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癌症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吸烟癌症范文

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癌症疼痛是指癌症

癌症疼痛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铅山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何义文

癌症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常为慢性疼痛。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世界上有1000万人患上癌症,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80万,死亡140万,平均每3分钟就有1.3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据《文汇报》报道,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69%,死亡率增长了29.4%。去年癌症新增病例人数约为139万,占世界癌症发病总数的17%,基本接近1/5。其中男性发病率接近世界平均发病率,而女性癌症发病率与1986年相比下将了近24%。如此庞大的癌症人群,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疼痛的折磨,一些病人甚至绝望并产生轻生念头,对病人本人、其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对于癌症疼痛的治疗,首先应该认识到,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癌症疼痛都能通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故不应该消极对待;其次,癌症病人常常有严重心理障碍,因此要重视这些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包括临终关怀。我国近10余年来,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的各种形式学习班及专题学术研讨会议数百次。经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癌症疼痛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医护人员在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大量患者仍然镇痛不足、很多基层医师对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有认识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及非癌性痛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

癌症疼痛患者未得到合理镇痛治疗的主要障碍源于三方面:一是医务人员方面:对癌症疼痛及镇痛治疗工作不够重视;对癌症疼痛评估不足,未常规使用疼痛评估方法;对癌症疼痛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知识不足。二是药品供应及管理方面:镇痛药品种还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患者获取镇痛药,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不够方便;镇痛药品的费用较高,不少患者无法承受长期镇痛治疗的药品费用。部分临床常用镇痛药,包括强阿片类镇痛药,未列入医疗基本用药及医疗保险基本用药范围;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过度担心镇痛药品成瘾,过度担心药品滥用及流失,而忽视保障镇痛药的合理医疗用药。三是患者、家属及社会方面:缺乏癌症疼痛及镇痛治疗知识;担心过早使用镇痛药,今后无镇痛药可用;误认为接受强阿片类药治疗就意味着开始吸毒及放弃抗癌治疗;宗教、社会观念及教育影响,认为应该忍受疼痛。 癌症疼痛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1、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

2、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 ;3.与肿瘤相关的疼痛 ;4.非肿瘤或治疗所致的疼痛。规范化疼痛处理: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明确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治疗目前的主要方法:

一、病因治疗;

二、镇痛药物治疗;

三、非药物治疗;

四、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共识。治疗原则是:按阶梯治疗;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在临床上无创给药有口服、贴剂、栓剂(直肠给药),配合辅助用药如止吐、黏膜保护及胃肠动力药物、通便缓泻药物、安定类药物、激素类、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常见的有:神经破坏性治疗:将神经毁损药物如无水乙醇、苯酚等直接注入到 神经干(下颌神经,肋间神经)、神经节(半月神经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椎管内 (感觉神经根),从而阻断神经的传导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技术,即是在病人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设定量的药物,其特点是在医生设置的范围内,它可以通过静脉、硬膜外、皮下等多种方式给药,病人自己按需要调控注射止痛药的时机和剂量,达到不同病人、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不同镇痛要求。其他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行为疗法;

2、手术止痛 :切断神经支配达到止痛;

3、放射线疗法:外照射和放射核素治疗;

4、介入治疗;

5、其他中医中药治疗等。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癌症的疼痛治疗仍是目前世界难题,正在不断的探讨和发展之中。

第二篇:癌症信号--知道这些,你将永远不会得上癌症

研究表明:

① 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

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

③ 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

④ 癌症只能在一个酸性的身体扩展;

⑤ 如果你的身体变弱碱性,癌症不能扩展;

⑥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体PH值,让你的身体转变成弱碱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症都有转变和被治好;

⑦ 不管你的情况多么糟糕,哪怕只能活6个月,如果你能转变你的身体PH值到弱碱性,你的癌症就不会扩展,就会好;

⑧ 不用担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妈妈、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体是弱碱性的,你不会得,如果你已经有了,它将会转变;

⑨癌症都是酸性体液中生存的,没别的。如果你的身体是酸的,你就会得癌症。如果是弱碱的,你就不会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调整你身体的PH值到弱碱性,癌症就会离你而去。

预防癌症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E)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

★常见食物的酸硷性:

⊙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西点、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中酸性:火腿、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蚬)、章鱼、泥鳅等。

⊙弱硷性:红豆、萝葡、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中硷性:萝葡乾、大豆、胡萝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乾、柠檬、菠菜等。

⊙强硷性: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天然绿藻类

海带可以说是硷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带能有效调整酸性体质。所以平时常感到劳累、疲乏、浑身酸痛的话,不妨多吃海带。

此外,人们常说喝茶能解乏,除了茶叶中的兴奋成分外,茶硷能「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也有缓解疲乏的作用。

再有素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坚持素食一段时间,身体自然就会变成碱性体质。

◆哪些人的身体容易「发酸」:

⊙熬夜一族...晚上1:00以後不睡觉,人体的代谢作用会转由内分泌燃烧,用内分泌燃烧产生的毒素会很多,会使体质变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机率会比抽烟或喝酒的人都来得高。所以每天尽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觉,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为限!熬夜时不要吃肉,尽量吃碳水化合物,这样隔天才不会很累,可把伤害减至最低。

⊙宵夜一族...凡是晚上8:00以後再进食就可称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会受损,因为睡觉时,人体各器官活动力降低,处於休息状态,这时让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变酸、发酵,易产生毒素、伤害身体。

⊙早餐的「逃兵」...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许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体内没有动力,会自动使用甲状腺、副甲状腺、下脑垂体等腺体,如此易造成腺体亢进、体质变酸,长期下来易导致各种慢性病。

⊙「精食」一族...少运动且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吃得少,又刻意选择很精致的食物、少吃粗粮,这类人的肠子老化得特别快,肝功能也会变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会便秘。因为精致食物缺乏纤维素,会导致肠子功能变差,甚至萎缩,你所吃的食物变成了毒素,使你体质变酸,慢性病也开始了。

癌症让许多人觉得恐怖,但并非完全不能从它的魔爪下逃离。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近日刊出美国癌症协会专家总结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视的癌症症状”,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丝马迹。因为有调查显示,与较晚期病人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高达70%—95%。

这些前兆中,男人和女人各自应注意的分别为两个,都应该注意的共有13个: 男人应该注意的:

1.睾丸变化。睾丸癌多发年龄段为20—39岁。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男性每月应自我检查睾丸情况,包括睾丸大小变化、出现明显的肿大或缩小、阴囊内出现包块、阴囊坠痛感等,有问题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感到阴囊坠胀,感觉里面像是放了一个煤球,并持续一周以上,要马上找医生诊断。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和阴囊超声检测。

2.小便问题。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小便问题日渐普遍,尿频、尿急或尿不净较常见。如果症状加重,特别是小便有强烈的紧迫感,应警惕前列腺癌。通常应做直肠指检,医生会告诉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状。 女人应该注意的:

1.腹胀。很多女性认为腹胀极为常见,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刘俊田介绍,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规律出血。美国肿瘤学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它们很可能是妇科常见癌症———子宫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检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男女都应该注意的: 1.乳房硬块。乳腺癌不是女人的专利,男女都应该积极预防。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有肿块,就要分外当心。“尤其是乳房出现皮疹,并且持续数周不退,必须去检查。”肿瘤学家汉娜?林登博士说。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头凹陷,并且常常流出液体,也是不好的信号。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乳房皮肤起皱、乳头收缩或不对称、乳头大小和形状改变、乳房红肿、出现硬块等,都是乳头发炎的表现,也是乳癌的症状。刘俊田进一步解释,这种乳房肿块一般不疼,但会逐渐变大。

2.疼痛。美国癌症协会表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疼痛会增多。但是身体某部位莫名出现疼痛并持续一周以上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因为无缘无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征兆。比如,长期腹痛是大肠癌的症状,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头酸痛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症状。刘俊田指出,胰腺癌会表现在上腹区,如脐周或右上腹出现顽固性钝痛或绞痛,可阵发,也可呈持续性,通常会逐渐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3.淋巴结变化。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体哪个部位,尤其是腋窝或颈脖出现淋巴结肿大,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1个月,则很可能是乳癌或脑癌的症状。 4.发烧。发烧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导致,然而,不明原因的发烧就可能是危险征兆了。美国癌症协会表示,癌症扩散至身体其他器官时,通常会导致发烧。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发烧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补充,淋巴瘤在早中期会表现为持续低热,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当合并感染时则可能高烧。必要检查包括:X光胸透、CT扫描、核磁共振检查等。

5.体重莫名降低。不用费劲就能减肥的确令人高兴,但是如果一个月内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体重急剧下降、厌食、反复腹泻和便秘是最常见的肺癌、胃癌、肾癌及大肠癌症状,对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续腹痛且伴抑郁。美国癌症协会官员莱昂纳多?李奇顿菲尔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续疼痛且伴有抑郁症状,极可能得了胰腺癌。因为专家发现,抑郁与胰腺癌关系极大。其他症状还包括:黄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劳。一般来说,感觉疲劳,是癌症已有所发展的征兆,但对于白血病、肠癌和胃癌来说,可能发病初期就会感到疲劳。癌症的疲劳和普通疲劳有什么区别呢?美国癌症协会专家表示,普通疲劳休息一下就会消失,而癌症的疲劳不论怎么休息,都会觉得很难改善。 8.咳嗽不止。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拉尼特?米歇里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续不断,超过3—4周,就应该及时看医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征兆。

9.吞咽困难。李奇顿菲尔德博士表示,长期的吞咽困难,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应该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所谓吞咽困难,刘俊田介绍,一般指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有人即使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像有菜叶、碎片或米粒样物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

10.皮肤变化。美国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肿瘤学家玛丽?戴利博士提醒,皮肤突然出现包块或者色素沉着,并且变化明显,都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观察几周后就应该立即就医。另外,无论年老年轻,一旦皮肤突然出血或者出现异常剥落,也应该去看医生。

11.异常出血。米歇里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疮外,很可能是肠癌的症状,必要时应该接受结肠镜肠癌筛查。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山也提醒,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经期之外,如出现无痛尿血或排尿困难,应警惕膀胱癌或肾癌。肠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肿瘤生长在靠近肛门处,还可能出现大便变细、次数增多等症状,甚至引起大便困难。 12.口腔变化。美国癌症协会指出,吸烟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及舌头上出现的白色斑块,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长时间不明原因持续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状。

此“马铃薯生汁疗法”搜集于《健康杂志》,《佛说疗治病经》转载介绍,被称为“真正成为起死回生的魔杖”。

开始为日本禅宗僧侣~富泽知芳师提供,由冀公孙建永搜集整理,据介绍对治疗癌症有特效,有些人喝不了可加蜂蜜或半个苹果。重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每一个看到此偏方的好心人应大力宣传,造福广大民众。

喝马铃薯生汁治好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可以控制癌细胞蔓延—— “进入今年有好几十名癌症患者实行这种疗法,而且有很多患者逐渐康复,甚至有些人已经感到必死无疑了,但后来因此得救,纷纷来电告知他们内心的无限喜悦。”

提倡马铃薯生汁疗法的禅宗僧侣——富泽知芳师在自家接到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癌症患者的热烈回响,所以再度刊出,马铃薯生汁疗法的临床试验例子。

将生的马铃薯擦碎,每日持续喝其汁一至二杯。马铃薯生汁疗法不仅可以治癌,也治好了很多人肝脏病、糖尿病、胃溃疡、肾病、心脏病、高血压、腰痛和肩膀痛等病。还有各式各样其它疾病治愈的患者也陆续出现。如果是正被慢性病所苦的人,请务必尝试。 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立刻实行,长期使用——

富泽师有一本著作《健康道——癌症并不可怕》,他说过以下一段话:

即使做癌症手术,但可能因为担心会蔓延或者未全部切除干净,反复不断地使用抗癌剂或做放射线疗法。但是却很少听到因此而把癌症治愈的。而且那些治疗的副作用相当大,会使人失去食欲,使身体急剧衰弱下去。

与此相对的是,马铃薯生汁疗法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恢复体力,提高自然治愈力,实在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若长期持续此疗法,就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神奇力量。 马铃薯生汁疗法没有任何危险,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实行,而且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实际感受到效果。患部有痛感的人,只要喝过一至二周,痛感就会逐渐减轻,没有痛感的,只要持续一些时间,食欲随即增加,血色好转,体力可以渐渐恢复。

真正起死回生的魔杖,介绍一下马铃薯生汁的制作方法——

第一次准备的马铃薯的分量,大个的

二、三个,小的

三、四个。

把马铃薯清洗干净,然后去除马铃薯长芽部分。【注意:发芽土豆及青色块茎肉,含龙葵碱,可使人中毒,产生严重的胃肠炎症状,用时须谨防之。】

再连皮一起(不要去皮)用擦菜板擦碎,擦完后裹入干净纱布或孔较粗的棉质麻布内用力挤出汁来用力挤出汁来。一次可以挤出一杯大约(180-200ml)的生汁。

将这些汁每天早晚餐前30-60分钟前空腹喝下。可能的话,在晚餐之前也喝一杯。每次做完立刻喝,而且每日持续才是最重要的。

身体衰弱的人,一次无法喝一杯的人,可以分做几次喝完。或者不喜欢光喝马铃薯生汁的人,可以掺入酵素果汁约30毫升或蜂蜜,苹果榨汁搅拌混匀时喝起来更容易。

【注意:生汁挤出后要立刻喝完,而且每天坚持。连服两周,治疗见效。见效后继续持续服用。】

但是富泽师严厉地告诉患者,不可以把马铃薯生汁当作药物来看。他说:只喝马铃薯生汁但是依然不改变过去纵欲生活的人,可以说就是把马铃薯视同药罐子,当自己已经生病了,但自己却不节制不养生,只是吃药就想轻易治好疾病。

我们生病都是事出有因。例如暴饮暴食、喜欢美食、漫无节制的熬夜,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只要把过去的生活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即可,此时的马铃薯生汁,才算是真正的起死回生之仙杖。 马铃薯在欧洲被称做“大地的苹果”,显然是营养价值相当高的食品。尤其含有非常丰富的维他命C和钙,在德国则自古以来即有喝马铃薯擦碎汁治疗胃溃疡和便秘的方法”。

另外,马铃薯生汁具有抑制致癌的作用,在科学上也慢慢地获得证明。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维他命B、铁、磷和钙。这些维他命或矿物质一旦被体内吸收,血管中的血液就可以畅通无阻。因此,只要持续喝马铃薯生汁的话就可以使血压维持稳定。

马铃薯含的钾能帮助体内的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患者的康复。马铃薯还有减肥、和中养胃、健脾利湿,消炎解毒的功效。 另外,马铃薯生汁还对花粉症、湿疹、便秘有显著效果。重症肝病喝马铃薯生汁之后迅速恢复,严重的便秘治好了。喝马铃薯生汁使尿蛋白完全消失了。马铃薯生汁可以增强全身体力。喝马铃薯生汁使胸痛消失不药而愈。

另外,肩膀僵硬和酸痛的情形已经不再犯了。 狭心症的起因是,心脏内的血液无法通畅所引起的疾病。血液流动若顺畅无阻,当然心脏也可以正常地运作。

另外,肩膀酸痛多半是因为高血压或狭心症影响所致。喝马铃薯生汁使失声的喉咙又可发声。

请大家相互转告,也许你举手之劳就可以解除一个人的病痛、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功德无量。

第三篇:癌症早预防

预防癌症科普知识

一、恶性肿瘤的诊治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当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病人为1270万,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为760万; 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癌症病例将达到2600万,死亡人数将超过1700万!我国癌症发病率占世界 20%,死亡率占世界 24%!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二、什么是癌?癌和瘤是一回事吗?

癌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且往往可转移到其他组织。 瘤即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恶性肿瘤分很多种,其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如乳腺癌、胃癌、肺癌;从间叶组织发生的称为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等;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等。一般人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三、主要致癌的因素有哪些?

1、生活方式不当:抽烟、酗酒、熬夜、缺少运动、生育习惯等。

2、外界环境污染 : 汽车尾气、工业废水废气、装修污染等。

3、化学物质泛滥 :腌制、熏烤食物,食品安全问题等。

4、饮食结构不合理 : 很少食用杂粮,脂肪摄入量过高,肥胖等。

5、感染因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自由基毒素等。

6、心理因素: 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

7、免疫因素: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如

艾滋病病人。

8、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9、遗传因素:肿瘤有遗传倾向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相当数量食管癌、肝癌、鼻咽癌有家族史。

10、性别、年龄、种族因素。

四、癌症“三早”的意义是什么?

“三早”是指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疗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认真做好癌症的三早工作,则癌症的死亡率可减少约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首诊病人早期癌仅占10%以下,90%以上都失去了战胜癌症的宝贵时机,因此,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刻不容缓!

五、癌症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1、详细询问病史,各种常规检验。

2、全面体格检查:约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容易发现的部位。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B超、核医学检查等。

4、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5、内镜检查:食管镜、胃镜、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6、病理学检查:如脱落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

六、目前癌症治疗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1、外科治疗,包括腔镜下治疗、器官移植;

2、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γ-刀、χ-刀、调强放疗、重离子放疗,粒子植入等;

3、内科治疗:化疗、免疫、过继免疫治疗、激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4、热疗:超声聚焦(海扶刀)、射频、微波治疗,全身、体外热疗,热灌注化疗等;

5、冷冻治疗:氩氦刀治疗;

6、介入治疗;

7、核素治疗;核素内照射治疗癌痛,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等;

8、激光治疗:激光光动力。

第四篇:癌症宣传资料

1、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绝大部分人患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吸烟、膳食和相关因素,以及工作环境和其他地方性的致癌因素。 人们是否会患癌症取决于暴露于这些环境因素的强度以及个体的敏感性(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因此,如果人们能不吸烟,选择适宜的膳食、从事适度的体力活动,以及尽量减少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暴露,就有很大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因此,就人群而言,大部分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在防癌措施中,不吸烟和选择营养平衡的膳食是最重要的和最可行的。尽管最近几年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是战胜癌症的最大希望仍然在于预防癌症是一类十分复杂的疾病,所以没有一个人能确保自己不患癌症。但由于癌症的发生与膳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有许多措施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2、肿瘤确诊的依据是什么

肿瘤的生化、免疫及影像诊断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确定肿瘤的性质,仍然主要依赖病理学诊断。病理检查是诊断肿瘤最准确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它是将患病器官的分泌物制成涂片,或直接取下病灶小块组织制成切片或印片,放臵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结构等,确定肿瘤的性质。

病理学通常分为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两大部分。病理学诊断不仅可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其预后,更重要的是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病理诊断也有局限性,因其活检标本、巨体取材和切片检查均属抽样检查,最终在光线镜下见到的仅是病变的极小部分,有时不能代替整个病变,另外病理诊断是否可靠也与病理标本的选取有关。有时也有假阴情性的结果。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者,应及时复查病理诊断,若病理诊断确切无误,可考虑病理标本的选取是否得当,必要时重新取材,做再次病理诊断,以免造成误诊,贻误治病时机 对它仍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能够治疗,而且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谈癌色变,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仍相当普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旧的观念仍残存在人们心中,一想起以前的癌症病人大多死亡,便认为凡死亡的病人都是癌症患者,因此给癌症冠以"不治之症";其次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难度较大,人们往往把"难治"与"不治"等同起来;由于恶性肿瘤发展很快,早期发现较困难,待确诊后,一些原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已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甚至失去作用,往往造成"治而无效"的现象;又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即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自己心里总在想"这不可能",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象这种 "讳疾忌医" 的情况常有发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卫生宣传工作还不够,没能把防治癌症的基本知识及目前诊治技术进展的信息及时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给广大群众,如此种种原因,使得癌症、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说法存在至今。

随着人们防癌抗癌意识的增强,对防治肿瘤知识的不断掌握,加之目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许许多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已获治愈,成千上万的癌症病人正处于康复期中,这些勇于与癌症抗争并取得胜利的人们,这些生存下来并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的人们便是"癌症可治"的最好见证。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如能做到 "三早",其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第I期子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早期绒癌、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现在也有可能治愈,早期的微小肝癌五年治愈率已可达到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已经到了晚期也有治愈的机会,如晚期绒癌的五年治愈率,第III期的病人为83%、第IV期病人也可达53%。

及目前最优秀的抗癌症新药“羟基它里宁”片治疗肝癌食管癌,脑瘤有突破性的疗效,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强有力的一种药,并必须指出,尽管恶性肿瘤能够治疗,但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目前都能治愈,肿瘤是一大类很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与发病的详细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全世界都把防治肿瘤作为研究重点,随时都可能有新的发现,研究成果不断地、迅速地应用于临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将彻底战胜肿瘤。

3、切断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的通道

预防生活方式癌,就必须要切断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的通道,具体而言有如下预防措施;

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新鲜的食品中多含有亚硝酸盐(腌制品常含此种化学成分),在胃肠道内易转化为强烈致癌物亚硝胺,这是一种肯定会致癌的物质。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水果中的果胶、黄酮等物质还具有防癌的作用。

食物不要吃得太精细,常吃纤维素高的素食。肉食中的动物脂肪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引起胆固醇过高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时也有致癌的可能,而素食可以净化血液,预防便秘及痔疮的发生。

改变一日三餐的营养和食物结构。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一般家庭的晚餐往往营养过于丰盛;还有人经常吃夜宵,胃肠不堪重负。

戒烟、戒酒。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多达600多种,其中可致癌的有40多种,吸烟不仅危害自己,更殃及他人。有专家说,假如全世界的人都不再吸烟,女性生癌的人数可能会减少三分之一;而男性甚至可减少五分之二。

饮食要提倡清淡。“清淡”二字不仅意味着少油,还意味着少盐。食物过量的盐易损坏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层,使胃黏膜损伤而导致屏障机能丧失,致癌物质几易入侵而造成胃癌的发病率升高。所以,腌、腊制品一定要少吃或尽量不吃。

改善烹调方式。每到隆冬腊月,有的地方人们都喜欢腌制腊鱼、腊肉,这些食品若与富含丰富维生素C的蔬菜,如甜椒、青花菜、芹菜等搭配食用,将会安全得多。

4、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预防致癌

某些癌症与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或是生活中的行为有关。医学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这个概念,就是提醒人们要保持自己良好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要将生活方式与预防癌症联系起来?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处于封存不动状态。但如果发生了某种特别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了或抗癌基因丢失了,人就会患上癌症。那么原癌基因是如何被激活、抗癌基因又是如何丢失的呢?这肯定与外界因素有关,这种外界的因素就来自于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打一个比方,苯并芘已被明确是一种致癌物质,它是如何进入人体引起肺癌的呢?是因为抽烟吸入了大量苯并芘,这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

5、卫生部启动癌症公共卫生项目

卫生部2009年已启动的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项目将在2009年到2011年间,为我国1000万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对120万人进行乳腺癌检查,以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2009年在全国200个县启动试点,完成宫颈癌检查2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

第五篇:癌症概况

癌症

世界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随着发病率走高,癌症正越来越多地侵入人们的生活。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见和误解,影响了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癌症和肿瘤

癌症与肿瘤究竟有什么区别?

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

癌症=恶性肿瘤+血癌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二、什么导致了癌症

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基因?污染?饮食?抽烟?

癌症发生率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

2013年中国第一次发表了《肿瘤年报》,从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第一:无论男女,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就是指数增长; 第二: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为啥苍蝇很少得癌症?因为他们寿命很短,还没得癌症就挂了。我们的宠物狗和猫都会得癌症,原因是他们的寿命可以到10多年,相当于人的70~100岁,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

癌症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我们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的大概一百多个,这些癌症基因中突变一个或者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那基因为啥会突变,啥时候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时候,每一次细胞分裂的时候都会产生突变,但是多数突变都不在关键基因上,因此癌症发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细胞啥时候分裂?生长或者修复组织的时候。总结的数学公式是:

癌症发生概率 (p) = 细胞分裂次数 (a) X 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 (b) X 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 (e) 在这个公式中,e 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关键是a和b两个因子。我觉得很多和癌症相关的原因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推导和解释:

(a)岁数越大,细胞需要分裂次数越多,所以老人比年轻人容易得癌症。 (b)人体器官受到损伤越多,需要修复就越多。组织修复都需要靠细胞分裂完成,因此细胞分裂次数就越多。因此长期器官损伤,反复修复组织容易诱发癌症。暴晒太阳损伤皮肤细胞,因此皮肤晒伤次数和得皮肤癌直接相关;抽烟或者重度空气污染损伤肺部细胞,因此长期抽烟容易得肺癌;吃刺激性和受污染的食物,损伤消化道表皮细胞,因此长期吃重辣,污染食物会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直肠癌发生;慢性乙肝病毒伤害肝细胞,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容易得肝癌,等等等等。

(c)每个人的细胞分裂一次产生突变的数目是不同的。这个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有些人天生就携带一些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会让他们细胞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大大增加。去年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在纽约时报撰文,说为了防止得乳腺癌而预防性切除双乳。该新闻轰动全球。她作此决定的原因就是她家族和她本人都携带BRAC1基因突变,有了这个突变,她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突变比正常高百倍,因此她家族多名女性,包括她的母亲都很早就得乳腺癌,她个人被估计有87%的可能性得乳腺癌,50%可能性得卵巢癌。她的这个举动,当时我从科学眼光看有点冲动,因为不能保证其它部位(尤其是卵巢)不会发生癌变,但是她的勇气还是让我无比佩服。后来我听说朱莉要把卵巢也切除,我只能想到一个词:“壮士断腕”。

三、儿童为啥会得癌症

通常,癌症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增加,各种癌症的发病率都直线上升。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我们生活中应该听说过不少年轻人,小孩甚至婴儿得癌症,尤其是白血病的故事,这是为什么?

癌症是由突变引起的,后天因素导致突变需要时间积累,在短短几年以内是不可能纯靠后天因素导致癌症的。因此可以肯定,婴儿,或者几岁的儿童得癌症必然有先天因素的:要不然就是父母遗传了致癌基因,要不然就是在怀孕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胎儿产生了突变。

现在生物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怀孕过程中尽早检测出先天突变,如果证明宝宝有严重遗传疾病,父母至少能选择是否流产。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致癌基因的认识,让我相信父母是否携带致癌突变应该会成为孕前体检的常规项目。而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检测相对要困难很多,主要原因是胎儿发育中要获取样品很困难。传统的检测如唐氏综合症筛选还依赖于羊水穿刺,这是一个手术,对胎儿发育也有一定的风险。很多的人正在为无穿刺检测技术而努力,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相信几年之内就会有突破性进展。

但是无论检测技术如何先进,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将始终存在:即使知道胎儿有了基因突变,由于生物体的复杂性,也不一定100%会得癌症,这个时候父母将面临一个非常困难且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是冒险生下来还是继续等待下一个健康的宝宝?相信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这个问题将日益突出。 现在全世界大概有50万儿童患有各种癌症,癌症是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占了近40%(见下图),这是我们为什么老是听到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捐赠的故事。其次是神经系统肿瘤,然后是骨头和各种软组织肿瘤。

治疗儿童肿瘤采用的办法也是手术+化疗+放疗。对比成人癌症,化疗和放疗对于儿童癌症往往有着惊人的效果,即使不考虑骨髓移植治愈白血病,很多儿童病人也能够被传统化疗放疗治愈。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第一:儿童癌症的突变往往很少,因此癌症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低;第二,和传统想法不同,儿童接收化疗和放疗的剂量相对体重来说往往超过了成年人,这是由于儿童组织修复能力比较强,能够忍受更强的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这两点是儿童癌症的治愈率远远高于成人肿瘤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得就有失,高剂量化疗放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会给儿童带来各种各样长期且严重的副作用:神经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抑郁容易自杀,不孕不育等等 。因此,对儿童癌症的药物开发迫在眉睫。

可惜,相对于我们对成人癌症的投入,对儿童癌症的研究远远落后。根本原因是由于儿童癌症数量较少。这一方面导致样品数量不足,因此基础研究到医学转化研究的实验室都比较少。更重要的原因,由于病人少,大药厂往往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专门研究儿童癌症,其一是临床试验很难进行,其二是因为即使做出药来也不能收回成本。最后,因为周围儿童癌症病人少,社会对这种疾病的关注不够,对政府的压力也不足。

面对儿童癌症,一方面是病人家属的无奈,另一方面是科研资源的匮乏和药物开发的停滞。强烈呼吁大家增加对该方向的关注,只有社会和舆论推动政府作为,才有可能迫使药厂进行更多的投入。希望有一天没有儿童会再被癌症打倒!

四、癌症到底怎么致命的

大家谈癌色变,主要的原因是其高死亡率。但是说起来癌症到底是怎么让病人死亡的,可能很多人都说不上来了。为什么有人长了很大的肿瘤,做完手术就没事,但是有人的肿瘤还没有看到,病人就去世了呢? 首先说癌症的严重性和肿瘤的大小没有相关性,2012年有个著名的越南人Nguyen Duy Hai,4岁开始就长肿瘤,等到30岁的时候右腿肿瘤已达到惊人的180斤!在这26年中,他慢慢失去行动能力,但是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太多别的症状,在做完手术后,看起来也比较正常。这种肿瘤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如果位置不在关键内脏,实际上对生命的危害相对较小。这种巨大的肿瘤几乎肯定是良性肿瘤,因为如果是恶性,是没有机会长这么大的。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啥?是看肿瘤是否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属于“钉子户”,所以只要手术切除肿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而恶性肿瘤不论大小,都已经发生了转移,有可能在血液系统里,可能在淋巴系统里,也可能已经到了身体的其他器官。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转移一般首先到达淋巴结,然后才顺着淋巴系统到达其他系统,所以临床上对肿瘤病人常常进行淋巴结穿刺检查,如果淋巴结里面没有肿瘤细胞,病人风险较小,一般化疗和放疗以后就能控制住疾病。

那癌症到底是怎么致命的呢?首先得说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每个病人个体情况都不同,最终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说起来,往往和器官衰竭有关,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统性衰竭。肿瘤,不论是否恶性,是否转移,过度生长都可能会压迫关键器官,比如脑瘤往往压迫重要神经导致死亡,肺癌生长填充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氧气交换能力大大降低,最后功能衰竭而死,白血病导致正常血细胞枯竭造成系统性缺氧缺营养等等。

癌症如果转移以后,危险性大大增加,一个原因是一个肿瘤转移就成了N个肿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个原因是转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较要命的地方是脑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这三个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由于器官的重要性,手术往往很保守,很难完全去除肿瘤。所以乳腺癌发现得早一般没事,手术摘除乳房就好了,病人可以正常存活几十年,但是如果乳腺癌转移到了肺部或者脑部,就很难治疗了,因为你不能把肺或者大脑全部摘除。所以大家自己,还是自己父母一定要每年去医院定期体检,早发现几个月,也许就能多活几十年。 癌症致死有时候并不是某一个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个系统衰竭。有很多癌症,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因,会导致病人体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都迅速丢失,这个叫“恶病质”(Cachexia)。这个过程现在无药可治,是不可逆的,无论病人吃多少东西,输多少蛋白质都没用。由于肌肉和脂肪对整个机体的能量供应,内分泌调节至关重要,病人很快会出现系统衰竭。

例如全民偶像乔布斯,靠金钱支撑,在诊断胰腺癌后活了8年,可谓是不小的奇迹,但是大家仔细看他得病前后照片对比,能清楚发现他身上的肌肉和脂肪几乎消失殆尽。最后还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去世。

五、癌症为啥这么难治

在我长大的过程中,癌症和艾滋病是最恐怖的疾病名词。如果你问我,癌症和艾滋病哪个会先被攻克?我的答案肯定是艾滋病。 癌症为啥那么难搞?我看来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癌症是“内源性疾病”: 癌细胞是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对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抗生素为啥好用,因为它只对细菌有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浓度,让所有细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搞定癌症就没那么简单了,癌细胞虽然是变坏了人体细胞,但仍然是人体细胞。所以要搞定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 “副作用”。比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比如头皮下的毛囊细胞。毛囊细胞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毛囊细胞,这是为啥化疗的病人头发都会掉光。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被杀死,于是病人严重拉肚子,没有食欲,等等等等。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 “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如果化疗药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样大剂量持续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了。这是我为什么觉得艾滋病会比癌症先被攻克的主要原因,毕竟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外源性疾病”。

第二个癌症难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几千几万种疾病的组合。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癌症。

比如肺癌,这是在中国癌症中新任第一杀手,30年来发病率增加465%。中国现在每年近60万肺癌病人,美国也有16万。常有人问我:美国有什么新的治肺癌的药么?我说:有是有,但是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诺华最新的抗肺癌药Ceritinib上礼拜刚被FDA批准,它对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为啥我们研究了这么久的新药只对1%的病人有效呢?

肺癌简单按照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这两种呢?不是的。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每一个癌症里的突变基因数目不止一个,千差万别。最近一项系统性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变数目接近5千个!这么多的变量随机组合,导致每个病人都有点不同。中国这60多万肺癌病人,其实更像60万种不同的疾病。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需要60万种不同的治疗肺癌的药。因为5千个突变里面,只有几个突变是关键的,抓住了这几个关键基因,我们就有可能开发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无论如何,制药公司新开发的药,即使是灵丹妙药,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肺癌病人。回到刚才的问题,为啥诺华的新药Ceritinib只对1%的肺癌病人有效?因为Ceritinib针对的是突变的ALK基因,而只有1%左右的肺癌病人才有ALK基因突变。(这个药中国还没上市,目前正在中国做临床试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ALK突变肺癌病人能用上这个药)。

因为癌症的多样性,药厂几乎注定每次只能针对很小的一些病人研发药物,每一个新药的开发成本?10年时间+20亿美金!这样大的时间金钱投入,导致我们进展缓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遥遥无期,也是任重道远。

第三是癌症的突变抗药性。这点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让大家头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攻克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超级细菌。在抗生素出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败血症。但是青霉素出现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怂掉了。 但是生物的进化无比神奇,由于我们滥用青霉素,在它杀死了99.999999%的细菌时,一个或者两个细菌突然进化出了抗药性,他们不再怕青霉素。于是人类又发明了别的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同时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就是超级细菌。

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自然赐予我们这种能力,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癌细胞不仅保留了基本进化能力,而且更强,针对我们给它的药物,癌细胞不断变化,想方设法躲避药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癌细胞在治疗几个月以后就丢弃了突变的ALK基因,而产生新的突变来帮助癌症生长,这么快的进化速度,总是让我感叹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

六、转基因食物会导致癌症么

“转基因”绝对是近几年在各个媒体出勤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所有能炒的都炒过了,所有能吵也都吵过了。我只想负责任地说: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篇经得起推敲的高质量研究论文证明转基因食物能致癌。网上盛传的法国研究的大鼠吃转基因食物致癌的文章,我专业的评语是:”扯蛋”。当然很欣慰地看到这种哗众取宠的垃圾论文已经被撤稿了。

“转基因食物完全无害”,本身就是一个在科学上无法证明的命题。即使它一直无害,保不齐100年后会不会有一个人因为转基因而嗝屁了呢?

作为严谨的科学家,我们只能说,在有人能证明它有害之前,它是无害的。作为不太严谨的科学家,我个人觉得转基因有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这个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自己在美国长期吃各种转基因食物,所以说美国人不吃转基因的可以歇菜了。 科学家没事搞转基因干嘛?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赚钱。

我们这种无聊科学家,搞些转基因农作物或者动物,无非是为了让它们在生长中产生竞争优势,要么长得壮,要么长得快,要么多结果,要么不被虫咬。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降低成本,喂饱更多人,这其实和以前袁隆平做人工选育水稻目的是一致的,只不过随着科学家对生物科学,尤其是基因重组技术理解的增加,我们终于可以不靠天吃饭,而自己能够构造出更优良的动植物来卖钱。地球人口还在高速增长,在2040年左右预计将达到80亿。对食物的需求会翻一倍,如果没有转基因作物,随着土地减少,人口增加,很多人吃不饱,到时候还有人在乎转基因不转基因么?

大家谈转基因色变,但是到底什么是转基因,我估计除了被“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忽悠进生物系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只是凭空想象。

转基因的本质是给细胞加入新的功能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或许能促进生物体生长,或者能生产抗药性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它们只是蛋白质。所以我们吃转基因食物,就是吃了传统食物+新蛋白质。那转基因食物是否致病的争论的本质就应该是新引入的蛋白质是否对人体有害。

我之所以觉得转基因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因为这种新引入的蛋白质有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一:人类还没有掌握自己创造全新功能蛋白质的能力。转基因引入的所谓新蛋白质,其实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只是我们把生物体A的某种优势蛋白,加入到生物体B中,让B获得这种特性。比如给牛转基因,加上人的胰岛素蛋白,这样牛奶中就可以提取胰岛素了,牛吧!既然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那么转基因蛋白就没有理由比正常蛋白更有害。

第二:所有的蛋白质都是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在人的胃和小肠里都会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被吸收。所以无论蛋白质是啥转基因的产物,最终被人体吸收的都是那么20种氨基酸。红烧转基因荧光双眼皮鲨鱼和红烧青藏高原纯净无污染鲤鱼,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麦当劳专供转基因五彩玉米饭和黑土地五谷杂粮营养饭,吃到肚子里也都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而对于转基因,大家大可不必谈“转”色变。我支持大家吃健康的食物,也尊重个人选择,如果你真的怕转基因,又能买到确定非转基因的食品,那固然好。如果像我一样,没有条件也没时间去鉴别每种食物是不是转基因,不如放轻松一点,与其天天窝在网上看转基因的新闻,不如出去跑跑步来得健康。

七、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么

人体内有三套系统来保证血液PH值是7.4弱碱性:呼吸系统,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体液系统 (1)。如果身体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将会在几分钟之内就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 (酸性),从而在几分钟之内就把PH值调节回去;肾脏系统的反应会慢一点,但是也会在几天内慢慢增加或减少酸性物质进入尿液。人的尿液PH正常范围是4.6到8.0,也就是说酸性和碱性都正常,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平衡系统。

体液调节PH值主要靠里面的各种蛋白和缓冲离子。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既有酸性,也有碱性,可以吸收或者释放酸性氢离子,所以蛋白质是超强大的PH缓冲系统。好消息是,我们身体中有大量大量的蛋白质!

在这三套强大酸碱调节系统的监管下,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所以也就不会有酸性体质致病这种说法。事实上,如果血液PH到了中性 (PH=7.0),人就已经死了。

“酸性体质” 这个伪科学其实比较容易被揭穿:你到医院去问一下,能帮我测测我身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么?没人能帮你,因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医院给大家测身体的 “酸碱度”,反正一量都是7.4。既然没有医院常规测试酸碱性体质,那 “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这种结论 (鬼话) 是从哪里来的数据呢?只能是 “医学专家” 编造的。都是为了卖一些所谓能 “排酸” 的 “保健品” 罢了。

后记:有人很快指出 “酸性体质” 不一定指PH>7,而是一种身体状态,就像中医里面那种 “阴虚阳虚” 之类的说法。我觉得(1)如果这个理论是从婴儿出生和人健康时PH=7.4是弱碱性开始的话,酸性体质就一定和PH相关,要不然你就不要拿PH7.4来做你的参考。(2)如果 “酸性体质” 和PH无关,你至少得告诉我用什么客观标准 (可以不是西医的理论,脉象,气啥的也可以,只要客观) 来检测,并公布大规模人体数据来支持你的结论,别颠倒因果告诉我 “得病了身体就是酸性的,健康就是碱性的”。

上一篇:孝心无价范文下一篇:一脉心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