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的流浪儿之家

2024-05-06

流浪者的流浪儿之家(精选六篇)

流浪者的流浪儿之家 篇1

6月1日下午3点左右,石青华和由他创办的光爱学校的20名小提琴乐队的孩子们,匆匆赶到北京西直门附近的枫蓝国际广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让世界充满爱——向四川灾区人民致意”小提琴音乐会。这群穿着各式样衣服的孩子们的表演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

石青华告诉记者,上午他们刚刚在学校为四川灾区的儿童捐赠了礼物,60多位流浪儿童为灾区的同龄人捐献了100多份礼物,这些礼物将通过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转交到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手中。

流浪儿童很穷但很快乐

2008年4月,因为租金的问题,光爱学校由顺义区后沙峪镇马头庄村搬到了通州区老张家湾中学,校舍面积虽然扩大了,但许多生活、学习设施仍需要重新置办。

6月4日,在光爱学校的新家——北京市通州区老张家湾中学最里面的几排平房里,石青华正在为几个孩子复印乐谱,书本由于被水浸泡,复印的纸张模糊不清。孩子们围绕在石青华周围,关系就像父子一样和谐,而在办公室外不远的地方,石青华的小儿子却一直独自玩耍。

中午时分,几位前来看望孩子的志愿者陆续赶到,家住海淀区的姜彤女士告诉记者:“几个月前在电视上看到石校长和孩子们拍摄的广告片,当时我就想真正地了解他们,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光爱学校在顺义时,家住顺义区香江花园的凯若琳(音)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学校里看望孩子们。这次和她一块前来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凯若琳来自英国,是她的老板,每次她都会按照凯若琳的意思把孩子们需要的东西买齐了,亲自送到孩子们手中。记者看到,这次他们带来的有鞋刷、短裤,还有两大包袜子。石青华说,这些东西都是孩子们现在需要的。

每当有志愿者来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们平时缺少的生活用品极有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得到满足。来自青海的扎西东周说:“我和妹妹被一位好心的叔叔从万里外的青海送到北京,能够得到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和好心人的帮助,我很高兴。虽然这里很穷,但我们很快乐。”

办学初衷

光爱学校现在有60多个孩子,最多时达到110多个,另外,在校外还有20多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石青华告诉记者,他不可能养他们一辈子,将来这些孩子们还是要自己生活的。一些年龄大的孩子们被送去接受职业教育,就是为将来掌握一技之能。

作为100多个孩子的“爸爸”,其实石青华也有过一段流浪的经历,但他很少向别人提及,特别是光爱学校的孩子们。

石青华本来在家乡从事外贸工作,妻子开了一家服装店,并照顾儿子“小石头”,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但是1997年春节前,邻居家私藏的大量烟花爆竹突然爆炸,妻子和“小石头”被严重烧伤,石青华自己也被烧伤。望着镜子中狰狞的面孔,妻子崩溃了,患上了精神疾病。她害怕石青华抛弃自己,但又劝说石青华重新建立一个家庭,耿直的石青华拒绝了,他带着妻儿来到北京治病。

积蓄和借来的钱都花光后,石青华一家三口不得不开始了在北京街头的流浪生活。“那时我们一家睡在天桥下,发现和我们一样的流浪者当中竟然还有3个10岁左右的孩子。”石青华说,“这几个小男孩经常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叔叔,小弟弟怎么了,烧成这样?’这句话能让我记住一辈子!”

石青华的遭遇经北京的一家媒体报道后,中华慈善总会向他们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华慈善总会原会长阎明复老先生更是对“小石头”疼爱有加。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石青华一家最终结束了3个多月的流浪生活,妻子和“小石头”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了恢复性的治疗,虽然之前烧伤特别严重,“小石头”的手指甚至已经被烧没了,但治疗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石青华后来摆过地摊,在工地当过工人,并和老乡在顺义创建了一所营利性的幼儿园,但生活好起来的石青华却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他想回报社会,以报答社会对他们一家的关爱。最终,阎复明老先生的父亲在抗战期间收养流浪儿的事迹启发了他。石青华想起当初与流浪儿一同生活的经历,“他们白天到处游荡,饿了就在马路边乞讨,甚至翻垃圾箱找吃的。他们经常穿着一件厚棉衣,晚上就和衣而睡,太冷了就挤在一起取暖……”

“北漂”的光爱学校

有了救助流浪儿的念头后,石青华立即找到了曾经和他们一家共同住在天桥下的3个孩子,给了他们一笔钱回家念书,3个男孩临别时对石青华说:“叔叔,我知道还有一些流浪儿在哪里。”于是,又有7个流浪儿进入了石青华的生活,这一回石青华发现仅仅对这些孩子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是不够的。

因为流浪儿童本身的交际圈,以及社会各界对此事的日益关注,很快石青华收养的流浪儿童越来越多。2004年,石青华用经营幼儿园的积蓄,租用了顺义区后沙峪镇马头庄村敬老院一幢U型楼,在这里开始创办光爱学校,并陆续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童。学生也从最初的7个迅速增加到最多时的100多个。

“长期流浪,他们行为与心理都有很大的问题,行为上,莫说不讲卫生、蓬头垢面了,打架、脏话连篇,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石青华说,“学校之前曾多次发生孩子被送来不久趁夜里爬墙就跑了的现象,在管理上确实有困难,但他们需要关爱,需要社会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很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孩子们对知识的追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来到这里,他们还组建了小提琴小组,经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可以登台演出,“孩子们求学若渴,你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惊喜。”石青华感慨。

现在光爱学校新校一共有7位老师,工资是每月七八百元,但现在他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石青华说:“很多老师都主动要求签两年合同,我事先也和他们讲明,在这里工作不能为了钱,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多少钱。”

学校困难时,老师们甚至掏出自己的积蓄给石青华救急。他们对孩子们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怀。

已经60岁的刘海亭大爷,从2004年光爱学校正式创立就来到了这里,平时他和老伴的主要工作就是看护孩子们。据刘大爷讲,之前他在老家河南南阳曾经收养了6名孤儿,但随着年龄增长,没有经济来源的他和老伴很难再维持6个孤儿的生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将孩子们送到了石青华的光爱学校,从那时起他也在学校里帮忙。2008年春节后,学校就没有再发过工资,却没有一个人因为钱而离开这里。

对于学校的频繁搬家,刘大爷显得很无奈,基本上每年都要搬,2007年年底孩子们先是去了昌平,而学校的东西则拉到了房山区。直到4月份,他们才最终决定搬到现在的住址。看着快乐的孩子们,刘大爷很是欣慰:“多亏了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光爱学校才能维持下来,不过这些孩子也挺争气的,有几个已经被送到了北京的体校成为运动员。在石校长的安排下掌握了手艺的他们,已经开始自己谋生。虽然离开学校了,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走。”

刘大爷指着正在安装纱窗的一名少年说,他叫黄起,也是从光爱学校走出去的,今年刚18岁。一位好心的个体装修老板让他到店里帮忙,这位老板给我们学校干活时基本只收成本甚至赔钱。

操心的“白菜爸爸”

光爱学校自从创办至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生活问题,而这也是石青华最为头疼的。由于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加之孩子迅速增多,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经常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因为付不起房租,石青华几乎每年都要搬四五次家。

因为生活艰难,石青华被孩子们叫做“白菜爸爸”。据石青华讲,学校创办初期,孩子们的生活很难维持,他也曾组织孩子们去捡白菜帮子,“冬天白菜最容易捡到,而且容易做,用盐水一煮就可以拌饭吃了。”石青华说,“2007年‘六一’儿童节时,一名志愿者来到学校说要请所有的孩子们去吃饭,起初说是麦当劳,但我建议还是去好伦哥吧,因为那里是自助,如果吃麦当劳我都不知道孩子们要吃掉多少钱。最后我们去了好伦哥,虽然之前告诉过孩子们吃得别太多,但现在有一个吃饱饭的机会,最后好多人都撑得走不动了。”

“随着越来越多地收到来自社会的捐款捐物,现在我们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石青华说。

这些儿童的卫生状况一直是石青华所担心的。6月2日晚上,一个孩子突然闹起了肚子,石青华和老师们迅速将孩子送到了附近的潞河医院进行治疗。“现在最怕孩子生病了,因为以前都是流浪儿童,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积压在体内的病毒。”石青华说,“现在虽然每天我都不厌其烦地说饭前洗手,勤洗澡,但长时间的流浪生活让他们改变还需要时间。”

观《流浪狗之家》有感 篇2

一次外校冲刺班的课,我无意间看到了一部很好的电影叫《狗店风云》,也叫《流浪狗之家》。我回家立马搜到了这部电影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果然,这部电影不同凡响。

两位孤儿安迪和她弟弟布鲁斯找到了一家收养他们的家庭,可家中有一个规定:不准养狗。他们为难了,因为她们有一只一直相依为命的狗狗“星期五”,那只狗狗非常可爱,全身雪白,他们不舍得它,安迪就想了一个办法:为狗狗找一个新家。无意间,他们看到了一座废弃旅馆,里面又黑又暗,姐弟两拿着手电筒在里面穿梭着,突然,好几只狗狗一起出现了,有大有小,有黑有白,安迪和布鲁斯想了一个好办法,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出了一个个惊人的举动,比如说他们用玩具车给狗狗们送饭,做了一个自动厕所等。越来越多的流浪狗慕名而来,在这里住下了,而由于狗狗们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些警察也注意到了这里。因为他们十分厌恶流浪狗,捡到一只就把它关在一个黑笼子里,警察们开始行动了,安迪和布鲁斯开始准备让狗狗换一个地方居住,可狗狗太多了,迁移中一定会漏掉不少,他们因此想了种种办法,尽量避开警察们的怀疑,可那些警察们还是将那些狗狗们给关在笼子里了。接下来,安迪和布鲁斯,还有他们的朋友一起去解救那些狗狗,所有的狗都回家了,可警察们还不罢休,这时,一位警官走了出来,告诉他们这些狗的遭遇和名字,而这些内容,都是由布鲁斯一笔一划的记了下来,他想证明,它们不是流浪狗,它们有名字,有家。最后是个完美的大结局,警察们都恍然大悟,安迪、布鲁斯和她的朋友们创办了一个旅馆,给那些流浪狗一个家,而许多居民也到这里来担当起服务员、接待员、护理员等职业。完美的一个结局,不是吗?

看完这个影片,我的感触很多。现在,大街上的流浪狗,谁愿意去接近它们,去收留它们?谁愿意给它们东西吃,给它们洗澡?没有人。流浪狗只想要一个家,并没有过分的理由,就算它们身上有伤,有的是残疾,但它们也是可怜的,不是吗?给流浪狗一个家,好吗?

这个影片推荐大家去看,可能你的感触比我更多。我喜欢这个影片!

设计先进的流浪猫之家 篇3

寒冷的季节中,大家最担心的便是外面的流浪猫是否能挺过冬天,很多人也自发制作了“流浪猫之家”。而远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流浪猫庇护所又是怎么样的呢?那里的流浪猫屋设计先进独到,很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设计出彩,爱心不断

在美国,很早就有人进行科学的流浪猫喂养、救助、绝育和管理工作。而且一些先进流浪猫窝的概念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

纽约人性化的流浪猫之家

2012年,美国纽约市的流浪猫救助组织就和一家设计公司一起推出了专门为流浪猫准备的庇护所。这个流浪猫小屋不仅温暖、漂亮,还非常先进。庇护所里面装备有检测猫咪体重以及猫咪居住时间的探测器,可以检测到来居住的流浪猫的具体情况,便于管理和了解街区流浪猫的信息。据悉,这种流浪猫之家已经开始在拥有1万多只流浪猫的纽约投放使用。

加利福尼亚州最潮的流浪猫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非盈利性组织FixNation,举办了一项募捐计划,邀请了14家建筑公司为流浪猫设计居所,以倡导关爱动物的理念。这14个设计团队参与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新潮猫窝,不仅精美、独具匠心,还颇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

该项目以对环境友好为主题,旨在通过利用建筑材料库的闲置家具,为流浪猫提供温暖又不失趣味性的住所,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建筑师们多从猫咪的身形结构和生活习惯出发,结合户外环境条件等因素,并充分利用废弃物品的特点,设计出的作品突出了环保的主题。特别是“猫立方”“猫之声”及“猫的摇篮”等作品,堪称艺术经典。

台中流浪猫的温馨之家

不仅仅在国外,台湾地区救助流浪猫的小屋也是先进而温暖。为协助流浪猫提早适应居家环境,台中市动物保护防疫处学习美国旧金山动物收容所提出了猫屋计划,获得大力支持,从2014年1月开始设置2间模拟居家环境的猫屋。

员工们将冷冰冰的猫笼变成暖呼呼的猫屋,沙发床板是公务机关的汰换品,再用布料重新包装,窗帘则是向店家购买的最便宜的滞销货。

流浪猫在模拟猫屋中就像家猫一样,有粉红色的客厅与天空蓝的卧室,2间猫屋以走廊相隔,室内摆设床、沙发还有电视,并用玻璃打造的天空走廊相连。民众通过走廊时彷佛置身玻璃隧道,会被猫咪包围,还有机会从下往上看到猫咪粉嫩的肉掌与肚子。而有意认养者,还可以进入猫屋与猫咪长时间互动,确认双方是否“投缘”。台中动保处希望借此能提高认养率。

北京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在北京,理念先进的设计师为国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展示期间,日本设计团队ODD专门为流浪猫打造了胡同屋顶猫穴。这些猫窝刚好处于屋瓦的V字形凹槽中,占据了原本生长于此的杂草的位置,除了为流浪猫提供栖身之所之外,还适当保护了这些老建筑不被杂草的根系所破坏。目前首批装置已经在大栅栏地区投放使用。

设施齐全的流浪猫山庄

如果说前面这些还仅仅或主要停留在设计理念的阶段,那么下面这位则是实打实地为流浪猫造了一片天地——美国爱猫救助人Lynea Lattanzio建造了一个流浪猫庄园,在那里养着700多只不同种类的猫猫,它们在一起玩闹,睡觉,跳来跳去,Lynea说:“假如我是只猫,这儿一定是我最爱的地方。虽然每天要花费36000人民币来维持猫屋的运转,她却乐在其中。

1981年起,Lynea就开始救助流浪猫,她建造了可以容纳8个专门的猫屋的猫咪庇护所,而如今,她在几十年中收养过的流浪猫则达到19000只,庇护所的规模大得超乎想象,有为幼猫建立的托儿所,有为病猫建的特护病房,甚至有为年老的猫设置的养老院。这里还提供了便宜的绝育项目和宠物领养服务。款项则来自于个人捐款募集以及救助流浪动物的志愿者小组。

《流浪狗之家》读后感 篇4

在收养、照顾流浪狗的日子里,安迪和布鲁斯花尽了心思,他俩一个挣钱买狗粮,一个精心照顾小狗们。

读者书中照顾狗狗们的情景,我不由得想到: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热心肠的人。我家楼上就有一位施阿姨,她家养了两只可爱的小狗,一只叫“皮卡丘”,另一只叫“阿克拉”。还有一只叫“史努比”,是别人要离开小区了,不方便照顾,想丢弃,施阿姨听说了,不忍心看见它流浪,于是就主动接手,带到自己家里来照顾。每天早上七点左右,阿姨会带着小狗们到小区去散步,还会拎一个袋子,里面是什么呢?打听过后才知道,原来是给小狗们大小便后清洁用的纸,阿姨是个多么细心的人啊!她不仅爱狗,还特别注重小区自然环境的保护,一直以来,小狗在草地上大便后就会立即捡起,装入袋子里,大家都很喜欢和她聊天,也很喜欢逗她的小狗玩。我时常到小区活动,除了早上,下午或晚上也能见到施阿姨和她的小狗们。

施阿姨的妈妈是位年过八旬的奶奶,行动不是很利索,但她照顾起小狗、小猫来,绝对比谁都细心。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奶奶也会下楼为小区里的那些流浪猫送来热乎乎的饭菜,有时是虾,有时是牛肉,如果在老地方没见着这些猫,奶奶时常会“喵喵喵”地不断呼唤着,直到猫儿们“呼啦”窜出来,看见它们你拥我挤地狼吞虎咽起来才放心离开。时间久了,这些流浪猫们听到奶奶的声音,就会立即飞过来,甚至会亲昵地在奶奶身旁转上几圈。我也很喜欢这些小猫,经常去看它们进食,时间久了,小猫和我也似乎熟悉起来,见了我也不躲。渐渐地,这些小猫逐渐长大,也壮实了,越发觉得可爱了。三年了,小猫变成了大猫,一只都没少,好像就是奶奶的家养猫一般。

艾芜:流浪与流浪的故事 篇5

“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艾芜的一段名言。

事实的确如此。艾芜一生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其一是流浪,其二是记录流浪的故事。

第一次南行

艾芜原名汤道耕,1904年6月2日出生于四川省新繁县清流场(今新都县清流乡连丰村)。道耕的名字是由饱读诗书的祖父起的,取“文以载道”之意,是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够在文章的田地里耕耘不已。艾芜是道耕的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的影响,认为社会是大我,要爱大我,先爱小我,小我好了,大我才好,即取名“爱吾”,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容易引起误会,随衍变为“艾芜”,此后即为常用笔名。

艾芜6岁开始读书,10岁时在祖母娘家用一年时间读完四书、五经,并开始读《七剑十三侠》、《三国演义》等小说。1917年,由父母做主,13岁的艾芜与一富有而目不识丁的农家姑娘订了亲。

1921年,艾芜以第三名的成绩在成都考得省立联合中学,但父亲无力供给他每学期40多元的学费,只得又回新繁县立高等小学读书。这件事情对艾芜的打击很大,让他第一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以至于几次走到泉塘边,最终还是母亲的殷切期望和文学的魅力给了他生活的力量。同年秋,他考进了一个不要学费膳费的学校——省立成都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热心学习数学、物理,希望以后能进大学的数学系。

1925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撩拨着艾芜出国的念头,工读互助团等组织强烈地吸引着他,加上反抗旧式婚姻,这一切让艾芜决定不等毕业就离家出走。

那年暑假,他随身带着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等名著,与一位家住珙县的黄姓同学从成都九眼桥坐船经乐山到犍为,接着步行到宜宾、珙县。然后他又只身步行,一直到秋天,终于到达昆明。

1983年,已经是79岁高龄的艾老,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库》中的《艾芜选集》序中写着:谁知在漂泊的路上,饥饿的威胁不断地出现,不但不能增购新书,连随身携带的书籍,也在城镇人行道旁摆的地摊上,一本一本的消失了。留在我心上,难以磨灭的,是一些书本上的诗句,是一些书本上的故事。这是我的精神营养物,鼓舞我不断前进,不至于垂头丧气。

这是艾芜第一次南行。那时,他并不知道,他传奇人生就此翻开了第一章。

从缅甸到上海

艾芜初到昆明,生活无着,流落街头,后经过一书店老板介绍到本地的红十字会当了一名杂役。

第二年,恰逢香港大学在昆明招生,但因为艾芜不是云南人,不能报考,而此时的他对红十字会杂役的工作已经感到厌倦,就在这时,偏巧他又从《现代评论》上看见了旧时好友刘作宾的哲学论文。相比之下,艾芜突然间觉得自己前途渺茫。1927年3月,艾芜离开昆明走出国门,踏上了缅甸的土地。

由四川到云南,再到缅甸,一路上艾芜带着书、纸、笔和一瓶用细麻吊在脖子上的墨水。他一路走一路写,就算是给人家挑担子,他也要把它们放在主人的竹筐内。艾老被誉为“脖子上挂着墨水瓶的作家”就由此而来。

生活的无着使艾芜一直颠沛流离,其间他做过小客店里扫马粪的伙计,还给小客店老板的女儿做家庭教师,与下层人(赶马者、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为他日后记录流浪生活储备了丰富的素材。

1927年10月,艾芜到了缅甸仰光,病倒街头,被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在大师的关怀和鼓励下,艾芜开始从事写作。

1930年年底,缅甸达瓦拉底县发生农民起义,艾芜因参与该消息在《新芽小报》的报道被捕。翌年春,被押送回国,途经香港、厦门,到上海。这时正赶上《现代文学评论》征文,艾芜以一篇短篇小说应征,获得了创作第三名。

一天,艾芜在上海北四川路上碰到了他在成都第一师范的同窗好友——笔名为沙汀的杨朝熙。听了艾芜的传奇故事,沙汀劝他从事文艺创作,并把艾芜拉到自己家去住着,朝夕相处,交流研究。1931年6月,艾芜的散文《香港的一夜》在《读书月刊》上发表,这是艾芜回国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当年11月29日,沙汀和艾芜联名写信与鲁迅先生,请教有关小说题材问题。12月25日,鲁迅先生回了信。这两封信《关于小说题材与鲁迅的通信》先发表在《十字街头》第三期,后收入鲁迅先生的《二心集》中。

在流浪中记录流浪

1932年,艾芜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小说。艾芜虽然感受着左翼文坛对于时代冲击的兴奋,却始终难以忘怀自己的经历与爱好,并始终遵循着鲁迅先生专门回信中的文字:“总之,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

在上海期间,艾芜先后发表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艾芜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后来鲁迅先生称艾芜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

1934年8月1日,艾芜与王蕾嘉(本名王显葵,湖南宁远人,中国诗歌协会成员)结为伉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艾芜举家离开上海,再次过起漂泊的生活,辗转于汉口、桂林、重庆等地,曾任教于重庆大学中文系。这期间,艾芜仍笔耕不辍,写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荒地》、《黄昏》、《烟雾》,中篇小说《江上行》、《落花时节》、《我的青年时代》、《乡愁》、《一个女人的悲剧》,长篇小说《故乡》、《山野》等等。

郭沫若对艾芜的作品有着独到的评述:“我读过艾芜的《南行记》,这是一部满有将来的书。我最喜欢《松岭上》那篇中的一句名言:‘同情和助力是应该放在年轻的一代身上的。’这句话深切地打动着我,使我始终不能忘记。”而唐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中评价艾芜说,他“第一次把西南边陲的奇异风光和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与斗争带到文学作品中来,是他对现代文学的一个独到的贡献”。

艾芜和沙汀

艾芜和沙汀同年生于四川,同窗读于成都,虽然他们的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迥异,生活道路也不尽相同,但自从上海偶遇,两人便从此情同手足,结下终生友谊,被后人称为“中国文坛双璧”、“孪生作家”。

1992年12月5日,艾老离开了人世。这个时候,沙汀的生日也快到了,子女们正从各地赶回成都。艾芜去世的消息传到沙汀家里,大家一致商定先对老人封锁这个噩耗。12月9日,沙汀平安而幸福地度过了他四世同堂的88岁生日。

后来,沙汀的秘书钟庆成和沙汀的儿女反复商量,加上外界方方面面再三请求,最后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沙汀。沙汀一听到这个消息,平日里不停吧哒的嘴唇突然凝固,眼睛直愣愣地定格在一个地方。突然,沙老爆发出一串痛苦的哭喊:“哎呀,朗哥搞的吗?前几天还来看我,咋个一下子就不在了呢?道耕,你这一辈子太苦了!太苦了!”

三天以后,也就是艾芜去世的第九天——1992年12月14日,沙汀也停止了呼吸。

2004年12月16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等联合举办“纪念沙汀、艾芜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会场的一幅大型背景图片,就是钟庆成拍摄的沙汀和艾芜最后一次见面的合影。钟庆成说,选择这幅照片,是因为这是两人有生之年最后一张合影,也最能代表两位至交老人半世纪以来生死不渝的友情。

故乡的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艾芜先后任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重庆市文化局局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他曾去鞍山体验生活,并于1957年写出长篇小说《百炼成钢》,这是建国后最早描写工业战线和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

1961年,艾芜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续篇》。1972年以后,艾芜以耄耋之年,仍深入大小凉山,重返云南边疆,笔耕不辍,发表了《春天的雾》、《南行记新编》等百余万字,直至1992年与世长辞。

艾芜的故乡四川新都人民为纪念这位为家乡争光的文坛巨匠,于1993年12月在风光秀丽的新桂湖公园建造了艾芜墓园。墓园坐北向南,青松翠竹掩映,艾芜的骨灰安葬在墓园中央,正中有一座红砂石山坡形碑,碑上的“艾芜之墓”几个字为文坛泰斗巴金的手书,碑座上方矗立着高1.1米的艾芜青铜半身雕像,艾芜清瘦的脸上,一双深沉的眼睛遥望着南方。

一个流浪儿的遗嘱 篇6

2 成了孤儿的卡米洛夫不得不去投靠在莫斯科打工的叔叔。可是婶婶容不下他,给了碗饭就把他赶出家门。

3 卡米洛夫从此流浪街头,靠乞讨和捡垃圾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受尽了人们的歧视和欺凌。

4 莫斯科的冬天很冷,长时间的受冻和营养不良,使卡米洛夫染上了肺结核病。他被疾病折磨得快支撑不住了。

5 在一阵阵的凛冽寒风中,卡米洛夫倒在了地上。一位好心的过路人发现了他,把他送进了孤儿院。

6 进入孤儿院后,保育员娜塔莎像对待亲弟弟一样,给躺在床上的卡米洛夫喂饭、喂药,还给他讲故事、教他做手工。

7 在娜塔莎的悉心照料下,一个半月以后,卡米洛夫的病情有所好转,能够下地活动了。

8 他不时地到隔壁房间,给盲童格罗莫夫兄弟朗诵普希金的诗,如痴如醉地描述家乡车臣的美丽景色。

9 一场五十年不遇的寒流,使卡米洛夫的肺结核病复发了,他昏迷了。医生竭尽全力也无法使他的病情好转。

11 普扎诺夫给做律师的朋友瓦洛佳打了一个电话,以十分强硬的命令口吻对他说:“你必须马上赶到医院来。”

10 卡米洛夫苏醒过来,看到自己浑身插满了管子,娜塔莎含泪坐在床边。他对院长普扎诺夫说:“请找一位律师来,为我立个遗嘱。”这个孤苦伶仃的小男孩根本没有什么财物,也没有值得信赖的亲友,居然要立遗嘱!但院长还是决定照他的意愿办。

12 瓦洛佳很快来到卡米洛夫的身边,摊开笔记本,根据他的口述,一字一句地认真记录着。

13 卡米洛夫说:“孤儿院发给我的零花钱还剩二十三卢布,请替我买一只胸针送给娜塔莎,谢谢她三个月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14 “我死后请把我的角膜分别移植给格罗莫夫兄弟。如成功,请他们到车臣去,替我再看一眼家乡美景,我很想念那里。”

15 “我很想和莫斯科的孩子们做朋友,可惜来不及了,请替我打个电话给电台,点一首歌曲,送上我真挚的问候。”这是一个九岁流浪儿的遗嘱,是他留给人们的高贵礼物。卡米洛夫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周围的人强忍的泪水,最后终于夺眶而出……

上一篇:新媒体传播形式下一篇:运行阶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