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情况

2024-05-06

留学情况(精选十篇)

留学情况 篇1

关键词:汉语语素“老”,词缀,教学策略

一、前言

汉语词缀是汉语词汇史、语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对学习者尤其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 正确地把握汉语的这个特点是帮助其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 由于成为词缀的词在语义上基本都经历了由实至虚的演变, 情况多样,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便免不了会产生很多问题。我通过调查在华留学生“老”的使用情况, 发现留学生就“老”的使用所犯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缀的使用上。因此, 本文举例、分析和说明这一情况, 并对“老”的意义和用法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二、对汉语语素“老”的调查分析

利用“字符串”对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的6905条留学生高等作文中“老”的使用情况进行穷尽性的搜索, 并在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统计出了绝大部分在华留学生语素“老”的使用情况。语料库的材料均来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这一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 (HSK高等) 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 收集了1992—2005年的部分外国考生的作文答卷。语料库1.0版收入语料10740篇, 约400万字, 于2006年12月下旬上网试运行。经修改补充, 语料库1.1版语料总数达到11569篇, 共计424万字。

(一) 留学生错用语素“老”的典型用例

调查结果表明, 留学生使用汉语语素“老”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6905条留学生作文语句中, 留学生错用语素“老”的典型用例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 语法方面。

(1) 作为形容词的“老”

(1)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2) 我们从小到*老在生活与工作中, 总会遇到许多或小或大的困难和挫折。 (正确用法:从小到大)

(3) 一个老翁在旁突然叫道:“而且人不会老狗不会咬, 小偷不敢进家门。”

(4) 所以, 老一辈和年轻人的思想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5) 希望你也跟我一样, 喜欢听歌, 尤其是*旧歌。 (正确用法:老歌)

(6) 我在街头遇上了一个*旧同学。 (正确用法:老同学)

(2) 作为前缀的“老”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觉得父母确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 你们那儿也是这样吧?爸, 是我, 您的*老四女儿。 (正确用法:四女儿)

(3) 我是你们的女儿当中*老大的, 可是一直在中国学习, 没有办法照顾你们。我是你们的*第三, ××。 (正确用法:前者为“最大”, 后者为“老三”)

(4) 中学校期考结束后, 请您与*老哥、大嫂及凯儿到隆市游玩。 (正确用法:大哥)

2. 使用方面:错别字。

(1) 总的来说, 父母的确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是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不一定很像他们, 因为一辈子都有新的“*孝师”。 (正确用法:老师)

(2) 所以对我来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考师。 (正确用法:老师)

(3) 按照这样的*老虑。 (正确用法:考虑)

(4) 护士, 这工作不但身体*老累, 而且精神的压力也很大。 (正确用法:劳累)

(二) 分析

针对以上的留学生作文中的典型例子,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

在语法方面, 留学生在使用作为形容词的“老”时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能基本用到位, 如上述例子中的“活到老学到老、老翁、老一辈”等, 唯一出现的问题是“老”和“旧”的混用。但留学生在使用前缀“老”进行组词造句时不是出现回避现象就是高错误率。例如“老四”, 作者实际想说第四个女儿, 因此就不需要在“老四”后另加“女儿”;又如“我是你们的*第三”, 实际上作者是想表达成我是你们的第三个女儿, 或者说是老三, 而由于对词缀“老”的用法掌握不到位而多次出现了错误。

2.

在使用方面, 留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问题, 留学生在书写时混淆了“老”与形近字“考”、“孝”、“老”与音近字“劳”, 造成了误用, 错别字大量出现。

就使用的整个语料库来看, 留学生在汉语语素“老”的使用上, 最大的问题存在于作为前缀的“老”的使用上。

从调查可以看出留学生对前缀“老”的掌握并不扎实。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 “老”属于甲级词汇, 但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综合课程》中的第一、二册, 以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级汉语强化教程Ⅰ》和《初级汉语强化教程Ⅱ》的语法点进行的穷尽性查阅, 我们都没有发现针对作为形容词和词缀的“老”作出的特别解释和说明。但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问题, 比如不明白为什么只说“老鼠”、“老虎”等, 而不说“老兔”和“老象”;又比如因担心在使用“老大”、“老二”等词时出现错误, 他们就会减少使用频率或是出现回避现象, 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的错误例子和这类词语的作用频率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汉语语素“老”的教学对策

根据留学生对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老”的使用偏误率低, 对作为前缀的“老”的使用偏误率高或是出现回避现象这一情况, 我们针对语料库中留学生的典型错误, 提出如下教学对策。

(一)

在教授汉字方面, 为了避免留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在书写汉字时要明确“老”与“考”、“孝”和“劳”的区别, 具体可在书写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以起到对照作用, 从而使留学生明确这三者在“形”上的不同。另外, 教师也可利用注音和组词的方法强调这些汉字在“音”与“义”上的区别。

(二)

在讲授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老”时, 教师可以根据词义直接展示大量例句, 使学生在模仿中熟悉用法, 在使用中发现和改正错误, 掌握正确用法, 以降低错误率和回避情况的出现率。具体参考如下。

《说文·老部》:“老, 考也。七十曰老。”可见“老”的本义是年长或是年老, 如“老人”、“老汉”。“老”也指年龄大的人, 如“男女老少”、“携老扶幼”。“老”也指时间长, 如“老朋友”、“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学”、“老字号”。一件东西时间长了便显得陈旧了, 所以“老”又引申出了陈旧的意思, 如“老家具”、“老房子”、“老思想”、“老一套”。因为时间长,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某一种状态, 即从开始时 (原来) 就这样, 所以“老”又可以理解为“原来”, 如惯用语“老大难 (问题) ”、“老样子 (没变) ”。对于我们吃的东西来说, 如果新鲜的蔬菜时间放久了, 或是做菜时火候过了, 就会使这些东西步鲜嫩了, 所以就有了“羊肉煮老了”、“这个青菜有点老”。

在汉语语素“老”和“旧”的使用方面, 留学生会混淆“老歌”和“旧歌”, “老朋友”和“旧朋友”, 很显然这是因为留学生无法正确区分“老”和“旧”的意义与用法而造成的。“老”作为形容词的义项是:“形容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与“新”相对) 。”而“旧”作为形容词有三个义项: (1) 过去的、过时的 (跟“新”相对) 。例如:旧时代、旧经验。 (2) 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 (跟“新”相对) 。例如:旧书、旧衣服。 (3) 曾经有过的、以前的。例如: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旧”作为句词有两个义项:一个是作为姓;另一个意思是“老交情、老朋友”, 如怀旧、念旧、亲戚故旧, 而这一义项恰是留学生混淆“老朋友”和“旧朋友”的原因, 两个相近的概念使留学生在使用时产生了负迁移。在新旧对应方面的解释很容易让留学生把“老”与“旧”的第一和第二个义项混用, “旧”强调变化, 即现在和以前有所不同, 而“老”却没有这样的意思, 所以因歌曲未变, 应该说成“老歌”。教师在教授时需一语中的直指两者的不同之处, 并给出实例, 留学生自然可以一目了然, 从而降低错误率。

(三)

“老”作为前缀失云了原有的词汇意义, 此时的“老”就没有了以上作为实语素时“老”的意思了。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中, “老”作为前缀有三个义项: (1) 放在指人或动物的名词前, 构成名词。“老”不表示年岁大。例如:~虎/~鼠/~鹰/~雕/~百姓 (2) 放在单音节姓氏前, 用作称呼, 语气比直呼姓名亲切。例如:~王/~李/~张/~徐 (3) 放在二到十的数字前, 表示兄弟的排行。放在“大”前表示排行第一, 放在“么 (y觀o) ”前表示排行最末。例如:~大/~三/~么。留学生在词缀“老”上出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老”作为词缀的这些意向和用法。因此,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需要详细说明这三个义项, 并分别举例, 从理论上升到实践, 使学生明白具体是如何使用的。具体说明与举例如下。

“老+动物”可以是名词, 此时“老”不表示年龄大。其实“老鼠”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例1:“老鼠放饭, 虽饱难出头。”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二百六十八》)

例2:黄昏戌, 独坐一音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 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 虚度日, 唯闻老鼠闹啾唧。 (《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三十》)

在唐代, 老虎一词也已出现, 例证如下:

例3:眈眈老虎底许来, 抱石踞坐何雄哉! (王恽, 《秋涧先生文集》)

例4: (白) 姐儿凶似老虎, 家公奔似山獐。 (《明清民歌时调集》)

在“老鼠”和“老虎”中, 这个“老”是由形容词虚化而成前缀。而在有些词中, “老”依然是实语素, “老”的最基本的意思是说人的年龄很大, 如“老人”、“老汉”。于是“老”又引申出指生命时间长, 当指一般的动物时, 有“老牛”、“老马”、“老狗”;指植物时有“老树”、“老槐”。可见, “老牛”、“老马”、“老狗”中的“老”是指牛、马、狗的年龄大, 是个实语素, 这个“老”与“老鼠”和“老虎”中的虚语素“老”是截然不同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老象”、“老蛇”、“老兔”中的“老”应该也是一个实语素, 那么留学生在说到“老兔”、“老象”时, 教师就应该表示肯定, 告诉留学生这样的说法是可以的, 但同时给予说明, 使留学生明白这些词与“老鼠”、“老虎”的区别。

“老+姓氏 (单音节) ”表示对某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 这种称呼可以指向不同的对象。对朋友最常用的称呼可以是“老张”、“老李”, 这一称呼通常用于三十岁以上的男性;称呼女性时则很少用, 虽然这里的“老”与实际年龄没有太大关系, 但毕竟不年轻了, 女性听了会很不高兴, 所以在称呼有些已经三十多岁的女性时, 我们还是在姓氏前加上“小”, 如“小周”、“小马”, 当然这是上级对下级或是平级之间的称呼。

对熟识的有一定交情并且年龄与自己不相上下的男性, 可以称呼一声“老兄”或是“老哥”, 对比自己年龄水上的可以称呼为“老弟”。但“老兄”这一称呼并不是很正式, 多用在批评或是规劝别人, 如:“老兄, 这么说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老+数学 (二到十) ”可以表示排行, 如“老二”、“老三”是根据在家中出生的先生顺序的排行, 不分男女。“老二”的意思是“第二个出生的孩子、排行第二的人”, 如:“这是我们家老二。”此处, 排行第一的称为“老大”, 但老大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那就是指帮派或小集团中的首领。针对排行提问的话, 可以问“排行第几?”或“排行老几?”但熟语“你算老几?”的感悟色彩就完全变了, 这样的问法是贬义的, 表示对对方不满意或是看不起对方。

教师对汉语词缀“老”在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和举例, 留学生在再次使用词缀“老”时, 犯错误和回避使用的现象会大大降低。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语素“老”的情况, 揭示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语素“老”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并从教学角度进行了说明, 也为如何解决汉语二语学习者学习中的困难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加拿大留学不同城市留学费用情况 篇2

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地区,25~28万RMB

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地区,20~25万RMB

阿尔伯塔省等其他地区,15~20万RMB

计算留学加拿大的费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费用情况: 加拿大留学的学费在加拿大,一个大学生为自己选修的课程所付的学费称为“Student fees”,各省和各大学各专业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全日制理科生或艺术专业学生每学年只需付450加元,医科或牙科学生每年付1600加元。但在大多数省份,国际学生比加拿大学生所要支付的学费要高,从1200加元到5800加元不等,视学生选修的课程而定。

加拿大留学的房费

人不能不住房子,在加拿大你可以选择住公寓或当地居民家。公寓指的是学校的公寓,类似于中国的学校宿舍,但价格要高达400加元一个月(合人民币3000元一个月)。

公寓设施齐全,有炉灶,且很多公寓楼下有自助餐厅。公寓一般是两人合住(费用不减半),你会拥有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roommate,这该是考验你交际能力的时候了。除了住公寓,有时校方会提供住在当地人家的方案,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的加拿大人住房面积都很大,可以租给留学生,这些房子设施比宿舍还要全,有浴室、电话……

两人合住价格在每人每月350加元至450加元,不过要租带空调的房子,运气最好也要每人每月1000加元之多。房租一般包括了所有费用,但电话费除外,每月只需20加元就可以随便打(长途另计)。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到加拿大一段时间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时候学生对所在城市已经比较熟悉,也结交了一些比较亲近的同学或者朋友,可以选择自己租住或者和别人合租。

但是租房价格、品质及有无房间出租等方面各地差别很大,许多学生合租较大独立屋内的套房(即带有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卧室的设备齐全的独用单位)。

部分出租单位会有家具,但是通常都要自己添置。公寓是另一种选择,有厨房、厕所、浴室以及一间或两间卧室。大多数出租公寓有冰箱及炉具但不包括家具或伙食。但是有些则在房租内包括暖气或电费。大多数房东要求预付损坏定金,租金则每月一次用现金或支票支付。

加拿大合租住宿的平均费用为每月250元至700元加币。套房或公寓的平均费用为每月400元至1500元加币。

加拿大留学的饭费

民以食为天,谈完住,就要谈吃。吃的费用弹性较大,少到每月几百元,多到几千元。最经济的办法是自己做,既合胃口,又便宜。加拿大的肉类很便宜,早饭可选面包等。

加拿大留学的杂费

需要注意,要在预算上加入买服装、书籍的费用,零花钱,公共车费,此外还要留些以备意外事件。这对经济实力是个考验!多数中国留学生一年总花费在1.5万至2.6万加元之间,但不包括从学校所在地到中国之间的往返路费。

有些人想打工挣钱,可加拿大留学生打工限制很多,搞不好要遣送回国,所以别指望打“黑工”。况且在你办理签证时,大使馆会审查你的财政状况,不合格的人是连签证都拿不到的。不过你也别灰心,如果你很出众,你可以申请奖学金、财政资助。

加拿大留学总费用

学费,一般来说,安大略省的大学对留学生收费较贵,超过10,000加元,魁北克省年约6,000至8,000加元,其他各省约5,000加元以下。

社区学院一般年需500-1,000加元。住宿及伙食费,若住在学校,包一日三餐,每年需6,000-7,000加元;若在校外与人合住,则可节省约1,000加元;医疗保险费,国外医疗费高昂;日常生活费,如交通、通信、娱乐、洗衣等,一般一年约需800加元。多数中国留学生一年总花费在1.5万至2.6万加元之间。

1.加拿大留学费用

2.加拿大留学费用汇总

3.加拿大留学费用汇总

4.加拿大留学去哪个城市

5.加拿大留学就业情况解析

6.加拿大留学生自主费用解析

7.加拿大留学生活费用汇总

8.加拿大留学费用一览表

9.加拿大留学院校费用及语言要求分析

中国在芬兰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 篇3

近年来,中芬关系一直较好。2015年10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芬兰总理西皮莱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5周年。李克强在贺电中说,芬兰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中芬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发展。当前,两国高层往来密切,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富有成效。中方愿以建交65周年为新的起点,同芬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夯实双边关系政治基础,挖掘经贸合作潜力,丰富人文交流内涵,积极构建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在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的芬兰,与国家整体福利制度相适应的教育事业非常发达。芬兰早在1921年起就实行义务教育,1980年起在全国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著名高等学校有赫尔辛基大学、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坦佩雷大学等。作为一个仅有55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的北欧小国,芬兰的优质教育体系享誉世界。芬兰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保持均衡发展,遍布全国的4300多所基础教育学校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没有名校和非名校之分,更没有打造名校之说。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从政府机构到公民家庭,整个社会形成教育网络体系,产生强大教育合力,以举国之力兴办教育。

即便处在如此高的水平和地位上,芬兰教育与文化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仍于2014年设立了一支工作小组开展本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工作。该工作小组提出大量发展性建议,以促进芬兰的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并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该工作小组认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更应关注科学教育。同时,该工作小组提出了促进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计划,其中主要强调了公共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培养,以及所有探索性学习课程和资格标准的修订。此外,小组提出信息通信技术(ICT)应该更系统地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而且科学研究也应该更好地融入实际培训中。该工作小组还绘制了《芬兰2020年科学教育蓝图》,即到2020年,芬兰将成为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世界强国。可以预见,科学教育将会很自然地融入到芬兰青少年的校内外学习中,并在本质上有助于培养芬兰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思维习惯。

20世纪初是芬兰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芬兰先后成立了理工大学、经济和商业管理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芬兰高等教育由大学和应用大学两部分组成,现有17所大学和27所应用科技大学,大学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应用科技大学旨在培养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而大学则更侧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大学设有不同的学院和系,包括人文、经济、工商管理、医学、自然科学、艺术等专业。应用大学下设许多具体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筑、计算机、工业工程等专业;艺术学院根据其学校的特点和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主要有艺术教育、电影与电视、摄影、舞台设计、纺织与服装设计、戏剧、表演、导演、舞蹈、灯光与音响设计等。芬兰高等院校肩负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全国的基础研究项目几乎全部在大学进行,只有高等院校有权授予科学研究学位。

二、芬兰的中国留学人员概况

芬兰是世界著名的高福利国家之一,在能源、电信、生物和环境等领域的技术及设备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芬兰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实力很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研究室众多,可以为工科专业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正是提供“高福利”与发展“高科技”的政策体制,使得芬兰的生活等费用相对较高。作为“新兴”的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国,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学生对芬兰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中国在芬教育机构就读的留学人员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在3000人以上。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涉及留学芬兰的项目共计10个,分别是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与芬兰互换奖学金项目、地方合作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国家留学基金委亦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赫尔辛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8-2013年,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赴芬兰的各类留学人员为245人,留学类别涉及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插班生五个类别(见表1);2013年在芬的各类公派留学人员数量超过100人。

芬兰是世界上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芬兰有着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以及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教育事业。芬兰高等院校是国家经济成果的重要提供者,她们不但提供前沿的和高科技的专业教育,同时与商业机构有密切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芬兰院校所颁发学位受到国际认可,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的青睐。

据学联会人员介绍,留学芬兰的研究生申请资格要求比较宽松,无论是“211工程”大学,还是大专、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均有申请赴芬兰高校深造的机会。芬兰综合性大学开设全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有400多门,具有中国学士学位者均可申请,除了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外,申请者还需要提供雅思6分以上或相应的托福成绩。芬兰语则可作为选修课学习。

除了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犯罪率低、重视人才等多项优势外,芬兰高校的计算机和通信专业也比较强。作为留学生,如果能够顺利毕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日后进入芬兰或者其他国家的计算机或通信公司则很有优势。另外,在芬兰接受高等教育是免学费的,但不提供奖学金。

三、中国驻芬兰使馆教育组

留学生管理工作概况

随着中国各类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为了团结广大留学人员共同学习和进步,并增进中芬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丰富广大留学生的生活,先后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工作的黄志刚、邓理明、高宇航等负责人,组织策划并依靠全芬各地的10余个中国学联组织及其网络系统,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和文体活动。仅2013年就组织各类留学人员活动20多场,在中外各主流媒体刊发介绍在芬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报道10余篇。

第一,定期召开学联社团工作会议。例如,于2011年2月19日召开了“2011全芬中国学生会暨学生学者社团工作会议”,邀请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联、图尔库中国学联、芬兰华人学生学者舞蹈协会等24个中国学联及社团的负责人及中国驻芬兰大使黄兴共计50余人出席。各学联组织和社团负责人在会上相互介绍和交流了学联的管理模式,并探讨如何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学联的知名度,提高学联在中国学生中的认同感和威望,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精神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丰富大家的生活。

第二,开展迎接新生工作。例如,于2011年4月支持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开展“赫大学联喜迎2011级新生”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帮助2011年入学的赫大中国新生尽快、尽好地适应新环境,并促使同学们尽早建立友谊。系列活动以整理、编写和公布《赫尔辛基大学中国新生入学指南》以及《赫大中国学联致赫大2011级中国新生的公开信》为起始,后续建立新生QQ群,接受咨询,帮助新生代领宿舍钥匙,前往机场接机,参加新生嘉年华,举办新生见面会,举办学联执委会纳新,并最终以举行中秋联欢活动作为圆满结束。系列活动给予新生实实在在的帮助,并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学联干部们认为有效帮助新生应该以及时提供有益信息为重点和起点。学联执委会开始收集那些对新生最有帮助的信息,加工整理后,编写成《赫尔辛基大学中国新生入学指南(赫大学联2011版)》。该《指南》共46页,17篇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涵盖对赫尔辛基市、芬兰签证申请流程、学生宿舍申请流程、手机卡、公共交通、到赫尔辛基的第一天、医疗事宜、旅游景点、超市与购物、资金携带方式、银行、行李清单、选课、如何与芬兰人相处、生活小贴士等的简介。率先用真诚和热情,主动帮助新生,为同学们做实事、做好事,在大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有力的双手,便是搭建彼此沟通、巩固中国学生学者人际网络、弘扬团结互助精神的良好方式。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希望并号召同学们将爱传递下去,鼓励得到过帮助的人将来去帮助更多的人,努力让今后每一届的中国新生都得到及时的、必要的、热情的和有助的关怀,坚持不懈地增进中国学生学者之间的沟通,在精神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第三,参加当地文体活动。例如,于2011年7月2日支持图尔库中国学联参加一年一度且影响最大的群众体育活动——帕沃·鲁米马拉松活动。帕沃·鲁米是芬兰长跑界的传奇人物,共获得过9枚奥运会金牌,以其名字命名的马拉松比赛已有20年的历史,每年都会吸引包括顶级运动员在内的众多长跑爱好者参加,2011年更是有3000多人报名参赛,其中24名中国留学生的参加成为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参赛的中国留学生选手向芬兰人民展现了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精神风貌,宣传了中芬之间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加深了芬兰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举办摄影展览。例如,2011年7月16日,在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芬兰教育部国际教育交流署(CIMO)等机构的帮助下,支持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芬兰”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摄影展,使更多的中国公众增进对芬兰的了解,同时提高芬兰民众对中国的友好度。

第五,参加市民联谊活动。例如,于2012年8月29日支持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联、芬兰中国学生学者合唱团、芬兰中国学生学者舞蹈爱好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参加在市政厅举办的演讲活动。该项活动由赫尔辛基市政府移民政策办公室和多语移民咨询中心承办,是赫尔辛基地区欢迎周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共有8个当地华人社团参加,与会人员达到90余人。华人社团的演讲旨在展示各社团对丰富在芬华人生活、发扬传统文化以及维护华人权益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论是在校的学生学者,还是已经走进职场的留芬华人,都在此次活动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联良好的发展风貌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好评。

第六,开展足球比赛。例如,于2013年8月17日支持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赫尔辛基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足球代表队,以及埃斯堡市、瓦萨市和图尔库市中国学联共同举办“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2013年足球友谊赛”,为中国学生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与平台。

第七,举办“两节晚会”。多年支持全芬各个中国学联组织办好每年一度的“国庆晚会”和“春节联欢晚会”,以凝聚广大在芬中国留学人员的民族心、爱国情、学子志。例如,2015年9月26日,众多留芬中国学生、学者欢聚在赫尔辛基市萨沃伊剧院(Savoy Theater),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及中芬建交65周年。中国驻芬兰使馆领导,济南舰、益阳舰及千岛湖舰组成的海军舰队部分官兵,华人华侨代表,中资机构代表,媒体,以及外国友人等嘉宾与同学们一同联欢。这是中国学生、学者首次登上芬兰国家级艺术殿堂,并与芬兰艺术家同台庆祝我国国庆。演出受到热烈欢迎,真情表达了近3000名留芬学生学者眷恋6300公里之外的祖国和亲人的心情。

第八,举办“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年度学术论坛”。于2012年6月9日,支持赫大中国学联、图尔库中国学联、坦佩雷中国学联、埃斯堡中国学联举办“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2012年学术论坛”,邀请芬兰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9位主讲人,就各自的学术成果、科研经验以及留学生安全问题进行了演讲。于2013年4月20日,支持赫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2013年学术论坛”,邀请高校、科研机构的8位优秀学者发表学术演讲。中国驻芬兰大使黄兴先生,使馆教育组负责人邓理明老师,使馆科技组负责人,孔子学院中方负责人,以及赫大国际处处长等也到会支持。赫大国际处处长肯定了中国学生学者在学术科研上取得的成果,表示中国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赞赏,并对中芬两国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学术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于2014年4月26日,支持并指导由赫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芬兰华人科技协会协办的“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2014年学术论坛”。邀请芬兰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9位优秀学者发表学术演讲,吸引了80余名来自芬兰各地的中国学生、学者踊跃参加。论坛的学术报告内容紧密结合在芬中国学生、学者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为经验丰富的学者与刚迈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第九,配合国家留学基金委实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评选工作。于2011年5月11日,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举行“2010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邀请驻芬大使黄兴出席仪式并为9位获奖留学生颁发奖励证书。于2012年5月11日,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大厅举行“201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获奖学生、导师、专家学者以及获奖人员家属等数十人应邀出席。邀请黄兴大使为5位优秀自费博士生颁发“2011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荣誉证书和奖金。于2013年4月24日,在中国驻芬兰使馆大厅举行“201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暨“新疆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获奖学生、导师、专家学者及获奖人员家属等数十人应邀出席。邀请黄兴大使为10位优秀自费博士生颁发“2012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为赫尔辛基大学的1位同学颁发“新疆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荣誉证书。于2014年5月13日,在中国驻芬兰使馆举行“2013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获奖学生、导师、留学生代表以及获奖人员家属等数十人应邀出席。邀请于庆泰大使为10位优秀博士生颁发了“2013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荣誉证书。自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来,截至2015年,已有89位在芬留学的中国自费博士生获得该项奖励。

第十,支持和指导芬兰各地中国留学生组建、完善并不断壮大各自的学联组织。以芬兰图尔库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为例,图尔库是位于芬兰西南部的海港重镇,芬兰的前首都,也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人口约18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图尔库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由在图尔库学习生活的中国学生学者自发组织成立的,并在中国驻芬兰使馆教育组的领导下,面向图尔库全体中国学生学者提供服务。2010年8月,该学联组织在芬兰正式注册,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非营利性团体。截至2011年,在图尔库注册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50人,主要分布在奥博大学、图尔库大学、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3所学校,专业集中在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国际商务、东亚文化研究等领域。随着图尔库中国学生学者人数不断增加,学联服务对象已超过300人。

在中国驻芬兰使馆教育组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学联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与奉献”宗旨,遵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重视团队文化培养,凝聚集体力量;代表并维护当地中国学人的权益,搭建使馆教育组与留学生沟通的桥梁,及时传达使馆以及教育组的各种通知与信息,及时向教育组反映大家的愿望、意见和建议,协同教育组解决图尔库地区学生学者遇到的问题;团结图尔库的全体华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加强与图尔库当地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展示祖国文化,树立在芬中国学人良好的风貌,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力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涵养、社会工作能力、人文关怀和身体素质,对内加强留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外加强与其他学联和社团的交流,发展与兄弟学联之间的友谊;以“立足服务,扎根心灵,体现纽带,共创和谐”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图尔库中国学人之家。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服务大家,2009年10月学联换届以后,基于内部分工的组织建设体制进一步完善,如各学校都设有负责人,并在学联担任副主席,使得分散在各学校的中国学人能更容易地组织起来,整个学联活动的开展也更加均衡,学联中的每个成员得到了更多锻炼。学联设有秘书、体育、文艺、生活等部门。学联的活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负责制;学联设独立银行账户;学联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在不断健全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学联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为四川汶川地震发动募捐活动;配合2008年奥运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当地著名的帕沃·鲁米国际马拉松赛事;组织学联成员到当地小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举办“中华美食大赛”和“卡拉OK大赛”;举办中芬足球友谊赛暨留芬华人学生学者城际足球邀请赛;成立“全芬篮球协会”并举办友谊赛;成立“全芬化学化工研究会”并举办学术会议。

留学情况 篇4

一、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现状

近年来, 留学人员回国寻求自身发展已经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留学人员已达122万人, 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归国留学人员达30余万人。目前, 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的72%是“海归”, 81%的中科院院士、54%的工程院院士也是“海归”。在全国创办的60多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中, 留学人员创办企业5000多家, 年产值逾100亿元。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的67%、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的40%、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的30%都是留学回国人员。

据统计, 1978~2004年, 黑龙江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渠道共派出留学人员近5万人, 占当时全国留学人员总数的7.1%, 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 是全国派出留学生较多的省份之一。学成后回省的留学人员约为4700余人, 占全国回归人数的2.7%, 其中博士500多人, 博士后60多人, 硕士2000多人。在黑龙江省“海归”中, 担任两院院士的有20人, 占全省两院院士总数的65%, 回国后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占全体博导总数的45%左右, 担任学科带头人的占60%以上。他们所学的专业与学科领域比较广泛, 如信息技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电子工程、环保、机械制造、金融、商贸等, 90%分布于大学、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骨干和精英。当中许多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很多人享受政府津贴, 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省内近几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科技工作者中有80%以上是“海归”。

二、构建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多年来对留学回国人员在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 大胆使用, 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温暖、工作上顺心、学习上有所提高, 增强了其为龙江振兴而拼搏的责任感、使命感。黑龙江省制定了相应政策, 例如《黑龙江省吸引海外学人回国工作指南》、《黑龙江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为我省服务的若干意见》、《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安置暂行办法》等。据初步统计, 自2000年以来全省各地市、各部门、各单位共出台涉及海外学人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33项, 政策措施280多条。

历届省领导多次出席留学回国人员举办的活动, 会见海外学人, 倾听他们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例如, 在2002年我省海外学人创业洽谈会召开之际, 前省委书记宋法棠致信海外留学人员,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黑龙江省这片土地对于人才的渴望, 感动了大批海外学子。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后, 前省长张左己在2004年召开的海外学人网上洽谈会上发表电视讲话, 全面介绍黑龙江省的情况, 对海外学子发出了诚挚邀请。黑龙江省人事厅、教育厅、科技厅、公安厅、侨联、欧美同学会、贸促会等为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 做了大量实际有效的工作。例如, 省教育厅设立了专项资金200万, 作为海外留学人员与黑龙江省合作科研项目予以的资助。省科技厅设立了青年留学回国人员科技计划, 每年都为回国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项目支持。省市政府在哈尔滨和大庆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000年创办的哈尔滨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 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8名留学回国人员进园创业, 创办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孵化成功企业 (毕业) 30多家, 高科技项目129项。截至2008年下半年, 共有企业100多家, 创业者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7%, 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 许多领域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投入产出值远远大于其他传统产业。大庆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于2001年3月, 是大庆市政府为海外学子提供的创新创业基地, 截至2008年下半年, 已经创办企业63家, 孵化成功企业 (毕业) 14家, 现有企业34家。吸引了130多名博士生、720多名硕士生来高新区创建各类中小型科技企业230多家, 成为大庆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牵动力量。

三、黑龙江省吸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的措施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吸引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 党中央提出要统筹资源、完善政策、健全机制, 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江苏省实施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提出“十一五”期间, 引进5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和若干人才团队, 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以上资金, 对每位引进人才或团队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支持;2008年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增加到2个亿, 提出每年引进15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无锡市实施了“530计划”, 提出用5年时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截至2007年底, 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68个, 。北京市制定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意见》等, 并于2008年12月正式成立了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全方位为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上海市制定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 先后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计划”等专项引才工程。广西等西部省区还实施了创新创业人才小高地计划, 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 黑龙江省也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海外学人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认真研究“点对点”模式, 把海外学人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虽然黑龙江省近几年在引进海外学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也应看到,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无论在引进留学回国人才的数量和层次上, 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 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应当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推出一批特色项目, 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支撑,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十一五”末期乃至“十二五”前期, 要有效整合配置科技资源, 着力打造四个科技平台, 即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科技企业发展平台, 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企业集群, 形成竞争优势, 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

(二) 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商业金融机构、医疗单位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吸纳到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和特长的岗位, 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引进人才, 可以担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商业金融机构、医疗单位的领导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领衔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 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参与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订、重点工程建设, 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组织等。

(三) 要大力推动科研工作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科研和管理机制, 用全球视野、国际化方法招聘黑龙江省急需的尖端人才, 给予引进人才相应的科研自主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支配权, 积极探索既能够符合国际惯例又充分体现龙江特色的引才模式。根据引进人才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性质, 实行弹性考核制度, 避免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对引进人才可以实行协议薪酬制, 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还可实行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四) 实施高端人才带动战略, 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对于特殊人才, 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可不受所有制限制, 不受内外资限制, 不受学历和年龄限制, 不为所有, 但求所用, 只要你特别优秀, 只要有助于企业创新发展, 开发区和创业园就应当帮助争取资金支持, 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应指向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即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拥有技术专长和创新精神, 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能够发挥核心作用的技术精英、管理精英和营销精英。这些高级人才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和创业激情, 思维清晰, 反应灵敏, 创新意识强, 对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具有较强的容纳能力, 富有冒险精神和探奇心理, 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感受到变革的快感。

(五) 建立并不断完善“海外学人专家数据库”、“黑龙江省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数据库”、“黑龙江省归国人员数据库”等, 及时掌握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及企业集团年度科技外事活动计划, 扩大海外学人创业服务的影响, 吸引更多的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及合作交流。

总之, 要把黑龙江省的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创业与工作相结合、支持个人与扶持企业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理想平台, 让海外高层次人才到黑龙江来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和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才问题研究报告[R].

[2]归国留学人员为龙江经济加快发展服务[N].黑龙江日报, 2008-11-15.

留学韩国各项费用情况 篇5

申请韩国留学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在韩国留学学习生活有需要多少钱呢?这些都是留学生们需要了解的.。本文做了相关介绍,一起来看看。ZN8

境内费用 13000――16000元ZN8

1、办理护照 250元左右 (公安部门收取)ZN8

2、材料公证 200元/份(当地公证处收取)ZN8

3、中介服务费 10000元左右(学校不同,收费不同)ZN8

4、领事馆签证费 650元 (领事馆收取)ZN8

5、体检费 350元左右 (当地出入境检疫局收取)ZN8

6、机票费 1500元左右 (航空公司收取)ZN8

7、汇款手续费 500――1000元(当地汇款银行收取)ZN8

境外费用 20500――46000元(不含食宿费)ZN8

1、学校申请费 500――1200元左右(韩国大学收取)ZN8

2、语言学费(1年) 20000――45000(学校不同,大学收取)ZN8

3、食宿费 1500元/月( 汉成以外),3000元/月(汉城以内)ZN8

留学情况 篇6

赴乌克兰留学应注意的相关情况和问题

【教育部网站】据了解,当前赴乌克兰留学存在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部分留学人员持有不被承认的本科文凭。二是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应一些留学人员的要求,随意更改正规学习年限。三是以就读中外合作办学名义缩短在乌留学时间。四是个别在乌克兰专门从事留学中介活动的华人,利用赴乌克兰留学费用低和一些学校对国际学生教学和管理上的漏洞,勾结乌克兰当地的非法分子,制造假证,谋取不义之财。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有关部门正积极开展工作,加大对相关活动的规范管理。同时,为维护我赴乌克兰留学人员的利益和赴乌克兰留学的正常秩序,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提醒我赴乌克兰留学人员、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关部门:第一,要密切注意上述相关情况。第二,当前乌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制定招收国际学生的统一标准,高校对国际学生的招收和管理制度不统一。第三,我国在乌克兰学习的留学生,基本以高中毕业到乌克兰读本科为主,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艺术和语言等学科,而在乌克兰办学水平比较高的理工科专业就读的学生较少。第四,通过可靠渠道全面了解国外相关情况,特别是留学学校的相关信息。

http://www.moe.edu.c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rankings come out

美国大学排名出炉

【美国教育联盟】2012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刚出炉的大学排名中,前20的大学排名和往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并列第一,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和宾大并列第五。达特茅斯学院从去年的前10稍有跌落,排名第11。加州大学伯克利依然稳坐公立大学第一,依然排名第21位。

最大的变化是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大学,从去年的第47位蹿升到第38位。迈阿密大学也成为佛罗里达州排名最高的大学,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前40,也成为近年上升幅度最快的大学之一。排名的上升更多取决于迈阿密大学优异的师资力量、突出的学术水平、高端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丰富的学生构成、强力的校董、优秀的校友等。

http://www.xueus.com

The first sino-japa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friendly communication was held

首届中日职业教育友好交流论坛举行

【大连晚报】由大连职业教育院校和日本东京京都专修学校各种学校协会主办的首届中日职业教育友好交流论坛近日在大连远洋洲际酒店举行。日本早稻田大学、关西国际大学等22所院校及大连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校、商务学院等10所院校的领导参加会议。

与会中日学校就职业教育的发展远景、中日校际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留学生互换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这次论坛对推动大连市职业教育院校的国际化拓展、与日方院校的职业教育交流、促进职业教育迈向更高层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dlwb.com.cn

The students from china is the most students’ resources inAmerican

中国学生留美潮席卷全美 成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源

【中国新闻网】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学期刚开始,中国学生的留美浪潮在美引发关注。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2010学年全美外国学生人数为699230人,中国最多,占了127628人,比前一年增加了30% (印度第二,104897人;台湾地区第五,26685人)。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说,将加快留美学生的签证速度,估计中国的留美浪潮将会持续扩大。在差不多70万的外国学生中,加州最多,占94279人,纽约州第二,占76146人;加州的南加大外国学生达7987人,是全美外国学生最多的大学。

中国的留美学生,向来以研究生为主,这种情况至今未变(今秋的研究生比去年增23%),但本科生(undergrads)的人数却突飞猛进,在2009~2010学年的127628人中,本科生占39921人,比前一年大增50%,是2005年的五倍。

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一项最新研究所说,留美学生的主要动机是就业机会。留美的中国学生,无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大都选读工程和经济有关科目,认为有助就业,毕业后海归,更符合企业的跨国人才需求。

http://www.chinanews.com

The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has the good Prospect

加拿大留学新方向:职业技术类前景看好

【加拿大留学网】近年来,婚纱影楼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随之而来,拥有化妆、美容等专业技能的人才越来越紧缺,有相关留学背景的人才更是炙手可热。到国外去学“美丽艺术”!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学习“美丽艺术”,经济压力可都不小。據专家介绍,标准点的几种课程设置,最便宜的学费也要25360元,最贵的高达34700元。除了经济压力之外,学生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吃不了苦,是干不了这行的。培训都是高强度的,会给学生很多实习机会,完全模拟工作状态。虽然美容、化妆、造型这些工种赚钱都不少,但这些钱都是真真正正的血汗钱。

除了“美丽艺术”,维修类(如管道维修、木材维修等)和电脑游戏设计、电影编辑、汽车工程、飞机制造等技术类中职、高职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到加拿大留学。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注重技术的国家,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专业设置非常合理。在加拿大,技术类人才的起薪甚至高于研究生,在当地就业前景特别好。

http://www.caliuxue.com

The universities in American fall in difficulties

美国高校困难重重

【路透社】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称,自2008年以来,全美公立、私立大学普遍面临捐赠基金亏损、流动性收窄、校友捐赠减少、地方政府援助减少以及学生抵制学费上涨等诸多困难。

2007~2009年经济衰退重创美国各州收入,金融危机令很多大学的捐赠基金严重亏损。为保证小学、初中教育不受影响,很多州开始削减高等教育资金。

穆迪在一份特别报告中称:“迄今为止,美国非营利性公立和私立大学中,还没有出现违约或破产的情况,凸显该行业信用的强度与韧性。”穆迪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继续上升,学校的捐赠基金和资产负债表重新向好,捐赠亦将向好。

http://cn.reuters.com

The pay education proportion reduced by 30% in four years in Russia

四年间俄罗斯有偿教育比重减少30%

【俄罗斯经济与生活网站】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在“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中表示,俄罗斯的有偿教育比重在四年内减少30%。

据俄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介绍,在2011年不足1/3的人入学到了收费地点,2/3的人入学到了预算拨款教育地点。而在3~4年前,两者的比例大约是1:1。

至于学校,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部长表示,新的教育标准是确保全额的预算拨款,且无一例外。但是,我们不能禁止家长为某种额外的服务付费,我们认为禁止家长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http://commerce.d bw.cn

Singapore education will be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新加坡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

【联合早报网】有鉴于国际局势的大变动,新加坡未来20年的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培养有价值观和有竞争力的新一代国人。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日前在新加坡教育部一年一度的工作蓝图大会上,向1800名校长、副校长和教育部官员陈述新加坡教育未来将“以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为发展重点。所谓“价值”,包括“自我价值”“道义价值”和“公民职责价值”。自我价值给予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道义价值”培养学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尊重、负责、关怀和赏识他人;“公民职责价值”则培养学生成为坚强、有毅力、有知识、有见闻,国家有难,能奋起捍卫祖国的好公民。

为了从“能力导向”转往“价值导向”,新加坡教育部将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组,全面规划学生的品格教育课程,检讨课程发展活动评分架构。新加坡教育部也会修正行之有年的“卓越学校模式”“奖励计划总蓝图”,回归以学生为本,发展全人教育的目标,减轻教师行政工作量,以及重新界定“好学校”的定义。

留学情况 篇7

策和建议, 以提高海南高校留学生管理水平。

海南高校留学生调查分析对策建议

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 海南的国际知名度逐步提升, 加之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来海南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与年增多。然而, 来琼留学生数量的增加, 也势必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种考虑, 我们对海南省高校的留学生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并据此提出一些留学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海南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结果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来琼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笔者及其科研团队根据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 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 先后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对在校留学生进行了随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答卷112份, 有效回收率93%。

2. 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着针对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的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因为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 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势必存在着文化冲突的情况, 这无疑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 留学生在海南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困惑。因为要改善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质量, 必须从解决留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 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可以说, 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问题, 改善服务。要解决问题, 就要了解清楚留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和困惑。

(3) 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包括来海南高校学习的专业、来海南前的汉语水平、和中国师生的交往及沟通情况、住宿情况、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管理工作的建议、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等。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些基本信息, 有助于准确把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症结,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对策。

(4) 留学生对海南高校教学及课程安排、任教师资的水平、学习及生活设施、学习氛围、图书馆外文藏书和服务以及留学生网站建设情况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决定着留学生在海南高校留学的质量, 也必然决定留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因此是留学生比较关心和重视的内容。同时, 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也有助于我们改善海南高校的软、硬件条件, 完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 为今后海南高校的留学生招生和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创造有利的条件。

3. 调查的主要问题与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得出了如下的调查结果, 这些结果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1) 留学生中普遍具有宗教信仰。在回收的有效答卷中, 有73%的的留学生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且都是作为学历留学生在海南医学院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另外, 还有6%的留学生信仰佛教, 16%的留学生信仰天主教, 5%的留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2) 在专业方面, 有31%的留学生来海南是为了学习汉语, 有69%的留学生学习医学, 这与海南医学院集中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历留学生有关。这说明除了这些医学专业的留学生外, 其他留学生在海南学习的主要专业是汉语。

(3) 从来海南之前的汉语水平来看, 问卷结果显示, 有69%的留学生从未学过汉语, 20%的留学生仅学过几句, 只有11%的留学生来海南之前学习汉语超过半年以上。

(4) 在住宿方面, 有64%的留学生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留学生宿舍, 但仍有近36%的留学生在校外居住。这固然和留学生追求自由的个性特点有关, 但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5) 关于留学生和中国师生的交流沟通方面, 有59%的留学生选择和中国师生仅有一点点沟通, 选择沟通较多的仅占28%, 另有13%的留学生选择很少或非常缺乏和中国师生的沟通。沟通在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 加之语言交流的障碍, 造成一定的沟通困难, 势必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6) 当被问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 有60%的留学生选择管理工作同其实际需求不一致, 文化环境不适应, 有40%的留学生选择语言障碍。

(7) 在问及学校管理部门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碰到的困难时, 有74%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 只有26%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

(8) 在回答学校管理部门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 有61%的留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39%的留学生选择沟通能力。同时, 留学生在答卷中还建议管理老师加强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

(9) 在问及碰到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向谁寻求帮助时, 有54%的留学生选择朋友, 有43%的留学生选择同学或室友, 仅有3%的留学生选择管理老师。

(10) 在问及教学上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 有58%的留学生选择教学方法, 有42%的留学生选择教师的外语水平, 但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安排总体比较满意, 对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满意度一般。

(11) 在问及在学校图书馆能否借到所需要的外文图书时, 有62%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 有38%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

(12) 在问及对学校的留学生网站是否满意时, 有61%的留学生表示不满意, 22%的留学生表示尚满意, 只有17%的留学生表示满意。

二、海南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海南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份, 以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闻名于世,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气候条件, 迷人的热带风光,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各国学子。特别是随着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逐步实施, 海南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这些都为海南的国际教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 海南各高校在留学生的招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接收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应看到, 海南在相关基础设施、师资水平、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这些又给海南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从以上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调查结果来看, 海南省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第一, 应积极面对留学生管理中的文化冲突现象, 有效地解决教育管理中沟通不畅的问题。沟通不畅是问卷调查中反映突出的问题, 有59%的留学生选择和中国师生仅有一点点沟通, 选择沟通较多的仅占28%, 另有13%的留学生选择很少或非常缺乏和中国师生的沟通。另外, 还有60%的留学生在问卷中表示, 管理工作同其实际需求不一致, 文化环境不适应, 这实际上也是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

人类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个性。因此,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在交往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虽然人际交往是人类共同的需求, 但是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个体, 即“受到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影响”的个体被赋予了某种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因此, 在他们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和另一种文化群体的人交往时, 就不免会受到这种“文化遗传基因”的影响, 会发现各自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规范和准则不相同, 双方许多行为有差异, 甚至互相抵触。由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可避免。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必然会导致他们在编码和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及篇章理解或话语组织方面的差异,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共处成为比较困难的事。留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 在认识和处理事物时, 留学生之间以及留学生和管理老师之间势必存在着一个观点、看法、思维方式等摩擦、碰撞和逐步融合的过程, 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冲突现象。首先, 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和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沟通不畅的问题, 设身处地地为留学生着想, 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他们的“文化休克”和“文化乡愁”, 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其次, 应有意识地研究留学生来源国的文化概貌, 以增强和留学生沟通中的亲和力, 真正走进留学生的内心深处, 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另外, 改革留学生管理方式, 实行“趋同”化管理。应改变长期以来对留学生单独授课、单独住宿和单独管理的情况, 这种情况人为地将留学生同中国学生隔离开来, 非常不利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笔者认为, 应实行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无差别的“趋同”化管理, 为留学生创造同中国学生交往的宽松校园环境, 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 更快地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 以利于交流和沟通。最后, 还应该充分尊重差异, 对各国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学习安排等, 给予承认和尊重, 不宜过多干涉。至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只要不违背留学生生活管理制度, 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和休息, 也不应多加干预。

第二, 加强海南高校的留学生教育硬件条件建设。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留学生普遍对所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满意度一般。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 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 改善的力度还不够。比如, 在问卷调查中, 仍有38%的留学生表示, 在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找不到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外文书刊;再如, 对于所在学校的留学生网站建设, 有61%的留学生表示不满意, 22%的留学生表示尚满意, 只有17%的留学生表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 依海南目前的留学生教育设施及硬件条件, 仅能吸引俄罗斯、日本、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一些国家的留学生, 对西方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吸引力不大。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海南的国际教育必然要走向世界, 要想做大做强留学生教育事业, 尚须进一步改善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硬件设施, 使国际教育成为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

第三,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留学生师资队伍, 尤其是提高英语授课留学生教师的英语水平。在调查中, 我们得知, 留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安排总体比较满意, 但当被问及教学上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 有58%的留学生选择教学方法, 有42%的留学生选择教师的外语水平。可见,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是留学生教学中要破解的两个重要课题。据调查, 海南省招收的学历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海南医学院, 这些留学生绝大多数攻读的是医学专业 (西医) 即MBBS (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 。由于英语是其国家官方语言, 他们已熟练掌握, 且毕业后基本是选择回国工作, 其学习的直接目标是掌握现代医学知识, 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这就意味着专业授课老师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学语言跟不上, 势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会严重影响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MBBS课程采取全英教学, 这既是吸引留学生来华学医的重要原因, 也是我国高校走向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因此, 一方面, 学校应着力培养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聘请外籍专业老师参与基础课程的授课工作, 带动本校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 以确保留学生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应加强留学生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克服给中国学生上课的满堂讲授的传统做法, 采取诸如讨论式、案例式、问题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结合留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四, 转变管理观念, 变管理为服务, 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人本化的优质便捷的服务。海南目前已经站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海南的教育要走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要建设一流的国际教育, 必然要求具有一流的管理与服务。留学生教育的改善不仅要依靠硬件条件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改善。在调查中, 当被问及学校管理部门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碰到的困难时, 有74%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在回答学校管理部门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 有61%的留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39%的留学生选择沟通能力。同时, 留学生在答卷中还建议管理老师加强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还有, 在问及碰到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向谁寻求帮助时, 有54%的留学生选择朋友, 43%的留学生选择同学或室友, 仅有3%的留学生选择管理老师。可见, 提升海南高校留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办事效率, 已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 各高校要改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加强对留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强化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增强对留学生的人本关怀;二是培养其沟通能力和管理的亲和力;三是提高其英语水平, 可以选派外语水平较高的老师充实到留学生管理队伍。其次, 加强对留学生的安全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留学生中, 有近36%的留学生在校外居住。海口地处热带, 又是滨海城市, 各高校一般都远离城市繁华地带, 因此每年学生的食品卫生事件、溺水事件、治安事件都较易发生, 留学生校外居住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最后, 建立海南各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长效沟通合作机制,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定期交流, 互通信息, 取长补短, 以提高海南高校留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3所高校留学生情况的调查, 分析目前海南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以提高海南高校留学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海南高校,留学生,调查分析,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63.

[2]邵旭平.跨文化交际对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33.

[3]王同亚.论跨文化心理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2) .

留学情况 篇8

关键词:双音节形容词,状语,句法,语义,相似等级干扰

在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中, “直接作状语的双音节形容词不多”。据我们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一年级词汇进行统计,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情况:

A.不能带“地”的共有9个词;

B.一定要带“地”的有63个词;

C.可带可不带“地”的有102个词。

山田留里子对《形容词用法词典》918个双音节形容词义项进行考察, 得出结果是:

A.能作状语的有468个, 占51%;不能作状语的共450个, 占49%;

B.作状语绝不能带“地”的只有5个, 仅占能作状语的双音形容词的1%;

C.作状语可带可不带“地”的有143个, 占能作状语的30.6%;

D.作状语一定要带“地”的共320个, 占能作状语的双音形容词的68.4%。

也就是说, 在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中, 能作状语的双音节形容词后带“地”的形容词, 包括可带可不带和一定要带的, 是作状语的双音节形容词的绝大多数。对这作状语的绝大多数汉语双音节形容词进行讨论, 探讨其准入条件, 就基本能掌握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一些规律。因此, 我们下面主要讨论汉语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情况的准入条件。

一、句法条件

A、状态形容词可以自由地做状语, 性质形容词不管是单音节的还是双音节的, 做状语都受到限制。

B、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动词可以带附属成分, 带了附属成分必须带“地”。

C、如果被修饰的只是一个单音节动词, 双音节形容词后一般要用“地”。

二、语义条件

1、语义指向条件

A、描写动作者, 语义指向人物或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作状语时一般都要带“地”。例如:她的肚子难看地挺着。

B、描写动作、变化, 语义指向动作、变化, 或伴随指向人物、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带“地”的情况比较复杂:多数双音节形容词, 可带可不带, 如:他顺利 (地) 通过了考试。

2、认知语义条件

A.[+系物性]是汉语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带“地”的必要条件。

所谓[+系物性], 就是与事物相联系, 修饰限制事物的特性。这也就是要求不附带其他条件进入状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进入状语之前本身就要与某些动作行为相联系, 要求进入状语的成分必须具有与动作相关联的语义特征, 也就是在认知语义上能够表时间、速度、频度、范围、程度、方式、情状的词语, 而这些认知语义是与动作行为紧密联系的。但如果不与动作行为相联系而要进入这个位置, 则必须要有其他的附加条件, 这就是具有[+系物性]的汉语双音节形容词要进入状语的位置, 必须带“地”的原因。如:

(19) 她的肚子难看地挺着。

(19) ′*她的肚子难看挺着。

B.[+系动性]是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带“地”进入状语位置的充分条件。

所谓[+系动性], 是指与动作具有联系的特性。[+系物性]是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带“地”的必要条件, 但某些描写动作、变化的具有[+系动性]语义特征的双音节形容词也能进入状语的位置。如:

(23) 他顺利 (地) 通过了考试。

这说明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带“地”, 除了要有[+系物性], 还要有[+系动性], 才能把这些能带“地”进入状语位置的描写动作、变化的双音节形容词包括在内。

C.[+伴随动作性]是汉语双音节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带“地”的补充条件。

部分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带“地”进入状语位置还要具有[+伴随动作性], 具有[+系物性]的汉语双音节形容词, 静态地看它们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情状, 但却不是事物独有的孤立的情状, 还具有[+伴随动作性]的语义特征, 这种事物或人物情状往往是与某种动作行为相联系的, 是某种动作行为进行时所呈现出来的, 伴随着动作行为的进行, 具有[+伴随动作性]的语义特征。在认知语义上, 它们都表示“某人 (有时是某物) 在施行某个动作行为时显得……”。语义上明显具有既与事物、人物相联系又与动作相联系的特性。如:我快乐地笑了。“快乐”的语义指向表人的“我”, 但是又与动作“笑”相联系, 在语义上是由于“快乐”致使“笑”这个动作的发生。张国宪指出, 这种既表动作情状又表事物情状的词语, 表示事物情状是它们基本的, 表示动作情状是派生的。但[+伴随动作性]不是决定双音节形容词带“地”进入状语位置的决定性因素。

3、语义类型

(1) 语义指向人物或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语义指向人物或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这个“人物或事物”在语义的角度可以指施事、当事、受事、客事等, 此类形容词大多带“地”。在《大纲》中, 语义指向施事、当事、受事、客事的作状语双音节形容词, 其下位义类可分为:表示表情、心情、心理、状态、姿态、态度、性质、结果、形态等等。

Ⅰ描写施事的:

A.表示表情:孩子奇怪地看着我。

B.表示心情:他高兴地跳起来。

C.表示心理:老人幸福地度过了晚年。

D.表示状态:孩子安静地躺在床上。

E.表示姿态:她抱着书, 困难地挤在车里。

F.表示态度:每一次他都客气地回答:“好的, 先生。”

G.表示性质:这本书精彩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H.表示结果:大家都清楚地看出两样东西的区别。

Ⅱ描写当事的:

I.表示形态:几十个桌子整齐地排列在地上。

Ⅲ描写受事的 (包括隐含的和显现的) :

H.表示结果:太阳暖和地照着。

Ⅳ描写客事的:

H.表示结果:要把他合适地安排在工作岗位上。

(2) 语义指向动作、变化伴随关联人物、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语义指向动作、变化伴随关联人物、事物的双音节形容词, 此类形容词可带可不带“地”。在《大纲》其下位义类可分为:表示比较、表示、频度、程度、态度、方式、情状、范围等等。

A.表示比较:你们两兄弟我都一样 (地) 对待。

B.表示时间:叶子突然 (地) 不见了。

C.表示频度:大家应该经常 (地) 来往。

D.表示程度:这样我就更容易 (地) 记住了他的名字。

E.表示态度:他平时认真 (地) 工作。

F.表示方式:事情可以简单 (地) 描述一下。

G.表示情状:大家正在紧张 (地) 工作。

H.表示范围:他的自信主要 (地) 表现在工作上。

三、汉语规则的选择性迁移

1、印尼留学生在选择汉语形容词带不带“地”时的倾向性

在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情况的问卷调查中, 在第14题未注明是双选的情况下, 初级学生选择带“地”的选项, 占本年级人数的78%;中级学生选择带“地”的选项, 占本年级人数的88%;高级学生选择带“地”的选项, 占本年级人数的89%。但在注明是双选的第15题中, 初级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带“地”的选项, 占本年级人数的67%, 也就是说, 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 初、中、高级印尼留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带“地”的选项。选择并没有因为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变, 相反, 准确率和集中度更高。

2、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知识点在《大纲》中的分布

在《大纲》中,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知识点只出现在一年级的语法项目表中, 在第三个语法项目“句子成分”中提到: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 不用‘地’。双音节形容词后多用‘地’, 有时也可以省略。形容词性短语作状语要用‘地’。重叠的形容词后, 可以不用, 用‘地’时则强调状语的描写性”。

附注中提到“关于‘地’的使用和省略问题, 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

3、知识点的分布、印尼留学生倾向性与选择性迁移的关系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知识点只出现在一年级的语法项目表中, 二、三、四年级都没有出现。可见,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知识点是要求在初级完成的, 而在中、高级阶段对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初级阶段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完成的。

“双音节形容词后多用‘地’”作为《大纲》一年级语法项目明确提出的教学知识点, 那么在传授过程中, 这个知识点必然会被作为基础知识来要求留学生掌握, 这充分体现在调查问卷中一年级印尼留学生在对“地”选项的倾向性选择上。这种倾向性选择, 即使到了中高级阶段, 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如第14题的88%和89%。由于《大纲》中大多数作状语的双音节形容词 (包括可带可不带“地”的) 都可以带“地”, 即使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 相关的知识积累越多, 留学生还是选择了初级阶段的学习经验——双音节形容词后多用“地”, 这就是印尼留学生的选择性迁移。

四、汉语规则的逆迁移

逆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对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知识的逆迁移发生在中高级, 特别是在高级阶段。通过调查问卷的第15题双选选项的统计, 初级阶段的印尼留学生正确率为11%, 高级阶段的印尼留学生正确率为89%, 高级学生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可带可不带“地”的知识掌握比初级阶段的学生好得多, 提高了78%, 这是留学生对原有知识——“双音节形容词后多用‘地’”的补充的逆迁移所获得的提升。证明了在提示的情况下, 由于逆迁移带来的成效。

五、母语语法规则的负迁移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往往表现为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 如反应定势等, 对另一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产生消极影响, 或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增加。被试印尼留学生的母语是印尼语。印尼语中, 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的句子成分叫状语。因为汉语印尼语都有状语, 而且都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那么印尼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的情况的时候就会受母语印尼语的影响, 这是母语语法规则的负迁移。

1、印尼语形容词作状语的位置借用

Krashen认为, 学习者没有足够的目的语知识达到目的时, 可以用第一语言来开始话语。也就是说, 当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知识来进行操作的时候, 如果这种目的语知识缺失, 学习者会选择使用母语的知识规则来进行操作,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偏误。

汉语和印尼语在语序类型上同属SVO型语言。印尼语形容词作状语, 位置较为灵活, 可位于句首、句中主谓之间和句尾。虽然双音节形容词也可以分布在句首、句中和句尾, 但还是以句中谓语中心词前为常见位置。因此, 印尼留学生受印尼语形容词作状语的位置干扰, 特别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 出现习得上语序不当的偏误, 如:*他跳起来地高兴。*他对她好地特别。*他在外面晒太阳地舒服。

2、由印尼语词“dengan”或“secara”引起的相似等级干扰

Jackson认为:当两种语言的等值项或等值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相似点和一些差异时, 偏误就会出现。也就是说, 干扰可能出现在两种语言间存在“决定性相似度”。

印尼语的形容词作状语, 常和“dengan”或“secara”连用, “dengan”、“secara”在印尼语中能起到突出情态方式的作用, 可位于形容词前面和后面。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 有的一定不能带“地”, 有的一定要带“地”, 有的可带可不带“地”。而在印尼语作状语的形容词中, 也存在一定不能带“dengan”或“secara”的、一定要带“dengan”或“secara”的、可带可不带“dengan”或“secara”的情况:

A.一定不能带“dengan”或“secara”的

Dia lebin rajin belajar.

他更加努力学习

B.一定要带“dengan”或“secara”的

Dia melompat dengan girangnya.

他跳起来高兴

C.可带可不带“dengan”或“secara”的

Dia memperlakukan dia (dengan) sangat baik.

他对她特别好

但印尼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带“地”情况时并不会过多地受作状语的印尼语形容词和“dengan”或“secara”连用的复杂情况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德熙.朱德熙文集[M].商务出版社, 1999.

[2]山田留里子.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 1995, (3) .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 2001.

[4]刘月华, 潘文娱, 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增订本) [M].商务印书馆, 2001.

[5]莫雷, 主编.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张琼郁, 编.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留学情况 篇9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对新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 是指初居新文化环境的人, 不断克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 从交际行为、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 最终达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学会在新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①留学生作为跨文化适应的主要群体, 通过研究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现状, 分析他们在海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 以此帮助更多的留学生更好的适应海外跨文化生活。

由于地缘关系较为亲近, 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等方针政策。近几年来, 云南省各高校与泰国高校间交流频繁, 经常组织互派学生、互派教师、学术研讨等交流活动。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 近年来先后与泰国博乐大学、泰国东方大学以及泰国皇家北柳师范学院开展校际交流, 建立了“1+3”、“2+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 可以为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意见。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曲靖师范学院国际学院通过“2+2”和“1+3”中泰联合培养模式赴泰国博乐大学攻读学士学位的50名学生。其中男生19名, 女生31名。年龄均在19-24岁之间, 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 (35人) 和泰语 (15人) 。赴泰时间均在一年以上。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55份, 回收53份, 回收率为96.3%,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有效率为94.3%。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到泰国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支持系统以及对赴泰留学的感受共6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选择性问题被分为了五个维度, 从1至5分别表示“很不适应”、“比较不适应”、“一般”、“比较适应”和“很适应”。最后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值, 分值越低说明在这个方面的适应有困难, 反之说明困难较小。

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主要是为了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深入了解, 帮助访问者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本次研究中共访谈学生10人。

三、赴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1、基本生活情况。针对基本生活情况的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分别是饮食、宿舍生活、气候、交通体系和语言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得分最低的是关于气候方面的适应 (2.44分) 。曲靖地处温带地区, 气候宜人;相比之下曼谷高温潮湿的气候就要恼人得多, 有85%的学生在这一项选择了“很不适应”和“比较不适应”。而且在访谈中, 不少学生告诉我, 在曼谷最热的那几个月 (通常是3至5月, 属于泰国的热季, 热季的气温是全年最高的) , 他们每天几乎要冲凉三到四次, 有时因为太热一天都不出门, 甚至不想去上课。而另一项得分较低的是关于语言环境 (2.72分) 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学过一至两年的泰语, 但是当完全处于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 他们还是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说泰语时会很紧张, 害怕说错, 或者发现自己说的泰语对方听不懂等, 而这种不良反应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除上述两点之外, 学生们对曼谷的交通体系也表示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习惯。首先曼谷的交通很拥堵,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被堵一两个小时都属正常。再加上学校地处市郊, 一些要去市中心做兼职的学生为了不迟到, 经常提前2至3个小时出门。另外曼谷的公共交通体系和配套设施都不是很完善, 公共车站没有站牌;有些公交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就要转乘面包车或者是双条车。访谈中, 学生A告诉我, 他去做兼职要换乘两次, 乘坐三种交通工具, 分别是面包车、机场轻轨和双条车;而往返于学校和上班地点的时间是4个小时。当被问到为何不选择出租车时, A同学的回答是费用偏高, 如果遇上堵车的话车费则更是负担不起。

2、学习情况。对于留学生来说, 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学习冲击可能是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简单来说, 学习冲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和困难经历, 比如语言障碍、无法参与课堂互动、无法完成老师作业甚至出现学业失败导致无法毕业等情况。而出现这些冲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 15名泰语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语言是泰语, 其他35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曾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关语言教学, 有的成绩还不错,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很好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初到泰国时, 94%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交流不畅, 听不懂老师授课内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88%的学生表示情况有所好转, 但仍有12%的学生表示还是“根本听不懂”。关于Presentation (作报告) 、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参与Team Work等其他教学活动, 有47%的学生表示他们会经常参与并认真准备, 其他的50%则表示有时会参与, 而最后的3%则从不参与此类活动。当被问到“你认为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 有81%的学生认为是语言障碍。可见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 对于第二语言的焦虑是留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 而这也是造成学习冲击的主要原因。另外, 学生在调查中还指出“国外老师口音太重影响理解程度”、“没有预习习惯导致无法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以及“中外老师授课习惯差异”等问题也同样会引发学习冲击。

3、人际交往情况。人是社会动物, 无法孤立于外界而生存。对于留学生来说, 在异国生活不可避免的要与所谓的“外国人”有所交往。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无疑会对跨文化适应有很大帮助。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有9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外国朋友, 并且这些朋友不仅仅来自泰国, 还有来自美国、孟加拉、土耳其等。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 并且乐于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但是另一个调查结果却值得思考:关于“你大部分时间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还是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这个问题, 有89%的学生表示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即使是一些性格外向、乐于交流的学生, 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他们最后仍会选择尽量待在“母文化圈”中。一名曾经与泰国学生同住的女生告诉我, 一开始她选择泰国舍友是想提高自己的泰语水平, 同时真心实意的想交到外国朋友。但后来发现双方在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和冲突。比如泰国人习惯在屋子里欢光着脚, 进屋之前就要脱鞋, 而中国人则是习惯在屋子里穿拖鞋。这一个光脚一个穿鞋的问题就引发了诸多不快。最终, 这位女生搬出了原来的宿舍, 选择了一名中国室友。而在访谈中另一名男生提到他与一位外国同学聊天的事情。“当时我们在聊篮球, 但是对方语速挺快而且有口音, 很多内容我都听不太懂, 而我又因为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致整个聊天都很尴尬。

4、社会支持系统。关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概括来就是指以个体为中心的整个社会联系为其提供的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资源和支持。针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学校在其支持系统中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的内容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支持:主要指情绪上的关怀和心理咨询服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有86%的留学生在初到泰国时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思乡病”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思念父母, 思念家乡的朋友或者思念家乡的菜肴。而当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倍感压力或是遇到困难时, “思乡病”则会表现的愈加严重。要解决上述的问题, 学生一般会选择对外倾诉以获得关爱和理解, 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的诉求对象是朋友和父母 (93%) , 小部分同学选择自己解决 (5%) , 而极少数同学选择求助于老师或学校 (2%) 。可见学校并不是留学生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是由情感的亲疏造成的;而另一方面学校并没有开设针对留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或是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原因之一。

(2) 工具支持:主要指物质帮助②和学术帮助等。据了解, 所有学生的财务状况都依靠父母支持, 有54%的同学外出兼职以补贴生活上的各种费用。而参与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10名尝试去申请博乐大学的奖学金。而其他同学之所以不去申请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成绩不达标, 而另一些同学表示他们不知道留学生可以申请泰方学校的奖学金以及不知道申请的主要流程。在学术帮助方面, 通过访谈, 学生主要反映了图书馆藏书的问题。

(3) 资讯支持:主要指提供报道、日常生活以及课业等相关信息。由于中国留学生的日渐增多, 博乐大学在其国际办公室专门配有一名中文流利的泰国老师来解决留学生签证、选课、学分等日常问题, 并且设有专门的微信号以方便学生联系。另外, 笔者也观察到在校园的教学楼、自习室、电梯等公共场所, 都可以看见关于放假时间、选课、交付水电费等中文通知。但同时也有学生指出例如像新生报到的注意事项、泰国生活小贴士等资讯最好可以在赴泰之前获得, 但无论是中方学校还是泰方学校均没有提供这样的帮助和服务。

四、调查结果与对策建议

(一) 根据上述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赴泰的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生活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气候适应问题、交通适应问题、思乡病以及生活习惯因物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学习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无法很好的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 无法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作业等教学活动以及无法习惯相对自由的授课方式。

3、语言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因无法使用泰语或英语进行良好的交流而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造成诸多不便。

(二) 对策建议

1、提高英语和泰语的语言能力, 建立跨文化交流的信心。几乎对于所有参与调查的留学生而言, 语言障碍是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规划和开设不同侧重点的语言课程。当学生在国内学习时, 语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基础学习也应注重应用学习, 也就是强调交际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当学生开始在泰国学习时, 泰方学校也应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语言水平, 为留学生开设针对性的语言课程。尤其是在赴泰学习的第一学期, 这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语言课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留学生的语言能力, 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异国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而从留学生的层面来说, 对于语言的学习要抱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不要对异国的学习生活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泰国学校有很多中国学生, 遇到问题身边的同胞会帮你去沟通和解决……这种还未断奶的想法是极其幼稚和可怕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只有摆正心态, 端正学习态度才可以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异国的学习和生活。

2、加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培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泰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 国内大学应该在学生赴泰之前为他们增设一些跨文化适应的培训项目。这类培训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与学生明确讨论中泰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交往禁忌、价值观等。 (2) 采用演讲、PPT演示或者是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泰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了解泰方学校的基本生活和教学环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使其对出国留学的期望值比较符合实际。 (3) 让学生了解中泰之间教与学方面的差异, 模拟泰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所体验, 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课堂发言, 做口头报告和参与讨论的自信。 (4) 通过实例分析和情景演示, 为学生提供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和办法。

3、完善支持系统, 丰富学生了解相关资讯的渠道。支持系统通过简单的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对于留学生来说, 情感支持主要来源是父母或朋友。而学校作为一个机构, 可以作为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但无法扮演主要角色。然而在物质支持方面, 学校方面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从工具支持方面来说, 学校可以丰富奖学金的种类, 拓宽奖学金的申请渠道, 给以留学生更多的申请机会,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资讯支持方面, 学校最好在学生赴泰之前就提供一些重要的生活小贴士或相关资料以作参考之用;相应增加一些工作人员来为留学生服务;或者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带有支援或服务性质的留学生团体, 专门为新生提供服务。

4、留学生自己才是解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关键。无论学校或者外界提供多么完善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最终决定跨文化适应成败的还是留学生自己。通过调查和访谈, 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规划, 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第二,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泰国素以风景秀丽, 旅游业发达著称, 而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相对宽松, 有些学生玩心过重, 耽误学业。最后, 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不够, 再加上个别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缺陷, 导致出现误解当地文化和他国同学的情况。因此从留学生的角度出发, 要有不怕丢脸, 主动发问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要锻炼自己自省、自律的能力;要鼓励自己多和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流, 多包容, 多理解, 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自助者天助”, 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帮助自己的那个人。

注释

1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1日

留学情况 篇10

【关键词】同素异序词 调查 教学策略

一、描述大纲中的同素异序词

基于留学生学习同素异序词的重要性,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据,着重考察其中的同素异序词,共检索出41对同素异序词,他们是同素等义词“代替—替代”“力气—气力”“讲演—演讲”,同素近义词“变质—质变”“产生—生产”“出发—发出”“担负—负担”“光亮—亮光”“合适—适合”“互相—相互”“欢喜—喜欢”“开展—展开”“来往—往来”“侵入—入侵”“到达—达到”“感情—情感”“难为—为难”“路线—线路”“弟兄—兄弟”“言语—语言”,同素异义词“彩色—色彩”“称号—号称”“犯罪—罪犯”“工人—人工”“黄金—金黄”“回来—来回”“接连—连接”“前提—提前”“来历—历来”“儿女—女儿”“动机—机动”“画图—图画”“会议—议会”“蜂蜜—蜜蜂”“回收—收回”“年青—青年”“国王—王国”“期限—限期”“实现—现实”“科学—学科”“人生—生人”。

二、问卷设计

(一)研究设想和目的

本选题的研究设想主要源于对留学生学习同素异序词情况的预调查,在一次访谈式调查中,作者了解到同素异序词是留学生学习词汇的一个难点,但是他们很感兴趣。而且作者发现,对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仅限于在语言本体上,极少有人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立场上进行研究,也极少有人对这类词的教学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问卷设计思路

我们将调查对象设定为具有中级(HSK5级)水平以上的汉语学习者。参加本次调查的二语习得者(外国在华留学生和韩国高中汉语学习者)共有200人,有效问卷为181份,他们是来自11所学校25个国家的181名汉语学习者,平均年龄大约为22岁。本调查问卷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同素异序词的基本印象,第三部分是试题考查,也是本试卷的核心部分。

(三)研究结果

1.对同素异序词的基本印象

在这一部分我们一共设置了六道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中同素异序词的基本印象。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80%的人知道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75%的人认为这类词难,67.5%的人觉得这类词很有意思,同时也有40%的人总结过同素异序词。

2.试题考察

试题考察部分分三道题,第一题是选词填空,共选择了6对同素异序词,他们是“介绍—绍介”“气力—力气”“学科—科学”“见面—面见”“兄弟—弟兄”“买卖—卖买”,在这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的是“面见”“卖买”,这一题的测试主要是一方面考察留学生同素异序词的学习是否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考察留学生同素异序词的学习高级别的词是否受低级别的词的负迁移影响。在遇到较难的词语的时候,低级别词和使用频率大的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第二题是解释词语(可以用母语)或组成词组,并指出词语的词性。共选用了8对同素异序词,他们是“欢喜—喜欢”“蜜蜂—蜂蜜”“情感—感情”“儿女—女儿”“黄金—金黄”“色彩—彩色”“开展—展开”“讲演—演讲”,要求各国学生用母语写出解释,通过母语的解释考察同学们对这类词语的理解程度。第三题是给出了一对同素异序词,请同学选出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造句。共选用了8对同素异序词,他们是“相互—互相”“合适—适合”“到达—达到”“代替—替代”“出发—发出”“担负—负担”“工人—人工”“产生—生产”要求同学用词语造句,选择一个或两个分别写句子。

三、针对留学生习得情况的教学策略

(一)语素教学

对于同素异序词而言,首先也是最基础的应该采用语素教学法来教学,前人也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语素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这里不再说明。但是简单的解释构成词语的语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一对语素意义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解释语素的意义,而且一定要解释语素的性质及之间的结合方式,而且这些组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培养学生具有利用语素和构词原则认词的能力,才真正的体现的语素教学的意义。

(二)多层面对比教学

汉语与其母语进行对比,指出词的异同,让学生了解汉语词与其母语的不等值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词的使用规律。其次利用学生已知的词语解释新词教学。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这比借助母语翻译或查阅汉语词典更能让学习者接受,在语际之间,两种语言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翻译词时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地表达汉语的词语,同时也不能养成用汉语来思维的习惯。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互为同素异序的两个词,形式很容易模糊,所以更应该对其意义,尤其是近义词做恰当的比较,可以从语义重点轻重、词义范围大小、语义的具体与抽象、感情色彩的不同、语体含义、上下的差别、词性的不同、造句能力、使用场合、构词能力和构型能力、搭配对象、语法特点等多方面入手,使留学生更清晰的明确词语的差别。

【参考文献】

[1]闻静. 同素逆序同义词浅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

[2]韩在均. 同素逆序词在汉语韩语中的差异表现. 汉语学习,1999(3).

上一篇:PLC控制变频器下一篇:肺健康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