲惫, 对留守儿童学生教育来教育去, 依然问题多多, 效果很不理想。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学生都是些孩子, 而且是些“留守”的孩子, 他们当中“差生”多些, “差”得很复杂、很特殊, 也是正常的, 因为他们常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学生往往学困生多, 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 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学生, 特别是他们中的学困生, 我们不能厌烦, 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应该是心理医生。如果连我们都经常批评他们, 冷落他们, 那他们的“病”就会“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们就没有及时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条件了。每天对待这些留守孩子,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我的满腔热情去感化他们, 用我的爱心去关爱他们, 用我们教师的博大胸怀去呵护他们。不管留守孩子多么的调皮捣蛋, 我都始终坚持沉住气——绝不激动地一味批评、指责, 对他们的“屡教不改”不能嫌弃, 不能歧视, 而是对他们很细小的优点、微不足道的成绩、点滴的进步, 都善于用放大镜去“放大”, 并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有信心去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我对待留守儿童的“差生”总是全身心地关注他们, 把班主任的心血主要倾注在他们身上, 耐心细致地教育转化他们, 全心全意地为他们的进步服务, 大声地为他们的进步点赞!多留心、善于发掘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多表扬, 少批评, 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爱之深切,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持之以恒, 班上的留守儿童学生的“差生”也会闪光。如:我的班里有一个特别淘气的留守孩子, 他学习成绩差得不能再差, 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就像土匪, 不是骂人就是打架, 不是迟到就是早退, 课堂上不搞小动作就睡大觉, 同学们都讨厌他、躲避他、疏远他。对他的教育转化, 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如:在课堂上, 别人回答对很难的问题才能得到鼓励, 对于他, 只要能把最简单的问题基本答对了就可以得到热烈的掌声, 甚至只要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我都会给他以鼓励及肯定的目光。就这样, 他的眼里有了喜悦, 身旁有了朋友, 心里有了自信。对于他的最难改的不良行为习惯——“土匪习气”, 我坚持课上矫正, 课下和他聊天培养, 还特别注意培养他的特长, 努力让他自觉地扬长避短与“改邪归正”。事实证明, “滴水穿石”是真的, 经过一年的“细水长流”, 终于让我看到了这个留守男孩新的精神面貌, 同学们也慢慢地喜欢上他了。我认为:师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 它是教师内心自发的, 不是什么利诱产品。我们爱农村留守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 爱农村留守学生中的“差生”不仅如同爱其他优生一样, 而且给予农村留守学生中的“差生”更多的关注, 努力使农村留守学生中最“差”的学生也能有所成功, 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 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快乐, 让他们开始对学习有兴趣、对生活有信心、对未来有憧憬。只有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成功了, 我们才能成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成功人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实践, 使我明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特别需要爱,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中的“差生”更需要爱!

三、用人性感染学生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 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 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做个有心人, 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去“以爱换爱”, 来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目的。在教师办公室常看到这样一幕:学生要进门, 得先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正忙着, 学生只说了片言只语, 老师就心不在焉或不耐烦地说:“这事也来问我?没见我忙着!”教师这样简单化地对待学生, 毫不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 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学生去找老师本来就很胆怯,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碰了一鼻子灰, 经过这样的“碰壁”之后就再也不敢“造次”了。这种教师, 学生能满意吗?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 那么就会体验到学生的无助。那种“门难进, 脸难看, 话难听, 问难解”的“四风”是横在师生之间的“四座大山”, 是影响师生之间沟通的壁垒, 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学生教育的大忌。现在常说教育要人性化, 教师就要以人情为重, 以人情为本,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特殊工作,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学生的感情和感受。只有这样“将心比心”, 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 才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才是与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相向而行。我的班里曾经有过这样一名来自农村留守的单亲家庭学生, 由于这个学生经常目中无人, 自由散漫, 懒惰横行, 轻狂放肆, 以往班上的老师都不让他参加学校的所有集体活动。这道“防火墙”成为该生与老师、同学交往的鸿沟, 从而他就以更多的犯错来反抗老师, 变本加厉地在班上添乱。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面前, 老师的任何批评教育、帮助与劝导早已无济于事, 老师的苦口婆心也失去了作用。针对了解到的这个情况, 我一“上任”就用“将心比心”的方式, 用包容的心态, 平等待他, 视他为自己的孩子来接近他、亲近他。我第一次与他谈话, 就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头, 用和蔼的语气、真诚的目光夸他长得“蛮帅的”。从这一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 特别是“以心换心”的态度, 改变了“师道尊严”的架势, 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 表明了我不是高高在上的, 师生是平等的。就这样, 他很喜欢与我沟通, 课下一有空就找我聊天。他慢慢地变了, 恶习改了, 心态阳光了, 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积极的作用, 与老师不再对立, 与同学的关系也好起来了, 他非常努力地以自己的积极进步来回报老师。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教育已经产生了很明显的效果。我用“将心比心”的方式实现了与学生的“以爱换爱”互动, 无形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使我体会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 就必须体贴、体谅农村留守儿童学生, 尊重、爱护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人格,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身心健康, 否则, 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有效教育就是纸上谈兵, 就是空中楼阁, 就是画饼充饥。

总之,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 其本质就是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关爱。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班主任教师只有用巨大的热情去投入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才能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留守儿童学生, 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特别具有爱心的工作, 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素质的提升, 才能有效进行对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我们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教师, 既然热爱着教师这个职业, 就要怀着一颗为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之心, 无私奉献自己对他们深深的爱, 带着对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真挚的师爱, 坚持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耕耘, 让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在我们崇高而伟大的师爱中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使我不断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点的内在动力, 也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时刻谨记、永不丢弃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03:13-29+188-189.

[2]胡枫, 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9, 02:67-74.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8

一、开展自信心教育

自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 是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 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信心是人的能力催化剂, 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 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就根本上归于自尊心受伤害, 自己没有信心, 都来自于自己的不接纳, 自暴自弃。帮助留守学生增强自信, 健康成长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为此, 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 有的放矢地给予学习的机会, 为留守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 让自信如同蓓蕾在留守学生的心中尽情绽放。要重视自信心教育, 特别是这部分“问题学生”自制力弱、学习较差、自信心差, 让他们在教师的尊重下, 树立自尊心, 让学生自己接受自己, 让自信如同蓓蕾在他们的心中尽情绽放。

二、以师爱弥补亲情

在中学阶段, 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引路人”。在这种情况下, 谁跟他关系亲切, 谁更使他信赖, 谁的影响就大。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父母对他们的成长本应起着重要作用而得到削弱。所以, 在一般情况下, 留守学生对教师的亲密程度较高, 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信赖与需求向教师转移。如果教师热情关心他们, 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他们, 尊重他们,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激励, 就可以弥补在家庭中较少的交流感情。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这种心理依赖与需求、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予细致的关爱, 使他们的亲情饥渴之类的心理需求能在教师身上得到缓解。

三、重视心理咨询

对于“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 教育留守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可建立“知心信箱”, 有的留守学生面子观念强, 有些事情也不便当面对老师讲, 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向老师倾诉。“知心信箱”坚持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等原则, 组织专人负责开展“人人谈”知心活动, 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通过回信、谈心缩短师生距离, 做知心朋友,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及时得到疏通引导。还可开通留守学生心理咨询热线, 如校长热线、班主任热线。通过联络, 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 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

四、建立留守学生监护人培训制度

为提高留守学生监护人的教育水平, 让监护人接受一些现代教育观念, 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校可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咨询机构, 开辟家教专刊, 举办专题家教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培训班,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 进行科学育人的方法和技巧指导,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避免因教育不当或不一致而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错位。通过培训, 让监护人认识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认识到留守学生的情感需求, 认识到自己在的某些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错误, 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使留守学生的监护人提高文化水平, 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 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

五、强化以集体温暖的感召效应

学生远离父母, 时常会有孤独感, 会有莫名奇妙的烦恼, 会有伤心的热泪。为改变留守学生孤僻、压抑、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状态, 可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 让他们与同学交友, 感受班集体关爱, 建立友谊, 消除自卑感。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班主任, 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团结集体中的每个成员, 感受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是连在一起。班级可建立留守学生生日档案, 在留守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 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 学校向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礼物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 但是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悟得到淡化或抑制。同时, 还可开展相应活动, 如把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编在同一组或同桌, 开展“手拉手”结对子, 或开展爱好、特长展示活动等, 让全体同学都紧紧地团结在集体之中, 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到集体的关爱。

六、组建假日活动小组

节假日是留守学生最空虚、孤独、难过的日子。学校可牵头组建学生假日活动小组, 开放学校功能室, 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小组, 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 不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减轻“留守学生”在假日的孤独感, 帮助留守学生度过有意义的假日。

浅谈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篇9

一、深入了解, 建立档案

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留守学生, 才能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 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摸底调查, 摸清留守学生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父母务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 建立动态档案, 同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及监护人, 以便联系。通过这种方式, 建立起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倾注真爱, 得其信任

爱的缺失是留守学生共同的问题, 也是造成留守学生难教育的根源之所在。因此, 作为班主任应该对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爱。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留守学生来说, 教师的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学习上帮助他们, 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爱, 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从而亲近班主任, 乐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导。

三、架设桥梁, 有效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学生与家长的联络员, 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征求他们对教育子女的意见与建议, 并将这些意见与建议转达给学生。班主任还要向学生传达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 让他们了解打工的辛苦, 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同时, 班主任应经常让留守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进行联系, 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融洽彼此间的感情, 链接亲情, 使学生在爱与亲情的海洋中学习和生活, 快乐成长。

四、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因为留守学生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 因此, 留守学生在情感上得不到正常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 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有的个性怪异、自卑任性、合作意识差;有的因学习上无人管理, 出现疑难无人指导, 从而导致学习无兴趣, 学习成绩差;还有的父母因长期在外心理上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 就试图在经济上给予补偿, 从而养成了孩子花钱无节制、爱攀比、上网吧打游戏等坏习惯。针对留守学生不同的情况, 班主任应有针对性地与他们交流, 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 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 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 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例如, 我班有个叫孟波的学生, 一直很遵守纪律, 成绩也不错。可是新学期开始, 他各科作业老是完不成, 成绩也直线下降, 有的学生还反映他有时到个人开的黑网吧去上网。于是我找他谈话才得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新年过后他父母外出打工, 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 由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奶奶没上过学, 不能对他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 慢慢地他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作业经常胡乱完成甚至不完成。而他的父母因为自己不能在孩子身边亲自照顾觉得亏欠他, 于是就努力在金钱方面满足孩子, 给他较多的零花钱。孟波零花钱多了, 就偷偷拿钱去上网, 沉迷于打游戏中, 学习就更一塌糊涂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 我就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 告诉他孩子现在的情况, 他听后非常着急, 可是又不能放弃工作。于是我们就共同商量了帮助孩子的办法:让他的父母每周至少给孩子打两次电话, 每两周跟班主任联系一次, 每月至少回家一次, 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 让孩子建立记账本,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我还在班内让小组内的学生帮助他的学习, 重建他的学习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 孟波的学习成绩又迎头赶了上来, 还在学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好成绩, 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孟波的成功转变, 使我深深感受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为班主任, 对待这些留守学生,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既要做他们的教师, 又要像他们的父母, 要走进他们的世界, 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 作为班主任我们既要做留守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又要做留守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生活的关照者。要用师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 农村的部分学生成为了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而担任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要角色——班主任, 要通过深入了解, 建立档案;倾注真爱, 得其信任;架设桥梁, 有效沟通;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等一系列方法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篇10

(1) 学校应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建立完备的留守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应包括留守学生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 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 学习态度、习惯和成绩,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同伙关系, 性格气质类型及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等。只有这样, 学校才能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 他们在情感上的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教师热情关心他们, 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想他们所想, 急他们所急, 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与孤僻。还要指导“留守学生”给父母打电话、写信, 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为父母送去祝福, 联络和沟通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从小事做起, 坚持不懈,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有利于摸准“留守学生”的思想脉搏, 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 促进其健康心理的成长。

(3) 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共性, 更要注重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重视留守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挥他们的特长。老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独立的人来看。鼓励学生“唱主角”。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4) 学校更多的让留守学生在“群体中成长”。要经常组织留守学生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充实其业余生活, 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适时向留守学生提出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 以促进留守学生能力和意志力的发展, 弥补隔代监护人因溺爱对留守学生造成的不足;让留守学生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减少留守学生因受教育的断层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 受到感染;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到“留守学生”心理变化, 把握好每个“留守学生”的脉搏, 有效地克服他们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使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5) 建立互助小组, 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学生彼此心理相容, 情感上互相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活动中, 留守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 分担彼此的痛苦与烦恼。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冲淡他们的孤独感和对父母的思念, 而且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 扩大他们的影响, 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 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各班要安排班干部、团员与问题较突出的留守学生“结对子”, 在学习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帮助, 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 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 又可找到“家”的感觉, 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 随时求助。

(6) 整合社会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妇联、共青团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 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学生成长”的浓厚氛围, 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撇下自己的孩子外出, 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欠缺, 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学校的现实阐述了怎样加强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秀清.福清市初中留守孩应对方式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7 (4) .

[2]蔡斌.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师角色定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3]刘岳启.苏北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 20070305 (7) .

上一篇:开源下一篇: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