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氨基酸

2024-05-16

抑制性氨基酸(精选四篇)

抑制性氨基酸 篇1

1 赖氨酸

赖氨酸是以谷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其需要量是建立在猪理想蛋白模型的基础上;而且, 机体本身不能合成赖氨酸且脱氨基后赖氨酸不能更新复原, 也不能被任何一种类似的氨基酸所代替, 只能从饲料中摄入。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提高饲料中粗蛋白的利用率, 而且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合成机体蛋白质, 不会产生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次级代谢物。测定不同年龄猪的赖氨酸需要量要比测定其它氨基酸容易;赖氨酸的化学分析也比含硫氨基酸容易, 所以赖氨酸添加量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2]。Kendall等[3]研究指出, 1998年的NRC已不能满足11~27kg生长猪发育需要。他认为, 在这个发育阶段, 要想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最佳的养猪成绩, 赖氨酸的回肠消化率至少为1.30%, 或者体重增长1 kg至少需要赖氨酸19 g。最近许多试验报道表明, 对于20 kg仔猪的赖氨酸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1998年NRC的标准。Smith等[4]研究认为赖氨酸的最佳含量为每兆卡代谢能含有4.35 g。然而Van Lunen等[5]的研究却认为, 要得到最佳的日增重和氮沉积, 每兆卡消化能所含有的赖氨酸的总量至少要达到5.02 g以上;Urynek等[6]的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13~20 kg的生长猪, 当赖氨酸的表观消化能力达到3.56 g/Mca ME时, 便可获得最佳的日增重和氮的沉积量;而对于20~30 kg的生长猪, 赖氨酸只需3.22 g/Mcal ME, 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生产成绩。以上的试验结果与1998年NRC标准有较大差异, 这表明为了适应高生产性能猪的生长要求, 赖氨酸的添加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最近一些研究表明, 提高饲料中赖氨酸的浓度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而对于公母分开饲养的猪场, 增加赖氨酸的量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却没有有利的影响[7、8]。

日粮中赖氨酸缺乏容易导致猪生产性能下降, 但日粮中赖氨酸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当赖氨酸添加量超过4%时, 会出现“氨基酸失衡症”, 如影响采食、抑制精氨酸的吸收与合成等, 反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仔猪对日粮赖氨酸浓度需要大于生长猪, 而生长猪大于肥育猪。在一般情况下, 考察赖氨酸需要量时, 都要考虑体重范围, 需要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所以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给予相应的赖氨酸添加量, 既能保持最佳生产性能的发挥, 又能使赖氨酸充分利用不至于添加过多而浪费。补充外源氨基酸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日粮中的赖氨酸浓度, 而在仔猪的采食量不变的情况下, 外源添加晶体赖氨酸也许是解决仔猪氨基酸需求的一条好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1998年NRC的赖氨酸营养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猪各个阶段生长发育及生理的需求。因此, 赖氨酸营养标准要调整以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要求。

2 蛋氨酸

蛋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 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有硫的氨基酸, 它参与体内甲基的转移及磷的代谢和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是合成蛋白质和胱氨酸的原料, 是甲基供体, 同时它也是动物日粮的第二或者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为了减轻氮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低蛋白日粮在将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较多的高蛋白源是血浆蛋白粉, 而血浆蛋白粉在一定程度缺乏蛋氨酸, 由此人们对仔猪日粮中蛋氨酸的添加量也尤为关注[9]。Moehn等[10]利用氧化氨基酸指示剂技术, 研究了低蛋白日粮条件下蛋氨酸的需求情况, 认为蛋氨酸必须占日粮的0.388%才能够满足体重为 (11.3±0.4) kg变化范围的生长猪的发育需要。这与Matthews等[11]的结论基本一致。Matthews等认为蛋氨酸必须占日粮的0.39%才可以满足10 kg仔猪生长的需要。

日粮中赖氨酸与缬氨酸的比值严重影响猪的生长。NRC营养标准要求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到0.85:1时才能够满足母猪高产奶量的需求。Moser等 (2000) 研究认为, 把母猪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比率从0.889∶1提高到1.33∶1, 可以使仔猪窝重增加。相反, Carter等 (2000) 和Southern等 (2000) 却认为提高缬氨酸的比值对仔猪生长没有影响。同时Gaines (2006) 认为NRC的营养标准已经能满足缬氨酸的需求。赖氨酸与锌的联合应用可提高猪的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陈洪亮等 (2001) 研究认为, Met-Zn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中, 认为添加Met-Zn可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平均采食量, 但与添加剂量和使用方式有关, 以添加Met-Zn时, 提供80 mg/kg锌为宜, 低剂量添加 (40mg/kg时) 效果不显著。

3 色氨酸

色氨酸是动物的必需氨基酸, 通常在仔猪饲粮中往往是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对于猪调节食欲、维持健康、提高生产性能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日粮中充足的色氨酸对于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在制定理想蛋白质模型概念的时候, 色氨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Roth等研究认为体重为7~30 kg仔猪对色氨酸营养需要量是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为22%时, 仔猪体增重与饲料转化率达到最大, 原因是仔猪摄入高比值的色氨酸与赖氨酸日粮, 会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而这种改善效果明显与采食量的增加相关。Guzik等[13]研究认为对于5.2~7.3 kg、7.3~10.2 kg、10.3~15.7 kg三个阶段的仔猪, 当色氨酸的回肠消化率分别达到0.21%、0.20%、0.8%的时候, 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而NRC规定20~50 kg的生长猪, 色氨酸的需求范围是0.13%~0.18%;50~120 kg猪则需要0.09%~0.17%。Guzik等[14]做了关于色氨酸总的消化率和回肠消化率的试验, 结果显示30 kg和90 kg阶段, 当色氨酸的总消化率和回肠消化率分别为0.21%和0.18%, 0.13%和0.11%时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求。Eder等[15]认为25~50kg, 50~80 kg和80~115 kg这三个阶段, 当色氨酸回肠消化率分别为0.20%, 0.17%, 0.12%时, 才能满足猪的生长要求。这些试验数据均高于NRC (1988) 的标准。

NRC (1998) 推荐10~20 kg仔猪色氨酸的需要量是0.14%, 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是15%。NRC (1998) 将10~20 kg仔猪色氨酸的需要量提高到0.21%, 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提高到18%, 这一数据比NRC (1998) 色氨酸的需要量有所提高。仔猪高色氨酸日粮的效果主要通过增加采食量来实现。研究者普遍认为, 色氨酸通过参与大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 对仔猪食欲和自由采食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另外, 当日粮中色氨酸含量改变时, 仔猪能够辨认出。当日粮提供选择时, 它们会对色氨酸充足的日粮表现出强烈的嗜好, 而讨厌色氨酸不足的日粮。换言之, 低色氨酸日粮会加剧仔猪断奶后对固体饲料的厌恶程度。总之, 随着工业合成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大量使用色氨酸的营养限制性地位将会日益突出。色氨酸在低蛋白日粮中的平衡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4 小结

综上所述, 在当今普遍存在的蛋

科技短波

国外猪营养中氨基酸营养研究的12个关键问题

(1) 半胱氨酸消化率; (2) 蛋氨酸添加后的非线性反应; (3) 硫-甲基蛋氨酸; (4) 氨基酸使用的有限顺序; (5) 多种营养素缺乏; (6) 必须氨基酸等同缺乏; (7) 肠道必需氨基酸合成; (8) 氨基酸合成蛋白的低效性; (9) 蛋白质沉积与维持的氨基酸需要量及比例; (10) 母体日粮和后代性别比例; (11) 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的理想氨基酸比例; (12) 妊娠母猪的精氨酸需要。

含硫氨基酸包括哪些氨基酸 篇2

含硫氨基酸是在热处理过程中对食品风味影响较大的一类氨基酸,它们单独存在时的热分解产物,除了硫化氢、氨、乙醛、半胱胺等物质之外,还会生成噻唑类、噻吩类及许多含硫化合物,它们大多数是挥发性的强烈嗅感物质,许多是熟肉香气重要组分。主要包括蛋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含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

精瘦肉

毫无疑问,红肉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品之一。以3盎司每份计算,一份瘦牛肉差不多能提供30克,火腿和猪里脊肉约为28克。另一方面,肥肉提供的蛋白质较少。

家禽与海鲜

并不是只有吃红肉才能摄取足够蛋白质和氨基酸。火鸡或鸡胸脯肉也富含蛋白质,每份含量接近28克。大比目鱼,金枪鱼和鲑鱼等海鲜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超过22克。此外,罗非鱼,鳕鱼,牙鲆和鲈鱼也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

鸡蛋和乳制品

可以吃鸡蛋和乳制品摄取大量必需氨基酸。在乳制品中,低脂或脱脂产品提供的蛋白质最多。1盎司1片的`脱脂意大利干酪能提供9克蛋白质,同等份量的瑞士硬干酪包含8克,每盎司奶酪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0克。此外,一杯酸奶能提供14克蛋白质,一枚大鸡蛋的蛋白质含量约为6克。

植物性蛋白质

抑制性氨基酸 篇3

【摘 要】通过酸水解法测定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中17种氨基酸含量,采用sykam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水合茚三酮柱后衍生,结果表明:同一个样品测得的氨基酸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小,峰面积的回收率在97.8%~101.3%,用此方法测氨基酸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

【关键词】含氨基酸水溶肥;酸水解;氨基酸;柱后衍生

0.前言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农业大国,化肥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而传统肥料存在利用率低、养分损失率高而且耗水量大的缺点,水溶肥料由于其迅速溶于水中、养分更易被吸收而且吸收利用率高并可应用于滴灌、喷施、喷灌的节水特点,在我国农业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氨基酸水溶肥作为水溶肥中的一员,其原理:氨基酸存在肥料中,易于被作物吸收的特点;亦有提高施肥对象抗病性,改善施肥作物品质的功能;补充植物必须的氨基酸,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使植物生长健壮,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植物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加快植物生长繁殖[2]。目前,对于氨基酸的检测大多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凯氏定氮法和光谱法等方法。这些方法或试剂费用昂贵,或分离效率低,或不能同时测多种氨基酸。运用氨基酸分析仪能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操作简单方便,重复性好。

1.方法原理

含氨基酸水溶肥用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质后,用EDTA络合金属元素释放氨基酸,氨基酸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测定。脯氨酸在44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除脯氨酸外,其他各氨基酸均在570nm波长有最大吸收峰。因此,在440nm检测计算脯氨酸含量,而在570nm检测计算其它各氨基酸含量。

2.试剂与仪器

2.1试剂

6.0mol/l盐酸溶液、茚三酮溶液、50g/L磺基水杨酸溶液、10g/L EDTA溶液、流动相:柠檬酸钠缓冲液A=0.2N,pH=3.45;柠檬酸钠缓冲液B=0.2N,pH=10.85;C=超纯水;D=20g/L氢氧化钠溶液。

2.2氨基酸混合标准储备液

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7种常规蛋白水解液分析用层析纯氨基酸,各组分浓度C(氨基酸)=100nmol/ml。

2.3仪器与设备

sykam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0.45μm水洗滤膜、真空干燥箱、真空泵等。

3.实验方法

3.1样品前处理

称取试样2g-10g(精确到0.01g),置于250mI容量瓶中。充分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过夜后吸取上清液(或过滤后吸取滤液)2ml,于10mL离心管,准确加人2mL磺基水杨酸溶液混匀,放置lh。准确加人1mLEDTA-Na溶液和1mL盐酸溶液,混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吸取上清液(或滤液)1ml蒸干。准确加人1~5mL的样品稀释液溶解,使氨基酸浓度处于仪器最佳检测范围内,供仪器测定用[3]。

3.2仪器条件

色谱条件: LCAK06/Na (水解氨基酸分析柱)

柱温::58℃~74℃梯度控温

洗脱泵:0.45mL/min;衍生泵:0.25mL/min

检测器:440nm/570nm双波长检测器;反应器温度:130℃;进样体积:50μL

4.结果与分析

4.1氨基酸的色谱分析

图1

试验测定17种氨基酸标样色谱图见图1,除PRO(脯氨酸)在440nm检出,其余氨基酸都在570nm检测出。连续进6针浓度为100nmol/L的氨基酸混合标样,其平均分离度R=3.65,最小分离度R=1.41(Ile~Leu),18种浓度均为100nmol/L的氨基酸标液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见下表1。

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在0.150%~0.748%,说明此方法进样重复性良好。

4.2回收率实验

把已经稀释3倍的氨基酸的混合标样、氨基酸水溶肥进行测定,再把标液加入到样品中检测氨基酸含量,所得数据见下表2。

实验的回收率在97.8%~101.3%之间,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5.结论

本文中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水溶肥中氨基酸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较高的回收率,而且样品分离度好,说明检测氨基酸水溶肥料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代红,傅送保,操斌.水溶性肥料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化工,2012,32(7):12-15.

[2]张番.水溶性肥料:养分丰富促生长节水节肥显成效[N].中国农资,2012-7-13(25).

抑制性氨基酸 篇4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又称GDF-8 (growthdifferentialfactor 8) , 经蛋白同源性比较发现它属于生长转化因子β (TGF-β) 超家族新成员, 但不属于已发现的亚家族[2]。它在控制骨骼肌生长发育与分化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长转化因子β超家族成员的典型特征: (1) N-端具有疏水的信号肽序列, 可籍以跨越内质网膜; (2) 前区具有糖基化位点; (3) 紧挨着生物活性区由4个氨基酸 (RSRR) 组成的保守的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加工位点; (4) C-末端包含9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的生物活性区, 靠分子间的二硫键形成二聚体。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其中第3个外显子是它的成熟区[1,3]。同源比对结果表明,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序列非常保守, 特别是成熟区更为保守[4], 所以通过异种基因克隆成为可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东北马鹿血样, 采集地点为内蒙古林东乌兰坝鹿场第一养鹿小区;pMD 18-T载体、高保真LA Taq酶、T4DNA连接酶、dNTP等试剂, 购自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 5α、DNA回收纯化、基因组、质粒提取试剂盒, 购于天为时代生物公司。

1.2 引物的设计及PCR扩增

目前, 在GenBank中还查不到关于鹿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序列, 因此只能用与马鹿物种最近的牛 (Bostauruscattle, 序列号为AB 076403)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 由于单条序列很难找到保守区域, 在引物设计上有些困难, 因此借助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结合PCR引物设计优化条件多设计几对引物, 最后筛选3对引物进行PCR扩增, 筛选出的3对引物见表1。

1.3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T-载体克隆和阳性克隆的筛选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到载体pMD 18-T上, 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 5α中, 涂布于涂有X-gal和IPTG的LB培养基中, 挑取白斑, 用克隆引物进行扩增检测 (见图1, 2) 。

M.100bpDNA Marker (最亮的为500bp) ;A.第1外显子条带;B.第2外显子条带;C.第3外显子条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马鹿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cDNA序列拼接

从转化后的克隆片段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送北京华大公司进行测序, 将测序结果删掉质粒载体序列后, 根据5′-GU-AG-3′规则[5]找出外显子和内含子连接的核苷酸保守序列, 和Blastn进行同源比对分析确定外显子和内含子的连接处, 拼接出1条部分缺失5′UTR和3′UTR的cDNA (但不影响以后的分析结果) , 拼接后得到1条1 331bp的序列。

2.2 东北马鹿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阅读框预测

M.100bpDNA Marker (最亮的为500bp) ;B.第2外显子条带;A.第1外显子条带;C.第3外显子条带。

在进行BlastX分析的时候只有按这个阅读框翻译的蛋白质击中蛋白质数据库中的肌肉长生抑制素家族基因, 而其他阅读框均不能得出有用的信息。只有+3是正确阅读框, 东北马鹿cDNA全序列为1 128bp, 可以翻译为1条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序列。结果表明其包括3个外显子, 这与参考文献[2]报道的一致。本试验结果中第1外显子碱基数目为373bp, 第2外显子碱基数目为374bp, 第3外显子碱基数目为381bp, 进一步证明了引物设计的正确性。

2.3 蛋白质序列信号肽分析

登陆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3.0站点, 通过两种方法 (神经网络和隐马尔可夫模型) 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果 (见图3、图4) 。该蛋白具有1个分泌信号结构, 氨基酸序列为MQKLQICVY-IYLFMLIVA, 符合生长转化因子家族的特征, 与参考文献[1]报道的一致。

2.4 蛋白质序列疏水性分析和跨膜区预测

序列位置为第6~21个氨基酸, 即ICVYIYLFM-LIVAGPV, 这些氨基酸几乎都是疏水性的, 结果见图5 (疏水性分析站点:http://www.expasy.org/cgibin/protscale.pl) 。跨膜区分析结果见图6 (跨膜区分析站点:http://www.ch.embnet.org/software/TM-PRED form.html) 。

2.6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

有文献报道, 利用神经网络 (PHD) 程序是目前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最好的程序。登陆http://npsa-pbil.ibcp.fr/cgi-bin/npsa automat.pl?page=/NPSA/npsa seccons.html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见图7。

2.7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分析

登陆http://swissmodel.expasy.org/,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数据库 (PDB) 的搜索, 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得到第263~375个氨基酸的序列, 也就是成熟区段氨基酸序列与humanActivinA (PDBID为2arvB) 有42%的相似性, E value为3.26e-20, 预期模型精度 (RMSD) 为2。以2arvB序列 (见图8) 为模板分析出该蛋白的三级结构 (见图9) 。

3 讨论

基因DNA片段的获得比较困难, 常用的方法有染色体步移、建基因组文库后进行杂交筛选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投入大等缺点。而采用PCR方法来分段扩增基因组DNA片段具有简单、省时、快速等优点。因为目前GenBank中还不能查到关于鹿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序列, 在对基因组DNA序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只能用物种最近而又能找到的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由于单条序列很难找到保守区域, 在引物设计上有些困难, 因此借助Primer 5.0引物设计软件结合PCR引物设计优化条件多设计几对引物, 最后筛选3对在内含子上的引物, 扩增3个外显子, 然后拼接出编码开放阅读框, 试验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从扩增结果可以看出:记录的所有供体位点均有保守的GT;受体位点中2个具有AG, 另外1个为AC。而一般真核生物的剪接位点都存在GT/AG的保守位点[5]。东北马鹿肌肉长生抑制素基因结构包括3个外显子, 从外显子和内含子的长度比例来看, 外显子短、内含子长, 这是很多动物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4]。

动物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4]。进一步通过http://www.expasy.org/prosite/站点搜索功能位点发现:第298~313个氨基酸序列为IAPKRYKANYCSGEC, 模式为[LIVM]-x (2) -P-x (2) -[FY]-x (4) -C-x-G-x–C, 该位点为TGF BETA 1 (TGF-betafamilysignature) , 访问号为PS00250, 是生长转化因子β家族信号 (TGF-betafamilysignature) ;第216~237个氨基酸序列为LKQPESNLGIEIKALDENGHDL, 模式为L-x (6) -L-x (6) -L-x (6) -L, 访问号为PS00029, 是亮基酸拉链 (Leucinezipperpattern) ;第271~274个氨基酸序列为NISK, 访问号PS00001, 是糖基化位点 (N-glycosylationsite) 。由此可以推测出肌肉生长抑制素蛋白是糖蛋白。

信号肽序列通常在被转运多肽链的N端, 这些序列在10~40个氨基酸残基范围内, 氨基酸至少包含1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 在中部有一段长度为10~15个氨基酸残基的由高度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常为A、L、V、I、F。这个疏水区极为重要, 其中某一个氨基酸被非极性氨基酸置换时, 信号肽即失去其功能。疏水序列表明, 一般蛋白质是很难通过脂膜的, 而信号肽可以引导它到达特定的细胞器并通过膜。本研究对蛋白质序列信号肽进行分析, 发现其保守序列为MQKLQICVYIYLFMLIVA, 符合生长转化因子β超家族的主要特征[2]。蛋白质序列疏水性分析和跨膜区分析结果表明:第6~21个氨基酸序列为ICVYIYLFMLIVAGPV, 这些氨基酸几乎都是疏水性的;2条保守序列有1个共有的部分ICVYIYLFM-LIVA。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生长转化因子β超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成熟区几乎没有α螺旋[Alphahelix (h) ], 基本都是折叠[Extended strand (e) ]和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 (c) ], 而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中发现2个α螺旋, 这表明研究在分析蛋白质高级结构时采用的算法一致性比较低, 不同的算法分析的结构存在差异。对于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以与东北马鹿物种最近的牛 (Bos taurus cattle, 序列号为AB076403) 的肌肉生长抑制素 (myo-statin, MSTN) 基因序列为模版, 根据该基因保守序列进行引物设计, 扩增产物连接入pMD18-T载体, 克隆出3个外显子片段。根据5′-GU-AG-3′规则和同源基因比对拼接出带有部分5′、3′末端的cDNA, 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质同源性比较和二级、三级结构等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序列全长为1 128 bp, 编码375个氨基酸;具有较明显的螺旋、片层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有1个较明显的跨膜区和1个疏水区, 并发现明显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结果显示与Human Activin A的相似性为42%。结果说明东北马鹿和其他哺乳类生物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之间关系密切, 并同属于TGF-β家族。

关键词:东北马鹿,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参考文献

[1]McPHERRON A C, LAWLER A M, LEE S J.Regulation of skeletalmuscle mass in mice by a new TGF-βsuperfamily member[J].Nature, 1997, 387:83-90.

[2]姜运良, 连正兴, 李宁, 等.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研究进展[J].遗传, 2000, 22 (2) :119-121.

[3]CHEIFETZ S.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ystem, a complexpattern of cross-reactive ligands and receptors[J].Cell, 1987, 48:409-415.

[4]McPHERRON AC, LEE S J.Double muscling in cattle due to muta-tions in the myostatin gene[J].Proc Natl Acad Sci, 1997, 94:12457-12461.

上一篇: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下一篇:小学语文从阅读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