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设计变化发展趋势

2023-03-14

第一篇:未来设计变化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设计业未来之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设计业未来之发展趋势蒸蒸日上,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跟着提高。于是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也是为了缓解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舒缓紧绷的神经,给心灵放假,“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形态,促进了中国酒店设计业的蓬勃发展。在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很多企业都走上了网络化发展,而中国酒店设计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交易都通过网络来完成,有些公司的业务几乎全靠网络完成,而中国酒店设计业也赶上了网络这班车。

随着网络日益家庭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预订酒店,据悉:单单通过携程预订的人数就达数百万。这是网络对外部发挥的一个作用,而作为酒店内部的一个管理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俗称的内网,资料库的建立以及集团酒店业之间的互享、网络会议等。网络化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然也是中国酒店设计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所有企业发展必须要走的方向。

在中国酒店设计业发展的前身,很多酒店都是朝着星级酒店为目标而发展的,而对于目前日益个性化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的不再是一些华而不实的内容,对主题鲜明的内容更加青睐,于是在今天很多酒店设计也就朝着主题酒店设计的方向前进。

如今酒店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于是酒店设计业也就打出了“亲情化、家居化、人性化”这张牌。让人们在入住酒店的时候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没有疏离感,就象在家里一样放松,而酒店设计也是发尽量贴近人性化,更适合人体工程学。而家居化的设计就是张扬个性,而不是所有的客房都千篇一律,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独具魅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种事物都包裹着时尚的气息,而时尚这个词也是越来越被人提及,都希望能与时尚沾点边,仿佛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酒店设计当然不想被淘汰。在酒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被使用,将时尚化的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其中。

经济化、简约化、精细化是中国酒店设计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化不是说就必须要节俭到极致,而是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控制浪费资源,降低成本。简约化就是去繁就简,去除过去的复杂、珠光宝气,回归自然。

精细化是我们都要注重的一点,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酒店设计中也不例外,只有我们把细节做好,很多事情也是迎刃而解,酒店设计是为酒店经营服务,只有酒店设计把握好细节,酒店经营才能如鱼得水。

本文章由香港斯韦普设计整理编辑

第二篇:从当代居住模式的变化谈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 住宅是所有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住宅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消费热点并开始向支柱产业发展,住宅的发展趋势必将对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西方建筑师所进行系统深入的住宅设计研究相比,我国建筑师对人们居住模式研究不足,住宅设计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上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住宅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式下居住模式所产生的变化,引出住宅设计理念和体系所应发生的相应改变,进而探讨未来住宅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居住模式 住宅设计 设计体系 发展趋势

[正文] 住宅的居住模式是为了适应人的生活起居行为而相应产生的住宅空间、结构形式以及相关建筑模型。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建筑理论图式,是决定住宅设计的一种思维体系和方式。它包括住宅的布局模式、空间模式、使用模式等诸多方面。

住宅的居住模式作为一种思维体系和方式,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是住宅设计应该遵循的普遍原理。因此我们研究住宅居住模式对住宅的影响就必须考虑住宅居住模式的理论性,因为不同地区的住宅形式各异,只有掌握了住宅居住模式的共性,我们才能在住宅设计中举一反三,创造出适应各地区各阶层人使用的住宅。

在不同时代,社会对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产生不同效用,科技和经济水平要求居住模式能够与其相匹配,我们研究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也就是分析住宅居住模式的时代特性对住宅发展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住宅设计中应该掌握居住模式的以下五个属性,并从中总结出未来住宅可能的发展趋势:

1.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1 不论任何时期,在居住模式的基本属性中,经济性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住宅作为一种消费性产品所存在的本质属性。而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不仅作用于住宅使用者个体,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住宅使用者,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必须保证住宅使用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能尽量减少支出,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功能性。第二是针对整个社会,通过合理的居住模式,为社会节约土地和能源。以下,将就这两个方面讨论一下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及其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1.对于住宅使用者而言,购买和使用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住宅面积、结构、性价比是否合理,使用系数是否过高以及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因为不当设计而带来物业费用的增加等住宅使用者关心的问题上。特别是我国于2007年实行了新建居住小区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总面积需占小区住宅总套型建筑面积的70%以上的规定,大量小户型的出现使住宅设计更应考虑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在有限的面积内提高住宅的功能和品质。

现代住宅建筑结构使用比较多的是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如果是多层,选择砌体结构则经济性较强,也就是承重与分隔功能兼顾。框架则比较灵活,可以较好地进行再分隔。

在以往某段时期内,住宅设计过多强调“大客厅”,导致客厅面积过大,而且因为与餐厅、过道的衔接不当,造成大量交通面积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损失。另外,由于前几年“欧陆风”肆行,建筑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在外墙的装饰上,而忽视了住宅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购房者的不必要支出,还直接导致使用过程中后期投入的增加。

2.住宅模式的经济性对于社会来说主要反映在节约自然资源上,包括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我国是人口多、资源少、土地紧张的国家,要着重强调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消费,并努力使资源利用形成良性再生循环系统,在住宅建设中主要应提倡大力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

2.1 节约土地。节约土地是我国国策。在住宅小区规划的节地措施是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具体节约用地办法是:适当增加层数、加大建筑长度,合理降低层高、缩小面宽、北向退台、巧妙利用边角地以及布置东西向住宅等。同时,降低层高对节约土地很有好处,特别对高纬度地区效果更为明显,此举还能节约建材与能源,从而降低建筑造价。据分析,层高每降低10cm,可减少投资约1%,增加建筑面积1~3m²。

2 2.2节约能源。节能也是国策,节能主要指节约供暖的能源。对于住宅而言采用高效的围护结构是墙体保温的关键。

节能的另一方面是节水与节电。要大力推广已开发的水、电新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沼气能等。

虽然节地、节能措施都会给开发商和业主增加一些费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保证个体的最大利益上,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综合效益,在个体与社会之间达到平衡。因此,我们住宅模式经济性对未来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就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全寿命费用分析与评估上,决不能将资源、特别是非再生资源在一代人身上用竭而使后人处于资源贫乏的境地,给子孙后代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期望。

2. 居住模式的舒适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舒适程度的要求提高,因此本文所提及的居住模式的舒适性指的是其广义范围的概念,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的舒适程度,从这一点上看,提高住宅舒适性应是未来城市住宅发展应该解决的问题。

住宅内居住生活要获得舒适的效果,必须使不同的功能空间既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点在当前的住宅设计中基本都能够得到较好解决。而功能空间的尺度也是生活舒适程度的影响要素,在这一点上,建筑师们往往因为“大”与“小”,“多”与“少”的矛盾而把握不住分寸,影响了住宅的舒适性。此外,为了增加建筑容积率,建筑师不惜改变房间合适的比例关系,有的房间长宽比超过2,不但得不到充分日照而且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具。特别是厨房,过分狭长,会引起因单向往返重复而感觉疲劳。目前市场上80—120m²三房两厅户型很畅销,就是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数量和面积。一般来说,不同功能空间的房间根据使用者的经济状况和使用频率应该有相应的尺寸,这样能使家具布置得当,人的活动方便。

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以及在住宅楼内设置交往空间,增进邻里的关系融洽也是获得舒适度的必要条件,是对住户心理需求的满足。现代住宅对住户的心理需求还不是特别重视,往往因为强调住宅的功能、形式而忽略了对住宅私密性的尊重,而且因为设置交往空间会因为大量的附加设施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这一部分往往被开发商省略,这也是对住户心理需求的一种不尊重行为。

虽然当前我国住宅模式其舒适性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居住者的要求,但是可以 3 相信,只要建筑师、开发商充分重视,随着住宅的发展,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3. 居住模式的适应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观念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在市场竞争下,人们对于住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和范围,这一点与计划经济下的被动接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求未来的住宅要能紧密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习惯在不断变化,家庭结构日趋简单,而且再次置业周期明显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居住模式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居住模式的适应性要求包括以下两点:一要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二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

3.1 当前住宅供需己从福利分配转变为市场行为,消费者对住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而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接受,而住宅设计还不能适应这种转变,从而导致居住模式不能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需要,无法向社会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平面布置,不同类型的住宅,如老年人、残疾人、多代人以及单身住宅等,结果导致居住模式的适应性问题。过去建筑师在对住宅类型的考虑上,过于重视大而全,一种户型针对所有群体,缺少个性化服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得到不同的居家享受,因此这就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住宅设计中,除了对以上所提各种特殊住宅充分考虑外,对于一般住宅,也要根据项目初期对住宅使用者的初步定位,得出住宅使用者的类型,进行生活习惯的粗略描绘,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创建不同的居住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个性化的需求。

3.2 居住模式的适应性包括可适应性和可变性,既能满足居民对平面布局的不同要求,又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或家庭生活行为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情况来看,可适应性比较容易满足,而可变性则存在较大问题。居住模式的可变性是针对目前社会上住宅使用周期变短,家庭结构变化加快的趋势而出现一套房子要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家庭结构的住户需求的新特性。要满足住宅居住模式的可变性首先要选择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结构体系。目前在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常用的大柱网的框架结构体系、大开间少内纵墙的板墙体系、大空间的板柱体系,而较不发达地区也有采用纵墙承重或成简形的小开间砌体结构体系。可变性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方便拆装、轻而经济的分隔墙体,这些轻质墙体可在楼 4 板任意位置上布置,形成多种分隔的空间布局。可变性的另一个难点是设备管线、电器插座与开关、灯具、散热器等的再调整。日本百年住宅体系是采用架空地板,将所有设备管线敷设在地面架空层内;荷兰马托拉体系则设计了专用加强聚苯地面填块和工字钢隔断基座,填块上下设有凹槽,上槽敷设冷热水管,下槽安排下水和煤气管,而基座两侧布置电气管线和插座,较好地解决了管线的更换与调整;德国则生产管束墙,将所有设备管道集装在专用墙体上,但仍有水平管道连接问题。总之可变性比适应性难度更大,更容易造成住宅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可变性要求需要工业化的部件来满足。

当前我国住宅设计体系僵化,在住宅适应性方面难以做出及时回应,因此改进住宅设计体系,提高住宅适应性将是未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之一。 4. 居住模式的安全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自古以来,住宅就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避护场所,而今天,我们对住宅安全的理解远不止于拒敌防贼,而是将居住模式的安全性分为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两大方面。

物质的安全性应该包括日常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日常安全主要指幼儿和老人的起居安全,表现在防火、防盗、防滑、防坠等方面。特别是当前建筑形式千变万化,建筑规范对于许多的新的建筑形式缺乏相应要求,如凸窗等,因此,住宅设计应该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保证居住者安全。除此之外,住宅的结构安全也很重要,主要体现在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坏的可靠性。

精神的安全性主要是防止视线干扰与噪声干扰。视线干扰产生于入户没有过渡空间,使走在楼梯间的外人的视线能长驱而入;点式住宅或高层塔楼的前后套由于距离过近而开窗位置未错开,就会出现目光对视;外廊住宅靠近外廊房间常可透过窗被人窥视;还有楼层退台后,下层住户在平台的活动有时会被上层居民的目光监视等情况都应设法避免。住宅内环廊、外廊发出的噪声,以及楼板、分户墙隔声效果不佳都会对住户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与不舒适感。

居住的安全性是住宅最基本的属性,但同时它又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的,因此研究住宅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不同阶段安全性的不同要求。 5. 居住模式的科学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居住模式的科学性应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有效改善住宅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而提出的住宅新特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二是进行科学研究,

5 使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并提高智能化水平。

5.1 推广应用“四新”。

“四新”应用绝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为了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在结构方面应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等;在墙体方面应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等;在轻质隔墙方面采用菱苦土水泥纤维轻质隔墙、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隔墙、纸质蜂窝夹心木隔断等。在厨卫设施方面选用成套厨具和配套的排油烟机、变压式排油烟道、成套洁具和配套的淋浴盆和洗衣机盘等;在门窗方面采用多功能入户门、折叠门、阳台落地窗等;在给排水方面选用铝塑管、塑料排水管系列、立式排水接头、多功能地漏等;在防水方面应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及配套材料等。通过采用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来达到以上所述关于住宅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的要求。

5.2 应用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是保证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的重要支撑。在安全防范方面采用住宅入口对讲系统的电控总门和楼宇对讲可视系统、自动防火、防煤气泄漏、防盗报警系统、紧急求救系统;在节能供热方面应用设备管线集中化、组装化灵活的供热系统;在电子技术方面应用自动控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家庭烹调自动控制系统、节电节能的自控系统、三表运转计量系统、家庭信息网络系统以及电脑软件管理系统等。

居住模式的科学性是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居住模式的所有属性中,科学性的变化最快,更替周期最短,因此它对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变数也最大。掌握住宅的科学性需要建筑师对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的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并争取应用到住宅实践当中。

6. 综上所述,未来城市住宅设计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6.1 住宅设计要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向社会提供多种类型(青年公寓、老年公寓、多代居住宅、残疾人住宅、独身住宅、综合住宅等)、多种标准(面积、设备、性能等)和多种套型模式(大厅小室、小厅大室、南厅、北厅、跃层等)的住宅,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的需求。

6.2 住宅设计要以人为核心,以居住实态调查为依据,掌握居民对住宅使用状况的意见和潜在意愿,提出符合现代居住生活行为的平面布置,合理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尺度适宜,空间利用充分。

6.3 住宅厨房、卫生间要按家庭炊事活动、卫生活动和人体工效学进行设计:依操作顺序配套布置设备、设施;综合、隐蔽敷设各类管道;有效排除油烟

6 废气。

6.4 为实现住宅具有灵活性、可适应性,提倡采用大开间和大空间的新型结构,并开发轻质可拆装分隔构件、装饰装修材料和组合家具.为居民参与设计、自行改造以及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6.5 积极发展适应地方条件,符合模数协调原则的工业化建筑体系。推广应用新型、热工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6.6 采取措施使住宅室内的声、光、热、空气等物理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住宅庭院绿化、建筑小品、游乐设施与休闲场地,保护与利用基地的生态环境,创造舒适、卫生、方便、安全的室内外居住环境。

6.7 住宅以建高层为主,同时结合所在地区的城市性质、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密度指标等因素选择合理建筑层数,以获得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

6.8 贯彻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应用己有成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新型的可供再分隔的结构体系、系列化成套厨房设备与卫生洁具、节能的供热系统、节电节水的自控系统、家庭信息与保安防灾系统等,使住宅建筑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6.9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方建材、建筑特性等,创造具有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住宅建筑风格。

由于论文篇幅所限,文章仅仅提出了当前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展望未来趋势,希望可以为今后的住宅设计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与思路。 [结束语]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这是《黄帝宅经》的开篇语,简简单单几句话道出了人与住宅密切的关系。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住宅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随人类生活需求的提升而演进,随居住模式的改进而变迁。任何一个朝代的住宅,它都是时代的反映,是当时人类居住模式的体现。居住模式的变化影响着住宅的发展,但它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住宅,而是对建筑师,对住宅设计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建筑设计本身就带有较强的预见性,建筑师理解的深入、设计理念的成熟、设计体系的完善都会对住宅产品的更新进步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此文能粗略的探讨当代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提出关于城市住宅设计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能够为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7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 潘宜,洪亮平.居住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小广,高国力,樊彩耀.住房体制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5] 余琪.住宅设计应面向市场经济.住宅科技,1998,(9):10-12 [6] 杨国纬.师从民居,服务居民.福建建筑,1998, 61(4): 24-25 [7] 孙克放,更新理念,拓展思路,设计新一代小康住宅,建筑学报,2000,(4):8-11 [8] 关瑞明.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建筑学报,2000,(11):40-41 [9] 田彦旭.浅谈住宅设计中的住户参与.新建筑,2001,(2):13-15 [10] 苗洪晋.浅谈住宅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山西建筑,2001,(4):5

作者:花旭东

褚雪峰

时俊岭

作者单位:河北九易庄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第三篇:黄酒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黄酒破局之谜 <战略篇>

从目前国内酒水行业的市场格局看,黄酒无疑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黄酒作为我国加入WTO后最有竞争力的酒种,一定要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消除痛苦,轻松地向前迈进。当我们在为黄酒的进步沾沾自喜时,切不要忘了黄酒在国际酒类中的微不足道,甚至处在可忽略不计的境地。连国内一些媒体在公布酒类的市场排名或占有率时,也很少把黄酒列入其中,在国内酿酒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少的可怜。

2002年以来,国家大力扶持黄酒产业,黄酒产量逐年上升,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攀升。自从“古越龙山”夺得央视“中国黄酒第一标”,业界大呼,黄酒的春天到来了。黄酒企业的营销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会稽山”等品牌相继大手笔进行宣传,黄酒逐渐被人们了解,各企业宣传增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产品售价仍然过低。至2006年时整个黄酒业产量260万吨,但是,销额不足40亿元;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黄酒业尚属微利行业。多年来,黄酒业一直据守小区域范围,甚至是近100家企业在争夺—小块消费群。演变到现在,许多黄酒企业为了能够在这个区域立足下去,只能拼命用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使原本就很微利的产业最后变得更是所剩无几。据笔者服务一家黄酒企业时调查资料:目前一瓶500ml的三年陈加饭酒,终端零售价是4元—7元之间,这还是餐饮的终端价位,如果是商超的终端零售价位,相信会更低。据了解,一瓶黄酒的纯酿造成本在1.5元—1.8元之间,而且这个价位还没有加人工费,物流费,终端运作费等相关费用。”

这一段资料,恐怕会令无数黄酒产业中人无声地苦笑。因为,这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到制约企业的发展!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发展甚至行业的发展,在此就不一一讨论了,笔者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下面几个方向破解行业和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一、 从黄酒行业角度来讲,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美誉度; 曾几何时有谁知道“利郎”、“劲霸”、“王老吉”。而如今,已名扬华夏大地,就黄酒而言,自从有了古越龙山央视陈宝国的“数风流人物,品古越龙山” (广告语),一时间黄酒氛围骤长,相继有会稽山、和酒、善好等品牌的大手笔宣传推广。黄酒的文化底蕴在酒类是最为深厚的,黄酒需要充分展现其固有的优秀品质和历史文化,让酒类消费者对其有一个比较明白的了解和印象,能起决定作用的只有一个,就是黄酒自己来树自己的形象,自己来展示自己的内质。要展示自己就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要让消费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场合了解黄酒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饮用、不同的口感、不同的营养保健作用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表现。总之要让消费者全面地、立体地、由表及里地对黄酒有所了解。

宣传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通过媒体宣传以外,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形式来深入广大消费群体,如以“黄酒搭台,经济唱戏”主办黄酒节,酒企举办消费者品酒俱乐部,表现形式也可不拘一格,诸如用黄酒进行烹调的烹调大赛、以黄酒为内容的戏曲小品、以黄酒文化为主题的电影电视、黄酒营养保健功能的讲座等等以此培育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度、美誉度。

2、 加强技术交流,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工艺水平等; 黄酒作为一种传统产品,几乎听不到有什么经验技术交流会、生产技术推广会之类等。由于缺乏技术交流,生产技术上一些难题也未能得到解决,黄酒界新一代技术人员对黄酒专业的知识面显得比老一代更加狭窄,不同地区的黄酒不能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贯通,尤其是缺少感性的认识和比照。由于缺少技术交流,不能及时了解黄酒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由此,笔者呼吁,黄酒行业要大胆进行技术上的交流,相互学习和争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黄酒的生产技术伴随整个市场的发展有较快的提升。

而近几年也正是黄酒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高科技技术应用发展的高速年代,特别是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黄酒行业当前,国内真正能大幅度机械化生产,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也为数极少。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大量消耗利润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上的投入变的不再重要,很多企业把建设项目象征性冠以技改工程,以展示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或者实力。缺乏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和理解,被市场经济的表象所迷惑。

3、 合理整合资源,有效扩张,逐步由板块化走向全国市场。

黄酒之所以发展缓慢,缺少象“青啤”和“燕京”、“华润”这样的扩张动作。目前黄酒企业中“古越龙山”、“会稽山”、“石库门”等已开始在扩张上下功夫,但整个黄酒行业要想改变名气大、市场小的局面,首先要摆脱小富即安的观念,确立国际国内一体化的大市场观念,要克服小农经济思想,要有强烈的扩张意识;要舍得在广告宣传上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第二是加强联合,黄酒业的联合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可以集中资金、技术、经营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力度,发挥规模效益;黄酒行业联合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是原绍兴酿酒总公司与沈永和酒厂的联合,组建了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后又收购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一个是上海的枫泾酒厂与上海的淀山湖酒厂合并组建了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2006年又建成投产了国内最为先进的年产四万吨机械化黄酒生产厂。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收购嘉善黄酒厂等,国内其它黄酒企业几乎没有更大的动作,靠自身的缓慢发展,维系着行业的蹒跚。黄酒的扩张虽已开始了动作,但只局限在本地,尚没有报导跨出本省去拓展的。兼并、联合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企业做强做大,而且可以消除内耗,避免自相残杀,在品牌培育、市场价格、原辅材料采集等方面发挥大集团的优势;兼并、联合有利于优势互补,一些企业的自营出口权、规范化操作、品质管理等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弱势企业可以借助优势企业的扩张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兼并、联合有利于发挥行业技术优势,促进优势企业推广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程度,可以根据各企业特点,进行合理分工;扩张以后的联合企业由于形成了合力,壮大了实力,更有利于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二、 从企业角度出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 企业营销的创新思路; 从笔者对黄酒企业的了解和服务中,认为黄酒企业的营销设计都在走白酒的老路,目前,国内黄酒的主要产消区为长三角沿海一带,基本上是20%%的人消费80%的黄酒。黄酒企业的一些区域市场运作迎合当地经销的思路而行---花钱买店先进入餐饮终端实施阵地战,再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消费,最后进入商超等零售终端。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在有鱼的地方钓鱼,自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就不同区域来讲,营销模式应因产品和区域而定,要把握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感受来捕捉市场,比如可以通过“吃”的不同方式、“喝”的不同方式来让消费体验黄酒不同的消费内涵。如何把黄酒从消费者的配菜佐料引导成为消费者的口中佳品,是黄酒市场提升的关键。从“吃”到“喝”的转变,企业在区域推广中则可以借助于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在“吃”、“喝”中互相借势,如可以通过细分化的佐料黄酒与餐饮用的黄酒作为促销上的捆绑进行买赠等。

在黄酒的区域推广中,通过商业资源链接的人脉资源是很重要的市场资源。如通过各类商会、同乡会等就可以找到一大批黄酒的乡情人脉关系资源,而这些同样是市场的消费基础。

黄酒企业在设定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一统天下的营销模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有效勾兑多种营销模式,融合企业实力和营销能力,打通关节,寻找和磨砺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2、 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

黄酒企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气魄,对自己既往的消费者定位进行怀疑和否定,破而后立。黄酒在口味上,在功能上,并不比白酒、啤酒或者葡萄酒更差,顶多可以认为:他们各有千秋。那么,在整个消费者群体中,有没有几个主要消费者群体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比如:对老人,黄酒就是一种很好的日常饮酒。

比如:凛冽寒风中的冬日,温烫后滋味更佳的黄酒明显比普通白酒更具有吸引力。

在整个黄酒消费特性尚未形成之前,企业创新者的观念是必须立足“消费者需求”为重心,挖掘黄酒消费特性,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 依据消费需求开发产品,于是我们还看到了上海和牌黄酒以现代“商务消费”为主的现代改良黄酒的成功。和牌黄酒敢于抛弃传统黄酒的口感、高深的文化和沉重的概念,赋予黄酒现代、时尚、商务等消费特性,迎合了新一代消费者青睐。

3、 摆脱传统束缚,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黄酒的核心 作用是营养。如黄酒中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维生素等等,这都是黄酒区别于其它酒品的最本质的东西。虽然大卖营养价值等也是一些黄酒传播的表现,但是,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表现仍然不深刻、太抽象、不到位。

笔者最近接触了苏州一家黄酒新企业苏州云中鹤酿酒有限公司,据企业介绍,在与江南大学的技术联合研发中,推出了核心的营养元素活性肽,“有活性,好黄酒”的核心诉求。不单单从营养的角度挖掘了产品核心营养元素,更把这个核心的营养元素通过具体的活性肽来体现给消费大众,并且表示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落实到后期的市场运作和推广中。

第四篇:餐饮未来发展趋势

1、国内餐饮市场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虽然中餐在总体规模上依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但是中餐在中国城市餐饮市场上的地位已经显现出由“绝对主体”转变为“相对主体”的趋势。预计餐饮业连锁经营的瓶颈将导致比例及份额的逐渐下降。

2、互联网泡沫之后,风投开始将目光投向传统行业,VC的参与将助力中餐行业快速转化,餐饮业的规模化、连锁化运作是吸引风投目光的重要因素,与之前的互联网投资相比,餐饮业的现金流回收快,而且具有经营实体,有部分餐饮企业麾下还有不少不动产。获得VC青睐的中餐连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休闲正餐,代表企业如俏江南、一茶一坐;二是火锅类,如小肥羊、小尾羊等;三是快餐,如真功夫、大娘水饺。VC投资的几家中餐企业,如一茶一坐、小肥羊、真功夫等,虽然分属不同的中餐类型,却都具有可复制性、标准化程度高的共性。

3、餐饮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分析表明,未来5年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中餐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VC的参与将加快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连锁经营将会加速规划化发展;同时大众化经营的市场空间不断延伸,特色经营更加突出。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的力度加强,管理与人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4、经历了非典,禽流感、H1N1,健康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卫生。分餐制日渐流行,餐厅卫生状况及每日消毒也为消费者关注。消费者追求“色、香、味、形、器、质地、声、营养、卫生”的同时,主张文化与食品、饮食方式、饮食习惯的融合。

5、近几年应需求而出现的主题餐厅发展迅猛,将这个理念发挥到极致,无论是餐厅的设计装潢、功能布局、装修装饰风格,甚至是其经营的特色菜系,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主题和内涵,使餐饮产品的文化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抓住了文化这一卖点,将使餐饮产品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第五篇: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者: 温福聪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电子工程系 2017届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

一、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气动最优化、个性化、人性化、虚拟化、全球化。

二、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智能行人保护系统等。

关键词:汽车文化;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第1章、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依次经过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 千奇百怪、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 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 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 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 导车型,但决不是唯

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 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 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 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 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 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色彩、纹理、质感、背景、阴影及运用三维视觉效果生成虚拟汽车车身造型并实施漫游。通过仿真设备和虚幻环境的动态模型创造出人能够感知的虚拟现实,完全替代传统的实体模型和造型效果图的平面表述方式,甚至能做到未出实车而能体验实车的感觉,使车身造型技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

5、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和用户对新技术扣新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制造厂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产品更新换代,这就使得各公司不得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之不足,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汽车造型设计就逐步摆脱国家和地域的束缚,日渐走向全球化。

第2章、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应用前景的基本判断是,燃料电池技术是内燃机技术最好的替代物,代表了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如果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几个制约因素考虑进来,则会发现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尚不具备商业化的条件。最乐观的预测,以纯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生产至少还需15年以上的时间,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也会是以一种高成本的方式。

在环保意识不断高涨、油价涨多跌少、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大形势下,融合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优点的混合动力汽车,较好地满足了汽车低排放、低油耗、高性价比的综合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汽车节能与环保问题,因而逐渐成为世界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的热点。中国能源比较紧缺,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而且大城市交通普遍拥堵,汽车必须频繁制动,混合动力车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也被看好。但考虑到若干制约因素,特别是成本和价格因素,对尚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市场的成长还需要一个时期的培育。

柴油车由于有很好的节油效果,成本和价格也比较适中,在国际上是已经大规模商业化的成熟技术,国内的产业基础也比较好。因此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无法大规模商业化之前,柴油车将是实现中国汽车节能非常现实的技术选择。即使将来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商业化阶段,柴油车仍是中国实现汽车节能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今后的国内外汽车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由于造价高、能量低、重量大、体积大、续行里程短、还需要建设地面充电检测设施等缺点,其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先进柴油汽车将是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取得优势地位之前的过渡时期的佼佼者,近、中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并不是最理想的长远解决方案;混合动力汽车将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步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但其增长过程将是缓慢而曲折的;燃料电池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受多种因素影响,15年内难以完全商业化。

第3章、安全技术

汽车安全技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

1、主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用于提高汽车回避事故的能力,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系统、加速防滑调节(ASR)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等。

1.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安装ABS就能解决制动时车轮抱死的问题。ABS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而不会抱死,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德国Bosch公司在1978年成功地开发出世界上首套ABS系统。据统计,2004年欧盟生产的新车ABS装备率已达85%,而欧洲汽车生产协会保证2004年7月起生产的新车100%装备ABS系统。2004年中国生产的新车ABS系统装备率也达到了66%,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生产的新车ABS装备率也将提高到100%。

1.2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ing distribution,简称EBD)系统EBD系统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 EBD系统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4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4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国内一汽大众奥迪A

6、广本奥德赛、海南普利马、神龙毕加索、南京派力奥等车都配有EBD系统。

1.3牵引力控制系统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TCS) 汽车行驶时,驱动力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转矩,但又受到驱动轮附着力的限制,而附着力的大小又取决于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于雨雪、湿滑的路面,发动机过大的输出转矩将会引起驱动轮打滑,从而破坏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而引发不安全因素。同样,汽车起步、加速也容易出现驱动轮打滑的现象,转矩再大也发挥不了作用。而制动时,总希望汽车驱动轮能同步地切断动力,以便缩短制动距离。为了实现上述要求,一些中高档轿车,如别克君威、奥迪A6等,已配备了牵引力控制系统,又称为加速防滑调节(accelerate slip regulation,简称ASR)系统。 TCS是在ABS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遵循车轮的滑转率介于10%~30%之间时,车轮的附着力最大这一原则进行设计。TCS与ABS相辅相成,从而使轿车能发挥更优异的性能。

1.4电子稳定程序

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简称ESP) ESP是在ABS和TCS的基础上,增加汽车转向行驶时横向摆动的角速度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内外侧车轮、前后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汽车行驶的横向动力学稳定状态如图所示。ESP系统按照每秒25次的频率检测驾驶员的行驶意图和车辆的实际行驶情况。如果发现有紧急情况,它迅速反应,通过液压调节器,调节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如有可能,还会干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ESP能降低车辆侧滑的危险,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2004年,中国新车的ESP系统装备率还只有3%,而同期,欧盟地区的新车ESP装备率已达35%,美国达到11%,日本也达到了7%。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相信ESP将如同ABS系统一样,成为车辆的标准装备。 过多转向条件下的ESP功能

2、被动安全技术

被动安全技术是减轻事故发生后对人体的伤害,如在车体内部采用侧门防撞杆、安全玻璃、预紧式安全带、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等以减少对乘员的伤害。此外,人们越来越关注车外行人的安全保护,如在相对柔软的车前部以及发动机与护罩间留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以减轻碰撞伤害程度,甚至采用智能行人保护系统。

2.1预紧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也称预缩式安全带。这种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预紧式卷收器的控制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子控制装置,这种预紧式安全带通常与辅助安全气囊组合使用(见只能安全气囊图);另一种是机械控制装置,由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加速度的不正常变化,控制装置激发预拉紧装置工作,这种预紧式安全带可以单独使用。由于预紧式安全带是靠急速回拉的方式保护乘员,里面装置有气体引发剂和气体发生剂,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它与普通安全带的不同之处。它有一定的使用时间,有效期满必须更换;预紧式安全带只允许安装在为其设计和制造的汽车上,不允许随意改装在其他汽车上;上车要佩戴预紧式安全带,如果未佩戴预紧式安全带,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不但不受到安全带的保护,反而会因安全带产生误回拉动作而增加自己受伤的可能性。

2.2智能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的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冲撞即将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以减轻身体所受到的撞击力。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必须完成铺垫功能,因此气曩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据技术人员计算,安全气囊弹出的瞬间时速高达40km左右。这样也就带来一些问题,诸如身材较小的驾驶员,由于身体比较靠近方向盘,若是车速不是特别快时发生事故,这类人员很容易被迅速弹出的气囊击伤,而并不是由于事故本身而受伤,以致产主了安全气囊是否真正安全的争论。 智能安全气囊就是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传感器,以探测出座椅上的乘员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他们系好的安全带以及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高度。通过采集这些数据,由电子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控制安全气囊的膨胀,使其发挥最佳作用,避免安全气囊出现无必要的膨胀,从而极大地提高其安全作用(如图所示)。智能安全气囊比普通型主要多了2个核心元件,即传感器及其与之配套的计算机软件。

2.3乘员头颈保护系统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lash Protection System,简称WHIPS)一般设置于前排座椅。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头颈保护系统会迅速充气膨胀起来,其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靠背则会后倾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后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轻柔、均衡地支撑与保护,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伤害(如图所示) 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于1998年首次推出WHIPS头颈保护系统,作为标准配置安装在当时推出的volvo S80型汽车内。2000年以后,所有型号的沃尔沃汽车把WHIPS系统列为前排座椅上的标准配置。 2.4智能行人保护系统

智能行人保护系统(Intelligent Pedestrian Protection System,简称IPPS)属于行人主动保护系统,首先由传感器检测乘用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然后再由执行器引发保护措施,如抬高发动机罩。PPS的传感器是光学传感器,由4条光纤集结成束后,制成带状合成纤维,直接粘在前保险杠的外表层。这种带状光纤传感器的厚度×宽度仅为1.5mm×12mm,呈环状横贯于乘用车前部,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车身宽度。 这种光学传感器的特点是:将具有光波传导作用的光纤作为组成部分,与传感器的两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系统。系统中的联合组件,从光纤的一端发射光束,在另一端接收光束。电子系统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帮助下,对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作出是否应燃爆/点火的决定。这一信息传输到ECU控制器,进而引发不可逆式执行器系统。

上一篇:网络连接错误代码说明下一篇:物流配送实训模拟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