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归真

2024-05-05

价值归真(精选九篇)

价值归真 篇1

“地产地消”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早在1965年的日本, 一些家庭主妇借鉴瑞典的思想经验, 开始关心农药对于食物的污染, 加工和进口食品越来越多, 而相应地, 本地农产品越来越少。于是, 她们就与当地农产品的生产者达成了一个供需协议。这就是被叫做Teikei的制度, 就是有共识或一起合作的意思, 推崇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 让消费者“看得到农夫的脸”。这一理念后来传播到北美和欧洲, 并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社区支持农业 (CSA) , 也有学者称为“城乡合作农业”。从1986年开始意大利兴起“思老风土”运动, 倡导传统饮食文化。

1.“地产地消”概念的提出的背景

(1) 不良饮食习惯引发健康危机。198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首次提出了“地产地消”概念, 推行“地产地消”计划, 主要是针对当时日本农村的传统饮食习惯, 除了主食大米以外, 大酱汤和腌菜式最普遍的配菜, 高盐分的饮食结构导致高血压人口增加, 而食品中的钙质、蛋白质却明显不足。推行“地产地消”运动目的在于普及健康、合理和科学的饮食文化, 改善饮食结构, 提升国民体质, 从而减少国家在医疗支出上的压力。

(2) 农业现代化生产片面追求产量, 忽视了质量问题。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以生物技术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提高土地面积单产, 以缓解土地资源的不足, 增加农产品供给。在1985年之后, 日元大幅度升值, 进口农产品相对廉价, 大量的海外农产品涌入日本市场, 占据了半壁江山, 丰富了日本民众的“菜篮子”, 随之, 日本的恩格尔系数也逐步降低, “地产地消”的推广活动也随之趋于沉寂。

(3)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进入了21世纪, 由于日本的食品行业发生了不少恶性事件, 譬如:修改保质期、库存过期食品返工再生产、“毒大米事件”和“毒水饺事件”等等, 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尤其是对农产品的信任变得非常脆弱, 因而就更加追求食品的安全性。

(4) 环境保护问题。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 各国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碳排放过量等问题引发环境保护危机, 日本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致力于缩短运输距离, 减少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耗, 减少碳排放, 保护环境。

(5)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 日本的农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进入了高附加值的阶段。消费者的意识也从一味苛求商品的价格, 从“要吃饱”转变到“要吃好”, 重视自身的饮食健康, 强调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产品的新鲜度, 甚至于强调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饮食文化等。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 日本政府提出推进“地产地消”活动计划, 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消费当地或邻近产地的农产品, 同时避免农产品生产单一化, 鼓励农民生产多种农产品, 缓解日本大米受到进口冲击带来的危机, 也有助于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

2.“地产地消”的普及

“地产地销”运动的组织形式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农产品直销所, 据统计, 近年来日本各地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关于“地产地消”的创意活动直销所, 遍布日本的郊区、农村, 总量达到近1.8万家, 年销售额相当于日本农产品流通总额的15%左右。

直销所最初是农民自发建立的, 建筑外观相对简陋, 商品结构单一, 甚至无人收银, 一直用明码标价, 顾客自觉投币的“无人值守”形式。现在却涌现出了很多大规模、有固定设施、有专门从业人员的直销所, 大都由当地农协、商业组织机构或农会组织农民开设, 在直销所内汇集了众多当地的土特产品。如:日本的一家名为MAXVALU的食品超市与西宫市的5家农户直接挂钩, 为他们设置了一个“地产地消角”, 墙上挂着农家各自的照片及编号, 顾客可以凭着商品包装上的编号, 找到相对应的农家, 这个措施让顾客感到安全和亲切。在一些旅游胜地, 农家会与旅馆、酒店合作, 除了利用当地农产品制作的特色菜以外, 还向住宿的游客提供土特产品, 或者是吸引游客参观, 体验农业生产, 就是相当于中国的“农家乐”。

现在, 日本在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集中消费单位和餐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行“地产地消”计划, 倡导优先使用当地产的农产品, 对农产品选择的顺序依次是町内产———县内产———国内产, 在国内都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安排进口。

3.“地产地消”运动的必然性

“地产地消”社会现象的存在, 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和存在环境, 也体现了人们的意识和作用;揭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中地域经济集团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抬头的矛盾规律;随着农产品贸易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物流技术的发展, “自产自销”的自然贸易状况被贸易自由化所形成的国际统一大市场所淹没, 在市场竞争中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超级产业化”生产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以及食品安全等关键问题,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环境保护主义色彩浓郁的以“地产地消”为代表的“反产业化运动”。

二、产业革命推动下的“劳动异化”现象

1. 六次产业革命

“21世纪将进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 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其主战场就在大农业”——这是钱学森最早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 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是纺织技术产业, 解决穿的问题;第二次是钢铁技术及其制造业, 解决劳动条件问题;第三次是石油化工技术, 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 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是汽车技术, 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 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是IT技术, 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是生物技术, 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 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 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吃的问题, 怎样吃才是科学的?吃到什么才是“好东西”?

2. 产业化运动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的了负面影响

除了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是解决穿的问题之外, 其他五次产业革命都直接影响着“吃”的问题。钢铁技术及其制造业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石油化工技术为农药化肥的生产和能源动力提供了保障;汽车技术与IT技术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物流方式, “远产远销”成为可能, 并加速了全球化产业分工的趋势;生物技术, 特别是转基因生产和克隆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大大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 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的普遍存在与人类生命体延续的理想背道而驰, 出现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现象, 如高血压、尿毒症等病症群体人数增多。

3. 农业产业化造成了劳动异化现象的出现

劳动者的劳动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 保证劳动者的自身健康和安全, 消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放心而又安心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在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似乎是一种奢望。

(1) 生产者责任感缺失。生产者不知道生产出来后会给谁去吃,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产品, 它可以使农产品长得个大高产, 没有害虫的侵害, 长相漂亮, 如果可能的话, 自己都会避开食用, 另外种植不用农药化肥的瓜果、蔬菜和粮食, 但是可以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产品卖出高价, 赚取更多的金钱为目标;一些生产商或者经销商采取掺假、伪造和以次充好等手段谋取暴利, 坑害消费者。

(2) 消费者信任感缺失。农产品消费者也不知道是谁生产出的产品, 存在严重的信任缺失, 消费者都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产品, 可是好产品的标准又如何衡量?因此, 引出第三方认证和品脾的树立, 但也常常为了取得第三方认证和品牌的广告宣传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这又会把这部分代价, 包括过度包装等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消费者为吃上“放心、安全”的蔬菜要另外增加支出来购买生产者的诚信。

(3) 农产品的消费者可能是其他产品的生产者, 这种不良行为和商业文化会得到延伸和扩展, 以至于在整个社会普遍存在, 以最小投入, 求得最大收益, 生产的产品不是为用来消费, 而是作为盈利的手段, 由此产生“劳动异化”现象, 即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同时, 还有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行为与劳动者异化和人与人异化伴随而来。生产资料的使用也同样会出现这种现象, 也就使得当今社会面临价值观念的重塑。

三、结论

“地产地消”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 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 倡导回归农业产业化之前的原生态的绿色消费价值理念, 这种流通环节的简约化是以流通主体之间相互的信任为基础的, 农业产业化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也显现出劳动异化现象, 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取向带来了新的挑战, 农产品“地产地消”倡导的是一种“返朴归真”的价值取向, 这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一种良策。

摘要:“地产地消”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舶来品, 对于中国人来讲还是一个新概念, 日本推行“地产地消”运动, 提倡农产品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为目标, 缩短运输距离, 确保农产品新鲜, 保证食品安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来观察和研究“地产地消”, 是一种高屋建瓴的透视方法尝试, 旨在对当前农产品流通中的“产销对接”、“短链农业”的发展在价值观念上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地产地消,反产业化,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山下慶洋.地産地消の取り組みをめぐて, 立法与调查, 2009.12

[2]刘斌, 张兆刚, 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 (上篇)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年

[3]村上泰亮.反古典的政治经济学.日本中央公论社, 1992

[4]刘恕, 涂元季.钱学森论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浅淡语文阅读中的返朴归真的价值 篇2

关键词:语感;研究性;语文;教学;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56-02

一、理论令人迷惑

近几年来,有关揭示语文教学弊端的文章屡屡见诸报端,尤其是对现代文教学颇有微词。人们纷纷探寻各种对症的“药方”,其中九十年代中期语感教学法一度成为理论研究的争论热点。多家有影响的刊物相继在重点栏目刊发了语感研究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两家刊物还作为“重中之重”来处理。语感研究在一时间风行起来,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焦点。有的人甚至提出“语感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又有人驳斥“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而非直觉。”种种争论令人莫衷一是。其实,半个世纪前夏丐尊和叶圣陶就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精辟的见解并未能被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当时的语感教学论者提出的一些语感训练的主张,大多数文章只是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文章涉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至此”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于是学校里、教育论坛中和传媒上,研究性学习就像一个时髦的名词不断出现在人们眼前。那么研究性学习究竟是什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认识和实践的各种能力。它不以取得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为满足,而是在不断地研究中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这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思想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共鸣,自然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各个学校都开设研究犁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自然也不例外,甚至2001年的作文题目也体现了这种思路,这对中学研究型课程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导向作用。语文特级教师金志浩认为,200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要求考生了解祖国的文化遗产,并引发思考,对检测考生的文化积累以及思想深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选择的文化遗产要蕴涵思考的内容,即材料和观点保持一致,思考要有深度,如果能写出带有哲理性的思考,无疑更胜一筹。而这样的能力是在平时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语感教学、研究性学习这的确是非常好的理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对于众多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教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语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否应完全摒弃?这些或许仍是不少人深感困惑的问题。那么,目前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二、现实遭遇尴尬

据《光明日报》2001年8月9日报载,有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在北京的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特别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四五个。

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形式,结构、韵律等方面,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认为我国曾是诗和散文的大国,诗歌,造就了由简炼而产生的美的语言和无穷的诗意,作为中华古老文化的代表,在陶冶情操完善人的知识方面对广大中学生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语文学科的地位日渐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当然与社会中竞争的日趋紧张激烈的大环境有关,可有些现象仍然十分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在语文教改提出了很多年的今天,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却多到令人熟视无睹的程度?为什么即使老师们想方设法为学生开了阅读课,可是学生们的知识面仍然那样狭窄?为什么即便老师教过的课内知识点一二个学期后便遗忘殆尽?为什么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更多学生的论文越来越言之无物?为什么经历了高考洗礼后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再也不愿学习语文,哪怕是作为公选课?究竟是语感的培养不够,还是创新精神、研究意识贯穿得不够?对大部分语文基础知识匮乏的学生而言,培养扎实的基本功重要还是创新研究更重要?

三、教学呼唤求真

语感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都是相当地精辟,其实它们与我们语文学习的目标并不矛盾。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以贯之的要求。时代会不断变化,教学理论也会日新月异,但对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是不变的。我以为,一切不同的理论都是为了传输相同的知识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以往语感中心教学论过多地对知识教学进行指责,对文章进行过多微言大义的分析的教法早就遭到了否定,但传授知识及运用知识进行说话写作训练并没有错。形成语感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显然是不行的。其实,语感就是知识的活化。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传统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我们都知道,一种新的绘画风格或是书法艺术的形成是以无数次的临摹为基础的,只有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迅速形成自己的风格。毕加索在成为立体派大师之前曾经非常认真地描摹了写实派画家的所有作品。或许对教育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拔苗助长。对研究性学习也是这样,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研究性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让中小学生体验这个过程。或许中小学的学生们并不能发现多少有价值的新观点,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了科学的态度与规范,体验了科学的思想以及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等等等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所以,从本质而言,研究性学习是用研究的方式来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这本是非常好的理想的教育的境界,而有时人们却矫枉过正了,将它理解成培养小科学家的意思。“研究性学习遇到高考‘瓶颈”的报道时常听闻,毕竟不是生活中所有的“韩寒”、“满舟”们都有他们这样好的机遇的。可见研究性学习并不应该和知识教育割裂开来,能力和知识的关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是形成量变的必要因素。

诵读、积累都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新的时代里,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指简化了的阅览过程,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即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如果我们未对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弃置一旁.那么,后果是令人堪忧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背诵古诗词的意义绝不在于考试时填空的分值,对于体味文章的含蓄、精妙乃至鉴赏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因此,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化繁为简以臻厚积而薄发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李士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记.师道.教研.2014年2期

返璞归真,追求实效 篇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进行,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非常普遍。我认为, 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认识层面的问题, 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 这是制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另一个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 教师掌握不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造成预设与生成的冲突。表现之一:预设过度, 挤占生成的时空,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表现之二:生成过多, 一切以学生为重, 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 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 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诊断病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

对症下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曾说过, “质量与效率是筑起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而不是表面热闹非凡, 过后空洞无所获的“华丽课堂”。那么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即教师的教是否有效, 学生的学是否有效, 教师能不能在课堂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否能在课堂中掌握好所学的知识。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不打无准备的仗”———熟读教材, 合理应用

新教材的编写内容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一时间, 鼓励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 而是要“用教材”, 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 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去把握教材意图。事实上, 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 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 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解读、探讨、审视, 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 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 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 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正如教育专家所倡导的对教材要“深入浅出”, “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把教材钻研得越深, 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 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 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巧妙部署, 冲锋陷阵”———合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

1. 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解读教材固然重要, 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传统的数学课堂, 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 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 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认识学生, 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 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 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 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学的有效开展。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 才能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 使教学目标的定位切合实际。所以, 我们应主动走到学生中去进行一些非教学性对话,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增进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 用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2. 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起情境的创设, 都会联想到“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等, 似乎离开了现实生活和童话故事, 就不称其为情境, 操作中低年级的情境快成看图说话了, 中高年级的情境快成社会实践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实、有效、有意义的课堂情境的设置。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 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所以, 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 也不能引入过多的非数学信息, 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1】

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一课时, 我创设了拍手游戏的情境。课的开始, 我带着学生一起做了个拍手游戏: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拍完之后, 问学生在刚才的拍手活动中用到了哪些方向的词, 学生回答后再问:“除了刚才这些, 你还听说过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教师小结从而揭示课题。这个情境的设计, 不但了解了学生, 把握了教学起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

有时直接从数学旧知引入亦未尝不可, 或许还可收到开门见山、简捷明了的效果, 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2】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时, 课的开始我采用了谈话的形式。谁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统计这一课时是用什么办法帮助大象统计出来了哪几种客人, 每种客人有多少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 我们曾经用这种方法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用这种方法就不好解决。例如, 要统计1小时里面从我们学校门前的马路上开过去了多少辆客车、多少辆轿车、多少辆卡车, 还能把这些车都叫过来排排队、数一数吗? (不能)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 该怎样统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板书课题:统计) 这样先回顾学过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再举例说明只用这种方法难以解决新的问题, 既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需求, 又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要学习的收集数据的新方法所适用的对象, 收到了简捷明了的效果。这一案例证明, 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经验被唤醒, 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 才会有真切的体验, 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3. 优化教学结构, 提升教学质量。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 常常取决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课堂结构愈合理,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愈协调, 课堂教学就会进入最优境界。因此, 优化教学结构要求:一是优化智能结构, 即具体、明晰、可测的课堂教学目标 (它包括认知的容量、思想教育的要点和技能训练的重点) ;二是优化时间结构, 即在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 摆正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讲解与练习、重点与一般等关系的基础上, 合理分配时间;三是优化认知结构, 即按人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 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使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合拍, 并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认知条件;四是优化信息结构, 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教学信息传递迅速, 反馈及时, 师生活动积极, 配合默契;五是优化训练结构, 即规定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步骤, 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4. 抓好双基, 适度训练, 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 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 知识必须到位, 能力必须训练, 抓好双基义不容辞。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来落实: (1) 给数学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 给数学基础知识定好位, 打好桩。 (2) 根据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 帮助学生将它们连成“知识链”;通过横向沟通, 帮助学生将它们连成“知识网络”;再经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 (3) 渗透数学历史文化, 提高数学素养。

5. 精心设计、巧妙捕捉, 让预设与生成呈现精彩。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 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 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活动, 并为课堂动态生成预留一定的空间。课堂教学中应理智地认识生成资源、机智地筛选生成资源、巧妙地运用这份宝贵的资源。

三、“鼓舞士气, 稳定军心”———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情感, 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 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 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如微笑、点头以及复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 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 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 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 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 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绪。

厉归真学画虎 篇4

厉归真受了这样大的打击,反而激发他下狠心,一定要把老虎画好。此后,每天一大早厉归真就备足干粮和笔墨纸砚,深入猛虎经常出没的荒山野岭,可是一连跑了好多天,连老虎影子也没有见到。后来山民告诉他,老虎习惯白天伏在密林中休息,只有晚上才出来捕食。这样,他便找了一棵较大的树,在上面搭了一个隐蔽的棚子,自己则在棚子里住了下来,等待每天太阳落山后,仔细地观察老虎的各种动态:坐的、伏的、蹲的、扑食小动物的种种动态和神情,特别观察老虎发威时的威猛雄姿,并把观察到的形象画成白描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厉归真积累了大批老虎的画稿,为画好老虎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结合老虎的运动姿态,他还专门向猎户买了一张虎皮,在画虎前便将虎皮披在自己身上,模仿老虎种种动作,在家里跳跳扑扑,仔细琢磨老虎的神态特征,以便增强对老虎的想象力,做到画虎心中有数。厉归真经过一段艰苦的深入老虎生活后,画虎的技艺大有长进,画出来的老虎无不栩栩如生,有猛虎下山,有饿虎扑羊,有仰天长啸……大家都争着要买他的老虎,真是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智多星的话

什么叫“观察”呢?作文中的“观察”,除了有“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考察、体验的意思。要想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我们必须通过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和事物(动物、植物、静物),从而获得写作材料。观察要遵循顺序观察,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等等。观察要全面细致,既要把事物组成的各部分看全,还要把事物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看全,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生动具体。

返璞归真踏实教学 篇5

“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回到人的本位上来解放人,其实教学很简单,学生自己看书,看不懂的教师帮帮忙,点拨一下,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性,更不需要那些过于华丽的东西。”这是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在一次报告中阐述的观点,我听了以后深以为然。

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研究和探索中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于是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激情澎湃、妙语连珠的老师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样精彩纷呈的课堂确实让人心情激荡、余音袅袅。可是长此以往,我们发现很多老师误入了这个只追求“精彩”和“热闹”的怪圈,而这个精彩、这个热闹太过华丽,他喧宾夺主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他遮住了我们最初的目的———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习得知识才是我们的课堂存在的意义。一堂真正意义的好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演出。它的精彩,不是运用了多少先进的教学软件,多么新奇有趣的媒体平台就能达到的,也不是我们教师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就能取代的。其实,要想做一个“有用”的配角,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转变自己的思想,扔掉那些过于华丽的东西,返璞归真,踏踏实实教语文。那么如何才能返璞归真,踏踏实实教语文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踏踏实实“读”文

(一)朗读、理解、运用一脉相承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语文课下的定义,是专家、教授们对我们每天的繁复工作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最后就凝结成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真的有义务、有责任认真思索一下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除了简单的字、词、短语、语法、修辞等等之外的东西。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在给语文课程下定义,也是在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方向。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最应该做的就是应该把“运用”落到实处。

天津市特级教师侯秉琛老先生在做《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实践》的讲座时曾经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需“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一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都应以此为核心目标。面对文本,是直接飞奔内容,还是在了解内容之后,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再看看如何运用,是判定语文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王尚文教授也曾在《我看语文新课标》中说“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运用”的重要性。

王尚文教授在《我看语文新课标》中明确阐述:“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

由此可见,要想把运用落到实处,先要做到理解文本。而理解的最佳途径就是:读。读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重要的不是一堂课上运用了多少种不同的读法,而是学生是否通过朗读对文本产生了理解和感悟,学生有了理解后老师又是否及时给予引导加深印象、学以致“用”。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教学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就像农民种田一样,要放到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来。要让学生先阅读,先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张学伟老师在讲《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就特别注意朗读,形式多样,并且尤为注重朗读指导,力求使学生通过朗读自己解读文本。其中文章中的“我”与老人的对话一部分的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张老师并不急着提什么问题,而是教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带上肢体的动作读课文,学生读不好,张老师就不厌其烦的教,先范读,再小组练读,最后又师生接读,当学生已经能读出味时张老师才抛出问题,循循善诱。

师:这么苦、这么累的工作,老人为什么这么乐,这么悠闲?

生:因为老人爱天游峰的风景。

师:老人爱天游峰的山,爱天都峰的水,爱天游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说到底,就是爱(生:生活)。

师:老人的短短话语,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生活的(生:自在、悠闲、悠然)。

师:“悠”字下面是个“心”,我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生:老人用心爱生活

师:是呀,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悠闲不悠闲,在于自己的内心。再读读最后一句话,一般写鸟听到响声都是惊跑了,而文中为什么写鸟又回到原处?

生:因为鸟喜爱这里。

师:如果你不仅仅停留在鸟,你的思考会更深刻。

生:那些宿鸟就是老人,老人舍不得离开天游峰。

师:你从哪里读出?

生:“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师:所以课文表面写鸟,其实写谁?表面写天游峰,其实在写谁?写游客登山难,其实为了写谁?整篇课文其实都在写谁?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衬托”。

从这段教学片度我们就可以看出,张老师的问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但却并没有难住学生,这正是由于前面读得充分,读得踏实,才使学生理解、感悟的如此到位。最后,张老师的问题又都汇总到写法上来,使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了实处。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这时,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准备充分,教法灵活,所以一上来就热情洋溢、激情四射,营造出一个预设好的情境来,于是,学生便被带到这个情境中来,整堂课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轻轻松松完成目标;或者,准备不充分,只能一上来就对学生提出要求,整堂课都让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按部就班,勉勉强强完成目标。

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孩子个性化阅读的极其不负责任,学生不是靠自己的经验、体验和感受来学习,而是被弄到我们的约束和限制中了,他的脑子已不是自己的脑子,他只能跟着我们转,学生是有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验的,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它们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不敢放手。

很多时候我们都怕学生不会回答,而把问题设置的过于简单,或者为了学生能答出问题而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其实大可不必,侯秉琛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会回答,那样的课堂是热闹,可那样的问题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本来就会,不需要你教;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不出声,那这个问题也是失败的,因为太难;但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胡说八道’,那你的问题提得很成功,因为学生虽然不会但是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并通过朗读指导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

潜下心来“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要有爱心、责任心之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潜下心来学习,踏踏实实育人。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眼泉。这个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一语道破真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不忘学习,要不断充电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还应注意,学习应该不拘内容、不拘形式。从学习内容来说,我们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学习方式来说,我们可以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听课、听报告、教研、读书等来丰满自己。最后,学习不是单一活动,还应与总结反思相结合,实现积累、习得,不断自我超越。

返璞归真话春晚 篇6

据收视报告显示, 今年央视春晚的收视份额达到96%, 在某门户网站所做的“2008年春晚满意度”的调查中, 参与调查的55万网民中认为今年春晚“好和不错”者加起来接近80%, 认为“有待进步者”占20%, 这个评价超过近几年春晚调查。笔者认为, 今年春晚有几处可圈可点的地方, 可以对这道年夜饭以后的烹制者有所启示。

形式V S内容

赈灾诗朗诵《温暖2008》荣膺“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特等奖可谓众望所归, 这个时长6分9秒的诗朗诵在春晚结束后即受到观众异口同声的称赞, 而这个节目是连夜赶制, 在春晚第四次彩排时才临时增加的, 算得上春晚举办20多年来准备时间最短的节目。为何精挑细选、精心打磨大半年的节目难获观众认可, 而仓促上阵并且以朗诵这一综艺晚会上最不被看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节目却深得人心, 这不能不让春晚的导演们重新审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20多年来, 春晚形式上花样百出:独唱、对唱、联唱、小合唱、大合唱、独舞、群舞、歌伴舞、小品、相声、访谈、朗诵、杂技、武术、魔术、猜灯谜, 自创的音乐剧、情景剧、相声情景剧、音乐小品等等, 甚至体育运动, 都被搬上过这场除夕夜的饕餮盛宴, 成了名副其实的“综艺”。但结果呢, 如走马灯般变换的新型节目样式每每被作为当年重点推介的节目出场, 效果却差强人意。所以, 再富有创意的形式都不能替代具体而实在的内容, 形式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内容。

春节前夕, 中国经受着一场几十年未遇的雪灾, 春晚顺应社会呼声, 紧急增加十多分钟的“赈灾板块”, 力争通过自己的节目, 鼓励和激发人们抗灾减灾的斗志, 去帮助灾区的人民。这样贴近现实生活、主题意义鲜明的内容以集体诗朗诵加歌曲的简单形式展现出来, 央视13位著名主持人和姜文、陈道明、张国立、徐静蕾等众多演艺界明星深情朗诵, 令人感受到万众一心的巨大感召力, 并不完美的表演依然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因为内容赋予了节目强大的生命力。

春晚需要创新, 也必须创新, 但创新绝不简单地等同于形式上的小修小补, 更不能因为对形式的刻意追求而疏忽对内容的锤炼。

媚俗V S真情

2008年春晚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面孔也许是王宝强, 不是因为朱军称他为“春晚最红的明星”, 也不完全是因为他扮演的许三多家喻户晓, 而是因为他的质朴和真诚。在与冯巩、阎学晶合作《公交协奏曲》时, 在领唱《农民工之歌》时, 在接受白岩松的现场采访时, 他的笑容憨憨傻傻, 他的紧张真实而本色, 他的眼睛几乎不敢面对镜头, 几句祝福的话也说得磕磕绊绊, 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喜爱, 因为在他身上人们看不到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

2008春晚部分节目。

真情, 正是百姓最想在除夕这个合家团圆的夜晚收获的东西, 但春晚在越来越华丽的包装下却逐渐将之舍弃, 反倒在媚俗、矫情的歧途上渐行渐远。小品不去精心编排设置包袱, 却在不经意间讲起了成人笑话, 不去深入挖掘生活的真善美, 却夸张演绎到假大空的程度。例如今年春晚的小品《军嫂上岛》, 题材很好, 演员也十分卖力, 但在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用“喊话”煽情却给人明显失真的感觉。再如歌舞, 各路明星轮番露脸, 一人几句混合成不搭调的联唱, 而伴舞与歌曲就好似游离的两张皮, 这曲歌的伴舞换到另一曲歌上也照样能凑合。我发现, 近年来通过春晚传唱开来的好歌越来越少, 因为春晚已经主动放弃了大胆引领流行的角色。今年春晚, 章子怡一曲造价不菲的《天女散花》换来的却是观众“惨不忍睹”的评价。唱歌并不是章子怡所长, 春晚实在无需借章子怡的名气来提升春晚的人气, 这样的媚俗得不偿失。

春晚诞生25年, 观众在变, 却也没变, 因为真实和真情始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首届春晚的表演、串场、主持都极其简单, 比如姜昆张口就把刘晓庆请了出来, 牟玄甫不化妆就站在两张桌子之间唱天仙配, 王景愚信手拈来的哑剧《吃鸡》距观众不过两米, 但整台晚会却“洋溢着浓浓的超越时间的亲切与真诚”。[1]近几年春晚中广受观众好评的节目也无一不是用真情感染人, 如2005年由21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 巧妙的构思和整齐划一的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更让人感受到了残疾人艺术家的真心;2007年民工子弟诗朗诵《心里话》为农民工子弟在城市的受教育权鼓与呼, 一句“我们也是中国的娃, 我们也是祖国的花”感动了亿万观众……虽然类似的节目表演者多为非专业演员, 但比起专业演员精雕细琢的满脸堆笑和看似天衣无缝的默契配合, 前者无疑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现代V S传统

当传统年俗由于种种原因被日益简化时, 作为新年俗的春晚已经被赋予了体现本民族独特价值的使命, 在春晚上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应该说, 近几年的春晚有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回归。如2006年春晚的皮影舞《俏夕阳》, 改编自冀东民间艺术奇葩——唐山皮影, 12位唐山老太与24名唐山小丫联袂表演, 浓郁的冀东地方风情, 逼真而形象的人体动作, 独特的民族民间风格, 勾勒出老少同乐的和谐画面, 让节目有着传神、传情、传艺的巨大魅力, 舞姿刚一定格就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今年春晚的手影戏《逗趣》也是一种民族文化,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 借光以十指弄影, 表演简单的故事, 是一种原始的影戏, 在春晚上表演让观众见识了传统艺术, 也契合了春节喜庆欢乐的气氛, 别有一番情趣。

但与春晚无处不在的现代色彩相比, 民族传统艺术还是略显式微。作为国粹的京剧, 由于春晚时间有限容不下完整的一出戏, 于是就年年“苏三起解”、“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喜欢京剧的人觉得太小儿科, 不喜欢京剧的观众还是提不起兴趣。最让人痛心的是相声, 如当年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姜昆的《虎口脱险》等经典已多年不见, 一些相声演员转行演起了小品, 到今年春晚就只剩下一个《疯狂股迷》算是保留了相声这种形式, 但其水平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不可否认, 现代科技让春晚的灯光、音响、舞美设计、布景、服装、道具、场面等全面更新换代, 但现代与传统并不矛盾。如2007年春晚的舞蹈《小城雨巷》, 舞台布景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 采用了传统水墨山水的技法, 展现了安逸舒适的氛围, 执伞而行的少女如同一枝枝空谷幽兰, 典雅、纯净而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细腻柔美。可见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借助现代技术的铺陈和烘托在春晚上大放异彩。从某种意义上讲, 民族的艺术才是春节这个民族传统节日上最适宜于联欢的。

当然, 面对十多亿的庞大受众群体, 众口难调, 春晚的如履薄冰可想而知。我们不能苛求将那些不看春节晚会的观众拉回到电视机前, 而应该着重考虑如何为春节晚会的忠实观众提供更有质量的节目, 让百姓从心底里为这台晚会叫好。

参考文献

返璞归真还原数学味 篇7

一、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

特级教师蔡宏圣提出:一个没有数学知识储备的教师, 上出的数学课肯定没有数学味。在课堂上, 教师无疑是主导者, 在建构课堂时以本身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理性的学科, 若教师没有把握数学的本质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课堂教学时过度夸大“生活味”和“活动味”, 数学课堂就无意识地缺失了数学味。因此, 教师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二、设计预案要体现“数学味”

高效课堂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来, 要为生活服务, 这样的数学才是完美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体现数学的抽象性、推理性、探索性、问题性及语言表达等特点。

1. 提问具有艺术性。

教师的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性。设计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性和明确性, 问题的解决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全班朗读式的回答, 多一些争论式的探讨, 少一些一对一的问答, 多一些不同的答案来共同商讨。

2.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疑问, 鼓励学生“想问”, “敢问”, “会问”,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质疑习惯。看似与本课无关的问题, 正是有这样的鼓励, 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加理性化, 而不是只停留在生活情境的表面。

3、注重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思考、交流离不开数学语言, 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思维过程, 严谨地表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 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严密性的重要表现。作为数学老师, 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更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规范使用数学语言, 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才会提高。

设计出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堂, 回归数学的本源, 让数学课堂在高效课堂的春风中开出绚烂的花朵, 还数学课真正的韵味。

三、用“思考味”升华数学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因此思考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的环节, 提高数学课堂的“思考味”极为重要。如果一节数学课堂缺少了思考的环节, 即便课堂情境再生活化, 课堂活动环节设计如何精妙, 也不能算一堂优秀的数学课。当然, 数学思考既不能太过简单, 如白开水般索然无味, 也不能太过深奥, 晦涩难懂, 使课堂僵化。

1. 课堂提问应当具有挑战价值。

数学思考具有挑战性, 是提高“数学味”的方法之一。简单地说,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注重学生课堂的兴奋和能动性。使学生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的过程, 从中品味思考的乐趣, 发展思维的能力, 获得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2. 数学思考应当具有探索价值。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学生敢于探索、善于思考是数学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应当牵着学生的思维运动, 不要让结果阻碍学生的探索空间, 不需要设立思考的关卡和屏障, 因此, 我们不仅需要设计合理科学的问题带领“知识走进学生”;也需要让学生提出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来领悟数学知识。

3. 数学思考应当留白。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 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静静地思考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 它内涵丰富多彩, 足以让每个孩子收获甚丰。思考是在耕耘, 耕耘之后必然是丰收的喜悦。耕耘与收获都是学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能思考而觉得不苦, 有味道, 回味无穷, 在静静的思考中突然顿悟数学问题的本质, 能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 在思考中发展数学精神。

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 篇8

一、善于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树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 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我们要让所创设的情境, 数学问题多一些, 思考价值高一些。如“椭圆的定义”一节, 在课堂上可通过实物演示:先将细绳两端重合, 把粉笔套在其间,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 学生马上指出这是一个圆。然后再将两端分开, 固定在黑板上, 把粉笔套在其间画一个图形, 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曲线叫椭圆。然后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 相互讨论“椭圆是怎样定义的”,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不断去完善问题。在知识的探究阶段, 不要直接给出结果, 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善于思考感悟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 体验和理解数学问题, 感受数学的魅力;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有所感悟,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 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 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 让学生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向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 我借此东风, 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 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逐步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三、善于思维交流

在数学课堂里可以看到这样的现, 象我;教师提们经常让就参与交出问题后, 流学, 很多学生无话可生没有深入思考数面上看是热热闹闹说或说一些很浅层次, 的话实际上, 没表学思考有实质, 内容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要引导学生深入课前要有一间和空间, 个独立探索和思考即学生在参与交流堂操作的过、画程, 图等多种方法学生思考时可。其次以借助, 笪威返备, 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要让学生交流前有一定的准信县扎璞

西

先进行说一说, 交流也可, 然后再面向全班学以同桌或小组内小归发体中表, 和提自正出己方研的体究观的的点特问。征题如”后在的“, 教教长师方学李群真给学生操作、探索的时间和空

间,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等方式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并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 再参与全班交流。由于事先已经有了思考和小范围的交流, 学生在交流时就有话可讲, 容易听懂其他同学的观点, 思维也能跟上交流的进程。

四、善于提升能力

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 篇9

一、化繁为简, 以简驭繁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 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 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辩证地看, “简”化了的课堂, 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 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 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艺术, 力求通过“简约”的结构使教学达到不“简单”, 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把课的简约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内容的简约, 就是突出教学重点, 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 这样可以抓住关键, 避免无限制的拓展。在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我的课前谈话简洁明了, 我和学生聊起了自己家乡的冬天。哪个孩子会不熟悉自己家乡的冬天特色?接着, 我便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济南, “说到济南的冬天, 那还是真有一番新景象, 让我们随同老舍先生架起的摄像机一同去感受那儿的魅力吧!”这样简洁的课前导入, 没有故弄玄虚, 也没有堆砌辞藻, 却染上了语言的真情味。

二、允许缺憾, 体现本真

完美精妙、天衣无缝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无法否认,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 每节课后都不可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 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 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 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 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因为有了这些缺憾,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不失本真, 才会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教学《行路难》一诗时, 我告诉孩子们古诗词有它自己的韵律, 有平仄之分, 随后我就伴着音乐给孩子们示范吟诵了一遍, 孩子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也想来试着吟诵一遍, 我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 孩子们依葫芦画瓢, 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可能是他们较少接触诗词, 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自然, 有一种做作的感觉。虽说这是朗读上的缺憾, 但我也尊重他们的这种体验。然后通过教学, 学生领会了诗的意思, 读起来才精彩纷呈, 学生经历了从拙劣到精致的过程, 展示出学习的过程, 体现了教学的本真。我们不必藏起拙劣, 只露精致, 哪怕是公开课也是一样。

三、留下“空白”, 注重意会

语文教学允许留有空白,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但也有它特有的局限性, 过多的表白会弄巧成拙, 把本来很清楚的事物越说越糊涂, 甚至离题千里, 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 读读相关语句, 自己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情意。孩子们读着父亲艰难买橘的语段, 理解更深刻了, 这里教师有意留下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理解, 比泛泛而讲要有效得多。

上一篇:TS201处理器下一篇:怎样写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