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rrna汇报研究

2023-06-21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circularrna汇报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circularrna汇报研究

研究院总结汇报

清河汽车技术研究院工作总结

清河汽车技术研究院自挂牌成立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多种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引进转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搭建了一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整合汽摩企业资源,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技术合作平台;为汽摩产品由生产制造逐步向研发制造转变,打造了一个发展平台,现具体汇报如下:

1、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称号及扶持资金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下,研究院得到了汽摩局、工促局、科技局、财政局、发改局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完善相关的资料手续,经市、县相关部门申报,相继并成功被列入省级技术支持申报单位行列,目前,研究院已经被获的“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称号。

3月8日

申报省级技术技改资金支持项目,目前,已在省工信厅、

财政厅入统,等待申报材料提交通知。

3月12日

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项目,通过市工信局

申报,4月15号,目前,已经被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北省

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的称号。

3月26日

申报省级河北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通过市科技厅

申报,并通过了省科技厅相关领导的现场查看,目前,正

在积极协调争取。

4月16日

申报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目前,已上报市工

信局,等待省厅的相关审核和批复。

1

5月8日

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平台扶持资金项目,目前,各项材

料已上报市财政局、工信局,15号后,上报省厅审核。

随着各项省平台的申报和认定,将有助于为汽车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壮大,拓宽学习合作空间,增强交流沟通;将有助于我县企业与国内汽车研发制造新理念、新技术的接轨;将有助于整合我县汽摩产业资源,提升县域经济核心技术竞争力。

2、积极引导科研团队落户研究院,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

针对我县汽摩企业存在的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一直在中低端徘徊的特点,研究院把引进转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行推进。

首先,引进了在国内密封条行业有影响力的团队,成立清河县鸿大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为汽摩企业产品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定型→实验→检测→小试→中试→批量配套提供量化服务。目前,已为河北宏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开发7款车型,与河北新越集团等十几家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和前期调研,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的合作。

其次,与河北工业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合作,在研究院成立“机电一体化研究所”和“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为汽摩企业提供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的设计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目前,已经针对河北鸿图公司密封条生产线后续工装的自动化改造,宇明集团换挡总成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河北佐佑众工公司保护套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永丰公司液压油箱生产流水线的设计与整改等多个项目展开前期工作,初步设备改造方案已经初步设计完成。

目前、研究院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的需求,正在与广东东莞

2

的模具制造、任县邢湾的设备制造、湖北化学研究院、耀华公司的材料研发进行合作洽谈,逐步组成专业团队依托研究院、立足产业,面向企业需求展开工作。

3、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工作,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效能 为促进清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档升级,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研究院针对企业发展技术瓶颈的需要,对工作进行了正确定位。

工作宗旨:

“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科技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工作目标:

“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前沿性技术研究和实用性技术推广为一体,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清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品由低端向高端、市场配套由与商务车配套为主向与商务车、乘用车配套并重、产业由零部件向整车制造的跨越”

服务模式:

“以政府搭建的研究院平台为依托,整合企业资源,通过科研院校的技术体系支撑、通过技术服务团队专业的研发、通过一流的软件设计、产品开发、数据分析、机械设计的专家队伍和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面向全县企业提供橡胶件、橡塑件、滤清器、拉索总成、注塑件、铸造件等产品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目前,研究院技术服务指南已经编制完成,技术服务指南共确定了10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即:同步设计研发、同步开发制造、模具设计制造、设备工装设计制造、技术支撑、管理培训、形象宣传、专项受理、金融辅助、市场体系支持。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

3

确定了合作项目应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并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走访企业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受到企业的认可和积极响应。

目前,研究院与10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成了河北云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清河县冀久重型汽车配件厂合作开发商用车差速器(变速箱)的项目;清河县永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和河北海珊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工程车北斗导航系统的项目,

4、加强宣传,推进研究院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通过宣传加强研究院的形象,提升研究院的影响力,以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理念等不同角度着重介绍研究院,目前,在县电视台以研究院为主题播出清河纵横1期、清河新闻5期,邢台新闻联播1期,邢台日报头版1篇。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研究院将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进一步起到政产学研桥梁平台的效能,不断加强校企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从而促进汽摩产业进档升级。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通过面对汽摩产业发挥技术引导和公共服务作用,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与上级部门保持深层次的联系、沟通,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已上报的省级称号和申请扶持资金的项目争取尽快通过审核。

2、以研究院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全方位建立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拉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3、进一步强化研究院专业团队的技术服务功能,把服务从单一

4

的研发开发逐步拓展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领域,从而达到以汽车制造为领引,增加整个产业量的厚度和广度,有力提升清河汽摩产业的区域影响力。

4、在研究院的框架下,成立企业家技术联合会,今年会员不少于50家,通过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大小协作、链式发展,促进企业间横向的互信,逐步形成产品联合开发,上下游合作生产的链式发展模式。

第二篇: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课题组选择小组合作有效课堂策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基本立足于以下思考:

1、学生的主体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

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 调动学生主体发展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与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两大系统水乳交融,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 学生发展的主体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应试教育和旧教材的影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材为中心,按照大纲所列的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呆板的“填鸭式”教学,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等现象依然很普通,习惯依靠外力的逼、压、灌来提高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久而久之,往往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知识的接纳器,对课堂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不仅课堂效率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也很缓慢。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4、 学生主体发展是减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学习的苦恼,他们视学习为包袱,视学校为“监牢”,视考试为“刑场”。他们不仅有认知方面的重负,更有精神方面的枷锁,不仅有体力透支,更有心力憔悴。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故而,我们认为“减负”就其实质而言,涵盖着两个层面:一是减轻学生知识学习特别是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负,如减少学生课后机械性作业的时间等;二是减缓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变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内外专家主要有以下的论述:

1、教师角色的变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2、学生角色的变化:知识机械接受者;知识机械、意义接受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意义接受和发现者)。

3、教学内容的变化:知识到知识、能力到知识、能力、情感。

4、教学方式的变化:(1)知识结构的变化由三部分组成:教科书及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2)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1、结构化、封闭式结构

非结构、开放式;

2、教科书知识、教师个人知识的比例相对(逐步)减少,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比例较大。

(3)课堂常规经验的变化:

1、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听、练、背;

2、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从认识的不平衡,引导完成解决问题,监测

学生反思。

5、教学的不确定性:

(1)教学目标与结果不确定性:如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的多元取向。

(2)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较大的余地。 (3)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教学过程可支配因素增多。

6、教学评价:

教师:以学生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变以每个学生的是否发展为依据进行评价

学生:单一的终结性(成绩)评价变多元结合评价 (评价的社会、家庭、学校的结合;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等)

三、研究目标

(一)教师发展目标

1、让教师提高素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让教师更新观念,发展为课程的建议者和开发者。

3、让教师转变角色,发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学生发展目标

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兴趣。

2、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教学模式发展目标

1、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2、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探究、选择、创造,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确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4、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重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全面性原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在各学科中综合开展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4、体验性原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5、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

五、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学成绩也显著提高。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改进了课堂结构,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学科成绩均名列学区前茅,得到了联校的表彰。

六、关于本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常常感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还很大,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从更实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应试教育”、“普遍追求成绩”的阴影时时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甚至束缚着我们的大胆探索和实践,诸如如何处理好学生能力和成绩分数的关系,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度”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涉及的面很广大,研究的切入口、重点放在哪里更恰当。

由于部分教师存在着认识问题,所以在进行教学研究时表现出课题意识比较淡薄:(1)备课缺乏落实课题的目标。(2)部分教师带题授课的意识不强。(3)部分课题组依据课题的理念分析、总结规律不够。但我们坚信,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我们的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我们相信,在学科专家、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在联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局领导的帮助下,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篇:科研课题研究汇报

《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情况书面汇报

克山县西联中学厉建科

我校课题于2011年4月申报,经市课题专家组评审后,确立为市级重点课题,开题现历时一年,研究工作按方案要求顺利有序地全面展开。期间,我们紧紧围绕课题,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上动了脑筋,也做了一些工作,初步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将我们课题研究中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本课题的开题情况

《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本主要抓了把课题研究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营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把课题研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解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开展课题研究实验课15节,推动了课题的深入发展。我校将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教师对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有了较深的认识,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目前,本课题已完成中期成果鉴定。

二、课题的计划

1、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准备阶段:制定方案,申报课题阶段。建立课题组,研讨设计思路; 设计、研讨课题方案;邀请县进

修校老师及领导对修订方案进行论证、指导; 按其论证会发言纪要修改和重新设计课题方案。形成本“申报、评审书”,申报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项目。

2、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开始实施阶段:根据课题研究方法,着重对课堂教学创新的典型案例(含失败的)进行剖析、研究;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总结课堂教学创新的经验。

3、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是实施中级阶段,该时期是关键时期,加强保障。

4、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是实施总结阶段,整理好数据,做好实施阶段的收尾工作。

5、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是总结阶段:对三年来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成功和不足,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完善,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

三、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会同县教科所进行课题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举行开题论证会。

2、前期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成立课题组,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

3、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月撰写一篇

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呈现王海红乡级优质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2、呈现郭美珂乡优质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呈现薛慧乡级优质课《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五、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有探索、有收获,更有困惑:

1. 本课题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草根性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课题是普通教师提升自己教学品质的一把利器。课题研究,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诠释有了新的境界,让我们的教学品质有了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思路更清晰了。我们希望通过领导的关怀和自己不懈的努力,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理论培训,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为克山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工作。

第四篇:课题研究汇报(2)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莱阳市姜疃鲁花中心小学

我校自2013年10月实施“双轨识字”的研究,实验对象为

一、二年级学生,共有360人,实验教师平均年龄为35岁,且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对实验课题有着极大兴趣的一线校级骨干教师。

我对课题实验的“喜爱”

一年级一班 闫慧政

我执教的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0人,入学年龄为6周岁,入学前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知识,学生的识字量不大,范围也仅局限于日常出现频率多的一部分字,可以说,在识字数量、范围方面学生的总体水平很不理想。去年10月,在教研室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双轨识字”课题的开展,当然,开始之时免不了困难重重:学生的底子薄;老师的头次接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迅速调节好心态,按着学校制定的实施计划一步一步来进行,本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一起进步”的信念,走过了两个学期。

回首这两个学期,我发现收获颇丰,主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来说。

学生的变化是最大的:一是识字能力的学习。由入学初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到现在的学生自己学,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了,现在我班的学生都争着当小老师教“自己的新朋友“,看到孩子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心里的幸福感满满的;二是组词、说话能力的提高。还记得一开始用《识字写字手册》时孩子们的表情,个个紧锁眉头,手中的铅笔转来转去,也想

1 不出答案,最后还是求救于我,现在好了,孩子自己会交流了,会查字典了,会争论了,会说”还可以组个这样的词语“……我的心里又一次被幸福填满;三是写字水平的提高。缘于”识字大王“、”晒自己的收藏“、”我的识字写字手册“等活动的开展,孩子的书写越来越规范,字写得有模有样,真正体现了我们的”方块字“,现在只要拿起笔写字,孩子就会说,”我要把字写得最漂亮“。,这时,我就会被幸福包围着,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应该的、是有收获的。

老师也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越来越适应“双规识字“,适应的同时也慢慢喜欢上了它,我相信有了这种喜爱,会让我的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会让我在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期待在二年级能硕果累累!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二班 初爱珍

随着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小学学生的信息量较之以前增加了,见识面也拓宽了。作为高年级学生要早日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历史,必须在低年级扫除拦路虎——生字。这样,它即可以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又可以提前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700左右个生字(包括二类字)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目前,“双轨”识字教学实验已成为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并得到专家的认可。

1、本次实验课题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实验人数40人。实验时间2014年3月至7月。

2

2、实验目标:所谓“双轨”识字,是通过课堂教学识字和课外自学识字两条渠道,使小学低年级95%以上的学生在1—2年级两年内完成或超过大纲规定的2500字的识字任务。

3、实验之初我班学生识字量有限,考试时甚至连题目都读不懂,经常闹笑话。经过半年来的实验,学生进步很大,我们在不增加学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转化差生,发展优生的前提下,围绕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作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第一:抓课堂识字教学,重在方法指导。在进行课堂识字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内容、生字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1、运用规律:教师认真研究汉字的规律,将其应用到生字的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汉字90%以上为形声字,它包括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声旁相同声音近”。如学“搬”字时,让学生做一个搬的动作,让其明白搬要用手臂完成,所以“搬”字是由提手旁和“般”字组成。再如“裕”字,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谷”,有衣有食,丰衣足食为“裕”。这样讲通俗、形象、易懂。

2、新旧比较:教学生字时,若能经常回顾所学,能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见效较快,记忆牢。(1)利用形近字识字。如学“推”字时,可结合熟字“谁”来换偏旁即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推”不能到此结束,我还会给学生扩一扩,“推”要用手,是提手旁,那“土堆”的“堆”是什么旁?学生会说是提土旁。所以这节课,学生既复习了熟字“谁”,又学了生字“推”,还多学了个“堆”字。形近字识字有四种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上面的例子就是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加一加即熟字是独体字时,加一个偏旁就组成一个生字,如“直”是熟

3 字,加木字旁就变成了“植”,加单人旁就变成了“值”;反之减一减即熟字是合体字,去掉偏旁就变成生字,如“漂”是熟字,减掉三点水旁就变成了“票”;合一合是学会意字的一种方法,如三人众、三木森、三日晶、小土尘、小大尖、不正歪、日月明。(2)利用反义词识字。如教“硬”字,可以出示已学过的“软”字让学生认读,联系日常生活回答。“软”的反义词是什么?同学们回答“硬”,这时,出示“硬”字认读,并板书“软——硬”,弄清“硬”的字形,字义,这样,不仅认识了这一组反义词,对“硬”字的字形义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3)利用多音字识字,如学“关系”的“xì”字时,和“系鞋带”的“系jì”字联系起来,放在同一位置对比认识,这样,同学们通过对比掌握了多音字“系”的读音及字义,且牢记不忘。

3、利用“歌诀”:“歌诀”可使抽象的字符形象化、具体化,集形象性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学起来轻松愉快,使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躺、糖、烫”三个“tang”音节字,可编成下面歌诀来记忆:“糖是唐老鸭抱着米花糖,躺是身子边靠个小和尚,烫是烈火上熬着一锅汤”。再如,所:一户一斤米;牧:骑牛写文章;闭:人才进了门。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点。爱:“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等。

4、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片小

4 树林,长在石头上。待:俩人站着用尺量,都是一尺一寸长。告:一口咬掉牛尾巴。欣:差十两。

第二:课外识字教学,重在形式多样。课外识字是多渠道,多因素的,我们要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娱乐中识字、在愉快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多阅读:通过阅读《自读课文》、课外读物及订阅的书报自学识字。阅读识字是学生课外自学识字的主要途径,要大力提倡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识字。我们规定学生每天读一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准字音,第二天检查。学生为了把课文读熟练,就会反复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并对生字识记和归类整理。

2、 “读”故事比赛:孩子喜欢故事,讲故事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难度较大。而“读”故事比讲故事难度降低,全班同学都可以参加比赛,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原则。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识了很多字。“读”故事比赛一般利用同学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字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识字教学。我们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双轨识字”,只要方法得当,提高识字效率,不仅没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兴趣。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实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级最高识字量达到了2000多个,平均识字量在1000个以上。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开展这一活动,并把它落实到实处,争取低年级完成2500字左右的识字任务,就能为中高年级“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三班 曹志雯

实验开始的时间:2013年10月份 实验年级:一年级 实验人数:39 开始时试验情况: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记住了字的读音,大体的字形。2. 50%的学生能熟练的记住字的结构与写法。3. 不能进行归类。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是对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我校的“双轨”识字教学实验使学生得到了正规化、全方位的常规训练,使一年级90%的学生产生了识字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学会了如部件识字法、对比识字法、归类识字法等识字方法,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改善了学校和家庭的育人环境

“ 双轨”识字教学实验的开展,使学校环境、管理体制和教师的教学意识、操作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就课堂教学而言,首先是形成了音义形结合,字词句相联,领学自学并重的课堂识字教学模式。识字活动提供了家庭成员间平等交流的机会,融洽了家庭关系,形成了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还密切了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使家长更了解学校,支持学校了,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生活能力

识字小队长期健康有序的活动,锻炼和发展了每一个学生。首先是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发挥,意识得到加强。其次是丰富了学生见闻,其生活能力得到加强。的确形式多样的

6 活动,可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成功,从而树立生活的信心。

四、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将这种识字方法渗透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在整理时更能得心应手。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四班 于青霞

一、基本概况

双轨识字教学于本年4月份开始实施,实验对象为一年级小学生。随着实验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实践,低年级识字活动已达到了高潮,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识字氛围,学生在掌握了识字方法和途径以后, 潜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去自主识字,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刚开始使用识字写字手册还是比较费劲的,在此需要对学生多加指导,让学生对这本手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随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这本书能够真的为我所用。

(1)继续让学生做识字卡片,并在课堂上拿出来展示并交流。 (2)拿出专门的阅读时间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一般一周有2节课左右的时间。

(3)教会学生观察周围的指示牌或标语,利用环境来识字。 (4)学生可以每天看半小时的带有字幕的动画片,一方面可以放松娱乐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生字。

三、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7 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1、学生朗读课文时,声音响亮,读得也比较正确、流利,速度 也快。

2、学生看图写话能力也比较突出。大部分能比较准确地看清图意,语言表达比较通顺。

3、学生在识字时都能够想出很多方法来识记汉字,方法多样, 有趣、新鲜。自主识字,创新实践,主动发展,学生乐于识字,学习兴趣浓烈 ,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4、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 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 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 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从十几到数百,相差很大。 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植了“识字”的土壤,不具备以上家庭环境的孩子其 实也有识字愿望,只是总得不到满足。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4、没有比较科学的成套的教学方法。

“双轨”识字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二年级四班 刘美玲

实验开始时间:2013年10月

8 实验年级和人数:二年级四班:50人 实验情况:

(一)实施前情况

实施前,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识字写字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识字写字量较少,识字写字教学比较费力。

(二)实施后情况

课题实施后,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了知识的武装,学习起来便有了兴趣,识字量有了显著提高。

学生们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生字障碍就减少了,个个变得爱读书、乐读书,而从读书中又增加了识字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形成了“我识字,我快乐”的良性循环。 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继续实施实验课题,让“双轨识字”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启明灯。 建议和要求: 建议继续实施。

“双轨”识字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二年级一班 张仁为

实验开始时间:2013年10月 实验年级和人数:二年级四班:50人 实验情况:

(一)实施前情况

9 实施前,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识字写字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识字写字量较少,识字写字教学比较费力。

(二)实施后情况

课题实施后,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了知识的武装,学习起来便有了兴趣,识字量有了显著提高。

学生们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生字障碍就减少了,个个变得爱读书、乐读书,而从读书中又增加了识字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形成了“我识字,我快乐”的良性循环。 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继续实施实验课题,让“双轨识字”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启明灯。 建议和要求: 建议继续实施。

10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中期汇报

浦师附小研究性学习中期汇报

《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自2003年开始,植根于浦师附小,几年来,开出了一朵朵硕果之花。《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荣获上海市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小学生人文教育校本课题实践与探索》荣获上海市科研成果三等奖。在整个人文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主题活动、探究学习三个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10年我校的《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被批准为浦东新区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一年来我们在原有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思路,我们把点放大,将研究性学习课题普及到全校,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在原有课外活动小组、活动课、人文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赋予了“研究性学习”新的内涵,将学生探究的触角伸向他们感兴趣的各个领域,为学生发展个性,学会选择,开辟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

一、成立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管理机构。

课题获得批准后,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组组织,由学校校长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教科研主任及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同时吸收各科老师为课题研究人员;

1、建章立制: 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组成主要工作是提出全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计划,协调各部门工作,负责对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统一的布置和管理. 教科室:负责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管理、实施,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并负责科研、课题和相关信息及技术指导、培训. 课题组老师:我们的课题组教师来自于各个学科,负责提出本学科可以承担指导任务的课题,并根据学生的选题负责组织实施,随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生课题组长:负责本小组研究活动,并能如实记录本小组的活动情况. 【附:学校研究性学习实施管理系统】

2、明确了课题组主要任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培训、检查与评估,形成本研究课题最终成果。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

3、明确课题组职责:课题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或教育科研方法,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主讲人、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情况交流,并督促教师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二、落实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各项进程

(一)开题阶段。

1、课题的产生。

通过教工大会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征集到的92个选题,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92个选题有重复的、包容的、还有的是前期课题研究经验总结的。课题组老师立足于课题的可行性和广泛性,最终确立了33个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大都是探究当今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有涉及自然方面的,如:地震的危害、低碳生活、香烟的危害等;有涉及社会方面的,如:世博后记、居委会他们做些什么、上海方言、新外滩新发展等;还有是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的,如: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小学生零用钱消费情况、压岁钱的使用等。课题的类型也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研究一个问题、一种工艺、深入探讨一次活动,也有的是设计一份产品、制作一件作品、完成一项调查,来源极其广泛,

课题确立后,我们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了五年级学生先行实践„„

?

2、召开研究小组会议,举行开题报告会。

要想使研究有步骤的进行,必须拟订好计划书,尽量把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时间等都预先考虑好、安排好,每次研究要有具体的计划,做到无计划则不行动。为此我们举行了多次(研究小组会议)开题报告会,听取课题组组长有关课题方案的汇报、对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就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研究小组会议)开题报告会由课题组领导小组主持,每课题组派一名代表向专家和全体课题成员报告,然后进行质疑和讨论;再根据报告会收集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通过集思广益,完善每个课题的内涵。我们旨在通过思维的碰撞,提升认识,通过研究,走向社会。

3、完成开题报告

11个研究小组的组长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了:(1)课题组简况:含主题、课题题目、导师、课题组成员、组长、班级。(2)课题的由来:即简要背景说明。(3)课题内涵的界定及目的与意义。(4)开展研究活动拟采用的主要方法,如历史研究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等,这是设计方案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5)活动计划:含①任务分工,如谁去实地调查、访问专家、上网、做实验、查书面资料、总结论文、发倡议书等;②活动步骤:分几个阶段、时间多少、每阶段的主要任务、阶段目标;③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几位、校外几位;④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实验基地、交通工具、其它如计算机上网等。(6)预期的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活动方案等)、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二)实践体验阶段

1、获取信息。

课题组按开题报告中的任务分工,各展所长,有分有合,协作互补。途径主要有二个: 一是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根据研究的需要开展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如到中国馆、博物馆参观访问,了解后世博效应和青铜器的历史;深入家庭、社区,穿越时空,了解上海方言的过去和未来;针对当今热点话题展开调查研究香烟的危害、废旧电池的处理等。

二是广泛涉足各方面信息,获得间接经验。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资料、问卷调查、追踪观察、试验模拟、探索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同时向校内教师、家长、校友、单位有关人士等请教,从而获取全面、丰富的资料。

三是信息处理、加工,资源共享。学生将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综合,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提炼出共性的东西,进而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提出论点或假说,再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2、整合资源。

在课题研究活动,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为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专业辅导教师太少,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因而,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我们就要求学生学会利用一切资源,请能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材料的其他老师、家长做我们的辅导教师。只有尽可能多的人帮助我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我们的实践研究才能顺利、深入的发展。如我校身处潍坊街道,与街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居委会,他们做了些什么?》课题组的实践活动场所得到落实;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后世博影响》课题组依托这一优势,对世博场馆进行了多次参观考察活动,提出了“场馆的再利用、城市交通、文明习惯的养成”等有时代意义的研究内容。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当了课程资源的整合者。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教师接触到更多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反思,把其中有价值、教育意义大的当作素材性课程资源保留下来,加以综合整理形成新的课程素材,并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素材进一步完善,形成校本课程。这样,我们充分发挥优势,靠拢校本课程,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方面的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3、开展实践。

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上海方言》课题小组,当初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指导老师就启发学生寻找采集信息、积累资料的途径,通过头脑风暴,学生想到了文献法(借阅档案、上网查找)、问卷法(上街调查)和访谈法(座谈、采访)等多种方法。又如《压岁钱的使用》,在实践活动中,老师从“研究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是否与课题研究想匹配”的角度进行了理性的指导。通过共同的讨论和探索,学生选择了“问卷调查、分年龄组比较”的研究方法,抽样调查了低年级组和中高年级组的部分学生,并归纳了从“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实践活动,获得实践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如实记载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又学会从各种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三、后期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已完成了课题研究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接下了将进入表达和交流阶段。成果表达和交流阶段,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也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敢于并善于申辩。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

1、成果展示。

可以展示介绍作品(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设计图)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辩论为主;参观与考察的展示可以办摄影展、放录相、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为主;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集,写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办报、现场制作(校园美好)为主;主题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实验展示,写调查报告,小论坛等形式。

(2)成果汇编。

每个课题都有一个课题档案,汇集了课题研究的全部材料。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将由教研室汇编成册,以方便成果的进一步交流和推广。

四、课题阶段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学生在主题制定,素材收集,走访调查,书籍与网络的结合利用的实践中,增强了综合素质水平,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也体验到了团结互助,分工合作的快乐。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1、模式的建构。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学会合作,发展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但对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运作机制等,尚有许多需要探讨完善之处。除此之外,还可以吸收创新哪些成功的模式?如何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将在下一年研究这一问题

2、兴奋点的发掘。

本课题研究时间跨度较长,如何保证参研人员始终注意力集中?如何推进本课题研究的深入?都需要不断注入兴奋点!兴奋点又在哪儿呢?

3、安全的保障。

由于本次课题研究所触及的领域广泛,参与的学生众多,社会实践场所广,学生的安全始终是我们所牵挂和担忧的。

上一篇:tfboys之我不想爱上你下一篇:cad表格转换excel表格

本站热搜