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诗歌赏析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林徽因诗歌赏析范文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0903,07,21,23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不朽的诗篇,永恒的怀念——林徽因诗歌赏析

摘要: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1904—1955),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

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

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名作赏析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赏析: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林徽因的诗歌:

莲灯微光里的梦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升起在诗坛上的一颗新星,虽然她与文化界早有往来,但个人开始创作却是在1931年在香山养病期间。这时正逢新月派后期,大多数新月诗人已经厌倦了前期纯抒情的创作,纷纷转向以理智挟制情感,而林徽因却继承了新月前期的浪漫抒情笔调,保持至终,其中不乏受徐志摩的影响。林徽因的诗美丽清新,浪漫典雅,有些诗歌是大胆抒发个人情怀,有些诗歌是理智叙写人生感悟,但无论是哪个主题,细细品味其中都不乏淡淡的哀愁透着些许的悲凉。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这些诗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一个少女在恋爱时的各种心态:对爱情的憧憬、渴望、娇羞、勇敢、怀疑、回忆,但是结局往往都指向一个-拒绝。”对永恒爱情的无望让诗人虽然心底微动但是含蓄的以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果说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是林徽因诗歌中的婉转曲折的小溪,那么对人生的透视,对生命的感悟诗就是深沉的河水,澄清而静默。睿智的诗人本就看透生活的变幻,加上一些至亲好友的离世更让她得出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的悲凉结论。 林徽因悲凉诗风的成因:

经历过父亲和知己突然去世打击的林徽因还刚刚二十七岁,正是人生的夏季,然而经过与死亡的直视她对生命的意义更加澄澈,更加恬淡豁达,却也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人生的苦短。在社会中任何人不管地位多么高贵,仍然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未来的不可知的意外,一如她在《莲灯》中描绘的,生命“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人生“也就是个美丽的梦”。

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

二、哲理之思

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因此,对于

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三、现代性构建

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美特征。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的诗艺。

迄今最唯美、最诗意、最精致的林徽因传记

建筑学家,诗人,学者,美术家,翻译家,我们很难定位她确切的身份,但我们只要记住:她是独一无二的林徽因。

195

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

了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为她终身未娶的哲学家金岳霖和她的另外一位友人邓以蛰为她合撰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名人看徽因

金岳霖用“极赞欲何词”一语作为对林徽因的评价。

——《金岳霖忆林徽因》

胡适眼里的林徽因,除了是徐志摩的追求对象和梁思成的定局情人,更多是个聪慧的中学生,年幼小妹妹。

——《民国女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卞之琳说,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助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参考文献:

[1]田时雨.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东方出版社 [2]张清平.林徽因 百花文艺出版社

[3]郑娟.穿越岁月的灵性之光——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4]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中国华侨出版社

浅析学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高一(9)班 03号梅莹 07号王铭 21号周一迪 23号李沁琳

第二篇:林徽因诗歌《 深笑》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候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林徽因诗歌《 深笑》,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林徽因诗歌《 深笑》(中文版)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林徽因诗歌《 深笑》(英文版)

Bright Smile

Whose smile is it? It’s so sweet, so deep

And so round! Strings of pearls, small ones,

Big ones, all sparkle with innocence!

Emerging from spring, it floats to the surface

And brightly

Scatters around!

Whose smile is it? It’s like a flower blossom,

Graceful, not disturbing a soul!

The mindless, subtle fragrance drifts with wind,

Whiffs over a low wall, and sojourns

In the air

Around the sun.Whose smile is it? It built this hundred story tower

With unknown birds flying around? Whose smile

Is it? It made tens of thousands of wind bells ring

From the eaves of colored glazes layers

All the way up

Into the sky?

作品赏析

金乾波/唯美的空灵,无限的瞬间

似沁甜的泉水,似悠淡的莲花,在自然空灵中洋溢着孩子般天真的笑,缭绕着生命之美的纯洁与绚烂;诗的意境,人的意境,爱的意境,生命的意境……瞬间的笑创造无限的美丽。林徽因用女性独有的柔情、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心思,抒写《深笑》这首小诗,彰显现代诗歌的无尽魅力。

精致的结构

《深笑》是一首六行节诗,全诗由问句“是谁……”领起,层层深入,复沓叠唱,充满回环之美。四个问句却只形成三个小节,在整饬中又有变化。每节六行,前四句是长句,字数从8字到11字,工整中略有参差;后两句是短句,均是2字,精短干练。每一小节,诗句都是由长到短,形成倒金字塔形,玲珑剔透,与柔美的内容相得益彰。平仄相谐,音调和美,韵角“散”“恋”“天”押an韵,轻盈灵动,富有音乐般的旋律感。

纯真的意象

诗歌的形象纯真文雅。首节的“清泉”,涌出水面,像串串明珠般闪着光亮,灿烂而分散;次节“花儿”,轻盈中透着细香,随风拂过,散发着生命的光芒;尾节“百层高耸的古塔”“万千转动的风铃”,向空间无限拓展。这些形象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典的意象,清新明快,古拙灵动,声色俱全,使诗歌充满古典蕴味。

纯美的意境

笑,是人类最美的符号,《深笑》高度展现了这种人性的纯美。第一层,笑甜,深,圆转而又天真;第二层,笑轻盈,无意;第三层,笑清脆悦耳,直上云天。诗人轻轻地吟唱,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让笑遍布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种柔美,一种淡淡的却又能牵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纯美的笑,纯美的意境,层层递进,凝聚着生命的和谐。

[林徽因诗歌《 深笑》]相关文章:

第三篇:浅谈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浅谈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

【摘要】林徽因是“中国一代才女”,在她艺术领域的各方面都可以看到她身上多种才艺的相互影响、交融。受过美术训练的林徽因对色彩的捕捉和表现有着极敏感洞察力,十分重视色彩在诗歌中的运用,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本文拟从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三个维度来探讨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力求继续为林徽因诗歌解读拓展新方向。

【关键字】林徽因;诗歌;色彩;美学;

谈及林徽因,人们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作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林徽因践行着新月派“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诗美追求,她在《究竟怎么回事》中说到“写诗„„凭着一种天赋和灵巧,驾驭一串有声音、有图画,有情感的言语,来表现这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悟理或境界。”[1]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绘画美的艺术效果要胜于其它两种。诗歌绘画美的基础是色彩,色彩的美学特征通常分为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而林徽因的诗歌就兼具这三美。钱钟书就诗歌色彩的表现力曾说:“诗歌描写一个静止的简单物体,也常有绘画无法比拟的效果。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色彩的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画的形状可能是造型艺术家感到凿刀和画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5页.

笔力竭技穷。”[2]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可以用具有色彩意义或能暗示色彩意义的词语,引发读者对色彩的审美联想,在头脑中呈现具象美。当你细读林徽因的诗歌时,便会发现她对色彩的捕捉能力极为敏锐,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意境,表现隐秘的内心境遇和主观情思。

一、林徽因与色彩

林徽因出身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十四岁时其父林长民赴日留学,期间她在家中替父亲编家藏字画目录。在访美求学期间,她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户外写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术系,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这些经历使得她具有深厚的美术修养,培养了她对色彩的捕捉和表现的能力。

林徽因极为看重色彩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她认为颜色本身就是一种意象,“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一时浮

[2]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第39页.

1沉„„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变为,在眼前或记忆力观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1],还提出“感觉是艺术家的触角„„在感觉过程中,甚至色彩感比正误感更重要。”[2]的主张。 她还发现色彩能够营造空间感,她说“艺术家从眼中的自然„„将自然的形、色、线条综合为为视觉意象,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才创造出了以空间幻觉为特征的艺术”[3]。

二、林徽因诗歌色彩的装饰美

装饰美是指诗歌利用色彩词语设彩造境,让读者获得具象美。刘湛秋说“诗本身虽然不能造成视觉上的灿烂色彩,但是如果巧妙地运用甚至能达到油画般浑厚的程度。”[4]

林徽因不仅师法自然取色,而且还选取暗含色彩的意象入诗,有时还会利用光影来弥补抽象语言符号对色彩表现的不足,她通过色彩词语的运用、组合和渲染,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林徽因经常运用富有色调的词语,描景绘物,勾勒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如《你来了》:“你来了,花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5页. [2] 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第164页. [3] 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第269页. [4]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1-17.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开到深深的深红,//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白云//却是我们,悠忽翻过几重天空”。林徽因直接从自然界中取色,花的红、萍的绿、云的白是平时常见的自然界景物的色彩,但这三组色彩性语词——“深红的花、满池塘的绿萍、透过绿色枝柯间所见的白云”组合在一起,便绘成了一幅境界旷远的画面,层次感极强。而在《山中》一诗里,林徽因更是为山中的各种景致绘色敷彩,紫色山头、红叶、蓝天、白银色的光、黄叶、白墙、青影、红萝、黄月等意象一经点染,便构成了一幅参差错落、色彩斑斓的“山中秋色”图,虽设色丰富但不显繁杂,整首诗境界浑融。

林徽因不仅直接选取自然界中的色彩入诗,而且还常以丰富而表意多样的色彩意象入诗,这里说的色彩意象指的是字面无色彩却极具色彩感的意象。如《给秋天》中写道“笑脸向着晴空//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稚气,豪奢,你没有悲哀。”提到“晴空”我们会本能的想到蓝天、白云、艳阳,接着我们又会联想到红日高悬碧霄,金子般的光爱抚万物的情景。虽然“晴空”本省不带色彩,但是它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色彩,诸如此类的色彩意象在林徽因诗中常出现的还有晚霞、黄昏、月光等。林徽因正是通过唤醒我们记忆中的识色经验而让我们产生色彩感,给有限的篇幅充填

2 更多色彩,并进一步挖掘其表情达意的功能,使其在创造意境上发挥重要的作用[1]。

值得注意的是,林徽因不仅写出物象“生而有之”的固有色,同时写出了不同环境的“条件色”。条件色是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光源下所呈现的色彩变化[2]。林徽因接受过西方美术教育,她借鉴印象派画家发挥光色科学的原理,研究对象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微妙变化,并把这种印象派手法运用到她的诗里,可以说光色结合是林徽因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一个必不可少方面。如《忆》的第二节:“我不曾忘,也不能忘,//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太阳带点暖,斜照在//每裸树梢头,像凤凰。”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的特征是:“鸡头„„五彩色,高六尺许。”“像凤凰”形象地表现出冬日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树梢上散发点点光晕,呈现出绮丽迷人的色彩,体现了视觉上光和色的炫目。林徽因通过语言中的光色变幻描述及想象意象,弥补了抽象语言符号表现色彩的不足,克服色彩的直观性和色词的间接性,色彩的丰富性和色词的有限性,色彩的变化性和色词的笼统性的矛盾[3],提供了丰富多姿、立体可感的色彩美,创设了更为丰满的意境。

[1]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1. [2] 杨春燕.论中国古典诗歌色彩描写的时间意识[J].写作,2008,15:5. [3]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3.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三、林徽因诗歌色彩的情感美

诗是关乎情感的艺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即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色彩词语作为诗歌表达的重要元素,自然与情感密切相关,卡洛琳·M·布鲁墨在《视觉原理》中说“色彩在心理上关系到感觉经历中感情与情绪的作用”[4]。所以,诗的着色不能仅仅停留在装饰美上,以表现景物的色彩特征为目的,而应深入一个层次,使诗中的色彩与诗人的心理情绪相互渗透,呈现出情感美。

林徽因在《怎么一回事》中曾有过如此阐述:“在诗里,情感必须依附于意象上,求较具体的表现;意象则必须明晰地或沉着地、恰适地烘托情感、表征含义。”[5]这说明她已经认识到情感与意象的依附关系。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总是苦心孤诣地选取与自己情感性质相一致而又能充分表达特定情感的色彩词语入诗。一般来说,林徽因诗歌中的色彩对情感的显示主要有顺向显示、逆向显示和对比显示。

顺向显示是指诗人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色彩情感状态相协调。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写到:“雪

[4]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

院学报,1998(17):14.

[5]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6页.

3 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这首诗的副标题是“一句爱的赞颂”,是林徽因送给刚出生儿子的礼物,林徽因在诗中对春天的景象进行点染和描摹,选择鹅黄、芽绿、莲白这种暖色调的色彩进行搭配和描绘,给人以温馨之感。在林徽因的眼里,儿子就是人间的四月天,他的降临就像这温暖的色彩一样,带给林徽因无尽的温馨。与之对应的,诗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林徽因对儿子深沉的爱,显然,这种爱也与温暖的色彩一样让我们感到温馨暖人。

逆向显示指诗人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色彩情感状态相违背。如《九一八闲走》:“天上今早盖着两层灰,//地上一堆黄叶在徘徊//„„//黄雾扼住天的喉咙//„„//但我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灰天、黄叶、黄雾,这些意象的色彩与战时环境的荒凉与悲苦是吻合的,是林徽因情绪的物化,然而林徽因并没有在这悲凉中丧失自我,她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对国家新生的期盼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色彩对情感的对比显示是指诗人利用色彩对比的规律显示对立的情感状态。林徽因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自我情感抒发,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抒发。单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纯的色彩以及所产生的审美效果,难以充分表达矛盾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1]。色彩在强烈对比中产生的美和深刻内涵更能体现现实生活与理想世界的矛盾,使她在追求自然物象的纯色之美的同时,更深入地从多种色彩同时出现所形成的明显对比中,抒发对“美的精神”的执著追求。如《去春》:“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再一次登山//回头看,小山前一片松风//就吹成长长的距离,在自己身旁。//人去时,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相伴着动人的细致,在此时,//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就是来了也是抖抹一行沉寂记忆,树下。”在这首诗中,林徽因将回忆中的色彩与现实中的色彩,想象的色彩与现实的色彩前后对比、碰撞,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

[2]

“去年的春天”是“花香”、“红白

相间”的“小曲径”、“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红、白、绿的搭配描绘出去年春天风景的清丽淡雅、和勃勃生机。然而,“在今天”“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却是“苍白的下午”、“一片松风”、“阳光不来”,意象色彩则显得苍凉。去年与现在色彩的巨大的反差,形成了较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对比与时间的今昔对比也遥相呼应,抒发了主人公再次登山,

[1]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13. [2]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13.

4 忆去年人事、快乐己逝时萌生的沉寂与无奈,更能强烈触动读者心弦。

四、林徽因诗歌色彩的象征美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写到“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诗中绚丽纷呈的色彩,带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使我们思考人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色彩都具有其相应的象征含义。对此,林徽因在《究竟怎么回事》中也说到“诗是不能脱离象征比喻而存在的„„一个比喻或一种象征在字面或事物上可以极简单,而同时可以带着字面事物以外的声音颜色形状,引起它们与其它事关系的联系。”[1]

从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不再仅仅是色彩本身,更是生命本身。林徽因六十三首诗歌中,直接以红色入诗的就有十七首,如果算上暗含红色意象例如血、桃花、彩霞等,带有红色的诗就更多了,至少占总诗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某种程度上,红色代表了林徽因的思想追求。布鲁墨说:“有些色彩对人们有着普遍的心理影响,但同时也有些人 [1] 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第27页.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对色彩的反映是专断的、个人的、或受社会影响的。文化传统确定了色彩的象征含义。”[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既代表着喜庆、爱情;又代表着悲伤、死亡。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红色”的主题是多样的。在爱情诗中,红色象征着甜蜜的爱恋。如《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有事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少女在深夜倾听心上人弹奏的歌声,颊边的红晕是爱恋流露的象征。再如《你来了》中写到“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感情进入到不同的阶段,心绪也会不同,这时看外物,外物也会沾染上此时的心绪,花由普通的红转为深红,也象征的爱恋变得更为浓厚。

红色还体现出林徽因对生与死的思考。如《红叶里的信念》:“知道我的日子仅是匆促的//几天,如果明年你同红叶//再红成火焰,我却不见„//深紫,你山头须要多添//一缕抑郁热情的象征,//记下我曾为这山中红叶,//今天流血地存一堆信念!”红叶年复一年,而人的生命却是不可回溯的,这里的红的信念象征着生命火红的信念。

在林徽因的现实性作品中,红色也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生存状态,一

[2]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

院学报,1998(17):16.

5 种理想的绝望和破灭。如《年关》:“„„红的灯光,绿的紫的,//织成了这可怕,还是//可爱的夜?高的楼影//„„成千万人流的血汗,//才会造成了像今夜//这神奇可怕的灿烂!//看,街心里横一道影//灯盏上开着血印的花”。“红色”附在“血”上,红的灯光和红的血形成对比,这里的红象征着血液般沸腾的愤怒与仇恨。

红色也体现了朴素的时间意识。《尔雅 》有“春为青旸 ,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1]的说法,宋朝郭熙所撰的《林泉高致》中谈到:“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2],这些表明了古人对色彩与时间对应关系的认识。例如古诗就多用姹紫、嫣红、鹅黄、嫩绿等词来描绘春天,给人以欢快鲜明之感。林徽因显然也认识到色彩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如《一首桃花》:“桃花,那一树的殷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这殷红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林徽因诗歌中常用的色彩还有蓝色、黑色、白色等,这些颜色在林徽因的诗歌中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是林徽因生命体验过程中,在中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属于林徽因自己的独特色彩,这些色彩赋予林徽因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1]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6. [2] 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6.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五、结语

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因素。”[3]林徽因无疑是这样一位善于驾驭色彩的艺术家,色彩在她诗歌中的运用兼具了装饰美、情感美和象征美。在林徽因的诗歌中,色彩仿佛获得了生命一般,鲜活的涌入林徽因的笔下,谁也不能否认色彩为林徽因的诗歌所注入的活力,我们应该对林徽因诗歌中的色彩美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林徽因.林徽因代表作:一片阳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林彬.一代才女林徽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3、潭水.林徽因诗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N].武汉教学学院学报,1998(17):11-17.

5、李丽.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57—61.

6、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3]

刘晓芳.林徽因诗歌寻美[D].西南大学,2009:

17.

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

第四篇:穿越岁月的灵性之光: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郑娟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具有多重美学意蕴,情感真挚、纯净,渗透着真诚的生命感悟,同时,对生命本体的思索,使诗歌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多种艺术影响下的诗歌建构,形成了一种充满灵性、智慧并且具有现代性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 真纯之美 哲理之思 现代性构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

林徽因诗歌创作的起点非常高,一出手就显示了非凡的功力,真正做到了厚积而薄发,厚积而迟发。她是“一个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①。林徽因的诗歌多数走不出自己的生活。表现个人情绪的起伏变化、展现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是诗歌的主体和主要脉络。这种情感尽管只是一己的悲欢离合,甚至有时还有些低沉,但它是那样的真挚、纯净,以至多年以后,仍然能够穿越历史的烟云,令人怦然心动。女诗人特有的审美的、内省的心理特点使她的诗偏于向内转,重主观,追求情感的真与纯。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与她的出身和背景有很大关联。她出身名门而又天生丽质,受过良好的中西方文化教育,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的大方和热情,与同时代正在追求个性解放的许多女作家相比,的确多了许多幸运。因此,她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任何作家都不能离开文坛而独自存在。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显然是受到了“新月派”的影响,而她当时几乎是处于这个派别的核心位置。“新月派”是个浪漫主义文学团体,他们追求主观色彩,极为推崇内心的情感,不满现实的世界、人生的苦痛,他们要找一个满意的途径,唯有向一己的内心去寻求。他们追求文学的至美、至善、至真。林徽因在这种唯美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一条“纯诗”的道路。

爱美是人的天性,林徽因这个被称为“一代美女”的诗人,对美自然怀着特殊的敏感和领悟,让我们先从她写美的诗文中来领略诗歌的真纯之美。林徽因笔下的美是她从独特的个人生命中感悟和体验出来的,真纯的近乎于神圣。在诗歌《一首桃花》中:“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有人说它是一首写景诗,实际上她更像是写人的诗。诗人用“桃花,那一树的嫣红” “朵朵露凝的娇艳”写出了少女的静态美、用“含着笑”“生姿的顾盼”则写出了少女的动态美。全诗气韵灵动,透出古典唯美的倾向。林徽因还有一首诗《笑》,写出了人间最美、最纯真的笑。“笑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诗人用了一些模糊的词语和意象来写一个美貌女子的笑,非常耐人寻味。我们似乎也真的意会到了,那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的、很少人间烟火气的,能够慑人心魄的笑。这些诗深得浪漫派的神韵,构成了唯美的诗境。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既有“古典主义的矜持、含蓄,又有浪漫主义的明朗、率真”,“在表情方面隐显适度,当隐则隐当显则显”②。现在公认的几首诗:《那一晚》《情愿》《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别丢掉》等与徐志摩有关。徐林之间的恋情众所周知,已成为命中注定的交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无奈与矛盾渗透于字里行间。诗歌《那一晚》写了十年前两人在剑桥分手的那一晚的情景,“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而十年后,人世沧桑,仍然铭记那个晚上,甚至仍带有某种祈盼,“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欣赏。”徐志摩对这首林徽因用笔名发表的诗自然是心领神会。但更多的时候,诗人则是在矛盾中梳理自己的情感,在《情愿》中,“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你也要忘掉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在《仍然》中,尽管“你又学叶叶的书片随风吹展,/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在《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她这样叹息道,“生命早已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美丽的想象”。而在徐志摩去世后的一九三二年,林徽因又写出了《别丢掉》来纪念他和徐志摩的这段恋情,诗歌传达了一种对逝去之情的留恋和此情不再的惆怅。这一系列的诗透露了一位女性在体验和享受爱情的心理过程是那么真纯,那么细腻。林徽因是个极为重视内心体验的人,她曾说过,“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能体验情感”,“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③。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诗歌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哲理之思

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她,“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④。具体到诗歌创作中,这种能力必然使得她的诗超越于情感表现之上,而追求一种灵思和顿悟。诗人自己也说,写诗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流动的情感”,再则就是表达对“辽阔的对宇宙自然,或智慧的对历史人性”的顿悟⑤。因此,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此外,林徽因登上文坛,已是“新月派”的后期。此时,“新月派”的诗人大抵已走出前期浪漫感伤的格调,创作上少了些激情,却多了些智性成份。同时期的陈梦家、方令儒等人也都写出了具有哲理意味的诗,显示出某种“现代派”的色彩。林徽因的这种创作理念的选择,既是个人的追求,同时也是流派的潮流使然。

从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出,她有系统的宇宙观和生命哲学观,她的早慧令她早就参透了“生命”这个大的哲学命题,对生命本体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她看来,整个宇宙处于不断地轮回变化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旧的生命消亡,新的生命产生,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生命也只能是一次不可逆的旅程。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诗人写道:“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诗人描绘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幻图景,从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到自然界的峰峦江海,再到人世间个体由年幼到年迈的变化过程,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永恒是人们造的谎”,现实的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有种类似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2 林徽因的诗,哲理之思和个人体验融为一体,构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而这些哲思也正是诗中最闪光的部分。聪慧的诗人参透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难免会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在《莲灯》中诗人写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但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在《风筝》中,诗人又把人生比成风筝,一个美丽飘忽的梦,像是希望,又是梦。林徽因还时常在诗中写到秋天,写秋风萧瑟下的落叶,它们也曾繁盛过,在度过了辉煌的夏季之后,“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便是满目凄凉。这种对生命本体的悲悯和忧伤,几乎成了林徽因多数诗歌的基本美学形态。表面上热情、开朗的林徽因,内心中却有着不易觉察的感伤和忧郁。也许是长期病痛的折磨,也许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时常处于困惑之中。

现实很无奈,诗人也认定冥冥之中有超越于人世之上的力量存在,即“造物主”的存在,但理智上还是认为,人应该顺应人生,顺应自然,不能放弃努力。在《人生》中,她把人生比做“河流”,把自己比成“一条船”,“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我生存,/你是我生存的河道,/理由同力量。”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认识已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人生是河道,要循着河道走,人生一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这也就能够理解,诗人为什么能够在疾病缠身,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能够那么忘我、那么拼命地工作。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诗人拖着重病的身体,参与了几项重大工作:对国徽图案的设计,对景泰蓝的设计改革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每一项工作,她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也几乎耗尽了她的全部心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生命哲学。

林徽因还有一些境界稍微开阔些的哲理诗,没有过多地涉及自己的情感,而是作为一个冷眼谛视人生的人进行创作,同样透露着诗人生命存在的哲学观,如《年关》《小楼》《茶铺》等诗,在最俗常的人生中揭示出最普遍的生存意义。

三、现代性构建

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美特征。“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 、“民族性”和“创造性”⑥等特征似乎都能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有所反应。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的诗艺,她才没有走进后期“新月派”所走的那条形式主义的圈套,而是能在更丰富的层面上进行诗美的构建。她的儿子梁从诫曾这样评价,她“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的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⑦。她的诗歌中留下了多种艺术共同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构建的痕迹,古典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建筑的、哲学的、美术的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她身上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综合之美,本身就体现着现代性。

林徽因有着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擅长于在诗中营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景物的画面,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在《静坐》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这是个很有些凄凉的意境,枯枝瘦细的影子,日光渐斜的背景,女诗人端着一杯茶,默默的静坐,似喝没喝,百无聊赖,可以想见她的心境是何等凄凉!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古典的,很有些宋人小令的味道。诗人有时还运用了古诗词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时间》中,“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诗歌的句式和意境都不能不让人想起宋代女 3 词人李清照的一些抒发寂寞情怀之作。

林徽因十分重视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她曾说:“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雾、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的人性的感触。”⑧而这恰好与西方象征主义诗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西方象征主义鼻祖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就是“创造一个同时包含客体与主体、外部世界与艺术家自身的提示性的魔术”⑨。也就是说,诗人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好的艺术方法,便是为这情绪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即所谓的“意象”,通过象征性极强的意象烘托气氛,从而暗示诗人的精神世界。显然,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与意象同西方象征主义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林徽因很喜欢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人的诗作,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象征诗,显示了某种“现代派”的风格。《一串疯话》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诗人打破语言习惯,看起来有些颠三倒四,意象大幅跳跃,有种飘忽流动之感,但却强烈暗示了诗人内在的情绪之流,而这种独特的语言结构恰好与她的“一串疯话”十分契合。

林徽因诗歌的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还在于她把建筑艺术融入了诗歌创作。作为建筑学家,这样一门严肃而又专业的学科并没有窒息她的艺术天赋,而是使她在创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会在不自觉中用建筑学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进而影响到诗歌创作。首先,建筑艺术直接影响到了诗歌的形式。建筑是一门空间造型艺术,外在形式自然是相当重要,既要美观,又要实用,甚至还昭示着建筑的内在精神。“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其中的“建筑美”就是要求诗歌形式要做到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要有建筑物那样的美感。林徽因对此心有灵犀,创作了不少格律谨严,形式严整的诗,如《深夜里听到乐声》《笑》《记忆》等诗都十分齐整。但诗人的创造天性,尤其是在建筑学对形式美学方面的专长,使她很快摒弃了“豆腐干体”的拘谨,从而创建出多姿多样的诗歌形式。她的那些形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的诗歌尤为值得人关注,诗人在繁复多变,摇曳多姿的形式构建中,传达着诗歌内在的心绪流程。此外,诗人还在诗歌中融入了建筑意象,这也是不多见的,什么“百层塔”、“琉璃檐” 、“古城楼” 、“矮楼”等意象,这也是只有建筑学家兼诗人的林徽因才能创作出来的。

综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大体是一种“个人化写作”,也许,在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然而,大半个世纪以后,她的诗却能够穿越岁月的阻隔,重新获得了辉煌的生命力。应该说,是她的艺术才华和才思灵性,成就了她的诗美。因为,只有真正的美才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①邵燕祥:《林徽因的诗》,《林徽因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②刘思谦:《澄明的生命之灯》,《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4期,第152页。

③林徽因:《致沈从文》,《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④林 洙:《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所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版,第5期。

⑤⑧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第45页。

⑥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第32页。

⑦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文学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⑨波德莱尔语,转引自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 第518页。

作者简介:郑娟,安徽蚌埠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

第五篇:诗歌朗诵会、诗歌赏析

* 诗歌朗诵会、诗歌赏析活动展示方式网上、报刊、书籍收集诗歌的途径吴伟源收集资料打字,韦英豪按键分工吴伟源、韦英豪组员搜集资料、举行诗歌朗诵会、自编诗歌、合编小诗集。活动内容11 月19 日――地点六(1)班11 月23 日时间1. 春2. 夏3. 秋4. 冬诗中春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6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 .儿

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战争与孩子六(1)班吴伟源没有面包的地方,孩子们依然在唱歌。他们不懂什么是战争,他们只知道,要听长辈的话,别让他们伤心。硝烟毁了他们的家园,家中长辈在哭泣。孩子们开始明白什么叫战争,他们沉默着,他们不再玩耍了。老师的手六(1)班韦英豪老师的手是温暖的,在我受委屈的时候。老师的手是慈祥的,在我犯错的时候,为我指引正确的方向。老师的手是有力的,他把我们一个个,推向知识的彼岸。*

上一篇:离婚的一般程序范文下一篇:联盟校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