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支持

2024-05-05

稳定支持(精选九篇)

稳定支持 篇1

为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资金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财政部表示,在各地出台扶持生产措施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进一步采取稳定发展家禽业的政策措施,保护家禽业生产能力,稳定禽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广大养殖户利益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据悉,中央财政安排的6亿元资金主要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并对家禽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短期贴息。同时,鼓励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家禽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加大收储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稳定支持 篇2

2014年5月23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进一步把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紧密结合起来,提振市场信心,减轻企业负担,经总署党组研究决定,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深化改革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一)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设计。落实“一线放开、二线安全有效管住”的要求,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在已推出7项创新性海关监管制度安排的基础上,7月1日前再推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统一备案清单、内销选择性征税、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等一批创新制度安排,并根据各地条件和实施的可行性陆续复制推广。

(二)加快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启动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海关关区界限,三地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年内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逐步将改革扩大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积极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地区口岸通关协作、优势互补。

(三)全面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加快报关单和随附单证无纸化进程,年内全国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率达到报关单总量的80%以上,减轻企业纸质单证负担。

(四)提高海关查验效能。进一步优化海关查验机制,严格落实分类分流查验作业要求,提高审单、验估效率。提高海关查验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检查设备配备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查验流程,进一步提高机检比率和效率。

(五)全面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公共信息申报平台,全面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年内将改革扩大到全国口岸通关现场。

(六)研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企业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递交格式化单证和电子信息,实现海关与其他口岸执法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尽快有步骤地复制推广。

二、完善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七)积极支持扩大进口、稳定出口。积极支持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支持拥有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

(八)优化税收征管,推进自贸区战略。推进集中汇总纳税试点,在企业提供有效担保前提下,允许进口企业在规定的纳税时限内,向海关集中缴纳税款。同时开展专业担保公司参与海关税费担保业务试点。做好原产地规则谈判工作,执行好优惠贸易安排项下的各项政策。

(九)进一步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大力整顿和清理收费,严格规范收费项目、标准、范围和行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预警、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报关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引导服务企业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

(十)配合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办理出口结关手续,支持企业及时退税。配合做好扩大启运港退税的试点企业、口岸、运输工具范围等工作。支持扩大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同时,加大对出口骗退税的打击力度。

三、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十一)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完善与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扩大企业售后维修试点范围,探索支持企业开展全球维修业务。优化研发、销售、结算等政策和功能,促进与加工制造业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十二)创新保税监管模式。探索改革保税工厂制度,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扩大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龙头的新型保税监管模式试点范围。改进加工贸易单耗管理模式和制度,以企业申报的实际生产单耗核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保税货物流转按“分送集报、自行运输”方式办理海关手续。优化保税货物进出区通关手续,减少不必要的通关单证。

(十三)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优化。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存量、政策、管理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功能、管理效能及海关监管,引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贸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

四、完善外贸环境,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

(十四)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确保已经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到实处。年内继续取消、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同步清理海关业务管理领域具有审批性质的其他事项,逐步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和内部核批手续。规范自由裁量权,将解决突出问题与完善配套制度紧密结合,扎实推进执法统一性建设。加强门户网站、服务热线等的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十五)支持新型贸易平台发展。积极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6月底上线统一版本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通关管理系统,会同相关部委研究提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市场采购监管办法,及时评估义乌试点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支持扩大边境贸易。支持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引导和帮助民营、中小外贸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十六)完善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取消对高信用企业的规模门槛,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和动态弹性的信用评定标准,让更多诚信守法企业享受相应的便利通关措施。积极参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进出口企业综合资信库”。

(十七)健全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规范进出口秩序。加强海关、公安、税务和外汇等部门间的信息和情报共享,密切关注冲击国内产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走私商品和突出走私问题,精、准、狠地开展联合打击和综合整治;维护进出口贸易和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进出口经营环境。

(十八)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企业联系点制度,支持和帮助企业寻求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提升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培育自主知名品牌,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十九)加强统计分析和统计服务。完善统计分析和进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大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并积极促进分析成果转化。加强对进出口形势的分析研判,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统计信息。扩大海关统计数据的网络公布范围,提升海关统计社会化服务水平。

发挥政策性职能 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篇3

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达到17.8%,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渗透率达到34.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创新服务,着力提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含量

我国小微出口企业量多面广,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匮乏。2014年以来,中国信保出台多项积极承保举措,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以搭建小微出口企业统一投保服务平台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含量。1~6月,中国信保通过加强与各地政府、行业(商)协会的合作,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90个小微出口企业统一投保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简便快捷的信用保险服务。上半年,中国信保服务的小微出口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占到全国小微出口企业数量的12%;承保规模约233.6亿美元,向小微出口企业支付赔款4421万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信保通过完善“信保通”网上客服平台、推出“信保大讲堂”系列讲座等形式,提高对自主品牌企业、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的服务水平。全新改版上线的“信保通”客服平台,汇集了中国信保《出口风险预警》《行业研究报告》《国别风险分析报告》等品牌信息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信保的专业资讯服务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1~6月,中国信保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支持企业出口新兴市场等高风险业务146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4%;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出口1412.9亿美元,增长19.6%。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加大对服务贸易支持力度的要求,2014年上半年,中国信保制定了积极承保措施,重点加大对文化艺术产品及服务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承保力度。2014年1月,福建省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准备向台湾一家传媒公司出售一部以“抗战时期福建老兵思乡返乡”为题材的书籍和电视剧在台湾地区的播放发行版权,对方提出希望以赊销方式进行结算。面对这样一个没有实际海关数据申报的服务贸易项目,中国信保主动了解出口业务流程,以及合同签订、货权转移方式、债权的确认、货款的交付形式等细节,为企业量身定制承保方案,并于今年4月顺利承保该项目。中国信保在支持服务贸易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物流运输、软件出口、国际货运代理、修船业务、文化产业出口、ATA单证册、海外租赁等服务贸易的承保,均形成了一定规模。

创新产品,全力维护“走出去”企业海外权益

2014年上半年,中国信保根据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升级力度,不断完善产品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的适用性和保障力度。1~6月,中国信保顺利承保埃塞吉布提铁路、安哥拉输变电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共支持能源、矿产、境外农业合作、产能转移、“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对外投资项目130个。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是中国信保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海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政策性保险工具,承保范围包括战争、暴乱等政治风险以及债务人破产、拖欠等商业风险,承保期限最长可达15年。2014年上半年,有投保企业提出“工程机械、交通工具等‘走出去’项目的风险期一般不超过5年,而且出口批次多、单批出运金额不大,希望可以简化此类项目投保手续”。为切实落实国务院要求,真正实现应保尽保,中国信保积极响应企业关于提高承保效率的要求,经过充分调研后,大胆引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授信思路,推出了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小额项目承保模式,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体系形成了有效补充。2014年6月,某企业出口英国的85台工程机械设备成为这一创新之举的首个受益项目。

近几个月来,乌克兰、越南、伊拉克等国家出现的动荡局面,进一步引发了“走出去”企业对政治风险的担忧。中国信保在不断完善海外投资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功能,积极维护企业海外权益的同时,适时推出了外派劳务人员海外风险保险,为外派劳务人员因劳务所在国发生政治风险、巨灾以及境外雇主违约等所造成的损失提供风险保障,给“走出去”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某公司于2011年签订并实施了某海外EPC项目,工程进展和收汇状况一直保持良好。但2013年底至2014年初,该国选举前后,政治局势出现动荡。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或者出现极端情况可能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若导致项目现场1200人全部撤离,将给该公司带来巨大成本。中国信保了解到企业的这一顾虑后,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承保方案,覆盖了该公司所关注的风险点。这份外派劳务人员海外风险保险单,可以覆盖因项目所在国发生战争、内乱等政治风险导致该公司及分包商无法履行《雇佣合同》而产生的直接损失,保险金额720万美元。

步入下半年,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以及海外国家地区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我国外经贸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对此,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信保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提高政策性信用保险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效率,开发多种产品组合,创新承保方式,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国别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等综合性风险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为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开放型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稳定支持 篇4

支持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

在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方面, 《意见》提出, 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政策, 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结合“营改增”改革范围的扩大, 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 鼓励服务出口。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服务贸易扶持力度, 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

据悉, 商务部正在推动出台扩大服务出口的指导意见, 着力培育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 为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提供支持。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周柳军日前透露, 商务部将出台新一轮服务外包促进政策。推动出台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指导意见, 启动《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前期工作。利用出口信贷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尽快推动出台所得税政策, 完善技术出口贴息政策, 争取加大对技术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除支持服务贸易外, 《意见》提出, 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发展, 修订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创新加工贸易模式, 加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力度, 形成沿海地区转型升级、内陆地区有序承接的新格局。

目前, 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 推动我国外贸由大到强的跨越。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微博) 此前表示, 外贸稳增长的政策重点是要强调新的竞争优势, 商务部的重点工作也需落在培育外贸增长的新优势上, 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开拓, 提高产品附加值, 推进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提高抗击外部风险和竞争的能力。

出口退税机制料调整

据悉, 有关部门已就如何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负担较重地区的补助征求意见, 预计补助标准将尽快发布, 中央与地方的出口退税机制将出现新变化。

《意见》提出, 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负担较重地区的补助力度, 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确保及时足额退税。业内人士表示, 新的出口退税补助标准旨在降低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机制9年来未变, 导致一些地区出口退税负担不均衡, 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较重。国务院提出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负担较重地区的补助力度, 有助于缓解一些地方财政压力过大的问题, 保证企业的出口退税及时足额到位。

稳定支持 篇5

三、加入WTO后中国财税可能受到的影响和税制改革问题

中国加入WTO的日子正在临近,“入世”后的财税改革及其相关政策取向为各方所关注,在此试作简要讨论。

(一)入世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必然要求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入世,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大势所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看到,入世将是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两个转变”的一种催化剂,必然产生国外制度规范、竞争机制、科技水平、市场辐射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增加中国调整经济机制与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的压力,短期看虽有痛苦,长期看却将是良性的效应,逼着我们上下一心,转换机制,加快市场化和现代化步伐,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靠创新调动潜力,焕发活力DD竞争力是竞争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环境中发展确立的。

中国财税体制是政府经济调控体系和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力工具,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入世以后,这些矛盾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因而入世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二)对关税将分步调减并改进结构与管理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名义关税税率的算术平均水平,已由1991年初的42.5%,逐步下降为1994年的35.9%,1996年的23%,1997年的17%和2000年的15%。当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还将依照WTO的要求和自己的承诺,将关税进一步降低。根据协议,将继续有若干年的过渡期,分步实施,至2005年要把关税平均税率降为10%。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和大力清理、整顿、削减关税优惠减免措施,提高实际征收率(现仍大大低于名义税率);也将加快建立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制度。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进口产品中近半数是加工贸易的来料,对这些来料,现行规定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流转税,允许在不提供确切担保的情况下,分散到各地自由进行加工,属于世界上最宽松的开放型全优惠征管办法,漏洞与弊病很大,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把加工贸易纳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或指定的保税工厂实行保税管理。其他不进入这些地点的进口原材料,一律照章征收关税与进口环节流转税,或缴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在加工成品出口时,退还所征税款或保证金。

(三)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并扩大出口退税税种范围

中国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经近年的调整,已达平均15%的水平,但仍低于一般产品17%的法定税率,留有一定的出口税负。另因现在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产品生产中使用、消耗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劳务则缴纳营业税,除交通运输业外,一般也不得抵扣增值税,所以实际退税额是低于已征税额的,依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直至实行全额彻底退税,以加强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外,中国目前出口退、免税的税种只有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依据WTO规则,可退税的间接税,还包括营业税、销售税、印花税等。为加大鼓励出口的力度,今后可考

稳定支持 篇6

为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资金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

财政部表示,在各地出台扶持生产措施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进一步采取稳定发展家禽业的政策措施,保护家禽业生产能力,稳定禽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广大养殖户利益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

据悉,中央财政安排的6亿元资金主要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并对家禽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短期贴息。同时,鼓励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家禽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加大收储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来源:新华网)

稳定支持 篇7

从财政部获悉, 为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按照国务院部署, 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资金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

财政部表示, 在各地出台扶持生产措施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将进一步采取稳定发展家禽业的政策措施, 保护家禽业生产能力, 稳定禽产品市场供给, 保障广大养殖户利益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

据悉, 中央财政安排的6亿元资金主要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 并对家禽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短期贴息。同时, 鼓励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家禽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 支持加工企业加大收储力度,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吉

稳定支持 篇8

区域稳定性是指在工程建设地区, 地壳及其表层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的相对稳定程度。滑坡灾害是一种对区域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 它是指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地质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地质环境的恶化,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威胁,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斜坡变形破坏或整体移动事件[1]。滑坡灾害发生与否及影响它发生的因素都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 运用GIS技术可以管理滑坡灾害及其相关信息, 还可以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滑坡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 以定量-半定量的方式评价滑坡灾害发生风险及其可能的灾害范围[2]。论文通过对地质灾害各种活动条件的综合分析, 选取目前较为常见的信息量法作为数学评价模型, 根据建立起来的评价模型计算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然后划出相应的危险性级别, 从而为政府部门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1 信息量法模型

信息量法是一种评价预测方法, 是由信息论反展而来的。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有影响的评价因子包含多个, 各个评价因子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 而且各个评价因子存在多种状态或有多个变量指标,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以往的信息量法模型中, 信息权是以变量提供的信息量计算的, 本质上是从概率考虑的。因此为了保证模型的实用性, 我们在此采用改进的信息量法-信息权法。

1.1 信息量法理论基础

滑坡灾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各种因素对它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质是不同的[2]。滑坡灾害是否发生是用信息量来衡量的, 与在预测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的质量与数量有密切关系。具体评价过程为, 首先选取参与评价的指标, 然后将各指标对应的因子图层和现有滑坡灾害分布图划分为多个评价单元, 在评价单元内, 将各图层对滑坡灾害影响的信息量累加, 最终可确定各个单元内滑坡灾害发生的总信息量的大小。建立过程如下:

计算单因素x i提供给滑坡灾害发生的信息量I (xi, A) :

式中, S为样本区总单元数;N为该区已知变形破坏的单元总数;Si为含有评价因素xi的单元个数;Ni为含有评价因素xi的变形破坏单元个数。

计算单因素提供给滑坡灾害发生的信息权H (xi, A) , 即:

评价各个单元总信息量。

若评价单元内包含m个因子, 各因子的权重分别为为Wi, 则该评价单元m个因子提供给滑坡灾害发生的总信息量Id为:

1.2 指标选取及指标量化

为了保证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的客观性, 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合理和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GIS的滑坡灾害评价系统中的预测评价基本原理是基于工程地质类比法, 即当2类地质灾害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工程地质静态条件组合和动态条件作用时, 认为2类灾害的不稳定性或灾害强度和发展趋势是可以类比的[3]。在实际评价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往往仅采用部分指标, 本系统根据需要选取岸坡、工程岩组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在该系统评价中, 影响因素可分为2类: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以直接根据实际值予以衡量;而对于那些定性指标或半定量指标, 只是对地质体的一种定性描述;而在建模计算时, 运用到的都是一些定量数据, 因此在进行危险度宏观评价之前必须对定性因素指标进行量化处理[4]。

2 区域稳定性分析系统实现

本研究通过对某地区地形因子的分析和该地区已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建立模型, 对该地区各个单元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首先将选取的指标因素中的各因素根据其对滑坡灾害的影响程度, 分别量化为0~9之内的数值;对选取的各指标按照对滑坡灾害的影响赋予不同权重;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信息量-信息权法建立评价模型, 依据此模型对该地区地址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可计算出该地区各个单位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总信息量, 对最后总信息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突变点作为分界点, 将评价结果分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稳定去4个等级, 并分别用4、3、2、1量化。可视化显示是GIS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将最后的评价结果按照划分的危险等级生成专题图, 为分析结果提供更直观的查看方式结果如图1所示。

3 结论

本次研究采用信息量与GIS技术结合的研究方法, 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选用了工程岩组和地类名作为评价因子, 经定量计算进行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将区域分为高度危险, 中度危险, 轻度危险, 稳定区4级危险区, 并得到区域稳定性分布图。将分析结果与解译的得到的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 得出本研究制作的滑坡灾害分布图比较接近实际,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2]光磊.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 2009, 14 (3) :231-233.

[3]任鲁川.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基本类别及量化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 1999, 8 (4) :41-48.

稳定支持 篇9

会议认为, 目前我国外贸形势严峻复杂,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必须兼顾当前和长远, 采取果断有力措施, 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

1. 优化外贸结构。

支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 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扶持服务贸易发展, 扩大服务进出口。

2.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减少出口商检商品种类, 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清理中介服务和收费, 规范进出口秩序。

3. 改善融资服务。

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 加大对品牌产品、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进一步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经营主体。

4. 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保证及时足额退税。

适时扩大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试点范围。采取综合措施, 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5. 增强企业竞争力。

上一篇:注聚工艺下一篇:企业成长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