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鲁迅散文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经鲁迅散文范文

鲁迅散文解读

(一)、从《朝花夕拾》、《野草》看鲁迅散文特色

一、思想的自由驰骋:有温馨怀旧的回忆,有严格的自我解剖,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呼唤,有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也有对韧的战斗精神的颂扬,„„

二、内容的自由驰骋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你就像走进一个丰富的知识之林,科学的道理、历史的知识、生活的掌故、故事、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既然是“散文”,那就散一些吧。鲁迅当年曾对读到《朝花夕拾》初稿的青年说过,要锻炼着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怕放野马,过于拘谨,要防止走上小摆设的道路。要知道:战战兢兢地抓住马鬃,亦步亦趋地蝺蝺而行,生怕离开划定的轨道一步,这样的“走马”是不会给人以任何美感的;只有在天边的原野上,撒开蹄子自由地飞奔,这样的“奔马”,才会给人以壮美,要写好散文就学习鲁迅,放开手,飞奔吧!

三、艺术创作上的真善美

鲁迅的散文则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把真实放在第一位,拒绝任何粉饰和安慰,拒绝给现实涂上一层诗意而自我麻醉。

“无私才能无畏”——鲁迅之所以能够无畏地解剖自己,就是因为他“无私”,他的真诚向善,这是他的散文真善美的体现。

四、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翻开《朝花夕拾》,顺着次序,从《阿长与山海经》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父亲的病》、《琐记》,再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爱农》,处处都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对长妈妈的怀念,对闰土父亲的回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感激„„所有的这些,我们追随着鲁迅的回忆,看到了两个字“人本”。

二、《朝花夕拾》解读新探

(一)《朝花夕拾》特色:散文集《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此时鲁迅已由彷徨的启蒙者姿态转变为明朗的战士姿态,因而,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之中,也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境界也显得开阔。《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的真切忆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作者没有生硬的用道德家的视角写他们,而是以感情带动回忆的笔。相形之下,其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的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

(二)鲁迅《朝花夕拾》与冰心“童年回忆式”散文的比较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结合的产物,时而用成人的口吻大发议论,时而又摆脱成年人的思维,跳回孩子的眼光来描绘童年的风物。冰心关于童年的回忆性散文则多为单纯地以成年后的心态,满怀深情地去描摹幼时的见闻,透出纯洁的爱与温情。

以下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二者描绘童年的不同方式。

一、冰心之“文气”与鲁迅之“童趣”

冰心的散文中,童趣不多。她常常在写祖辈父辈的事情,或是细细地描述居所的形状,她对曾经的人和住过的屋都有一份深沉的怀念和爱,因此笔调从来都是缓缓道来,少有波澜。然而由于冰心使用的成人视角,她描绘出的都是成年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偶尔提到有孩子的玩意,她几句话便带过。比如《我的童年》中写到“过家家”,只是这几句:“我开始学会了‘过家家’,我们轮流在自己‘家’里‘做饭’,互相邀请,吃些小糖小饼之类。”这是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们玩的东西,没有写出趣味,还带着一点笑其幼稚的口吻。《童年杂忆》中写到“过关”的篇幅较长,也写了孩子们“哄笑着穿走了好几次”,但是怎样哄笑,为什么要哄笑,到底“过关”有何趣味却没有详细地写出来。 童趣虽然少,冰心的回忆中却一直充满着很浓的文学气息,这种文学气息在一般人的童年回忆中很少出现。这大概与冰心的家学渊源有关。她的《我的故乡》中连续写了几幅对联,认为“这些挂幅中的确有很多很好很值得记忆的”。在《我的童年》中,她还记录了父亲的几首诗,有很多她记不全句子的也收录在上面。《童年杂忆》的“读书”一篇,是冰心“文气”的集中体现。即便是在回忆中,她仍忍不住要评价《聊斋志异》如何是本好书,并引出因为读书而耽误洗澡的笑话。这笑话是颇具有童趣的,是少年人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然而终究是由书生气的读书而起,没有孩子跳动的活泼。 鲁迅也写读书,但是“文气”全无,反倒是童趣盎然。童年时渴望读《山海经》,不是为了知识,是为了上面的画和有趣的故事。三味书屋里一段读书声的记录更加令人喷饭。

鲁迅笔下的童年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中,还有各种色彩的争艳和鸟飞虫鸣。在描写这座童年的乐园时,他用了简单罗列的办法,把园中所有的东西一样样加以描绘,再一起堆到读者面前来。这可以说是充满孩童视角特点的。孩子不会思考眼前事物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刻的联系,也没有把内心的情绪投射到现实风景中的习惯。他们涉世未深,用单纯的眼睛看世界,会感到什么都是多彩而新奇的,景物一件件扑面而来。读者随着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百草园,自然也像孩子一样觉得这个地方充满神奇的乐趣。而后面所写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捉鸟则更使人感到孩童的趣味,这两件事是旧时孩子的童年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每个人都曾被长辈讲的这类故事吓过,捉鸟又是曾经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二、冰心的“纯爱式回忆风格” 与鲁迅的“批评式回忆风格”

“爱”是冰心作品一直延续的主题。“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在她回忆童年的散文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所受到的爱和她赋予别人的爱,正如她自己在《童年杂忆》中写道:“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

冰心的爱是纯洁的,包容一切的。她写童年所感受到的爱也是站在现时回首过去,带着成人那颗理解、宽容甚至感恩的心。她写父母为她穿“小鞋”而小作争吵的事情时,看似站在父亲一边,感激父亲给她的自由(一般的孩子在小时候都觉得站在自己一边的人是好的,因此父母总有一方是“恶人”)。其实她也并没有一丝埋怨母亲的意思,反而理解母亲。母亲是爱她的,怕她长出一对“金刚脚”。

冰心笔下的爱并不都和她有关,她也写父母间真挚的爱(《我的故乡》)、亲友间的爱(《我的另一个名字》)以及海军将帅间的爱(《我的童年》)等等。她有时对事件详加描写,有时一笔带过,总之都比较节制,没有添加大段的自己的抒情。但每个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搜寻出令人感动的东西,找到平静流淌的爱的温暖。 冰心“童年回忆”散文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爱,那便是她时时渗透在文中的爱国情怀。她的父亲是爱国的海军军官,他有时忘情地把女儿当成“一个平等的对象”,倾诉爱国的情怀(《童年杂忆》之“烟台是我们的”)。他把对国家的爱传达给女儿。冰心忠实地成为父亲言论的记录员,在文章中写下父亲的话,连她自己的反应也省略不写。这大概是因为父亲的一番话是她深以为然的,已经表达了她的感情。文章最后,她以现时的身份呼唤“烟台是我们的”,为了自己和父亲,当然也为祖国感到喜悦。

冰心没有冷静地分析如何可以救国,要怎样才能强国,她只是凭着一颗爱心去呼喊着,代替她的父亲、奶娘、海军士兵等人抒发他们的情感。

相对于冰心的“泛爱”与“纯爱”,鲁迅则显得“是非分明”,有批评,有爱,也有爱中融合着批评与思考。

鲁迅似乎从来没有对任何东西完全满意过。他对他认为该批判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加以讽刺,用幽默的笔法将它们刺得体无完肤。这些议论多数是他以成人的口吻发出的,不必赘言。有特色的是鲁迅把心中所爱的人和事物的好坏两面都写出来,好的大加赞扬,坏的也加以批评,从而使读者感到他所说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周围,他所讲述的事就是现实中的事情。

关于长妈妈的回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鲁迅爱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他跳出了一直在使用的孩子的视角,深情地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然而他写长妈妈,居然是值得批评的事件多于令他感到敬佩的事件,倘若读者不仔细,还以为他又要批判一个坏人。

这些被他批评嘲讽的事情细细看去都不是十恶不赦的大事。它们给年纪幼小的“哥儿”带来小小的烦恼,也给长大的鲁迅带来回忆的好资料。长妈妈的切切察察,挤占他的床铺,都是粗陋妇女们常有的毛病,作者以孩童的视角去看,更让读者感到的有趣多于厌恶。作者批评长妈妈的诸多规矩忌讳,其实是通过表示对长妈妈的不满来表达对旧的繁复的规矩习气的厌烦,长妈妈只是那些规矩的代表和护卫者罢了。而他把那些阻碍他童年玩耍的规矩礼节列得如此详细,多少也有一点追忆童年的成分。鲁迅夸张地写自己对于长妈妈具有对付“长毛”的本领的敬畏,写得很幽默,是因为他要嘲讽那些迷信。总之,长妈妈是好的,有趣的,要批评的是那些造就她的思想和背景。直至最后,长妈妈为他买来了《山海经》,真正成为了他的英雄,作者毫不吝惜地表达他对长妈妈的敬爱了。

鲁迅的文章一向以思想深刻批判有力见长,而《朝花夕拾》中见到了他充满爱的一面和他对童年深情回忆的独特表达方式。冰心则在她回忆童年的散文中延续了一贯的纯洁和“爱的哲学”。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新解

1、王家康就借用了钱理群“看与被看”的双向对立模式和设置“无知者”视角的小说理论,从改变叙述的角度来对《从》进行多义性解读。他认为《从》用的是儿童视角,叙述了鲁迅儿时上学前后的两段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变化对他的感情、思想的影响。儿童的叙事是真实的,是无知的,成年人的叙事是复杂的,所以,儿童往往不能对成年人叙事的真假做出判断,而成年人却大多可以明白儿童行为的含义,成人的教诲和儿童自己的生活体验总是有着反向的结果,这种由成年人和儿童在叙述角度上构成的反向意图的比照,构成了《从》文本意义上的冲突和张力。

2、王富仁则从“回忆”的角度对《从》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解读。他认为作为一篇回忆散文,必须同时在两个层面上感受它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事情或事情的细节对过往作者的影响,二是现在的作者对这种影响的感受和见解。从这两个层面出发,他对文章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并推导出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

一个活泼泼的儿童在一个活泼泼的世界上活泼泼地成长着——这就是我们从《从》前半部分的描写中获得的整体印象。童年是美好的,因为童年是自由的。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里的人要把他送进书塾里去,并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但从成年的作者看来,那时的生活却不仅仅是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自然的知识、人生的经验、实际的技能,身心是和谐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作者当然已经知道家里的人为什么要把他送进书塾去读书,但那不是从人的教育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社会的功利目的出发的。仅仅从人的教育出发,把他从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送到一个枯燥呆板的书塾中去读那些枯燥呆板的四书五经,实际是不合理的,是戕害了他的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活泼的生命力,而不是有助于他知识的增长。从童年到成人是社会功利性目的的出发,而不是从教育的目的,教育只是为着实现社会功利性目的的手段。

3、傅书华从儿童天性与成人社会的矛盾冲突中解读《从》的文化意义。认为百草园的生活体现的是人的本真的天性,在这种本真的天性中人可以不为现实的功利目的缠绕,可以体会到将生命欲求至于现实之上的愉快。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走向成人世界的开始,是对人的本真天性进行提升的必经阶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人的本真天性和人的社会性之间的距离。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更高层次的人的本真天性的渴望和呼唤。

4、张初吴认为:从中读出的却是作者少年时那一颗孤独的心。少年的鲁迅有亲兄弟三人,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他的周围也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同龄人,但作者在文中除了长妈妈、闰土父亲及他的先生(这三位都是成年人)外,从没有提到他人的名字;即使是同窗好友(如果有的话)的名字,他也没有提到,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作者那时确实没有亲密的玩伴,没有贴心的朋友。这首先从作者玩耍的对象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作者在文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 …黄蜂…叫天子……”,大家清楚的看到,作者玩耍的对象中,他只提到了一些植物或者是小动物;在冬天里他就玩捕鸟;到了三味书屋后,“我就只读书”或者“最好的工作是捉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是画画儿,”大家注意到,作者消磨时间的方式都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绝不需要他人帮助;其次我们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人称代词,一直用第一人称“我”( “我们”只用过两次,一次是写同学们在三味书屋读书;一次是写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们玩的情形。)我想作为像先生这样严肃的作者,他不可能不注意用词的分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所写的是事实,或者他倾向于这样用。

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一直生活在这种孤独之中呢?认真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首先是他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在回忆早期生活的文章中,如《阿长和<山海经>》里,他反复提及的是他并不喜欢的阿长陪伴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文中提到母亲仅有几次,而父亲提到的次数就更少了,他们之间有着一次厚厚的隔膜,这种隔膜淡化了来自父母的爱;其次是父亲的生病和过早的去逝,让鲁迅比起同龄人要成熟得多,使他较早的知晓了生活的艰难与辛苦。让他这个家庭的长子潜意识中以一家之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其三,我以为这与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的故事不无关系,长妈妈讲的“赤练蛇的故事”给“我”的教训是“做人之险”,这个故事在文章中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足见作者对此印象之深,对“我”少年心理的影响之大。加之作者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叙》,这也是造成作者少年孤独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种孤独的性格伴随了作者的一生,这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杂文以及他的日

5、童年的快乐 人生的无奈

对此文主题的新认识:此文通过对“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记叙,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人对生活的无奈。

从写作此文的背景来看,此文写于作者从北京到厦门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作者在北京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流离”到厦门大学。此时的鲁迅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在辗转流徙中,心情最为苦闷,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使他对生活、人生产生了一种无奈的感觉。他写作这组回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的散文,是为了“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他把此组散文比做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晚上拾来自赏、自慰。就是作者记忆中的那美好的童年生活,给作者寂寞中一点欣慰,作者就是写这组散文来聊以自慰。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文章的前一部分写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情况,后一部分写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段,这三部分都渗透这“无奈”这一主题。开头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园,相传叫百草园,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表现出了那种无奈的心情,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世事变迁,多么无奈啊!在百草园里快乐地玩着,家里的人又要送我去书塾里去了,多么的无奈,因为去书塾里就不能再常常到百草园玩了。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把孩子离别自己乐园的那种无奈的依依之情写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写在三味书屋里的生活,“我”听说先生博学,所以就向他讨教“怪哉”这虫的问题,无奈先生又不愿意告诉“我”。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可以去折腊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去的人不能太多、太久,无奈不能玩得太多。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无奈”的悲凉心情。

从文章的细节处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后,“我”也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无奈“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长妈妈告诉“我”,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名字,万不可答应他,“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我”也答应了他,但“我”至今“也没有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无奈生活中的假话也很多。“我”的乐园,—春夏秋三季都美好,无奈冬天是无味的,下雪可就有味了,但别人玩的拍雪人、塑雪罗汉这里不能玩,因为这里是荒园,无奈只能用来捕鸟。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鲁迅先生当时由于现实生活的苦闷、寂寞,他对现实生活感到无奈的时候,写作时他也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渗透作品的内核之中。借轻松愉快的美好回忆,反映深刻的人生哲理,借写现实生活的转变来反映人成长的无奈,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写作的匠心。应从这篇散文的优美的意蕴中读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儿童成长故事中的两种视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的成人和儿童的反向叙述

一、反向叙述的形成及模式

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对自然喜爱和对上学生活不满的描写,人们多认为文章是对旧式教育的批判,这也许只是皮相。事实上,这时鲁迅已经年过不惑,经历了无数的思想交锋,见过了众多的新旧学派。他自己的思想,正在蕴酿确证过程中。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来到辽远的厦门海边,使他有时间安静思考。在返观儿童时视为是痛苦的学塾生活时,他怀有一种相当温馨的眷念之情。同时,他在描写儿童旧事时,对于现代世界也在作着隐隐然的比较和批判。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忆性的少年的成长故事。 钱理群先生曾指出;鲁迅有意利用“看/被看”二项对立模式和设置“无知者”视点来写小说。如《孔已己》等运用不同的叙述角度的变化来造成作品的多义性 。同样,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也有许多篇幅利用了对立模式和儿童视角(无知者)来叙述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主要利用了儿童视角,叙述儿时学前自在的生活和上了私塾以后感到拘束的生活,在回忆往事时,既描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又表达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情感思想的变化过程,而且还发表了对于当时社会和文明的看法。儿童的叙事是真实然而是无知的,而成年人的叙事是复杂多义的。成年人的行为,少年多不能判断真实与否;而少年的行为,成年人多是清楚其含义的。两种叙事方式是不同的,因年龄不同而产生了叙述真实程度的差异。这种儿童和成年人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反向差异,构成了本文文本意义上的冲突和张力。由于成人的角度和儿童的构成了一种反向意图的对照,从现象上看,是相互否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叙述称为反向叙述。

二《从带草原到三味书屋》中两种视角的反向叙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写自己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后半写学塾中的上学生活和老师。在对自然和学塾场景描写以外,还写了三个不同身份的故乡人物。

“我家的后园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未次的相见也已经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文章首先破题,从百草园讲起。这百草园虽然早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是以成年人的语气讲出百草园在作者记忆中的亲切感觉。 接着的一大段描述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鲁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写百草园的物什之多。他笔下的植物,“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一层是静物描绘,以各种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不必说”三个字正说明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儿童式的夸张语气,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笔。“也不必说”引出百草园里的动物,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简单地选取三种动物,各以其叫、伏、直窜的代表性动作来描写,说明这些动物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是多么地自由。这里虽然用的也是铺开的写法,但是鲁迅用得却很简明。“也不必说”也是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设。鲁迅这廖廖几十个字,百草园里各物的形影声色便如活了一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极为出色的绘影图形的描写能力。

接下来“单”字一转,引出园子的泥墙来写。不写园子而写墙,墙竟然也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场所,用的是烘托旁衬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既是拟人状物,又暗示出园子里既是各种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乐园。从蜈蚣、斑蝥到何首乌、覆盆子,这里的动物植物都让孩子感到新鲜。单是泥墙就有如许的乐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百草园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少快乐了。

这一部分是描写儿童在自然中的乐趣,重在表述自然给孩子的启示和快乐。 这段中一句不大经意的话,为下一步进入成人的教育作了一个铺垫: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这里,成人所说的话,引出了“我”的兴趣。我拔何首乌的经历,却让我对成人的教训产生了怀疑。成人的教诲和儿童自己的生活体验总是有着反向的结果。这是鲁迅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们也知道,成人的教诲和我自己(儿童)的理解力之间总是有着差距,但是,这篇文章的许多地方讲的都是一个相同的经历模式:儿童从成年人那里接受教诲,按照教训到生活中去体验,结果却多是错误的。这是用反讽的方法说明成人在儿童教育上失败,是一种典型的反向叙述。这种叙述类似于一个证明的程序,其中包含着一些隐蔽的结论,即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为师。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里,鲁迅就谈到了成人教育儿童的方法在儿童中的反应,并引出长妈妈和闰土父亲等故乡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鸟的叙述则分别写出了乡下人迷信的思维和高超的捕食能力。重点虽然在写作者和他们之间的深厚的情感,照应的却是题目,“百草园”——乡间和自然。鲁迅用了一种情境突转的手法,在这种对自然的叙述渐入佳境时,在情绪达到高潮时,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讲述他的学生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作者先以儿童哀伤的语气发问,家里大人为什么送他入学。然后,连用三个“也许是”外加“…… 都无从知道”,来加强儿童对成年人意图的怀疑和不信任感。“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语气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戏仿。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对书塾和老师的描写,也是运用儿童无知的视点。下面我们来看鲁迅对他的老师的描写。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的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里鲁迅先用几个代表性的特点(高而瘦、须发花白、和蔼)对老师作了简要的交待,然后,用了很经济的三个场景,很传神地描绘出了老师最精彩的几个侧影。

先说他的博学。“我”正好有典故去请教,却不料老师说“不知道”“脸上还有怒色了”。这里暗中有着与和蔼和博学的交待的照应。

“我这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这里又是一种反向的叙述。虽然儿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博学”这种名号的揶揄。当然,这里并不是判断老师是否博学。虽然是写往事,却是在戏谑当世成人的各种成见。在儿童看来,全城里大人以为是的,定然不错,因为都是大人们教导孩子事理。从儿童的角度,暗中点出成年人也有许多和儿童一样的信仰。这也是从儿童的幼稚来推知世人对名人尊崇现象的反讽。 而最精彩却是对老师读书的描述:

“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幅人物描写,抓住了老师的几个动作,便活动了一个质朴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师—一个乡下的私塾先生,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逝去的风景了。椐鲁迅弟弟周建人回忆,鲁迅老师名叫寿镜吾,确是绍兴城内有名的秀才,正是个方正的塾师。想来鲁迅的正直,也会有这位先生的影响吧。而鲁迅,虽然有过在大学教书的经历,却总是不能和许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内心深处,一定有着这个老师的影子吧。

在这篇回忆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对于曾对他的少年心灵产生影响的乡下风景和人物,都给了以温馨笔致加以描写。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的文化内涵

,无论哪一种主题观念,其立足点都建立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具有对比意义的人物活动舞台的分析认知上。事实上,这两个舞台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及其冲突,才是更值得思考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一、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种不同文化的载体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百草园,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想到“乐园” 。“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作者在这里可以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摘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捕鸟。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所以,尽管百草园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它的的确确是儿童的乐园。究其原因,就在于儿童拥有着独特的心理。

一方面,儿童具有独特的存在感觉,这种感觉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时间感觉、独特的空间感受和独特的价值观等方面。在儿童的认知世界里,时间的观念是模糊并且感性的,是不连续的可跳跃的块状结构,所以在儿童的心中,古老的何首乌传说和美女蛇传说同样存活在当前,可以引起他神奇的遐想,带给他惊险的刺激,让他热衷于寻找人形何首乌,理所当然地担忧着做人之险并向往着拥有一盒飞蜈蚣。儿童对空间的变化十分敏感,他们常常主动创造空间的变化,以使自己拥有一个崭新的天地。所以光滑的石井栏在儿童的眼中未尝不是古老的城墙,而从上面跳下来也许正是一位英雄催马扬鞭杀入敌阵。儿童还有着与成人相矛盾相冲突的价值观,并且儿童的价值观往往更接近于自然标准。比如为了找到吃了能成仙的人形何首乌,毁坏泥墙对儿童来说无疑是在所不惜的,但这却可能成为成人要将他们送入学校接受教育进而养成合乎成人价值规范行为习惯的一个原因。总之,在儿童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的观照之下,他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奇妙而感性的,都勃发着本能的亲切,散发着人性人情的光辉。

另一方面,儿童具有独特的人生态度。成人往往认为未成年的儿童不谙世事,不懂得如何认识生活、面对生活、把握生活,这不免低估了儿童的生存能力。可以说正是因为感性没有受到理性的遮蔽,儿童才更可能保持独特而又健全的人生态度。他们质朴无华的童心和感性直觉的思维形式,更善于忠实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内容。与成人相比,儿童视角中的人生与世界充满了更多的诗意、美和快乐。在百草园里,有的只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真游戏。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游戏,便是儿童人生态度的精髓所在。儿童的这些独特的人生态度,在百草园生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童年时在这里的一切生活行为,实质上都是不受任何羁绊的完全意义上的游戏。基于这些,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作者所描绘的百草园,事实上就是儿童文化的载体。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读这篇作品,谁都会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稚趣。有三幅明丽的图景,值得注意,一是“园戏图”,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再就是“读书图”,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最后是“课嬉图”,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这三个充满稚趣的图景,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反差很大,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于“严厉”的环境中,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总之,三味书屋的生活实质上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理念的指导和一定规则的约束下,按一定的时间安排,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这是传统的学校文化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依然体现于今天的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之中,处处可见这种学校文化所特有的印迹,相对于作为儿童文化载体的百草园而言,三味书屋就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二、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文化冲突

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种不同文化氛围下的生活状况,清楚地表明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是互相冲突的。事实上,当儿童在走进向往已久的学校大门之后,他们虽然明白学校生活会给他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快乐,但他们也感觉到自己正开始失去自由。所以,童年鲁迅以充满留恋与无奈的感情发出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叹息。在进一步的三味书屋生活描写中,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仍随处可见。当“我"急于想知道“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时,得到的回应却是“不知道”和老师的怒色。因为“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种述说表面上看是儿童内心的自我解剖,究其内涵,却仍是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的伤害;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里虽也有折腊梅花、寻蝉蜕、喂蚂蚁等儿童的乐趣,却要屈从于老师的一声大叫;而“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和用“荆川纸”蒙在小说上描绣像,也只能在“先生读书入神”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约束这样的短暂时刻。文中“我”的迷惑和不理解,事实上就是儿童的自然人性格遇到学校理性文化规范后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内心不适应。就象走进三味书屋后的童年鲁迅,即使再次回到百草园,也终究不会再去牵连不断地拔出何首乌的根毁坏泥墙了。这就是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宝贵的自然本性被蒙昧了,代替它的是对规则的服从及服从规则后整体生命发展的扭曲变形。因此,怎样处理好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这种冲突,使学校文化由儿童发展的约束力量变成推动力量或引导力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两种文化冲突的启示:保护天性、弘扬个性、完善人性

赏析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内涵,启示正在于此。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丝毫没有批判寿先生之意

1、从情感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当时鲁迅已经46岁。而此时年轻的女学生许广平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人不久就碰撞出爱情的火花。面对这种感情,鲁迅曾一度不安,但不久还是坠入热恋的爱河。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往的分析和解读中,恰恰忽视了这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他又有一个特殊的隐含读者——当时正与鲁迅热恋的许广平。 联系鲁迅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难分析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写给自己挚爱的女人许广平看的,是一个男人写给自己恋人的絮语,是46岁的鲁迅清理自己的人生历程、消除内心苦闷的一种情感释放与心灵慰籍的文字。文中的叙述情感是统一的,无论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作者都是以一种愉快与诗意的语调,叙述自己小时侯读书生涯的趣事,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欢快、温馨的情感。

2、从内容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先生是持肯定态度的。 鲁迅在文中写道“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对照课文,先生的和蔼方正,屋后的梅园,寿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罚跪的规则”,连孔子的牌位也没有, 这都让人想起那个儒家的“仁”字。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和开明以及鲁迅对他的尊敬。 文中更令人感叹的是寿镜吾与学生一同读书的情景: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从内容上看,诵读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谓情致高雅的正宗诗文,倒是那种充满狂放情致的近代诗赋。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潜心从事蒙学教育,远离官场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白品格。一个被我们现代人认为满脑子“纲常礼教”的人,在面对知识时,却能放弃尊者的架子,与学生一同沉醉在知识的美好中。

《野草》解读新探

(一)、《野草》特色:背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前期极有思想与艺术内蕴的作品,创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思想基本处在彷徨、过渡的发展时期。散文诗这一独特文体形式恰当的承载了他此时内在的复杂情绪和矛盾状态中的苦苦追索。此时新文化运动呈消散状态,加之与周作人兄弟失和,鲁迅深深的处在痛苦、孤独和阴郁的境地。情感:时代的苦闷与私生活的苦闷纠结于一身,使鲁迅的创作不再像呐喊时期那样激昂,而流露出相对悲观的调子。但是《野草》的基本精神特征却是苦闷中求索、失望中抗争、孤独中前行。《野草》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其独特处在于强烈的主观性,是自我情绪的集中表现。其他样式的作品如小说,其主观性寓于客体呈现之内;杂文所针对的主要是文化现象与现实斗争;回忆性散文则将童年的自己当做了另一个我,依然不是直接诉诸心灵的东西。只有《野草》,是“心事浩茫”的主观心灵世界的集中表现。

《野草》表现了如下几种倾向:

一、自我灵魂拷问中的犹疑与痛苦。《影的告别》以“彷徨于无地”为核心感受,是在黑暗与光明的历史进程之间自我充满疑惑的挣扎;《风筝》在近似散文的笔致下进行了内心的自责,“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二、孤苦的自我价值认定中的决绝与感恩。《秋夜》、《雪》、《过客》、《这样的战士》等篇都带有一种象征意味。《过客》尤其具有深刻而准确的涵盖力,是鲁迅此时精神意志的象征;《这样的战士》中对于身处其中的“无物之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充满了心灵转折时期的自我激励。

三、向着内心理想对立面得厌恶与抗争。《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表露对奴性的反感,战斗的激情已在自我意识中上升为主导倾向。

《野草》总的特征是内敛的抒情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鲁迅借鉴吸收并成功的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取得了艺术表现手法探索上的极大成功。《野草》以表现主题的不确定性,几乎包含了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它更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鲁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这种不确定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丰富的可能性,从这一点来说,《野草》是恰逢其时产生的杰出艺术作品。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就明确地告诉朋友,说他的哲学都包含在《野草》里。他的毕生挚友许寿裳也认为:“至于《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还说《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11]由此可见,《野草》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

(二)《 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价值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二.《野草》的生命哲学。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容的哲学等等

,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第二个讲和这种哲学相联系,反抗绝望的哲学,韧性战斗是鲁迅面对那样一种旧的势力,旧的世界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就是他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开掘思考的时候,就是反抗绝望。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自我精神煎熬和咀嚼,而是坚决进行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感受孤独时候,那种灵魂自我抗争,自我反思。

《影的告别》,影子对形,对一个人的形诉说自己前来告别的原因。这本来就带着一种虚无的观念,整个这篇散文是讲自己内心世界的那样一种虚无绝望,而本身自己又有一种抗争这样虚无绝望的思想,这样的矛盾状态。他用自己的沉默,向虚无黑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是一种反抗绝望的一种追求。

复仇的哲学。这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精神,而对于麻木群众的一种愤激和批判情绪的升华和概括。对那种麻木的庸众复仇,第一是对社会,黑暗的社会。第二点是对内心,复仇是对麻木的群众,庸众。这里边《野草》里边突出有两篇,叫《复仇》,《复仇其二》。第一篇的目的是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呢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之间那种可悲的隔阂。就是传达的那种复仇的哲学。

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象征主义的特点就是它有一种多意性。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比较流行的观点,如李何林所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我在重读中发现,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雪》的解读

鲁迅的散文创作即写作《野草》与《朝花夕拾》的1924年至1926年间,都是他个人生命面临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心境最为“芜杂”、阴暗、寂寞的时刻,产生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要用“爱”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平息内心的痛苦。我们结合原文,再回味《雪》的前三段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情趣盎然的雪地塑罗汉,原来是作者这种“爱”的、如梦幻般温馨可人的需要被抚慰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但鲁迅毕竟是鲁迅,面对肃杀的、凛冽的、孤独的、无人理解的现实,他作着更为冷峻的思考,并像朔方的雪一样,“蓬勃地奋飞”,“旋转而升腾”,以达到个体生命的升华与超越。

相比江南的雪,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赞美”和“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更是作者疗治创伤心理与情绪的需求。王蒙认为《雪》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温情之作。《野草》中绝大多数作品的气氛和基调或是阴冷、或是激愤、或是悲观、或是绝望,而《雪》却给人一种珍贵的暖意和亮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世界中那少以示人的一面。鲁迅在《雪》中塑造了两个形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使我们联想起两种性格:童年和青春的美艳与脆弱,战士和公民的坚强与孤独;敷染了两类美学色调:玫瑰的和斑驳的,亲切的和严峻的,鲜活的、深重的、怡悦的和粗犷的、温馨的、悲壮的……由此,我们可以大概地得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人生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两种象征。比如文中说鲁迅虽怀念童年和青春的美丽,但也沉重地感觉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青春虽然美丽多姿,却也有它软弱、不定、短暂的一面,“童年和青春是要长大的,长大了就要变化,也应该变化,鲁迅是最不喜欢老了还要装小孩的老菜子的”。文中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旋旋升腾的“朔方的雪”,也如《秋夜》中的“枣树”一样,可看作是当时鲁迅的自我象征。“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些都该是鲁迅有意无意中的自我定性吧,那是经历大磨难之后的坚定和从容,那是经过苦痛洗礼之后的成熟和骄傲,那是一种美丽而高贵的人生境界。

如《雪》开头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鲁迅把“朔方的雪”称作“死掉的雨”,称作“雨的精魂”,恰恰是为了凸现朔方雪的独立“精神”与“灵魂”,这也正是文本所散发的人生的一种灵魂奔放无畏、精神超迈独立的境界。再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看似向往,看似赞美,却透着一股“梦终要做醒”的清醒。

例如网上一个叫钱小明的教师从《雪》中读到了三种人生:“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着三种人生——“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让“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是自己应该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滋润美艳之至”,是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是永远独立独行却必须忍受“孤独”的人生。

《风筝》解读

我想说的一点是: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中国人善于忘却的国民劣根性。对于这一点,鲁迅表现的很含蓄,不细细品味,是很难觉察到的。

《风筝》——在故事、细节、景物中表述自己的内疚与悲哀

(一) 故事——叙述自己的内疚

《风筝》的故事很简单,它叙述的是“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甚至不准喜爱风筝的小弟弟放,还把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粗暴的毁掉。多年后因偶尔读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事忽然出现在记忆中。而当“我”向小弟弟祈求宽恕的时候,小弟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沉重,因为这件事是如此强烈的吞噬着“我”的心灵,因为“我”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而是一颗稚嫩的心灵,扼杀的是童真。作者在文中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这是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而这使“我”心头更加的沉重的是当“我”渴望得到补救时,但弟弟却全然忘却。

(二) 细节——再现昔日情景

在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两个经典的细节: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仔细品读这两个有对比意义细节描写,就可以发现作者这样写的深意。第一个细节描写的是弟弟对风筝的喜爱:“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这些都只是他看别人的风筝的表现,可以想像如果他拥有自己的风筝会是怎样的喜悦呢?第二个细节描写是“我”对弟弟最喜爱的风筝的毁灭: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我”的“傲然”与他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就不难想像出当我毁坏他“苦心孤诣”的制作的风筝之后,对他会是怎样的打击?从这里我们就不难感受到细节的真正魅力。

(三) 景物——深沉情感的依附

景物描写在这篇散文中既是深沉情感的依附,在文中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在文章的开头、文中、结尾分别有三处典型的景物描写: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在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在这里,景物描写的目的不只是景物本身,而是在借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文章从在北京看风筝写起,由眼前景回忆起儿时江南放风筝的境况。而写北京的冬季

①这篇散文中,,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有鲁迅的自省精神②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④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到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⑤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⑥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①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了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②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怎样理解?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③“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④“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⑤“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⑥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跟“惩罚”一词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第二篇:读鲁迅——我对鲁迅先生的散文“情愫”

我对鲁迅先生的散文“情愫”

(原创)

我喜欢散文。喜欢读,喜欢写,更喜欢体味、构想散文中的胜景。散文这种文体,总是形散而神不散,给人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

最初接触散文是在小学六年级。那个时候,父亲将两本厚度有两指宽的《中国近现代散文》交给我,说读好了这两本书我的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进步。但是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爱上了散文,爱上了散文的那种意境。

散文真的很“散”,可以像杂文,可以如小说,又可以是随笔,可谓是随心所欲。随着语文课程的学习,渐渐地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越来越多,就被他的文章的修辞、风格所吸引。

他的散文,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和学习。比如《朝花夕拾》,讲述了自其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不仅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俗、礼仪制度、民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反映和折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军事、技术等方面。他的文章,从些许点滴小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不良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也提出了新的思想学习方法。《拿来主义》写得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的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就会有些人盲目的崇洋媚外,殊不知,自己国家文化的精妙。有时候,我就会想到现今社会对洋节的追捧。圣诞节、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这些洋节使得相当的中国人为其疯狂。其实,我们满可以取其精华,而不是射门都随便拿来就用,也不管我们自己的千古文化。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将儿时的故事、成年后的回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看法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这让我们这些学子对这些文章更是钟情。

鲁迅先生的散文,对我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在散文的字里行间总是能发现那样一种美景,鲁迅先生的散文更能展现那样一种让人向往的景致。从种种的小事上,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的孩童趣事;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了解到当时民众的困苦生活和麻木不仁;从文章的种种中,我们看到那些岁月里的辛酸、无助„„

经常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文章中常用反语,读来非常有趣,有不知不觉中给人以深思。修辞灵活多变,措辞恰到好处。经常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会在无形中提升我们的国学文化水平。因此,自始至终,我都热爱着文学,热爱着散文。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她,给了我充满美景的童年;她,提升了我的文学素养;她,给了我阅读的激情;她,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国学!

是时候,再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了„„

第三篇:读鲁迅散文有感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又重新品读了鲁迅先生的各种文集。又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他一心弃医从文,并说,“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憎恶敌人如恶魔般的鲁迅先生,他存在对社会批判的言辞,有对人性的呼唤,有对战斗精神的颂扬,却也有对亲人朋友的温馨怀旧„„

大家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鲁迅笔下,童年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中,还有各种色彩的争艳和鸟飞虫鸣。每株植物,每个地缝儿,都放佛孩子的玩伴或者一个探索的入口。在描写这座童年的乐园时,他用了简单罗列的办法,把园中所有的东西一样样加以描绘,再一起堆到读者面前来。这一散一聚,这可以说是充满孩童视角特点的。孩子不会思考眼前事物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刻的联系,也不会把内心的情绪带到风景上。他们涉世未深,用单纯的眼睛看世界,会感到什么都是多彩而新奇的,景物一件件扑面而来。每天都有新奇的发现,每次都有意外的“收获”,那么这百草园自然也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充满神奇的乐趣。而后面所写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捉鸟则更使人感到孩童的趣味,这两件事是那时候旧时孩子的童年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每个人都曾被长辈讲的这类故事吓过,捉鸟又是曾经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而从这温馨的百草园转到了三味书屋,况味就完全不同了。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但却从开始的束缚,孩子们内心的不满,逐渐看出儿童方方面面的成长,又充满了对百草园的回忆。既温馨又有趣。

不过鲁迅似乎从来没有对任何东西完全满意过。他对他认为该批判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加以讽刺,用幽默的笔法将它们刺得体无完肤。这些议论多数是他以成人的口吻发出的,不必赘言。有特色的是鲁迅把心中所爱的人和事物的好坏两面都写出来,好的大加赞扬,坏的也加以批评,从而使读者感到他所说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周围,人情冷暖,饱含现实。

关于长妈妈的回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鲁迅爱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他跳出了一直在使用的孩子的视角,深情地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然而他写长妈妈,居然是值得批评的事件多于令他感到敬佩的事件,倘若读者不仔细,还以为他又要批判一个坏人了。

然而那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它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大家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但是这本文集恰恰是鲁迅的文集中富有深邃哲理性与象征性的。包括至今,我仍觉得我的理解水平还较低,对于鲁迅先生在这本文集中的一些文章中所阐述暗藏

的深意体味不到,想要理解这种情绪,这种哲学,还真真的需要很长时间细细的琢磨,品味。

鲁迅先生运用了各种形形色色,不同人的不同遭遇,包括假想的,以身边人物为原型的,他自己及亲人的。由此批判旧社会,警醒人们。当我读到这些鲜活的文字,我像是能触手可及般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写书时的那寂寞哀伤的日子。他的文章不仅仅是对旧社会批判、写照。在科技飞速前进的现代,在我们看得到的,看不到的,仍然有这些影子的存在。

第四篇:浅谈鲁迅散文

摘要: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那么,作为鲁迅笔下一部分的散文,在其一生中有有着怎样的地位、特点?他的散文留给我们后人的又有哪些宝贵的财富呢?

关键字:鲁迅;散文;特点;影响

正文:

一、中国散文整体概述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除了诗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如古代文体中的“记“,这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散文体裁,但与现代散文不同,记可以是抒情的,可以是议论的,甚至可以是说明性的(例如魏学洢的《核舟记》)。”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随着西方近代文艺理论的介绍,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成为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现代散文就是在吸收外来思潮和接受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丰富多样,举凡杂感、短评、随笔、速写、游记、书信、日记、报告、通讯、特写等等,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散文所具有的议论、抒情和叙事的因素往往融为一体,却也总有所不同。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而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兴起于“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新文学的散文始于文学革命,20年代便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报刊的繁盛,文学流派纷纷形成,许多知识分子走上十字街头,甚或走出国门,增加了阅历,扩大了眼界,西学东渐更新了知识和观念,这一切都造成了新文学运动中现代散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

第一,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郁达夫说传统的“散文之心”是“尊君、卫道、与孝亲”,现代散文是对传统的“散文之心”的背离。

第二,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人间世》发刊词曾有“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谈”的话,以幽默的语言道出了现代散文的这一特点。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主流是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这是文学革命兴起后散文作家的共同特点。

第三,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1】(课本P113加P123【3】)

第四,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泰戈尔、厨川白村在20年代对中国散文的文体、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新文学运动初期和20年代现代散文,都表现着散文作者们的深厚的学养,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鲁迅式的杂文,周作人的小品,冰心、朱自清的文笔对后来散文的发展都发生过或仍在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鲁迅散文的特点

郁达夫曾对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风格作了比较:“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的最丰富最伟大。”

鲁迅的散文分为两部分,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其散文诗集《野草》。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10篇作品,以优美的文字、热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青年,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作者在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逝去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爱憎分明,作品中流露着一位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序论: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第五篇:鲁迅散文特点之我见

小时候,从书本上初识鲁迅先生,在周晔的笔下,我们对他有了最初的了解,一个关心劳苦大众,关注下一代的伟大人物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长大些,妈妈就送我一本《鲁迅作品选》,面对着一个个不曾用过的词语,一句句似懂非懂的语言,我几经努力,也未能理解其内容,妈妈反复指导,还是不能深入其中。鲁迅先生的语言的确是丰富,文章实在是深奥。后来,老师带领我们去《朝花夕拾》中徜徉,我才渐渐喜欢上鲁迅先生了,才开始真正地认识了这位世界之大文豪,领略了他的风采。

今年暑假,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带着对名家无比的崇敬去研读,但读起来还是那样的困难,似乎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余味无穷,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样寓意深刻。除了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外,其他的还是难以捉摸,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读完了全书。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把知识积蓄下来,也许不久之后我就会慢慢理解吧。

开学后,再次拜读《朝花夕拾》,我就像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中一样,历史故事,文学艺术,神话传说„„都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运用这么多知识写一篇散文,我们能不被深深地吸引吗?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艺术,既然写散文集要广泛地涉及知识,各种各样的知识,做到“形散神不散”。那么引用更多的典故,写更多的事例,自然会更加丰满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不是一种堆砌,而是知识丰富的表现。

翻开散发着馨香的《朝花夕拾》,从《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爱农》无处不洋溢着真善美的情感和人文主义的气息。“仁厚的黑暗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些富有情感的句子,在朝花夕拾中不时地出现。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的心中却时刻关心着保姆长妈妈,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父亲,时刻难忘自己的恩师„„以前总觉得自己与鲁迅先生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鲁迅先生是那样的高不可攀。没想到,再了不起的人也有常人的情感,甚至更强烈,更真挚,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尊卑,不分性别,不管年龄。多么令人感动呀!这一声声法自内心的呼唤,不也大大地增

强了散文的艺术效果吗?用心写作,用爱呼唤,用情感人,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再去看看我们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一定会陶醉于鲁迅先生那可爱的环境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花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去了。”这些美妙的句子如同清新的风一般吹拂着我稚嫩的心。如果我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景物描写的这般生动,这般成功,那写文章还用愁吗?我的文章也一定会增色不少。我上网看过百草园,欣赏过三味书屋,那里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罢了。可就是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那样的充满情趣。我想:在他心里,那一定是最美的地方,最值得回忆的住所。

一遍遍地去读《朝花夕拾》,一次次地去领略鲁迅的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他那亲切的文人气息,更尽情地吮吸大文豪身上散发出的笔墨浓香,在这位大文豪身上,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它散文的自由随意而又富有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特点;更是被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文孺子牛。”的品格和精神所折服。

现在,我已经能读懂鲁迅先生的作品了,我也开始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更深深地敬佩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上一篇:聚是一团火范文下一篇:竞选班委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