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2023-05-23

第一篇: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

(2011年8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8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56号公布 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地热资源管理,促进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热资源是指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包括热水型、蒸汽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岩浆岩型等类型。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地热资源的统一管理。

区县(自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热资源的日常监督管理。

水利、卫生、环保、工商、质监、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与保护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建立全市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以及日常监测工作。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领域、行业专家组成地热资源鉴定委员会,地热资源鉴定委员会负责地热资源鉴定工作。

第六条 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的地热资源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县(自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热资源规划,报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实施。

地热资源规划应当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并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 地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及其配套开发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第九条 勘查地热资源应当依法申请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取得探矿权。

第十条 申请勘查许可时,申请人应当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登记书;

(二)井位平面位置图;

(三)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四)勘查实施方案(含可行性论证报告);

(五)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六)勘查项目资金证明;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地热资源勘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并按照从业范围进行地热资源勘查活动。

第十二条 地热勘查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勘查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勘查施工,不得破坏地质环境。

地热资源勘查单位需要调整勘查施工方案的,应当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勘查施工。

第十三条 地热勘查探矿权人在探矿权有效期内未完成勘查作业的,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2 第十四条 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依法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勘查项目完成报告或者勘查终止报告,报送资金投入情况报表和有关证明文件,经审核其实际勘查投入后,办理勘查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地热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和储量的统计资料,实行统一管理。

第十六条 开采地热资源,应当依法申请登记,领取采矿许可证,取得采矿权。

开采热水型地热资源,应当取得取水许可。

第十七条 申请开采许可时,应当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登记申请书;

(二)勘查评价报告(含水质鉴定报告);

(三)划定矿区范围报告;

(四)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八条 地热资源开采单位应当具有与其作业要求、工作规模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资金。

第十九条 开采地热资源应当依法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

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计量缴纳,具体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3 第二十条 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热资源,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注册登记,并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一条 申请地热资源注册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地热资源注册登记申请书;

(二)经审查的勘查评价报告;

(三)市地热资源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意见;

(四)地热资源保护措施;

(五)按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条件的,颁发注册登记证书;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注册登记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采矿权人发生变更或者地热资源的理化指标经检测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注册登记。

第二十三条 开采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对流量、温度、压力等指标进行动态检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报送检测资料。

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可以对地热资源地进行抽检。

第二十四条 采矿权人应当提交的检测资料包括:

(一)检测报告;

(二)动态监测记录;

(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二十五条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采矿权人应当在其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注册登记证书副本及检测结果。

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地热资源,不得以地热、温泉或者医疗热矿水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或者宣传。

第二十六条 地热资源实行限量开采。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颁发采矿许可证时应当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热资源规划、资源赋存和需求量等情况核定开采限量。

采矿权人应当在核定的限量范围内开采地热资源,禁止超量开采。

第二十七条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热资源规划以及矿业权设置情况,划定并公布地热资源保护区。

地热资源保护区内不得新钻地热井及从事其他可能破坏热储层或者补给环境的工程建设活动。

第二十八条 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保持地热井及其附属设施完好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防止地热井堵塞或泄露,防止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开采热水型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按规定安装节能节水设施。无节能节水设施或者节能节水设施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开发利用。

地热尾水排放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规定和标准。

第二十九条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应当按照温度差异和品质实施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

第三十条 地热井需要维修、关闭或者报废的,矿业权人应当及时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关闭或者报废的地热井可以作为监测井使用的,可以由主管部门选作监测井使用;不能作为监测井使用的,由矿业权人按规定进行封堵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妥善处理。

5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地热资源勘查、开采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擅自钻设、开采地热资源的,以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予以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采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报送地热资源动态检测资料的;

(二)未安装节能节水设施或者节能节水设施不符合要求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地热资源注册登记或者未按规定张贴注册登记证书副本及检测结果的;

(四)未经检测或者经监测不合格的地热资源以地热、温泉或者医疗热矿水等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或者宣传的。

第三十三条 地热资源抽样检测不合格的,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采矿权人暂停开采活动,并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其注册登记。

第三十四条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权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重庆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办法(试行)

广播电视大学是运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为了使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一、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

1.注重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在教学资源中,现象的描述、概念的说明、理论的阐述、材料的引用、原理的论证等都要准确无误,做到观点稳妥、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方法正确。属于国标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注意吸收新的教学和科学技术成果。做到教学资源的先进性。

2.突出教学资源的教学性。 教学资源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力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清晰。做好教学设计,处理好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根据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的传授和智力开发、能力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增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基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做好教学设计,使教学资源适于学生能方便、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努力解决好教与学之间的信息反馈和交互式学习的问题。

4.讲求教学资源的艺术性。注重教学资源内容、形式、结构和表现机器的设计,充分利用文本、声音、图像、影像等媒体的特长以及其有机地组合,准确、生动、完美地表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在符合教学要求和规律的前提下,提倡教学资源形式活泼、形象生动、风格多样,提高教学资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体现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协调性。要制定好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方案,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和手段,分别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精心设计和编制音像及其他媒体教学资源,注意开发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等多种媒体,并将其有机配合,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6.注意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经济性。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既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支持,又要注意少花钱多办事,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媒体选用要讲究性价比,重在用的合理、恰当和有效,尽可能降低制作、复制、发行的成本,让学生用得到上用的起,提高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经济性,充分发挥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和效益。

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类型

1.直录(播)课堂:一般录制课程专题辅导、专题讲座、期末复习之外,也可请校外名师或本校课程负责人就某一专业的长线主干课程进行系统地远程直播或直录,将其压缩上网或以光盘形式下发。

2.IP课件:一般录制课程专题辅导、专题讲座、期末复习,也可请校外名师或本校课程负责人就某一专业的长线主干课程进行系统地远程直播或直录,并挂在网上的课件点播处。

3.小型CAI课件:一般是对文字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形象性剖析、对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等。通常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进行课堂多媒体教学时使用的。

4.网络课程:指包括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各环节在内的具有学习与交流平台的大型课件,可在网上运行或运用光盘发放。

5.专业网页:主要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的教与学建议、重点说明、难点剖析、作业辅导、自测练习等教学信息的文字性说明,也可与小型课件配套。通常在开课前必须上网或刻成光盘下发。

6.音像课件:针对学生自学中较为困难的内容,以及需要加以归纳、概括、提示或解释的问题,制作相关的、少量的音像课件供教学或学生使用。常见的有课程教学辅导、期末复习等专题形式。

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

1.工作思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规范操作;

2.建设对象:以公共课程、市开课程、部分必修课程、师资缺乏的课程为主; 3.媒体类型:现阶段以直播课堂、IP课件为主,加大网络课件开发力度;

4.开发队伍:教师和技术人员为主,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设计,技术人员负责技术保障。

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申报

1.教学资源管理中心在每年6月和11月,根据课程开设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情况,提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见及开发需求,提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总体设计方案,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类型与结构、经费预算、完成时间等,上报校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

2.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收到申请开发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书面报告后,由教务处、导学中心、资源中心、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意见报学校资源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后予以立项,由学校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者签订《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任务书》。

3.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可以视课程的具体情况由教师个人承担,也可成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多种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一般由本课程教师和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校外专家参加。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成员中应选定一位具有本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专职教师担任组长,负责开发工作。

4.市电大鼓励各电大分校(工作站)的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申报程序同上)。

五、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验收

1.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者要按照审批后的方案组织实施,并定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的进展情况。

2.在开发过程中,资源中心、导学中心、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应对开发质量和进度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时,开发者须事先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报学校资源建设委员会审批。

3.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完成后,开发者应在规定日期内向教学资源中心提交开发工作完成报告(一式两份)和开发完成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4.教学资源中心接到完成报告后,应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评审。凡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开发者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要求。

六、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试用与正式使用

1.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通过评审验收后移交技术中心制作。技术中心必须根据教学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任务,并交资源中心发行。

2.首轮使用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称为试用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在试用期间,导学中心以及课程责任老师应加强与基层电大的联系,调查试用情况,再将情况反馈給项目开发组以做调整,同时报送资源中心。如教学资源需作较大改动的,由导学中心责成开发者书面提出修改意见,报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3.经试用修改后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确定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正式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正式资源一般应使用3年以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将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向西部电大教学资源委员会推荐,或通过中央电大教材管理部门向全国电大推荐。 附件:教学资源共享开发经费投稿与优胜办法(试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三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12‟63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现就我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严格保护管理的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1—

(三)主要目标。

1.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0亿立方米以内;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7亿立方米以内;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5亿立方米以内。

2.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8%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2%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以上。

3.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1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8%以上;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5%以上;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二、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切实控制用水总量

(一)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加快制订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区县(自治县)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和跨区县(自治县)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由市水利局组织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其他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订,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水利局备案。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二)切实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停止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建设项目新增取水通过非常规水源或水权交易方式解决;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从严控制高污染、高耗水等行业新增取水,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

指标不达标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三)强化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工或停产。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规划和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的管理制度。

(四)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到2014年,水资源费在居民自来水价格中所占比重不低于10%,建立水资源费与水价顺价调整机制;对发电企业按发电量计征的水资源费标准达到每千瓦时5厘的规定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不同行业实行差异化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等研究制定实施意见。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取水量和程序征收水资源费,确保应收尽收,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止征收。加强水资源费使用管理,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防止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现象发生。

(五)抓好地下水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取水许可、国土资源管理的规定,强化矿泉水、地热水等取用水管理。凡是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而又申请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已投入使用的自备取水设施一律限期关闭和拆除。

(六)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市、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力发电、供水、航运等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一经批准,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和部门必须服从。

三、严格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切实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价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水价调

—3—

节作用,深化城市水价、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农村饮水安全供水水价改革。

(二)加强节水监督管理。强化取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抓好非农业取用水户的取用水在线监管,推进灌区取水计量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逐步将公共供水用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方案,开展节水评估,配套建设节水设施,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使用(即“三同时”制度)。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取用水户,一律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

(三)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制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标准。及时组织修订各行业用水定额,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下达提供依据。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精细化管理,对用水户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建立用水单位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建立定期水平衡测试和用水审计制度,重点用水户每2年开展1次,其他用水户每4年开展1次。

(四)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加大国家有关节水技术推广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通过财政直接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结合各类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推广,公布有关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动节水器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五)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建设一批节水型示范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节水减排防污,促进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

—4—

(六)鼓励利用非常规水源。鼓励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展雨水蓄积利用示范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和水资源特点,制定相应的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大力推广中水回用。

四、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切实控制入河(库)排污总量

(一)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开展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估工作,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水功能区布局要服从和服务于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库)排污总量。全市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尽快完成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提出分阶段限制排污工作意见。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控,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防治江河湖库富营养化。

(二)加强入河(库)排污口管理。严格依法开展入河(库)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停止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库)排污口;对排污量接近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库)排污口;对不符合水功能区达标建设要求设置的或不按要求排放的入河(库)排污口,要坚决依法取缔。

(三)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对已设置的排污口,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完善饮用水水源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备用水源。认真实施《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重庆市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重庆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规划》,全面开展以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的水资源涵养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确保

—5—

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对水质不达标的饮用水水源地,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整改。

(四)保护河(库)生态健康。维持河流合理流量以及水库、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持河(库)生态健康。开展河(库)健康评估,定期发布重要河(库)生态健康状况报告,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

五、加强工作责任,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

(一)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全市各级政府要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市政府对区县(自治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有关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具体考核办法参照中央对省(区、市)的相关考核办法,由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市政、农业、经济信息、监察、法制、质监、物价等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水利局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各级政府要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二)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尽快修订《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及早制定出台《重庆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必要的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监测、节水技术推

—6—

广与应用、水资源涵养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等给予重点支持。

(三)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加强江河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推进各类取水、排水、入河(库)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加快全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中央、流域机构、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有关水文、水环境监测机构要加强水量、水质日常监测,监测数据作为市政府考核区县(自治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普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节水知识,强化广大市民的水安全、水忧患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大兴节约用水新风尚,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互监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不断总结交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经验,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案例。强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发布水资源公报和实施“三条红线”管理的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六月七日

—7—

第四篇: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们: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然而,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威胁到我们用水的各个方面。为了研究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想要了解您对于这个问题的真实想法。您提供的信息都将对我们的分析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的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您只需在您所选的选项上打钩即可。感谢您的参与!

个人背景信息

职业:性别:

问卷内容

1、您知道世界水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A、3月22日B、3月12日

2、您认为现在重庆市的水价是否合理?

A、合理B、一般,勉强能接受

3、您认为重庆市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有

①生活用水水质差54321②生活用水供给短缺54321③河流湖泊受到污染54321④地下水受到污染54321⑤酸雨对水质有影响

543214、您认为造成重庆市水资源污染的原因

①工厂排放的污水54321②生活污水乱排放54321③生活垃圾乱堆放54321④农业污水乱排放,如农药等54321⑤酸雨54321⑥森林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

543215、您认为造成重庆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54321②由于水被污染导致能用的水资源减少54321③水价低廉导致节水意识不强54321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54321⑤节水设施不完善54321年龄:C、5月31日C、不合理 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6、您认为重庆市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强吗?

A、很强,大部分市民都为保护水资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B、一般,一部分市民有这样的意识

C、不强,少部分市民有这样的意识,大部分人对这一问题都不关心

7、您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信息的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①电视广播54321②报刊杂志54321③政府部门的宣传54321④学校的普及教育活动54321⑤网络媒介

543218、您认为解决我市水资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有非常同意

①加强污水处理技术工作54321②规定污水排放的具体指标,达标排放54321③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测力度54321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执法54321⑤做好宣传工作,在社会各界树立保护意识54321⑥让群众参与监督

543219、您认为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有非常同意

①合理处理污水,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54321利用效率

②提倡节约用水,建立有效的节水机制,建设节54321水型社会

③兴修水利54321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54321⑤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水意识54321⑥让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如建立相关群众组织

5432110、家庭节水您可以做些什么非常同意

①在水龙头上装流水控制器54321 ②每次用水过后关紧水龙头54321 ③家里可放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在用水的每个54321 环节尽可能多的节约,做到一水多用

④做好用水情况的记录54321

11、您对重庆市水资源保护持什么态度

A、前景乐观,可以有效解决重庆市水资源存在的大部分问题

B、不太清楚,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C、比较悲观,水资源问题会更严重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同意不确定 同意不确定 同意不确定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第五篇: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2 毕业实习大纲(人力资源管理)ok

毕业实习大纲(人力资源管理)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

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4周)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0203)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必要途径。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计算、制表、绘图、写作、口头表达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4、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作专题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资料。

二、毕业实习的内容

毕业实习的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确定,应能反映:

1、现代化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应用计算机辅助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知识,解决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水平、质量和效率。

3、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实际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规划、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方法研究。

4、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手段,结合人力资源会计学、人力资源经济学进行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分析研究。

5、学生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相关业务范围的实习。

三、毕业实习的方式

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

1、集中实习

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本专业的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

2、分散实习

分散实习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由实习单位出具正式接收函,经同意后,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

3、调研

由学生根据毕业论文工作的需要,拟定调研计划,经同意后,学生通过调研收集相关资料。

四、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1、学生必须按毕业实习计划的安排,按时到相关实习单位实习,严格遵守有关单位的规章制度。

2、实习指导教师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应加强管理,对违反纪律者要遵照学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学生到实习单位参加实习之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根据双方讨论商定的题目向学生下达毕业实习相关调研任务。

4、学生应带着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操作中最感兴趣、最“头痛”的题目下单位实习。尽量创造条件要求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承担具体工作任务,收集必要的一手资料的同时达到实战演习的目的。

5、学生在搜集毕业论文资料及实习过程中应经常与实习、论文指导教师保持联系。

6、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五、毕业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按五级分制计分,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实习成绩评定依据:实习报告(论文)30%;实习单位鉴定20%;实习日记、实习平时表现以及资料收集情况等50%。

3、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及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上一篇:增强四种意识党课讲稿下一篇: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